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导学案_第1页
《故都的秋》导学案_第2页
《故都的秋》导学案_第3页
《故都的秋》导学案_第4页
《故都的秋》导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故都的秋导学案学习目标:1、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2、学习本文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法。学习过程:一、整体阅读,体会情感。1. 郁达夫笔下 “故都的秋 ”有什么特点?作者对北平的秋天有什么样情感?快速浏览课文,勾出相关语句。特点:清、XX悲凉情感:作者对故都的秋是喜爱理由: “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恋之情,也暗含着一种文化 底蕴; 第一段 “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 “秋”,这故都的秋味。 ”他为赏秋不辞辛劳,可见XX之切 最后一段:“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 一个三分之一

2、的零头。 ”他为这秋色宁愿付出生命的三分之二,可见爱秋之深。2. 阅读第二和倒数第二自然段,说说作者为什么要写故都之外的南国之秋?对比,目的是抑彼而扬此,突出作者的主观感受 北国之秋比南国之秋 更够味,更合作者的心境,从而表现作者对故都的秋的热爱。二、细读文章,品味景物。1、请细读文章311 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描绘的几幅 “故都秋景 图”。明确:有五幅画面1、第三段,秋院(小院秋晨)2、第四段,xx ( xx 落蕊)3、第五段,xx ( xx 残声)4、第六 - 十段 xx ( xx 话凉)5、第十一段,秋果(秋日异果)2、反复诵读,品味词句,这几幅画面如何表现 “清、静、悲凉 ”的特点

3、?( 1)、观秋色:碧绿的天色一丝的日光(清冷)破屋、破壁腰秋草(冷落、萧条)牵牛花的蓝朵、落蕊、( xx )“ xX 寸”、细数”( xx )( 2)、听 xx :XX天下驯鸽的飞声(XX)(反衬)xx 残鸣 ( 悲凉 )息列索落的雨声(悲凉)缓慢悠闲的人声( xx )( 3)、品秋味落蕊轻扫XX凉人(XX悲凉)总结:郁达夫写故都的秋,紧扣 “清、静、悲凉 ”的特点,不用浓墨重彩,而是用 平凡的词语,表达了平凡的秋色、秋声、秋味和平凡的人。 1 三、知人论世1、此文写于 1934 年,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 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写的心中的

4、“悲凉”已 不是故都赏景的心态, 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 (课文第十二段) 郁达夫也感 染上了中国文人的悲秋情结。2、郁达夫,三岁丧父。17 岁便随长兄一起赴日本留学,在异国生活的十 年,是他饱受屈辱和岐视的十年。在个人性格方面,他抑郁善感。3、 在文艺观和审美观方面, 他提倡 “静的文学”, 写的也是 “静止如水似的文 学。 ”四、小结:1、 客观色彩 故都的秋色主观色彩 个人的心情秋 XX 有情的眷恋情 XX 有秋的落寞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2、 散文的鉴赏,既要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又要注意体会作者的思想 感情,而 对思想感情的体会,还要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五、研读其他

5、问题,本文是写景文,为什么插入对写秋诗文的议论?作者似乎要创造一种文化氛围,于自然气息之外再增添一重文化气息,与 “故都”的题旨暗合。从行文章法上看,这里宕开文笔,纵横议论,显出深厚的 文化底蕴和开阔的 思路。六、作业:进一步细读慢品故都的秋,品味优美的语言,把握作者的情感。七、拓展阅读:1、描写秋天的诗词:山居秋暝 xxxx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秋夕 xxxx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xxxxxxxx xxxx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6、。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xx xxxx更在斜阳化作相思孤城闭。征夫泪。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渔家傲 xxxx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2、美文欣赏xxxx秋天的 xx , xx 在一份明澈。有人的眸子像秋,有人的风韵像秋。代表秋天的枫树之美,并不仅在那经霜的素红,而更在那临风的飒爽。当 叶子逐渐 2萧疏,秋林显出了它们的秀逸,那是一份不需任何点缀的洒脱与不在意俗世繁华的孤傲。最动人的是

7、秋林映着落日。那酡红如醉,衬托着天边加深的暮色。晚风带着清澈的凉意,随着暮色浸染,那是一种十分艳丽的凄楚之美,让你想流几行感怀身世之泪,却又被那逐渐淡去的酡红所慑住,而情愿把奔放的情感凝结。曾有一位画家画过一幅霜染枫林的秋院。高高的枫树,静静掩住一园 幽寂,树后重门深掩,看不尽的寂寥,好像我曾生活其中,品尝过秋之清寂。 而我仍想悄悄步入画里,问讯那深掩的重门,看其中有多少灰尘,封存着多少 生活的足迹。最耐寻味的是秋日天宇的闲云。那么淡淡然、悠悠然,悄悄远离尘间,对俗世悲欢扰攘,不再有动于衷。秋天的风不带一点修饰,是最纯净的风。那么爽利地轻轻掠过园林,对萧萧落叶不必有所眷顾 季节就是季节,代谢就是代谢,生死就是生死,悲欢 就是悲欢。无需参 与,不必流连。秋水和风一样的明澈。 “点秋江,白鹭沙鸥 ”,就画出了这份明澈。没有什 么可忧心、可紧张、可执著, “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 ”秋就是如 此的一尘不 染。“闲云野鹤 ”是秋的题目, 只有秋日明净的天宇间, 那一抹白云, 当得起一 个“闲” 字。野鹤的美,淡如秋水,远如秋山,无法捉摸的那么一份潇洒,当得起一个 “逸”字。“闲”与“逸”,正是秋的本色。也有某些人,具有这份秋之美。也必须是这样的人,才会有这样的美。这样的美来自内在,他拥有一切,却并不想拥有任何。那是由极深的认知与感悟所形成的一种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