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15生物技术实践1. ( 2017?江苏卷.10 ”下列关于“腐乳的制作”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控制发酵温度的主要目的是腐乳调味B.腐乳制作后期加入香辛料和料酒有防腐作用C.毛霉的主要作用是分解脂肪和淀粉D.成品腐乳表面的粘性物质主要由细菌产生【答案】B【解析】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影响腐乳发酉札控制发酎的温度主要有利于毛毒等微生物的生长和腐 乳发酿,A错误f香辛料矛价斗酒都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具有防腐作用,B正确夕毛霉的主要作用是产生蛋 白酶和脂肪酶,揩蛋白质和脂肪分解成小分子化合物,C错误;成品腐乳表面的粘性物质主要是毛毒产生的, 毛毒属于真菌,D错误唾【考点定位】腐乳的制作实验。【名师
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腐乳制作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理解腐乳制作的原理和具体操作过程。2. ( 2017?江苏卷.12 )固定化单宁酶应用于茶饮料加工,可消除其中的苦涩味。下列有关叙述 正确的是A在单宁酶纯化时可采用透析法去除杂蛋白B.化学结合法比吸附法对单宁酶活性影响更小C.温度、pH和重金属离子都可能影响固定化单宁酶活性D.酶的高效性决定固定化单宁酶不会降解茶饮料中的有益成分【答案】C【解析】透析法是利用膜的选择透过性去除混合物中的小分子物质,不能去除杂蛋白,A错误;物理吸附法比化学结合法对单宁酶活性影响更小,B错误;温度、pH和重金属离子都会影响酶活性,C正确;酶的专一性决定了单宁酶不会降解茶
3、饮料中的有益成分,D错误。【考点定位】固定化酶,酶的特性。【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固定化酶的知识,要求学生理解固定化酶纯化的方法,明确温度、pH和重金属盐会影响酶的活性。3. ( 2017?江苏卷.17 )为了探究一种新型碱性纤维素酶的去污效能,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相 关实验,结果如下图。由图中实验结果能直接得出的结论是901口不加粮标布类型1234洗衣粉类型X¥YZ看用量"此020030030010A碱性纤维素酶对污布类型 2的去污力最强B.不同类型洗衣粉影响碱性纤维素酶的去污力C.碱性纤维素酶对污布类型 2、3的去污力不同D.加大酶用量可以显著提高洗衣粉的去污力【答案】
4、C【解析】20 U/L的碱性纤维素酶处理对污布类型b去污力为际 30 U/L的碱性纤维素酶处理污布 类型2,去污力约为或心则单位碱性纤维素酶对污布类型1去污力最强,A错误5由于污布类型不同,不 能探究不同类型的洗衣粉对碱性蛋白酶的去污力的影响j B错误对污布类型2、3而言,都是Y型洗衣粉, 30厩的酶用量,但去污力不同,说明碱性纤维素酶对污布类型2、3的去污力不同,C正南该实睑没有针 对同一类型的洗衣粉加大酶用量的探究,则不能判断加大酶用量是否提高洗衣粉的去污力,D错误,【考点定位】碱性纤维素酶,实验分析。【名师点睛】本题以碱性纤维素酶为背景考查实验分析,要求学生理解实验分析的两个基本原则:对
5、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4. ( 2017?江苏卷.20 ”下列关于“酵母细胞的固定化技术”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活化酵母时,将适量干酵母与蒸储水混合并搅拌成糊状B.配制CaCb溶液时,需要边小火加热边搅拌C.将海藻酸钠溶液滴加到 CaCl2溶液时,凝胶珠成形后应即刻取出D.海藻酸钠溶液浓度过高时凝胶珠呈白色,过低时凝胶珠易呈蝌蚪状【答案】A【解析】活化酵母时,将适量干酵母与蒸储水混合,并搅拌成糊状,A正确;配制CaCl2溶液时,不需进行加热,B错误;CaCl2溶液使酵母细胞可以形成稳定的结构,固定在凝胶珠中,需要一段时间,时间不宜过短或过长,C错误;海藻酸钠溶液浓度过低时凝胶珠呈白色,过高时凝
6、胶珠易呈蝌蚪状,D错误。【考点定位】固定化酵母细胞。况。【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酵母细胞的固定化,要求学生理解酵母细胞固定化的过程以及异常情5. ( 2017?江苏卷.25 )下图是探究果酒与果醋发酵的装置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改变通入气体种类,可以研究呼吸作用类型对发酵的影响B.果酒发酵中期通入氮气,酵母菌将从有氧呼吸转变为无氧呼吸C.果醋的发酵周期与实验设定的温度密切相关D.气体入口与气体出口可以交换使用【答案】ABC【解析】酬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可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通入氧气后,酶母菌进行有氧呼啜,通 入其他气南酬母菌进行无氧呼吸,故改变通人气体种类可以册究呼吸作用类型对发图的
7、影响A正确j 果酒发酬中期通入氮气,装置中氧气;咸少,使酯母菌从有氧呼吸转变为无氧呼吸,B正确宁温度影响酶的活 性,则果酷的发酣周期与实校设定的温度有密切关系,C正确,气体入口管通入液面以下,气体出口管在流 面以上,不能交换使用'D错误。【考点定位】果酒的制作,果醋的制作。【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要求学生理解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菌,既能进行 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6. (2016江苏卷.7)下列关于中学“腐乳的制作”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加盐主要是为了调节水分,利于毛霉生长B. 加料酒主要是为了灭菌,避免腐乳变质C.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乳酸杆菌D.实验室制作的
8、腐乳不宜直接食用【答案】D【解析】加盐主要是为了抑制微生物生长,防止豆腐腐败变质,A错误;加料酒主要为了使腐乳具有独特的香味,B错误;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C错误;实验室制作的腐乳可能灭菌不彻底,不宜直接食用, D正确。【考点定位】腐乳制作【名师点睛】此题是对 腐乳制作的考查,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腐乳制作的过程:前期发酵和后期发酵,前期发酵是让豆腐长出毛霉,后期发酵包括加盐腌制、加香辛料、密封,理解加盐、加料酒、加香辛料的作用,尤其是理解选项中主要作用是解题的关键。7. (2016江苏卷.10)定量分析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能用血细胞计数板直接计数的是A.海拉细胞悬液B. 浓缩培
9、养的噬菌体C.自来水中大肠杆菌D.蛙卵【答案】A【解析】海拉细胞悬港是癌细胞培养液,能用于血细胞计教板直接计数,也正确,噬菌体是病毒,在光 学显微镜下不能观察到,E错误,自来水中大肠杆菌数量太少,不能用血细胞计数板直接计数,C错误;蛙 目田本积大,可通过肉眼观察到,不能用触田胞计数板直接计数,D错误。【考点定位】血细胞计数板【名师点睛】 此题是对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应用的考查,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血细胞计数板计数的应用,血细胞计数板是在光学显微镜下对细胞进行计数,不能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或不需通过光学显微镜就可以观察到均不能用血细胞计数板直接计数。8. (2016江苏卷.21 )(多选)为了使牛
10、仔裤呈现“穿旧”效果,在工业洗衣机中用酶洗代替传统的浮石擦洗,是目前重要的生产手段(工艺流程见下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牛仔布仿 旧的部分A纤维素酶在仿旧中的作用机理与其在洗衣粉中去污的机理相似B.在上述工艺中,为重复使用纤维素酶,可选用适当的包埋剂固定化酶C.在上述工艺中,通过调节温度、酸碱度、处理时间可控制仿旧颜色的深浅D.纤维素酶催化葡萄糖残基间磷酸二酯键的水解分解纤维素【答案】BD【解析】在仿旧和去污中,纤维素均作用于衣物,二者作用相似.A正确;由于纤维素酶较小,不能用 包埋法固定化酶,B错误歹改变温度,酸碱度和处理时间会影响酶作用的结果,控制仿旧颜色的深浅,C正确3纤维素酶催化葡萄糖
11、残基之间的糖昔键水解分解纤维素,D错误【考点定位】纤维素酶,固定化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名师点睛】此题是对纤维素酶的考查,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结合图示理解仿旧的过程,理解纤 维素酶的作用;同时正确分析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方法;另外理解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的机理,了 解磷酸二酯键的存在部位。9. (2016江苏卷.25)(多选)漆酶属于木质降解酶类,在环境修复、农业生产等领域有着广泛 用途。下图是分离、纯化和保存漆酶菌株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微生物,是分离产漆酶菌株的首选样品B .筛选培养基中需要加入漆酶的底物,通过菌落特征挑出产漆酶的菌落C.在涂布平板上长出的菌落,在通过划
12、线进一步纯化D.斜面培养基中含有大量营养物,可在常温下长期保存菌株【答案】BC【解析】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微生物,但不一定含有产漆酶的菌株,A错误;筛选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微生物,B正确;在涂布平板上长出的菌落,在通过划线进一步纯化,C正确;斜面培养基中含有大量营养物,可在低温下长期保存菌株,D错误。【考点定位】微生物培养,微生物分离,微生物保存【名师点睛】此题是对微生物筛选方法的考查,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筛选微生物时应加入相应的物质,如筛选产漆酶菌株,需向培养基中加入漆酶的底物;另外根据图示分析分离菌株的方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平板划线法,保存菌株有两种方法:斜面保存(低温)和甘油管藏。10.
13、 (2015 江苏卷.11 )下列关于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固定化酶的主要目的是实现酶的重复利用B.溶解氧交换受阻是固定化酶应用的重要限制因素C.固定化细胞用于生产能分泌到细胞外的产物D.凝胶与被包埋细胞之间不是通过共价键结合【答案】B【解析】固定化酶实现了酶和底物的分离,酶可重复利用,A正确;酶的催化作用不需要氧气,故固定 化酶的应用不需要氧气,与溶解氧交换受阻没有关系,E错误,固定化细胞可用于生产分泌到细胞外的产物, 如分泌蛋白等, C正确,凝胶与被包埋细胞之间没有化学键,不通过共价键结合,D正确【考点定位】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固定化技术的相关应用
14、,需要学生对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相关知识全面掌握进而形成相同的知识结构,尽可能排除与之相关的干扰知识。11. (2015 江苏卷.13 )血细胞计数板是对细胞进行计数的重要工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每块血细胞计数板的正中央有1个计数室B.计数室的容积为 1mm< 1mm< 0.1mmC.盖盖玻片之前,应用吸管直接向计数室滴加样液D.计数时,不应统计压在小方格角上的细胞【答案】B【解析】每块血细胞计数板的正中央有2个计数室,A错误;每个计数室的容积有 1mmK 1mmK0.1mm, B正确;向血细胞计数板中滴加样液前应先盖上盖玻片,让样液自行渗入计数室,若先滴加 样液,统计结果
15、会偏大,C错误;计数时,需统计小方格内以及小方格相邻两边及其顶角的细胞,D错误。【考点定位】血细胞计数板的使用【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旨在考查学生的平常实验中对相关动手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体现作为教师应多给机会让学生进行动手的实验操作,不仅是对实验器材的使用熟悉,更是对实验过程的理解和结果的分析留下更深刻的印象。12. (2015 江苏卷.24 )右图为苹果酒的发酵装置示意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发酵过程中酒精的产生速率越来越快B.集气管中的气体是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CQC.发酵过程中酵母种群呈“ J”型增长D.若发酵液表面出现菌膜,最可能原因是发酵瓶漏气【答案】AB
16、Ct解析】酎母菌苜先进行有氧呼吸,而后进行无氧呼吸,发酣过程中由于营养物质的减少、有害代谢 产物的积累,或的改变,酒精的产生速率逐海激慢,A错误,集气管中的气体是馥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 吸产生的C。.B错误孑发梨过程中酎母种群呈“力型增长,而后减少,C错误i若醋液表面出现菌膜,属 于醴酸豳,需氧型微生物,可能是发耐瓶漏气引起的 D正确。【考点定位】果酒的制作【名师点睛】本题通过“果酒制作”的装置图,考查了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种群增长规律以及发 酵过程的分析,目的在于学生既要理解相关知识要点,更要善于把理论与实际相联系。13. (2015 江苏卷.25)图1、2分别为“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实
17、验中部分操作步骤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鸡血细胞液DNA浓捻溶液图I图2A.图1、2中加入蒸储水稀释的目的相同B.图1中完成过滤之后保留滤液C.图2中完成过滤之后弃去滤液D.在图1鸡血细胞液中加入少许嫩肉粉有助于去除杂质【答案】BCD【解析】图1中加入蒸储水的目的是使鸡血细胞吸水涨破,释放其中的核物质,图2中加入蒸储水的目的是降低 NaCl的浓度,使DNA勺溶解度降低析出, A错误;由于DN崎于水,所以图1中完 成过滤后DNA在于滤液中,需保留滤液, B正确;图2中DNAW出,则过滤后弃去滤液,保留黏稠 物,C正确;在图1中鸡血细胞液中加入少许嫩肉粉,蛋白质水解形成肽和氨基酸,溶于水,不利
18、于 去除杂质,D正确。【考点定位】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操作过程,由于本身实验过程的复杂性, 学生全面地掌握只要存在错漏,再加上是多选,所以容易犯错。解决该类问题的关键是抓住该实验操 作流程主线和每步的目的和注意事项等。14. (2015 江苏卷.19)做“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实验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高压灭菌加热结束时,打开放气阀使压力表指针回到零后,开启锅盖B.倒平板时,应将打开的皿盖放到一边,以免培养基溅到皿盖上C.为了防止污染,接种环经火焰灭菌后应趁热快速挑取菌落D.用记号笔标记培养皿中菌落时 ,应标记在皿底上【答案】Dt解析】
19、高压灭菌加热结束时,当压力表的压力降到零时,打开排气阀,打开盖子,如果提前打开排气阀,锅内压力突然下降,灭菌容器内液体会冲出容器,造成污染,丛错误5倒平板时,培养皿盖打开一筵 隙,不能放到一边1B错误;接种时,接种环经火焰灭菌冷却后挑取菌落,不能趁热挑取,以免杀死微生物, C错误:由于平板倒过来放置,则用记号笔标记培养皿中菌落时,应标记在皿底上,D正确口【考点定位】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的实验操作。【名师点睛】本题通过“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的实验操作”的具体内容考查,目的在于体现广大学生要动手进行实验操作,掌握实验中的一些基本技能,由操作“是什么”逐渐向“为什么"转变, 这样不仅解决了对知
20、识难记忆的困惑,也提高自己实验的动手操作技能。15. (2015 江苏卷.20)下图为制备人工种子部分流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诱导脏状体 科黑限钠溶液 Cat%溶液大幽水冲洗A.胚状体是外植体在培养基上脱分化形成的一团愈伤组织B.该过程以海藻酸钠作为营养成分,以CaCl 2溶液作为凝固剂C.可在海藻酸钠溶液中添加蔗糖,为胚状体提供碳源D.包埋胚状体的凝胶珠能够隔绝空气,有利于人工种子的储藏【答案】C【解析】胚状体是外植体经脱分化和再分化形成的结构,A错误;该过程中海藻酸钠是包埋剂,CaCl2溶液是凝固剂,B错误;在海藻酸钠溶液中添加蔗糖,为胚状体提供碳源和能源,C正确;包埋胚状体的凝胶
21、珠可与空气相通,D错误。【考点定位】植物组织培养一一人工种子的制作 【名师点睛】本题通过人工种子制作的图解流程,考查学生组织培养的过程、培养基成分以及人 工种子的构成等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由于选修三中现代生物技术部分在中学阶段学生基本无法实现动手的操作,从理论上分析、理解结合图解流程来抓住知识主线,记忆知识是非常关键的。16. (2015 江苏卷.17)关于“腐乳的制作”实验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将腐乳坯堆积起来会导致堆内温度升高,影响毛霉生长B.腐乳坯若被细菌污染,则腐乳坯表面会出现黏性物C.勤向腐乳坯表面喷水,有利于毛霉菌丝的生长D.装坛阶段加入料酒,可有效防止杂菌污染t解析】幅L
22、制作的微生物主要是毛毒,毛毒生长的适宜温度是154m将腐乳胚堆积起来会导致推 内温度升高,影响毛毒生长,A正确J腐乳胚若被细菌污染M则腐乳坯表面会出现黏性物,E正确f勤向腐 乳坯表面喷水,会导致豆腐含水量过高,不利于毛毒菌丝的生长,C错误;装坛阶段加入料酒j可防止杂菌 污染,D正确中【考点定位】生物技术实践一一腐乳的制作【名师点睛】本题考查选修一中“腐乳的制作”的有关微生物的知识,重在考查学生对生物技术实践中相关知识的理解记忆能力,更希望学生能在学习中通过自己的实践来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否则整个流程的主线知识难以建立,对部分知识容易遗忘。17. (2015 广东卷.3)关于DNA的实验,叙述正
23、确的是 ()A用兔的成熟红细胞可提取 DNA B PCR的每个循环一般依次经过变性 -延伸-复性三步C DNA溶液与二苯胺试剂混合,沸水浴后生成蓝色产物D用甲基绿对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染色,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答案】C【解析】兔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 ,不能用其提取DNA,A项错误;PCR的每个循环一般依次经过 变性-复性-延伸三步,B项错误;DNA溶液与二苯胺试剂混合,沸水浴后生成蓝色产物,C项正确;用甲 基绿对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染色,只有细胞核呈绿色,口项错误。【考点定位】DNA的粗提取和鉴定、PC济口观察DN窗口 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名师点睛】本题考查DNA勺粗提取和鉴定、PCR和
24、观察DN用口 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相关实验, 意在考查考生的实验探究能力。18. (2017?海南卷.30 ) (15 分)绿藻A是某种单细胞绿藻,能够合成物质W某小组为探究氮营养缺乏对绿藻A增殖及物质 W累计的影响,将等量的绿藻 A分别接种在氮营养缺乏(实验组)和氮营养正常(对照组)的两瓶培养液中,并在适宜温度和一定光强下培养。定时取样并检测细胞浓度和物质W的含量,结果如图。图甲图乙(1)从图甲可知,在氮营养正常培养液的瓶中,绿藻A的种群增长曲线呈型。(2)综合图甲和图乙的信息可知,在生产上,若要用少量的绿藻A获得尽可能多的物质WW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3)若物质 W是类胡萝卜素,根据类胡
25、萝卜素不易挥发和易于溶于有机溶剂的特点,应选择的提取方法是 。用纸层析法可以将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分开,纸层析法分离的原理是( 4)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某人拟设计实验进一步研究氮营养缺乏程度对物质W积累的影响,则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 5)与在光照条件下相比,若要使绿藻A 在黑暗条件下增殖,需要为其提供 (填“葡萄糖”或“纤维素”)作为营养物质,原因是 。【答案】( 1 ) S( 2)先将少量绿藻放在氮营养正常的培养液培养,等到细胞浓度最高时集中收集,再放在氮营养缺乏的培养液继续培养( 3)萃取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在层析液(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快,反之则慢
26、,从而将它们分离。( 4)培养基中的氮营养浓度( 5)葡萄糖在黑暗下,绿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糖类(有机物),需要吸收葡萄糖为营养物质,而纤维素不能被绿藻吸收利用。【解析】 ( 1)图甲,与对照组比较,在氮营养正常培养液的瓶中,绿藻A 的种群增长先增加后平稳,曲线呈 S 型。( 2)由甲图可知,氮营养正常培养液绿藻增殖速度快;由乙图可知,缺氮营养液W含量高。故若要用少量的绿藻A获得尽可能多的物质W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先将少量绿藻放在氮营养正常的培养液培养,等到细胞浓度最高时集中收集,再放在氮营养缺乏的培养液继续培养。( 3)根据类胡萝卜素不易挥发和易于溶于有机溶剂的特点,应选择的提取方法是萃取。类
27、胡萝卜素和叶绿素在层析液(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快, 反之则慢,从而将它们分离,这是纸层析法分离的原理。( 4)实验目的是研究氮营养缺乏程度对物质W积累的影响,故自变量培养基中的氮营养浓度。( 5)绿藻黑暗中不能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需要吸收葡萄糖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而纤维素不 能绿藻利用。【考点定位】光合作用、胡萝卜素的提取和分离【名师点睛】善于从曲线中获取信息是解题关键。19. (2017?新课标 I 卷.37) (15 分)某些土壤细菌可将尿素分解成CO和NH,供植物吸收和利用。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些细菌能分解尿素,有些细菌则不能,原因是前者能产
28、生 。能分解尿素的细菌不能以尿素的分解产物CO2 作为碳源,原因是 ,但可用葡萄糖作为碳源, 进入细菌体内的葡萄糖的主要作用是(答出两点即可) 。( 2)为了筛选可分解尿素的细菌,在配制培养基时,应选择 (填“尿素”“NH4NO”或“尿素+NHNO”)作为氮源,不选择其他两组的原因是 。(3)用来筛选分解尿素细菌的培养基含有KHPO和Na2 HPO,其作用有 (答出两点即可) 。【答案】(1)月尿酶分解尿素的细菌是异养型生物,不能利用CO来合成有机物 为细胞生物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为其他有机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2)尿素其他两组都含有NH4NO3 ,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和不能分解尿素的细菌都能利用NH
29、NO,不能起到筛选作用(3)为细菌生长提供无机营养,作为缓冲剂保持细胞生长过程中pH稳定【解析】 ( 1)细菌分解尿素是由于细菌体内合成脲酶的结果,尿素是有机物,分解尿素的细菌是分解者,而不是生产者,只能生产者才能利用CO2 作为碳源合成有机物。葡萄糖通常既作为碳源,也可作为能源。(2)筛选分解尿素的细菌,通常只能用尿素作为唯一氮源,对于“NHNO”或“尿素+NHNO”均含有无机氮源。(3) KHPQ和Na HPQ为微生物提供 P元素和无机盐离子如钾离子和钠离子,还可作 为缓冲剂保持细胞生长过程中pH稳定。【考点定位】微生物分离,培养,培养基中物质作用【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分解尿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30、、培养及培养基中物质的作用,要求考生掌握微生物分离须用微生物特定需要的培养基来培养,微生物培养中必须有碳源、氮源、能源、生长因子、 水和无机盐等。20. (2017?新课标 H 卷.37) (15 分)豆豉是大豆经过发酵制成的一种食品。为了研究影响豆豉发酵效果的因素,某小组将等量的甲、乙两菌种分别接入等量的A、 B 两桶煮熟大豆中并混匀,再将两者置于适宜条件下进行发酵,并在32h 内定期取样观测发酵效果。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 。(2) 如果发现发酵容器 内上层大豆的发酵效果比底层的好, 说明该发酵菌是(3)如果在实验后,发现 32 h内的发酵效果越来越好,且随发酵时间呈直
31、线上升关系,则无法确定发酵的最佳时间;若要确定最佳发酵时间,还需要做的事情是 。(4)从大豆到豆豉,大豆中的成分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其中,蛋白质转变为,脂肪转变为。【答案】(1)菌种发酵时间(2)好氧菌(3)延长发酵时间,观测发酵效果,最好的发酵效果所对应的时间即为最佳发酵时间(4)氨基酸和肽脂肪酸和甘油【解析】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菌种、发酉制寸间。(2)如果发现发圈容器内上层大豆的发酎效果比底 层的好,说明该发鳄菌是好氧菌。(3)如果在实险后,发现32 h内的发酣效果越来越好,且随发酎时间呈 直线上升关系,则无法确定发酎的最佳时间;若要确定最佳发酹时间,还需要做的事情是延长发酉争时间, 观测发
32、酎效果,最好的发酶效果所对应的时间即为最佳发酎时间。(4)从大豆到豆豉,大豆中的成分会发 生一定的变化,其中,蛋白质转变为氨基酸和脱,脂肪转变为脂肪酸和甘油口【考点定位】发酵【名师点睛】本题为选修实验题,题型新颖,综合性强,较好的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提取信息的能力,第三问考查了学生的灵活推断和准确表述能力。总体难度适中。21. (2017?新课标出卷.37) (15分)绿色植物甲含有物质 WW该物质为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极性有机溶剂,难溶于水,且受热、受 潮易分解。其提取流程为:植物甲一粉碎一加溶剂一振荡一收集提取液一活性炭处理一过滤去除活性 炭一蒸储(含回收溶剂)一重结晶一成品。回答下列问题
33、:(1)在提取物质 WM,最好应选用的一种原料是 (填“高温烘干” “晾干” 或“新鲜”)的植物甲,不宜选用其他两种的原因是 。(2)提取物质 WM,振荡白乍用是 。(3)活性炭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在提取过程中,用活性炭处理提取液的目的是(4)现有丙酮(沸点 56 C)、乙醇(沸点约 78 C)两种溶剂,在提取物质W4,应选用丙酮作为提取剂,理由是。(5)该实验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是 (答出两点即可)。【答案】(1)晾干高温烘干过程中,植物甲中的物质 W 易被破坏;新鲜的植物甲含水量高,用于提取的极性有机溶剂会被稀释,进而降低对物质W的提取效果(2)使原料和溶剂充分混匀(3)去除提取液中的色
34、素(4)丙酮沸点低于乙醇,蒸储时物质W分解较少(5)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操作,防火【解析】(1)依据题干信息(受热、受潮易分解),应选择晾干的植物甲,因为高温烘干过程中, 植物甲中的物质 W易被破坏;新鲜的植物甲含水量高,用于提取的极性有机溶剂会被稀释,进而降低 对物质W的提取效果。(2)振荡使原料和溶剂充分混匀。(3)根据题意,活性炭具有吸附能力,杂质色素易被吸附。(4)根据题干信息,受热易分解,所以选择沸点低的丙酮。(5)根据题干信息,受热易分解,所以注意控制温度;又因为用了丙酮,所以要注意防火。【考点定位】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名师点睛】要熟悉常见有效成分提取的基本流程与原理并学会在新情境下
35、迁移应用。22. (2016天津卷.10) (12分)天津独流老醋历史悠久、独具风味,其生产工艺流程如下图。(1)在糖化阶段添加酶制剂需要控制反应温度,这是因为酶 。(2)在酒精发酵阶段,需添加酵母菌。在操作过程中,发酵罐先通气,后密闭。通气能提高的数量,有利于密闭时获得更多的酒精产物。(3)在醋酸发酵阶段,独流老醋采用独特的分层固体发酵法,发酵 30天。工艺如下。每天M御9A软发解15天每天 只翻动B层 发酵15天成拓碧翦发酵过程中,定期取样测定醋酸杆菌密度变化,趋势如右图。据图分析,与颠倒前相比,B层醋酸杆菌密度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是乳酸含量高是独流老醋风味独特的重要成因。发酵过程中,发酵缸
36、中 层醋醋有利于乳酸菌繁殖,积累乳酸。成熟醋醋中乳酸菌的种类明显减少,主要原因是发酵后期营养物质消耗等环境因素的变化,加剧了不同种类乳酸菌的 ,淘汰了部分乳酸菌种类。【答案】(12分)(1)在最适温度条件下催化能力最强(2)酵母菌(3)先快速增长后趋于稳定?氧气、营养物质、PH颠倒前的B层和颠侄后的A (或不翻动,或下)种间竞争(或竞争)t解析】CD在糖化阶段添加酶制剂需要控制反应温度,原因是酶在最适温度条件下催化骨防最强口(2)通气阶段可促进酵母菌的有氧呼啖,为酵母菌的繁殖提供能量,从而增加酉3母菌数量口(3)乩E层颠倒后,B层醋酸杆菌获得的氧气较为充足,环境中的营养物质和pH也影响其种群密
37、 度。乳酸菌为厌氧菌,颠倒前的B屋和颠倒后的A层有利于乳酸菌的繁殖力闻发酎后期营养物质消耗等环境因素的变化,加剧了不同种类乳酸菌的竟争,淘汰了部分乳酸菌种类 使成熟酷酷中孚阑菌的种类明显瀛少。【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发酵技术。【名师点睛】本题结合天津独流老醋生产工艺考查发酵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微生物代谢类型和条件控制。属于容易题。解题关键是明确明确酵母菌、乳酸菌和醋酸杆菌的代谢类型,解题关键是分析 A、B层颠倒后其发酵条件的不同。易错点是最后一空,错因在于未能注意题干中“不同种类乳酸菌”而 考虑乳酸菌的种内斗争。23. (2016 课标 1 卷.39 )(15 分)空气中的微生物在重力等作用下,可以一
38、定程度地沉降。 某研究小组欲用平板收集教室空气中的 微生物,以了解教室内不同高度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情况。实验步骤如下:配置培养基(成分:牛肉膏、蛋白月东、NaCl、X、HkO);制作无菌平板;设置空白对照组和若干实验组,进行相关操作;将各组平板置于 37 C恒温箱中培养一段时间,统计各组平板上菌落的平均数。回答下列问题:(1)该培养基中微生物所需的氮来源于 。若要完成步骤,该培养基中的 成分X通常是。(2)步骤中,实验组的操作是 。(3)若在某次调查中,某一实验组平板上菌落平均数为36个/平板,而空白对照组的一个平板上出现了 6个菌落,这种结果说明在此次调查中出现了 现象。若将30 (即36-
39、6)个/平板作为本组菌落数的平均值,该做法 (填“正确”或“不正确”)。【答案】(1)牛肉膏、蛋白陈 琼脂(2)将各实验组平板分别放置在教室不同高度的位置上,开盖暴露一段时间(3)污染不正确【解析】(1)依据配制培养基的成分可知:该培养基中微生物所需的氮来源于牛肉膏、蛋白月东。因为该实验是 “用平板收集教室空气中的微生物”,所使用的培养基应为固体培养基,配制时,需加入凝固剂,据此推知:该培养基中的成分X通常是琼脂。(2)依题意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用平板收集教室空气中的微生物,以了解教室内不同高度空气中 微生物的分布情况,所以步骤中,实噎细的操作是:将各实险组平板分别放置在教室不同高度的位置上
40、, 开盖暴露一段时间,以收集教室不同高度空气中的微生物。(3)设置的空白对照组,在整个实险过程中没有用来收集空气中的微生物,若空白对照组的一个 平板上出现了 6个菌落,说明培养基的配制是不成功的,在此次调查中出现了污染现象,所以若将30(即 36-6)个/平板作为本细菌落数的平均值,该做法不正确,【考点定位】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名师点睛】本题以“ 了解教室内不同高度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情况”实验为载体,综合考查学生对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的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解答本题除了需要熟记和理解相关的基础知识,形成知识网络外,更主要的是从题意中提取有效信息,如配制培养基的成分、该实验的目的及 给出的
41、实验步骤等,将其与所学知识有效地联系起来,实现对知识的整合和迁移。24. (2016四川卷.10) (12分)图甲是从土壤中筛选产月尿酶细菌的过程,图乙是月尿酶基因转录的mRN解分序列。"CUG AOVG AGA A AtJLUGGt-1m集不从发仲塞叫畀慵tv星衲业鼻号卜 总甲图乙(1)图中选择培养基应以 为唯一氮源;鉴别培养基还需添加 作指示剂,产月尿酶细 菌在该培养基上生长一段时间后,其菌落周围的指示剂将变成 色。(2)在5个细菌培养基平板上,土接种稀释倍数为105的土壤样品液0.1mL,培养一段时间后,平板上长出的细菌菌落数分别为13、156、462、178和191。该过程采
42、取的接种方法是 ,每克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量为 X108个;与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法相比,此计数方法测得的细菌数较 。(3)现有一菌株的月尿酶由于基因突变而失活,突变后基因转录的mRNAE图乙箭头所示位置增加了 70个核甘酸,使图乙序列中出现终止密码(终止密码有UAG UG用口 UAA。突变基因转录的 mRNA 中,终止密码为 ,突变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含 个氨基酸。【答案】(1)尿素 酚红 红 (2)稀释涂布平板法1.75 少(3) UGA 115【解析】(1)由于筛选产月尿酶,月尿酶能够催化尿素分解为氨,故应以尿素为唯一氮源,培养基中可以加入酚红指示剂, 产月尿酶细菌在该培养基上生长一段时间后,其菌
43、落周围的指示剂将变成红色。<2)用于计数细菌菌落数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的菌落数应介于3。飞。之间,故选择细 菌菌落数为156、178和191的平板计数/每克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量为(156+178+L91) /3十。.IX 10s=l. 7S X10'.由于两个或多个细菌连接在一起时,往往统计的是一个菌落,故用此方法测得的细菌数偏低。(9)突变基因转录的的他中终止密码为U/由干熠加70个碱基,何A中碱基总数(由于终止密 码子不编码氨基酸,故除去终止密码子含3个碱基)=271+2+72=345,由于nKNA上一个密码子含三个碱基 决定一个氨基酸,故突变基因表达的蛋白度含34
44、5+3=115个氨基酸口【考点定位】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基因突变【名师点睛】本题以“月尿酶细菌筛选及突变基因表达的研究”为背景,通过图示形式呈现实验流 程和基因突变的相关信息,意在考查考生从情景中获取关键信息,并结合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 进行归纳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本题易错点在于:忽略了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计数时,统计的 菌落数应介于30300之间;忽略了题图乙中为 mRNAh的碱基序列,而误认为是基因中碱基序列或 将“271”当作是mRN刖的密码子序号,导致计算错误;遗忘了密码子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终止 密码子不决定氨基酸,一个密码子含3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的
45、知识,导致计算错误。25. (2016新课标 2卷.39) (15分)苹果醋是以苹果汁为原料经发酵而成的,回答下列为题:(1)酵母菌的呼吸代谢途径如图所示。图中过程和是苹果醋生产的第一阶段,在酵母菌细胞的 中进行,其产物乙醇与 试剂反应呈现灰绿色,这一反应可用于乙醇的检验;过程在酵母菌细胞的 中进行,与无氧条件相比,在有氧条 件下,酵母菌的增值速度 。(2)第二阶段是在醋酸杆菌的作用下将第一阶段产生的乙醇转变为醋酸的过程,根据醋酸杆菌的呼吸作用类型,该过程需要在 条件下才能完成。(3)在生产过程中,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发酵温度不同,第一阶段的温度 (填 “低于”或“高于”)第二阶段。(4)醋酸
46、杆菌属于 核生物,其细胞结构中(填“含有”或“不含有”)线粒体。【答案】(15分)(1)细胞质基质重铭酸甲 线粒体 快(2)有氧(3)低于(4)原 不含有【解析】(1)图示中的过程和分别表示无氧呼吸的第一、第二阶段,其场所均为细胞质基质;橙色的重铭酸甲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过程表示有氧呼 吸的第二、第三阶段,其场所分别为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即在酵母菌细胞的线粒体中进行。与 无氧条件相比,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的增殖速度快。(2)醋酸杆菌是一种好氧菌,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才能进行旺盛的生命活动,因此将第一阶段 产生的乙醇转变为醋酸的过程,需要在有氧条件下才能完
47、成。(3)第一阶段即果酒的制作,所控制的温度范围是1825C,第二阶段即果醋的制作所控制的温度范围是3035C,所以第一阶段的温度低于第二阶段的。(4)醋酸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结构中不含线粒体等复杂的细胞器。【考点定位】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核生物与原核细胞【名师点睛】熟记并理解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过程、场所及其联系,明确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基础知识是正确解答此题的前提。果酒和果醋制作的中的几点注意事项如下:酿酒和酿醋所利用的微生物不同:前者为酵母菌-真核生物,兼性厌氧菌;后者为醋酸杆菌-原核生物,好氧菌。二者本质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此外有无复杂的细胞器也是二 者的区别。酵母菌进行有
48、氧呼吸时,产生能量多,可大量繁殖;进行无氧呼吸时,产生能量少,仅能满足 自身代谢,基本不繁殖;所以利用酵母菌进行工业生产时先进行通气再密封。对于发酵温度的数字的记忆:果酒为18c25 C,果醋为30c35 C。26. (2016新课标出卷.39)某同学用新鲜的泡菜滤液为实验材料纯化乳酸菌。分离纯化所用固 体培养基中因含有碳酸钙而不透明,乳酸菌产生的乳酸能溶解培养基中的碳酸钙。回答下列问题:(1)分离纯化乳酸菌时,首先需要用 对泡菜滤液进行梯度稀释,进行梯度稀 释的理由是。(2)推测在分离纯化所用的培养基中加入碳酸钙的作用有 和。分离纯化时应挑选出 的菌落作为候选菌。(3)乳酸菌在-20 C长期
49、保存时,菌液中常需要加入一定量的 (填“蒸储水”、“甘油”或“碳酸钙”)。【答案】(1)无菌水泡菜滤液中菌的浓度高,直接培养很难分离得到单菌落(2)鉴别乳酸菌中和产生的乳酸具有透明圈(3)甘油【解析】CD分离纯化乳酸菌时,首先需要用无菌水对泡菜滤清进行梯度稀释3进行梯度稀羟的理由 是在稀彩度足够高的菌浦里,聚集在一起的乳酸菌将被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 菌落”若直接培养,由于泡菜滤海中菌的浓度高,则很难分离得到单菌落。(2)由题意可知,分离纯化所用固体培养基中因含有碳酸钙而不透明,乳酸菌产生的乳酸能溶解培养基中的碳酸钙。 由此可推测在分离纯化所用的培养基中加入碳酸钙的作用有
50、中和乳酸菌代谢过 程中产生的乳酸和鉴别能产生乳酸的乳酸菌;根据产酸菌在含CaCO的培养基上产生透明的原理,分离纯化时应挑选出具有透明圈的菌落作为候选菌,然后用平板划线法进一步分离纯化。(3)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甘油管藏的方法“即将1疝培养的菌种转移到已灭菌的盛有 LaL甘油的甘油瓶中,与甘油充分混匀后,放在-2。匕的冷冻箱中保存。所以乳酸菌在-20七长期保存时,菌 液中常需要力吹一定量的甘油。【考点定位】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名师点睛】利用溶钙圈法分离纯合泡菜滤液中的乳酸菌1 .原理:利用一些产酸类细菌在含CaCO的培养基上产生 CaCO溶解圈,从而筛选出这些产酸类细菌,可用于乳酸菌
51、的筛选。其中培养基中加入 CaCO的作用是:鉴别能产生酸的细菌;中和产生的酸,以维持培养基的PH2 .筛选过程:样品预处理一梯度稀释至 10-6一选择合适的稀释度涂布- 37 c培养48h一挑选产生溶钙圈(透明圈)的菌落反复在MR沸养基上划线一挑起单菌落染色,经镜检确认为纯种一菌种保存。因为课本里没有这个实验,所以本题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首先通过认真审题,从题干中获取该实验原理,然后再综合运用课本所学相关实验的方法、原理进行解题。27. (2016江苏卷.29) (9分)为了探索海藻酸钠固定化对绿球藻生长的影响,以及固定化藻对含Zn2+污水的净化作用,科研人员用筛选到的一株绿球藻进行试验,
52、流程及结果如下。请回答下列问 题:(1)实验中的海藻酸钠作用是 , CaCl2的作用是 (2)为洗去凝胶球上残余的 CaC 12和其他污染物,并保持绿球藻活性,宜采用 洗涤。图1中1.0%海藻酸钠组培养 24 h后,移去凝胶球,溶液呈绿色,原因是。(3)为探索固定化藻对含 Zn2+污水的净化作用,应选用浓度为 海藻酸钠制备凝胶球。(4)图2中空白凝胶球组 Zn2+浓度下降的原因是 。结合图1和图2分析,固定化藻的 实验组2448h间Zn2+浓度下降速度较快的主要原因是 ; 7296h间Zn2+浓度下降速度较慢的 原因有。【答案】(1)包埋绿球藻(包埋剂)与海藻酸钠反应形成形成凝胶球(凝固剂)(
53、2)培养液(生理盐水)海藻酸钠浓度过低(凝胶球孔径过大)(3) 2.0%(4)凝胶球吸附Zn2+绿球藻生长(增殖)速度快绿球藻生长(增殖)速度减慢,溶2+.放中Zn侬度较低【解析】(1)海藻酸钠渗淹在CaC k溶液中形成凝胶球,包埋绿球演。(3)可采用蔡储水洗去凝胶球上残余的CaCL和其他污染物,井保持球球藻活性/溶液呈标色,说明固定化的绿球藻地量少,原因是海莱酸钠浓度过低(凝胶球孔径过大)口(3)根据图1可知,浓度为2.0炖海蓬酸钠制备的凝胶球最有利于绿球蓬的繁殖.(4)空白潦胶球容易吸附为'导致溶液中浓度下降,根据合图工和图2分析,固定化演的实险组24%8h间燥球短数量熔加最快,导
54、致热计浓度下降速度较快,T296h间绿球薄数量基本不再增加“【考点定位】固定化细胞,海藻酸钠,CaCl2、实验分析【名师点睛】此题是对固定化细胞的考查,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固定化细胞的过程,明确海藻酸钠与CaCl2的作用;关于固定化藻对含 Zn2+污水的净化作用,应结合曲线图进行分析,两幅曲线 图均有两个自变量,分析时应控制一个自变量不变,分析另一个自变量对纵坐标的影响。28. (2016海南卷.30)回答下列问题:(1)蛋白酶甲、乙、丙三者的活性随pH的变化如图所示。通常,用清水洗涤衣服上的新鲜血迹时,不应该使用开水,原因是 。若要去除衣服上的血渍,应选择含有 (填“蛋白酶甲”、“蛋白酶乙
55、”或“蛋白酶丙”)的碱性洗衣粉,理由是(2)某同学为了洗去衣服上的油渍,洗衣时在市售的蛋白酶洗衣液中添加脂肪酶,该同学的做 法 (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3)已知溶液的pH可以影响酶的活性,请推测pH影响某种蛋白酶活性的原因可能是其影响了酶和底物分子中 (填“竣基和氨基”、“氨基和甲基”、“竣基和甲基”或“甲 基和甲基”)等基团的解离状态。【答案】(15分)(1)开水使血中的蛋白质变性而沉淀,难以清洗(3分)蛋白酶丙(1分)碱性条件下只有蛋白酶丙有活性(4分)(2)不合理(1分)蛋白酶会降解脂肪酶(4分)(3)竣基和氨基(2分)【解析】(D)用清水洗5条衣服上的新鲜血迹时,如果使用开水,会使血中的蛋白质变性而况淀,难以 清洗,使用碱性洗衣粉去除衣服上的血渍,碱性条件下只有蛋白酶丙有活性,应选择含有蛋白酶丙的碱性 洗衣粉*<2)脂肪酶的化学成分为蛋白质,会被蛋白酶水解。<3)蛋白酶和和其作用的蛋白质类污渍的氨基和蝮基均会发生解离离,PH会影响其解离状态,【考点定位】酶的研究【名师点睛】“四步法”分析酶促反应曲线(1)识标:“识标明变量”。明确酶促反应曲线坐标图中横坐标(自变量)和纵坐标(因变量) 的含义。(2)析线:“析线理关系”。分析酶促反应曲线走势,明确因变量怎样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天津市安定医院招聘笔试真题
- 法学概论的社会责任感与试题及答案结合探讨
- 调整服务流程以满足客户需求计划
- 2024年曲靖市检验检测认证院招聘笔试真题
- 2024年安徽省气象部门事业单位招聘笔试真题
- 艺术节与才艺展示活动计划
- 企业决策中的风险管理与战略评估结合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软考设计师最强试题及答案指导
- 重视实践经验的2024年高考作文试题及答案
- 材料力学与智能材料健康重点基础知识点
- 国开电大软件工程形考作业3参考答案 (二)
- 造价咨询进度管理制度
- 初中防电信诈骗课件
-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课件【知识精研】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 夏季高温施工安全防暑降温
- TCHSA 079-2024 唇腭裂患者替牙期错牙合畸形矫治指南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全册含有教学反思
- GB/T 45159.1-2024机械振动与冲击黏弹性材料动态力学性能的表征第1部分:原理和指南
- 有效问题解决培训
- 第八章《运动和力》达标测试卷(含答案)2024-2025学年度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 跟着音乐游中国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广州大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