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化学预测密卷二_第1页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化学预测密卷二_第2页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化学预测密卷二_第3页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化学预测密卷二_第4页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化学预测密卷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化学预测密卷(二)7.下列对所给信息或标志的说明或解释,错误的是()信息或标志说明或解释A神农本草经记载,麻黄能“止咳逆 上气”古代中国人已用麻黄治疗咳嗽B抱朴子记载“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该反应卷-个置换反应C天工开物记载,“凡研硝(KNO)不以铁碾入石臼,相激火生,祸/、可测”古代中,国人知道硝石能自燃D!废弃的塑胶、玻璃、铝盘、废纸、桌布等垃圾,都可用此标志来标示A. A B. B C. C D. D8.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个数为()1 mol苯乙烯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为4N4.2 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中含有的极性键数目

2、为0.6Na标况下,3.36 LSO3含有的电子数为 1.5Na常温下,1 L0.5 mol/L NH 4CI溶液与2 L0.25 mol/L NH 4CI溶液所含 NH+的数目相同常温下,4.6g NO 2和N2Q混合气体中所含原子总数为0.3Na在KClQ + 6HCl(浓尸KCl + 3Cl 2+3H2O反应中,每生成 1 mol Cl 2,转移的电子总数为 2冲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22.4L氯化氢,断裂化学键的总数为2冲高温下,16.8 g Fe与足量水蒸气完全反应失去0.8Na个电子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9.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选

3、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A将盐酸滴入NaHCO容液中有气泡产生氯的非金属性比碳的强B用pH试纸分另1J测定0.1mol L 1 的NaSO溶液和0.1mol L -的 NaHS丽液的pHNaSO溶液的pH约为10NaHS丽液的pH约为5HS。一结合H+的能力比SO2 一强C分别将乙烯与SO通入酸性KMnO 溶液中KMnO§液均褪色两种气体使酸性KMnO容 液褪色的原理相同D向 2ml0.1mol - L 1MgC2溶液中 加入 5ml0.1mol - L 1NaOH§液, 出现白色沉淀后,继续滴入几滴 FeCl3浓溶液,静置出现红褐色沉淀同温下,KspMg(OH)2 >

4、KspFe(OH) 3A. A B. B C. C D. D10. A B、C、D E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且B、C相邻,A元素可以与B、C E元素分别形成甲、乙、丙三种物质且甲、乙均为10电子化合物,丙为18电子化合物。D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层数相等。已知:甲+巳=丙+ B2,甲+丙=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离子半径:D>C>BB. A与B两种元素共同形成的 10电子粒子有3种C. D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二周期第HA族D. 丁物质均由非金属元素构成,只含共价键11.下列有机物同分异构体数目判断错误的是()选项有机物同分异构体数目A分子式为G6H4且含

5、有二个甲基2B分子式为GHo,不能使澳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5C分子式为QHoQ不能与Na反应生成氢气4D分子式为QH8Q能与NaHCO应产生气体2A. A B. B C. C D. D12.我国科学家在天然气脱硫研究方面取得了新进展,利用如图装置可发生反应 HS+O=HQ+S,已知甲池中发生的反应为班悔 全审修A.该装置中电能转化为光能B. H+从甲池移向乙池C.甲池中碳棒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AQ+2l42e-=H2AQD.乙池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H2S+l3-=3I+S+2H+13. 25 C时,将氨水与氯化钱溶液混合得到 c(NH3 H2O)+c(NH4+) = 0.1 mol/L的混合溶液。

6、溶液中c(NH3 - H2O)、c(NH4+)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离子浓度关系叙述一定正确的是()口*25 州A. W点表示的溶液中 c(NH4+)+c(H+)=c(OH-)B. pH= 10.5 的溶液中:c(Cl-)+c(OH-)+c(NH3 ? 士0)<0. 1 mol/LC. pH= 9.5 的溶液中:c(NH3 ? H2O)>c(NH4+)>c(OH-)>c(H+)D.向W点所表示的1L溶液中加人0.05 mol NaOH固体(忽略溶液体积变化):c(Cl -)>c(Na + )>c(OH - )>c(NH 4+)>c(H +

7、)26.(共15分)工业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释放出大量氮氧化物(N。)、CQ、SO等气体,严重污染空气。对废气进行脱硝、脱碳和脱硫处理可实现绿色环保、废物利用。I.脱硝:已知:H的热值为142.9 kJ/g(热值是表示单位质量的燃料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 量);N2(g) + 2O 2(g)= 2NO 2(g) H= +133 kJ/molH2O(g) =H 2O(l) H=- 44 kJ/mol催化剂存在下,H还原NQ生成水蒸气和其他无毒物质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n .脱碳:向2L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CQ、6 mol H2,在适当的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CQ2(g)+ 3H2(g)CH3

8、QH(l) + H 2Q(l)。(1)该反应自发进行的条件是 (填“低温” “高温”或“任意温度”)。下列叙述能说明此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混合气体的平均式量保持不变B. CQ和H2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C. CQ和H2的转化率相等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e.1 mol CQ 2生成的同时有 3 mol H H键断裂(2)改变温度,使反应 CQ(g)+3H 2(g) =CHQH(g) + H 2Q(g) H<0中的所有物质都为气态。起始温度体积相同(C、2L.密闭容器)。反应过程中部分数据见下表:反应时间CQ (mol)Hb(mol)CHQH(mol)HbQ(mol)反应I恒温恒容0

9、min260010 min4.520 min130 min1反应II绝热恒容0 min0022达到平衡时,反应I、II对比:平衡常数 K( I ) K(II)(填“>” “<”或“=”,下同);平衡时 CHOH的浓度c(I)c(II) 。对反应I,前10 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 v(CH3OH) =,在其他条件不变下,若30 min时只改变温度为 T2C ,此时Hb的物质的量为3.2 mol,则Ti 丁2(填填“ >”"<"或"=")。若30 min时只向容器中再充入 1 mol CO2(g)和imol H2O(g),则平衡 移动

10、(填“正向”、“逆向”或“不”)。III脱硫:(1)用纯碱溶液吸收 SO可将其转化为HSO,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O(2)如图电解装置可将雾霾中的 NO SQ分别转化为NH+和SO2,物质A的化学式为 ,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6U加肛1727.(共12分)工业上“中温焙烧一一钠化氧化法”回收电镀污泥中的铭已获技术上的突破。其工艺流程如下:苕淮1 费赤7、户巴处体回收U.【查阅资料】电镀污泥中含有 Cr(OH)3、Al203、Zn。CuO NiO等物质;水浸后溶液中含有 N&CrQ、NaAlO2、 NaZnO等物质; Na2CrO4转化成 N&C2。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 CrOj

11、+ZHbCrzb+HQ NazSO、N&C2。、NaCr。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60Tioor遇阻闻5J5. J42.5汹口坦269415Mg,115R6请回答:(1)操作的名称是 ,“水浸”后的溶液呈 性;(2) “焙烧氧化”过程中 Cr(OH)3转化成Na2Crd的化学方程式为 ;(3)滤渣II的主要成分有Zn(OH)2和X,生成X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4) “酸化浓缩”时,需继续加入H2SO,然后、结晶、过滤。继续加入H2SO目的(5)通过下列实验可测定产品中重铭酸钠的质量分数:称取重铭酸钠试样1.310g ,用100mL容量瓶配制成溶液。移取 25.00mL溶液于碘量瓶中

12、,加入适里稀硫酸和足量碘化钾(铭的还原产物为Cr3+),放于暗处5min。然后加入一定量的水,加入淀粉指示剂,用 0.1500mol/L 标准溶液滴定,共消耗标准液36.00mL。滴定时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I2+25Q2-=2I-+S4O2-;则所测产品中重铭酸钠的纯度为 。(6)有关上述实验过程中涉及的部分实验操作的描述,正确的是 .A.配制溶液时,用托盘天平称取试样后,一般经溶解转移(含洗涤卜定容等步骤,配制成100mL溶液B.滴定时,当最后一滴标准溶液滴入时,溶液变为蓝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可判断滴定终占 八、C.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测定结果偏低28. (16分)为比较CM Fe3

13、+、SO的氧化性,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其过程如下:D .打开弹簧夹K1&,通入一段时间N2,再将T型导管插入B中,继续通入N2,然后关闭K、® K40 .打开活塞a,滴加一定量的浓盐酸,给 A加热。 .当B中的溶液变黄时,停止加热,夹紧弹簧夹K20 .打开活塞b,使约2mL的溶液流入D试管中,检验其中的离子。 .打开弹簧夹依、活塞c,加入70%勺硫酸,一段时间后夹紧弹簧夹K3。 .更新试管D,重复过程,检验 B溶液中的离子。(1)棉花中浸润的溶液为 。(2)当A中足量固体加入 36.5%密度为1.2g/ml盐酸100ml时,其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3)过程中检验B溶液中是

14、否含有硫酸根离子的操作是 。(4)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完成了上述实验,他们的检测结果一定能够证明氧化性的是同学,其氧化性顺序为过程B溶液中含有的离子过程B溶液中含有的离子甲有 Fe3+无 Fe2+有SO2乙既有Fe3+又有Fe2+有SO2丙有 Fe3+无 Fe2+有 Fe2+II. NaNO 2是重要的防腐剂,+ 3价的氮易发生氧化反应且在酸性环境中不稳定。其 5mol/L 水溶液pH为9。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图所示装置制备亚硝酸钠。其操作是关闭.弹簧夹,打开A中分液漏斗活塞,滴加一定量浓硝酸,加热;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回答下列 问题:ABD(1) B中观察的主要现象是 , D装置的彳用是

15、 。(2)检验C中产物有亚硝酸钠的操作是 ,相应反应方程式为 。(3)经检验C中产物亚硝酸钠含量较少。 a.甲同学认为C中产物不仅有亚硝酸钠, 还有其 他杂质。为排除干扰,甲在 B、C装置间增加装置 E, E中盛放的试剂是 (写名称)。 b.乙同学认为除上述干扰因素外,还会有氧气参与反应导致产品不纯,所以在实验操作 前应增加一步操作,该操作是 一。(4)由题给条件计算 HNO的Ka数值为。35.共15分物质结构与性质(1)酒石酸钛配合物广泛应用于药物合成。酒石酸(结构如 图所示)中竣基氧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分别是 COOH £ . CHOH CHOHTCOOH(2)氟酸(HOCN的结本

16、式是 ,根据等电子体原理,可推测氟酸 根离子的空间 构型是 。图a变化进程图b图c(3) FeBr2为只含有离子键的离子化合物,其晶胞结构如图a,距一个Fe2+离子最近的所有Br-离子为顶点构成的几何体为 .(4)二茂铁是最重要的金属茂基配合物,也是最早被发现的夹心.配合物,包含两个环戊二烯基与铁原子成键.二茂铁的结构为一个铁原子处在两个平行的环戊二烯基环的之间,结构如图b所示,已知二茂铁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二茂铁的分子式为.穆斯堡尔谱学数据显示,二茂铁中心铁原子的氧化态为+2,每个茂环带有一个单位负电荷.因此每个环含有 个兀电子.二茂铁中两个茂环可以是重叠的(D5h),也可以是错位的(D5d

17、),它们之间的能垒仅有820kJ/mol .温度升高时则绕垂直轴相对转动,使得两种结构可以相互转换,转换过程中 能量变化如图c.比较稳定的是 结构(填“重叠”或“错位”).2(5)氧化馍(NiO)是一种纳米材料,比表面积S(m/g)是评价纳米材料的重要参数之一 (纳 米粒子按球形计)。基态 Ni2+有 个未成对电子,已知氧化馍的密度为 p g/cm3;其纳米粒子的直径为 DnmJ式表示其比表面积 m2/g 。36.化学一一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已知A是芳香烧,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A完全加氢后分子中有两个甲基,E的分子式为C9H8Q,能使澳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其可以用来合成新型药物H,合成路线如

18、图所示。ML已知: R -CO”H()定条件卜H A - H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有机物 A的结构简式:。有机物D中存在的官能团名称为(2)上述反应过程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有 (填序号)。(3)有机物H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聚合形成高分子,写出该聚合物的结构简式:(4)写出H在氢氧化钠催化作用下的水解方程式: (5)有机物E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a.存在苯环且苯环上核磁共振氢谱只有2组峰值b.与新制Cu(OH)2悬浊液作用产生醇红色沉淀c.加入FeCl3溶液显色(6)参照H的上述合成路线,设计一条由石油产品和NHCH(CH)2为起始原料制备医药中间体CHCONHC

19、H(C)4的合成路线: (需注明反应 条件)。7. C【解析】古代中国人已用麻黄治疗咳嗽,故A正确;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故B正确;硝石撞击易爆炸,故C错误;塑胶、玻璃、铝盘、废纸、桌布等垃圾属于可回收垃圾,故D正确。 8. A【解析】苯环不含有碳碳双键,1 mol苯乙烯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为N,错误;乙烯和丙烯的最简式相同,均是 CH,则4.2 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中含有的极性链数目为0.6Na,正确;标况下SQ不是气态,不能利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含有的电子数,错误;常温下,1 L0.5 mol/L NH 4CI溶液与2 L0.25 mol/L NH 4CI溶液中俊根的水解程度不同,所含

20、NH+的数目不相同,错误;NO2和NQ的最简式相同,均是 NO,常温下,4.6g NO2和N2Q混合气 体中所含原子总数为 0.3Na,正确;在 KCIO3 + 6HCl(浓尸KCl + 3Cl 2+3H2O反应中,每生 成1 mol Cl 2,转移的电子总数为 52,错误;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22.4L即1mol氯化氢时,断裂化学键的总数为12,故错误;高温下,16.8 g Fe (即0.3mol )与足量水蒸气完全反应失去 0.8Na个电子,正确,答案选 A【考点定位】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计算【名师点晴】要准确把握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一要认真理清知识的联系,关注状况条件和物质状态

21、、准确运用物质结构计算、电离和水解知识的融入、留心特殊的化学反应,如本题中铁与氧气和 H2O的反应、阿伏加德罗定律和化学平衡的应用。避免粗枝大叶不求甚解, 做题时才能有的放矢。 二要学会留心关键字词,做题时谨慎细致,避免急于求成而忽略问题的本质。必须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基础点进行辐射,将相关知识总结归纳,在准确把握各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之间关系的前提下,着重关注易错点,并通过练习加强理解掌握,这样才能通过复习切实提高得分率。 9. C【解析】A.将盐酸滴入 NaHCM液中有气泡产生,可知盐酸比碳酸酸性强,但无法证明氯 的非金属性比碳强,故A错误;B.用pH试纸分另I测定0.1mol L -1的Na

22、2SO溶液和0.1mol - L -1 的NaHSOm的pH,根据溶液的pH可知HS®结合H+的能力比SO2-弱,故B错误;C.乙烯 与SO通入酸性KMnO溶液中溶液褪色, 原理均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C正确;D. Mg(OH)和Fe(OH)3的构型不一样,无法判断溶度积大小,故 D错误;答案为 Q 10. B【解析】AB、C、DE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A元素可以与B、CE元素分别形成甲、乙、丙三种物质且甲、乙均为 10电子化合物,丙为18电子化合物,则 A 为氢元素,10电子化合物可能为甲烷、氨气、水、HF;已知甲+巳=丙+巳,甲+丙=丁,则E的电子为双原子分子,故

23、E为Cl元素,则B为氮元素,且 日C相邻,则C为氧元素,故甲 为NH、乙为HQ丙为HCl、丁为NHCl; D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层数相等,原子 序数大于氧元素,处于第三周期,最外层电子数为3,故D为Al元素,A. N、O Al 3+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N3->d->Al3+, A错误;B. H与O两种元素共同形成的 10电子粒子有H2。H+。OH三种,B正确;C. Al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以是第三周期第m A族,C错误;D. 丁为NHCl,含有离 子键、共价键,故 D错误;答案选B。【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的推断【名师点晴】推断元素化

24、合物是解题的根据,注意掌握常见10电子、18电子物质,归纳如下:(1) “18电子”的微粒:分子离于一核18电子ArK+、Ca2+、Cl、S2二核18电子F2、HClQ2、HS三核18电子HS四核18电子PH、H2C2五核18电子SiH4、CHF、NHOH六核18电子NH、CHOH其他微粒GH、CHNH+2 +N2H5、N2H3(2)“10 电子”的微粒:CH、NH、HQHF、NeNW、HOOH、C2、F、Na+、Mg +、Al3+等。“9电子”的彳粒:一F、-OH NH、一CH(取代基)。“14电子”的微粒:Si、 N2、CO。也 “2 电子”的微粒: He HI > Li Be2+&

25、gt; H2。11. C【解析】A.在化学式为 QH4的烷烧分子中,含有三个甲基的同分异构体分别是:2-甲基戊烷和3-甲基戊烷,两种同分异构体,故A正确;R能使澳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说明为戊烯,分别为1-戊烯、2-戊烯、2-甲基-1- 丁烯、2-甲基-2- 丁烯、3-甲基-1-丁烯,故总共有 5种,故B正确;C、不能与Na反应生成氢气,说明为醛类,GHoO可以为甲丙醛,丙基有 2种,可以为二乙醛,共3种,故C错误;D能与NaHCO应说明为竣酸,GHQ可写成C3H7COOH 丙基有2种,故D正确,故选C【名师点晴】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掌握碳原子数小于 5的烷煌基的个数是解决本题

26、的关键,甲基和乙基各1个,丙基2个,丁基4个,戊基8个。12. D【解析】A、装置是原电池装置, 根据图中信息知道是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A错误;日原电池中阳离子移向正极,甲池中碳棒是正极,所以氢离子从乙池移向甲池,B错误;G甲池中碳棒是正极,该电极上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即AQ+2l+2e = H2AQ C错误;D在乙池中,硫化氢失电子生成硫单质,碘单质得电子生成I,发生的反应为H2S+I3 =3I-+SJ +2H+, D正确;答案选 D。【考点定位】考查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以及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名师点晴】注意掌握原电池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方法:先确定原电池的正负极,列出正负极上的反应物质,并标

27、出相同数目电子的得失;注意负极反应生成的阳离子与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是否共存; 若正极上的反应物质是O,且电解质溶液为中性或碱性,电极反应式中不能出现 H+,且水必须写入正极反应式中,与Q结合生成OH,若电解质溶液为酸性,电极反应式中不能出现 OH ,且H+必须写入正极反应式中,与Q结合生成水;正负极反应式相加(电子守恒)得到电池反应的总反应式。若已知电池反应的总反应式,可先写出较易 书写的电极反应式, 然后在电子守恒的基础上,总反应式减去较易写出的电极反应式,即得到较难写出的电极反应式。13. C【解析】A根据电荷守恒思想,应是 c(NH4+) + c(H + ) = c(OH )+c(Cl

28、 ), A错误;日 溶液 中存在电荷守恒 c(NH4+) +c(H + ) = c(Cl ) + c(OH ),则 c(Cl ) + c(OH ) + c(NH3 H 2。)= c(NH4+ ) + c(NH3 H2O)+c(NH3 H2O)>0.1mol L : B错误;C pH=9.5 说明溶液显碱性, NH4 +的水解小于NH H2O的电离,根据图像,c(NH3 H2O)>c(NH4+)因此溶液中: c(NH3?H2O)>c(NH4+)>c(OH-)>c(H+), C正确;DX W岚时,c(NH3 - H2O)=c(NH4+) =0.05mol - L1,加

29、入 0.05molNaOH 固体,得到 0.1mol 的 NH - 0和 0.05molNaCl , c(Na + ) = c(Cl ), 因此 c(Cl ) = c(Na+)>c(OH )>c(NH 4+ )>c(H +) , D错误。答案选 C。考点:考查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等知识。14. D【解析】太阳内部发生的是热核反应,故 A正确;光电效应揭示了光具有粒子性,选项 B h 正确;根据,=可知,动量相同的质子和电子,它们的德布罗意波的波长相等,选项 CP正确;P衰变的实质是原子核中的一个中子转变为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电子释放出来,不是来自核外电子,选项D错误。27.共(1

30、2 分)(1)过滤(1 分)、碱(1 分)(2)4Cr(OH)3+ 4 NaCQ+ 3O=4N&CrC4+4CG+6H2O(2分)(3) AIO2 +H+ H2OAl(OH)3 J (2 分)(4)蒸发浓缩(1分)、促使反应2CrO2-+24=MCr2O2+HO平衡向正方向移动(1分)(5)72.00% ; ( 2 分)(6)C (2 分)【解析】(1)从盐类水解的角度解答;(2)氧化焙烧过程中有氧气参加反应,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完成方程式;(3)水浸后溶液中存在 Ns2CrO、NaAQ、NaZnQ等物质,加入硫酸调节溶液的pH可得到Zn (OH 2、Al (OH 3沉淀;(4)水浸后溶液

31、中存在 N&Crd,加入硫酸发生 CrO42-+2H+?Cr2O2-+HO,从平衡移动的角度分析;(5)阴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解答:(1)操作是从溶液中分离出滤渣,操作是的名称是过滤;水浸后溶液中存在NaCr。、NaAlQ、Ns2ZnQ等都为强碱弱酸盐,水解后呈碱性;(2)氧化焙烧过程中有氧气参加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可知,还反应生成水,反应的方程式为4Cr(OH) 3+ 4 Na 2CO+ 3O24NaCrQ+4CG+6H2O(3) Zn (OH 2、Al (OH 3具有两性,水浸后溶液中存在N&CrQ、NaAQ、NaZnQ等物质,加入硫酸调节溶液的 pH可得到Zn (OH 2

32、、Al (OH 3沉淀,NaAlQ加入酸生成 Al (OH 3 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AIO2 +H+ H2OAl(OH) 3 J ;(4)水浸后溶液中存在 Na2CrO4,加入硫酸发生 CrC42-+2HI?Cr2O2-+H2O,加入硫酸可使平衡向 正反应方向移动,将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可得到晶体,(5)根据实验步骤可知,用碘化钾Cr2Q2-将还原成Cr3+,根据电子得失守恒有关系式 C2O2- 312,再用 NaSzQ标准溶?滴定(I 2+2GQ2-2I-+&Q2-),所以有关系式 Cr2。2-3126S2Q2-, NaSO的物质的量为 0.1500mol/L X36.00mL=5

33、.4X10 -3 mol ,所以样品中 N&CrzO的物质的1100mL量 6 X5.4X10-3 molx 25mL =3.6X10-3 mol ,样品中 NazCrzQ的纯度为°。=72%故答案为:72%3.6 10,262 g moi 1001.31g(6)A .配制溶液时,用托盘天平称取试样后,一般经溶解、转移(含洗涤)、定容、摇匀等步骤,配制成100mL溶液,故A错误;B.滴定时,用 NaSQ滴定 滴定终点时溶液由蓝 色变为无色,故B错误;C.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 测定结果偏低,读取的标准液体积偏小, 所以测得的结果偏低,故C正确,故选 Q点睛:电解过程中钠离子通过

34、阳离子交换膜进入阴极室,所以右侧阳极室中钠离子减少。28.(共 16 分)(1) NaOHU(1 分)(2)小于 0.6Na (2 分)(3)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钢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产生,如有,则说明含有硫酸根离子,反之,则不含(1分)(4)乙、丙(1分)Cl2>Fe3+>SO(1 分)II. (1)溶液变蓝,铜片溶解,导管口有无色气体冒出(1分);除去未反应的 NO防止污染空气(1分)(2)方法I :将生成物置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若产生无色气体并在液面上方变为红棕色,则 C中产物是亚硝酸钠(2分) 3NO 2 +2H+=NQ +2NOT +H2O (2分)方法II :将生成

35、物置于试管中,加入酸性KMnO溶液,若溶液紫色褪去,则 C中产物是亚硝酸钠(2 分)5NO +2MnO +6H+=5NO +2Mn+3H2O (2 分)(3)碱石灰(1分)打开弹簧夹,通入 M一段时间(1分)(4) 5X。4 (2 分)【解析】I. (1)氯气有毒,棉花中浸润 NaOH溶液,可以吸收氯气,防止污染,故答案为: NaOH§ 液;(2) A中的反应为 MnO+4HCl (浓)WiMnCb+Clzf+2H2Q 36.5%密度为 1.2g/ml 盐酸 100ml1000) 0 JffixL中含有氯化氢的物质的量为素 X0.1=1.2mol ,反应一定时间后,变成稀盐酸,反应不

36、再进行,因此转移的电子数少于0.6Na,故答案为:少于 0.6Na;(3)过程中溶液显酸性,检验硫酸根离子应选择稀盐酸和氯化钢溶液,操作为加入盐酸 酸化的氯化钢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产生,如有,则说明含有硫酸根离子,反之,则不 含,故答案为: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钢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产生,如有,则说明含有 硫酸根离子,反之,则不含;(4)甲中第一次有Fe3+,无Fe2+,则氯气的氧化性大于铁离子,第二次有硫酸根离子,可能 是过量的氯气将二氧化硫氧化,无法证明二氧化硫是被铁离子氧化;乙中第一次,说明氯气不足,氯气氧化性大于铁离子,第二次有硫酸根离子,说明发生二氧化硫与铁离子的反应, 则氧化性

37、铁离子大于二氧化硫;丙中第一次有Fe3+,无Fe2+,则氯气的氧化性大于铁离子,第二次有亚铁离子,说明发生二氧化硫与铁离子的反应,则氧化性铁离子大于二氧化硫;氧化性顺序为Cl2>Fe3+>SQ,故答案为:乙、丙; Cl2>Fe3+>SO。II. A 装置中C和浓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Q,反应方程式为 C+4HNQ(浓)=CQT +4NQ4+2H2。,NQ通入B中和水发生反应 3NQ+HQ=2HNQNQ Cu和稀硝酸发生反应 3Cu+8HN®3CuN02NQT +4H2Q, C中发生反应 2NQ+NaQ=2NaNQ 剩余的NQ被酸性高镒酸钾 溶液氧化生成硝酸

38、。(1)根据上述分析,B中观察的主要现象是溶液变蓝,铜片溶解,导管口有无色气体冒出; NQ有毒不能直接排空,NQ和酸性高镒酸钾溶液反应生成硝酸根离子和镒离子,D装置的作用是除去NQ防止污染空气,故答案为:溶液变蓝,铜片溶解,导管口有无色气体冒出; 除去未反应的NQ防止污染空气;(2)亚硝酸钠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无色气体NQ NQ不稳定易被氧气氧化生成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该实验现象说明含有亚硝酸钠,相关的反应方程式为3NQ+2H+=NQ +2NQT +H2Q,故答案为:将生成物置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若产生无色气体并在液面上方变为红棕色, 则C中产物是亚硝酸钠;3NQ-+2H=NQ- +2NQT

39、+H2Q;(3)从B装置中出来的气体中含有 NQ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这几种物质都能和过氧化钠反 应,要使C中只有NQ和过氧化钠反应,则BC装置间的E装置应该能吸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使用的药品是碱石灰;要排除空气防止发生反应,应该先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故答案为: 打开弹簧夹,通入 N2一段时间,故答案为:碱石灰;打开弹簧夹,通入N2一段时间;(4) 5mol/L NaNQ2溶液的 pH为 9,M酬般版1旷与1产1 一的加附)吧& 心Ki=,加工 口 = 5TQ7 =5x10-1°=。(助 T *,町=几,Ka=l° =5X 10 -4,故答案为: 5X10 4;点睛:

40、本题考查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及氧化还原反应,明确装置的作用及发生的反应是解答的关键,注意氧化性的比较是解答的难点。本题的第二个难点是亚硝酸的电离平衡常数的计算,要熟记(=心。35.共15分(1分)sp3(1分)(2) H-O-C三N(1分)直线型(2分)(3)立方体(2分)(4) G0H0Fe (2 分) 6 (2 分) 重叠 1 分)(5) 2 (1 分)(6) 6000/D p (2 分)【解析】In(1)竣基的结构简式为两个O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分别为3、4,则杂化类型分别为 sp2、sp3;(2)碳为四配位,氮为三配位,氧为两配位,故氟酸( HOCN的结本式是 N-C-O-H;氟酸(HOCN的结本式是N-C-O-H,中心原子碳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b键个数+孤电子对个数1=2+2 (4-2X2) =2,采取sp杂化;CNOfe子数为22,与CNOM为等电子体微粒为 CO, CO是直线型分子,等电子体的结构相似,所以CNO勺空间构型是直线型;(3)距一个阴离子周围最近的所有阳离子为顶点构成的几何体是立方体;(4)因为包含两个环戊二烯基与铁原子,又环戊二烯基为-C5H5,所以二茂铁的分子式为C0HwFe;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