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 牛头刨床的机构综合与传动系统设计 热能与动力工程 专业 1003 班 设计者: 张震 指导教师: 2012年 11月 12日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目录一、课程设计的题目和原始数据1二、机构简介与设计数据3§2.1、机构简介3§2.2、设计数据4三.课程设计的内容和步骤6§3.1、机构综合6§3.2、机构运动简图6§3.3、矢量方程图解法进行机构的运动分析7对位置3点进行速度分析和加速度分析7对位置6点进行速度分析和加速度分析9对位置9点进行速度分析和加速度分析10对位置12点进行速度分析和加速度分析12§
2、3.4、绘制E点的运动线图14§3.5、凸轮机构设计15四、参考文献17一、概述1课程设计的题目 课程设计的题目是牛头刨床的机构综合与传动系统设计.2课程设计的原始数据 二、机构简介与设计数据1. 机构简介牛头刨床是一种用于平面切削加工的机床,如图2-1。电动机经皮带和齿轮传动,带动曲柄2和固结在其上的凸轮8。刨床工作时,由导杆机构2-3-4-5-6带动刨头6和刨刀7作往复运动。刨头右行时,刨刀进行切削,称工作行程,此时要求速度较低并且均匀,以减少电动机容量和提高切削质量;刨头左行时,刨刀不切削,称空回行程,此时要求速度较高,以提高生产效率。为此刨床采用有急回作用的导杆机构。刨刀每切
3、削完一次,利用空回行程的时间,凸轮8通过四杆机构1-9-10-11与棘轮带动螺旋机构(图中没有画出),使工作台连同工件一次进级运动,以便刨刀继续切削。刨头在工作行程过程中,受到很大的切削阻力(在切削的前后各有一段约0.05H的空刀距离,见图2-1,b)而空回行程中则没有切削阻力。因此刨头在整个循环运动中,受力变化是很大的,这就影响了主轴的匀速运转,故需安装飞轮来减小主轴的速度波动,以提高切削质量和减少电动机容量。图2-1图2-1 b2. 设计数据已知: 行程速比系数 K=1.8 刨头行程 H=700 mm 机架长度 AC=450 mm 连杆与导杆之比 DE/CD=0.3 曲柄转速 n=90 r
4、/min三.课程设计的内容和步骤§3.1、机构综合各杆尺寸设计如下: 导杆的最大摆角 max=180°×(K-1)/(K+1)=180°×0.8/2.8=51.4°导杆长 CD=H/2sin(max/2)=700/2sin25.7°=807 mm连杆长 DE=0.3CD=0.3×807=242.1 mm曲柄长 AB=AC×sin(max/2)=450×sin25.7°=195.15 mm导路中心M点到C点的距离 CM=CD-GF/2=CD-CD×1-cos(max/2)/2=
5、767.1 mm§3.2、机构运动简图§3.3、矢量方程图解法进行机构的运动分析1. 曲柄位置“3”速度分析,加速度分析速度分析因构件2和3在B处的转动副相连,故VB2=VB3,其大小等于2AB,方向垂直于AB,指向与2一致。 2=2n/60 rad/s=3 rad/sB3=B2=2·AB =3×0.195 m/s=1.838 m/s(AB)取构件3和4的重合点B进行速度分析。列速度矢量方程,得 B4=B3+B4B3大小 ? ?方向 CB AB CB取速度极点P,速度比例尺µv=0.09 (m/s)/mm ,作速度多边形如图-1(附录)则由图-
6、1知, B4=20·v= 1.8 m/s B4B3=6·v=0.54 m/sD =CD/BC×B4 =0.807/0.63×1.8=2.306 m/s取5构件作为研究对象,列速度矢量方程,得 E= D + ED大小 ? ?方向 XX CD ED则由图-1知, E=26v =2.34 m/s ED=4v= 0.36 m/s加速度分析:取曲柄位置“3”进行加速度分析。因构件2和3在B点处的转动副相连,故aB3 = aB2其大小等于22AB,方向由B指向A。aB3 = aB2 =22·AB=17.321 m/s2 4=3=B4/BC=1.8/0.63
7、=2.86 rad/s aB4B3K=24×B4B3=2×2.86×0.54=3.089 m/s2 aB4n =32 ×BC=2.862 ×0.63=5.153 m/s2取3、4构件重合点B为研究对象,列加速度矢量方程得: aB4 = aB4n + aB4 = aB3 + aB4B3K + aB4B3r大小: ? ? ?方向: ? BC BC BA BC BC 取加速度极点为P,加速度比例尺µa=0.3(m/s2)/mm作加速度多边形如图-2所示aB4=17×0.3=5.1 m/s2aD=CD/BC×aB4=0.8
8、07/0.63×5.1=6.533 m/s2取5构件为研究对象,列加速度矢量方程,得aE= aD+ aED n + a ED大小 ? ED 2 /ED ?方向 XX ED ED则由图-2知, aE=3.8µa=1.14 m/s2 方向水平向右2. 曲柄位置“6”速度分析,加速度分析速度分析B3=B2=2·AB =3×0.195 m/s=1.838 m/s(AB)取构件3和4的重合点B进行速度分析。列速度矢量方程,得 B4=B3+B4B3大小 ? ?方向 CB AB CB取速度极点P,速度比例尺µv=0.09 (m/s)/mm ,作速度多边形如图
9、-1则由图-1知, B4=14·v= 1.26 m/s B4B3=15·v=1.35 m/sD =CD/BC×B4 =0.807/0.56×1.26=1.816 m/s取5构件作为研究对象,列速度矢量方程,得 E= D + ED大小 ? ?方向 XX CD ED则由图-1知, E=19v =1.71 m/s 方向水平向右 ED=6v= 0.54 m/s加速度分析:aB3 = aB2 =22·AB=17.321 m/s2 4=3=B4/BC=1.26/0.56=2.25 rad/s aB4B3K=24×B4B3=2×2.25&
10、#215;1.35=6.075 m/s2 aB4n =32 ×BC=2.252 ×0.56=2.835 m/s2取3、4构件重合点B为研究对象,列加速度矢量方程得: aB4 = aB4n + aB4 = aB3 + aB4B3K + aB4B3r大小: ? ? ?方向: ? BC BC BA BC BC 取加速度极点为P,加速度比例尺µa=0.3(m/s2)/mm作加速度多边形如图-2所示aB4=23×0.3=6.9 m/s2aD=CD/BC×aB4=0.807/0.56×6.9=9.943 m/s2取5构件为研究对象,列加速度矢量方
11、程,得aE= aD+ aED n + a ED大小 ? ED 2 /ED ?方向 XX ED ED则由图-2知, aE=29µa=8.7 m/s2 方向水平向左3. 曲柄位置“9”速度分析,加速度分析速度分析B3=B2=2·AB =3×0.195 m/s=1.838 m/s(AB)取构件3和4的重合点B进行速度分析。列速度矢量方程,得 B4=B3+B4B3大小 ? ?方向 CB AB CB取速度极点P,速度比例尺µv=0.09 (m/s)/mm ,作速度多边形如图-1则由图-1知, B4=15·v= 1.35 m/s B4B3=14.5
12、3;v=1.305 m/sD =CD/BC×B4 =0.807/0.29×1.35=3.757 m/s取5构件作为研究对象,列速度矢量方程,得 E= D + ED大小 ? ?方向 XX CD ED则由图-1知, E=39v =3.51m/s 方向水平向左 ED=13v= 1.17 m/s加速度分析:aB3 = aB2 =22·AB=17.321 m/s2 4=3=B4/BC=1.35/0.29=4.655 rad/s aB4B3K=24×B4B3=2×4.655×1.305=12.15m/s2 aB4n =32 ×BC=4.
13、6552 ×0.29=6.284m/s2取3、4构件重合点B为研究对象,列加速度矢量方程得: aB4 = aB4n + aB4 = aB3 + aB4B3K + aB4B3r大小: ? ? ?方向: ? BC BC BA BC BC 取加速度极点为P,加速度比例尺µa=1.0(m/s2)/mm作加速度多边形如图-2所示aB4=25×1.0=25 m/s2aD=CD/BC×aB4=0.807/0.29×25=69.57 m/s2取5构件为研究对象,列加速度矢量方程,得aE= aD+ aED n + a ED大小 ? ED 2 /ED ?方向 XX
14、 DE ED则由图-2知, aE=75µa=75 m/s2 方向水平向左4. 曲柄位置“12”速度分析,加速度分析速度分析B3=B2=2·AB =3×0.195 m/s=1.838 m/s(AB)取构件3和4的重合点B进行速度分析。列速度矢量方程,得 B4=B3+B4B3大小 ? ?方向 CB AB CB取速度极点P,速度比例尺µv=0.09 (m/s)/mm ,作速度多边形如图-1则由图-1知, B4=0 B4B3 =1.838 m/s 方向与B3方向相反D =CD/BC×B4 = 0 m/s 取5构件作为研究对象,列速度矢量方程,得 E=
15、D + ED大小 ? ?方向 XX CD ED则由图-1知, E= 0 m/s ED = 0 m/s加速度分析:aB3 = aB2 =22·AB=17.321 m/s2 4=3=B4/BC= 0 rad/s aB4B3K=24×B4B3=0 m/s2 aB4n =32 ×BC=0 m/s2取3、4构件重合点B为研究对象,列加速度矢量方程得: aB4 = aB4n + aB4 = aB3 + aB4B3K + aB4B3r大小: ? 0 ? 0 ?方向: ? BC BC BA BC BC 取加速度极点为P,加速度比例尺µa=0.8(m/s2)/mm作加速度
16、多边形如图-2所示aB4= aB4= aB=17.321 m/s2aD=CD/BC×aB4=0.807/0.41×17.321=34.1 m/s2取5构件为研究对象,列加速度矢量方程,得aE= aD+ aED n + a ED大小 ? 0 ?方向 XX ED ED则由图-2知, aE=35µa=28 m/s2 方向水平向右§3.4、绘制E点的运动线图曲柄位置 0 1 2 3 4 5 6 E点速度 0 1.06 1.6 2.23 2.26 2.45 1.71曲柄位置 7 8 9 10 11 12E点速度 1.2 0.45 3.51 5.94 2.65 0利
17、用以上数据得出E点运动线图如下:§3.5、凸轮机构设计1. 设计步骤和要求(1)在升程过程中,限制最大压力角300 ,确定凸轮基圆半径r0。(2)合理选择滚子半径rr。(3)选取适当比例尺,用几何作图法给制从动杆位移线图。(4)用反转法绘制凸轮的理论廓线和实际廓线,并标注全部尺寸(5)用参考程序解析法设计凸轮机构,并与图解法结果对比。(6)将机构简图、原始数据、尺寸综合方法、对比写人说明书。2.设计内容升距H=70mm,推程运动角=150度,远休止角=10度,回程运动角=120度,近休止角=80度。升程过程中,最大压力角 30°,确定凸轮基圆半径r0r0 =82 mm rr
18、=(0.10.5)r0 =8.2-41 mm 取rr=20 mm推程加速公式 ,推程等减速公式S=h-2h-(0-)2/, 回程正弦加速公式 ,得出凸轮位移推程等加速 推程等减速 远休=10° s=0.62 =80° s=39.51 =160° s=70=20° s=2.49 =90° s=47.6=30° s=5.6 =100° s=54.44=40° s=9.96 =110° s=60.04=50° s=15.56 =120° s=64.4=60° s=22.4 =130° s=67.51=70° s=30.49 =140° s=69.38=75° s=35 =150° s=70回程 近休=170° s=69.74 =290°-360° s=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