【创新设计】2011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学时31 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态调节随堂演练 浙科版必修3_第1页
【创新设计】2011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学时31 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态调节随堂演练 浙科版必修3_第2页
【创新设计】2011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学时31 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态调节随堂演练 浙科版必修3_第3页
【创新设计】2011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学时31 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态调节随堂演练 浙科版必修3_第4页
【创新设计】2011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学时31 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态调节随堂演练 浙科版必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单元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学时31 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态调节1如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图解,其中代表人的字母是 ()Aa Bb Cc Dd解析:在生态系统中人是食物链的最高营养级,不会被其他生物捕食,而且食物来源有植物和动物,故b代表人。答案:B2(2010·湖州模拟)运用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规律分析下列四项中,能量不利于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的是 ()A在森林中,使能量多储存在木材里B在草原牧场,使能量多流向牛和羊C能量流经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人的食物)D在养鱼池,让有机肥料以腐屑形式被鱼类或饵料动物直接摄食答案:C3图示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模式图,1、2、3、4分别代

2、表生态系统的不同成分。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1代表生产者,5可以代表化能合成作用B碳元素在1、2、3、4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C在食物链中含有碳元素最多的营养级可能是1D1、2、3中含有的有机物可以作为动力来促进碳元素在群落和环境之间循环解析:考查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相关知识。1代表生产者;2代表消费者;3是分解者;4是环境中的二氧化碳。碳元素在1、2、3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1(生产者)是其他营养级的能量来源,因此含碳元素最多。碳元素主要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进入生物群落。答案:C4(2010·珠海模拟)假若某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abcd,在某一时间分

3、别测得这四种生物a、b、c、d所含的有机物总量分别为m1、m2、m3、m4。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四种生物中所含的能量归根到底来自于a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B在一段时间内,若b种群数量增加,则a种群数量下降,d种群数量增加C若m1<5m2,则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遭到破坏Dd个体所含的有机物的质量一定比c个体所含的有机物质量小解析:本题以生态系统为核心命题点,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稳定性等知识点,综合考查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a是生产者,其固定的太阳能就是用于该生态系统流动的能量;由于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所以m4<m3<m2<m1,m是某个营养级全部个体的有机

4、物总量,而不是每个个体的有机物的质量;当m1<5m2时,说明能量传递效率高于20%,将影响生物和系统的可持续性发展,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遭到破坏;若b种群数量增加,将捕食更多的a生物,故a种群数量下降,而c和d得到的物质和能量更多,种群数量增加。答案:D5(2010·黄冈模拟)假设你流落在荒凉的孤岛上,只有少量玉米和鸡可以食用,那么使你自己活得最长的办法是 ()A先吃鸡,然后吃玉米 B先吃玉米,然后吃鸡C用玉米喂鸡,然后吃鸡 D用玉米喂鸡,先吃鸡蛋,然后再吃鸡解析: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在能量流动过程中,能量流经食物链中每一环节时的传递效率仅为10%20%。在生态

5、系统中食物链越短,消耗的能量就越少。答案:A6(2010·杭州模拟)右图表示a、b、c三地区森林土壤有机物分解状况,分解者的作用强弱是 ()Aa>b>c Bc>b>aCcb>a Da>cb解析:由题意可知,土壤中有机物量指的是未被分解者分解的有机物的数量,由图可知,a的数量少,分解的落叶量最多;b次之;c数量最多,分解的落叶量最少。由此可推知,分解落叶的能力a>b>c。答案:A7下图表示一个能够自我维持稳定的生态系统必须满足的条件,则字母X最可能代表()A生物因素 B共生关系C非生物因素 D物质循环解析:生态系统能够自我维持稳态必须满足

6、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顺利进行,所以X代表物质循环。答案:D8关于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各级消费者所利用的碳都直接或间接来自生产者B分解者在碳循环中起重要作用C碳在无机环境中仅以CO2形式存在D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间是以CO2形式进行循环的解析:生态系统中,碳在无机环境中还能以碳酸盐的形式存在。答案:C9(2010·余姚调研)如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过程,其中甲、乙、丙、丁构成系统的生物群落,箭头表示物质循环方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过程可以表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B缺少类群甲则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不能正常进行C类群丙的厌氧呼吸是产生大气中气体X的途径之一D增

7、加图中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可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由图可知,气体X为二氧化碳,类群乙为生产者,类群丙为消费者,其无氧呼吸不能产生二氧化碳;联系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的两种成分是生产者和分解者,图中甲为分解者,如果甲缺少,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将不能正常进行。答案:C10下列有关反馈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反馈调节在生物群落中普遍存在,但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不存在B当农田里蚜虫的数量增多时,七星瓢虫的数量也会增多,这样蚜虫种群数量的增长就会受到抑制,这属于生物群落内的负反馈调节C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D甲状腺激素分泌的

8、分级调节,属于负反馈调节解析:在河流生态系统中,当河水受污染后会导致鱼虾死亡,鱼虾的尸体被分解者分解产生一些有毒物质,进一步使污染加剧,又导致更多的水生生物的死亡,这种反馈调节就是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发生的。答案:A11许多同学都设计制作过小生态缸,评价其设计制作水平的主要标准是 ()A生态系统维持时间的长短B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C生态系统有机物积累的速度D生态系统的成分是否全面解析:小生态缸维持时间越长,说明生物种类、数量及非生物成分的搭配越合理,物质循环持久,制作水平高。答案:A12(2010·丽水模拟)下图表示4个不同的自然生态系统在受到相同程度的外来干扰后,初级消费

9、者数量的变化情况。其中抵抗力稳定性最高的生态系统是 ()解析:从图中看出受到外来干扰后,A图初级消费者受到的影响最小,因此抵抗力稳定性最高。答案:A13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有些地区将大面积自然林开发成单一树种经济林,而林产品的长期单一化,会使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困境,这是因为 ()A这样做不能提高森林生态系统抵抗力的稳定性B森林生态系统结构的变化造成其功能的变化C不利于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D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减弱,易爆发病虫害解析:从自然林开发成单一林,使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简单,生物种类减少(尤其是鸟类),易导致病虫害发生,从而破坏林木,使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困境。答案

10、:D14非洲某草原生态系统有如下图所示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1)这个食物网包括_条食物链。(2)狮子在这个食物网中占据哪几个营养级_,狮子和野狗的关系是_。(3)当这个草原生态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输入系统的能量_输出系统的能量;生态系统输出的能量形式是_。(4)已知在人类干预作用前,这块草原生态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此时这块草原的生产者固定太阳能为300万千焦。按10%能量流动效率,设一种生物被下一个营养级各种生物平均摄食,此时狮群获得的能量正好维持一个种群的生存。这时狮群获得的能量是_万千焦。(5)后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鼠类大量繁殖,种群密度大增。此时鼠类摄取的能量占本营养级的2/3。计算人

11、类干预后,狮群能够获得的能量为_万千焦。如果狮群维持原有的种群数量继续生存,狮子的捕食区域的面积应是原来的_倍。如果草原的面积有限,则预测狮子种群的密度会_。解析:本题以食物网为载体,考查核心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等相关问题和。(2)狮子以野狗为食,故二者存在捕食关系;二者都以斑马和羚羊为食,又存在竞争关系。(3)平衡状态的生态系统,能量的输入不能小于输出,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以热能的形式散失。(4)从草到狮共五条食物链,按“草羚羊狮”计算,300×1/3×10%×1/2×10%=0.5(万千焦);按“草斑马狮”计算,300×1/3×10

12、%×1/2×10%=0.5(万千焦);按“草羚羊野狗狮”计算,300×1/3×10%×1/2×10%×10%=0.05(万千焦);按“草斑马野狗狮”计算,300×1/3×10%×1/2×10%×10%=0.05(万千焦);按“草鼠蛇食蛇动物狮”计算,300×1/3×10%×10%×10%×10%=0.01(万千焦);故狮群获得的能量是1.11万千焦。(5)若鼠类摄取的能量占本营养级的2/3;按“草羚羊狮”计算,300×

13、;1/6×10%×1/2×10%=0.25(万千焦);按“草斑马狮”计算,300×1/6×10%×1/2×10%=0.25(万千焦);按“草羚羊野狗狮”计算,300×1/6×10%×1/2×10%×10%=0.025(万千焦);按“草斑马野狗狮”计算,300×1/6×10%×1/2×10%×10%=0.025(万千焦);按“草鼠蛇食蛇动物狮”计算,300×2/3×10%×10%×10%&

14、#215;10%=0.02(万千焦),故狮群获得的能量是0.57万千焦。狮群为维持1.11万千焦的能量,捕食区域的面积应是原来的1.11/0.572倍。如果草原的面积有限,狮群得不到足够的能量,其种群的密度会下降。答案:(1)5(2)三、四、五捕食和竞争(3)等于或大于热能(4)1.11(5)0.572下降15利用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原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下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能量单位为:J/cm2·a)。请回答:(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2)图中A代表_,为保证各营养级都有较高的输出量,随营养级的升高,输入的有机物应增多,原因是_

15、。(3)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是_J/cm2·a,其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_。(4)由于某种因素使得生产者短时间内大量减少,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到原来水平,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能力,其基础为_。(5)建立“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主要遵循的生态工程基本原理有_(答两项)。解析:(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2)A为生产者、植食动物、肉食动物经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由于能量流动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随营养级的升高所得能量变少,所以为保证各营养级都有较高的输出量,随营养级的升高,需要输入的有机物要增多。(3)第二营养级传递给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为0.

16、255.10.052.152.5,生产者传递给植食动物的能量为0.52.549214,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为3237014110,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应为14/11012.7%。(4)生态系统内部存在的负反馈调节,使得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建立“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主要遵循的生态工程基本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失分警示:注意能量的传递效率等于相邻营养级同化能量之比。答案:(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2)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能量流动逐级递减(3)11012.7%(4)自我调节负反馈调节(5)物质循环再生原

17、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至少答出两点)探 究 创 新162008年初,我国遭受罕见的特大雨雪冰冻灾害,湖南、贵州、江西等多个省份受损森林面积达2.79亿亩,相当于全国森林面积的十分之一。此次灾害中,苗木被冻死现象非常普遍。灾害还留下森林病虫害、森林火灾及泥石流等次生灾害隐患。(1)森林中苗木大量被冻死,意味着食物链中被破坏的成分是_。(2)灾害中留下森林病虫害的次生灾害隐患,最可能是因为食物链中_营养级已被破坏,相关的食物链是_。(3)这次受灾的地区是我国林业森林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在受灾之前这里的森林生态系统处于_状态,请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角度简要分析保持这种状态的原因。(4)请给本次受灾的南方省份提出两条恢复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建议。解析:本题以南方雪灾为背景考查了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有关知识。(1)苗木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在食物链中是生产者。(2)受灾后森林有病虫害隐患,最可能是因为食虫鸟在雨雪灾害中被冻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