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四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第三节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学案鲁教版必修1_第1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四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第三节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学案鲁教版必修1_第2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四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第三节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学案鲁教版必修1_第3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四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第三节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学案鲁教版必修1_第4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四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第三节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学案鲁教版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节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学习目标明目标、知重点通过分析不同时期全球气候的变化,归纳说明全球气候变化的三种时间尺度及其特征。结合相关资料,分析近百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理解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 响。探究并理解全球气候变暖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的影响,认识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严重性,增 强环保意识。学生用书P100) 基础梳理JI CHUSHU U一、全球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与未来变化幅度1 .全球气候变化(1)影响因素:太阳辐射的变化、海陆分布的变化、地形的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等。(2)不同时间尺度的变化时间尺度气候变化地质时期总体状况冰川广布的述幽1相对温暖的间冰期交替,周期约为

2、十万年当前状况正处在温暖的间冰期中人类历史时期也发生过显著的变化百余年来气温波动上升(增暖)(变冷)19世纪末,上当 20世纪40年代 三"20世纪70年代后期(逐步回升)现在温暖的时期2.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与未来变化幅度(1)原因: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导致的温室效应有关。(2)证据:温室气体增加的趋势与地球表面平均气温升高的趋势是一致的。(3)未来变化幅度:预计到 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升高1.45.8 C,约是20世纪升温幅度的210倍。、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1 .导致全球海平面的上升(1)原因:气温升高,极冰融化,海水膨叫(2)后果:造成海岸侵蚀加强,淹没土地,

3、海水入侵等。(3)区域差异:三角洲I、沿海平原由于地面沉降等原因使未来观测到的海平面上升幅度大 于全球平均值。2 .可能导致干旱、暴雨、洪涝等灾害事件增加(1)北半球高纬度和中纬度大部分地区降水会增加,大部分干旱、半干旱地区因蒸发增强 变得更加干燥。(2)热带气旋的强度和频率将会明显增力的3 .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1)破坏自然生态系统:改变植被群落的结构、组成及生物量,造成生物多样性的减少。(2)植物光合作用增强:二氧化碳的施肥效应,使植物的生产率有一定幅度的提高。4 .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1)主要受害人口:热带、亚热带国家的低收入人口。气温升高,扰乱人体的新陈代谢(2)原因全球变暖会改变

4、某些疾病传染媒介的活动范围,改变病原菌的滋生环境自主测评Zl ZHU CE PING一、判断题1 .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为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干湿变化。()2 .全球气候变暖是指地球上每一个地区气温都在上升。()3 .海面上升是因冰川融化和海水热膨胀引起的海水上涨现象。()4 .全球气候变暖有利于农业生产。()5 .全球气候变暖会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答案:1. V 2. X 3. V 4. X 5. V二、选择题2016年11月7日至18日,第22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摩洛哥南部旅游城市马拉喀什 举行。据此回答67题。6 .人类活动对气候最突出的影响是()A.大气层中臭氧含量增多B.

5、二氧化碳增多导致全球变暖C.赤道地区形成多雨带D.沿海地区出现地面沉降7 .下列大气环境问题中,其形成与燃烧大量矿物燃料无直接关系的是()A.全球变暖B.臭氧空洞C.酸雨D.城市热岛效应解析:第6题,燃烧矿物燃料,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使温室效应增强,导致全球变暖,是人类活动对气候最突出的影响。第7题,燃烧矿物燃料,排放出的大量二氧化碳,造成全球变暖;排放出的酸性气体会形成酸雨;排放出的废热,形成城市热岛效应。臭氧空洞的形 成与人类使用制冷电器排放出大量的氟氯燃化合物有关。答案:6.B 7.B8 .当前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对区域农业的影响有()我国香蕉、菠萝等作物种植范围北扩中纬度地区农业受益,但

6、世界粮食总产量下降巴西主要糖料作物定会迎来大幅度增产植物病虫害爆发率提高,病虫害范围扩大A.B.C.D.解析:选D。全球气候变暖,一般来说会使中纬度地区农业受损,高纬度地区农业受益,但是高纬度地区耕地面积有限,增加的产量不足以补偿中纬度地区减少的产量,因而世界粮食产量总体上会下降,故错误。巴西主要糖料作物是甘蔗,受大气中CO浓度增加、全球变暖等多种因素变化的制约,并不一定使其增产,故错误。9 .为延缓和减轻由于 CO浓度增加而导致的气候变化与危害,各国政府应()A.改变能源结构,提高天然气的使用比例B.遵守国际公约,控制和削减 CO排放量C.采用固碳技术,增加新能源污染税费D.扩大耕地面积,培

7、育新的农作物品种答案:B1条究点1 全球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与未来变化幅度学生用书P101【合作探究】1 .读15万年来地球的气候变化图(见教材P9i图43 2),探究下列问题。(1)什么是冰期?什么是间冰期?(2)冰期、间冰期的更替周期是多久?当前地球处于什么时期?提示:(1)地球气温明显低于平均气温的时期为冰期,此时冰川从高纬度向低纬度、从高 山向平原推进,气候变冷,海平面降低。冰期之间气候转暖,海平面升高,这一时期称为间 冰期。(2)冰期、间冰期大约以十万年为更替周期,当前地球气候正处于温暖的间冰期。2.读全球大气二氧化碳含量与全球气温变化图(见教材P92图4 3-3),探究下列问

8、题。(1)1950 2000年以来,全球二氧化碳含量和气温有何变化?(2)全球大气二氧化碳含量与全球气温有何关系?(3)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变暖有何影响?提示:(1)上图反映出自1950年以来全球二氧化碳含量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1950年全球二氧化碳含量约为 310 ppm, 2000年全球二氧化碳含量约为 370 ppm,相差约60 ppm,增 长了近20%下图反映出1950年以来各年气温整体呈现波动变化,但 20世纪80年代以后增 温趋势十分明显。(2)此图说明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与全球气温变化之间呈正相关关系。(3)人类活动会加剧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核心归纳】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近百年来的全球

9、气候变暖,其成因有两方面:一是当前的地球气候正处在温暖的间冰期 之中,气温波动上升是总趋势;二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包括燃烧化石能源排放出大量的温 室气体(CQ、CH4等)使温室效应增强,以及人类对森林的乱砍滥伐,使森林对大气中的CO吸收减少等。图示如下:自然原因燃烧严物 随源气怯il 在襦理的何睡 剧中人为原因I【跟踪训练】下图是CO浓度曲线()与全国温度曲线()、黄河流域温度曲线()、江苏省温度曲线()、喜马拉雅山南麓尼泊尔温度曲线()比较图。读图回答(1)(2)题。(1)四个地区气温变化与 CO浓度变化呈()A.正比关系B.正相关关系C.反比关系D.负相关关系(2)各地年平均气温的年际波动

10、不一致说明()A. CO浓度不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B.纬度位置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C.海陆位置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D.海拔高度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解析:(1)不难看出CO浓度曲线始终呈上升趋势,而四地的气温也在波动上升,因此二 者呈正相关关系。(2)因四地CO浓度变化基本一致,但四地年均温却是波动变化且不具一致 性,说明年均温的年际波动除受 CO浓度影响外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答案:(1)B(2)A探究点2 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学生用书P102【合作探究】读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图(见教材P93图43 4),探究下列问题。(1)全球气候变暖会带来什

11、么影响?(2)除此之外,全球变暖还会带来哪些影响?提示:(1)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的低平原与低地,海水入侵,风暴潮作用加剧 海岸侵蚀,土壤盐碱化,陆地污水排放受阻,港口、航道功能受影响。(2)导致干旱、暴雨、洪涝等灾害事件增加,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 增加。【核心归纳】1 .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1)对沿海地区的影响消海此地淹没海平面上破杯港口过般 影晌航诙影响沿海水M-14 -(2)对生产领域的影响对农业的影响Q球气候变厩不能补镐 中纬度触区受损中纬度谷物带的 根食生产 变化废水的用城-港力降抵世界粮食1产总求一卜降对工业的影响大于增加I低冷度地区 制冷的能酣消耗一押放

12、电至1休I业费限制减少高斗度地区供眼的能源相耗市水盯掂技木、附由温耐I F 的相育技术获得r市场(3)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像美聚集地变化T物务样性 墟少:生物 的生存扑境 怒化某些渔场消失,某些 渔场V大(4)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球候暖全变热带.亚热带她区炎热大气粮率增加扰KL人体勒除他谢改变某北税后小能媒介的活动 范眼,改变桐原前滋t环境塞咱人类 的健康2.全球气候变暖的对策界商能赧利用效率技表手段改变能 源姑他控制水用、地 城场甲炕排放植帆 犯林保归原JL曲碳技术一T1曩金【跟踪训练】全球气候变暖是影响全球环境变化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其原因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多,其后果影响到诸多领域。据此

13、完成(1)(3)题。(1)全球气候变暖将可能导致气候的变化和气候带的变迁,受其影响 ()A.黄淮海平原土地盐碱化加剧B.亚寒带针叶林退化为苔原C.温带草原变化为热带草原D.青藏高原上的高山冰川总量增多(2)全球气候变暖将导致海平面上升,但不会影响到()A.海陆间水循环B.北京到东京的飞行距离C.台湾海峡的宽度D.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3)下列措施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是()A.保护森林,特别是热带雨林B.城市郊区建设防护林带C.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替代传统能源D.将火电厂建设到森林茂密的地方解析:第(1)题,全球气候变暖后,黄淮海平原蒸发量增大,因而该地区土地盐碱化加剧。第(2)题,海平面

14、上升,海拔较低的沿海地区将面临被淹没的危险,台湾海峡的宽度将扩大;海平面上升,珠穆朗玛峰海拔将会发生变化;海平面上升将影响水循环过程;北京到东京的飞行距离,由两地的距离决定,与海平面上升无关。第 (3)题,二氧化碳气体主要是燃烧化石燃料形成的。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将降低化石燃料的使用量,从而大大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答案:(1)A(2)B(3)C判请类同掌理技后学生用书P103)气候变化图的判读【典图示例】国1北梯跑区冰川消悬景观图1 .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步骤气候变化图主要有两种类型:第一类图是由气候变化引起的环境变化图,如图1,判读该类图时,关键要结合全球气候变化说明其地理环境的变迁;

15、第二类图是气候要素单曲线坐标 图,如图2、图3,判读该类图时一般按照“读数轴一看曲线一抓关键点”三个步骤。(1) “读数轴”是指明确横轴和纵轴的含义,认识到数量变化的关系。如图2中纵轴:左侧为挪威雪线海拔高度,右侧为中国气温距平变化;图 3中纵轴为温度距平,横轴为 I860- 2002年的年份。(2) “看曲线”即看曲线的变化趋势,是递增、递减还是波动,以及增减变化的快慢、幅 度等,进而思考变化的原因,领会曲线表示了什么,说明了什么,用地理的原理解释曲线变 化。如图3曲线,I860 2002年全球平均气温波动上升。(3) “抓关键点”即抓住曲线上的特殊点,如极值点(最大值、最小值)、转折点、拐

16、点、起点、终点等,这些关键点通常是解题的突破口,因此要充分领会其含义。2 .判读时应注意的问题在对图示内容进行判读时,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在人类未出现之前的地质时期,全球气候就一直处于变化之中,主要表现为冷暖 干湿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可见,没有人类活动,全球气候也会发生变化。第二,我们在分析全球气候变化时一定要考虑时间尺度,在地球发展的地质时期、历史 时期和近现代,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是不同的。【针对练习】“仙女木”是寒冷气候的标志植物,因此用来命名出现在北欧的寒冷事件,“新仙女木”表示末次冰期的最后一次寒冷事件。“新仙女木”事件之后气候变暖,进入温暖的全新世纪。 图甲是地球50万年前

17、至今的气温变化模拟曲线图,图乙是地球2万年前至今的海平面模拟变化图。读图完成(1)(2)题。图甲()(1)图乙中表示“新仙女木”事件的是C.D.(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近2万年来气温变化与海平面变化的趋势基本一致B.近7 000年来气温相对保持平稳C.近2万年来气温与海平面持续上升D. 50万年前至今气候呈冷暖交替变化解析:第(1)题,依据平均海平面的变化可推知为“新仙女木”事件,之前平均海平面呈波状变化,而之后则持续上升。第 (2)题,近2万年来平均海平面呈波状变化,近 8 000年 来保持平稳。答案:(1)C(2)C随堂I凡固,映H促学风固握升.学生用书P103)对点练一全球气候变化

18、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与未来变化幅度读全球气候的长期演变图,回答 12题。1 .全球气候变化的基本特点是()A.全球气温逐渐升高B.降水量总的趋势在增加C.冷暖、干湿交替出现D.气候变化周期长短一致2.从到是()A.气候由暖湿变为干冷B.冰川面积减少C.雪线高度不变D.海平面上升解析:第1题,由图中全球平均降水和全球平均气温的曲线变化特征可以看出,全球气候变化的基本特点是冷暖、干湿交替出现。第 2题,对应曲线变化,时期全球气候处于温 暖期且降水较多,而到时期全球气候变得干冷。答案:1.C 2.A下图为碳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砂物燃料大,洞中断。二动植物尸体生将冏3 .大力开发风能资源,可减少

19、大气中CO排放,直接影响图中的()A.B.C.D.4 .为维持环节降低大气中CO含量的作用,人类迫切需要()A.开垦沼泽B.开发水能C.保护森林D.退耕还湖解析:第3题,大气中的CO主要是大量矿物燃料燃烧排放的,大力开发风能可减少对矿 物燃料的使用,减少 CO排放量。第4题,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能吸收大气中的CO,因此要保护森林资源。答案:3.A 4.C对点练二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据报道,全球变暖、温室气体排放和海平面高度都在2015年达到了历史新高,使 2015年成为现代史上关键环境指标最差的一年。结合下图,回答56题。1S6U -2002M全球平均气阻变化趋势图5.下列有关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

20、的人为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植被破坏,导致沙尘天气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B.冰箱、空调使用时释放的氟氯燃化合物造成臭氧空洞,使紫外线增强C.毁林以及矿物能源的大量燃烧,使大气中CO含量增多D.近现代地壳运动频繁,火山喷发导致大气中的热量剧增6.全球变暖会导致()A.大气中温室气体排放增多,浓度增加B.全球平均海平面升高,山地永久积雪下界上升C.全球平均降水量持续增加,地球淡水资源增加D.高纬地区降水增多,大陆冰川面积扩大解析:第5题,全球变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人类大量燃烧矿物能源,大气中CO含量增多,以及毁林使森林吸收 CO的能力减弱。第6题,全球变暖会导致冰川融化,平均海平面升高, 山地永久

21、积雪融化、下界上升。答案:5.C 6.B课后检测E能埴提升高效赭埴达标涮怦,学生用书P165(单独成册)基础巩固卜图为中国历史时期气温变化、旱涝灾害对米价指数的影响。读图完成 12题。Q-0.5NIO 0 300 mi 但却1 130。I XIU | 梨川 | 世m I 川町 2ON)H磨耍 .2.9晶)13*56 I o o o ft *1 I I 2 KI I J ,-1 .自1950年以来,气温的变化趋势可能带来的影响是()A.各地区动植物数量增加B.南半球农作物分布向北移C.高纬度地区取暖能耗减少D.病虫危害范围会明显缩小2 .为了应对全球变暖,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通过决议,将全球平

22、均气温升幅与前工业化时期相比控制在2 C以内,并争取把温度升幅限制在1.5 C之内,要实现这一目标,下列做法目前比较合理的是()A.全部使用清洁能源B.提高煤炭消费比重C.植树造林缓解升温D.全面限制工业发展解析:第1题,自1950年以来,气温逐渐升高,升温会使得有的地区动植物数量增加,而有的地区动植物数量会减少,故A错;升温会使得农作物分布向高纬移动,南半球向南移动,故B错;高纬地区气温升高,取暖能耗减少,故 C正确;由于高纬度地区气温升高,病 虫害范围会明显增加,故 D错。第2题,为缓解全球变暖,植树造林缓解升温是目前最为合 理的。答案:1.C 2.CCO下图为19932003年西伯利亚(

23、即亚洲北部)沙果特湿地上空(1千米高度)空气样中含量的变化观测统计图。读图完成 34题。CM 俞 td1中皿年,15 -3 .“观测数据曲线”出现明显的季节性波动,其形成原因主要有 ()冬季人们大量燃煤取暖,排放 CO多冬季生物呼吸作用弱,呼出 CO少夏季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固定 CO多夏季人类活动强度大,排放 CO多A.B.C.D.4 .海平面上升的相关影响是 ()A.风暴潮灾害增强C.三角洲面积扩大B.海岸侵蚀减轻D.陆地污染减轻夏解析:第3题,“观测数据曲线”明显波动的原因是冬季大量燃煤取暖,排放CO多;季植物光合作用强,吸收 CO多。第4题,海平面上升,风暴潮灾害和海岸侵蚀增强。答案:3

24、.B 4.A下图为山西省太原市 19542006年气候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56题。水Li自,甘静而q Li111*i1-1siiL5 .太原市()A.年均气温波动下降8 .年降水量波动上升C.气温和降水有一定的相关性D.气温对降水有决定性的影响9 .太原市气候的变化会使该地 ()A.喜温作物生长界线南移B.农作物的生长期缩短C.降水减少,水资源短缺D. 土壤肥力增加解析:第5题,据图可知,太原市年均气温波动上升;年降水量波动变化;图中信息反映不出气温对降水有决定性影响。第6题,气温上升会导致积温增加,喜温作物生长界线将北移;积温的升高会使农作物生长期变长;气温上升会加剧蒸发,太原市地处华北地区

25、,年 降水量较少,蒸发变强会加剧土地的干旱,降低土壤肥力。答案:5.C 6.C气温的变化过程证实着全球变暖的残酷事实。在全球普遍进入工业化的近100年来,地球平均地表气温升高了 0.74 Co科学家对气候变暖可能的影响进行了推测,如下图所示。据 此回答下题。空却受6汇将会怎祥地球血幽损底的或座北冰洋所的泳晶将消火,*欧洲升崎牌或新的独来备尊变暖打抄利就失控/再开外嘱带由林手成灵窝低海如区被周水蠢没全球赤耳面t升Tm二分之南帕牲朴胛火纶幡哈拉沙漠变成肥.*#:原阿尔卑斯山昧安生部的化 弟人同业火厚嘘飞喜此亡气温升而以&化 气温升高4弋气温计离3T气狙升高2七一气温升向I七 U 7.造成上

26、述现象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大量使用煤、石油 B.森林特别是热带雨林大量被砍伐 C.家庭广泛使用空调和电冰箱 D.大量草场被破坏,草场沙化解析:选C。全球变暖主要是由燃烧化石燃料和破坏植被引起的。8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地处印度洋的马尔代夫是一个由约 1 200个珊瑚岛组成的群岛国家,全国平均海拔只有1.2 m o马尔代夫被众多旅游者视为“人间天堂”,醉人的风光给马尔代夫带来滚滚财源,也使它成为世界上高消费的国家之一。材料二 下面图甲为马尔代夫地理位置图,图乙为该国供游客居住的水上小木屋。75, 叱甲乙(1)有人说不久的将来马尔代夫可能面临“灭顶之灾”,试简述有这种可能性的原

27、因。(2)图中M国是马尔代夫最理想的搬迁地,M国为,搬迁到该国之所以最理想,原因是什么?(3)马尔代夫开发图乙所示的水上小木屋有哪些好处?答案:(1)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加上海水受热膨胀,海平面将上升,马尔代夫平均海 拔低,可能会被海水淹没。(2)印度 马尔代夫与印度隔海相望,地缘接近;印度地域辽阔,生活空间大。(3)马尔代夫陆地面积狭小,开发水上小木屋可以节约建筑用地;水上小木屋景观独特,安全舒适。能力提升气候变暖背景下,若降水量的增加超过蒸发量的增加,表明气候趋于暖湿;反之,则趋于暖干。读我国西北地区气候从暖干向暖湿转型的范围和程度示意图,完成12题。wr w iin* no-strkm

28、t no*9 .据图可知()A.该地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增B.天山及其以北显著趋于暖湿C.伊宁增加的蒸发量小于兰州D.陕西降水量趋于减少10 图中气候转型区未来环境要素变化最不可信的是()A.冰川退缩将会停止B.洪涝灾害将会严重C.湖泊水位将会上升D.沙尘暴日数将会减少解析:第1题,由图名可知,图示不同转型区反映的仅是本地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 图中无法表现不同区域降水量或蒸发量的关系,所以A C、D三项均不正确。而显著转型区应为显著趋于暖湿地区,这些地区主要在天山及其以北。第 2题,显著转型区气候显著趋于 暖湿,气温升高,融雪性洪涝可能增加,B项可信;该地湖泊主要补给形式是冰雪融水,气温升高

29、导致湖泊水位可能上升,C项可信;气候趋于湿润,沙尘暴日数可能减少,D项可信。气温升高导致冰川退缩的量,远超过降水量增加可能会使冰川扩展的量,冰川会继续退缩,A项最不可信。答案:1.B 2.A喜马拉雅地区总计有 1.5万条冰川,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山岳冰川分布区。许多资料表明, 近年来,喜马拉雅地区冰川后退的速度在逐渐加快,其中长近5 km的巴尔纳克冰川,自1990年以来,已后退了近 800 mi国际冰川研究委员会指出:如果按目前的融化速度,这些冰川在2035年之前消失的可能性非常大。据此完成34题。11 造成该地区冰川快速融化的主要原因是()A.科学考察,人类活动B.探险旅游,乱扔垃圾C.厄尔尼诺

30、,降水增多D.温室效应,气候变暖12 冰川快速融化,对本地区造成的影响是()A.改善农业生态条件B.缓解气候寒冷程度C.破坏冰川生态环境D.导致山地雪线下降解析:第3题,喜马拉雅地区的冰川快速融化,与全球气温升高有关,而气温升高主要是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所产生的温室效应造成的。第4题,冰川快速融化,会破坏该地区的冰川生态环境,从而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答案:3.D 4.C13 下列关于气温升高对我国造成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A.将减少我国的能源消耗B.加剧北方地区的干旱程度C.对农作物的产量、品种及农业生产的稳定性造成一定的影响D.扩大某些疾病的传播范围,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解析:选A。气温升

31、高,会使我国冬季用于取暖的能源减少,但是夏季用于降温的能源会 相应增多,故不一定减少我国的能源消耗。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冬小麦和冬油菜适宜种植区北界的变化。读图回答67题。-21 -14 冬小麦、冬油菜适宜种植区北界推移最可能的原因是()A.气候变暖B.种植习惯变化C.机械化程度提高D.化肥、农药用量增加15 据图推测该区域农业生产可能发生的变化是()A.棉花、玉米种植面积缩小16 春小麦种植面积扩大C.复种指数有所增加D.作物适宜种植高度有所下降解析:第6题,图中显示该区域冬小麦、冬油菜适宜种植区北界向偏北方向推移,说明该地区(尤其是冬季气温)有较为明显的升高,应是气候变暖的结果。第 7题,随着气温的升高、热量的增加,喜温作物如玉米、棉花、冬小麦和冬油菜的种植面积会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而喜凉作物如春小麦会呈现出种植面积缩小的趋势;同时由于气候变暖,作物适宜种植的高度也会有所上升;作物的复种指数随着热量的增加而有所增加。答案:6.A 7.C8 .下表为我国西南某省(区、市)1960 2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