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节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物质的分类第二章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考考 纲纲 要要 求求4、了解常见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了解常见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5、理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二者的转化关系。、理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二者的转化关系。3、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1、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2、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7、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并能进行有关计
2、算。、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并能进行有关计算。8、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了解常见的氧化还、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及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判断。原反应及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判断。9、比较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比较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6、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了解常见离、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子的检验方法。 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物物质质宏观角度宏观角度由元素组成由元素组成微观角度微观角度由微粒由微粒 构成构成分子分子原子
3、原子离子离子1元素元素元素是具有相同元素是具有相同 的同一类的同一类 的总称。的总称。核电荷数核电荷数 原子原子 游离态和化合态是元素在自然界中的两种存在形态游离态和化合态是元素在自然界中的两种存在形态例如例如C、N、O等元素既有游离态等元素既有游离态(金刚石、金刚石、N2、O2、O3等等)又有化合态,而碱金属、卤素、磷、硅等元又有化合态,而碱金属、卤素、磷、硅等元素在自然界中不存在游离态。素在自然界中不存在游离态。元素元素由核电荷数由核电荷数(即质子数即质子数)决定决定 (如(如16 8O、17 8O、18 8O 为同一种元素)为同一种元素)原子原子由质子数和中子数两者共同决定由质子数和中子
4、数两者共同决定(如如1 1H、 2 1H(D) 、 3 1H(T) 为同一种元素的不同原子为同一种元素的不同原子)分子分子由原子的种类、个数及结合方式共同决由原子的种类、个数及结合方式共同决定定(如如O2、 O3,H2O、H2O2,CH3COOH、HCOOCH3均为不同分子均为不同分子)离子离子由它的组成、结构及电荷数共同决定由它的组成、结构及电荷数共同决定(如(如MnO4,MnO42为不同离子)为不同离子)比较项目比较项目原子原子分子分子离子离子相相异异点点概念概念电荷电荷相同点相同点相互联系相互联系化学变化中的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最小微粒(“核核变变”不属于化不属于化 学变化学变化)保持物
5、质化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学性质的一种微粒种微粒带电的原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或原子团电中性电中性电中性电中性带带(正或负正或负)电荷电荷均有大小、质量,不停运动,微粒间有间均有大小、质量,不停运动,微粒间有间距、存在相互作用,均可直接构成物质。距、存在相互作用,均可直接构成物质。分解分解结合结合ne-ne-分子分子 原子原子(或原子团或原子团) 离子离子( (二二) ) 分子、原子、离子有何异同?分子、原子、离子有何异同?2、物质的简单分类、物质的简单分类(1)、分类的目的和意义:、分类的目的和意义:(2)、分类的标准:、分类的标准:(3)、常用的分类方法:、常用的分类方法:根据组成或性质根据组
6、成或性质交叉分类法交叉分类法树状分类法树状分类法 分类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的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科学方法。运用分类的方法不仅能使有关化学物质及其运用分类的方法不仅能使有关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系统化,变化的知识系统化,还可以通过分门别类的研究,发现还可以通过分门别类的研究,发现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3)、常用的分类方法、常用的分类方法:Na2CO3Na2SO4K2SO4K2CO3钠钠 盐盐 钾钾 盐盐硫酸盐硫酸盐碳酸盐碳酸盐问题:对于左边几问题:对于左边几种纯净物从其组成的种纯净物从其组成的阳离子来看,它属于什阳离子来看,
7、它属于什么盐?从阴离子来看,么盐?从阴离子来看,又属于什么盐?又属于什么盐?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同一事物进行分类的方法。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同一事物进行分类的方法。可弥补单一分类方法的不足可弥补单一分类方法的不足交叉分类法:交叉分类法:空气空气OO2 2CuCuHH2 2SOSO4 4Ba(OH)Ba(OH)2 2KNOKNO3 3COCO2 2物物 质质化合物化合物碱碱盐盐酸酸氧氧化化物物单质单质金金 属属非非金金属属混合物混合物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 根据所含物质的种类数分类根据所含物质的种类数分类根据组成和性质分根据组成和性质分类类纯净物纯净物根据所含元素的种类数分类
8、根据所含元素的种类数分类(3)、常用的分类方法、常用的分类方法:树状分类法树状分类法答案答案不一定。一般情况下,含有一种元素的物不一定。一般情况下,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就是纯净物,但若是金刚石与石墨、氧气与臭质就是纯净物,但若是金刚石与石墨、氧气与臭氧混合在一起则属于混合物。氧混合在一起则属于混合物。 学习了分类的方法以后,我们应学学习了分类的方法以后,我们应学会对化学知识进行及时的会对化学知识进行及时的归纳和整理归纳和整理,学会学会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分类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分类,并通过,并通过对各类物质的代表物质的研究来了解这对各类物质的代表物质的研究来了解这类物质的性质,从而类物质的性质,从而
9、提高我们化学学习提高我们化学学习的效率的效率。二二.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物理物理变化变化化学化学变化变化1、物物质质的的变变化化定义定义: 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实质实质:物质不发生变化;分子、原子物质不发生变化;分子、原子不变,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不变,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定义定义: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实质实质:物质发生了改变,分子也物质发生了改变,分子也发生了变化发生了变化原则:原则:表示:表示:判断的依据:判断的依据: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物质变化物质变化物理变化物理变化化学
10、变化化学变化宏观表现宏观表现微观实质微观实质伴随特征伴随特征包括范围包括范围二者关系二者关系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比较、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比较没有新物质生成没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化学组成不变,无新化学组成不变,无新分子生成,可能有化分子生成,可能有化学键的断裂学键的断裂化学组成改变,旧化学组成改变,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键断裂和新键形成物质的形状、状态发物质的形状、状态发生改变生改变发光、放热、气体生发光、放热、气体生成、变色、产生沉淀成、变色、产生沉淀蒸馏蒸馏(分馏分馏)、蒸发、蒸发、升华、盐析、吸附、升华、盐析、吸附、渗析、渗析、潮解、潮解、焰色反焰色反应、金属导电等应、金
11、属导电等风化、裂化、皂化、风化、裂化、皂化、干馏、电解、水解、干馏、电解、水解、变性、同素异形体转变性、同素异形体转变变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但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但在物理变化过程里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在物理变化过程里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一轮复习2-1物质的分类(1)风化一般属于化学变化。风化一般属于化学变化。(2)物质潮解时若生成了结晶水合物属化学变化。物质潮解时若生成了结晶水合物属化学变化。(3)同素异形体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同素异形体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4)有化学键断裂的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如:有化学键断裂的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如:晶体硅熔化时,共价健断裂
12、应属于物理变化。晶体硅熔化时,共价健断裂应属于物理变化。(5)发生化学变化常常伴随放热、发光变色、生发生化学变化常常伴随放热、发光变色、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现象,但有上述现象的变成气体、产生沉淀等现象,但有上述现象的变化并不一定是发生了化学变化。化并不一定是发生了化学变化。 特别注意点:特别注意点:【例【例1】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焰色反应焰色反应 发光发热发光发热 燃烧燃烧 爆炸爆炸 盐析盐析 O3变成变成O2 A. B. C. D.【例【例2】用化学方法不能实现的是(用化学方法不能实现的是( ) A、生成一种新分子、生成一种新分子 B、生成一种新
13、离子、生成一种新离子 C、生成一种新原子、生成一种新原子 D、生成一种新单质、生成一种新单质CC典典 型型 剖剖 析析化学反应化学反应四种基本类型四种基本类型化合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按是否有电子转移按是否有电子转移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按是否有离子参加按是否有离子参加离子反应离子反应分子反应分子反应按反应进行的程度按反应进行的程度可逆反应可逆反应不可逆反应不可逆反应按反应的热效应按反应的热效应放热反应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吸热反应按反应物、生成按反应物、生成物组成形式分为物组成形式分为 3、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之间的
14、关系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之间的关系化合反应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有单质参加的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有单质参加的 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分解反应分解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有单质生成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有单质生成 的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既有单质参加又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既有单质参加又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还原反应注意一些典型的无机反应基本类型注意一些典型的无机反应
15、基本类型化合反应:化合反应:【例【例1】下列物质既可以通过】下列物质既可以通过单质间单质间化合反应制化合反应制得,又可以通过复分解反应制得的是(得,又可以通过复分解反应制得的是( ) A、CuS B、FeCl2 C、FeI3 D、H2S 【例【例2】下列物质既可以通过化合反应制得,】下列物质既可以通过化合反应制得,又可以通过复分解反应制得的是(又可以通过复分解反应制得的是( ) A、FeCl2 B、Al2S3 C、Fe(OH)2 D、Fe(OH)3DAD2FeCl3+Fe=3FeCl2 4Fe+6H2O+3O2=4Fe(OH)3 下列置换反应特别值得重视!下列置换反应特别值得重视!铝热反应铝热
16、反应2Al Fe2O3 2Fe Al2O32Na 2H2O 2NaOH H23Fe 4H2O Fe3O4 4H22Mg CO2 2MgO CCl2 H2S S 2HCl2H2S O2 2S 2H2O2C SiO2 Si 2CO2F2 2H2O 4HF O2C H2O CO H23Cl2 2NH3 N2 6HClSi 4HF SiF4 2H2高温高温高温高温点燃点燃高温高温高温高温【例【例3】已知】已知X和和Y均是均是短周期短周期元素中的元素中的同主族同主族元素元素的单质,的单质,W、V是化合物,它们有如下反是化合物,它们有如下反应应(系数,条件均略去系数,条件均略去):WXYV。试写。试写出符
17、合题意,且满足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出符合题意,且满足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1)W是水是水_ (2)V是水是水_ (3)W、V都是氧化物都是氧化物_2Na2H2O=2NaOH+H22H2S O2 2S 2H2O 2C+SiO2 Si+2CO【例【例4】已知】已知X和和Y均是均是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中的中的不同族不同族元素元素的单质,的单质,W、V是化合物,它们有如下反是化合物,它们有如下反应应(系数,条件均略去系数,条件均略去):WXYV。试写。试写出符合题意,且满足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出符合题意,且满足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1)W是水是水_ (2)V是水是水_ (3)W、V都是氧化
18、物都是氧化物_2F22H2O = 4HF + O22Al+Fe2O3 Al2O3+2FeCuO H2 Cu H2O CuOCuO、FeFe2 2OO3 3、NaNa2 2OOCOCO、P P2 2O O5 5、H H2 2O OCOCO2 2、P P2 2OO5 5、SOSO3 3CaOCaO、CuOCuO、K K2 2OOCOCO、NONO氧氧化化物物从组成从组成元素分元素分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1)氧化物的分类及应用)氧化物的分类及应用AlAl2 2O O3 3不成盐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成盐成盐氧化物氧化物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从从
19、性性质质分分三、物质分类的应用三、物质分类的应用-物质的性质(变化)物质的性质(变化)元素与氧化合生成的化合物叫做元素与氧化合生成的化合物叫做氧化物氧化物(有且只由两种元素组成)有且只由两种元素组成)过氧化物过氧化物其他其他(Fe3O4)1 1碱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一定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不一定定是碱性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 (如如MnMn2 2O O7 7 、CrOCrO3 3为酸性氧化物、为酸性氧化物、AlAl2 2O O3 3为为两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NaNa2 2O O2 2为过氧化物为过氧化物) )。2 2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不一定不一定是非金属
20、氧化物是非金属氧化物( (如如CrOCrO3 3 MnMn2 2O O7 7) ); 非金属氧化物也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 (如如COCO、NO)NO)。3 3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相应的酸、碱( (如如SiOSiO2 2、MgO)MgO)。4.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都是都是酸酐,都含有相对应的含氧酸,但酸酐,都含有相对应的含氧酸,但不不一定一定都能与水反应都能与水反应(如如SiO2) 。 特特 别别 注注 意意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的通性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的通性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
21、:如:如:CO2、SO2、Mn2O7;酸性氧化物通性:酸性氧化物通性:1 1)和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和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一般)(一般) 2 2)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3 3)和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碱性氧化:碱性氧化:如:如:K2O、MgO、CaO碱性氧化物通性:碱性氧化物通性:1 1)和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和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一般)(一般) 2 2)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3 3)和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
22、成盐和水的氧化物酸酸HH2 2SOSO4 4、HNOHNO3 3、H H3 3POPO4 4、H H2 2COCO3 3HClHCl、HH2 2S SHH2 2SOSO4 4、HNOHNO3 3、HClHClHH3 3POPO4 4 H2SO3HH2 2COCO3 3 CHCH3 3COOHCOOH2)酸的分类及其应用)酸的分类及其应用从是否从是否含氧分含氧分从酸性从酸性强弱分强弱分从电离产生的从电离产生的HH数目数目无氧酸无氧酸含氧酸含氧酸中强酸中强酸弱酸弱酸强酸强酸一元酸一元酸二元酸二元酸三元酸三元酸HNOHNO3 3、HClHClHH2 2SOSO4 4、HH2 2COCO3 3H H3
23、 3POPO4 4从物从物理性理性质分质分易挥发易挥发性酸性酸难挥发性酸难挥发性酸HHCl、HNOHNO3 3H2SO4、 H H3 3POPO4 4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H 的化合物。的化合物。1.能使指示剂变色能使指示剂变色2.酸酸+金属金属=盐盐+氢气氢气3.酸酸+碱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盐盐+水水4.酸酸+碱碱=盐盐+水(中和反应)水(中和反应)5. 酸酸+盐盐=新酸新酸+新盐新盐条件:条件:(1)金属指排在金属指排在H前面的活泼金属前面的活泼金属 (2)酸为非氧化性酸酸为非氧化性酸Fe +H2SO4=FeSO4+H2CuO+H2SO4=CuSO4+H2O酸
24、的通性酸的通性紫色紫色石石蕊试液遇蕊试液遇酸酸变变红红色,色,无色无色酚酚酞试液遇酞试液遇酸不变酸不变色。色。条件:生成物中有条件:生成物中有 或或或弱电解质或弱电解质1、下列关于氧化物的各项叙述正确的是、下列关于氧化物的各项叙述正确的是。酸性氧化物肯定是非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肯定是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肯定是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肯定是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肯定是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肯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均可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酸性氧化物均可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与水反应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酐与水反应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
25、定是酸酐,与水与水反应生成碱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碱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2、氧化性酸才有氧化性,非氧化性酸没有氧化性,、氧化性酸才有氧化性,非氧化性酸没有氧化性,这句话对吗?这句话对吗?典典 型型 剖剖 析析不对。酸都有氧化性(不对。酸都有氧化性(H+可得到电子)可得到电子)碱碱NaOH KOH Ba(OH)NaOH KOH Ba(OH)2 2Mg(OH)Mg(OH)2 2Cu(OH)Cu(OH)2 2 Fe(OH) Fe(OH)3 33)碱的分类及其应用)碱的分类及其应用从碱性从碱性强弱分强弱分从电离从电离产生的产生的OH-OH-数数目目中强碱中强碱弱碱弱碱强碱强碱一元
26、碱一元碱二元碱二元碱三元碱三元碱NaOH KOHNaOH KOHBa(OH)Ba(OH)2 2 Fe(OH) Fe(OH) 2 2Fe(OH)Fe(OH)3 3从溶解从溶解性分性分易溶碱易溶碱难溶碱难溶碱NaOH KOH Ba(OH)NaOH KOH Ba(OH)2 2Cu(OH)Cu(OH)2 2 Fe(OH) Fe(OH)3 31.能使指示剂变色能使指示剂变色 2.碱碱+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盐盐+水水 3.碱碱+酸酸=盐盐+水(中和反应)水(中和反应)4.碱碱+盐盐=新碱新碱+新盐新盐CO2+2NaOH=Na2CO3+H2OSO2 +2NaOH=Na2SO3+H2O条件条件:生成物中有生
27、成物中有 或或或弱电解质或弱电解质 FeCl3 + 3NaOH = Fe(OH)3 + 3NaClNH4NO3 + NaOH = NH3 + H2O + NaNO3紫色的紫色的石石蕊试液遇蕊试液遇碱碱变变蓝蓝色,色,无色的无色的酚酚酞试液酞试液遇遇碱碱变变红红色色碱的通性碱的通性盐盐-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子的化合物。复盐:由两种不同的金属阳离子(包括复盐:由两种不同的金属阳离子(包括NHNH4 4+ +)和一种酸根离子组成)和一种酸根离子组成复盐复盐盐盐正盐正盐酸式盐酸式盐碱式盐碱式盐NaCl、Na2CO3、CuS
28、O4NaHSO4、NaHCO3Cu2(OH)2CO3、Mg(OH)ClKAl(SO4)2 酸式盐:酸被碱部分中和的产物酸式盐:酸被碱部分中和的产物酸与碱完全中和的产物酸与碱完全中和的产物4)盐的分类)盐的分类四四.分散系及其分类分散系及其分类1.分散系:分散系: 一种或几种物质的粒子分散于另一一种或几种物质的粒子分散于另一物质里所组成的体系叫分散系。物质里所组成的体系叫分散系。其中被分散的物质称做其中被分散的物质称做分散质分散质,分散其他物质的物质称做分散其他物质的物质称做分散剂。分散剂。2.分散系的组成:分散系的组成:分散系分散质十分散剂分散系分散质十分散剂溶液溶液胶体胶体浊液。浊液。 3.
29、分散系的分类(根据分散系的分类(根据分散质粒子大小)分散质粒子大小)nm100nm溶液溶液浊液浊液胶体胶体4三种分散系比较三种分散系比较分散系分散系溶液溶液胶体胶体浊液浊液分散质微粒分散质微粒直径直径外观外观分散质微粒分散质微粒组成组成能否透过滤能否透过滤纸纸能否透过半能否透过半透膜透膜实例实例107m均一、透明、均一、透明、稳定稳定多数均一、透明、多数均一、透明、介稳性介稳性不均一、不透明、不均一、不透明、不稳定不稳定单个分子单个分子或离子或离子分子集合体或分子集合体或有机高分子有机高分子许多分子集许多分子集合体合体能能能能不能(悬浊液)不能(悬浊液)能能(胶粒)不能(胶粒)不能不能不能食盐
30、水、碘酒食盐水、碘酒 肥皂水、淀粉溶液肥皂水、淀粉溶液泥水泥水五五.胶体胶体1.胶体:胶体:分散质直径在分散质直径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之间的分散系叫胶体。系叫胶体。2.胶体的分类:胶体的分类:3.胶体的性质和应用:胶体的性质和应用:性质:丁达尔效应;布朗运动;电泳现象;胶体的性质:丁达尔效应;布朗运动;电泳现象;胶体的聚沉。聚沉。2. 胶体的分类胶体的分类:Fe(OH)3 AgI胶体胶体淀粉淀粉胶体胶体雾、雾、云、云、烟烟有有色色玻玻璃璃Fe(OH)3 AgI胶体胶体牛奶、豆浆牛奶、豆浆定义:光束通过胶体时,形成光亮的通路的现象。定义:光束通过胶体时,形成光亮的通路的现象。3胶体的性质
31、和应用胶体的性质和应用(1)丁达尔现象)丁达尔现象原因:胶体分散质的粒子比溶液中溶质的微原因:胶体分散质的粒子比溶液中溶质的微粒大,使光波发生散射。粒大,使光波发生散射。应用:区别溶液和胶体。应用:区别溶液和胶体。电影放映电影放映 (2)布朗运动)布朗运动定义:在超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胶体粒子定义:在超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胶体粒子在做不停的、无秩序的在做不停的、无秩序的运动。运动。原因:水分子从各方向撞击胶体粒子,而每一瞬间原因:水分子从各方向撞击胶体粒子,而每一瞬间胶体粒子在不同方向受的力是不同的。胶体粒子在不同方向受的力是不同的。练习练习:胶体粒子能作布朗运动的原因是胶体粒子能作布朗运动的原因是
32、( ) 水分子对胶体粒子的撞击水分子对胶体粒子的撞击 胶体粒子有胶体粒子有 吸附能力吸附能力 胶体粒子带电胶体粒子带电 胶体粒子质胶体粒子质 量很小,所受重力小量很小,所受重力小 A A、 B B、 C C、 D D、c胶体微粒作布朗运动是胶体稳定的原因之一。胶体微粒作布朗运动是胶体稳定的原因之一。(3)电泳现象)电泳现象阴阴极极阳阳极极 Fe(OH)3胶体胶体定义定义: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向电极作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向电极作定向移动的现象。定向移动的现象。解释解释:胶体粒子具有相对较大的:胶体粒子具有相对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离子而带电荷。表面积,能吸附离
33、子而带电荷。胶粒带电的胶粒带电的一般一般规律:规律:带正电荷胶粒带正电荷胶粒带负电荷胶粒带负电荷胶粒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AgI金属硫化物金属硫化物(如如Sb2S3)非金属硫化物非金属硫化物(如如As2S3)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如如SiO2泥沙泥沙)硅酸盐硅酸盐(土壤和水泥土壤和水泥)AgI 胶粒带同种电荷,相互间产生排斥作用,不易结合胶粒带同种电荷,相互间产生排斥作用,不易结合成更大的沉淀微粒,这是胶体具有稳定性的成更大的沉淀微粒,这是胶体具有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主要因素。注:淀粉胶体不吸附阴阳离子不带电,无电泳现象。注:淀粉胶体不吸附阴阳离子不带电,无电泳现象。胶粒
34、带电的一般规律:胶粒带电的一般规律:应用:应用:静电除尘;静电除尘;电泳电镀,利用电泳将油漆、电泳电镀,利用电泳将油漆、 乳胶、橡胶等粒子均匀地沉积在镀件上。乳胶、橡胶等粒子均匀地沉积在镀件上。:可否用电泳:可否用电泳现象净化或检验胶现象净化或检验胶体?体?电解质离子在电场作用电解质离子在电场作用下也发生定向运动,因此,下也发生定向运动,因此,电泳不能用作净化或检验胶电泳不能用作净化或检验胶体的方法。体的方法。 在陶瓷工业上常遇到因陶土里混有在陶瓷工业上常遇到因陶土里混有Fe2O3而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解决方法之一而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解决方法之一是把这些陶土和水放在一起搅拌,使粒子大是把这些
35、陶土和水放在一起搅拌,使粒子大小在小在1nm100nm之间,然后插入两根电极,之间,然后插入两根电极,接通直流电源,这时阳极聚接通直流电源,这时阳极聚积积 , 阴极聚积阴极聚积 ,理由,理由是是 。 例题带负电荷的胶粒(粒子陶土)带负电荷的胶粒(粒子陶土) 带正电荷的胶粒(带正电荷的胶粒(Fe2O3) 含有杂质的陶土和水形成了胶体,利用电泳将含有杂质的陶土和水形成了胶体,利用电泳将陶土和杂质分离除杂陶土和杂质分离除杂 (4) 胶体的凝聚胶体的凝聚要使胶体凝聚成沉淀,就要减少或消除胶要使胶体凝聚成沉淀,就要减少或消除胶体微粒表面吸附的电荷,使之减弱或失去体微粒表面吸附的电荷,使之减弱或失去电性排
36、斥力作用,从而使胶粒在运动中碰电性排斥力作用,从而使胶粒在运动中碰撞结合成更大的颗粒。撞结合成更大的颗粒。胶体为什么能够稳定存在?胶体为什么能够稳定存在?如何破坏胶体的稳定状态?如何破坏胶体的稳定状态?使胶体微粒凝聚成更大的颗粒,形成沉淀,从使胶体微粒凝聚成更大的颗粒,形成沉淀,从分散剂里析出的过程叫分散剂里析出的过程叫胶体的凝聚胶体的凝聚。 胶粒带电、布朗运动胶粒带电、布朗运动应用:制作豆腐;不同型号的墨水不能混用;三角洲的应用:制作豆腐;不同型号的墨水不能混用;三角洲的形成。形成。i加热加热:加速胶粒运动,减弱胶粒对离子的吸附作用。:加速胶粒运动,减弱胶粒对离子的吸附作用。ii加强电解质加
37、强电解质:中和胶粒所带电荷,减弱电性斥力。:中和胶粒所带电荷,减弱电性斥力。iii加带相反电荷的胶体加带相反电荷的胶体:相互中和,减小同种电性:相互中和,减小同种电性的排斥作用。通常离子电荷越高,聚沉能力越大。的排斥作用。通常离子电荷越高,聚沉能力越大。(2)水解法:)水解法:Fe(OH)3胶体胶体向向20mL沸蒸馏水中滴加沸蒸馏水中滴加1mL2mL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一会儿,得红褐色的饱和溶液,继续煮沸一会儿,得红褐色的Fe(OH)3胶体。胶体。离子方程式为:离子方程式为:4胶体的制备胶体的制备(1)物理法:)物理法:如研磨如研磨(制豆浆、研墨制豆浆、研墨),直接分散,直接分散(制制
38、蛋白胶体蛋白胶体)Fe3+3H2OFe(OH)3(胶体胶体)+3H+注意注意:不能用自来水不能用自来水,自来水中有电解质会使胶体聚沉自来水中有电解质会使胶体聚沉。FeCl3溶液应逐滴滴入且不能过量溶液应逐滴滴入且不能过量,过量的过量的FeCl3会使胶会使胶体聚沉体聚沉。加热时间不宜过长加热时间不宜过长。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用用“=”,不能用不能用“”符号符号。 (3)复分解法:)复分解法:AgI胶体胶体向盛向盛10mL 0.01molL1 KI的试管中,滴加的试管中,滴加810滴滴0.01molL1 AgNO3,边滴边振荡,得浅黄色,边滴边振荡,得浅黄色AgI胶体。胶体。硅酸胶体硅酸胶体在一大
39、试管里装入在一大试管里装入5mL10mL1molL1HCl,加入,加入1mL水玻璃,然后用力振荡即得。水玻璃,然后用力振荡即得。离子方程式分别为:离子方程式分别为: Ag+I=AgI(胶体胶体) SiO32+2H+2H2O=H4SiO4(胶体胶体) 复分解法配制胶体时溶液的浓度不宜过大,以免生复分解法配制胶体时溶液的浓度不宜过大,以免生成沉淀。成沉淀。淀粉胶体和淀粉胶体和 Na Cl溶液于溶液于半透膜内半透膜内蒸镏水蒸镏水 利用利用半透膜半透膜把胶体中混有的离子或分把胶体中混有的离子或分子从胶体溶液里分离的操作,叫做子从胶体溶液里分离的操作,叫做渗析渗析。其原理为胶体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而溶液
40、中的分其原理为胶体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而溶液中的分子和离子能透过子和离子能透过半透膜半透膜。 应用:应用:胶体净化、胶体净化、提纯使胶提纯使胶体和溶液体和溶液分离分离5胶体的提纯胶体的提纯渗析渗析Fe(OH)3胶体,胶体,Al(OH)3胶体,原硅酸胶体,硬脂酸胶体。分别由相胶体,原硅酸胶体,硬脂酸胶体。分别由相应的盐水解生成不溶物形成。应的盐水解生成不溶物形成。FeCl3溶液:溶液:Fe3+3H2OFe(OH)3(胶体胶体)+3H+明矾溶液:明矾溶液:Al3+3H2OAl(OH)3(胶体胶体)+3H+水玻璃:水玻璃:SiO32+3H2OH4SiO4(胶体胶体)+2OH肥皂水:肥皂水: C17H
41、35COO+H2OC17H35COOH(胶体胶体)+OH卤化银胶体。卤化银胶体。Ag+XAgX(胶体胶体)土壤胶体。土壤胶体。豆奶、牛奶、蛋清的水溶液。豆奶、牛奶、蛋清的水溶液。有色玻璃,如蓝色钴玻璃有色玻璃,如蓝色钴玻璃(分散质为钴的蓝色氧化物,分散剂为玻分散质为钴的蓝色氧化物,分散剂为玻璃璃)。烟、云、雾。烟、云、雾。 注意:原则上所有物质均可制成胶体,如氯化钠溶于乙醇注意:原则上所有物质均可制成胶体,如氯化钠溶于乙醇6常见的胶体分散系常见的胶体分散系7 7、胶体的应用、胶体的应用与危害与危害1.1.农业生产农业生产土壤的保肥作用。土壤里许多物质如粘土、腐殖质等土壤的保肥作用。土壤里许多物
42、质如粘土、腐殖质等常以胶体的形式存在。常以胶体的形式存在。2.2.医疗卫生医疗卫生 血液透析、血清纸上电泳、利用电泳分离各种氨血液透析、血清纸上电泳、利用电泳分离各种氨基酸和蛋白质。基酸和蛋白质。3.3.日常生活日常生活: : 制豆腐原理和豆浆、牛奶、粥、明矾净水等。制豆腐原理和豆浆、牛奶、粥、明矾净水等。4.4.自然地理自然地理 江河入海口处形成三角洲,其形成原理是海水中江河入海口处形成三角洲,其形成原理是海水中的电解质使江河泥沙所形成的胶体发生聚沉。的电解质使江河泥沙所形成的胶体发生聚沉。5.5.工业生产工业生产制有色玻璃,冶金工业利用电泳原理选矿,原油脱水等。制有色玻璃,冶金工业利用电泳
43、原理选矿,原油脱水等。危害:危害:雾,烟对生活、交通带来的危害也不可小视。雾,烟对生活、交通带来的危害也不可小视。胶胶 体体 小小 结结1、胶体与其他分散系、胶体与其他分散系本质区别本质区别是是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分散质粒子的大小。2、胶体的性质主要是由其、胶体的性质主要是由其粒子大小及带电性粒子大小及带电性所决定。所决定。胶体粒子胶体粒子带电荷,但整个带电荷,但整个胶体呈电中性胶体呈电中性。3、胶体具有介稳性的原因:主要是同一胶体粒子、胶体具有介稳性的原因:主要是同一胶体粒子带同种带同种电荷电荷,具有静电斥力;次要是,具有静电斥力;次要是布朗运动布朗运动使其不易聚集。使其不易聚集。4、使胶体凝聚
44、的常用方法:、使胶体凝聚的常用方法:A、加热,加热,B、加入电解质加入电解质,C、加入带相反电荷加入带相反电荷的胶体的胶体。通过以上方法可得到凝胶,。通过以上方法可得到凝胶, 如豆腐、果冻如豆腐、果冻5、净化胶体常用渗析的方法、净化胶体常用渗析的方法。6、丁达尔效应丁达尔效应可用于区分胶体与溶液。可用于区分胶体与溶液。1.(2009清华附中模拟清华附中模拟)在前一种分散系中慢慢滴加在前一种分散系中慢慢滴加后一种试剂后一种试剂,能观察到先沉淀后变澄清的是能观察到先沉淀后变澄清的是氯化铝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铝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偏铝酸钠溶液中加盐酸;偏铝酸钠溶液中加盐酸;氢氧化钠溶液中
45、滴加氯化铝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铝溶液;蛋白质溶液中滴入硫酸铜溶液;蛋白质溶液中滴入硫酸铜溶液;氯化铝溶液中滴加氨水;氯化铝溶液中滴加氨水;硝酸银溶液中滴加氨水;硝酸银溶液中滴加氨水;氢氧化铁胶体滴加硫酸氢氧化铁胶体滴加硫酸。A. B.C. D.B典典 例例 剖剖 析析2.2.已知土壤胶粒带负电,在土壤里施用含氮量已知土壤胶粒带负电,在土壤里施用含氮量相等的下列肥料,肥效较差的是(相等的下列肥料,肥效较差的是( )A.A.(NHNH4 4)2 2SOSO4 4B. NHB. NH4 4HCOHCO3 3C.NHC.NH4 4NONO3 3 D. NH D. NH4 4ClCl解析:解析:
46、A、B、D中氮元素都在带正电的中氮元素都在带正电的NH4+中,中,可可被带负电的土壤胶粒完全吸收,而被带负电的土壤胶粒完全吸收,而NH4NO3中氮中氮元素在阴阳离子中都有,带负电的硝酸根离子不会元素在阴阳离子中都有,带负电的硝酸根离子不会被带负电的土壤胶粒吸收,降低了氮元素的吸收率,被带负电的土壤胶粒吸收,降低了氮元素的吸收率,故肥效差。故肥效差。C典典 例例 剖剖 析析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性是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性是丁达尔现象丁达尔现象B.利用半透膜可除去淀粉溶液中的少量利用半透膜可除去淀粉溶液中的少量NaCl C.Fe(OH)3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级网络测试题及答案
- 按揭贷款协议书
- 如何通过数据分析提升品牌策略计划
- 行政管理公共关系活动策划题及答案
- 画板采购合同
- 采购信息整合协议
- 策划机构外包合同
- 车辆维护及出险声明协议
- 股权融资协议
- 公共关系沟通技巧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年中国服务器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江西省丰城市第九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无听力原文及音频)
- 康复技术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新工人入场安全培训考试试题附完整答案(夺冠)
- 【MOOC】线性代数-浙江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电子商务客户服务5套综合测试题带答案
- 微观经济学课件第二章(高鸿业)
- 医院科室6S管理制度
-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12021病历书写规范试题.doc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年度进展报告》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个别差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