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放射医学技士(师)考前必看_第1页
2017放射医学技士(师)考前必看_第2页
2017放射医学技士(师)考前必看_第3页
2017放射医学技士(师)考前必看_第4页
2017放射医学技士(师)考前必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7 放射医学技士(师)考前必看1. 焦片距的选择:一般肢体(75100cm);胸部(180 200cm);婴幼儿胸部(100cm);近距离摄影(胸锁、融下颌关节)3550cmo2. 滤线栅(被检肢体厚度15cm或60kVpT )3. 吸气与呼气的应用:平静呼吸不屏气(手、前臂、下肢、躯干);平静呼吸下屏气(上臂、颈部、头部、心脏);深吸气后屏气(肺部、膈上肋骨);深呼气后屏气(腹部及膈下肋骨);缓慢连续的浅呼吸(胸骨正位)。4. 照片标记内容:X线片号及片序号;摄影日期;被检肢体的方位;医疗机构名称;被检者姓名;其他。5. 标准姿势(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两目平视,下肢并拢,足尖及掌心

2、向前,双上肢下垂置于躯干两侧。6. 矢状面:将人体纵切为左右两部分的切面;正中矢状面:将人体左右等分的面;冠状面(额状面):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分的纵切面;水平面(横切面):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分的切面。7. 听眦线:外耳孔中点与同侧眼外眦的连线;听眶线:外耳孔上缘至同侧眼眶下缘的连线。(与解剖学的水平面平行,与同侧听眦线约呈12 °角);听鼻线:外耳孔中点与同侧鼻翼下缘的连线。(与同侧听眦线约呈25°角);听口线:外耳孔与同侧口角的连线。(与同侧听眦线约呈35 °角);锁骨中线:经过锁骨中点并与矢状面平行的直线。8. 垂直投射: X 线中心线与地面垂直时;水平投射:

3、 X 线中心线与地面平行时。向上倾斜:中心线向头端倾斜时;向下倾斜:中心线向足端倾斜时。9. 矢状方向:/人体矢状面;前后方向:前后;AP切线方向:与被检肢体局部的边缘相切。10. 命名原则:投射方向;位置设计人姓名;身体与胶片暗盒的相互关系;被检肢体姿势;被检肢体的功能状态。11. 颌顶位(下上轴位):顶部贴近胶片暗盒,X线颌部-顶上;右前斜位(第一斜位):右前部靠近胶片,X线 左后f右前;左前斜位(第二斜位):左前部靠近胶片,X线 右后-左前;右后斜位:右后部靠近胶片,X线 左前-右后;(效果与右前斜位近似)12. 上肢摄影注意事项:至少包括一端关节;骨长轴/胶片长轴;1张片2位置,肢体同

4、一端三胶片同一端,关节面在=;较厚部位使用滤线器;婴幼儿常规摄双侧,以便对比; FFD=7A 100cm。13. 下肢摄影注意事项:与上肢基本相同。与上肢等厚部位应略增kV;股骨颈等较厚部位应用滤线器;足的跑骨与趾骨体厚相差大,全足正位摄影用高kV、低mA14. 骨性胸廓:由胸椎、胸骨和肋骨连接而成。15. 胸骨后前位:可应用近距离摄影,条件:低kV、低mA长t。16. 肋骨摄影:采用:隔上肋骨前后位、隔下肋骨前后位、肋骨斜位、肋骨切线位、肋椎关节前后位。17. 脊柱体表定位标志:C1 =上腭;丁4-5=胸骨角;L1 =剑突末端与肚脐连线中点;L3=脐上3cm;L4=脐。18. 颈椎斜位:用途

5、:观察颈椎椎间孔、椎弓根及关节突关节。19. 颈椎侧位:照片显示:17颈椎以正常生理曲度显示于照片正中;各椎体两侧缘重合,无双缘现象;椎体骨纹理、椎间隙及关节突关节显示清晰;下颌骨不与椎体重叠;椎前软组织层次清楚。20. 腰椎侧位:照片显示:全部腰椎呈侧位显示于照片内;椎间孔投影于照片正中;各椎体边缘及椎间隙显示清晰;椎体后缘无双边影像;椎体及附件骨质结构清楚。21. 骨盆解剖及体表定位:雕骨由骼骨、坐骨和耻骨组成;骼崎最高点连线=脐和L4棘突;髂前上棘是摄片定位的重要标志;耻骨联合=尾骨;屈股时臀部可摸到坐骨结节。22. 成人胸部正位(常规后前位)摄影FFD=15O 180cm,侧位及斜位为

6、100cm;心像FFD=18U 200cmi心脏摄影检查体位:后前位、左前斜位、右前斜位。肺部病变检查的常规摄影体位是:后前位、侧位。23. 胸部正位(后前位):用途:观察胸廓、肺部、纵隔及膈肌等病变;了解心及大血管的形态和大小;协助诊断心的瓣膜病变和先天性疾病等。24. 胸部正位:照片显示:照片包括两侧胸廓、肋膈角及前部肺野。肩胛骨位于肺野外方,两侧胸锁关节影像与棘突距离相等。胸骨、心及脊柱影像重叠。肺纹理、肋骨、膈肌及心的边缘锐利,图像清晰。摄影条件恰当时,肺野密度适中,胸部影像层次丰富,对比良好,纵隔内可显示14胸椎影,心影边缘处的肋骨隐约可见。肺位于纵隔两侧,为感光较多的影像。肺内带中

7、部为肺门影,有放射状伸向肺野的肺纹理。纵隔右下方的弧形缘为右心房,上方为升主动脉和上腔静脉的复合影。纵隔左下缘为左心室,向上依次为肺动脉段及主动脉结。25. 肺部前凸前后位(前弓位):用途:检查肺尖处病变,避免锁骨及前肋骨的遮盖。26. 腹部摄影注意事项:1.前12日内食少渣少糖食物;2 .前1日晚,睡前服泻剂;3 .当日晨禁食,先透视。肠腔内粪便气体多,应行清洁灌肠。除新生儿外均应采用滤线器摄影技术;观察液体平面或腹腔内游离气体时,应采用立位(腹部站立前后位)或卧位水平投射(腹部侧卧前后位利于显示气体及气液平面,应取左侧卧位); FFD=90- 100cm;应包括整个腹部。27. 腹部仰卧前

8、后位:照片显示:为全腹部正位像,膈及耻骨联合摄入片内,两侧包括左右腹壁,脊柱居中与照片长轴平行,双侧髂骨影像对称。上部腰椎两侧可见肾轮廓影,腰大肌边缘清晰显示。结肠内若有气体则显示出肠腔轮廓。28. 头颅:应用解剖:共 23 块。除下颌骨由颞下颌关节,舌骨由韧带连接外,其他骨之间皆借骨缝和软组织连接;分为脑颅和面颅;脑颅8 块。额、枕、顶骨(左右)、颞骨(两侧)、蝶、筛;围成颅腔。面颅15 块。鼻、泪、腭、颧、鼻甲、上颌(成对)。梨、下颌、舌(单一);组成眼眶、鼻腔、鼻旁窦及口腔。前后径:眉间至枕骨最远点的距离。横径:两侧融鳞缝上缘间的直线距。高径:枕骨大孔前缘至颅顶最高点的距离。29. 头颅

9、指数:二头颅最大横径/头颅最大前后径X 100%;因人而异;中头型的头颅指数:7080%;短头型的头颅指数: 80%;长头型的头颅指数: 70%。30. 头颅摄影注意事项:颅底骨折患者, 不能摄取颏顶位颅底片, 摄取头颅前后位及仰卧水平侧位片; 凹陷骨折采用切线位摄影;一般使用滤线器,小部位可免用;FFD=80- 90cm;(一 般为 100cm)。31. 对比剂应具备的条件:与人体组织间的对比度大,显影清晰;无毒性、刺激性小、副作用少;理化性能稳定,能久储不变;易于吸收和排泄,不再体内存留;使用方便,价格低廉;口服无臭无味,易被患者接受。32. 对比剂的分类:阴性气体空气、氧气、二氧化碳阳性

10、钡剂医用硫酸钡碘剂无机碘:碘化钠有机碘:经肾排泄离子型泛影葡胺、复方泛影葡胺、碘肽葡胺(新泛影葡胺)、双碘肽葡胺(碘卡明)非离子型甲泛葡糖(碘葡酰胺)、碘苯六醇(欧乃派克)、碘曲伦(伊索显)、碘必乐、优维显经肝排泄口服碘番酸、呲罗勃定(碘普酸)静注胆影钠、胆影葡胺油脂类碘化油、碘苯酯、乙碘油、乳化碘油33. 阴性对比剂特点:原子量低、比重小、易被 X线穿透的低密度物质;空气和氧气:吸收较慢,有产生气体栓塞的危险;(空气最慢)二氧化碳:溶解度较大,不会产生气体栓塞,但吸收较快;用途:蛛网膜下腔、关节囊、腹腔、腹膜后和纵隔。34. 阳性对比剂特点:原子量高、比重大、不易被 X线穿透的高密度物质;常

11、用钡剂和碘剂;X线衰减系数大于周围组织;非离子型对比剂毒性较小。35. 硫酸钢:,胃肠道造影;碘化油:X心血管造影;甲泛葡糖:理想的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造影剂,对心、脑组织毒性低。V (高危病人)静脉尿路造影及心 血管造影。36. 对比剂引入途径:直接引入:胃肠钢餐、钢灌肠、支气管造影、逆行肾盂造影、子宫输卵管造影,冠状动脉造影;生理排泄:口服或静脉注入胆系造影剂、静脉肾盂造影。37. 碘过敏试验主要方法:静脉注射试验(较可靠,临床常用);(注射 15min后观察有无过敏反应)口服试验;眼结膜试验;舌下试验;皮内试验。38. 碘造影剂产生的过敏反应及处置:轻度:面部潮红、灼热、眼和鼻分泌物增加、

12、胸闷、恶心、呕吐、腹痛、头痛等。处置:不需治疗,减慢注药速度或暂停注药。重度:休克,循环及呼吸功能衰竭,表现有血压下降、脉搏细快、面色苍白、口唇发甜、气喘及呼吸困 难。处置:立即停止造影检查进行急救。39. 腹部加压引起的迷走神经反应:行静脉肾盂造影时;轻者:面色苍白、出冷汗、烦躁不安、脉搏细弱等休克症状;重者:意识障碍,甚至心跳骤停。急救措施:立即去掉腹部压迫物(最有效),同时皮下注射阿托品0.5mg。40. 气体栓塞急救措施:迅速将患者置于头低足高左侧卧位。41. 胆系造影的禁忌症:肝硬化及肝炎;严重的甲状腺功能亢进;胃肠道急性炎症;严重的肝、肾功能衰竭;对碘过敏者;急性胆道感染。42.

13、口服法胆系造影:(服药后12 、 14 、 16 小时摄片观察胆囊充盈及浓缩情况)碘番酸或碘阿芬酸成人用量6g/次,体重80kg服双剂量;服对比剂后1214h可较好显示胆囊充盈及浓缩情况;显影满意后服脂肪餐, 30 、 60 、 120min 各摄片 1 张,观察胆囊收缩功能及胆道显影情况;造影前准备:I摄胆系平片;II前12d吃少渣食物;W前13d中吃高脂,使胆囊排空,晚无脂食物;IV当日禁饮食。禁忌症:I肝炎及肝硬化n急性胆道感染w严重的肝、肾功能衰竭1V严重的甲状腺机能亢进43. 静脉肾盂造影:又称:静脉尿路造影;常用对比剂:泛影葡胺、泛影钠;造影前准备:I摄取全尿路平片,II清洁肠道,

14、W做碘过敏试验;造影方法:I腹部压迫:a.压迫点在两侧骼前上崎连线水平;b. 压迫球呈倒“八”字形放置;c.压力为(80100mmHg 5.33kPa 8.00kPa ;d. 防止对比剂进入膀胱;e. 观察全尿路时应解除压迫。II注药后7、15、30min,各摄肾区片1张;摄影技术:疑有肾下垂可在摄全尿路片时采取站立位,疑肾盂积水应加大对比剂剂量。照片显示:不显示肾上腺。注意事项:腹部巨大肿块不能施行加压法。44. 大剂量静脉尿路造影:禁忌症:I对碘过敏;II严重心血管病;HI甲亢;IV多发性骨髓瘤合并肾功能衰竭;V严重肝病。经子宫颈口注入;45. 子宫输卵管造影:常用碘化油;兼有治疗输卵管阻

15、塞作用;禁忌症:I生殖器官急性炎症;II子宫出血、经前期和月经期;W妊娠期、分娩后6m和刮宫术后30d内;IV子宫恶性肿瘤;V碘过敏。46. 体层摄影基本原理:支点固定,X线管与胶片相对移动;单向移动式轨迹(水平移动式十弧形移动式)直线轨迹;多向移动式轨迹-圆、椭圆、内圆摆线(草花式)、螺旋线、正弦线、随意线形体层面 =指定层=预选层。一般机械角照射角;照射角大,体层薄;照射角小,体层厚。区域体层照射角范围:10° ;干扰影:包括晕残影、核残影、线阴影和畸变影;体层厚度:体层照片上成像清晰的组织厚度;层间距:某体层面中心至相邻体层面中心的距离;(10)固定支点式体层装置:I支点固定;

16、II调节床面高度改变层深;w焦点支点胶片间距离固定不变;IV放大率不变;V照射角可调。(11)体层摄影体位选择:I欲摄平面尽量处于水平状态;II尽量避开层外高密度组织;mX线管运行方向尽量与层外组织长轴垂直;IV观察液气平面采用立位体位;V层外高密度组织尽量置体层面以上。(12)利用X线照片定位、定层:I行正位体层摄影用正位片定位,侧位片定层;II行侧位体层摄影用侧位片定位,正位片定层(13)曲面体层常用于:上下颌骨、融下颌关节、上颌窦、鼻腔。(14)可调支点,固定支点。47. 乳腺摄影:软X线摄影利用X线光电效应;常摄取侧位和轴位片;屏气曝光;FFD=4050cm 40kV J ;48. 眼

17、内异物定位检查:主要目的:在明确异物存在的前提下,确定异物的位置;定位最准确:角膜缘定位环法。包括:(双面药膜)普通X线胶片、口腔用X线胶片。(单面药膜)软组织 X线胶片、CT胶片(分色片)、荧光缩影胶片、X线复制片;分类:I 一般摄影用 X线胶片:a. 感蓝胶片:吸收光谱峰值在420nm;b. 感绿胶片(扁平颗粒胶片):吸收光谱峰值在550nm;c. 乳腺摄影用正色胶片;d. 高清晰度摄影用胶片。n多幅相机和激光相机成像胶片:a. 多幅相机成像胶片;b.激光相机成像胶片。1.氮短(HN型):630nm; 2.红外(IR型):820nsHI影像增强器记录胶片:a. 荧光电影胶片;b. 荧光屏图

18、像及荧光缩影胶片。IV特种胶片:a. 直接反转胶片;b. 清洁用胶片。管理:I低温(1015C)干燥(4060%)下存放,胶片冷藏;II避免各种光线照射;W胶片放置(竖放,防摩擦防重压);IV防有害气体;V有效期内使用。结构:I片基;(聚酯)II乳剂层;a. 卤化银;(卤族元素氟、氯、溴、碘与银的化合物)。普通片( AgBr+AgI );扁平颗粒片(AgBr);晶体颗粒大,感光度高;分布均匀,对比度高,颗粒性好;大小不一,宽容度大;小,分辨率高。b. 明胶。主要性质(对卤化银颗粒起到介质和保护作用;提高乳剂感光度,形成感光中心;多孔性;热熔冷凝性;难溶于水。)缺点:性能不稳定。W附加层;a.

19、保护层:防止乳剂层机械损伤;b. 结合层(底层):使乳剂层牢固黏附在片基上;c. 防光晕层(防反射层):防止强烈光线从片基反射,再次感光。(单面药膜胶片用)普通 X 线胶片(色盲片):对红色最不敏感(盲色),对蓝、紫色光较敏感;50. 增感屏:结构:I基层:(树脂加工的硬纸板或聚酯塑料板);II荧光体层:a. 单纯型(如钨酸钙)b. 赋活型(如稀土):母体(荧光体具有各种特性的基础) ;赋活剂(包含在荧光体中形成发光中心并增强其的活性物质)融剂(促进母体结晶化,同时有增加发光效率的作用)。W保护层:主要组成物纤维化合物。作用: a. 防止静电现象;b. 对质脆的荧光体进行保护;表面清洁时使其不

20、受损害。IV反射层(使荧光反射回胶片,提高发光效率)或吸收层(防止荧光反射到胶片,提高影像清晰度)。分类:I鸨酸钙屏:配合感蓝片使用。分为高中低速。II稀土增感屏:钮系与镯系。分为: a.配合感蓝片使用;b.配合感绿片使用。常用氟氯化钡/ 铕(蓝光)屏和硫氧化钆( ga2 )(绿光)屏。增感率 : 在照片上产生同等密度为1.0 时,无屏与有屏所需照射量之比。f=to/t影响增感率的因素:荧光物质对 X线的吸收效率和荧光转换效率。吸收和转换效率与荧光质种类、颗粒大小、荧光层厚度以及加入的吸收光能量的染料有关,而与管电流量无关。对影像效果的影响:I影像对比度增加;II影像清晰度降低;W影像颗粒度变

21、差。保管:I防高温,防潮湿;II防阳光曝晒;W防止水和药液溅如;IV暗盒应直立放置,避免重压变形。51.照片斑点:I构成要素:量子斑点、屏斑点、胶片颗粒性;II控制方法:a.控制增感率;b. 选用均一性强的增感屏;c.适当提高mA相应降低kV;d. 控制摄影条件。52 . 感光:是化学反应中的光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潜影:形成先决条件:光量子被卤化银吸收。组成物质:银集团 nAg53 .显影:途径:I物理显影;II化学显影(实际全为)显影液:组成:I显影剂:分类: a.无机;b.有机(照片冲洗全为)常用:米得(对甲氨基酚硫酸盐);对苯二酚(海得);菲尼酮( 1- 苯基 -3 呲唑烷酮)II保护剂:

22、常用 亚硫酸钠。作用: a. 防止显影剂氧化;b. 防止照片污染,并稳定显影作用。W促进剂:常用 碳酸钠、氢氧化钠、偏硼酸钠。作用: a. 为氧化还原反应,提供氢氧根离子,促进显影剂的电离;b. 促使乳剂层膨胀,加大显影液渗透性;c.稳定显影液PH值。IV抑制剂:溟化钾、有机防雾剂。作用:防止照片灰雾的产生。V溶剂:主要为水溶剂。理想的水溶剂为蒸储水。常用显影液组合类型:IMC型一米得(Metol )和对苯二酚(Quinol );n PQ型一菲尼酮(Phenidone )与对苯二酚。PQ型显影液性能:a.具有明显的超加和性;b. 具有良好的保存性和显影能力的持续性;c. 照片处理容量大;d. 无显影中的着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