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ppt课件_第1页
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ppt课件_第2页
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ppt课件_第3页
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ppt课件_第4页
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我们的地球我们的地球地球表 面外形大小内 部构 成地幔地壳地核变 化内部力量外部力量水 域陆 地高山平原丘陵江河湖海风化侵蚀人为地震火山课标涉及内容课标涉及内容1.1知道地球的外形大小。知道地球的外形大小。1.2 知道地球是由小部分陆地和大部分水域构成的。知道地球是由小部分陆地和大部分水域构成的。1.3知道地球内部是炽热的岩浆。知道地球内部是炽热的岩浆。1.4了解人类对地球外形认识的历史。了解人类对地球外形认识的历史。1.5了解地球仪、地图的主要标识和功用。了解地球仪、地图的主要标识和功用。3.1了解地球外表是在不断变化的。了解地球外表是在不断变化的。3.2 了解火山喷发景

2、象。了解火山喷发景象。3.3 了解地震的景象。了解地震的景象。3.4 认识风化对地表改动的作用。认识风化对地表改动的作用。3.5认识水的侵蚀、水流搬运对地表改动的作用。认识水的侵蚀、水流搬运对地表改动的作用。3.6 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改动的影响。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改动的影响。教材编排内容教材编排内容地球的外形地球的外形地球的外表地球的外表地球的内部地球的内部火山和地震火山和地震地表的变化地表的变化1.1知道地球的外形大小。知道地球的外形大小。1.4了解人类对地球外形认识的历史。了解人类对地球外形认识的历史。一、学习内容分析:一、学习内容分析:本课以历史开展的轨迹为线索,展现了人类对地球外形的认

3、识过程,阐明地球本课以历史开展的轨迹为线索,展现了人类对地球外形的认识过程,阐明地球的外形。的外形。第第1课课 地球的外形地球的外形概念:地球是球形的概念:地球是球形的关键词:球体关键词:球体活动一:引见人类逐渐认识地球外形的科学史,建活动一:引见人类逐渐认识地球外形的科学史,建立科学的地球外形的概念;立科学的地球外形的概念;建议:组织学生进展模拟活动。建议:组织学生进展模拟活动。 1、模拟船进、出港、模拟船进、出港2、麦哲伦的环球航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3、人类在太空中察看、人类在太空中察看活动二:经过一系列数据了解地球的大小活动二:经过一系列数据了解地球的大小第第1课课 地球的外形地球的外形

4、预期学习结果:预期学习结果:1.经过古人对地球探求的视频资料,阐明人类探求地球阅历经过古人对地球探求的视频资料,阐明人类探求地球阅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2.经过地球视频资料、模拟活动,能描画地球的外形和大小。经过地球视频资料、模拟活动,能描画地球的外形和大小。3.经过验证地球是球体的实验建立科学需求反复验证的观念。经过验证地球是球体的实验建立科学需求反复验证的观念。第第1课课 地球的外形地球的外形目的检测:目的检测:下面哪些例子可以阐明地球是个球体:下面哪些例子可以阐明地球是个球体: A 月食时地球影子的外形月食时地球影子的外形 B 麦哲伦环球航行麦哲伦环球航行 C 地球卫

5、星地球卫星照片照片D在海边看到有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在海边看到有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船身第第1课课 地球的外形地球的外形1.2 知道地球是由小部分陆地和大部分水域构成的。知道地球是由小部分陆地和大部分水域构成的。1.5了解地球仪、地图的主要标识和功用。了解地球仪、地图的主要标识和功用。一、学习内容分析:一、学习内容分析:看过地图我们就知道,在地球上有高山,峡谷,岛屿;有平原,高原,盆地;看过地图我们就知道,在地球上有高山,峡谷,岛屿;有平原,高原,盆地;有沙漠,森林,河流海洋。本课在认识地球外形的根底上,引导学生在宏观上有沙漠,森林,河流海洋。本课在认识

6、地球外形的根底上,引导学生在宏观上总体认识地球外表的地形地貌。总体认识地球外表的地形地貌。第第2课课 地球的外表地球的外表概念:地球外表有各种各样的地貌形状概念:地球外表有各种各样的地貌形状 关键词:地表关键词:地表 地貌地貌活动一:认识多种形状的地貌活动一:认识多种形状的地貌建议:可以组织学生搜集图片等资料,交流、展现。建议:可以组织学生搜集图片等资料,交流、展现。活动二:制造两种地貌模型活动二:制造两种地貌模型建议:制造地貌模型时,一定要让学生先谈谈本人制造的建议:制造地貌模型时,一定要让学生先谈谈本人制造的地貌的特点,然后有目的的去制造;地貌的特点,然后有目的的去制造; 做好后可引导学生

7、相互交流,把地貌画出来,阅历做好后可引导学生相互交流,把地貌画出来,阅历地图的产生过程;地图的产生过程;活动三:阐明描画地貌的手段在不断的开展活动三:阐明描画地貌的手段在不断的开展建议:可以引导学生比较各有哪些优点。建议:可以引导学生比较各有哪些优点。第第2课课 地球的外表地球的外表预期学习结果:预期学习结果:1.经过图片和讨论列举地球外表有多种多样的外形。经过图片和讨论列举地球外表有多种多样的外形。2.经过制造地貌模型描画一些典型的地貌。经过制造地貌模型描画一些典型的地貌。3.能制造地貌模型并交流地貌的特点。能制造地貌模型并交流地貌的特点。4.能用平面图描画地表的特征。能用平面图描画地表的特

8、征。第第2课课 地球的外表地球的外表目的检测:目的检测:1.在地形图或地形地球仪上,蓝色表示在地形图或地形地球仪上,蓝色表示 ,绿色表示,绿色表示 ,黄色表示,黄色表示 ,棕,棕色表示色表示 。2我们家乡南京的地形是我们家乡南京的地形是 。第第2课课 地球的外表地球的外表目的检测:目的检测:1.在地形图或地形地球仪上,蓝色表示河流、湖泊和海洋,绿色表示在地形图或地形地球仪上,蓝色表示河流、湖泊和海洋,绿色表示 ,黄色表,黄色表示示 ,棕色表示,棕色表示 。2我们家乡南京的地形是我们家乡南京的地形是 。第第2课课 地球的外表地球的外表目的检测:目的检测:1.在地形图或地形地球仪上,蓝色表示河流、

9、湖泊和海洋,绿色表示平原,黄色在地形图或地形地球仪上,蓝色表示河流、湖泊和海洋,绿色表示平原,黄色表示表示 ,棕色表示,棕色表示 。2我们家乡南京的地形是我们家乡南京的地形是 。第第2课课 地球的外表地球的外表目的检测:目的检测:1.在地形图或地形地球仪上,蓝色表示河流、湖泊和海洋,绿色表示平原,黄色在地形图或地形地球仪上,蓝色表示河流、湖泊和海洋,绿色表示平原,黄色表示沙漠,棕色表示高原和山地。表示沙漠,棕色表示高原和山地。2我们家乡南京的地形是我们家乡南京的地形是 。第第2课课 地球的外表地球的外表目的检测:目的检测:1.在地形图或地形地球仪上,蓝色表示河流、湖泊和海洋,绿色表示平原,黄色

10、在地形图或地形地球仪上,蓝色表示河流、湖泊和海洋,绿色表示平原,黄色表示沙漠,棕色表示高原和山地。表示沙漠,棕色表示高原和山地。2我们家乡南京的地形是丘陵。我们家乡南京的地形是丘陵。第第2课课 地球的外表地球的外表一.学习内容分析 人类对地球内部的认识无法像翻开一个橘子瞧个终究那么简一方便,人类对地球内部构造的了解是经过地表的一些自然景象以及地震波的探测来认识的。所以,本课从地球的一些自然景象导入,展开研讨。第第3课课 地球的内部地球的内部概念:人类对地球内部构造的了解是经过地表的一些自然景象以及地震概念:人类对地球内部构造的了解是经过地表的一些自然景象以及地震波的探测来认识的波的探测来认识的

11、 关键词:地震波关键词:地震波 地壳地壳 地幔地幔 地核地核活动一:猜测暗盒里的物体活动一:猜测暗盒里的物体建议:可以让学生自行设计暗盒,物品可以是:硬币、螺丝钉、玻璃球、建议:可以让学生自行设计暗盒,物品可以是:硬币、螺丝钉、玻璃球、小石头、钥匙、牙签、小塑料块等小石头、钥匙、牙签、小塑料块等活动二:展现火山、温泉、地震的图片活动二:展现火山、温泉、地震的图片建议:启发学生思索,科学家是如何掌握地球内部的信息的,只需求学建议:启发学生思索,科学家是如何掌握地球内部的信息的,只需求学生知道经过地震波来研讨地球内部的构造,不需求知道地震波分为纵波,生知道经过地震波来研讨地球内部的构造,不需求知道

12、地震波分为纵波,横波,以及他们的变化。横波,以及他们的变化。活动三:制造地球内部构造模型用模型解释活动三:制造地球内部构造模型用模型解释建议:制造前要启发学生思索:各个橡皮泥圈层该有多厚?建议:制造前要启发学生思索:各个橡皮泥圈层该有多厚? 要先做好里面再做好外面。要先做好里面再做好外面。第第3课课 地球的内部地球的内部预期学习结果:预期学习结果:1.经过教师引见和推测拉簧内部物体的情况指出地球内部构造是科学家根据一经过教师引见和推测拉簧内部物体的情况指出地球内部构造是科学家根据一些自然景象推测出来的。些自然景象推测出来的。2.经过视频图片资料的交流讨论,推衍地球内部构造。经过视频图片资料的交

13、流讨论,推衍地球内部构造。3.能制造地球内部构造的模型。能制造地球内部构造的模型。第第3课课 地球的内部地球的内部目的检测:目的检测:1.地球的内部构培育像一个煮熟的鸡蛋,蛋壳相当于地球的地球的内部构培育像一个煮熟的鸡蛋,蛋壳相当于地球的 ,蛋白相当,蛋白相当于地球的于地球的 ,蛋黄相当于地球的,蛋黄相当于地球的 。2.地壳在地球各处的厚度是不一样的,海洋部分薄,陆地部分厚。地壳在地球各处的厚度是不一样的,海洋部分薄,陆地部分厚。 第第3课课 地球的内部地球的内部目的检测:目的检测:1.地球的内部构培育像一个煮熟的鸡蛋,蛋壳相当于地球的地壳,蛋白相地球的内部构培育像一个煮熟的鸡蛋,蛋壳相当于地

14、球的地壳,蛋白相当于地球的地幔,蛋黄相当于地球的地核。当于地球的地幔,蛋黄相当于地球的地核。2.地壳在地球各处的厚度是不一样的,海洋部分薄,陆地部分厚。地壳在地球各处的厚度是不一样的,海洋部分薄,陆地部分厚。 第第3课课 地球的内部地球的内部目的检测:目的检测:2.地壳在地球各处的厚度是不一样的,海洋部分薄,陆地部分厚。地壳在地球各处的厚度是不一样的,海洋部分薄,陆地部分厚。 第第3课课 地球的内部地球的内部3.2 了解火山喷发景象。了解火山喷发景象。1.3知道地球内部是炽热的岩浆。知道地球内部是炽热的岩浆。3.3 了解地震的景象了解地震的景象一一.学习内容分析学习内容分析 火山和地震是显著的

15、地量变化,是小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学习内容。本课从火山和地震是显著的地量变化,是小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学习内容。本课从实例发出,引导学生建模研讨,知道火山和地震的成因,了解人们对火山和地实例发出,引导学生建模研讨,知道火山和地震的成因,了解人们对火山和地震的监测和维护本人的方法。震的监测和维护本人的方法。第第4课课 火山和地震火山和地震概念:火山与地震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概念:火山与地震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火山关键词:火山 地震地震活动一:了解火山活动一:了解火山建议:做模拟火山喷发实验时,先启发学生说说每样建议:做模拟火山喷发实验时,先启发学生说说每样物品代表什么;物品代表什么; 引导学生

16、讨论:为什么地球上有的地方常会有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地球上有的地方常会有火山迸发,有的地方却没有。火山迸发,有的地方却没有。活动二:研讨地震活动二:研讨地震建议:交流地震资料时可结合建议:交流地震资料时可结合512汶川地震来谈;汶川地震来谈; 要引导学生关注地震降暂时的自我维护方法。要引导学生关注地震降暂时的自我维护方法。第第4课课 火山和地震火山和地震预期学习结果:预期学习结果:1.经过复习地球内部的知识,搜集和分析资料,模拟板块漂移实验,指出地壳经过复习地球内部的知识,搜集和分析资料,模拟板块漂移实验,指出地壳从古至今不断在缓慢的运动。从古至今不断在缓慢的运动。2.经过模拟板块挤压、断裂实

17、验,描画在缓慢运动的地壳中,能量积累到一定经过模拟板块挤压、断裂实验,描画在缓慢运动的地壳中,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释放时会发生地震、火山迸发。程度,释放时会发生地震、火山迸发。3.经过模拟火山喷发、地震实验,可以识别火山成因和地震的成因,及它们的经过模拟火山喷发、地震实验,可以识别火山成因和地震的成因,及它们的的区别和联络。的区别和联络。4.经过视频、文字等资料,交流讨论,归纳地震等自然灾祸预防及自救措施。经过视频、文字等资料,交流讨论,归纳地震等自然灾祸预防及自救措施。第第4课课 火山和地震火山和地震目的检测:目的检测:1.火山喷发时,岩浆是火山喷发时,岩浆是 而沿着地壳岩层裂痕冲出地面的。

18、而沿着地壳岩层裂痕冲出地面的。A 靠本人的力量靠本人的力量 B 靠地球的引力靠地球的引力 C 靠地球内部的压力作用靠地球内部的压力作用2.发生地震的主要缘由是发生地震的主要缘由是 A 岩层弯曲岩层弯曲 B岩层断裂岩层断裂第第4课课 火山和地震火山和地震目的检测:目的检测:1.火山喷发时,岩浆是火山喷发时,岩浆是 C 而沿着地壳岩层裂痕冲出地面的。而沿着地壳岩层裂痕冲出地面的。A 靠本人的力量靠本人的力量 B 靠地球的引力靠地球的引力 C 靠地球内部的压力作用靠地球内部的压力作用2.发生地震的主要缘由是发生地震的主要缘由是 B A 岩层弯曲岩层弯曲 B岩层断裂岩层断裂第第4课课 火山和地震火山和

19、地震3.1了解地球外表是在不断变化的。了解地球外表是在不断变化的。3.4 认识风化对地表改动的作用。认识风化对地表改动的作用。3.5认识水的侵蚀、水流搬运对地表改动的作用。认识水的侵蚀、水流搬运对地表改动的作用。3.6 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改动的影响。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改动的影响。一一.学习内容分析学习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安排呈现两条线。第一条线是自然力影响地表。即先讨论地层的本课内容安排呈现两条线。第一条线是自然力影响地表。即先讨论地层的升降、造山运动、火山喷发、海水侵蚀、碳酸盐石材的分解、风蚀等对地表的升降、造山运动、火山喷发、海水侵蚀、碳酸盐石材的分解、风蚀等对地表的影响,然后再研讨风化作用

20、之一热胀冷缩对岩石的破坏,最后讨论自然界的搬影响,然后再研讨风化作用之一热胀冷缩对岩石的破坏,最后讨论自然界的搬运力。第二条是人类的认识和活动影响地表变化。即以古人发现地层升降到影运力。第二条是人类的认识和活动影响地表变化。即以古人发现地层升降到影响地表的自然力,再到人类活动对地表的改动。响地表的自然力,再到人类活动对地表的改动。第第5课课 地表的变化地表的变化概念:地球的外表是不断变化的,是一个漫长的过概念:地球的外表是不断变化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程。关键词:风化关键词:风化 侵蚀侵蚀 地表变化地表变化活动一:推测喜马拉雅山很久以前的情况活动一:推测喜马拉雅山很久以前的情况活动二:研讨千姿百态的地表的成因活动二:研讨千姿百态的地表的成因活动三:经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