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技术实务-10_第1页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10_第2页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10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消防安全技术实务 -10( 总分: 100.00 ,做题时间: 90 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 总题数: 50,分数: 50.00)1. 电弧、电火花是指电气设备、电气线路、电气开关及漏电打火,电话、手机等通信工具火花,静电火花 等。下列不属于静电火花的是 。(分数: 1.00 )A. 物体静电放电B. 火石摩擦打火 VC. 人体衣物静电打火D. 人体积聚静电对物体放电打火解析: 解析 静电火花包括物体静电放电、人体衣物静电打火和人体积聚静电对物体放电打火。2. 在规定的条件下,不用任何辅助引燃能源而达到引燃的最低温度称为自燃点。下列常见可燃物中,自燃 点最低的是 。(分数: 1.00 )A

2、. 乙醚 VB. 乙醇C. 乙炔D. 汽油解析:解析乙醚的自燃点为160C;乙醇的自燃点为 423C;乙炔的自燃点为 305C;汽油的自燃点为530C685C。3. 燃烧产物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成分,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氰化氢、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其中,典型的血液窒息物质是 。(分数: 1.00 )A. 氰化氢B. 氮氧化物C. 一氧化碳 VD. 二氧化碳解析: 解析 一氧化碳能够阻碍人体血液中氧气的输送,是典型的血液窒息物质。4. 下列关于木材燃烧产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分数: 1.00 )A. 木材的纤维素240C350C分解B. 木材加热到约110C时就被干燥并蒸发出极少量的树脂C.

3、 木材加热到220C250C时开始变色并碳化,分解产物主要是一氧化碳、氢气和碳氢化合物D. 木材加热到280C以上,有形结构开始断裂V解析:解析木材加热到300C以上,有形结构开始断裂,在木材表面垂直于纹理方向上木炭层出现小裂 纹,这就使挥发物容易通过炭化层表面逸出。5. 粉尘爆炸是指悬浮于空气中的可燃粉尘触及明火或电火花等火源时发生的爆炸现象。下列各组常见粉尘中,都能够发生爆炸的是 。(分数: 1.00 )A. 纸粉尘、煤粉尘、粮食粉尘、石英粉尘B. 煤粉尘、粮食粉尘、水泥粉尘、棉麻粉尘C. 饲料粉尘、棉麻粉尘、烟草粉尘、玻璃粉尘D. 金属粉尘、煤粉尘、粮食粉尘、木粉尘 V解析:解析A项的“

4、石英粉尘”、B项的“水泥粉尘”、C项的“玻璃粉尘”,其本身不是可燃粉尘, 不具有爆炸性,故排除 A、 B、 C 三项。6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 6944 2012)中第2类气体中的易燃气体,是指温度在20'C、标准大气压101.3kPa时,爆炸下限w 13%或燃烧范围不小于 的气体。(分数: 1.00 )A. 10 个百分点B. 12个百分点VC. 13 个百分点D. 20 个百分点解析:解析所谓易燃气体,是指温度在 20C、标准大气压101.3kPa时,爆炸下限w 13%体积),或燃 烧范围不小于 12 个百分点 (爆炸浓度极限的上、下限之差 ) 的气体。7. 评定气体、液体和

5、固体火灾爆炸危险性的指标是有区别的。其中,是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指标。(分数: 1.00 )A. 燃点B. 温度C. 闪点 VD. 爆炸极限解析: 解析 闪点是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指标。8. 不燃烧材料是指在空气中受到火烧或高温作用时不起火,不微燃,不炭化的材料。下列属于不燃烧材料的是 。(分数: 1.00 )A. 石膏板 VB. 水泥C. 宝丽板D. 塑料解析: 解析 A 项属于不燃烧材料; B 项属于难燃烧性材料; C、 D 两项属于燃烧性材料。9. 散发可燃气体、可燃蒸气和可燃粉尘的车间、装置等,宜布置在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 。(分数: 1.00 )A. 常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6、B. 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C. 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或侧风向 VD. 全年主导风向的下风或侧风向解析: 解析 散发可燃气体、可燃蒸气和可燃粉尘的车间、装置等,宜布置在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常年 主导风向的下风或侧风向。10. 两座丙类厂房相邻两面外墙均为不燃性墙体;当无外露的可燃性屋檐时,每面外墙上的门、窗、洞口面积之和各不大于该外墙面积的 。(分数: 1.00 )A. 5% VB. 10%C. 20%D. 25%解析: 解析 两座丙、丁、戊类厂房相邻两面外墙均为不燃性墙体;当无外露的可燃性屋檐时,每面外墙 上的门、窗、洞口面积之和各不大于该外墙面积的5%。11. 城市交通隧道内附设的地下设备

7、用房, 占地面积大, 人员较少,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 。(分数: 1.00 )A. 600m2B. 900m2C. 1200m2D. 1500m2 V解析: 解析 城市交通隧道内附设的地下设备用房,占地面积大,人员较少,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 筑面积不应大于 1500m 2 。12. 在玻璃幕墙的防火措施中, 对于不设窗间墙的玻璃幕墙, 当室内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 每层楼板外 沿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 1.0h 的不燃性实体墙或防火玻璃墙的高度不应小于 。(分数: 1.00 )A. 0.6mB. 0.8m VC. 1.0mD. 1.2m解析: 解析 在玻璃幕墙的防火措施中,

8、对于不设窗间墙的玻璃幕墙,当室内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 每层楼板外沿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 1.0h 的不燃性实体墙或防火玻璃墙的高度不应小于 0.8m。13. 划分防烟分区有多种构件,其中只起分隔作用的墙体是 。(分数: 1.00 )A. 挡烟垂壁B. 防火卷帘C. 建筑横梁D. 隔墙 V解析: 解析 划分防烟分区的构件主要有挡烟垂壁、隔墙、防火卷帘、建筑横梁等。其中隔墙即非承重, 只起分隔作用的墙体。14. 民用建筑及厂房的疏散门应采用 。(分数: 1.00 )A. 平开门 VB. 推拉门C. 卷帘门D. 折叠门解析: 解析 民用建筑及厂房的疏散门应采用平开门,不应采用推拉门、卷帘门、吊门、

9、转门和折叠门。15. 疏散走道在 高度内不宜设置管道、门垛等突出物,走道中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分数: 1.00 )A. 1.3mB. 1.5mC. 1.8m VD. 2.2m解析: 解析 疏散走道在 1.8m 高度内不宜设置管道、门垛等突出物,走道中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16. 疏散用楼梯和疏散通道上的阶梯必须采用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时, 踏步上、 下两级所形成的平面角度不 应大于 。(分数: 1.00 )A. 10°VB. 30°C. 45°D. 60°解析: 解析 疏散用楼梯和疏散通道上的阶梯必须采用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时,踏步上、下两级所形成的平面

10、角度不应大于10°,且每级离扶手 250mn处的踏步深度不应小于220min。17. 连接高强度气体放电灯的单相分支回路的电流不应超过 。(分数: 1.00 )A. 16AB. 25AC. 30A VD. 40A解析: 解析 连接高强度气体放电灯的单相分支回路的电流不应超过30A。18. 有爆炸危险的厂房平面布置最好采用 ,与主导风向应垂直或夹角不小于45°,以有效利用穿堂风,将爆炸性气体吹散。(分数: 1.00 )A. 矩形 VB. 扇形C. 环形D. 袋形解析: 解析 有爆炸危险的厂房平面布置最好采用矩形,与主导风向应垂直或夹角不小于45°,以有效利用穿堂风,

11、将爆炸性气体吹散。19. 下列不属于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标志的是 。(分数: 1.00 )A. 接地保护方式 VB. 防爆形式C. 设备类别D. 温度解析: 解析 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标志内容包括:防爆形式+设备类别 +温度。20. 地下民用建筑包括半地下民用建筑,即房间地平面低于室外地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 。(分数: 1.00 )A. 净高的 1/4 ,且不超过 1/3 者B. 净高的 1/4 ,且不超过 1/2 者C. 净高的 1/3 ,且不超过 1/2 者 VD. 净高的 1/3 ,且不超过 2/3 者解析: 解析 地下民用建筑包括半地下民用建筑,即房间地平面低于室外地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的

12、1/3 ,且不超过 1/2 者。21. 消防水泵接合器的数量应根据室内消防用水量和每个水泵接合器 的流量经计算确定。(分数: 1.00 )A. 3 5L/sB. 5 10L/sC. 10 15L/s VD. 15 40L/S解析:解析消防水泵接合器的数量应根据室内消防用水量和每个水泵接合器1015L/S的流量经计算确定。22. 居住区人数不超过 ,且建筑物层数不超过两层的居住区,可不设置室外消防给水系统。(分数: 1.00 )A. 300 人B. 500 人 VC. 800 人D. 1000 人解析: 解析 居住区人数不超过 500 人,且建筑物层数不超过两层的居住区, 可不设置室外消防给水系

13、统。23.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置场所的火灾危险等级共分为4类8级,即轻危险级、中危险级(I、H级)、严重危险级(I、H级)和仓库危险级(I、H、山级)。酒精制品、可燃液体制品等工厂的备料与车间属于火灾 危险等级的 。(分数: 1.00 )A. 中危险级I级B. 中危险级U级C. 严重危险级I级VD. 严重危险级U级解析:解析严重危险级I级的设置场所,如印刷厂,酒精制品、可燃液体制品等工厂的备料与车间,净 空高度不超过8m物品高度超过3.5m的自选商场等。24. 根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置要求,梁间布置的喷头在符合喷头与梁等障碍物之间距离规定的前提下, 喷头溅水盘与顶板的距离不应大于 ,以避免喷

14、水遭受阻挡。(分数: 1.00 )A. 75mmB. 150mmC. 300mmD. 550mm V解析:解析 梁间布置的喷头在符合喷头与梁等障碍物之间距离规定的前提下,喷头溅水盘与顶板的距离不应大于550mm以避免喷水遭受阻挡。25.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配水管道应采用内外壁热镀锌钢管或铜管、 涂覆钢管和不锈钢管, 其工作压力不应大于 。(分数: 1.00 )A. 1.20MPa VB. 1.40MPaC. 1.60MPaD. 1.80MPa解析: 解析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配水管道应采用内外壁热镀锌钢管或铜管、涂覆钢管和不锈钢管,其工 作压力不应大于 1.20MPa。26. 水雾喷头是水喷雾灭

15、火系统的主要部件之一,它的平面布置方式可为矩形或菱形。当按菱形布置时, 水雾喷头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水雾喷头水雾锥底圆半径的 。(分数: 1.00 )A. 1.1 倍B. 1.4 倍C. 1.7 倍 VD. 2.0 倍解析: 解析 当按菱形布置时,水雾喷头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水雾喷头水雾锥底圆半径的1.7 倍。27. 设置气体灭火系统的防护区应设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保证防护区内所有人员能在内撤离完毕。(分数: 1.00 )A. 30s VB. 60sC. 120sD. 300s解析:解析设置气体灭火系统的防护区应设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保证防护区内所有人员能在30s内撤离完毕。28. 干粉灭火剂的主

16、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和少量的防潮剂硬脂酸镁及滑石粉等。其中, 起主要灭火作用的基本原理是 。(分数: 1.00 )A. 窒息作用B. 冷却作用C. 隔离作用D. 化学抑制作用 V解析: 解析 窒息作用、冷却作用、隔离作用及化学抑制作用是干粉灭火效能的集中体现。其中,化学抑 制作用是灭火的基本原理,起主要灭火作用。29. 油罐中倍数泡沫灭火剂应采用特制 型蛋白泡沫液。(分数: 1.00 )A. 8% VB. 10%C. 25%D. 50%解析: 解析 油罐中倍数泡沫灭火剂应采用特制8%型蛋白泡沫液。30. 局部应用式干粉灭火系统的保护对象周围的空气流动速度不应大于 。(分数: 1.00 )A. 1m

17、/sB. 2m/s VC. 2.5m/sD. 3m/s解析: 解析 局部应用式干粉灭火系统的保护对象周围的空气流动速度不应大于2m/s。31. 火灾报警控制器和消防联动控制器安装在墙上时,其主显示屏高度宜为 。(分数: 1.00 )A. 0.8 1.0mB. 1.0 1.2mC. 1.2 1.5mD. 1.5 1.8m V解析:解析火灾报警控制器和消防联动控制器安装在墙上时,其主显示屏高度宜为1.51.8m。32. 为保证疏散通道不受烟气侵害以及人员安全疏散,发生火灾时, 从安全性的角度出发, 高层建筑内可分为四个安全区。走道属于 。(分数: 1.00 )A. 第一类安全区B. 第二类安全区C

18、. 第三类安全区 VD. 第四类安全区解析: 解析 为保证疏散通道不受烟气侵害以及人员安全疏散,发生火灾时,从安全性的角度出发,高层 建筑内可分为四个安全区:第一类安全区为防烟楼梯间、避难层;第二类安全区为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 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第三类安全区为走道;第四类安全区为房间。33. 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备用电源的电池容量应能保证传输装置在正常监视状态下工作不少于 。(分数: 1.00 )A. 8h VB. 12hC. 24hD. 48h解析: 解析 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备用电源的电池容量应能保证传输装置在正常监视状态下工作不少于8h。34. 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加压风

19、机、防排烟机在火灾时持续运行时间要大于 。(分数: 1.00 )A. 30minB. 60minC. 90min VD. 120min解析:解析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加压风机、防排烟机在火灾时持续运行时间要大于90min。35. 在石油化工工艺操作防火中, 液化气体和易燃液体应按设备容积的 装料, 过量则有发生设备或容器爆裂的危险。(分数: 1.00 )A. 50%B. 60%C. 70%D. 80% V解析: 解析 液化气体和易燃液体应按设备容积的80%装料,过量则有发生设备或容器爆裂的危险。36. 铁路油罐车灌装时, 要按列车沿途所经地区最高气温下的允许灌装速度予以灌装, 鹤管内

20、的油品流速要 控制在 以下。(分数: 1.00 )A. 2.5m/sB. 3.5m/sC. 4.5m/sVD. 5.5m/s解析: 解析 铁路油罐车灌装时,要按列车沿途所经地区最高气温下的允许灌装速度予以灌装,鹤管内的 油品流速要控制在 4.5m/s 以下。37. 有人值守的地铁车站设备、 管理用房的门当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时, 其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 离不应大于 。(分数: 1.00 )A. 20m VB. 40mC. 60mD. 80m解析: 解析 有人值守的地铁车站设备、管理用房的门当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时,其疏散门至最近安 全出口的距离不应大于 20m。38. 在两孔车道之间的

21、中间管廊内设置安全通道,并沿纵向每隔 向安全通道内开设一对安全门。(分数: 1.00 )A. 60 105mB. 80 125m VC. 200 600mD. 400 800m解析:解析在两孔车道之间的中间管廊内设置安全通道,并沿纵向每隔80125m向安全通道内开设一对安全门。39. 城市交通隧道工程采用的排烟模式应根据隧道种类、 火灾疏散方式, 并结合隧道正常工况的通风模式确定。下列不属于城市交通隧道工程采用排烟模式的是 。(分数: 1.00 )A. 纵向排烟B. 横向 ( 半横向 )排烟C. 重点排烟D. 区域排烟 V解析: 解析 城市交通隧道工程采用的排烟模式通常可分为纵向、横向(半横向

22、 )及重点模式,以及由基本模式派生的各种组合模式。40. 汽车加油站地上罐组四周应设置高度为 的防火堤,防火堤内堤脚线至罐壁净距不应小于2m。(分数: 1.00 )A. 0.5mB. 1m VC. 2mD. 3m解析:解析汽车加油站地上罐组四周应设置高度为1m的防火堤,防火堤内堤脚线至罐壁净距不应小于2m。41. 飞机库的飞机停放和维修区, 通常设有悬挂机坞和地面机坞, 以满足不同的飞机维修要求。 下列不属于悬挂机坞的是 。(分数: 1.00 )A. 机头坞B. 机身坞C. 机翼坞 VD. 机尾坞解析:解析 飞机库的飞机停放和维修区, 通常设有悬挂机坞 (如机头坞、机身坞、机尾坞)和地面机坞

23、(如 机翼坞 ) ,以满足不同的飞机维修要求。42. 根据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 1997) ,停车数量大于 50 辆小于等于 150辆或总建筑面积大于 2000m 2 小于等于 5000m 2 的汽车库为 。(分数: 1.00 )A. I类汽车库B. H类汽车库C. m类汽车库 Vd.w类汽车库解析: 解析 停车数量大于 50辆小于等于 150辆或总建筑面积大于 2000m 2 小于等于 5000m 2 的汽车库 为山类汽车库。43. 丙、丁类洁净厂房的地面材料的燃烧性能应采用不低于 的材料。(分数: 1.00 )A. A 级B. B1 级C. B2 级 VD.

24、 B3 级解析:解析丙、丁类洁净厂房的地面材料的燃烧性能应采用不低于B2级的材料。44.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防静电地板、地面的表面电阻或体积电阻值应为 ,且应具有防火、环保、耐污耐磨性能。(分数: 1.00 )A. 1.0 X1061.0 X109 QB. 1.0 X1061.0 X1010 QC. 2.5 X 1051.0 X108 QD. 2.5 X 1041.0 X109 Q V解析:解析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防静电地板、地面的表面电阻或体积电阻值应为2.5 X10 41.0 X10 9Q,且应具有防火、环保、耐污耐磨性能。45. 建在森林、郊野的古建筑周围应开辟宽度 的防火隔离带,并在秋冬

25、季节清除 30m范围内的杂草、干枯树枝等可燃物。(分数: 1.00 )A. 30 50m VB. 40 60mC. 25 45mD. 45 75m解析:解析建在森林、郊野的古建筑周围应开辟宽度3050m的防火隔离带,并在秋冬季节清除30m范围内的杂草、干枯树枝等可燃物。46. 人防工程安全出口的设置要求中, 建筑面积不大于 200m2 ,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 的防火分区,可只设置一个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防火门。(分数: 1.00 )A. 3 人 VB. 5 人C. 10 人D. 15 人解析: 解析 建筑面积不大于 200m 2 ,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 3 人的防火分区,可只设置一个通向相邻 防

26、火分区的防火门。47. 下列关于火灾风险评估的相关概念中,错误的是 。(分数: 1.00 )A. 火灾危险:引发潜在火灾的可能性,针对的是作为客体的火灾危险源引发火灾的状况B. 火灾风险:对潜在火灾的发生概率及火灾事件所产生后果的综合度量C. 火灾危险源:物质发生火灾的可能性及火灾在不受外力影响下所产生后果的严重程度VD. 火灾风险源:能够对目标发生火灾的概率及其后果产生影响的所有来源解析: 解析 火灾危险源:可能引起目标遭受火灾影响的所有来源。48. 预先危险性分析法将危险性划分为I级、H级、山级、W级四个级别。其中山级的危险程度为。(分数: 1.00 )A. 安全的B. 临界的C. 灾难性

27、的D. 危险的 V解析:解析I级的危险程度为安全的(可忽视的);H级的危险程度为临界的;山级的危险程度为危险的;W级的危险程度为破坏性的(灾难性的)。49. 在对火灾进行事故树分析时,如果分析结果的最小割集较多,表明 。(分数: 1.00 )A. 系统的安全性较好B. 发生火灾的最小割集个数一定大于最小径集个数C. 发生火灾事故的可能性较高VD. 发生火灾事故的可能性较小解析:解析最小割集在事故树分析中表示系统的危险性,其个数越多,说明系统的危险性越大,故发生 事故的可能性越高。50. 对于面积较大的着火空间, 可将单位地板面积接受的辐射热流量达到 作为着火房间达到轰燃的标志。(分数: 1.0

28、0 )A. 300C500CB. 500C600CC. 20kW VD. 40kW解析:解析对于面积较大的着火空间,可将空间内热烟气层的温度达到500C600C或单位地板面积接受的辐射热流量达到 20kW作为着火房间达到轰燃的标志。二、多项选择题 ( 总题数: 15,分数: 30.00)51. 点燃,也称为强迫着火,是指由于从外部能源得到能量,使混气的局部范围受到强烈的加热而着火。下列属于外部能源的有 。(分数: 2.00 )A. 电火花 VB. 电热线圈 VC. 自身发热D. 炽热质点 VE. 点火火焰 V解析: 解析 题中所述的外部能源包括电热线圈、电火花、炽热质点和点火火焰等。52. 燃

29、烧产物是指由燃烧或热解作用产生的全部物质, 有完全燃烧产物和不完全燃烧产物之分。 下列有关燃烧产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分数: 2.00 )A. C被氧化生成的CO(气)为完全燃烧产物B. H被氧化生成的H2O液)为完全燃烧产物 VC. S被氧化生成的SO2(气)为完全燃烧产物 VD. CO2 NH3为不完全燃烧产物E. 醇类、醛类、醚类为不完全燃烧产物 V解析:解析完全燃烧产物是指可燃物中的 C被氧化生成的CO 2 (气)、H被氧化生成的H 2 0(液)、S被 氧化生成的 SO 2 ( 气)等。而 CO、 NH 3 、醇类、醛类、醚类等是不完全燃烧产物。53. 引起爆炸事故直接原因有物料原

30、因、作业行为原因、生产设备原因、生产工艺原因等。下列属于生产工 艺原因的有 。(分数: 2.00 )A. 产品下机后不待冷却便入库堆积B. 物料的加热方式方法不当VC. 对化学反应型工艺控制不当VD. 控制失误或设备故障造成物料外溢E. 对工艺参数的控制失灵 V解析: 解析 生产工艺原因主要表现为:物料的加热方式方法不当,致使引燃引爆物料;对工艺性火花控 制不力而致形成引火源;对化学反应型工艺控制不当,致使反应失控;对工艺参数的控制失灵,而致出现 超温、超压现象。54. 易于自燃物质主要是指与空气接触容易自行燃烧的物质。下列物质中,属于易于自燃物质的有_(分数: 2.00 )A. 硫黄B. 电

31、石C. 三氯化钛 VD. 赛璐珞碎屑VE. 潮湿的棉花V解析:解析A项属于易燃固体;B项属于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C、D E三项属于易于自燃的物质55. 建筑物可以有多种分类,按其使用性质分为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和农业建筑。下列属于民用建筑的有 (分数: 2.00 )A. 图书馆 VB. 烤烟房C. 医疗建筑 VD. 财贸金融建筑 VE. 辅助生产厂房解析:解析A、C、D三项属于民用建筑;B项属于农业建筑;E项属于工业建筑。56. 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内设置的电影院宜设在 等建筑内。(分数: 2.00 )A. 商场 VB. 市场 VC. 住宅楼D. 古建筑E. 购物广场 V解析: 解析 一、

32、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内设置的电影院宜设在商场、市场、购物广场等建筑内。57. 下列有关防火卷帘的类型,说法正确的有 。(分数: 2.00 )A. 按叶板厚度可分为轻型(厚度为0.5 0.6mm)防火卷帘和重型(厚度为1.5 1.6mm)防火卷帘 VB. 厚度为1.5mm以上的防火卷帘适用于楼梯间或电动扶梯的隔墙C. 上卷,宽度可达10m,耐火极限可达4.3hD. 普通型钢质材料的防火卷帘,耐火极限可达到1.5h、2.0h VE. 金属材料制作的复合防火卷帘主要材料是石棉布,有较高的耐火极限解析:解析厚度为1.5mm以上的防火卷帘适用于防火墙或防火分隔墙,故B项错误;上卷,宽度可达10m耐火极限可

33、达4h,故c项错误;非金属材料制作的复合防火卷帘,主要材料是石棉布,有较高的耐 火极限,故 E 项错误。58. 下列建筑中,应采用封闭楼梯间的有 。(分数: 2.00 )A. 医疗建筑、旅馆、老年人建筑 VB. 设置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建筑VC. 商店、图书馆、展览建筑、会议中心等建筑VD. 5 层的其他建筑E. 户门为乙级防火门的住宅建筑解析: 解析 多层公共建筑的疏散楼梯,除与敞开式外廊直接相连的楼梯间外,均应采用封闭楼梯间。具 体包括:医疗建筑、旅馆、老年人建筑;设置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建筑;商店、图书馆、展览 建筑、会议中心及类似使用功能的建筑;6层及以上的其他建筑。59. 下列关

34、于室外消火栓系统设置要求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分数: 2.00 )A. 当道路宽度大于60m时,室外消火栓宜在道路两边设置消火栓VB. 室外消火栓的间距不应大于 150mC. 与保护对象之间的距离在 540m范围内的市政消火栓,可计入室外消火栓的数量内VD. 采用室外地下式消火栓时,应有DN150和DN100的栓口各一个E. 消火栓距路边不应大于 2m距房屋外墙不宜小于 5m V解析:解析室外消火栓的间距不应大于120m故B项错误;采用室外地下式消火栓时,应有DN100和DN65的栓口各一个,故 D项错误。60. 下列火灾中,细水雾灭火系统适用于扑救的有 。(分数: 2.00 )A. 可燃固

35、体表面火灾 VB. 可燃固体深位火灾C. 可燃气体火灾D. 可燃液体火灾VE. 电气设备火灾V解析: 解析 细水雾灭火系统不能直接应用于可燃气体火灾,包括液化天然气等低温液化气体的场合;也 不适用于可燃固体深位火灾。61. 下列关于干粉储存装置的说法中,错误的有 。(分数: 2.00 )A. 干粉储存容器的干粉灭火剂装量系数不应大于0.80 VB. 驱动气体宜选用氮气C. 驱动气体二氧化碳含水率不应大于0.006%(质量分数) VD. 驱动压力不得大于干粉储存容器的最高工作压力E. 储存装置的环境温度应为 0C40CV解析:解析干粉储存容器的干粉灭火剂装量系数不应大于0.85,故A项错误;驱动

36、气体二氧化碳含水率不应大于0.015%(质量分数),故C项错误;储存装置的环境温度应为-20C50C,故E项错误。62. 下列场所的消防用电应按二级负荷供电的有 。(分数: 2.00 )A. 大型物资仓库B. 大型钢铁联合企业C. 粮食仓库及粮食筒仓VD. 室外消防用水量大于 30L/s 的厂房 ( 仓库) VE. 建筑高度大于50m的乙、丙类生产厂房和丙类物品库房解析:解析A、B、E三项场所的消防用电应按一级负荷供电;C D两项场所的消防用电应按二级负荷供电。63. 下列洁净厂房中,可设置一个安全出口的有 。(分数: 2.00 )A. 甲类生产厂房每层的总建筑面积为60m2,且同一时间内的生

37、产人员总数为5人B. 乙类生产厂房每层的总建筑面积为45m2,且同一时间内的生产人员总数为3人 VC. 丙类生产区的建筑面积为 220m2,且同一时间内生产人数为15人 VD. 丁类生产区的建筑面积为 500m2,且同一时间内生产人数为 45人E. 丁类生产区的建筑面积为 350m2,且同一时间内生产人数为25人 V解析:解析洁净厂房可设置一个安全出口的情形有:甲、乙类生产厂房每层的总建筑面积不超过50m2,且同一时间内的生产人员总数不超过5人;丙类生产区的建筑面积不超过250m 2,且同一时间内生产人数不超过20人;丁类生产区的建筑面积不超过400m 2,且同一时间内生产人数不超过30人。64. 火灾的起数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影响火灾的气象因素主要有 。(分数: 2.00 )A. 大风VB. 降水VC. 高温VD. 雷电VE. 泥石流解析: 解析 火灾的起数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影响火灾的气象因素主要有大风、降水、高温以及雷电。65. 影响人员安全疏散的因素复杂众多, 可大致分为人员内在影响因素、 外在环境影响因素、 环境变化影响因素、救援和应急组织影响因素四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