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化学(广东专用)二轮考点突破第二部分基本理论专题十一电化学_第1页
2015高考化学(广东专用)二轮考点突破第二部分基本理论专题十一电化学_第2页
2015高考化学(广东专用)二轮考点突破第二部分基本理论专题十一电化学_第3页
2015高考化学(广东专用)二轮考点突破第二部分基本理论专题十一电化学_第4页
2015高考化学(广东专用)二轮考点突破第二部分基本理论专题十一电化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8 -专题十一电化学:真题考点高效突破前考占一n mi%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1.(2013年新课标全国理综口 ,11,6分)“ZEBRA蓄电池的结构如图所示,电极材料多孔Ni/NiCl 2和金属钠之间由钠离子导体制作的陶瓷管相隔。下列关于该电池的叙述错误的是()A.电池反应中有 NaCl生成B.电池的总反应是金属钠还原三价铝离子C.正极反应为:NiCl 2+2e- Ni+2Cl-D.钠离子通过钠离子导体在两电极间移动解析:由该电池的正、负极材料可知,电池反应式为 NiCl 2+2N= Ni+2NaCl,因此A正确,B错误;正极为NiCl 2 电极反应式为 NiCl 2+2e Ni+2Cl -

2、,C正确;电池工作时,Na+通过钠离子导体由负极移向正极,D正确。答案:B2. (2013年安徽理综,10,6分)热激活电池可用作火箭、导弹的工作电源。一种热激活电池的基本结构如图所示,其中作为电解质的无水 LiCl KCl混合物受热熔融后,电池即可瞬间输出电能。该电池总反应为:PbSQ+2LiCl+Ca = CaCL+Li zSO+Pb。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X4tLiC-KCJL钙电极J电池壳硫酸铅电拨A.正极反应式:Ca+2Cl- 2e -:_=CaCbB.放电过程中,Li +向负极移动C.每转移0.1 mol电子,理论上生成20.7 gPbD.常温时,在正负极间接上电流表或检流计

3、,指针不偏转解析:正极上应是PbSO发生还原反应,生成Pb,A项错误;放电过程中Li+向正极移动 出项错误;由电池总反应 式可知,每转移0.1 mol电子,理论上生成0.05 mol Pb,质量为10.35 g,C项错误;常温下,电解质不是熔融态 离子不能自由移动,不能导电,因此连接电流表或检流计,指针不偏转,D项正确。答案:D3.(2013年江苏化学,1,2分)燃料电池能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下列物质均可用作燃料电池的燃料,其中最环保的是()A.甲醇 B. 天然气C.液化石油气 D.氢气解析:氢气作为燃料,反应产物只生成水,对环境无任何污染及影响,故D项最环保答案:D4.

4、(2013年江苏化学,9,2分)Mg-HQ电池可用于驱动无人驾驶的潜航器。该电池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示意图如图所示。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隔膜A.Mg电极是该电池的正极B.H2O2在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C.石墨电极附近溶液的 pH增大D.溶液中C向正极移动解析:该电池总反应为 Mg+HO Mg(OH);负极反应为Mg-2e-Mg+,即Mg作负极,A项错误;正极反应为HQ+2e 2OH,H2Q发生还原反应生成 OH,故B项错误、C项正确;原电池中阴离子C移向负极,D 项错误。答案:C5.(2013年上海化学,8,3分)糕点包装中常见的脱氧剂组成为还原性铁粉、氯化钠、炭粉等,其脱氧原

5、理与钢铁的吸氧腐蚀相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D )A.脱氧过程是吸热反应,可降低温度,延长糕点保质期B.脱氧过程中铁作原电池正极,电极反应为:Fe-3e -Fe3+C.脱氧过程中碳作原电池负极,电极反应为:2H2O+G+4e-:_=4OHD.含有1.12 g铁粉的脱氧剂,理论上最多能吸收氧气 336 mL(标准状况)解析:脱氧过程是放热的,A项错误;脱氧过程中铁作负极,发生反应:Fe-2e -:_: Fe2+,碳作正极,发生反应:Oz+2HO+4e_4OH,B、C项错误;由电池总反应及后续反应:2Fe+O2+2HO2Fe(OH)2,4Fe(OH) 2+O+2H2O_4Fe(OH)3,可知:4Fe

6、 3Q,贝U 1.12 g 铁粉,即 0.02 mol 铁粉最多可吸收标准状况下 O为:0.02 mol X 3X 22.4 L - mol-1 X 1 000 mL L-1=336 mL,D 项正确。46.(2013年新课标全国理综I ,10,6分)银质器皿日久表面会逐渐变黑,这是生成了 Ag2S的缘故。根据电化学 原理可进行如下处理:在铝质容器中加入食盐溶液,再将变黑的银器浸入该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黑色会褪 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处理过程中银器一直保持恒重B.银器为正极,Ag2s被还原生成单质银C.该过程中总反应为 2Al+3AgzS6Ag+Al2s3D.黑色褪去的原因是黑色 Ag

7、2s转化为白色AgCl解析:由题干信息知,银器的这一处理过程运用了原电池原理。其中银器作正极,铝质容器为负极,食盐溶液为电解质溶液,负极反应式为:2Al-6e :=2Al3+,正极反应式为:3Ag2S+6e:_= 6Ag+3§,由此可知,B项正确,A、D项错误,又因Al3+与S2-可以相互促进水解,则原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3Ag 2S+2Al+6H2O:_=6Ag+2Al(OH)3+3HST ,故 C 项错误。答案:B7 .(2012年四川理综,11,6分)一种基于酸性燃料电池原理设计的酒精检测仪,负极上的反应为:CH3ChlOH-4e+H2O= CHCOOH+4H下列有关说法正确

8、的是 ()A.检测时,电解质溶液中的H+向负极移动8 .若有0.4 mol电子转移,则在标准状况下消耗 4.48 L氧气C.电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3CHOH+O CHCOOH+OD.正极上发生的反应为:O2+4e +2H=4OH解析:由负极的反应式可知,该电池应该是CHCHOH1氧化为CHCOOHJ过程,所以总反应式为C选项的方程式。 再由总反应式-负极反应式=正极反应式,则正极反应式为:O2+4e+4H_2H2O,电池负极生成H+,正极消耗H+,溶 液中H+向正极移动,A错;从正极电极反应看,有0.4 mol电子转移,消耗O 0.1 mol,标准状况下体积为2.24 L,B 错。答案

9、:C8 .(2012年北京理综,12,6分)人工光合作用能够借助太阳能,用CO和H2O制备化学原料。如图是通过人工光 合作用制备HCOOHJ原理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质子交换膜A.该过程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B.催化剂a表面发生氧化反应,有Q产生C.催化剂a附近酸性减弱,催化剂b附近酸性增强D.催化剂b表面的反应是 CO+2H+2e:_= HCOOH解析:由题意知,这是太阳能电池,是太阳能引发原电池反应,形成电能,再转化为化学能,A项正确;由e转移方I I 先向判断a为负极,b为正极。CO和水生成HCOOHJ化学方程式为: zhcooh*",负极a反应为:2H2O-4e

10、4H+O4 ,B项正确,C项错;正极b反应为:2CO2+4H+4e2HCOOH,顷正确。答案:C9 .(2011年福建理综,11,6分)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锂水电池,可作为鱼雷和潜艇的储备电源。该电池以金属锂和钢板为电极材料,以LiOH为电解质,使用时加入水即可放电。关于该电池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既是氧化剂又是溶剂B.放电时正极上有氢气生成C.放电时OH向正极移动D.总反应为:2Li+2H 2O2LQH+HT解析:Li和HO反应,H2O是氧化剂,A项正确;放电时正极反应为 2HO+2e2OH+H4 ,B项正确;放电时OHS 向负极,C项错误;参1S Na与水的反应,D项正确。答案:C1

11、0.(2011年安徽理综,12,6分)研究人员最近发明了一种“水”电池,这种电池能利用淡水与海水之间含盐量差别进行发电,在海水中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5MnO+2Ag+2NaClNaMnO0+2AgCl下列“水”电池在海水中放电时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正极反应式:Ag+Cl -e AgClB.每生成1 mol Na zMnO。转移2 mol电子C.Na+不断向“水”电池的负极移动D.AgCl是还原产物解析:正极为电子流入的一极,元素的原子得电子被还原,化合价降低,因此Ag为负极,MnQ为正极,A错;每生成1 mol Na zMnO。,同时有2 mol Ag发生反应,转移2 mol电子,B正确

12、;Na+向电池正极移动,C错,AgCl是氧化产 物,D错。答案:B11.(2010年新课标全国理综,12,6分)根据如图,可判断出下列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A.2Ag(s)+Cd 2+(aq)2Ag+(aq)+Cd(s)B.Co2+(aq)+Cd(s) _Co(s)+Cd2+(aq)C.2Ag+(aq)+Cd(s) _ 2Ag(s)+Cd 2+(aq)D.2Ag+(aq)+Co(s) =2Ag(s)+Co 2+(aq)解析:结合两装置可以判断活泼性:Cd>Co>Ag,根据金属单质间的置换规律可知A错。答案:A12.(2010年浙江理综,9,6分)LiAl/FeS电池是一种正在开发

13、的车载电池,该电池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Li +FeS+2e Li zS+Fe有关该电池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Li _Al在电池中作为负极材料,该材料中Li的化合价为+1价B.该电池的电池反应式为:2Li+FeS Li ?S+FeC.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l-3e -:_=Al3+D.充电时,阴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Li 2S+Fe-2e-2Li +FeS解析:在L'Al/FeS电池中,负极材料为Li-Al,该材料中Li以游离态存在,0价,故A错;负极反应式为2Li-2e -:_:2Li+,C 错;已知正极反应式为 2Li +FeS+2e=_: Li ?S+Fe,则总反应为

14、2Li+FeS=_: Li?S+Fe,故 BXt 充电时,阴极反应为Li2S+2e 2Li+S2-,故D错。答案:B13.(2010年安徽理综,11,6分)某固体酸燃料电池以 CsHS涸体为电解质传递 H+,其基本结构如图,电池总反应B.b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 40HC.每转移0.1 mol电子,消耗1.12 L的H2D.H+由a极通过固体酸电解质传递到b极解析:原电池反应中,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H2发生氧化反应,a极 为负极,b极为正极,酸性条件下不出现 0H,则负极反应:2H2-4e-4H,正极反应:O2+4H+4e-2H20,故

15、A、B 项错误;该反应中转移0.1 mol电子,消耗标准状况下1.12 L H2,C项未指明标准状况,错误;H+移向正极,D正 确。答案:D14.(2013年新课标全国理综口 ,36,15分)锌镒电池(俗称干电池)在生活中的用量很大。两种锌镒电池的构造 如图(a)所示。锌粉和氢氧化 钾的混合物二辑化钱金斌扑壳被性胃性电池 图两种干电池的鞠造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普通锌镒电池放电时发生的主要反应为Zn+2NHCl+2MnOZn(NH3) 2CL+2MnOOH该电池中,负极材料主要是 ,电解质的主要成分是 ,正极发生的主要反应是。与普通锌镒电池相比,碱性锌镒电池的优点及其理由是 (2)图(b)表

16、示回收利用废旧普通锌镒电池的一种工艺(不考虑废旧电池中实际存在的少量其他金属)康IH锌镒电池|矶械分离黑色固体混合物锌、铜、硬棒等图同一种回收利用废旧普通锦链电池的工艺图(b)中产物的化学式分别为 A,B o操作a中得到熔块的主要成分是KMnO。操作b中,绿色的KMnO溶液反应后生成紫色溶液和一种黑褐色固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采用惰性电极电解 KMnO溶液也能得到化合物 D,则阴极处得到的主要物质是 (填化学式)。解析:(1)由普通锌镒电池放电发生的主要反应可知,Zn作负极,电解质的主要成分为 NHCl,正极反应为MnG+NHfe-MnOOH+NH碱性锌镒电池的负极在电池的内部,不易发生

17、因负极的消耗而使电解质泄漏;由于金属材料在碱性电解质中比在酸性电解质中稳定,故碱性锌镒电池使用寿命较长。(2)黑色固体混合物中溶于水的物质有 NHCl、Zn(NH) 2c12,不溶于水的物质有 Mn® MnOOh®此滤液中含 Zn(NH) 2c小NHCl,力口盐酸 后生成ZnCl2和NHCl,故得到的化合物 A是ZnCl2,B是NHCl;由操作b的现象可推知,KzMnO溶液中发生歧化 反应生成KMn制口 MnO用惰性电极电解K2MnQ§液时,阴极是H+得电子,生成H2。答案:(1)Zn NHC1 Mn(2+NH2H+e-MnOOH+NH碱性电池不易发生电解质的泄漏

18、,因为消耗的负极改 装在电池的内部;碱性电池使用寿命较长,因为金属材料在碱性电解质中比在酸性电解质中的稳定性提高(答对一条即可,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ZnCl2 NHC1 3Mn02f2CO2Mn°LMnO J +2CO2- H215.(2013年新课标全国理综I ,27,15分)锂离子电池的应用很广,其正极材料可再生利用。 某锂离子电池正极 材料有钻酸锂(LiCoO)导电剂乙快黑和铝箔等。充电时,该锂离子电池负极发生的反应为 6C+xLi+xe-:LixQ。现欲利用以下工艺流程回收正极材料中的某些金属资源(部分条件未给出)。画俄H曲、RA水相似月3*榛物机和*有机相再生回用m版百皿

19、律回答下列问题:(1)LiCoO 2中,Co元素的化合价为 。(2)写出“正极碱浸”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 “酸浸”一般在80 c下进行,写出该步骤中发生的所有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可用盐酸代替 HSO和HLQ的混合液,但缺点是 。(4)写出“沉钻”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充放电过程中,发生LiCoQ与Li 1-xCoQ之间的转化,写出放电时电池反应方程式 (6)上述工艺中,“放电处理”有利于锂在正极的回收,其原因是。在整个回收工艺中,可回收到的金属化合物有 (填化学式)。解析:(1)已知在LiCoQ中Li为+1价,Q为-2价,依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原则,

20、可算得Co的化合价为+3价。 在正极碱浸的条件下,正极材料中的铝箔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2Al+2QH-+6H2Q_2Al(QH)- +3H2T。 酸浸是在80 C下进行.HzQ会发生分解,2H2Q&2HQ+QT ;另外H2Q具有还原性,+3价的Co可以将H2Q氧 化,反应为ZLiCoQz+BHSQ+HfeQLJLi 2SQ+2C0SOQT +4H2Q;若用盐酸代替 HSQ和H2C2,在反应过程中盐酸被氧 化,生成氯气,会污染环境。在CoSQ溶液中加入NHHCQ然后过滤得到CoCQ说明沉淀钻过程中生成碳酸钻沉淀,同时HCQ3在转化为CoCQ的过程中,会电离出H:因此还会有CQ和水生成

21、,反应方程式为CoSQ+2NHHCQCoCQj +(NH4)2SQ+HQ+CQT。(5)充电时,阴极反应为6C+xLi+xe-:_= Li、C6,则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LixC-xe-:_: 6C+xLi+,该反应中C的化 合价升高,属于氧化反应,则另一极发生还原反应,应是Li i-x CoQ转化为LiCoQ2的过程,其电极反应式为:Li i-xCoQ+xLi +_: LiCoQ?。此时电池反应方程式为 :Li i-xCoQ+LixG=LiCoQ2+6C。(6)放电时Li +从负极流出,并向正极移动,正极上便富集了锂,由流程图可得可回收的金属化合物有Al(QH)3、Li 2SQ、CoCQ答案:

22、(1)+3(2)2Al+2QH +6HQ2Al(QH) 4f 3Hf(3)2LiCoQ 2+3H2SQ+H2Q-Li 2SQ+2CoSGQ T +4HO 2HQ& 2HQ+QT 有氯气生成,污染较大 (4)CoSQ4+2NHHCQCoCQ J +(NH) zSQ+HQ+CQt(5)Li i-x CoQ+Li、。一 LiCoQz+6C(6)Li +从负极流出,经电解质向正极移动并进入正极材料中Al(QH)3、CoCQ Li 2SQ16.(2011年四川理综,29,14分)开发氢能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硫铁矿(FeSz)燃烧产生的SQ通过下列碘循环工艺过程既能制H2SQ,又能制H2O

23、SOj反应耨 分离器 膜反应器请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1 g FeS 2完全燃烧放出7.1 kJ热量,FeS2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该循环工艺过程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3)用化学平衡移动的原理分析,在HI分解反应中使用膜反应器分离出H2的目的是 用吸收H2后的稀土储氢合金作为电池负极材料(用MHa示),NiO(OH)作为电池正极材料,KOH溶液作为电解质溶液,可制得高容量、长寿命的馍氢电池。电池充放电时的总反应为:NiO(OH)+MH 上 Ni(OH) 2+M 充电电池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放电完成时,Ni(OH) 2全部转化为NiO(OH)。若继续充电将在一个电极产生QQ2

24、扩散到另一个电极发生电极反应被消耗,从而避免产生的气体引起电池爆炸,此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解析:(1)FeS 2完全燃烧生成FeQ和SO,因为1 g FeS 2燃烧放出7.1 kJ热量,则1 mol FeS 2燃烧放出852 kJ 热量,故 FeS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4FeSz(s)+11O 2(g)幽 2FeO(s)+8SO2(g) H=-3 408 kJ - mol-1。该循环工艺中,反应物为SO和HO,产物为H2SO和H2,故总反应方程式为:2H2O+SO=H2SO+H。在HI分解反应中:2HI(g)一H2(g)+I 2(g),从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减少H的量,上述平衡正向移

25、动,HI的分 解率增大。4r(4)分析充、放电总反应式:NiO(OH)+M*=±Ni(OH)2+M则电池放电时,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MH失去电子生 宪电成 M H+,在碱性环境中 H'与。隆吉合生成 H2O:MH+OHe-M+HQ电池继续充电时,。2在另一电极上被消耗,则该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_4OH。答案:(1)4FeS 2(s)+11Oz(g)必 2FezQ(s)+8SO2(g)-1 H=-3 408 kJ - mol(2)2H 2O+SOH2SO+H2 减少H2的量,使HI分解平衡正向移动,提高HI的分解率(4)MH+OHe-M+HO O+2H2O+4e-

26、4OH考点二电解原理及应用真即题组1.(2013年北京理综,9,6分)用石墨电极电解CuCl2溶液(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a端是直流电源的负极B.通电使CuCb发生电离C.阳极上发生的反应:Cu2+2eCuD.通电一段时间后,在阴极附近观察到黄绿色气体解析:电解池中,电解质阴离子移向阳极,阳离子移向阴极,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A正确;CuCl 2溶液中CuCl2因 为溶于水发生电离与通电无关 ,B错误;石墨阳极,Cl -放电发生氧化反应,2Cl -2e- -CLT ,可观察到逸出的黄 绿色气体;阴极,Cu2+放电析出铜,C错误,D错误。答案:A2 .(2013年天津理综,6,6分)

27、为增强铝的耐腐蚀性,现以铅蓄电池为外电源,以Al作阳极、Pb作阴极,电解稀硫酸,使铝表面的氧化膜增厚。反应原理如下:电池:Pb(s)+PbO 2(s)+2H 2SO(aq) - 2PbSO(s)+2H 20(1)电解池:2Al+3H 2理£ Al 2O3+3H2 T电解过程中,以下判断正确的是()电池电解池AH+移向Pb电极H+移向Pb电极B每消耗3 mol Pb生成 2 mol Al 2OC正极:PbO2+4H+2ePb2+2HO阳极:2Al+3H 2O-6eAl 2O+6HDtsPb电粮局t丽疝解析:原电池中阳离子移向正极,即H+移向PbO极,电解池中,阳离子移向阴极,即H+移向

28、Pb极,A错误;根据电子守恒,电池中每消耗3 mol Pb,则在电解池中生成1 mol Al zQ,B错误;电池中正极反应为PbO+2e+4H+So2=PbSO+2HO,C错误;电池中Pb失电子转化为难溶的 PbSO,所以Pb电极质量增加,电解池中Pb作阴极,不参与电极反应,因此质量不变,D正确。答案:D3 .(2013年浙江理综,11,6分)电解装置如图所示,电解槽内装有KI及淀粉溶液,中间用阴离子交换膜隔开。在一定的电压下通电,发现左侧溶液变蓝色,一段时间后,蓝色逐渐变浅。电獴-Pi阴闺T 交换膜已知:3I z+6OHI o”5I +3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右侧发生的电极反应式

29、:2HzO+2e H2 T +2OHB.电解结束时,右侧溶液中含有I O:C.电解槽内发生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KI+3H 2O型KIO3+3H4D.如果用阳离子交换膜代替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槽内发生的总化学反应不变解析:电解的电极反应为:阳极2I-2e-:I2,由于左侧溶液变蓝色,所以左侧为阳极,则右侧为阴极,而又由题 意知,阳极生成的I 2又可以发生反应3I 2+6OHI o”5I +3H2O,则一段时间后,蓝色变浅;阴极2HO+2e H2 T +2OH右侧放出氢气,则A正确;把阴、阳两极反应式相加即得总反应式,C正确;由于题给条件是阴离子交换 膜,则阴离子可以通过,所以右侧产生的 OH穿过膜

30、到达左侧,与阳极生成的I2反应,生成I-和I O,而阴离子 I O3-可穿过膜到右侧,B正确;如果把阴离子交换膜换成阳离子交换膜,则只允许阳离子通过,右侧OH无法到达左侧与12反应,所以总化学反应要改变,D错误。答案:D4.(2012年福建理综,9,6分)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的K闭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用饱和充酸韵、酚酸溶液浸湿的褪既1 mol - L ZiSd溶瓶 1 mol ' L/CuSd溶液甲A.Cu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B.电子沿Zn-a- bfCu路径流动C.片刻后甲池中c(So27增大D.片刻后可观察到滤纸 b点变红色解析:在盐桥存在的情况下,甲、乙可组成原电池,以此为电源,可

31、电解滤纸上浸有的 NaSO溶液。Cu为原电池 正极,发生还原反应,A正确;电子由Zn沿导线流向a,在a上将电子传递给 H+,在b上OH失电子,然后电子由b 流向Cu,a,b之间无电子流动,B错误;甲池中So4 -浓度不变,C错误;滤纸b点应为电解池阳极,OH失电子生成 Q,使得c(H+)c(OH-),b电极附近显酸性,遇酚酗不变红色,D错误。答案:A5.(2012年安徽理综,11,6分)某兴趣小组设计如图微型实验装置。实验时,先断开K,闭合K,两极均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断开K,闭合K2,发现电流表A指针偏转。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直流电源石累二二二任至二二二二三急二I三二二才Ffe和食拉

32、水A.断开K,闭合K1时,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2。/。12T +H2 TB.断开K,闭合Ki时,石墨电极附近溶液变红C.断开K,闭合(时,铜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Cl 2+2e 2ClD.断开K1,闭合K2时,石墨电极作正极解析:断开K,闭合K时,装置为电解池;因为两极均有气泡产生,说明铜电极为阴极,其电极反应是:2H+2e-:_;HT ,铜电极附近溶液变红;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为:2Cl-+2HO£E2OH+H4+CLT ,故A、B均 错误。断开K1,闭合(时,装置为原电池,铜为负极,石墨为正极,发生吸氧腐蚀,故铜电极反应为Cu-2e-_: Cu2+, 石墨电极反应为:O2+2

33、HO+4e_4OH,故C错误,D正确。答案:D6.(2012年浙江理综,10,6分)以铭酸钾为原料,电化学法制备重铭酸钾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下不镭铜懵性电极稀KQH溶触用离子交换膜除CiO,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阴极室,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H2O+2e2OH+HTB.在阳极室,通电后溶液逐渐由黄色变为橙色 ,是因为阳极区 耳浓度增大,使平衡2CrO4f 2H+=。0。:一+尺。 向右移动C.该制备过程中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K2CrC4+4HO蛙2KCr2O+4KOH+22HT +O TD.测定阳极液中K和Cr的含量,若K与Cr的物质的量之比(n K/n G为d,则此时铭酸钾的转化率为

34、1-2 解析:阴极室阳离子有K+、H+,H+得电子生成Hb,A正确;阳极室是OH失电子,造成H+浓度增大,平衡右移,Clo2 浓度增大,溶液显橙色,B正确;根据两电极反应和平衡移动,C正确;设平彼f后ECrQ'ECrzQ物质的量分别为x、y,则 2x +2y =d, y = 2-d ,铭酸钾车t化率: 2y =2 =2-d,D 错。x 2y x2d - 2x 2yx 2y答案:D7 .(2011年大纲全国理综,10,6分)用石墨作电极电解 CuSO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欲使电解液恢复到起始状态,应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A.CuSO B.H2OC.CuO D.CuSO - 5Ho解析:电

35、解中阳极产生 Q,阴极产生Cu,使其恢复到起始状态原则为出什么加什么,因此需加入CuO,故选。答案:C8 .(2011年新课标全国理综,11,6分)铁银蓄电池又称爱迪生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Fe+Ni2O+3H2。Fe(OH)z+2Ni(OH) 2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池的电解液为碱性溶液,正极为Ni2。、负极为FeB.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Fe+2OH-2e:_: Fe(OH)zC.电池充电过程中,阴极附近溶液的pH降低D.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Ni(OH)2+2OH-2e-Ni2O3+3H2O解析:由总反应知,得电子的为正极(Ni 2O3),失电子的为负极(Fe),

36、A项正确;由总反应知介质为碱性溶液,负极 反应为Fe-2e-+2OHFe(OH”B项正确;电池充电时阴极反应 Fe(OH)2+2e Fe+2OH,pH会增大,C项错误; 电池充电时Ni(OH)2作阳极,失电子变为NizQ,D项正确。答案:C9.(2013年山东理综,28,12分)金属冶炼与处理常涉及氧化还原反应。(1)由下列物质冶炼相应金属时采用电解法的是 。a.FezOb.NaCl c.Cu2s d.Al 2O(2)辉铜矿(CwS)可发生反应:2Cu2S+2HSO+5O4CuSO+2HO,该反应的还原剂是 。当1 mol O 2发生 反应时,还原剂所失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向CuSO溶液

37、中加入镁条时有气体生成,该气体是 O(3)如图为电解精炼银的示意图,(填“a”或"b”)极为含有杂质的粗银,若b极有少量红棕色气体产 生,则生成该气体的电极反应式为 。溶液(4)为处理银器表面的黑斑(Ag2S),将银器浸于铝质容器里的食盐水中并与铝接触,Ag2S转化为Ag,食盐水的作用是。解析:(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活动性较强金属Na、Al冶炼用电解法;(2)反应物Cu2s中,Cu、S元素化合价+1、 -2价变为生成物CuSO中+2、+6价,Cu2s为还原剂,。2中O元素由0价降为-2价,。2是氧化剂,1 mol O 2发生反 应得到4 mol电子,还原剂CuS必然失去4 mol

38、电子;CuSQ溶液中Cu2+水解显酸性,加入镁条反应生成 H2;(3) 电解精炼银时,粗银作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若与电源负极相连的阴极b电极有红棕色NO气体产生,只能是NO-+2HI+e"NO+H2O。(4)银器浸入盛有食盐水的铝质容器里形成原电池,食盐水的作用是形成原电池的条件之一,做电解质溶液。答案:(1)b、d(2)Cu 2s 4 H2(3)aN03f 2Hf+e _ NO+H2O 做电解质溶液(或导电)10.(2013年重庆理综,11,14分)化学在环境保护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催化反硝化法和电化学降解法可用 于治理水中硝酸盐的污染。 催化反硝化法中,H2能将N03还原为N

39、bo 25 C时,反应进行10 min,溶液的pH由7变为12。N的结构式为。上述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其平均反应速率 v(N O3-)为mol L-1 min-1。还原过程中可生成中间产物No.写出3种促进Noi水解的方法 o(2)电化学降解NOY勺原理如图所示。直充电窗电源正极为 (填'A”或"B” ),阴极反应式为 。若电解过程中转移了2 mol电子,则膜两侧电解液的质量变化差( m左- m右)为 g。解析:(1)N2分子中含共价三键,结构式为 4N;由溶液的pH变化可知H2与No3反应的另一产物为 0H,再由电子守恒和质量守恒得:5Hz+2NO3 依*': N2

40、+2OH+4H2O,v(N O3-)=v(OH-)=102mol L-1 -10 工 mol L-110min=0.001 mol -L-1 - min-1;由No尹屋g=HNG+OH和水解原理知,加热、加水稀释、加酸降低溶液的pH均可促进NoH勺水解(2)由图知No泮电子车t化为N2,故B为负极,则A为正极,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NoL6HO+10eNd +12OH,由电极反应式可知,通过2 mol电子,溶液减少的质量为 5.6 g(N 2),同时有2 mol H +通过质子交换 膜进入右侧,故右侧溶液减少3.6 g。正极发生的反应为 4OH-4e -QT+2H0,每通过2 mol电子,生成

41、16 gQ,同时有2 mol H +通过质子交换膜进入右侧,使左侧溶液质量减少18 g,故两侧溶液减少的质量差为14.4 g 。答案:(1)gN 2N。#5H就化剂Nb+2OH+4HO 0.001加酸,升高温度,加水(2)A 2N0”6HO+10e=NT +12OH 14.411.(2012年重庆理综,29,14分)尿素CO(NH)2是首个由无机物人工合成的有机物。(1)工业上尿素由CO和NH在一定条件下合成,其反应方程式为 (2)当氨碳比n(NH3)=4时,CO2的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 1所示 n CO20204060时间frtiin图1A点的逆反应速率v逆(CQ)B点的正反应速率v正

42、(CQ)(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NH的平衡转化率为 o (3)人工肾脏可采用间接电化学方法除去代谢产物中的尿素,原理如图2。CCK+Ni +阻今溶液质子 交换膜帝液图2口:、楮性 电极电源的负极为 (填" A或" B”)阳极室中发生的反应依次为 电解结束后,阴极室溶液的pH与电解前相比将 ;若两极共收集到气体13.44 L(标准状况),则除去 的尿素为 g(忽略气体的溶解)。解析:(1)根据原子守恒可写出反应方程式CO+2NH一定前件CO(NH) 2+HO。(2)由图像可知A点时反应仍向正向进行,所以A点v逆(CQ)小于B点v正(CO2)根据反应:一定衿件CO

43、 + 2NH_CO(Nbj 2+H2O起始量 1 mol 4 mol转化量 0.6 mol 1.2 mol所以NH的平衡转化率为:112ms X 100%=30%4mol 左侧由2Cl-CL发生氧化反应,连电源正极,所以电源负极为Bo阳极首先发生反应:2Cl -2e:_: CLf。生成 Cl2将尿素氧化:CO(NH)2+3Cl2+H2ON2+C(2+6HCL阴极区发生反应为:2H+2e H4 ,但由质子交换膜可知阳极生成 H+向阴极移动,最终使阴极室溶液的 pH不 变。根据CO(NH)2+3Cl2+H2=N2+CO+6HCl,可知,当有3 mol Cl 2参加反应时,阳极上生成2 mol气体,

44、阴极上 生成3 mol Hb。即:共生成5 mol气体,13.44 L(标准状况)混合气体为0.6 mol。推出参加反应的 Cl2为0.36 mol < 由:CO(NH)23Cl2,知 nCO(NH)2=0.12 mol,mCO(NH 2)2=0.12 mol X60 g/mol=7.2 g 。一定条件答案:(1)2NH 3+CO CO(NH) 2+H2O小于30%B2Cl-2e -Cl2 TCO(NH) 2+3Cl 2+H2ON2+CO+6HCl不变 7.212.(2010年大纲全国理综口 ,29,15分)如图是一个用钳丝作电极,电解稀的MgS流液的装置,电解液中加有中 性红指示剂,此

45、时溶液呈红色。(指示剂的pH变色范围:6.88.0,酸色一红色,碱色一黄色)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关于电解过程中电极附近溶液颜色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编号);A管溶液由红变黄;B管溶液由红变黄;A管溶液不变色;B管溶液不变色;(2)写出A管中发生反应的反应式:;(3)写出B管中发生反应的反应式: ; 检验a管中气体的方法是 ; 检验b管中气体的方法是 ;(6)电解一段时间后,切断电源,将电解液倒入烧杯内观察到的现象是 。解析:A与电源负极相连,为阴极,B与电源正极相连,为阳极,溶液中H+、OH分别在A、B两极上放电,反应式为:A极:2H +2e-H T (或 2HbO+2e2OH+H T

46、)B极:4OH-4e-:_T +2H2O则A极附近会产生OH(水电离出来的),B极附近会产生H+(水电离出来的),所以A管溶液由红变黄旧管溶液不 变色;同时Mg"向A极移动,与产生的OH生成Mg(OH)沉淀,SO2 一向阳极(B极)移动,相当于生成HSO,当把电 解液倒入烧杯中时,HzSO与Mg(OH)混合,Mg(OH)2会溶解。答案:(1)(2)2H +2e-=_: H T (或 2HO+2e= 2OH+H2 T ),M+2OHMg(OH)4(3)4OH-4e-2H2O+O T (写 2H2O-4e 4H+O T 也可)(4)用拇指按住管口,取出t管,靠近火焰,放开才指,有爆鸣声,

47、管口有蓝色火焰(5)用拇指按住管口,取出t管,放开才指,将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会复燃(6)溶液呈红色,白色沉淀溶解(或大部分溶解)考占二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真题题组1.(2013年北京理综,7,6分)下列金属防腐的措施中,使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的是()A.水中的钢闸门连接电源的负极B.金属护栏表面涂漆C.汽车底盘喷涂高分子膜D.地下钢管连接镁块解析:水中的钢闸门连接电源的负极,为阴极,从而得以保护,A正确;金属护栏表面涂漆是隔绝金属护栏与空气接触,减缓金属护栏的腐蚀,B错误;汽车底盘喷涂高分子膜也是隔绝与空气的接触,C错误;地下钢管连接镁块形成了原电池,属于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D错误。答

48、案:A2.(2012年山东理综,13,4分)下列与金属腐蚀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a中,插入海水中的铁棒,越靠近底端腐蚀越严重B.图b中,开关由M改置于N时,Cu-Zn合金的腐蚀速率减小C.图c中,接通开关时,Zn腐蚀速率增大,Zn上放出气体的速率也增大D.图d中,Zn-MnO2干电池自放电腐蚀主要是由MnO的氧化作用引起的解析:图a中,铁棒发生电化学腐蚀,越靠近底端的部分与 Q接触少,腐蚀程度越轻,A错误。图b中,开关连接 研 N时均构成原电池,但置于M时,是Cu-Zn合金中的Zn被腐蚀;而置于N时,Zn棒和Cu-Zn合金构成原电池时, 保护了有铜的这一极(Cu-Zn合金),B正确。图c

49、中接通开关时构成原电池,Zn腐蚀速率增大,但是H2在Pt电 极上放出,C错误。图d中,酸性干电池的放电主要是由 NHCl产生的H+的氧化作用引起的。答案:B3.(2012年海南化学,10,4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生铁中含有碳,抗腐蚀能力比纯铁弱B.用锡焊接的铁质器件,焊接处易生锈C.在铁制品上镀铜时,镀件为阳极,铜盐为电镀液D.铁管上镶嵌锌块,铁管不易被腐蚀解析:A中构成FeC原电池抗腐蚀能力减弱;在铁制品上镀铜时,镀件应为阴极,铜作阳极,C项符合题意;铁管 上镶嵌锌块,构成的原电池中Fe作正极,受到保护。答案:C4.(2011年浙江理综,10,6分)将NaCl溶液滴在一块光亮清洁的铁板

50、表面上,一段时间后发现液滴覆盖的圆圈 中心区(a)已被腐蚀而变暗,在液滴外沿形成棕色铁锈环(b),如图所示。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液滴之下氧气含量比边缘处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蛾螭环同腐的区A.液滴中的C由a区向b区迁移B.液滴边缘是正极区,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C.液滴下的Fe因发生还原反应而被腐蚀,生成的Fe2+由a区向b区迁移,与b区的0邯成Fe(OH)2,进一步氧 化、脱水形成铁锈D.若改用嵌有一铜螺丝钉的铁板,在铜铁接触处滴加 NaCl溶液,则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u-2e -_: CU2+ 解析:液滴下氧气含量比边缘少,则形成原电7时边缘处(b)为正极,中心(

51、a)为负极,(b)电极反应为Q+4e+2H2O_4OH,(a)电极反应为 项正确;Fe因发生氧化反应而被腐蚀 错误。答案:B5.(2010年上海综合能力测试,11,3Fe-2e-Fe2+,所以Fe2+、Na移向(b)区,Cl -移向(a)区,所以A项错误,B,C项错误;铜和铁形成原电池,Fe为负极,电极反应为Fe-2e-1_: Fe2+,D项分)铁是用途最广的金属材料之一。为探究铁的化学性质,某同学将盛有生铁屑的试管塞上蓬松的棉花,然后倒置在水中(如图所示)。数天后,他观察到的现象是()A.铁屑不生锈,试管内液面上升B.铁屑不生锈,试管内液面高度不变C.铁屑生锈,试管内液面上升,铁作负极,杂质

52、C作正极,电极反应D.铁屑生锈,试管内液面高度不变 解析:从图示知,此装置中发生吸氧腐蚀负极:2Fe-4e. 2Fe2+1 二极- 4011-Fe2+2OHFe(OH)2j ,4Fe(OH) 2+Q+2屋O_4Fe(OH)3,Fe(OH) 3 脱去一部分水生成 FeO xHkO,即铁锈的主要成分,反应中消耗试管中的 Q,故液面上升。答案:C6.(2010年北京理综,6,6分)下列有关钢铁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A.钢管与电源正极连接,钢管可被保护B.铁遇冷浓硝酸表面钝化,可保护内部不被腐蚀C.钢管与铜管露天堆放在一起时,钢管不易被腐蚀D.钢铁发生析氢腐蚀时,负极反应是Fe-3e-:_=Fe

53、3+解析:对钢铁制品进行电化学防腐时,需接电源的负极,接正极会加快腐蚀,A错误;铁钝化的两个前提是常温、浓HNO或浓H2SC4,钝化的结果是表面形成致密氧化膜,B正确;钢管与铜管堆放在一起,当形成原电池时,钢管作负极,腐蚀加快,C错误;钢铁发生析氢腐蚀时,Fe只能失去2个电子生成Fe2+,Fe-2e - Fe2+,D错误。答案:B7.(2013年广东理综,33,17分)化学实验有助于理解化学知识,形成化学观念,提高探究与创新能力,提升科学 素养。(1)在实验室中用浓盐酸与 MnC共热制取CL并进行相关实验。下列收集Cl 2的正确装置是 。A-IVaOH将Cl2通入水中,所得溶液中具有氧化性的含

54、氯粒子是 。设计实验比较Cl 2和Br2的氧化性,操作与现象是:取少量新制氯水和 CC14于试管中, (2)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电解食盐水制备C12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而原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设 计两种类型的原电池,探究其能量转化效率。限选材料:ZnSQ(aq),FeSO 4(aq),CuSO 4(aq);铜片,铁片,锌片和导线。 完成原电池甲的装置示意图(见右图),并作相应标注。要求:在同一烧杯中,电极与溶液含相同的金属元素。铜片为电极之一,CuSQ(aq)为电解质溶液,只在一个烧杯中组装原电池乙,工作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负 极。甲、乙两种原电池中可更有效地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55、,其原因是(3)根据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原理,为减缓电解质溶液中铁片的腐蚀,在(2)的材料中应选 作阳极。解析:(1)C12有毒,且密度比空气大,只有C装置合理。C12通入水中,所得溶液中含氯的粒子有:Cl 2、HClQ ClO-、Cl-,但具有氧化性的只有 HClQ CL、ClO-。通过Cl2与NaBr的置换反应来比较氧化性的强弱,当Cl2能置换出Br2时,Br 2会溶解在四氯化碳中,而使下层溶液变为橙色。(2)根据电子的流向可知,左边的烧杯中的电极为负极,右边烧杯中电极为正极,在原电池中活泼金属做负极 故左边烧杯中盛有 ZnSO溶液,以锌片作负极,右边烧杯中盛有 CuSO溶液,以铜片作正极。左边也可用FeSO溶 液及铁片。由题中信息可知,在原电池中,铜片一定作正极,另一极作负极,负极材料逐渐溶解,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以铁片和铜片作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