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府丹_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二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_第1页
火府丹_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二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_第2页
火府丹_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二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_第3页
火府丹_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二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_第4页
火府丹_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二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火府丹_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二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火府丹_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二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11.原方81.1.组成:木通1两,黄芩1两,生地2两,山栀两半。81.2.功效:胎前内热,小便尿血。81.3.来源: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二。81.4.以下方剂相似度只按组成计算,不计剂量。82.相似度60%:导赤散82.1.组成:生地、木通、茯苓、山栀、甘草。82.2.原方对照:木通1两,黄芩1两,生地2两,山栀两半。82.3.加:茯苓、甘草82.4.减:黄芩82.5.功效:妇人胎前内热,小便尿血。82.6.来源: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二。83.相似度57%:导赤各半汤83.1.组成:生地、木通、川

2、连、甘草、黄芩、山栀、犀角(磨冲)。83.2.原方对照:木通1两,黄芩1两,生地2两,山栀两半。83.3.加:川连、甘草、犀角83.4.功效:心热痿软,四肢关节不能活动,足胫纵缓不能收持,如枢纽之折而不能提挈,面颊常赤,意乱心烦,脉左寸洪数。83.5.来源:症因脉治卷三。84.相似度50%:清金丸94.1.组成:黄芩4两,黄连2两,黄柏8钱,山栀1两6钱。94.2.原方对照:木通1两,黄芩1两,生地2两,山栀两半。94.3.加:黄连、黄柏94.4.减:木通、生地94.5.功效:脏腑实火内炽,以致肺金枯燥,气逆喘嗽,甚至热极反兼风化,则头疼目胀,鼻息不利,或为渊,或为衄,耳脓胀闷,舌破喉干,斑疹

3、发痒,三消燥渴,二便不通者。94.6.来源:活人方卷一。95.相似度50%:导赤散95.1.组成:生干地黄2两,木通4两,黄芩1两,甘草1两。95.2.原方对照:木通1两,黄芩1两,生地2两,山栀两半。95.3.加:生干地黄、甘草95.4.减:生地、山栀95.5.功效:心气热。95.6.来源:得效卷十一。96.相似度50%:跌打吐血饮96.1.组成:生地、玄参、地榆(炒)、山栀、黄芩(酒炒)、茅根。96.2.原方对照:木通1两,黄芩1两,生地2两,山栀两半。96.3.加:玄参、地榆、茅根106.4.减:木通106.5.功效:跌打吐血。106.6.来源:外科集腋卷八。107.相似度50%:黄连泻

4、心汤107.1.组成:大黄、黄芩、黄连、生地、甘草、木通。107.2.原方对照:木通1两,黄芩1两,生地2两,山栀两半。107.3.加:大黄、黄连、甘草107.4.减:山栀107.5.功效:心热口苦。107.6.来源:证治汇补卷四。108.相似度50%:火府丹108.1.组成:生干地黄(焙)4两,黄芩(去黑心)2两,木通(锉)2两。108.2.原方对照:木通1两,黄芩1两,生地2两,山栀两半。108.3.加:生干地黄108.4.减:生地、山栀108.5.功效:上焦热结,心肺壅滞,面赤心忪,口干头昏;心经热,小便涩,及治五淋。108.6.来源:普济方卷四十三引旅舍方。109.相似度50%:火府丹

5、119.1.组成:黄芩1两,黄连1两,生地黄2两,木通3两。119.2.原方对照:木通1两,黄芩1两,生地2两,山栀两半。119.3.加:黄连、生地黄119.4.减:生地、山栀119.5.功效:心惊热,小便涩,及五淋。119.6.来源:元戎。1110.相似度50%:火府散1110.1.组成:生地黄1两,木通1两,黄芩(净)半两,甘草(炙)半两。1110.2.原方对照:木通1两,黄芩1两,生地2两,山栀两半。1110.3.加:生地黄、甘草1110.4.减:生地、山栀1110.5.功效:心火亢盛,面赤咬牙,发热口干,小便赤涩,尿血,或小儿夜啼。1110.6.来源:永类钤方卷二十。1111.相似度5

6、0%:加减三黄丸1111.1.组成:大黄、黄芩、黄连、生地。1111.2.原方对照:木通1两,黄芩1两,生地2两,山栀两半。1111.3.加:大黄、黄连1111.4.减:木通、山栀1211.5.功效:消中。1211.6.来源: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七。1212.相似度50%:家秘黄芩汤1212.1.组成:黄芩、山栀、柴胡、甘草。1212.2.原方对照:木通1两,黄芩1两,生地2两,山栀两半。1212.3.加:柴胡、甘草1212.4.减:木通、生地1212.5.功效:少阳里热,不得卧。1212.6.来源:症因脉治卷三。1213.相似度50%:车前子汤1213.1.组成:车前子5两(生用),木通(锉)4

7、两,黄芩(去黑心)3两,郁李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研如膏)3两。1213.2.原方对照:木通1两,黄芩1两,生地2两,山栀两半。1213.3.加:车前子、郁李仁1213.4.减:生地、山栀1213.5.功效:大小便俱不通。1213.6.来源:圣济总录卷九十五。1214.相似度50%:清肺饮1214.1.组成:黄芩、生地、阿胶、甘草稍。1314.2.原方对照:木通1两,黄芩1两,生地2两,山栀两半。1314.3.加:阿胶、甘草稍1314.4.减:木通、山栀1314.5.功效:肺热移于小肠,溺血,饮食如故。1314.6.来源:证因方论集要卷二引黄锦芳方。1315.相似度50%:泻心导赤散1315.

8、1.组成:生地、木通、黄连、甘草梢。1315.2.原方对照:木通1两,黄芩1两,生地2两,山栀两半。1315.3.加:黄连、甘草梢1315.4.减:黄芩、山栀1315.5.功效:口疮糜烂,泄泻。吐舌,面红烦渴,尿赤涩。1315.6.来源:金鉴卷四十二。1316.相似度50%:清热汤1316.1.组成:生地3钱,木通3钱,麦冬3钱,甘草1钱。1316.2.原方对照:木通1两,黄芩1两,生地2两,山栀两半。1316.3.加:麦冬、甘草1316.4.减:黄芩、山栀1316.5.功效:汤火伤,热毒攻心。1416.6.来源:医钞类编卷二十二。1417.相似度50%:清热泻脾散1417.1.组成:山栀(炒

9、)、石膏(煅)、黄连(姜炒)、生地、黄芩、赤苓。1417.2.原方对照:木通1两,黄芩1两,生地2两,山栀两半。1417.3.加:石膏、黄连、赤苓1417.4.减:木通1417.5.功效:鹅口,白屑生满口舌。口炎。1417.6.来源:金鉴卷五十一。1418.相似度50%:如神散1418.1.组成:木通2两,黄芩2两,甘草1两。1418.2.原方对照:木通1两,黄芩1两,生地2两,山栀两半。1418.3.加:甘草1418.4.减:生地、山栀1418.5.功效:小肠气。1418.6.来源:医方类聚卷八十九引必用全书。1419.相似度50%:山栀汤1419.1.组成:山栀1钱半,木通1钱半,黄芩1钱

10、,白术2钱,陈皮2钱,甘草3分。1419.2.原方对照:木通1两,黄芩1两,生地2两,山栀两半。1519.3.加:白术、陈皮、甘草1519.4.减:生地1519.5.功效:妇女脾病,月行时、口渴,吃水多,心痞,喜呕,不进饮食者。1519.6.来源:妇科玉尺卷一。1520.相似度50%:生地冬芩汤1520.1.组成:麦冬2两,生地2两,黄芩3钱。1520.2.原方对照:木通1两,黄芩1两,生地2两,山栀两半。1520.3.加:麦冬1520.4.减:木通、山栀1520.5.功效:心热之极,火刑肺金,鼻中出黑血不止。1520.6.来源:辨证录卷六。1521.相似度50%:生地黄散1521.1.组成:

11、生地2钱,黄芩(炒)5钱,阿胶(炒)1钱,侧柏叶(炒)1钱。1521.2.原方对照:木通1两,黄芩1两,生地2两,山栀两半。1521.3.加:阿胶、侧柏叶1521.4.减:木通、山栀1521.5.功效:血热尿血。1521.6.来源:赤水玄珠卷二十一。1622.相似度50%:生地黄饮1622.1.组成:生地、黄芩(炒)、阿胶(炒)、柏叶(炒)。1622.2.原方对照:木通1两,黄芩1两,生地2两,山栀两半。1622.3.加:阿胶、柏叶1622.4.减:木通、山栀1622.5.功效:血热,小便出血。1622.6.来源:医钞类编卷七。1623.相似度50%:生圣散1623.1.组成:桔梗汤(桔梗、甘

12、草),黄芩、枳壳、木通。1623.2.原方对照:木通1两,黄芩1两,生地2两,山栀两半。1623.3.加:桔梗汤、枳壳1623.4.减:生地、山栀1623.5.功效:痘出不快,溺赤,咳痰。1623.6.来源:张氏医通卷十六。1624.相似度50%:泻肝汤1624.1.组成:车前、木通、生地、归尾、山栀、黄芩、龙胆草、甘草各等分。1624.2.原方对照:木通1两,黄芩1两,生地2两,山栀两半。1624.3.加:车前、归尾、龙胆草、甘草1724.4.功效:肝热,面色青,目直视,或惊或转筋,或两手寻衣捻物,或多怒者。1724.5.来源:幼科发挥卷四。1725.相似度50%:泻脾饮1725.1.组成:

13、山栀8分,石膏8分,黄连8分,生地7分,黄芩7分,白茯苓7分。1725.2.原方对照:木通1两,黄芩1两,生地2两,山栀两半。1725.3.加:石膏、黄连、白茯苓1725.4.减:木通1725.5.功效:鹅口疮。1725.6.来源:玉案卷六。1726.相似度50%:木通丸1726.1.组成:木通1两(锉),黄芩1两(去黑心),冬葵子1两(微炒),生干地黄(焙)1两。1726.2.原方对照:木通1两,黄芩1两,生地2两,山栀两半。1726.3.加:冬葵子、生干地黄1726.4.减:生地、山栀1726.5.功效:妊娠小便不通,及胞转脐下胀痛。1726.6.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五七。17171. 原方

14、1.1. 组成:木通1两,黄芩1两,生地2两,山栀两半。1.2. 功效:胎前内热,小便尿血。1.3. 来源: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二。1.4. 以下方剂相似度只按组成计算,不计剂量。2. 相似度60%:导赤散2.1. 组成:生地、木通、茯苓、山栀、甘草。2.2. 原方对照:木通1两,黄芩1两,生地2两,山栀两半。2.3. 加:茯苓、甘草2.4. 减:黄芩2.5. 功效:妇人胎前内热,小便尿血。2.6. 来源: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二。3. 相似度57%:导赤各半汤3.1. 组成:生地、木通、川连、甘草、黄芩、山栀、犀角(磨冲)。3.2. 原方对照:木通1两,黄芩1两,生地2两,山栀两半。3.3.

15、加:川连、甘草、犀角3.4. 功效:心热痿软,四肢关节不能活动,足胫纵缓不能收持,如枢纽之折而不能提挈,面颊常赤,意乱心烦,脉左寸洪数。3.5. 来源:症因脉治卷三。4. 相似度50%:清金丸4.1. 组成:黄芩4两,黄连2两,黄柏8钱,山栀1两6钱。4.2. 原方对照:木通1两,黄芩1两,生地2两,山栀两半。4.3. 加:黄连、黄柏4.4. 减:木通、生地4.5. 功效:脏腑实火内炽,以致肺金枯燥,气逆喘嗽,甚至热极反兼风化,则头疼目胀,鼻息不利,或为渊,或为衄,耳脓胀闷,舌破喉干,斑疹发痒,三消燥渴,二便不通者。4.6. 来源:活人方卷一。5. 相似度50%:导赤散5.1. 组成:生干地黄

16、2两,木通4两,黄芩1两,甘草1两。5.2. 原方对照:木通1两,黄芩1两,生地2两,山栀两半。5.3. 加:生干地黄、甘草5.4. 减:生地、山栀5.5. 功效:心气热。5.6. 来源:得效卷十一。6. 相似度50%:跌打吐血饮6.1. 组成:生地、玄参、地榆(炒)、山栀、黄芩(酒炒)、茅根。6.2. 原方对照:木通1两,黄芩1两,生地2两,山栀两半。6.3. 加:玄参、地榆、茅根6.4. 减:木通6.5. 功效:跌打吐血。6.6. 来源:外科集腋卷八。7. 相似度50%:黄连泻心汤7.1. 组成:大黄、黄芩、黄连、生地、甘草、木通。7.2. 原方对照:木通1两,黄芩1两,生地2两,山栀两半

17、。7.3. 加:大黄、黄连、甘草7.4. 减:山栀7.5. 功效:心热口苦。7.6. 来源:证治汇补卷四。8. 相似度50%:火府丹8.1. 组成:生干地黄(焙)4两,黄芩(去黑心)2两,木通(锉)2两。8.2. 原方对照:木通1两,黄芩1两,生地2两,山栀两半。8.3. 加:生干地黄8.4. 减:生地、山栀8.5. 功效:上焦热结,心肺壅滞,面赤心忪,口干头昏;心经热,小便涩,及治五淋。8.6. 来源:普济方卷四十三引旅舍方。9. 相似度50%:火府丹9.1. 组成:黄芩1两,黄连1两,生地黄2两,木通3两。9.2. 原方对照:木通1两,黄芩1两,生地2两,山栀两半。9.3. 加:黄连、生地

18、黄9.4. 减:生地、山栀9.5. 功效:心惊热,小便涩,及五淋。9.6. 来源:元戎。10. 相似度50%:火府散10.1. 组成:生地黄1两,木通1两,黄芩(净)半两,甘草(炙)半两。10.2. 原方对照:木通1两,黄芩1两,生地2两,山栀两半。10.3. 加:生地黄、甘草10.4. 减:生地、山栀10.5. 功效:心火亢盛,面赤咬牙,发热口干,小便赤涩,尿血,或小儿夜啼。10.6. 来源:永类钤方卷二十。11. 相似度50%:加减三黄丸11.1. 组成:大黄、黄芩、黄连、生地。11.2. 原方对照:木通1两,黄芩1两,生地2两,山栀两半。11.3. 加:大黄、黄连11.4. 减:木通、山

19、栀11.5. 功效:消中。11.6. 来源: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七。12. 相似度50%:家秘黄芩汤12.1. 组成:黄芩、山栀、柴胡、甘草。12.2. 原方对照:木通1两,黄芩1两,生地2两,山栀两半。12.3. 加:柴胡、甘草12.4. 减:木通、生地12.5. 功效:少阳里热,不得卧。12.6. 来源:症因脉治卷三。13. 相似度50%:车前子汤13.1. 组成:车前子5两(生用),木通(锉)4两,黄芩(去黑心)3两,郁李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研如膏)3两。13.2. 原方对照:木通1两,黄芩1两,生地2两,山栀两半。13.3. 加:车前子、郁李仁13.4. 减:生地、山栀13.5. 功效:

20、大小便俱不通。13.6. 来源:圣济总录卷九十五。14. 相似度50%:清肺饮14.1. 组成:黄芩、生地、阿胶、甘草稍。14.2. 原方对照:木通1两,黄芩1两,生地2两,山栀两半。14.3. 加:阿胶、甘草稍14.4. 减:木通、山栀14.5. 功效:肺热移于小肠,溺血,饮食如故。14.6. 来源:证因方论集要卷二引黄锦芳方。15. 相似度50%:泻心导赤散15.1. 组成:生地、木通、黄连、甘草梢。15.2. 原方对照:木通1两,黄芩1两,生地2两,山栀两半。15.3. 加:黄连、甘草梢15.4. 减:黄芩、山栀15.5. 功效:口疮糜烂,泄泻。吐舌,面红烦渴,尿赤涩。15.6. 来源:

21、金鉴卷四十二。16. 相似度50%:清热汤16.1. 组成:生地3钱,木通3钱,麦冬3钱,甘草1钱。16.2. 原方对照:木通1两,黄芩1两,生地2两,山栀两半。16.3. 加:麦冬、甘草16.4. 减:黄芩、山栀16.5. 功效:汤火伤,热毒攻心。16.6. 来源:医钞类编卷二十二。17. 相似度50%:清热泻脾散17.1. 组成:山栀(炒)、石膏(煅)、黄连(姜炒)、生地、黄芩、赤苓。17.2. 原方对照:木通1两,黄芩1两,生地2两,山栀两半。17.3. 加:石膏、黄连、赤苓17.4. 减:木通17.5. 功效:鹅口,白屑生满口舌。口炎。17.6. 来源:金鉴卷五十一。18. 相似度50

22、%:如神散18.1. 组成:木通2两,黄芩2两,甘草1两。18.2. 原方对照:木通1两,黄芩1两,生地2两,山栀两半。18.3. 加:甘草18.4. 减:生地、山栀18.5. 功效:小肠气。18.6. 来源:医方类聚卷八十九引必用全书。19. 相似度50%:山栀汤19.1. 组成:山栀1钱半,木通1钱半,黄芩1钱,白术2钱,陈皮2钱,甘草3分。19.2. 原方对照:木通1两,黄芩1两,生地2两,山栀两半。19.3. 加:白术、陈皮、甘草19.4. 减:生地19.5. 功效:妇女脾病,月行时、口渴,吃水多,心痞,喜呕,不进饮食者。19.6. 来源:妇科玉尺卷一。20. 相似度50%:生地冬芩汤20.1. 组成:麦冬2两,生地2两,黄芩3钱。20.2. 原方对照:木通1两,黄芩1两,生地2两,山栀两半。20.3. 加:麦冬20.4. 减:木通、山栀20.5. 功效:心热之极,火刑肺金,鼻中出黑血不止。20.6. 来源:辨证录卷六。21. 相似度50%:生地黄散21.1. 组成:生地2钱,黄芩(炒)5钱,阿胶(炒)1钱,侧柏叶(炒)1钱。21.2. 原方对照:木通1两,黄芩1两,生地2两,山栀两半。21.3. 加:阿胶、侧柏叶21.4. 减:木通、山栀2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