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页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单元测试学校:姓名:班级:考号:_、单选 题1.下列与生物技术实践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纤维素被Q和C,水解成葡萄糖B.泡菜的制作中清水与盐的比列与玫瑰精油的提取中清水与玫瑰花瓣比例都为4:1C. MS培养基都需要添加植物激素D. DNA的粗提取实验中需使用NaCl溶液,DNA的鉴定实验中不需使用YaCl溶液【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纤维素被能C酶和葡萄糖甘防水解成葡萄糖,A错误:C. MS培养基 常常需要添加植物激素,C错误;D. DNA的粗提取实验中需使用NaCl溶液,DNA的鉴定 实验中也需使用NaCl溶液溶解后进行鉴定,D错误。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
2、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 的内在联系的能力。2 .在泡菜的腌制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取材得当,操作正确,最后坛中微生物只有乳酸菌B.正确的泡菜腌制过程的后期,坛中乳酸菌含量下降C.由于乳酸菌能抑制和杀死其他微生物,所以泡菜腌制的时间越长越好D.按照清水与盐的质量比5:1的比例配置盐水【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制作泡菜时起主要作用的是乳酸菌。如果取材得当,操作正确,最后坛中微 生物主要是乳酸菌,但也可能含有其他厌氧型微生物,A项错误;泡菜腌制过程的后期, 由于营养物质减少,pH降低,有害代谢产物的积累等,都会抑制乳酸菌的增殖,使坛中 乳酸菌含量下降,B
3、项正确:泡菜腌制的时间过长会使泡菜过酸,所以并不是腌制时间 越长越好,C项错误:制作泡菜时,按照清水与盐的质量比4:1的比例配置盐水,D项 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制作泡菜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 的内在联系的能力。3 .下列有关传统果酒、果醋发酵和腐乳制作的比较,不正确的是()A.果酒、腐乳发酵的主要微生物属丁真核生物,果醋发酵菌种属于原核生物B.三种发酵过程中都可以通过控制发醉温度实现对微生物类型的控制C.果酒发酵在无氧环境下进行,果醋和腐乳发酵在有氧条件下进行D.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过程利用的都是微生物胞内酶【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参与果酒制作的酵母菌和参与
4、腐乳制作的毛密都属于真核生物,而参与果醋 制作的醋酸菌属于原核生物,A正确:制作果酒时需要缺氧的环境,其适宜温度是18 25,而制作果醋时需要不断通入氧气,其适宜温度是3035C,腐乳发酵的温度是 1518C, B正确;果酒发酵在无氧环境下进行,果醋和腐乳发酵在有氧条件下进行,C 正确;腐乳制作过程利用的是毛霉的胞外能,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发酵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4 .在果酒、果醋、腐乳的制作中,用到的微生物分别是()A.酵母菌、酵母菌、毛霉B.酵母菌、醋酸菌、毛霉C.毛霉、醋酸菌、乳酸菌D.酵母菌、
5、乳酸菌、毛霉【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制作果酒使用的微生物是醉母菌,制作果醋使用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制作腐 乳使用的微生物是毛霉,故B正确。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发酵,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和熟记相关基础 知识的能力。5 .日常生活中,长时间存放的剩菜一般不可食用,其原因是剩菜中亚硝酸盐在特定的 条件下,会变成致癌物质()A.硝酸盐 B.硝酸镂C.亚硝胺 D,氨【答案】C【解析】在剩菜存放过程中,在一定微生物的作用下,部分亚硝酸盐转变为亚硝胺,亚 硝胺具有很强的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对人体有害,所以本题正确选项是C。6 .如图所示,在普通锥形瓶中,加入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下列
6、有关坐标中表述 正确的是()A. B. C. D.【答案】B【解析】刚开始在锥形瓶内氧气比较多,无氧呼吸比较弱,随着氧气的消耗,有氧呼吸 减弱,无氧呼吸加强,所以酒精的量逐渐增加,当葡萄糖被消耗尽以后,酒精的产量不 再增加,A正确;当锥形瓶中没有糖源的时候,醉母菌就不能再繁殖,数量不再增加, B错误:葡萄糖的浓度随着酵母菌的呼吸作用的消耗,浓度不断下降,C正确;醉母菌 的呼吸作用不断的产生二氧化碳,导致pH值不断下降,D正确。7 .下列有关酵母菌等微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工业生产上可以利用微生物的发酵来提取胡萝卜素8 .用血细胞计数板对酵母菌进行计数时应先滴培养液再盖盖玻片C.果汁发酵后
7、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碱性条件的重铭酸钾来检验D.酵母菌是通过无氧呼吸进行大量繁殖,也是用来研究细胞膜组成的好材料【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工业生产中,提取胡萝卜素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从植物中提取,二是从 大面积养殖的岩藻中获得,三是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A正确: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 应先盖盖玻片,再滴加酵母菌稀释液,然后让稀释液慢慢渗进,B错误;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酸性重铭酸钾检验或嗅是否有 酒精气味,C错误;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发酵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酵母菌是通过有 氧呼吸进行大量繁殖,D错误。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 识间
8、的内在联系的能力。8.发酵工程的一项关键措施是灭菌,关于灭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基和发酵设备均需要严格灭菌B.灭菌是杀死培养基中的一切细菌和真菌C.通入无菌空气可以达到灭菌的目的D. pH调到7左右灭菌效果最好【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灭菌就是杀灭微生物,以排除片生产、实验的干扰,关键是要对培养基和发 酵设备灭菌,故A正确;培养基的灭菌是杀死培养基中的一切微生物,故B错误:为防 止杂菌污染,通入的空气也要是无菌的,但不是通入无菌空气就可以达到灭菌,故C错 误:灭菌效果与pH无直接关系,故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灭菌的要求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 间的内在联系的
9、能力。9 . 9.下列有关腐乳制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毛霉产生的蛋白前只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用含水量过高的豆腐制腐 乳,不易成形豆腐上生长的白毛是毛霉的白色菌丝决定腐乳特殊口味的是卤汤加 盐可以析出豆腐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卤汤中酒的含最应控制在30%左右,酒精含量过 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A.B. ®®®® C.D.©©【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制作腐乳时,毛密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 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产生的脂肪酶能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错误;用含水 量过高的豆腐制腐乳,不易成形;所以需要加盐析
10、出豆腐中的水分,正确;豆腐上 生长的白毛是毛霉的白色菌丝,严格地说是直立菌丝,豆腐中还有匍匐菌丝,正确; 卤汤直接关系到腐乳的色、香、味,正确:卤汤中含酒量应该控制在12%左右,错 误,故选Bo 考点:腐乳的制作【名师点睛】(1)传统的腐乳制作过程中,豆腐块上生长的毛霉来自空气中的毛霉抱子: 而现代的腐乳生产是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将优良的毛霉菌种接种在豆腐上,这样可以 避免其他菌种的污染,保证产品的质量:(2)腐乳制作过程中,加盐的作用是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和抑制微生物 的生长,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3)卤汤是由酒及各种香辛料配制而成的,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若酒的含 量过高
11、会延长腐乳成熟的时间,若酒的含量过低,则不能抑制杂菌污染:(4)装瓶时,操作要迅速小心.加入卤汤后要用胶条将瓶口密封,封瓶时最好将瓶口 通过酒精灯的火焰,防止瓶口被污染。10 .下列关于利用葡萄制作果酒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选用棕色玻璃瓶以防止光照抑制酵母菌发酵B.将葡萄汁装满发酵瓶以保证无氧的发酵环境C,将发酵瓶置了 35°C的恒温环境中可加快发醉速度D.要给发酵瓶适时排气,后期可延长排气间隔时间【答案】D【解析】光照不会抑制酵母菌的发醉,A错误: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约1/3的 空间,B错误:酒精发醉的最佳温度是18c25, C错误:要给发酵瓶适时排气,后 期可延长排气间隔
12、时间,D正确。11 .如图表示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和都只能发生在缺氧条件下B.过程和都发生在酵母细胞的线粒体中C.过程和都需要氧气的参与D.过程所需的最适温度基本相同【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型生物,有氧进行有氧呼吸,无氧进行无氧呼 吸产生酒精,过程只能发生在缺氧条件下,过程有氧和无氧都能发生,A错误:过 程场所是细胞质基质,过程的场所是线粒体,B错误;过程是酵母菌的有氧呼吸, 过程是醋酸菌的有氧呼吸,都需要氧气的参与,C正确:过程是酵母菌的呼吸作用,所需的最适温度基本相同(1825),过程是醋酸菌的酿醋过程,所需的最 适温度在3
13、035, D错误。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发酵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内在 联系的能力。12.下列关于果酒; 果醋和腐乳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参与发醉的微生物都是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发酵全过程都需要防止杂菌污染,以免降低产品品质C.发醉过程都需在适宜温度下进行,腐乳制作温度最高D.产品中都需添香辛料和盐等佐料,以提高产品的口感【答案】B【解析】参与果酒发酵的微生物是酵母菌,而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参与腐乳制作的毛 霉也属于真核生物,它们都有成形的细胞核,A错误:发酵全过程都需要防止杂菌污染, 以免降低产品品质,B正确:制作果酒的适宜温度是1825C,制作果醋的适宜
14、温度是 3035,制作腐乳的适宜温度是1518C,因此制作果醋所需的适宜温度最高,C错 误:只有腐乳制作的产品中需添香辛料和盐等佐料,D错误第3页13.卤汤中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下列不属于其作用的是()。A.抑制微生物的生长B.使腐乳具有独特香味C.使腐乳中蛋白质变性D.使后熟期安全度过,延长保质期【答案】C【解析】卤汤中酒不会使蛋白质分解,分解蛋白质的是毛霉等微生物。14 .下列有关乳酸菌代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乳酸菌没有细胞器,只能进行无氧呼吸B.乳酸菌的蛋白质合成在自身的核糖体上进行C.同型乳酸菌的代谢终产物也是C0和R0D.乳酸菌的细胞壁与植物细胞壁的组成相同【答案】B
15、【解析】乳酸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含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A错误:乳酸菌的 蛋白质合成在自身的核糖体上进行,B正确:乳酸菌的代谢终产物只有乳酸,C错误: 乳酸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植物细胞壁的成分是果胶和纤维 素、D错误。15 .乳酸菌和酵母菌都A.有DNA号蛋白质结合形成的染色体B.能进行ATP和ADP的相互转化C.可通过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D.可通过有丝分裂增殖【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乳酸菌为原核生物,原核生物的细胞中没有染色体,酵母菌为真核生物,真 核生物的细胞中有染色体,A项错误: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生命活动都需要ATP直接 提供能量,因此细胞中ATP和AD
16、P的相互转化时刻不停地发生并且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B项正确:乳酸菌的无氧呼吸产物只有乳酸,不产生二氧化碳,C项错误;有丝分裂为 真核细胞进行增殖的方式之一,乳酸菌细胞为原核细胞,因此乳酸菌不能通过有丝分裂 增殖,D项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ATP、细胞呼吸、细胞增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 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16.在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的实验中,说法错误的是A.泡菜中的亚硝酸盐,随着炮制时间的增加,亚硝酸盐含量先升高后降低B.该实验中利用的乳酸菌是一种兼性厌氧菌C.制作过程中温度过高,食盐用量过低都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D.
17、可通过比色法测定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答案】B【解析】泡菜中的亚硝酸盐,随着炮制时间的增加,亚硝酸盐含量先升高后降低,A正 确:该实验中利用的乳酸菌是一种厌氧菌,B错误;制作过程中温度过高,食盐用量过 低都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C正确;随发酵进行,亚硝酸盐含量先逐渐增加,后乂逐渐 降低,用比色法可进行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D正确;答案是B。【考点定位】泡菜的制作17.腐乳制作过程中,影响腐乳风味和质量的是()盐的用量酒的种类和用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豆腐含水量盛豆腐的容器大小A.B.©C.D.【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腐乳制作过程中,盐的用量、酒的种类和用量、发酵的温度和时间 及豆腐的含水
18、量都会影响腐乳的风味;盛豆腐的容器大小与腐乳风味无关,故选:Bo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腐乳制作的相关知识,对于影响腐乳风味的因素的记忆是本题考查 的重点。18 .泡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钙、磷等无机物,既能为人体提供充足的营养,乂能预防 动脉硬化等疾病。在泡菜的制作过程中,不需要控制的因素是A.腌制时间B.环境温度C.食盐用量D.泡菜坛容积【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腌制时间的长短会影响泡菜的口味,所以A错误:环境温度会影响微生物的 代谢水平,所以B错误;食盐能够抑制杂菌生长,乂影响泡菜的口味,所以C错误;泡 菜坛容积对泡菜的质量不产生影响,所以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泡菜制作的内容,意在考查考生对
19、所学知识的理解并把握知识间的内在 联系。19 .维生素C 乂称抗坏血酸,缺乏时不会出现的是()A.创口溃疡不易愈合B.皮下组织、黏膜等处易出血C.表面伤口流血不止,即血友病D.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答案】C【解析】血友病是一种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与维生素C的缺乏无关,所以正确选项 是Co20.下列有关“腐乳的制作”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制作腐乳所用的微生物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B.加盐腌制时,每层用盐量相同,瓶口处适当多加一些C.腐乳坯若被杂菌污染,则腐乳坯表面会出现黏性物D.装坛阶段加入适量的料酒,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答案】B【解析】制作腐乳所用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A正确:加盐腌制时,为防止
20、污染,将长 满毛霉的豆腐块分层整齐地摆放在瓶中,同时逐层加盐,随着层数的加高而增高盐量, 接近瓶口表面的盐要铺厚一些,B错误:腐乳坯若被细菌污染,则腐乳坯表面会出现黏 性物,C正确;装坛阶段加入适量的料酒,可有效防止杂菌污染,D正确。21 .以下四种微生物都参与的豆腐的发酵,从代谢类型上考虑哪一项与其他三项有明显 区别A.乳酸菌 B.酵母 C.醋酸菌 D.毛霉【答案】B【解析】乳酸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酵母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兼性厌氧型;醋酸 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毛猿的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故选B。【考点定位】新陈代谢类型22 .下列关于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果酒、果
21、醋和腐乳制作过程利用的都是微生物胞内能B.果酒制成后只需将装置转移至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即可制作果醋C.加入较多的香辛料既能调味乂能缩短腐乳成熟的时间D.豆腐胚表面有毛霉、青霉、曲密等微生物,它们之间存在竞争关系【答案】D【解析】A、腐乳制作过程中利用的是微生物胞外酶,A错误;B、果酒制成后除需转移到温度较高环境外,还需醋酸杆菌且需在有氧环境中才可制作果 醋,B错误;C、加入较多的香辛料能调味,杀菌防腐,但会延长腐乳成熟的时间,C错误;D、豆腐胚表面有毛霉、青霉、曲霉等微生物,它们之间存在竞争关系,D正确.【考点定位】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名师点睛】1、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
22、为异养兼性厌氧型. 果酒制作的原理:2、参号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 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3、参与腐乳制作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腐乳制作的原理: 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 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23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答案】BD【解析】试题分析:衰退型种群中幼年个体少,老年个体多,A图为增长型,故A错误;使用血 细胞计数板进行计数时,采用的取样方法是五点取样法,故B正确;研究生
23、长素的极性 运输时,需要设计对照实验,另一组要把茎尖切段倒过来放置,做实验时要把含有生长 素的琼脂块放在切段上方,空白琼脂块放在下面,故C错误;果酒发酵时要密封,D图 中装置中的水可以隔绝空气,故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生物实验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 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24 . (2019?淮安模拟)下列关于腐乳制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毛霉可利用蛋白酶将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肽和氨基酸B.豆腐胚表面有毛疾、青霉、曲霉等微生物,它们之间存在竞争关系C.腐乳的
24、前期制作温度应控制在1518c环境条件下D.加入较多的香辛料既能调味乂能缩短腐乳成熟的时间【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1、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 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2、豆腐乳的前期制作温度控制在1518 c的环境条件下,因为毛霉属于需氧型微生物, 因而放置在空气中即可;豆腐乳的后期制作温度控制在30C条件下,旦要放入坛中密封 坛口.3、酒:配制制作腐乳所需的卤汤要加适量的酒(12%左右),其目的是抑制微生物生长, 酒精过少达不到目的,过多会抑制酶的活性,影响腐乳的成熟,同时影响腐乳的风味. 解:A、制作腐乳主要是利用毛霉等微生物产生
25、的蛋白酶和脂肪酶将豆腐内的蛋白质分 解成小分子肽和氨基酸,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从而改变豆腐的成分和口味,A正确:B、豆腐胚表面长有毛霉、青霉、曲霉等微生物,它们都利用豆腐内的营养来维持生命 活动,因而存在竞争关系,B正确;C、毛霉生长的适宜温度是1518C, C正确;D、加入较多的香辛料能调味,杀菌防腐,酒精含量越高,对蛋白酶的抑制作用也越大, 使腐乳成熟期延长,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腐乳制作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25 .在制作果酒、果醋、腐乳、泡菜的发酵过程中,菌种由原料本身提供的有() 果酒果醋腐乳泡菜A. B. ®® C. D
26、.【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果酒发酵的酵母菌来自葡萄皮表面的野生型酵母菌,正确。泡菜 发醉的乳酸菌来白菜表面,正确。而果醋发酵的醋酸杆菌可接种或来白空气,错误。 腐乳的发酵所需毛客来自空气,错误。D正确考点:果酒、果醋、腐乳、泡菜的制作二、非选择题第5页26.如图1是在发酵罐内利用三抱布拉氏霉发酵生产胡萝卜素雪过程中,菌体生物量及胡萝卜条?产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图2是样品层析结果及与胡萝卜素什标准 样的比对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发酵罐内三抱布拉氏霉培养基按物理形态称为,玉米粉和豆饼为微生物的生长分别主要提供,在接入菌种前,应对培养基进行,以避免杂菌污染。(2)图1中,菌体的增长最快出现在
27、h,菌体的生物量达到最大值后下降,其原因是0 (3) B-胡萝卜素常用的提取方法是法。实验表明,石油隧的提取效果远好于丙酮和酒精,原因是。(4)将萃取的胡萝卜素样品与胡萝卜素标样层析后进行比对,结果如图2,从图中 分析可知,色带一为胡萝卜素。【答案】(1)液体培养基(1分) 碳源和氮源(两者不可颠倒)高压蒸汽灭菌(2) 100营养物质缺乏,有害代谢产物积累(3)萃取石油酸为水不溶性有机溶剂,萃取效果好(4) I【解析】(1)发酵罐内三抱布拉氏霉培养基按物理形态分应为液体培养基,玉米粉和豆饼为微 生物的生长分别主要提供碳源和氮源。在接入菌种前,应对培养基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以避免杂菌污染。(2)
28、图1信息显示:菌体的增长最快出现在第100h,菌体的生物量到达最大值后下降, 其原因是营养物质缺乏,有害代谢产物积累等。(3)常用萃取法提取胡萝卜素。萃取胡萝卜素的萃取剂应有较高的沸点,能够充分 溶解胡萝卜素,并且不与水混溶:丙酮和酒精均是水溶性有机溶剂,萃取中能与水混溶 而影响萃取效果:而石油隧是水不溶性有机溶剂,不能与水混溶,因此石油隧的提取效 果远好于丙酮和酒精。(4)从图中分析可知,萃取的胡萝卜素样品的色带I与标准样品中的色素带相对应,据 此可推知色带1为B-胡萝卜素。【考点定位】微生物的培养和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27 .生物一一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山西省清徐县素有“葡萄之乡”的美称,这
29、里生 产的葡萄品质优良、味美香甜、色泽鲜艳、含糖量高。当地有很多以加工葡萄为代表的 特色产业,如葡萄酒、葡萄醋及葡萄籽提取物。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甲过程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的代谢类型是,甲过程产物 可用 进行检测。(2)图中乙过程使用的微生物是醋酸杆菌,如果 时,醋酸菌将乙醇转变为,进而转变为醋酸,较高的酒精度通常不适宜进行醋酸发酵,原因是o酒精发酵后转入醋酸发酵前,除改变温度外,还需调整的 发酵条件是。(3)葡萄籽是葡萄酒厂的下脚料,经晒干后分离葡萄皮、葡萄梗后所得。有的葡萄籽 提取物可以用有机溶剂萃取法获得,原因是葡萄籽的提取物具有的特点。萃取的效率主要取决于萃取剂的,同时
30、还受原料颗粒的大小、含水量等条件的影响。【答案】异养兼性厌氧型重倍酸钾糖源缺少乙醛较高浓度的酒精会抑制醋酸 菌的生长和代谢,使产酸量下降通入无菌空气易溶于有机溶剂性质和使用量【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果酒、果醋制作、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考查对果酒、果醋制作原理、植物有效成分呢提取原理的理解和识记。(1)图中甲过程为酒精发酵,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酵母菌为兼性厌氧型生 物,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均可以进行呼吸作用。产物酒精可以用酸化的重钠酸钾溶液检 测。(2)当糖源缺少时,醋酸菌将乙醇转变为乙醛,再将乙醛转变为醋酸。酒精度较高会 抑制醋酸菌的生长和代谢,使产酸量下降:醋酸杆菌是需氧型细菌,由
31、酒精发酵后转入 醋酸发醉前,需通入无菌空气,以提供充足的氧气。(3)葡萄籽的提取物具有易溶于有机溶剂的特点,因此可以用有机溶剂萃取法提取; 萃取的效率主要取决于萃取剂的性质和用量。28 . 1.泡菜的制作方法是:新鲜的蔬菜经过整理、清洁后,放入彻底清洗并用白酒擦 拭过的泡菜坛中,然后向坛中加入盐水、香辛料及一些“陈泡菜水”。密封后置于阴凉 处,最适环境温度为28c30(1)用白酒擦拭泡菜坛的目的是o (2)加入“陈泡菜水”的作用是。(3)制作泡菜的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是,检测亚硝酸盐的方法是o 【I .请回答下列有关DNA粗提取及鉴定的相关问题。(1)在提取DNA实验过程中用到两种浓度的
32、NaCl溶液,其作用分别是:2 mol/L NaCl 溶液:0. 14 mol/L NaCl溶液:。(2)用鸡血提取DNA的整个操作过程中,每100 mL血液中加入3 g柠檬酸钠的作用是:O 鉴定DNA所用的试剂:0 【答案】1 . (1)消毒(2)提供乳酸菌菌种(3)先增多后减少 比色法II. (1)溶解DNA分子,过滤并除去不溶于NaCl溶液的杂质使DNA分子析出,过滤并除去溶于NaCl溶液中的杂质(2)防止出现凝血(3)二苯胺【解析】试题分析:(1)白酒有杀菌的作用,用白酒擦拭泡菜坛可起消毒作用。(2) “陈泡菜水”中含有乳酸菌菌种,向坛中加一些“陈泡菜水”可提供乳酸菌菌 种。(3)可用
33、比色法检测亚硝酸盐。制作泡菜的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是先增多后 减少。在提取DNA实验过程中用到两种浓度的NaCl溶液,2mol/LNaCl溶液可溶解DNA,过 滤并除去不溶于YaCl溶液的杂质。而0. 14mol/LNaCl溶液析出DNA,过滤并除去溶于 NaCl溶液中的杂质。(2)加入柠檬酸钠可防止出现凝血。(3)用二苯胺鉴定DNA,在沸水浴条件下,呈现蓝色。考点:本题考查泡菜的制作与DNA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 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 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
34、验涉 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29 .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使人们的生活变 得丰富多彩.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酵母菌是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醉,一般将温度控制在的:在缺氧、举我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向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 受到抑制.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反应式为(2)醋酸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只有当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当缺少 糖源时,醋酸菌将变为 ,再将变为醋酸.(3)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
35、水解为甘油和.在多种微生物的协同作用下,普通的豆腐转变成风味独特的腐乳.(4)制作泡菜时,所用盐水煮沸,其目的是 .为了缩短制作时间,有人还会在冷却后的盐水中加入少量陈泡菜液,加入陈泡菜液的目的是.制作泡菜的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在特定的条件下会转变为,引起生物致癌.【答案】(1)兼性厌氧1825呈酸性C6Ra+60£Cd+6Hg(2)乙醇 乙醛 乙醛(3)小分子的肽 脂肪酸(4)除朵菌提供菌种亚硝胺【解析】试题分析:(1)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 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C: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 母菌可以生
36、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抑制.在有氧 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反应式为C6H:B+6O£CO,+6RO.(2)醋酸菌对氧气的含量特别敏感.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 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进一步转变为醋酸.(3)毛 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能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 脂肪水解为廿油和脂肪酸.(4)制作泡菜时,所用盐水煮沸,其目的是除杂菌.为了缩短制作时间,有人还会在 冷却后的盐水中加入少量陈泡菜液,加入陈泡菜液的目的是提供菌种.制作泡菜的过程 中会产生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在特定的条件下会转变为亚硝胺,引起生物致癌.故答案为:(1)兼性厌氧1825呈酸性CMQ+6026co+6昆0(2)乙醇 乙醛 乙醛(3)小分子的肽 脂肪酸(4)除杂菌提供菌种亚硝胺30 .回答下列(一)、(二)小题:(一)某市葡萄种植基地为解决葡萄滞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合同变更条件
- 2026届山西省吕梁市汾阳中学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关于合同解除协议范本
- 2026届浙江省稽阳联谊学校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 2026届江苏扬州中学高二上化学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
- 2025饮品店加盟合同书
- 上海市虹口中学2026届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6届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第一中学化学高二上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
- 3.1《图形的平移》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 我心中的那抹红(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初三下学期教育主题班会
- GB/T 23617-2009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调查总则
- GB 17498.2-2008固定式健身器材第2部分:力量型训练器材附加的特殊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 安全员之A证(企业负责人)【含答案】
- 二年级硬笔书法教学课件
- 部编 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集体备课】课件
- 配电线路巡视-配电线路运行与维护
- 2022年《工程化学》教案
- 【知识点提纲】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全册各章节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提炼汇总
- 《神经病学》(英文)课件11.Peripheral Neuropathy
- PID图(工艺仪表流程图)基础知识培训
- 岩石力学讲义-岩石的变形特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