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专业毕业论文内科住院患者参与口服用药安全的现状与对策研究_第1页
护理学专业毕业论文内科住院患者参与口服用药安全的现状与对策研究_第2页
护理学专业毕业论文内科住院患者参与口服用药安全的现状与对策研究_第3页
护理学专业毕业论文内科住院患者参与口服用药安全的现状与对策研究_第4页
护理学专业毕业论文内科住院患者参与口服用药安全的现状与对策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护理学专业毕业论文 精品论文 内科住院患者参与口服用药平安的现状与对策研究关键词:口服用药 用药平安 健康教育 用药平安教育摘要:目的:了解内科住院患者参与口服用药平安及医护人员促进其参与的认知、态度、行为(KAP)现状及相关影响凶素,以为制定促进患者参与的用药平安教育方案提供依据。同时对初步制定的干预方案做出效果评价。 方法:1现状调查:采用自制问卷和方便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21.072021.10,对上海市四所三级甲等医院所有符合入选要求的心内科、呼吸科、消化科患者(270名)及相应科室的医生(155名)和护士(210名)进行调查,患者人群及医护人群调查内容均包括三个局部:人口学特征,患

2、者参与及医护人员促进其参与的认知、态度、行为或行为取向(KAP)及其它障碍性因素。(KAP局部各条目采用1-5分)2干预效果评价:于2021.112021.12,选取存此期间住院的所有符合入选条件并愿意接受相关调查和教育的长征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60名,并将其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临床用药指导模式,干预组采用KAP模式指导下的患者参与的用药平安健康教育,评价工具为现状调查问卷中患者人口学特征及患者参与用药平安的认知、态度、行为或行为取向局部内容组成的问卷。采用组间对照与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进行干预效果评价。以上所得数据均输入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

3、结果:1现状调查:(1)患者:其参与口服用药平安的认知属中等水平,16个题目的平均得分为(3.71±0.56)分(总分值5分),与文化程度、居住地、态度及行为得分有关;其参与用药平安的态度水平一般,5个题目的平均得分为(3.36±0.84)分,(总分值5分),与文化程度、住院科室、居住地、认知及行为得分有关;其参与用药平安的行为水平较低,14个题目的平均得分为(2.63±0.41)分,(总分值5分),与认知及态度得分有关。(2)医护人员:医生,其促进患者参与口服用药平安的认知属中等水平,9个题目的平均得分为(3.59±0.42)分(总分值5分),与学历、

4、态度得分有关;其促进患者参与口服用药平安的态度水平一般,4个题目的甲均得分为(3.77±0.91)分,(总分值5分),与医院、认知及行为得分有关;其促进患者参与用药平安的行为属中等水平,9个题目的平均得分为(3.09±0.33)分,(总分值5分),与工作科室、职称、认知、态度得分有关。护士,其促进患者参与口服用药平安的认知水平中等,7个题目的平均得分为(3.74±0.51)分(总分值5分),与工作科室、态度及行为得分有关;其促进患者参与口服用药平安的态度水平一般,4个题目的平均得分为(3.84±0.82)分,(总分值为5分),与医院、认知及行为得分有关;

5、其促进患者参与用药平安的行为水平一般,9个题目的平均得分为(3.60±0.63)分,(总分值5分),与医院、认知及态度得分有关。 2干预效果评价:(1)干预效果:组间及自身前后对照发现,认知、态度及行为水平均显著提高(P0.01),对照组自身前后比拟发现除念度水平有统计学意义外(0.01P0.05),认知、行为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影响干预研究总体认知、态度、行为水平变化的影响因素:认知方面,与干预活动、付费类型呈正相关(B0),与职业、慢性病种类呈负相关(B0);态度方面,与干预活动呈正相关(B0),与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呈负相关;行为方面:与干预活动呈正相关(B

6、0)。 结论:内科住院患者参与口服用药平安的认知、态度均属中等水平,而行为水平较低;医护人员促进其参与的认知、态度、行为均属中等水平。针对KAP现状的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发现,患者参与用药平安及医护人员促进其参与的行为水平均除主要受到其相应的认知、态度水平的影响外,还受到其它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针对患者实施的KAP模式指导下的患者参与的用药平安健康教育使干预对象的认知、态度、行为或行为取向均发生了显著变化,干预措施取得预期效果。但假设要保持持续较高的认知、态度和行为或行为取向水平,那么需进行、长期反复的健康教育以强化效果。正文内容 目的:了解内科住院患者参与口服用药平安及医护人员促进其参与的认知

7、、态度、行为(KAP)现状及相关影响凶素,以为制定促进患者参与的用药平安教育方案提供依据。同时对初步制定的干预方案做出效果评价。 方法:1现状调查:采用自制问卷和方便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21.072021.10,对上海市四所三级甲等医院所有符合入选要求的心内科、呼吸科、消化科患者(270名)及相应科室的医生(155名)和护士(210名)进行调查,患者人群及医护人群调查内容均包括三个局部:人口学特征,患者参与及医护人员促进其参与的认知、态度、行为或行为取向(KAP)及其它障碍性因素。(KAP局部各条目采用1-5分)2干预效果评价:于2021.112021.12,选取存此期间住院的所有符合入选条

8、件并愿意接受相关调查和教育的长征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60名,并将其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临床用药指导模式,干预组采用KAP模式指导下的患者参与的用药平安健康教育,评价工具为现状调查问卷中患者人口学特征及患者参与用药平安的认知、态度、行为或行为取向局部内容组成的问卷。采用组间对照与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进行干预效果评价。以上所得数据均输入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 结果:1现状调查:(1)患者:其参与口服用药平安的认知属中等水平,16个题目的平均得分为(3.71±0.56)分(总分值5分),与文化程度、居住地、态度及行为得分有关;其参与用药平安的

9、态度水平一般,5个题目的平均得分为(3.36±0.84)分,(总分值5分),与文化程度、住院科室、居住地、认知及行为得分有关;其参与用药平安的行为水平较低,14个题目的平均得分为(2.63±0.41)分,(总分值5分),与认知及态度得分有关。(2)医护人员:医生,其促进患者参与口服用药平安的认知属中等水平,9个题目的平均得分为(3.59±0.42)分(总分值5分),与学历、态度得分有关;其促进患者参与口服用药平安的态度水平一般,4个题目的甲均得分为(3.77±0.91)分,(总分值5分),与医院、认知及行为得分有关;其促进患者参与用药平安的行为属中等水平

10、,9个题目的平均得分为(3.09±0.33)分,(总分值5分),与工作科室、职称、认知、态度得分有关。护士,其促进患者参与口服用药平安的认知水平中等,7个题目的平均得分为(3.74±0.51)分(总分值5分),与工作科室、态度及行为得分有关;其促进患者参与口服用药平安的态度水平一般,4个题目的平均得分为(3.84±0.82)分,(总分值为5分),与医院、认知及行为得分有关;其促进患者参与用药平安的行为水平一般,9个题目的平均得分为(3.60±0.63)分,(总分值5分),与医院、认知及态度得分有关。 2干预效果评价:(1)干预效果:组间及自身前后对照发现

11、,认知、态度及行为水平均显著提高(P0.01),对照组自身前后比拟发现除念度水平有统计学意义外(0.01P0.05),认知、行为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影响干预研究总体认知、态度、行为水平变化的影响因素:认知方面,与干预活动、付费类型呈正相关(B0),与职业、慢性病种类呈负相关(B0);态度方面,与干预活动呈正相关(B0),与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呈负相关;行为方面:与干预活动呈正相关(B0)。 结论:内科住院患者参与口服用药平安的认知、态度均属中等水平,而行为水平较低;医护人员促进其参与的认知、态度、行为均属中等水平。针对KAP现状的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发现,患者参与用药平安及医

12、护人员促进其参与的行为水平均除主要受到其相应的认知、态度水平的影响外,还受到其它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针对患者实施的KAP模式指导下的患者参与的用药平安健康教育使干预对象的认知、态度、行为或行为取向均发生了显著变化,干预措施取得预期效果。但假设要保持持续较高的认知、态度和行为或行为取向水平,那么需进行、长期反复的健康教育以强化效果。目的:了解内科住院患者参与口服用药平安及医护人员促进其参与的认知、态度、行为(KAP)现状及相关影响凶素,以为制定促进患者参与的用药平安教育方案提供依据。同时对初步制定的干预方案做出效果评价。 方法:1现状调查:采用自制问卷和方便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21.07202

13、1.10,对上海市四所三级甲等医院所有符合入选要求的心内科、呼吸科、消化科患者(270名)及相应科室的医生(155名)和护士(210名)进行调查,患者人群及医护人群调查内容均包括三个局部:人口学特征,患者参与及医护人员促进其参与的认知、态度、行为或行为取向(KAP)及其它障碍性因素。(KAP局部各条目采用1-5分)2干预效果评价:于2021.112021.12,选取存此期间住院的所有符合入选条件并愿意接受相关调查和教育的长征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60名,并将其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临床用药指导模式,干预组采用KAP模式指导下的患者参与的用药平安健康教育,评价工具为现

14、状调查问卷中患者人口学特征及患者参与用药平安的认知、态度、行为或行为取向局部内容组成的问卷。采用组间对照与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进行干预效果评价。以上所得数据均输入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 结果:1现状调查:(1)患者:其参与口服用药平安的认知属中等水平,16个题目的平均得分为(3.71±0.56)分(总分值5分),与文化程度、居住地、态度及行为得分有关;其参与用药平安的态度水平一般,5个题目的平均得分为(3.36±0.84)分,(总分值5分),与文化程度、住院科室、居住地、认知及行为得分有关;其参与用药平安的行为水平较低,14个题目的平均得分为(2.63

15、77;0.41)分,(总分值5分),与认知及态度得分有关。(2)医护人员:医生,其促进患者参与口服用药平安的认知属中等水平,9个题目的平均得分为(3.59±0.42)分(总分值5分),与学历、态度得分有关;其促进患者参与口服用药平安的态度水平一般,4个题目的甲均得分为(3.77±0.91)分,(总分值5分),与医院、认知及行为得分有关;其促进患者参与用药平安的行为属中等水平,9个题目的平均得分为(3.09±0.33)分,(总分值5分),与工作科室、职称、认知、态度得分有关。护士,其促进患者参与口服用药平安的认知水平中等,7个题目的平均得分为(3.74±0

16、.51)分(总分值5分),与工作科室、态度及行为得分有关;其促进患者参与口服用药平安的态度水平一般,4个题目的平均得分为(3.84±0.82)分,(总分值为5分),与医院、认知及行为得分有关;其促进患者参与用药平安的行为水平一般,9个题目的平均得分为(3.60±0.63)分,(总分值5分),与医院、认知及态度得分有关。 2干预效果评价:(1)干预效果:组间及自身前后对照发现,认知、态度及行为水平均显著提高(P0.01),对照组自身前后比拟发现除念度水平有统计学意义外(0.01P0.05),认知、行为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影响干预研究总体认知、态度、行为水平

17、变化的影响因素:认知方面,与干预活动、付费类型呈正相关(B0),与职业、慢性病种类呈负相关(B0);态度方面,与干预活动呈正相关(B0),与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呈负相关;行为方面:与干预活动呈正相关(B0)。 结论:内科住院患者参与口服用药平安的认知、态度均属中等水平,而行为水平较低;医护人员促进其参与的认知、态度、行为均属中等水平。针对KAP现状的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发现,患者参与用药平安及医护人员促进其参与的行为水平均除主要受到其相应的认知、态度水平的影响外,还受到其它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针对患者实施的KAP模式指导下的患者参与的用药平安健康教育使干预对象的认知、态度、行为或行为取向均发生了

18、显著变化,干预措施取得预期效果。但假设要保持持续较高的认知、态度和行为或行为取向水平,那么需进行、长期反复的健康教育以强化效果。目的:了解内科住院患者参与口服用药平安及医护人员促进其参与的认知、态度、行为(KAP)现状及相关影响凶素,以为制定促进患者参与的用药平安教育方案提供依据。同时对初步制定的干预方案做出效果评价。 方法:1现状调查:采用自制问卷和方便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21.072021.10,对上海市四所三级甲等医院所有符合入选要求的心内科、呼吸科、消化科患者(270名)及相应科室的医生(155名)和护士(210名)进行调查,患者人群及医护人群调查内容均包括三个局部:人口学特征,患者

19、参与及医护人员促进其参与的认知、态度、行为或行为取向(KAP)及其它障碍性因素。(KAP局部各条目采用1-5分)2干预效果评价:于2021.112021.12,选取存此期间住院的所有符合入选条件并愿意接受相关调查和教育的长征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60名,并将其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临床用药指导模式,干预组采用KAP模式指导下的患者参与的用药平安健康教育,评价工具为现状调查问卷中患者人口学特征及患者参与用药平安的认知、态度、行为或行为取向局部内容组成的问卷。采用组间对照与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进行干预效果评价。以上所得数据均输入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 结

20、果:1现状调查:(1)患者:其参与口服用药平安的认知属中等水平,16个题目的平均得分为(3.71±0.56)分(总分值5分),与文化程度、居住地、态度及行为得分有关;其参与用药平安的态度水平一般,5个题目的平均得分为(3.36±0.84)分,(总分值5分),与文化程度、住院科室、居住地、认知及行为得分有关;其参与用药平安的行为水平较低,14个题目的平均得分为(2.63±0.41)分,(总分值5分),与认知及态度得分有关。(2)医护人员:医生,其促进患者参与口服用药平安的认知属中等水平,9个题目的平均得分为(3.59±0.42)分(总分值5分),与学历、态

21、度得分有关;其促进患者参与口服用药平安的态度水平一般,4个题目的甲均得分为(3.77±0.91)分,(总分值5分),与医院、认知及行为得分有关;其促进患者参与用药平安的行为属中等水平,9个题目的平均得分为(3.09±0.33)分,(总分值5分),与工作科室、职称、认知、态度得分有关。护士,其促进患者参与口服用药平安的认知水平中等,7个题目的平均得分为(3.74±0.51)分(总分值5分),与工作科室、态度及行为得分有关;其促进患者参与口服用药平安的态度水平一般,4个题目的平均得分为(3.84±0.82)分,(总分值为5分),与医院、认知及行为得分有关;其

22、促进患者参与用药平安的行为水平一般,9个题目的平均得分为(3.60±0.63)分,(总分值5分),与医院、认知及态度得分有关。 2干预效果评价:(1)干预效果:组间及自身前后对照发现,认知、态度及行为水平均显著提高(P0.01),对照组自身前后比拟发现除念度水平有统计学意义外(0.01P0.05),认知、行为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影响干预研究总体认知、态度、行为水平变化的影响因素:认知方面,与干预活动、付费类型呈正相关(B0),与职业、慢性病种类呈负相关(B0);态度方面,与干预活动呈正相关(B0),与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呈负相关;行为方面:与干预活动呈正相关(B0

23、)。 结论:内科住院患者参与口服用药平安的认知、态度均属中等水平,而行为水平较低;医护人员促进其参与的认知、态度、行为均属中等水平。针对KAP现状的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发现,患者参与用药平安及医护人员促进其参与的行为水平均除主要受到其相应的认知、态度水平的影响外,还受到其它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针对患者实施的KAP模式指导下的患者参与的用药平安健康教育使干预对象的认知、态度、行为或行为取向均发生了显著变化,干预措施取得预期效果。但假设要保持持续较高的认知、态度和行为或行为取向水平,那么需进行、长期反复的健康教育以强化效果。目的:了解内科住院患者参与口服用药平安及医护人员促进其参与的认知、态度、行为

24、(KAP)现状及相关影响凶素,以为制定促进患者参与的用药平安教育方案提供依据。同时对初步制定的干预方案做出效果评价。 方法:1现状调查:采用自制问卷和方便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21.072021.10,对上海市四所三级甲等医院所有符合入选要求的心内科、呼吸科、消化科患者(270名)及相应科室的医生(155名)和护士(210名)进行调查,患者人群及医护人群调查内容均包括三个局部:人口学特征,患者参与及医护人员促进其参与的认知、态度、行为或行为取向(KAP)及其它障碍性因素。(KAP局部各条目采用1-5分)2干预效果评价:于2021.112021.12,选取存此期间住院的所有符合入选条件并愿意接受

25、相关调查和教育的长征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60名,并将其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临床用药指导模式,干预组采用KAP模式指导下的患者参与的用药平安健康教育,评价工具为现状调查问卷中患者人口学特征及患者参与用药平安的认知、态度、行为或行为取向局部内容组成的问卷。采用组间对照与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进行干预效果评价。以上所得数据均输入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 结果:1现状调查:(1)患者:其参与口服用药平安的认知属中等水平,16个题目的平均得分为(3.71±0.56)分(总分值5分),与文化程度、居住地、态度及行为得分有关;其参与用药平安的态度水平一般

26、,5个题目的平均得分为(3.36±0.84)分,(总分值5分),与文化程度、住院科室、居住地、认知及行为得分有关;其参与用药平安的行为水平较低,14个题目的平均得分为(2.63±0.41)分,(总分值5分),与认知及态度得分有关。(2)医护人员:医生,其促进患者参与口服用药平安的认知属中等水平,9个题目的平均得分为(3.59±0.42)分(总分值5分),与学历、态度得分有关;其促进患者参与口服用药平安的态度水平一般,4个题目的甲均得分为(3.77±0.91)分,(总分值5分),与医院、认知及行为得分有关;其促进患者参与用药平安的行为属中等水平,9个题目的

27、平均得分为(3.09±0.33)分,(总分值5分),与工作科室、职称、认知、态度得分有关。护士,其促进患者参与口服用药平安的认知水平中等,7个题目的平均得分为(3.74±0.51)分(总分值5分),与工作科室、态度及行为得分有关;其促进患者参与口服用药平安的态度水平一般,4个题目的平均得分为(3.84±0.82)分,(总分值为5分),与医院、认知及行为得分有关;其促进患者参与用药平安的行为水平一般,9个题目的平均得分为(3.60±0.63)分,(总分值5分),与医院、认知及态度得分有关。 2干预效果评价:(1)干预效果:组间及自身前后对照发现,认知、态度

28、及行为水平均显著提高(P0.01),对照组自身前后比拟发现除念度水平有统计学意义外(0.01P0.05),认知、行为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影响干预研究总体认知、态度、行为水平变化的影响因素:认知方面,与干预活动、付费类型呈正相关(B0),与职业、慢性病种类呈负相关(B0);态度方面,与干预活动呈正相关(B0),与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呈负相关;行为方面:与干预活动呈正相关(B0)。 结论:内科住院患者参与口服用药平安的认知、态度均属中等水平,而行为水平较低;医护人员促进其参与的认知、态度、行为均属中等水平。针对KAP现状的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发现,患者参与用药平安及医护人员促进其

29、参与的行为水平均除主要受到其相应的认知、态度水平的影响外,还受到其它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针对患者实施的KAP模式指导下的患者参与的用药平安健康教育使干预对象的认知、态度、行为或行为取向均发生了显著变化,干预措施取得预期效果。但假设要保持持续较高的认知、态度和行为或行为取向水平,那么需进行、长期反复的健康教育以强化效果。目的:了解内科住院患者参与口服用药平安及医护人员促进其参与的认知、态度、行为(KAP)现状及相关影响凶素,以为制定促进患者参与的用药平安教育方案提供依据。同时对初步制定的干预方案做出效果评价。 方法:1现状调查:采用自制问卷和方便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21.072021.10,对

30、上海市四所三级甲等医院所有符合入选要求的心内科、呼吸科、消化科患者(270名)及相应科室的医生(155名)和护士(210名)进行调查,患者人群及医护人群调查内容均包括三个局部:人口学特征,患者参与及医护人员促进其参与的认知、态度、行为或行为取向(KAP)及其它障碍性因素。(KAP局部各条目采用1-5分)2干预效果评价:于2021.112021.12,选取存此期间住院的所有符合入选条件并愿意接受相关调查和教育的长征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60名,并将其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临床用药指导模式,干预组采用KAP模式指导下的患者参与的用药平安健康教育,评价工具为现状调查问卷中

31、患者人口学特征及患者参与用药平安的认知、态度、行为或行为取向局部内容组成的问卷。采用组间对照与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进行干预效果评价。以上所得数据均输入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 结果:1现状调查:(1)患者:其参与口服用药平安的认知属中等水平,16个题目的平均得分为(3.71±0.56)分(总分值5分),与文化程度、居住地、态度及行为得分有关;其参与用药平安的态度水平一般,5个题目的平均得分为(3.36±0.84)分,(总分值5分),与文化程度、住院科室、居住地、认知及行为得分有关;其参与用药平安的行为水平较低,14个题目的平均得分为(2.63±0.4

32、1)分,(总分值5分),与认知及态度得分有关。(2)医护人员:医生,其促进患者参与口服用药平安的认知属中等水平,9个题目的平均得分为(3.59±0.42)分(总分值5分),与学历、态度得分有关;其促进患者参与口服用药平安的态度水平一般,4个题目的甲均得分为(3.77±0.91)分,(总分值5分),与医院、认知及行为得分有关;其促进患者参与用药平安的行为属中等水平,9个题目的平均得分为(3.09±0.33)分,(总分值5分),与工作科室、职称、认知、态度得分有关。护士,其促进患者参与口服用药平安的认知水平中等,7个题目的平均得分为(3.74±0.51)分(

33、总分值5分),与工作科室、态度及行为得分有关;其促进患者参与口服用药平安的态度水平一般,4个题目的平均得分为(3.84±0.82)分,(总分值为5分),与医院、认知及行为得分有关;其促进患者参与用药平安的行为水平一般,9个题目的平均得分为(3.60±0.63)分,(总分值5分),与医院、认知及态度得分有关。 2干预效果评价:(1)干预效果:组间及自身前后对照发现,认知、态度及行为水平均显著提高(P0.01),对照组自身前后比拟发现除念度水平有统计学意义外(0.01P0.05),认知、行为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影响干预研究总体认知、态度、行为水平变化的影响因

34、素:认知方面,与干预活动、付费类型呈正相关(B0),与职业、慢性病种类呈负相关(B0);态度方面,与干预活动呈正相关(B0),与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呈负相关;行为方面:与干预活动呈正相关(B0)。 结论:内科住院患者参与口服用药平安的认知、态度均属中等水平,而行为水平较低;医护人员促进其参与的认知、态度、行为均属中等水平。针对KAP现状的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发现,患者参与用药平安及医护人员促进其参与的行为水平均除主要受到其相应的认知、态度水平的影响外,还受到其它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针对患者实施的KAP模式指导下的患者参与的用药平安健康教育使干预对象的认知、态度、行为或行为取向均发生了显著变化,干

35、预措施取得预期效果。但假设要保持持续较高的认知、态度和行为或行为取向水平,那么需进行、长期反复的健康教育以强化效果。目的:了解内科住院患者参与口服用药平安及医护人员促进其参与的认知、态度、行为(KAP)现状及相关影响凶素,以为制定促进患者参与的用药平安教育方案提供依据。同时对初步制定的干预方案做出效果评价。 方法:1现状调查:采用自制问卷和方便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21.072021.10,对上海市四所三级甲等医院所有符合入选要求的心内科、呼吸科、消化科患者(270名)及相应科室的医生(155名)和护士(210名)进行调查,患者人群及医护人群调查内容均包括三个局部:人口学特征,患者参与及医护人

36、员促进其参与的认知、态度、行为或行为取向(KAP)及其它障碍性因素。(KAP局部各条目采用1-5分)2干预效果评价:于2021.112021.12,选取存此期间住院的所有符合入选条件并愿意接受相关调查和教育的长征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60名,并将其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临床用药指导模式,干预组采用KAP模式指导下的患者参与的用药平安健康教育,评价工具为现状调查问卷中患者人口学特征及患者参与用药平安的认知、态度、行为或行为取向局部内容组成的问卷。采用组间对照与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进行干预效果评价。以上所得数据均输入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 结果:1现状调

37、查:(1)患者:其参与口服用药平安的认知属中等水平,16个题目的平均得分为(3.71±0.56)分(总分值5分),与文化程度、居住地、态度及行为得分有关;其参与用药平安的态度水平一般,5个题目的平均得分为(3.36±0.84)分,(总分值5分),与文化程度、住院科室、居住地、认知及行为得分有关;其参与用药平安的行为水平较低,14个题目的平均得分为(2.63±0.41)分,(总分值5分),与认知及态度得分有关。(2)医护人员:医生,其促进患者参与口服用药平安的认知属中等水平,9个题目的平均得分为(3.59±0.42)分(总分值5分),与学历、态度得分有关;

38、其促进患者参与口服用药平安的态度水平一般,4个题目的甲均得分为(3.77±0.91)分,(总分值5分),与医院、认知及行为得分有关;其促进患者参与用药平安的行为属中等水平,9个题目的平均得分为(3.09±0.33)分,(总分值5分),与工作科室、职称、认知、态度得分有关。护士,其促进患者参与口服用药平安的认知水平中等,7个题目的平均得分为(3.74±0.51)分(总分值5分),与工作科室、态度及行为得分有关;其促进患者参与口服用药平安的态度水平一般,4个题目的平均得分为(3.84±0.82)分,(总分值为5分),与医院、认知及行为得分有关;其促进患者参与

39、用药平安的行为水平一般,9个题目的平均得分为(3.60±0.63)分,(总分值5分),与医院、认知及态度得分有关。 2干预效果评价:(1)干预效果:组间及自身前后对照发现,认知、态度及行为水平均显著提高(P0.01),对照组自身前后比拟发现除念度水平有统计学意义外(0.01P0.05),认知、行为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影响干预研究总体认知、态度、行为水平变化的影响因素:认知方面,与干预活动、付费类型呈正相关(B0),与职业、慢性病种类呈负相关(B0);态度方面,与干预活动呈正相关(B0),与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呈负相关;行为方面:与干预活动呈正相关(B0)。 结论:

40、内科住院患者参与口服用药平安的认知、态度均属中等水平,而行为水平较低;医护人员促进其参与的认知、态度、行为均属中等水平。针对KAP现状的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发现,患者参与用药平安及医护人员促进其参与的行为水平均除主要受到其相应的认知、态度水平的影响外,还受到其它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针对患者实施的KAP模式指导下的患者参与的用药平安健康教育使干预对象的认知、态度、行为或行为取向均发生了显著变化,干预措施取得预期效果。但假设要保持持续较高的认知、态度和行为或行为取向水平,那么需进行、长期反复的健康教育以强化效果。目的:了解内科住院患者参与口服用药平安及医护人员促进其参与的认知、态度、行为(KAP)现

41、状及相关影响凶素,以为制定促进患者参与的用药平安教育方案提供依据。同时对初步制定的干预方案做出效果评价。 方法:1现状调查:采用自制问卷和方便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21.072021.10,对上海市四所三级甲等医院所有符合入选要求的心内科、呼吸科、消化科患者(270名)及相应科室的医生(155名)和护士(210名)进行调查,患者人群及医护人群调查内容均包括三个局部:人口学特征,患者参与及医护人员促进其参与的认知、态度、行为或行为取向(KAP)及其它障碍性因素。(KAP局部各条目采用1-5分)2干预效果评价:于2021.112021.12,选取存此期间住院的所有符合入选条件并愿意接受相关调查和教

42、育的长征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60名,并将其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临床用药指导模式,干预组采用KAP模式指导下的患者参与的用药平安健康教育,评价工具为现状调查问卷中患者人口学特征及患者参与用药平安的认知、态度、行为或行为取向局部内容组成的问卷。采用组间对照与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进行干预效果评价。以上所得数据均输入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 结果:1现状调查:(1)患者:其参与口服用药平安的认知属中等水平,16个题目的平均得分为(3.71±0.56)分(总分值5分),与文化程度、居住地、态度及行为得分有关;其参与用药平安的态度水平一般,5个题目的

43、平均得分为(3.36±0.84)分,(总分值5分),与文化程度、住院科室、居住地、认知及行为得分有关;其参与用药平安的行为水平较低,14个题目的平均得分为(2.63±0.41)分,(总分值5分),与认知及态度得分有关。(2)医护人员:医生,其促进患者参与口服用药平安的认知属中等水平,9个题目的平均得分为(3.59±0.42)分(总分值5分),与学历、态度得分有关;其促进患者参与口服用药平安的态度水平一般,4个题目的甲均得分为(3.77±0.91)分,(总分值5分),与医院、认知及行为得分有关;其促进患者参与用药平安的行为属中等水平,9个题目的平均得分为(

44、3.09±0.33)分,(总分值5分),与工作科室、职称、认知、态度得分有关。护士,其促进患者参与口服用药平安的认知水平中等,7个题目的平均得分为(3.74±0.51)分(总分值5分),与工作科室、态度及行为得分有关;其促进患者参与口服用药平安的态度水平一般,4个题目的平均得分为(3.84±0.82)分,(总分值为5分),与医院、认知及行为得分有关;其促进患者参与用药平安的行为水平一般,9个题目的平均得分为(3.60±0.63)分,(总分值5分),与医院、认知及态度得分有关。 2干预效果评价:(1)干预效果:组间及自身前后对照发现,认知、态度及行为水平均

45、显著提高(P0.01),对照组自身前后比拟发现除念度水平有统计学意义外(0.01P0.05),认知、行为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影响干预研究总体认知、态度、行为水平变化的影响因素:认知方面,与干预活动、付费类型呈正相关(B0),与职业、慢性病种类呈负相关(B0);态度方面,与干预活动呈正相关(B0),与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呈负相关;行为方面:与干预活动呈正相关(B0)。 结论:内科住院患者参与口服用药平安的认知、态度均属中等水平,而行为水平较低;医护人员促进其参与的认知、态度、行为均属中等水平。针对KAP现状的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发现,患者参与用药平安及医护人员促进其参与的行为水

46、平均除主要受到其相应的认知、态度水平的影响外,还受到其它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针对患者实施的KAP模式指导下的患者参与的用药平安健康教育使干预对象的认知、态度、行为或行为取向均发生了显著变化,干预措施取得预期效果。但假设要保持持续较高的认知、态度和行为或行为取向水平,那么需进行、长期反复的健康教育以强化效果。目的:了解内科住院患者参与口服用药平安及医护人员促进其参与的认知、态度、行为(KAP)现状及相关影响凶素,以为制定促进患者参与的用药平安教育方案提供依据。同时对初步制定的干预方案做出效果评价。 方法:1现状调查:采用自制问卷和方便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21.072021.10,对上海市四所三

47、级甲等医院所有符合入选要求的心内科、呼吸科、消化科患者(270名)及相应科室的医生(155名)和护士(210名)进行调查,患者人群及医护人群调查内容均包括三个局部:人口学特征,患者参与及医护人员促进其参与的认知、态度、行为或行为取向(KAP)及其它障碍性因素。(KAP局部各条目采用1-5分)2干预效果评价:于2021.112021.12,选取存此期间住院的所有符合入选条件并愿意接受相关调查和教育的长征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60名,并将其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临床用药指导模式,干预组采用KAP模式指导下的患者参与的用药平安健康教育,评价工具为现状调查问卷中患者人口学特

48、征及患者参与用药平安的认知、态度、行为或行为取向局部内容组成的问卷。采用组间对照与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进行干预效果评价。以上所得数据均输入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 结果:1现状调查:(1)患者:其参与口服用药平安的认知属中等水平,16个题目的平均得分为(3.71±0.56)分(总分值5分),与文化程度、居住地、态度及行为得分有关;其参与用药平安的态度水平一般,5个题目的平均得分为(3.36±0.84)分,(总分值5分),与文化程度、住院科室、居住地、认知及行为得分有关;其参与用药平安的行为水平较低,14个题目的平均得分为(2.63±0.41)分,(总

49、分值5分),与认知及态度得分有关。(2)医护人员:医生,其促进患者参与口服用药平安的认知属中等水平,9个题目的平均得分为(3.59±0.42)分(总分值5分),与学历、态度得分有关;其促进患者参与口服用药平安的态度水平一般,4个题目的甲均得分为(3.77±0.91)分,(总分值5分),与医院、认知及行为得分有关;其促进患者参与用药平安的行为属中等水平,9个题目的平均得分为(3.09±0.33)分,(总分值5分),与工作科室、职称、认知、态度得分有关。护士,其促进患者参与口服用药平安的认知水平中等,7个题目的平均得分为(3.74±0.51)分(总分值5分)

50、,与工作科室、态度及行为得分有关;其促进患者参与口服用药平安的态度水平一般,4个题目的平均得分为(3.84±0.82)分,(总分值为5分),与医院、认知及行为得分有关;其促进患者参与用药平安的行为水平一般,9个题目的平均得分为(3.60±0.63)分,(总分值5分),与医院、认知及态度得分有关。 2干预效果评价:(1)干预效果:组间及自身前后对照发现,认知、态度及行为水平均显著提高(P0.01),对照组自身前后比拟发现除念度水平有统计学意义外(0.01P0.05),认知、行为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影响干预研究总体认知、态度、行为水平变化的影响因素:认知方面

51、,与干预活动、付费类型呈正相关(B0),与职业、慢性病种类呈负相关(B0);态度方面,与干预活动呈正相关(B0),与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呈负相关;行为方面:与干预活动呈正相关(B0)。 结论:内科住院患者参与口服用药平安的认知、态度均属中等水平,而行为水平较低;医护人员促进其参与的认知、态度、行为均属中等水平。针对KAP现状的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发现,患者参与用药平安及医护人员促进其参与的行为水平均除主要受到其相应的认知、态度水平的影响外,还受到其它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针对患者实施的KAP模式指导下的患者参与的用药平安健康教育使干预对象的认知、态度、行为或行为取向均发生了显著变化,干预措施取得预

52、期效果。但假设要保持持续较高的认知、态度和行为或行为取向水平,那么需进行、长期反复的健康教育以强化效果。目的:了解内科住院患者参与口服用药平安及医护人员促进其参与的认知、态度、行为(KAP)现状及相关影响凶素,以为制定促进患者参与的用药平安教育方案提供依据。同时对初步制定的干预方案做出效果评价。 方法:1现状调查:采用自制问卷和方便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21.072021.10,对上海市四所三级甲等医院所有符合入选要求的心内科、呼吸科、消化科患者(270名)及相应科室的医生(155名)和护士(210名)进行调查,患者人群及医护人群调查内容均包括三个局部:人口学特征,患者参与及医护人员促进其参与

53、的认知、态度、行为或行为取向(KAP)及其它障碍性因素。(KAP局部各条目采用1-5分)2干预效果评价:于2021.112021.12,选取存此期间住院的所有符合入选条件并愿意接受相关调查和教育的长征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60名,并将其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临床用药指导模式,干预组采用KAP模式指导下的患者参与的用药平安健康教育,评价工具为现状调查问卷中患者人口学特征及患者参与用药平安的认知、态度、行为或行为取向局部内容组成的问卷。采用组间对照与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进行干预效果评价。以上所得数据均输入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 结果:1现状调查:(1)患

54、者:其参与口服用药平安的认知属中等水平,16个题目的平均得分为(3.71±0.56)分(总分值5分),与文化程度、居住地、态度及行为得分有关;其参与用药平安的态度水平一般,5个题目的平均得分为(3.36±0.84)分,(总分值5分),与文化程度、住院科室、居住地、认知及行为得分有关;其参与用药平安的行为水平较低,14个题目的平均得分为(2.63±0.41)分,(总分值5分),与认知及态度得分有关。(2)医护人员:医生,其促进患者参与口服用药平安的认知属中等水平,9个题目的平均得分为(3.59±0.42)分(总分值5分),与学历、态度得分有关;其促进患者参

55、与口服用药平安的态度水平一般,4个题目的甲均得分为(3.77±0.91)分,(总分值5分),与医院、认知及行为得分有关;其促进患者参与用药平安的行为属中等水平,9个题目的平均得分为(3.09±0.33)分,(总分值5分),与工作科室、职称、认知、态度得分有关。护士,其促进患者参与口服用药平安的认知水平中等,7个题目的平均得分为(3.74±0.51)分(总分值5分),与工作科室、态度及行为得分有关;其促进患者参与口服用药平安的态度水平一般,4个题目的平均得分为(3.84±0.82)分,(总分值为5分),与医院、认知及行为得分有关;其促进患者参与用药平安的行

56、为水平一般,9个题目的平均得分为(3.60±0.63)分,(总分值5分),与医院、认知及态度得分有关。 2干预效果评价:(1)干预效果:组间及自身前后对照发现,认知、态度及行为水平均显著提高(P0.01),对照组自身前后比拟发现除念度水平有统计学意义外(0.01P0.05),认知、行为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影响干预研究总体认知、态度、行为水平变化的影响因素:认知方面,与干预活动、付费类型呈正相关(B0),与职业、慢性病种类呈负相关(B0);态度方面,与干预活动呈正相关(B0),与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呈负相关;行为方面:与干预活动呈正相关(B0)。 结论:内科住院患者

57、参与口服用药平安的认知、态度均属中等水平,而行为水平较低;医护人员促进其参与的认知、态度、行为均属中等水平。针对KAP现状的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发现,患者参与用药平安及医护人员促进其参与的行为水平均除主要受到其相应的认知、态度水平的影响外,还受到其它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针对患者实施的KAP模式指导下的患者参与的用药平安健康教育使干预对象的认知、态度、行为或行为取向均发生了显著变化,干预措施取得预期效果。但假设要保持持续较高的认知、态度和行为或行为取向水平,那么需进行、长期反复的健康教育以强化效果。目的:了解内科住院患者参与口服用药平安及医护人员促进其参与的认知、态度、行为(KAP)现状及相关影响凶素,以为制定促进患者参与的用药平安教育方案提供依据。同时对初步制定的干预方案做出效果评价。 方法:1现状调查:采用自制问卷和方便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21.072021.10,对上海市四所三级甲等医院所有符合入选要求的心内科、呼吸科、消化科患者(270名)及相应科室的医生(155名)和护士(210名)进行调查,患者人群及医护人群调查内容均包括三个局部:人口学特征,患者参与及医护人员促进其参与的认知、态度、行为或行为取向(KAP)及其它障碍性因素。(KAP局部各条目采用1-5分)2干预效果评价:于2021.112021.12,选取存此期间住院的所有符合入选条件并愿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