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移动通信交换项目课程移动通信交换项目课程第一章第一节第一章第一节 移动通信交换概论移动通信交换概论 国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网络规划部国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网络规划部 林海林海 2009年年2月月提纲提纲二、移动通信交换的发展及趋势二、移动通信交换的发展及趋势一、移动通信交换概念一、移动通信交换概念移动通信概念移动通信概念现代交换技术概念现代交换技术概念移动通信交换概念移动通信交换概念交换技术的发展交换技术的发展我国移动通信发展所处的阶段我国移动通信发展所处的阶段主流运营商的网络及网络演进主流运营商的网络及网络演进 移动通信是指通信双方至少有一方在移动中(或者临时停留在某一非预定的位置上)进行信息传
2、输和交换,这包括移动体(车辆、船舶、飞机或行人)和移动体之间的通信,移动体和固定体(固定无线电台或有线用户)之间的通信。必须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在复杂的干扰环境中运行的可以利用的频谱资源非常有限,而移动通信业务量的需求却与日俱增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多种多样,网络管理和控制必须有效 现代通信系统建立在多点之间,构成了我们常见的通信网络。在这一背景下,产生了交换(switching)技术,又称转接。其思路是建立一个交换中心,设置一部或多部交换机,将信息在用户点间进行转移,这样可以大大减少用户点数,使键路数减小。 通信中交换的要领源于电话交换。从通信资源分配的角度来看,交换就是按照某种方式动态
3、地分配传输线路资源的一种运作。当然,这也是一门技术,称之为交换技术。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RM)。它是国际标准网络体系结构,是一个七层模型。该模型包括七层功能及其对应的协议,每层完成一个明确定义的功能集合,并按协议相互通信。每层向上层提供所需服务,同时为了完成本层协议也要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七个层次由下向上依次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送层、会话层、表示层与应用层。网络层网络层主要功能是为两个用户进程之间建立、管理和删除端对端连接通路,使之可靠而有效。传送层为会活层提供进程间连接的接口和服务,它利用通信子网的功能,同时又与之相独立传输层传输层 移动通信交换就是将程控交换技术应用
4、于移动通信中。移动通信网络中使用的交换机通常称为移动交换中心MSC(Mobile Switching Center)。 它与常规交换机的不同之处是:MSC除了要完成常规交换机的所有功能外,它还负责移动性管理和无线资源管理(包括越区切换、漫游、用户位置登记管理等)。 在蜂窝移动网络中,为便于网络组织,将一个移动通信网分为若干个服务区,每个服务区又分为若干个MSC区,每个MSC区又分为若干个位置区,每个位置区由若干个基站小区组成。一个移动通信网由多少个服务区或多少个MSC区组成,它取决于移动通信网所覆盖地域的用户密度和地形地貌等。服务区服务区MSC区区位置区位置区小区小区提纲提纲二、移动通信交换的
5、发展及趋势二、移动通信交换的发展及趋势一、移动通信交换概念一、移动通信交换概念移动通信概念移动通信概念现代交换技术概念现代交换技术概念移动通信交换概念移动通信交换概念交换技术的发展交换技术的发展我国移动通信发展阶段我国移动通信发展阶段主流运营商的网络及网络演进主流运营商的网络及网络演进 交换领域的技术变迁映射了电信网络的发展,从交换技术的发展历史来看,数据交换经历了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和综合业务数字交换等。各种交换技术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业务种类。电路交换(电路交换(CS:Circuit Switching) 最早出现的一种交换方式。它是以电路连接为目的的交换方式。 它的基本特点是采
6、用面向连接的方式,在双方进行通信之前,需要为通信双方分配一条具有固定带宽的通信电路,通信双方在通信过程中将一直占用所分配的资源,直到通信结束,并且在电路的建立和释放过程中都需要利用相关的信令协议。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在通信过程中可以保证为用户提供足够的带宽,并且实时性强,时延小,交换设备成本较低,但同时带来的缺点是网络的带宽利用率不高,一旦电路被建立不管通信双方是否处于通话状态,分配的电路都一直被占用。 目前广泛应用于公众电话网(PSTN网)和移动网(包括GSM网和CDMA网)。分组交换(分组交换(PS:Packet-Switching) 分组交换是伴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而发展的。 它的基本特点是
7、面向无连接而采用存储转发的方式,将需要传送的数据按照一定的长度分割成许多小段数据,并在数据之前增加相应的用于对数据进行选路和校验等功能的头部字段,作为数据传送的基本单元即分组。采用分组交换技术,在通信之前不需要建立连接,每个节点首先将前一节点送来的分组收下并保存在缓冲区中,然后根据分组头部中的地址信息选择适当的链路将其发送至下一个节点,这样在通信过程中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和网络的能力来动态分配带宽。 分组交换比电路交换的电路利用率高,但时延较大。A1A2A3B1B2B3交换结点交换结点A1A2A3B1B2B3交换结点交换结点电路交换:分组交换:报文交换报文交换 报文交换技术和分组交换技术类似,也
8、是采用存储转发机制,但报文交换是以报文作为传送单元,由于报文长度差异很大,长报文可能导致很大的时延,并且对每个节点来说缓冲区的分配也比较困难,为了满足各种长度报文的需要并且达到高效的目的,节点需要分配不同大小的缓冲区,否则就有可能造成数据传送的失败。 在实际应用中报文交换主要用于传输报文较短、实时性要求较低的通信业务,如公用电报网。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异步传输模式(ATM)是基于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技术而提出的。 ATM技术将面向连接机制和分组机制相结合,在通信开始之前需要根据用户的要求建立一定带宽的连接,但是该连接并不独占某个物理通道,而是和其他连接
9、统计复用某个物理通道,同时所有的媒体信息,包括语音、数据和图像信息都被分割并封装成固定长度的分组在网络中传送和交换。 ATM另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提出了保证QoS的完备机制,同时由于光纤通信提供了低误码率的传输通道,所以可以将流量控制和差错控制移到用户终端,网络只负责信息的交换和传送,从而使传输时延减少,ATM非常适合传送高速数据业务。 目前ATM交换机主要用在骨干网络。软交换技术软交换技术 软交换技术的主要特点是将业务呼叫控制和交换的功能相分离。 软交换技术仍然采用分组网络作为承载网络。传统的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网络在每个网络节点上都集中了太多的智能,网络节点不仅要负责呼叫控制、业务处理,同时还
10、需要负责进行通路的建立,同时,在电路交换网络中,许多业务都需要在网络节点上配置相关的业务逻辑,这样也制约了业务的及时提供。软交换技术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就是将呼叫控制、承载建立、业务逻辑相分离,各实体之间通过标准的协议进行连接和通信,在网上可更加灵活地提供业务。 软交换技术作为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中的核心技术,吸取了IP、ATM、IN和TDM等众家之长,借鉴了业务由第三方开发实现这一思想,形成分层、全开放的体系架构,使得各个运营商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全部或部分利用软交换体系的产品,采用适合自己的网络解决方案。 1987年11月第一个TACS模拟蜂窝移动电话系统
11、在广东省建成并投入商用;1993年9月我国第一个GSM数字程控移动交换局在嘉兴成功运行;2001年12月22日 联通新时空CDMA网络建成;2001年12月31日 中国移动通信关闭TACS模拟移动电话网,停止经营模拟移动电话业务。目前我国移动通信采用的交换技术主要是电路交换,同时随着IP技术的发展,软交换技术发展迅速。软交换技术正逐渐开始取代电路交换。p 中国移动中国移动 中国移动目前的主要网络为GSM网。中国移动GSM网网络采用二级网和三级网的混合结构。每个省设置一级汇接中心(TMSC1)负责省际话务接续;省内设置二级汇接中心(TMSC2),负责省内话务接续。 以福建移动为例:福建移动在福州
12、和厦门各设置了一个一级汇接中心(TMSC1),与其他省市的一级汇接中心直连,负责福建移动与其它省之间的省际话务接续。福州、厦门、泉州、漳州各设置1个二级汇接中心TMSC2(福州B、厦门B、泉州B、漳州B),负责省内移动业务的汇接。全省分福泉、厦漳两个汇接区,福州、泉州、莆田、宁德、南平,由福州B、泉州B完成汇接功能,厦门、漳州、龙岩、三明,由厦门B、漳州B完成汇接功能。福建移动福建移动GSM网话路网结构图网话路网结构图p 中国电信中国电信CDMA 中国电信CDMA网采用三级网结构。即一级汇接中心(简称TMSC1)、二级汇接中心(简称TMSC2)、本地交换中心(简称MSC)。 CDMA一级汇接网
13、工程,已在全国九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济南、武汉、成都、杭州、南京、西安)建设独立的一级汇接中心(TMSC1),除北京、上海为直辖市不存在二级汇接中心的问题,及杭州另建有二级汇接中心外,其他点均为一级与二级合设的汇接中心,以疏通省际长途话务。 CDMA二期福建省新建一对独立的一/二级汇接中心TMSC1/2。即新建福州TMSC1/2-1和TMSC1/2-2,完成全省移动用户的省内、省际来去话话务疏通。CDMA网话路网结构图网话路网结构图其他TMSC1-1福州MSC1厦门MSC莆田MSC/GMSC福州MSC2宁德MSC/GMSC南平MSC/GMSC三明MSC/GMSC上海TMSC1-1
14、北京TMSC1-1广州TMSC1-1福州TMSC2-1厦门TMSC2-2泉州MSC1泉州MSC2漳州MSC1漳州MSC2龙岩MSC/GMSC福州GW(一对)厦门GW(一对)泉州GW(一对)漳州GW(一对)u移动交换网络演进的动力业务发展和运营的要求u移动交换网络演进的趋势软交换化、IP化u移动交换网络演进的目标IMSSAELTEGGSNSGSN分组域简化IMS域SIP Proxy SIP ProxyHLRHLRSCPSCP电路域业务平台业务平台核心网窄带无线+固定IMS域移动:非实时业务Video SharingIMPoCVoIPCentrex固定CSI 发展愿景:核心网IP 化,网络结构扁平
15、化 ;2G/3G一张网;与IMS互通;面向SAE的发展;固移融合网络演进中的重要技术软交换网络演进中的重要技术软交换 移动软交换主要针对核心网络的交换部分,其核心概念是实现了控制面与用户面的分离。移动交换中心(MSC)被分解为MSC服务器(MSS)和媒体网关(MGW),所有的控制功能集中在MSS中,所有的交换功能在MGW中完成。MSS通过标准的H.248接口控制MGW完成话务的交换。同时,MSS通过传统的MAP信令与HLR交互,通过传统的信令完成对接入网络的控制。 控制面与用户面的分离决定了移动软交换技术符合未来电信网络面向全IP发展的趋势,同时兼顾原有的TDM承载需要。 此外,当引入IP承载
16、话音时,可以将话音承载平面化。由于IP网络本身具备路由与交换的特性,因此原有的汇接局将不再需要,而且整个网络的结构将趋于简单,使得网络优化工作效率大为提高,成本也随之下降。网络演进现状网络演进现状 目前移动软交换正逐步走向成熟并不断向纵深发展。早在2004年12月,中国移动就用软交换成功替换传统的长途电路交换机,中国移动长途汇接软交换网络已建成;中国联通则构造了一个覆盖全国的基于分组技术的全新业务网。 福建移动于2006年开始引入软交换技术,在福州、泉州各建成了一个软交换局,从而启动了核心网的软交换工作。截至2008年底,福建移动2/3以上的用户承载在软交换网络上,预计2009年福建移动将完成
17、全网的软交换化。中国移动核心网中国移动核心网CS域目标网架构图域目标网架构图网络演进目标网络演进目标 移动核心网全面进入“IP”时代,IP、融合、宽带、智能、容灾和绿色环保是其主要特征。从电路域看,移动软交换已经全面从TDM的传输电路转向IP;从分组域看,宽带化、智能化是其主要特征;从用户数据看,新的HLR被广泛接受,逐步向未来的融合数据中心演进。另外,运营商纷纷将容灾和绿色环保提到战略的高度;移动网络在未来发展和演进上殊途同归,在4G时代,GSM和CDMA两大阵营将走向共同的IMSSAELTE架构。 在核心网络的发展上,WCDMA和CDMA2000的电路域核心网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软交换架构,
18、并向未来共同的统一核心控制层IMS逐步演进;在无线接入网络发展上,4G时代WCDMA阵营和CDMA阵营将统一走向LTE。名词解释名词解释(IP Multimedia Subsystem)是IP多媒体系统,是一种全新的多媒体业务形式,它能够满足现在的终端客户更新颖、更多样化多媒体业务的需求。目前,IMS被认为是下一代网络的核心技术,也是解决移动与固网融合,引入语音、数据、视频三重融合等差异化业务的重要方式。IMS(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项目是3G的演进,LTE是3G与4G技术之间的一个过渡,是3.9G的全球标准,它改进并增强了3G的空中接入技术,采用OFDM和MIMO作为其无线网络演进的唯一标准。在20MHz频谱带宽下能够提供下行100Mbit/s与上行50Mbit/s的峰值速率。改善了小区边缘用户的性能,提高小区容量和降低系统延迟。LTE面向全IP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多系统萎缩的临床护理
- 2025编写房屋租赁合同范文
- 《经济计量模型分析与应用》课件
- 邵阳一中联考试卷及答案
- 山西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 三中一模政治试卷及答案
- 2025简单商铺租赁合同样本
- 砖瓦企业生产调度与物流管理考核试卷
- 生物能源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与创新考核试卷
- 网络直播平台内容创新与监管考核试卷
- 恶性心律失常的急救护理
- 风机安装与调试方案
- 肿瘤的化学治疗
- 《项目风险评估》课件
- 空腔脏器手术解析
- 2024年五年级英语下册 Unit 3 Spring Begins from March第2课时说课稿 陕旅版(三起)
- 大班剪纸教育课件
- xx小学校服价格评估方案
- 房地产销售管理制度实施细则
- 体育协会赛事组织绩效考核方案
- 陕西省2024年中考化学真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