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节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科学家预测“氢能”将是人类社会最理想的新能源,目前,有人提出一种最经济最理想的获得氢能源的循环体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氢能的利用过程中,H2O可循环使用B氢气、氧气和稀硫酸构成的燃料电池中,正极的电极反应为:O24e2H2O=4OHC该法制氢的关键是寻找光分解催化剂D利用光电转化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用于电解水而获得氢气解析:选项A,H2O分解产生H2和O2,H2和O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释放能量同时又生成H2O;选项B,在酸性环境中正极的电极反应为:O24e4H=2H2O;选项C,由图可知,寻找合适的光分解催化剂,可使水的分解速率加快;选项D,利用光电
2、效应产生的电流电解水获得H2。答案:B2(2010·湖北众望高中月考)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催化剂高温、高压B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则表示CO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O2(g)=CO2(g);H283.0 kJ/molCN2(g)3H2(g) 2NH3(g);H<0,说明NH键能总和小于NN与HH键能总和D稀溶液中:H(aq)OH(aq)=H2O(l);H57.3 kJ/mol,若将含0.5 mol H2SO4的稀硫酸与含0.5 mol Ba(OH)2的稀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等
3、于57.3 kJ解析:硫由气态变为固态会放出热量,因此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前者放出的热量多;N2(g)3H2(g)2NH3(g);H<0,说明反应放热,6 mol NH键能总和大于1 mol NN与3 mol HH键能总和;稀硫酸与Ba(OH)2的稀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SO42=BaSO42H2O,虽然生成1 mol H1O(l),但反应的热效应与沉淀有关,故其放出的热量不等于57.3 kJ。答案:B3(2010·改编题)已知:1 mol H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436 kJ的能量1 mol Cl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243 kJ
4、的能量由H原子和Cl原子形成1 mol HCl分子时要放出431 kJ的能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是H2(g)Cl2(g)=2HCl(g)B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2 mol氯化氢气体,反应吸收183 kJ的热量C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1 mol氯化氢气体,反应放出183 kJ的热量D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2 mol氯化氢气体,反应放出183 kJ的热量解析:由题给已知条件,可写出热化学方程式:H2(g)Cl2(g)=2HCl(g);H436 kJ/mol243 kJ/mol2×431 kJ/mol183 kJ/mol;A项中未写出H;B项中应是放出183
5、 kJ的热量;C项中应是放出91.5 kJ的热量。答案:D4(2010·河北常德一中月考)下列实验装置图正确的是()解析:A中砝码与药品的位置放错,NaOH不宜用滤纸来称量;B中应该用玻璃棒引流,且容量瓶规格选错;C中大小烧杯上口应齐平;D是滴定管,数值是上小下大。答案:D5(2009·重庆,12)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H的绝对值均正确)()AC2H5OH(l)3O2(g)=2CO2(g)3H2O(g);H1 367.0 kJ/mol(燃烧热)BNaOH(aq)HCl(aq)=NaCl(aq)H2O(l);H57.3 kJ/mol(中和热)CS(s)O2(g)=SO
6、2(g);H296.8 kJ/mol(反应热)D2NO2=O22NO;H116.2 kJ/mol(反应热)解析:选项A,H2O呈气态时不稳定,不是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选项B,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H<0,H57.3 kJ/mol,B错误;选项C,S燃烧生成SO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H<0,同时表明了物质的聚集状态等,C正确;选项D,未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D错误。答案:C6(2010·模拟题)下列关于热化学方程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已知H(aq)OH(aq)=H2O(l);H57.3 kJ·mol1,则H2SO4和Ba(OH)2反应的反应热H2×(5
7、7.3) kJ·mol1B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CH3OH(g)1/2O2(g)=CO2(g)2H2(g);H192.9 kJ·mol1,则CH3OH的燃烧热为192.9 kJ·mol1CH2(g)的燃烧热是285.8 kJ·mol1,则2H2O(g)=2H2(g)O2(g);H571.6 kJ·mol1D葡萄糖的燃烧热是2 800 kJ·mol1,则1/2 C6H12O6(s)3O2(g)=3CO2(g)3H2O(l);H1 400 kJ·mol1解析:A项中未指明n(H2SO4)和n(Ba(OH)
8、2)是多少,况且Ba2SO42=BaSO4也放出热量;B项中H元素未转化为稳定的氧化物H2O(l);C项中H2O应为液态。答案:D7(2010·改编题)25、101 kPa下,碳、氢气、甲烷和葡萄糖的燃烧热依次是393.5 kJ·mol1、285 kJ·mol1、890.3 kJ·mol1、2 800 kJ·mol1,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C(s)O2(g)=CO(g);H393.5 kJ·mol1B2H2(g)O2(g)=2H2O(g);H571.6 kJ·mol1CCH4(g)2O2(g)=CO2(g)2H2O
9、(g);H890.3 kJ·mol1D.C6H12O6(s)3O2(g)=3CO2(g)3H2O(l);H1 400 kJ·mol1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燃烧热的概念和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的正误判断。燃烧热是在常温、101 kPa时,1 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所放出的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中燃烧物前的化学计量数应为1。由此分析各选项可知:A项中生成物应是二氧化碳,而不是一氧化碳;B项中的生成物水应是液态而不是气态,且H571.6 kJ·mol1;C项中的生成物水应是液态而不是气态。故A、B、C均不正确。答案:D8(2010·模拟题)胶状液氢(主要成分是
10、H2和CH4),有希望用于未来的运载火箭和空间运输系统。实验测得:101 kPa时,1 mol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的热量;1 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CO2,放出890.3 kJ的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CH4(g)2O2(g)=CO2(g)2H2O(l);H890.3 kJ·mol1BCH4(g)2O2(g)=CO2(g)2H2O(l);H890.3 kJ·mol1CCH4(g)2O2(g)=CO2(g)2H2O(l);H890.3 kJD2H2(g)O2(g)=2H2O(l);H285.8 kJ·mol1解析
11、: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要标明各物质的聚集状态,放热反应H为负值,吸热反应H为正值,A项错误;H的单位是kJ·mol1,C项错误;2 mol H2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571.6 kJ,D项错误。答案:B 图示9(2010·模拟题)向盛有50 mL 1.00 mol·L1盐酸溶液的绝热容器中加入NaOH溶液,NaOH溶液的体积(V)与所得混合溶液的最高测量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表明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BNaOH溶液的浓度大于1.00 mol·L1CV50 mL时,混合液的pH>7D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解析:
12、由题干已知条件可知:n(HCl)0.050 mol,结合示意图,随n(NaOH)的增多,溶液温度升高,判断A项叙述正确;当V(NaOH)40 mL时,温度最高,说明此时二者恰好反应,即n(NaOH)0.050 mol,那么c(NaOH)1.25 mol/L,判断B项、C项均正确;从题给条件和示意图不能得出D项结论,实事上有水生成的反应许多是吸热反应。答案:D10(2010·山师附中期中考题)下图是某空间站能量转化系统的局部示意图,其中燃料电池采用KOH为电解液,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能量转化系统中的水可以循环利用B燃料电池系统产生的能量实际上来自于水C水电解系统中的阳极反应:
13、4OH4e=2H2OO2D燃料电池放电时的正极反应:O24e2H2O=4OH解析:从能量转化系统的局部示意图分析,光电转换器是吸收太阳能转化成电能,利用这个电能电解水得氢气,再利用氢气使燃料电池工作又产生了水。因此燃料电池系统产生的能量来自于太阳能。答案:B11(2010·改编题)科学家预测“氢能”将是未来最理想的新能源。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测得,1 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 kJ热量,则表示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100(2)利用水分解制备H2,某化学家设计了下列化学反应步骤:250_(反应条件750)2HBrHg ,HgBr2H2HgBr2CaO ,HgOC
14、aBr25002HgO ,2HgO2反应可表示为_。你认为该方法的主要缺点是_。(3)如图是正在研究中的一种流程(硫碘热循环法制氢气),其中用了过量的碘。请写出硫碘热循环法制氢气总化学反应方程式:_ 。用硫碘热循环法制取氢气的最大优点是_。(4)有人认为目前利用氢气作为能源不太现实。请问你认为是否现实?_(填“不现实”或“现实”),说明能够支持你的观点的两点理由_;_。解析:(1)计算出1 mol氢气燃烧放出的热量便可写出其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2)根据题意可知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O=H2O2,观察题给3个化学方程式,可以得出×,则的化学方程式为:CaBr2H2O750 ,2H
15、BrCaO;主要缺点是耗能高且使用了重金属汞,会产生污染。(3)观察图示的转化关系,可知在整个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主要有以下几个:2H2OSO2I2 ,H2SO42HIH2SO4 ,H2OSO2O22HI I2H2SO2、I2三个方程式相加可得H2OSO2 O2H2。观察整个过程,可知反应过程中利用核能提供了所需的大部分能量,需要额外消耗的能量较小,因此,生成的SO2和I2可以循环使用,其他产物对环境无污染,耗能低是本方法的最大优点。(4)可以填“现实”,也可以填“不现实”,但必须说明理由,否则此项不得分。答案:(1)H2(g)O2(g)点燃,H2O(l);H285.8 kJ/mol(2)CaBr
16、2H2O750,2HBrCaO循环过程需要很高的能量,且使用重金属汞,会产生污染(3)H2O SO2、I2, O2H2生成的SO2和I2可以循环使用,其他产物对环境无污染;利用核能提供了所需的大部分能量,需要额外消耗的能量较少(4)现实制取H2以水为原料,来源丰富;H2的燃烧产物是水,不会给环境带来污染。或:不现实现有制取H2的方法耗能大,制取的成本太高,另外是氢气沸点太低,给储存和运输带来困难。12某实验小组设计用50 mL 1.0 mol/L盐酸跟50 mL 1.1 mol/L 氢氧化钠溶液在右图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在大烧杯底部 垫泡沫塑料(或纸条),使放入的小烧杯杯口与大烧杯杯口相平。然
17、后再在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或纸条),大 烧杯上用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作盖板,在板中间开两个小孔,正好使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捧通过。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试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中用稍过量的NaOH的原因教材中说是为保证盐酸完全被中和。试问:盐酸在反应中若因为有放热现象,而造成少量盐酸在反应中挥发,则测得的中和热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2)该实验小组做了三次实验,每次取溶液各50 mL,并记录如下原始数据。实验序号起始温度t1/终止温度(t2)/温差(t2t1)/盐酸NaOH溶液平均值125.124.925.031.66.6225.125.12
18、5.131.86.7325.125.125.131.96.8已知盐酸、NaOH溶液密度近似为1.00 g/cm3,中和后混合液的比热容C4.18×103 kJ/(g·),则该反应的中和热为H_。(3)若用等浓度的醋酸与NaOH溶液反应,则测得的中和热会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其原因是_。(4)在中和热测定实验中存在用水洗涤温度计上的盐酸溶液的步骤,若无此操作步骤,则测得的中和热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解析:(1)若因为有放热现象导致少量盐酸在反应中挥发,减少了HCl的量,故测得的中和热会偏小。(4)小题也同理,不洗涤温度计上的盐酸溶液,会造 成测Na
19、OH的温度偏高,温差偏小,测得中和热偏小。(2)温度(t2t1)应取三次实验的平均值6.7来计算。H56.01 kJ/mol。答案:(1)偏小(2)56.01 kJ/mol(3)偏小用醋酸代替盐酸,醋酸电离要吸收热量,造成测得中和热偏小(4)偏小13将煤转化为水煤气是通过化学方法将煤转化为洁净燃料的方法之一。煤转化为水煤气的主要化学反应为CH2O(g)COH2。C(s)、CO(g)和H2(g)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s)O2(g)=CO2(g);H1393.5 kJ·mol1H2(g)O2(g)=H2O(g);H2242.0 kJ·mol1CO(g)O2(g)=CO
20、2(g);H3283.0 kJ·mol1试回答:(1)请你根据以上数据,写出C(s)与水蒸气反应生成CO和H2的热化学方程式:_。(2)比较反应热数据可知,1 mol CO(g)和1 mol H2(g)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和,比1 mol C(s)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_(填“多”或“少”)。甲同学据此认为:“煤炭燃烧时加少量水,可以使煤炭燃烧放出更多的热量”。乙同学根据盖斯定律作出了如下所示的循环图。请你写出H1、H2、H3、H4之间存在的关系式_。乙同学据此认为:“将煤转化为水煤气再燃烧放出的热量,最多与直接燃烧煤放出的热量相同。”请分析:甲、乙两同学观点正确的是_(填“甲”或“乙”
21、)同学,另一同学出现错误观点的原因是_。解析:首先考虑的是如何把“C(s)与水蒸气”这两种反应物和“CO和H2”这两种生成物“同位”。基本原则就是在确定好化学计量数的前提下。再根据方程式的组合时的倍数和加减来确定H的值。计算多步反应的H之间的关系,关键是看各反应之间能否构成总反应与各步反应之间的关系,在图形上看应该是一个闭合的反应关系,它们之间符合盖斯定律。答案:(1)C(s)H2O(g)=CO(g)H2(g);H131.5 kJ·mol1(2)多H1H2H3H4乙甲同学忽视了反应C(s)H2O(g)=CO(g)H2(g)为吸热反应14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常常伴有能量的
22、变化。这种能量的变化常以热能的形式表现出来,叫做反应热。由于反应的情况不同,反应热可以分为许多种,如燃烧热和中和热,等等。(1)许多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可以直接测量,其测量的仪器叫做_。(2)下列H表示物质燃烧热的是_;表示物质中和热的是_。(填H1、H2、H3等)A2H2(g)O2(g)=2H2O(l);H1BC(s)O2(g)=CO(g);H2CCH4(g)2O2(g)=CO2(g)2H2O(g);H3DC(s)O2(g)=CO2(g);H4EC6H12O6(s)6O2(g)=6CO2(g)6H2O(l);H5FNaOH(aq)HCl(aq)=NaCl(aq)H2O(l);H6G2NaOH(a
23、q)H2SO4(aq)=Na2SO4(aq)2H2O(l);H7HCH3COOH(aq)NaOH(aq)=CH3COONa(aq)H2O(l);H8(3)2.00 g C2H2气体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CO2,放出99.6 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4)充分燃烧一定量的丁烷放出的热量大小为Q kJ,生成的CO2恰好与5 mol·L1100 mL KOH溶液完全反应生成正盐。求燃烧1 mol丁烷放出的热量_。解析:本题考查燃烧热、中和热的概念,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计算。(4)中由消耗KOH的量可知,生成CO20.25 mol,根据丁烷燃烧的反应方程式中计量数关系计算可知丁
24、烷为 mol,即 mol。答案:(1)量热计(2)H4、H5H6、H8(3)C2H2(g)O2(g)=2CO2(g)H2O(l);H1 294.8 kJ·mol1(4)16Q kJ15热化学方程式中的H实际上是热力学中的一个物理量,叫做焓变,其数值和符号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有关,也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键能有关;(1)如下图1所示表示的是NO2和CO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2)化学反应的焓变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键能有关。已知:H2(g)Cl2(g)=2HCl(g);H185 kJ·mol1,H298(H2)436 kJ·mol1;H298(Cl2)247 kJ·mol1,则H298(HCl)_。图2表示氧族元素中的氧、硫、硒、碲在生成氢化物时的焓变数据,根据焓变数据可确定a、b、c、d分别代表哪种元素,试写出硒化氢在热力学标准态下,发生分解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3)已知:Fe2O3(s)3CO(g)=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2026年十堰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必刷)
- 黄石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有答案详解
- 林芝地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培优a卷)
- 钦州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
- 2026年台州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a卷)
- 襄樊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6年北京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新)
- 昌吉州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2026年兰州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与技术管理相关知识试卷
- 2025年高等教育工学类自考-02382管理信息系统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典型题)
- 2025年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2025年搅拌站员工技能考试题库
- 医院移动护理系统
- 初中道德与法治名师讲座
-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护理查房
- 《血管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与诊治指南(2025)》解读 4
- 法布里病护理查房
- 人教版-物理-中考专题复习-电路故障分析-学案有答案
- 中国高铁发展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