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时方的临床应用附录:湿证论刘渡舟一:寒湿“伤寒论”第 273273 条云:“太阴之为病,腹潇而吐,食不下,自 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硕”。这一条是太阴脾家寒湿的纲领,张仲景点出了三个特点: 一下利二腹潇三自利益甚。(方 药选用理中辈)V 素问一到真要大论云:湿气大来,土之胜也。寒水受邪,肾病生焉。所谓感邪而生病也。这句话是解释金匮要略的“肾著”产病理机制,用“著”字指出其邪为湿,湿性粘着,从脾而来,脾主土,土之气为湿,土能克水,湿能着肾,而乂随乎 点出了湿的来路。据临床观察,肾著之证以酸凝作楚为主,而疼痛 则是其次,在男子多见阴盘潮湿形同水渍,在女子则多见琏下淋漓不断。治疗一曝脾阳
2、则愈,方药选:干姜 茯苓 白术 灸甘草“鸡鸣散”临床治疗寒湿脚气,对于许多风心病心衰可以收到显著的疗效。宋孝志教授认为风心病心衰的特殊发病机制是:初期为风寒三邪合而为病,尤以寒湿为重,寒湿困阻肝脉,流注四肢 关节,久则经络痹阻,寒湿凝滞,氯血失和,发为水肿,肝为心之 子,母病及子,故久病寒湿上冲于心,旁及于肺,而见心悸喘憋, 治疗当以开上导下、温经散寒、宣降湿浊(开肺散肝,温散寒湿)为主,选用鸡鸣散为主方。(槟榔 橘皮 木瓜 吴茱萸 柴胡 苏叶 桔梗 生姜)因治肿必治水,治水必治气,气行则水散,故方中均以气为胜,使寒湿之邪或做汗解或从下利而出。苏叶温散风寒,桔梗开宣上焦,橘皮开中焦之气,吴茱萸
3、泄九寒浊,槟榔重坠 至达下焦,而成三焦同治,同时木瓜配吴茱萸可平冲心上逆之气而 使湿邪不得上冲。加减之法:寒重加附子,心阳虚加桂枝,痰中带 血加小虽桃仁,水肿较甚加茯苓、泽泻,妇女月经不调加香附桃仁 益母草。以上所论是寒湿伤气之证,然有寒湿伤血,可见疼痛紫斑舌苔白腻而润脉缓阔无力,可选宋人“五积散”。(五积散消滞乂温中,麻黄苍芷芍归芍,枳桔桂姜苦茯朴,陈皮半夏加姜葱,除桂枳陈余 略少,熟料尤增温散功。)张仲景治疗寒湿而身体烦疼(疼剧之义)的,则用麻黄汤以散寒,加白术以除湿并要求药后“微汗”(本方治疗水肿疗效也极佳)麻黄剂治水肿有两张方子:一张是越婢加术汤,另一张是麻黄加术汤 (寒湿身疼不得安,
4、 借用治肿理不偏, 微微似欲出好, 术四 麻三要细参。 )二:风湿与湿热风湿一身尽疼,而以发热,日晡所剧者为其特点。张仲景用麻 黄杏仁慧苣甘草汤,此方治疗风湿剂虽宜轻不宜重,轻能去实,味 淡则能化浊。吴鞠通的“三仁汤”是从麻黄杏仁慧苣甘草汤发展而来,其三 焦学说紧紧扣住了湿病的传变规律,以杏仁利上焦肺气, 肺气一利则水湿之邪 逐流而下,白叩仁辛香味窜沁脾化湿以苏醒呆滞之气 机,生慧苣仁利湿破结消除湿热,以行下焦之滞塞。通过开上焦而 有助于利中焦之气,枢转中焦之气,乂有宣上导下之功,开利下 焦使湿有出路,自无湿热纠缠不开之虑。至此三焦通畅大气一转, 则湿热浊秽尽化,而氤意之气乃行。古人把麻黄叫“
5、青龙”,仲景有“云龙三现”,一见于治寒喘的小青龙汤,二见于治热喘的麻杏 甘膏汤,三见于治疗湿喘的麻杏伯甘汤 。(本方与麻杏石甘 汤仅为一味之差)。由于自然界的气候变化,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的体质朝着“湿热型”发展,湿热依三焦划线而为湿病:在上则 有湿性咳喘,在中则有黄疸,在下则有肾炎。湿热作喘如按风寒火 热医治非但不见功效,胜败乃兵家常事越治越重。 临床观察本病是, 痰多而稠粘,痰白或黄,胸中发潇,月完胀纳呆,身体酸倦,咽喉不 利,兼 低烧晡热,小便色黄,大便粘腻不爽,脉濡苔白腻。治疗 选 用“甘露消毒丹”(菖蒲 贝母 射干 我香 茵陈 黄苓 白 叩仁速翘滑石木通薄荷) ,刘渡舟用此方必
6、加紫苑杏仁苣米,通草代替木通。湿温有中项特点:一湿为粘腻之邪而能使气机有利,二温邪发 热身热不扬,日晡则甚,三湿热伤人身征酸楚懒于活动,四脉来浮 濡舌苔白腻。(湿温苔白脉来濡,胸潇月完胀不欲食,发热不扬身酸 楚,四大特点辩证时)治疗湿温有上、中、下之分,其中代表方剂有三仁汤、甘露消毒丹、准香正气散。湿温病浓缩到以上的程度,还不能说一了白了,还有一张名方 叫做“加减木防已汤”能治疗“湿热痹”白发白中,必须一提。本 证是由于外感热邪,与湿相并,或素体阳盛有余邪从热化,或风寒 湿久郁化热,或过服温热之药等所致,它是近代医家的科研成果。V 金匮翼。热痹云:“热痹者,闭热于内也,脏腑经络,先 有蓄热,而
7、复遇风寒湿气客之。 热为寒郁, 气晃得通, 久之寒亦化 热, 则作痹亶然而闷也。 ”由此看来,湿热痹证,客于经络关节之 间,湿滞热蒸,蕴结不开,荣卫气血经络受阻,运行不通,不通则 痛而成热痹。辨“湿热痹证”首先要辨出一个热字。切不要一见身 痛便当寒邪断也。此证为热邪肆虐,多伴见口干而渴,小便黄赤而 短,大便或见干燥,肢节烦痛为剧,有的病从可出现对称性结节红 斑。脉多见滑象,或滑大有力,舌质红绛,苔则黄白厚腻。治疗禁 用羌、独、防等风燥药。必须清热利湿,疏通经络,少佐通卫理气 之品。药用加减木防已汤:防已 生石膏 桂枝 海桐皮 苣米 通草 滑石 杏仁 片姜黄。使用要重用生石膏,以清热邪,配 以滑
8、石、杏仁通草 防已苣米清利三焦之湿热,导湿利肺而为 佐;桂枝温能卫气外风邪,片姜黄活血通络而止痛,全方共奏清热 利湿,通气活络,开痹止痛,效果非凡,吴鞠测评通称之谓“治痹 之祖方”。治疗“湿热痹”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1、湿热相因为邪 , 难以速除,应守法守方,不可操之过急;2 2、湿热内蕴,相蒸则黄,其人巩膜、舌苔、小便色黄的,叫做“三黄反映”以测“湿热痹” 与黄疸初萌非常准确;3 3、生石膏必须重用,热甚者可加知母,痛甚者可加大片姜黄、海桐皮的剂虽;4 4、治疗过程可随兼证加减,好热伤荣,出现皮内红斑者加紫草茜草 丹皮 紫花地丁 生地清凉血解毒之品,湿邪盛而小便不利者可加龙胆草、车前子苍
9、术黄柏清热利湿之品,如果气血瘀滞疼痛突出的则加乳香没药炒山甲活血止痛之品;5 5、治疗湿热痹必须忌口,不得食肥甘洒肉, 包括高脂肪、高蛋白以及各种补药在内。湿热为病,除痹证以外,对湿热下注而病腰腿疼痛的也大有人 在,如果其人形气实而湿热盛则用“加味苍柏散”,如果其人形气虚的或者下肢发麻为甚的则用“当归拈痛散”(加味苍柏实湿热,二活二术生地黄,知柏芍归牛膝草,木通防已木瓜榔)(当归拈痛虚湿热,茵陈四苓与羌防,人参当归升苓草,苦参知母葛根苍。)裴永清伤寒论临床应用五十论 P196P196 页中有论:“汗出不解,非风 即湿”汗出不解有两种情况:病人感受外邪身痛发热恶寒,兼见汗 出,然汗出而寒热不退,
10、或外感表证用解表药治之,药后得汗出但 表证不除。外感风邪者,即人们熟知的 v 伤寒论中的太阳中风证, 治以桂枝汤。外感表湿则其人头痛身征痛,身热有扬,汗出恶寒, 胸月完痞满 舌苔白腻脉浮濡或浮细等治疗当投芳香休湿之剂。而此外感表湿证乂当视其偏寒偏热、兼里湿热之情。表湿偏寒者可选 用 V 局方的我香正气散, 表湿偏热者可选用 V 医原的霍朴夏苓 汤,兼里湿热者可选用V 温病条辨 的三仁汤。 外感表湿总结有三:一是治疗非芳香休湿不足以毛其邪,误投他药无效反而使病深不解,二是辨证抓住主症一一汗出身热不退,头身重痛,口不渴舌腻脉濡,三本证多见于长夏霉雨季节或久处湿地之人,但素体内蕴湿邪的贪饮者、体丰者
11、、嗜食肥甘者亦可发生。治疗湿邪为患的疾病时适当应用一些风药,其湿邪散之较快, 化之较速,此即“风能胜湿”。风性善行,走窜开泄,或辛香发散、 或斡旋中气,或宣畅气机,如我香、荷梗、防风、羌活、蒿本、升 麻、荆芥、蔓荆子、白芷、苍术、陈皮、厚朴、辛夷、草果仁、槟 榔、白蔻仁、枳实等。平素习用的平胃散、我香正气散、我朴夏苓 汤、二陈汤、五苓散、草麟分清饮、羌活胜湿汤等等诸方均普用风 药,仲景有表湿之情的麻黄加术汤、麻杏慧甘汤、以及治疗与湿有 关的顽痹的桂枝芍药知母汤,吴鞠通治疗湿温初起的三仁汤、付青 主脾虚湿盛的完带汤、吴谦等人治疗湿热脚气的加味苍柏散、渗湿 汤、除湿汤等、赵绍琴老师善用荆芥防风白芷
12、苏叶等治疗与湿邪有 关的肾炎、尿毒症等都充分体现了风能胜湿之理。然表湿易去,里 湿者难除,盖表湿多顺于气化不速而湿侵于外,里湿者多缘于土德 不及而湿动于中,所以治疗表湿者宜宣宜散,治疗里湿者常宜从脾 胃着眼,旋中气,升清降浊,醒脾健脾,脾气得复湿邪易除。故而 在临床治疗湿病时常可根据湿邪所居部位不同,或在表或在里或在上焦或在中焦或在下焦,以及病情挟杂的寒热之情各异,而随证选用芳香化湿、或苦温燥湿、或淡渗利湿之品。当然运用风药药虽家 轻,过重则湿邪不去而反有伤脾胃耗正气之弊。一:我香正气散临床妙用)霍乱吐泻发热恶寒头痛,胸膈潇闷,月完腹疼痛,舌苔白腻皆可应用,临床用治感冒、急性胃肠炎、中暑、晕车
13、已习用,推广应用 治疗:慢性胃炎、胆盘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病、早孕反应、梅尼 埃病、冠心病、尊麻疹等。慢性胃炎病在胃治在胃,胆盘炎胆石症 胆蛔病早孕反应梅尼埃病为胆胃同治,冠心病为心胃同病而心胃同治,尊麻疹为肺脾同病而肺脾同治。1:1:慢性胃炎,其病与秽湿有关,可用本方加黄连黄苓、蒲公英木香砂仁、白芍、吴茱萸、浙贝乌贼骨。2:2:急性胆盘炎因湿热重本方加龙胆草柴胡黄苓黄连苦楝子茵陈 子治之。3:3:慢性胆盘炎常偏气滞,本方加柴胡加赤芍枳实、香附青皮郁金。4:4:胆石症可用本方加柴胡赤芍枳实郁金、金钱草鸡内金、延胡白 芥子。5:5:胆蛔症常因胃中有寒诱发,宜加吴茱萸干姜桂枝木香6:6:早孕反应脾
14、胃素虚者多出现,可用本方加柴胡黄苓黄连、竹茹、 砂仁、太子参。7:7:梅尼埃病常因受凉饮冷劳累气郁而发,可用本方加天麻钓藤(重用后下)眩晕甚加龙骨牡蛎,腹泻加黄苓黄连,便秘加柴胡黄苓, 兼风热加桑叶菊花夏枯草,兼风寒加荆芥防风细辛。、8:8:冠心病宜用本方加柴胡黄苓桂枝丹参太子参吴茱萸木香青皮9:9:尊麻疹宜用本方加麻黄荆芥防风银花藤速翘蝉蜕苦楝皮白茨藜(以上整理于方药妙用P230)1010:龚士澄用方经验:本方以月完腹疼、胸膈满闷舌苔白腻为辩证要点, 暑湿:见胸月完痞闷心烦身热, 如感秽浊之气发病较速, 头痛而胀, 胸月完潇闷,恶心呕吐,如暑湿困阻中焦则壮热烦渴,汗多尿少,胸 膈痞潇,肢困身
15、重等,用本方去紫苏白芷,加青蒿1010 黄苓 8 8 滑石12,12,有秽浊再加郁金 1010 困阻中焦者再加大黄豆卷 15;15; 2 2 寒湿:湿 浊内困肠胃,损伤脾阳,或者平素脾肾阳虚,水饮内停,见畏寒肢 凉,腹胀潇,大便稀磨或泄泻,病久可致肤肿舌苔白, 脉缓而迟者, 本方去白芷紫苏桔梗,加炒干姜 6 6-8-8 淡吴茱萸 7 7 猪苓 1010 3 3 食 湿吐利:古称霍乱,内伤蕈腻杂食,并有湿浊中扰,清浊不分致突 然大吐大泻,烦闷不舒,月完腹胀潇,暧腐,厌食,腹痛尿少,舌苔 厚腻脉象滑大,用本方去紫苏桔梗白术,加煨木香7 7 (后下)砂仁3 3 (后下)焦三仙 30-4530-45
16、每剂水煎 2 2 次,6 6 小时服药一次,多能 在一二是内吐利自止。4 4 霍香正气散去桔梗白芷紫苏加煨葛根煨白 芍炮干姜方治经行泄泻。5 5我香正气散去白芷桔梗大腹皮加延胡蒲 公英郁金方治反流性食管炎二三仁汤的临床应用出处:温病条辨组成:杏仁 1515 滑石 1818 白通草 6 6 白蔻仁 6 6 竹叶 6 6 厚朴 6 6 慧苣仁 1818 法半夏 1515主治:湿温初起,证见恶寒身重疼痛,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苔白不渴,脉弦细而濡用方经验:湿温初起邪留气分,湿遏热伏,湿重热轻,治疗 有三忌:忌汗忌下忌润。若湿自外来,每见表卫之证而发热恶寒头 痛身重,每加豆豉薄荷佩兰,使其微汗透邪则气分之湿热易散,若 湿蕴不化月完阻胸闷不饥,每加我香、郁金、焦三仙芳化消滞,不使 湿入中焦至于热势持续, 午后低热,有如阴虚潮热一般,每加衣、 速翘壳、枯黄苓之类清其卫气,用药由轻而重,避免引邪深入而越 发难解。暑温病一开始就为身困汗出,背微恶寒,口渴,面赤,右 脉大者,三针汤去白蔻仁半夏厚朴,加北沙参、知母、石膏,即可 清解暑湿热邪,乂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保直付医院绿色通道建设与管理协议
- 未成年人探视期间安全保护及责任落实协议
- 新能源汽车行业区域分销合作伙伴合同
- 护理支持性理论
- 传染病日常卫生监督实务要点
- 肿瘤血栓诊疗难点与对策
- 脑外科引流护理规范与实践
- 大班语言:冬天的礼物
- 酒店安保服务协议书(2篇)
- 转运病人护理查房
- GB/T 33289-2016馆藏砖石文物保护修复记录规范
- GB/T 2506-2005船用搭焊钢法兰
- GB/T 15256-2014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低温脆性的测定(多试样法)
- 小学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件-10.爱心的传递者-部编版(25张)课件
- GB/T 1095-2003平键键槽的剖面尺寸
- 婴幼儿食品领域:贝因美企业组织结构及部门职责
- 《光的直线传播》教学设计 省赛一等奖
- 人工智能的诞生简述课件
- 子宫破裂的护理查房
- 出货检验报告
-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第3章-晶体结构与晶体中的缺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