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版)高考语文(二十)文言文阅读综合检测(传_第1页
(整理版)高考语文(二十)文言文阅读综合检测(传_第2页
(整理版)高考语文(二十)文言文阅读综合检测(传_第3页
(整理版)高考语文(二十)文言文阅读综合检测(传_第4页
(整理版)高考语文(二十)文言文阅读综合检测(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3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堂检测(二十)文言文阅读综合检测(传记类)(60分钟,62分)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钓台在浙东,汉严先生隐处也。先生风节,辉映千古,予夙慕之,思得一游为快。顾奉檄北上,草草行道中耳,非游也。然以为游,则亦游矣。舟发自常山,凡三百余里,山水皆有可观。第目之所及,未暇问名,颔之而已。惟诫舟子以过七里滩,必予告。越日,舟行万山中,忽睹云际双峰崭然秀峙,急呼舟子日:“若非钓台耶?”日:“然矣!”迫视之,所云两台,实两峰也。台东西峙,相距可数百步。陡起江干,数百仞不肯止。 岩如高士并立,风致岸然。树多松,疏疏罗植,偃仰离奇各有态;倒影水中,又有如游龙百余,水流波

2、动,势欲飞起。峰之下,先生祠堂在焉。意当日垂纶,应在是地,固无登峰求鱼之理也。山既奇秀,境复幽倩,欲舣舟一登而舟子固持不可。不能强,因致礼焉,遂行。于是足不及游而目游之。俯仰间,清风徐来,无名之香,四山俱至,则鼻游之。舟子谓滩水佳甚,试之良然,则舌游之。顷之,帆行峰转,瞻望弗及矣。返坐舟中,惝恍间如舍舟登陆,如披草寻磴,如振衣最高处。下瞰群山趋列,或秀静如文,或雄拔如武,大似云台诸将相。非不杰然卓立,觉视先生,悉在下风,盖神游之矣。日之夕矣,舟泊前渚。人稍定,呼舟子劳以酒,细询之曰:“若尝登钓台乎?山中之景何若?”舟子具能答之于是乎并以耳游。噫嘻,快矣哉,是游乎!客或笑谓:“郑子足未出舟中一步

3、,游于何有?”嗟乎,客不闻乎?昔宗少文卧游五岳孙兴公遥赋天台,皆未尝身历其地。余今所得较诸二子不多乎哉?故日:以为游,则亦游矣。客日:“微子言,不及此。虽然,少文之画,兴公之文,盍处一焉以谢山灵?”余窃愧未之逮也遂为之记。(节选自清 郑日奎游钓台记)【注】宗少文:宗炳,字少文,南朝宋代画家,好游山水。晚年将游历过的山水绘在室中以观看自称“卧游”。孙兴公:孙绰,字兴公,晋人。博学善文曾作天台山赋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未暇问名,颔之而已 颔:点头b意当日垂纶,应在是地 意:料想c如披草寻磴 披:分开d觉视先生,悉在下风 视:看待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

4、是a 先生祠堂在焉 b 若非钓台耶 因致礼焉,遂行 若尝登钓台乎c呼舟子劳以酒 d. 汉严先生隐处也 于是乎并以耳游 固无登峰求鱼之理也3.下列四组句子中,都省略介词“于”的一项是a. 钓台在浙东 b. 倒影水中 舟行万山中 如振衣最高处c. 返坐舟中 d. 舟泊前渚 应在是地 舟发自常山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历来仰慕东汉著名隐士严子陵的高风亮节,很想到隐居之地浙东钓台去游览一番。这次乘船北上,总算如愿以偿。b钓台实际是两座高耸险峻的山峰。山上松树的影子倒映在江水中,就像一群游动的要飞起来的龙,严先生的祠堂就在山脚下。c山上景色优美,向往已久的作者很想登山游览,可是船

5、夫不同意停船靠岸,一番争议。依然不从,作者表示道歉,船方继续前行。d虽不能登山,却有“目游”“鼻游”“舌游”“耳游”的独特感受,更有舍船登上山巅,俯瞰群山的“神游”,因此作者感到非常痛快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顾奉檄北上,草草行道中耳,非游也。(3分)译文: (2)台东西峙,相距可数百步,陡起江干,数百仞不肯止。(4分)译文: (3)余窃愧未之逮也,遂为之记。(3分)译文: 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向敏中,字常之,开封人。父瑀,仕汉符离令。性严毅,惟敏中一子,躬自教督,不假颜色。尝谓其母曰:“大吾门者,此儿也。”及冠,继丁内外忧,能刻厉自立,有

6、大志,不屑贫窭。太平兴国五年进士,任右赞善大夫,后命为枢密直学士。时通进、银台司主出纳书奏,领于枢密院,颇多壅遏,或至漏失。敏中具奏其事,恐远方有失事机,请别置局,命官专莅,校其簿籍,诏命敏中与咏领其局。太宗欲大任敏中,当途者忌之。会有言敏中在法寺时,皇甫侃监无为军榷务,以贿败,发书历诣朝贵求为末减,敏中亦受之。事下御史,按实,尝有书及门,敏中睹其名,不启封遣去。俄捕得侃私僮诘之,云其书寻纳筒中,瘗临江传舍。驰驿掘得,封题如故。太宗大惊异。时西北用兵枢机之任专主谋议敏中明辨有才略,遇事敏速。真宗即位,命敏中为鄜延路缘边安抚使,俄还京兆。是冬,真宗幸澶渊,赐敏中密诏,尽付西鄙,许便宜从事。敏中得

7、诏藏之,视政如常日。会大傩,有告禁卒欲倚傩为乱者,敏中密使麾兵被甲伏庑下幕中。明日,尽召宾僚兵官,置酒纵阅,无一人预知者。命傩入,先驰骋于中门外,后召至阶,敏中振袂一挥,伏出,尽擒之,果各怀短刃,即席斩焉。既屏其尸,以灰沙扫庭,张乐宴饮,坐客皆股栗,边藩遂安。天禧初,进右仆射兼门下侍郎,监修国史。是日,翰林学士李宗谔当对,帝曰:“朕自即位,未尝除仆射,今命敏中,此殊命也,敏中应甚喜。”又曰:“敏中今日贺客必多,卿往观之,勿言朕意也。”宗谔既至,敏中谢客,门阑寂然。宗谔与其亲径入,徐贺曰:“今日闻降麻,士大夫莫不欢慰相庆。”敏中但唯唯。又曰:“自上即位,未尝除端揆,非勋德隆重,眷倚殊越,何以至此

8、。”敏中复唯唯。又历陈前世为仆射者勋德礼命之重,敏中亦唯唯,卒无一言。既退,使人问庖中,今日有亲宾饮宴否,亦无一人。明日,具以所见对。帝曰:“向敏中大耐官职。” (节选自宋史 向敏中传)注榷务:宋设立的管理贸易和税收的机构。降麻:唐宋任免将相。端揆,指相位。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及冠,继丁内外忧 忧:忧愁b.请别置局,命官专莅 别:另外c.既屏其尸,以灰沙扫庭 屏:隐藏d.向敏中大耐官职 耐:胜任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以贿败 君子不以言举人 b.先驰骋于中门外 徘徊于斗牛之间 c.卿往观之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d.宗谔与其亲径入 臣

9、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8.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说明向敏中“有才略”的一组是能刻厉自立,有大志请别置局,命官专莅,校其簿籍按实,尝有书及门敏中得诏藏之,视政如常日敏中振袂一挥,伏出,尽擒之敏中谢客,门阑寂然a.b.c.d.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向敏中是符离县令向瑀之子,从小被父亲严格教诲,成年后,胸有大志,甘于清贫,刻苦学习,后应试中举。b.向敏中为官廉洁,不入浊流,太宗欲委以大任,有人控告他与贪官皇甫侃有牵连,经查证,纯属无中生有。c.向敏中富于谋略,得知有禁军士兵想趁傩会作乱,他将计就计,部署士兵埋伏在廊下的幕布中,伺机将傩人一网打尽。d.向敏中被任命为仆射,接

10、待翰林学士李宗谔时,心知他是皇帝派来特意道贺的,连声诺诺,更显对皇恩的感激之情。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俄捕得侃私僮诘之,云其书寻纳筒中,瘗临江传舍。(3分)真宗幸澶渊,赐敏中密诏,尽付西鄙,许便宜从事。(3分) 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樊叔略,陈留人也。父欢,仕魏为南兗州刺史、阿阳侯。属高氏专权,将谋兴复之计,为高氏所诛。叔略时在髫龀,遂被腐刑,给使殿省。身长九尺,志气不凡,颇为高氏所忌。内不自安,遂奔关西。周太祖见而器之,引置左右。寻授都督,袭爵为侯。大冢宰宇文护执政,引为中尉。叔略多计数,晓习时事,护渐委信之,兼督内外。累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11、护诛后,齐王宪引为园苑监。时宪素有吞关东之志,叔略因事数进兵谋,宪甚奇之。建德五年,从武帝伐齐,叔略部率精锐,每战身先士卒。以功加上开府,进封清乡县公,邑千四百户。拜汴州刺史,号为明决。宣帝时,于洛阳营建东京,以叔略有巧思,拜营构监,宫室制度,皆叔略所定。功未就而帝崩。尉迥之乱,高祖令叔略镇大梁。迥将宇文威来寇,叔略击走之。以功拜大将军,复为汴州刺史。高祖受禅,加位上大将军,进爵安定郡公。在州数年,甚有声誉。邺都俗薄,号曰难化,朝廷以叔略所在著称,迁相州刺史,政为当时第一。上降玺书褒美之,赐物三百段,粟五百石,班示天下。百姓为之语曰:“智无穷,清乡公。上下正,樊安定。”征拜司农卿,吏人莫不流涕

12、,相与立碑颂其德政。自为司农,凡种植,叔略别为条制,皆出人意表。朝廷有疑滞,公卿所未能决者,叔略辄为评理。虽无学术,有所依据,然师心独见,暗与理合。甚为上所亲委,高颎、杨素亦礼遇之。性颇豪侈,每食必方丈,备水陆。十四年,从祠太山,行至洛阳,上令录囚徒。具状将奏,晨起,至狱门,于马上暴卒,时年五十九。上悼惜久之,赠亳州刺史,谥曰襄。 (隋书 循吏)注髫龀(tiáochèn),儿童时期。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遂被腐刑,给使殿省 被:遭受b. 以叔略有巧思,拜营构监 拜:授予官职c邺都俗薄,号曰难化 化:造化d高颗、杨素亦礼遇之 礼:用礼节来1

13、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周太祖见而器之 功未就而帝崩b.为高氏所诛 拜汴州刺史,号为明决c上降玺书褒美之 上悼惜久之d以叔略有巧思 朝廷以叔略所在著称1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樊叔略为官政绩出色的一组是( )身长九尺,志气不凡 叔略部率精悦,每战身先士卒拜汴州刺史,号为明决 宫室制度,皆叔略所定迁相州刺史,政为当时第一 吏人莫不流涕,相与立碑颂其德政a b c d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樊叔略在孩童时就因为父亲的案件被牵累,遭受残酷的刑罚,后被派作官府的杂役,就这样还是被疑忌,只好逃走。b樊叔略为人多智,经常为

14、上级出谋划策,从而得到他们的信任和赏识;而且他作战勇敢,多次获得军功,被封高官。c樊叔略为官清明果决,奉命营建宫殿,规划设计都出于他的精巧构思,百姓称赞他智慧无穷,品行端正。d樊叔略虽然不擅长书本学问,不会引经据典,但是因为能够深入思考,所以得出的独到的见解往往与道理相契合。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叔略多计数,晓习时事,护渐委信之,兼督内外。(4分)(2)时宪素有吞关东之志,叔略因事数进兵谋,宪甚奇之。(4分)(3)迥将宇文威来寇,叔略击走之。(2分)参考答案一.1 d(视:比较) 2. c(以:介词,用。a焉:代词,这里/兼词,“于之”,向它;b若

15、:这/你;d也;表示判断语气/表示肯定语气。) 3. b 4. c(作者不能登山,于是只有向钓台行礼,表达对严子陵的敬仰之情,而不是向船夫道歉。) 5. (1)不过这次送公文到北方去,匆匆忙忙走在路上,不能算是游览.。(全句意思翻译对2分,“顾”译对1分)(2)两台东西对峙,相隔大约几百步,耸立在江边,高几千尺还不止。(全句意思翻译对3分,“可”译对1分)(3)我自愧比不上他们,便写了这篇游记。(全句意思翻译对2分,“逮”译对1分)附:文言文译文钓台在浙江东部,是东汉严子陵先生隐居的地方。先生的风度气节,映照千古,我素来仰慕他,很想以能够游览一次(钓台)为快乐。不过这次送公文到北方去,匆匆忙忙

16、走在路上,不是游览。但是当作是游览,就也算是游览了。我坐船从常山出发,一路总共三百多里,山水都有值得观赏的。但眼睛看到的,来不及问名字,点点头罢了。只有叮嘱船夫当船经过七里滩时,一定要告诉我。过了一天,船在群山中航行,忽然看见云端两座山峰挺拔对峙,急忙呼叫船夫说:“这不是钓台吗?”船夫回答说:这就是了!”迫近细看,人们所说的两台,实际是两座山峰。两台东西对峙,相隔大约几百步,耸立在江边,高几千尺还不止。险峻的山岩就像高士站在一起,神态高傲。山峰上的树多是松树,疏疏落落各处种植,高低奇特各有形态;它们的影子倒映在水中,又好像百多条游动的龙,水波流动,那样子好像要飞起来。山峰下面严先生的祠堂就在那

17、里。料想他当日垂钓,应该就在这里本来就没有登上山峰去钓鱼的道理。这山既奇特秀丽,环境又幽美,我就想要停船靠岸登上山去,可是船夫坚持不同意。我不能勉强他。于是对这山行一个礼,船继续航行。于是我的脚不能够去游览而眼睛去游览了。低头抬头之间,阵阵清风慢慢吹来,说不出名字的香气从四面山峰传来,那么我的鼻子也游览了。船夫说七里滩水质很好,尝一尝确实是这样,那么我的舌头也游览了。一会儿,随着船行进,山峰转过去,就望不到了。我转身坐在船舱中,恍惚间好像离开船登上岸,像拨开草寻找石级像整顿衣服站在最高处,向下俯瞰,群山排列,有的清秀沉静像文人,有的雄伟挺拔像武夫,非常像东汉云台众住将相并非不杰出高超,觉得与严

18、先生比较,却都处在下风了,这是我的精神游览了。天色晚了,船停泊在前面沙洲。大家稍为安定就叫船夫来,用酒慰劳他,详细询问他说:“你曾经登过钓台吗?山中的景色怎么样?”船夫全都能够回答,于是我的耳朵也一并游览了。啊呀,这次游玩真快乐啊!有个客人笑着对我说:“您的脚没有走出船中一步。有在哪里游览呢?”唉,客人不曾听说过吗?从前宗少文躺在床上游历五岳,孙兴公在远处作天台山赋,都没有亲身到那地方。我现在所得到的,跟这两个人比较,不是显得多了吗?所以说:当作是游览,就也算是游览了。客人说:“如果没有听您一番话,就想不到这些。虽然是这样,有少文的画。兴公的赋,您为什么不制作一篇文章,来答谢山的神灵呢?”我自

19、愧比不上他们。便写了这篇游记 二、6.a(居丧)7.c(代词;助词,凑音节。a因为;b在;d介词,和)8.c(有志向,指御史查实,待客之道)9.d(“心知”和“更显”“感激之情”错,表现的是向敏中“宠辱不惊”的品格)10.不久抓住了皇甫侃的家臣(或家仆)查问他,说这封信接着就放在竹筒里,埋在江边的客舍旁。(“诘”“寻”“瘗”各0.5分)宋真宗亲临澶渊,赐给向敏中秘密的诏书,把西方边境的事情都交给他,允许他相机处理。(“幸”“付”“鄙”“便宜从事(可斟酌情势,不拘条文,不须请示,自行处理)”各1分)三、11.c(化:教化,通过教育使之改变)12d(而:表顾承|表转折;为:介词,表被动|表判断,可

20、译为“是”;之:代词|音节助词;以:都是连词,“因为”)13b(是外表是作战勇敢说明其巧思,并不等同于政绩出色)14c(“百姓称赞”并不是因为“营建宫殿”的事)15(1)樊叔略很有谋略,通晓热悉当时的事务,宇文护慢慢委以重任,很信任他,让他同时督察朝廷内外政务。(“计数”、“晓习”、“委”、“信”,每错译、漏译一处扣1分)(2)那时齐王宪向来就有吞并关东的意图,樊叔略借着别的事多次进献用兵之策,齐王认为他很有奇才。(“素”、“因”、“进”、“奇”,每错译、漏译一处扣1分)(3)尉迥的部将宇文威进犯,樊叔略击退了他。(“寇”、“击走”,每错译、漏译一处扣1分)【文言文译文】樊叔略是陈留人。父亲樊欢,出仕东魏做南兖州刺史、东阳侯。适逢高氏专权,樊欢密谋振兴恢复朝廷纲常,被高氏杀害。樊叔略当时还是个孩子,就遭受了腐刑,发派到宫殿衙门做仆役。叔略身高九尺,精神气度不同一般,很是被高氏疑忌。樊叔略内心惶恐不安,于是就逃到关西(北周)。周太祖一见就认为他有才干,招用他在身边办事。不久之后,就授予他都督的官职,让他袭父爵为侯。大冢宰宇文护执政时,招用他为中尉。叔略很有谋略,通晓熟悉当时的事务,宇文护慢慢委以重任,很信任他,让他同时督察朝廷内外政务。几次升迁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宇文护被诛杀后,齐王宇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