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达华园林工程测量课后题参考答案5,8章_第1页
谷达华园林工程测量课后题参考答案5,8章_第2页
谷达华园林工程测量课后题参考答案5,8章_第3页
谷达华园林工程测量课后题参考答案5,8章_第4页
谷达华园林工程测量课后题参考答案5,8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谷达华园林工程测量课后题参考答案P20复习思考题1、名词解释(1)水准面:自由静止的水面延伸通过陆地形成的封闭的曲面。(2)大地水准面:通过平均海水面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3)地图投影:将球面上的图形、数据转换到平面上的数学方法,称为地图投影。(4)绝对高程:地面点沿铅垂线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Ho(5)相对高程:地面点沿铅垂线到任意水准面的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H'(6)高差:地面上两点之间的高程之差 ho2、填空题(1)参考椭球定位,大地原点(2)铅垂线,参考椭球面,大地水准面,大地水准面(3)大地坐标系,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4) 18,35,1

2、05,105(5)平面位置(6)法线,椭球面(7)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级到低级(8)距离测量(9) 20,117(10)参考椭球面(11)等角横切圆柱,等积投影,投影后面积变化很小3、判断题(1)错(2)对(3)错(4)错(5)对(6)错(7)对(8)对4、单选题(1) B (2) B (3) C (4) D (5) C5、问答题(1)研究对象是地球整体及表面和外层空间的各种自然物体或人工物体任务是测定、测设和变形监测。(2)地球的形体接近于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大地体是不规则的,无法用数学公式表达;参考椭球体是在某一国家或区域与大地 体最接近的椭球体,可以用数学公式表达。(3)测量中常用

3、的坐标系主要由地理坐标系、大地坐标系、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和独立直角坐标系。地理坐标系、大地坐标系用经度、纬度或大地经度、大地纬度表示地面点坐标,表示方法简单,但相关的计算方法复杂,适用于研究地球较大范围时采用。独立直角坐标系用x, y来表示地面点坐标,表示方法简单,相关计算方法也比较简 单,但仅适用于小区域的测量。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用x, y来表示地面点坐标,表示方法简单,相关计算也比较简 单,适用于中范围区域的测量。(4)大地水准面是指通过平均海水面并延伸经过大陆、岛屿所形成的闭合曲面,是 一个特殊的水准面、重力等位面。测绘中的计算、绘图一般不能投影到大地水准面,因为大地水准面是一个不规则的

4、 曲面,无法用统一的数学公式表达。(5)教材P14主要区别是参考椭球、大地原点均不同。(6)教材P15,L3-L8 o优点:可以很方便地应用 GPS(7)教材 P15-16.(8)教材P17。结论:在小区域(半径10km或100平方公里),以水平面代替大地 水准面对角度、距离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度对高差的影响不能忽略不计。(9)教材P19最后一段。原因减少误差积累提高工作效率。6、(1) 6° 带带号:n=l/6=106/6=18 ;中央子午线经度 L=6X 18-3=105°30带带号:k=/3=/3=35 ;中央子午线经度 L=3*35=105°(2)因我国领土

5、跨22个3°投影带,即第2445带;跨11个6°投影带,即第13-23 带。所以,该点的坐标值是按照 3度带投影计算而得的。该点位于第35个3度带。中央子午线经度L=3X 35=105°二v0,所以在中央子午线的西侧。距中央子午线,距赤道。1、名词解释(1)望远镜物镜光心与十字丝交点的连线成为视准轴CG(2)水准管圆弧内壁中点的切线称为水准管轴。(3)通过圆水准器球面中心的法线称为圆水准轴。(4)每2mn长所对应的圆心角值称为水准器的分划值。(5)也称为视线高,是指后视点高程与后视读数之和。2、填空(1)脚螺旋,圆水准器,圆水准器轴线,微倾螺旋,水准管气泡居中,水

6、准管轴(2)物镜,调焦透镜,十字丝、目镜(3)大,大(4)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影响(5)望远镜,水准器,基座(6)传递高程,土质坚实的地面,尺垫(尺台)(7)水准管分划值的大小(8)这两个脚螺旋连线的中垂线上(9)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3、判断题(1)对(2)错(3)对(4)错(5)错(6)错(7)错4、选择题(1) A (2) D (3) C (4) C (5) C (6) C (7) C (8) C5、问答题(1)教材P27 (2)教材P29(3)可以消除视准轴不平行水准管轴、大气折光、地球曲率的影响。(4)粗平是利用脚螺旋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从而使圆水准器轴线铅直、仪器竖 轴铅直;精平是利用

7、微倾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从而使水准管轴线水平、视准轴水平。(5)传递高程;-(6) (7) (8)略6、计算题 (1)见表点号测站数观测高差(米)改正数(毫米)改正后高差(米)高程(米)备注BM110+10+44. 313N18+8+N288N31112N4BM11213E49510辅助计算Fh= =-51mmFh 容=12*sqrt (49) = ± 84mmV= -fh*ni/ E ni(2)见表点号路线长km实测图差m改正数mm改正后局差m高程BMA+-6+1-32+-3+BMB+12辅助Fh=2h 测-(Hb-Haj)=:=12mmVi=-(fh/ 2 Li) x Li计算

8、Fh 容许=12X sqrt (4)=± 24mmP74复习思考题1、名词解释(1)水平角是指一点到两个目标的方向线投影到水平面上的投影的夹角。(2)竖直角是指在同一个竖直面内,一点到目标的方向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3) - (9)略2、填空题(1)正比,反比(2)对中,整平,使水平度盘中心与角顶点重合,使水平度盘处于水平状态(3)水平度盘是顺时针分划且在观测过程中水平度盘保持不动。(4)竖盘指标铅直向下,自动补偿装置(5)视准轴误差,横轴倾斜误差(6)教材P54(7)减小度盘刻划误差对水平角观测引起的误差3、判断题(1)对(2)对(3)错(4)对(5)对(6)错(7)对(8)错(

9、9)错4、选择题(1) B (2) D (3) C (4) A (5) D (6) C5、简答题(1)首先利用光学瞄准器(粗瞄器)大致瞄准目标,使用固定螺旋固定,然后使 用物镜调焦螺旋看清目标,最后使用微动螺旋使十字丝对准目标。(2)教材P54(3)安置仪器、初步对中、初步整平、精确对中、精确整平。目的是使水平度盘 中心与角顶点重合,使水平度盘处于水平状态。(4)安置仪器,对中整平。盘左观测:盘左瞄准左手侧目标,配度盘,记录 a1左,顺时针转动照准部瞄准 右手侧目标,读数,记录b1左。盘右观测:倒转望远镜成盘右,逆时针瞄准右手侧目标,读数,记录 bl右;逆 时针瞄准左手侧目标,读数,记录 al

10、右。计算检核:6左=b1左 -al左;0右加1右 -al右若| B左-B右| < 40,则取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如需观测多个测回,重复-,但配度盘时各测回间相差 180° /n (n为计划 的测回数)。(5)可以消除视准轴误差、横轴倾斜误差。不能。因为(教材P72)6、计算题(1)见表测站目标盘位竖盘读数竖直角指标差近似竖直角测回值ABL78 18 1811 41 4211 41 51-18R281 42 0011 42 00BCL96 32 48-06 32 48-06 32 34-28R263 27 40-06 32 20(2)见表测站目标水平读盘读数2C平均读数一测回归零

11、方向值各测回归零方向值盘左盘右OA0 01 10180 01 20-10(0 01 22)0 01 150 00 000 00 00B95 48 15275 48 30-1595 48 2295 47 0095 47 00C157 33 05337 33 10-5157 33 08157 31 46157 31 46D218 07 3038 07 40-10218 07 35218 06 13218 06 13A0 01 20180 01 36-160 01 28(3)见表测站盘位目标读数半测回角值一测回角值备注O左N45 23 54180 04 42180 04 45合格M225 28 36

12、右N225 23 24180 04 48M45 28 121、名词解释(1)直线定线:在直线的方向上竖立若干标定直线的位置和走向的标志物的工作。(2)距离较差的相对误差:K=A D/D, AD=|D往-D返|(3)方位角:从标准方向的北端起,顺时针量至某直线的夹角。(4)象限角:从标准方向的北端或南端起,顺时针或逆时针量至某直线的锐角。(5)真子午线:通过地球表面某点的真子午线的切线方向, 称为该点的真子午线。(6)磁子午线:磁针自由静止时其轴线所指的方向。(7)直线定向:确定直线与标准方向之间水平角的工作称为直线定向。2、填空题(1)名义长度,实际长度,小(2)相对误差,距离丈量时中误差的大

13、小与丈量的量的大小有关系(3)距离与时间,距离与波长,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频率的光波的相位差(4)脉冲式,相位式(5)相位移(6)带铜丝一端为N,在北半球地磁北极的引力会使磁针南端向下倾斜(7)真北,磁北,轴北(8)赤道,北极3、判断题(1)错(2)错(3)错(4)对(5)对(6)错(7)错(8)对(9)错(10)错4、选择题(1) C (2) C (3) B (4) C (5) B (6) A (7) B (8) C5、问答题(1)钢尺量距:适用于平坦地面较短(不超过一个整尺段)的距离测量;视距测量:适用于山区要求精度不高(1/200-1/300 )的快速距离测量;光电测距:广泛用于各种情况下

14、的距离测量,一般测距不超过2kniGPSW距:适用于较长距离(10km以上)的快速距离测量。(2)为了确保丈量的距离是一段直线而非折线。方法主要由目估定线、经纬仪定线。(3) Kab=1/=1/5039;K cD=1/=1/10160.故 CD®更准确。(4) - (9)略(10)教材 P1036、计算题(1) K=A D/D, AD/=1/2000, AD=(2) (3) (4)略(5) a bC=54° 30' +180-90° 30' =144°acD=144° +180° -85° 14' =

15、238 46'a da=2380 46' +180- 130° 12' =288° 34'a ab=288° 34' -180- 54° 04'=54° 30'(校核)1、名词解释(1)中误差:P116(2)相对中误差:中误差与相应观测结果之比。(3)极限误差:通常取中误差的 2倍,超出极限误差的误差认为是粗差。(4)粗差:俗称错误,是由于观测者使用仪器不当或疏忽大意或因为外界条件的 原因造成的错误的测量结果,是不允许存在的必须剔除并返工重测。(5)系统误差:P113(6)偶然误差:P11

16、42、填空题(1)系统误差,偶然误差(2)人(观测者),仪器,外界环境,弄清误差产生的原因规律及其性质、提高 成果质量、正确评判测量的精度,偶然误差,系统误差,偶然误差(3)观测值,真值,观测值,算术平均值(最或然值)(4)观测条件相同的多次观测,观测条件中有一个或多个不相同的多次观测(5) 10/sqrt(2) , 10X sqrt(2) , 10X sqrt(2)(6)角度测量误差的大小,角度(7) 2,最大值,极限误差/容许误差3、判断题(1)略(2)错(3)错(4)对4、选择题(1) C (2) B (3) C (4) A (5) A(6) - (10)略5、问答题(1) P112(2) P113-P115(3) 相同。不可以。等精度观测中的任意一次观测的精度都是相同的。(4) P116-P117(5) P123极限公式(6) P118(7)略6、计算题(1) - (5)从略1、名词解释(1)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地水平距离之比。(2)等高线: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相邻点连成的闭合曲线。(3)首曲线:从平均海水面起按照基本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