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创作说明)花鸟_第1页
论文(创作说明)花鸟_第2页
论文(创作说明)花鸟_第3页
论文(创作说明)花鸟_第4页
论文(创作说明)花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目 录中文摘要3英文摘要3关键词3前言41灵感之源42探索他人作品技法与自我研习42.1探索他人作品技法42.2自我研习53探索54过程54.1立意与题材的选取64.2作品画面构式64.3笔墨色彩的运用64.4物象的塑造75结论7参考文献8致谢9摘 要:创作源于农村秋天丰收时节的一种景象,玉米熟称“包谷”在丰收的时候是一种金灿灿的浓香,也象征着农民在一年劳作之后得到好收成的喜悦心情,借助美好的丰收景象我尽量表达我的感悟与对生活的理解,从而得到更深的领悟,把农民用双手创造的劳动成果用中国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运用现代思维,根据现在人的审美特点,发挥再创造。力求一种单纯、劳动喜悦之美。这张作品也暗含

2、我国农民的辛勤劳作而得到的成果,表达了我对农民不辞辛苦为国家的发展默默的做出贡献的那种精神深感佩服,也传达出我们大家要珍惜粮食,发扬我国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寓意我国蒸蒸日上的发展前景。关键词:麻雀;没骨;中国花鸟画;玉米 Abstract: Valley Luzhou language under creation stems from rural fall harvest season of a scene, corn cooked said "corn" in harvest of when is a golden of Luzhou, also symbol with

3、 farmers in a years Dr do zhihou are good harvest of joy mood, with better of harvest scene I as expression I of sentiment and on life of understanding, to are deeper of understanding, put farmers with hands created of labor results with Chinese painting of forms performance out, using modern thinki

4、ng, according to now people of aesthetic features, played again created. To a pure joy, labor in the United States. This also implies farmers ' hard work and get results, expresses my farmers the trouble of States to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pirit that is deeply admired, also convey

5、ed us to treasure food, carry forward the good qualities of our thrift, implying the prospects of success in China.Key words: he Sparrow; no bone; Chinese bird and flower paintings; corn前言美术就是起源于制作劳动工具和生活中的实用产品,人类就是在劳动中创造美,在此,也发展了审美意识。中国画的历史发展悠久,在世界中有着独特的传统审美观和价值观,绘画技法也有着独特的创意,在中国历史发展中中国画不断发展,中国花鸟画的

6、发展也是推陈出新,走向现代与人们审美观相结合。每个时期的绘画理念和绘画作品都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在学习中国画以来,我喜欢写意的这种表达形式,大写意就我们现在的基础还没有能力表达这种方式,所以我就喜欢小写意,也许和自己的性格有关,我性格比较开朗生活经历也比同龄人要多一点,从小生活在农村,这种经历是我这辈子学习中国画最宝贵的一笔财富。在中国画中有写意,工笔和工兼写的表达形式,在我的作品“谷浓香语”中我采用工兼写和没骨的形式来创作,采用这种方式可以使画面生动和灵活,既有工整的又有随性的,还有一些偶然效果,在色彩上大胆运用藤黄,朱标颜色来调色运用,使画面呈现出一种金灿灿的丰收景象,加之几只山麻

7、雀更加透出一种浓浓农村乡土气息,采用这种画法可以使画面更加有视觉冲击力。1 灵感之源我在创作这张作品的灵感来源要从大三那年花鸟画创作开始说起,当时在创作中遇到了很多疑难问题,当时的作品创作意识还不够,当时是生平第一张创作,根本无从下手,在思考选择题材的时候就很困难,想得越多就越难做决定,什么都想画可什么都是想想而已,没有能力去完成,同学们稿子都通过了,而我几次给老师看稿都被打了回来,当时还以为老师故意刁难我,记得那天晚上一直都都在想画什么好啊?突然想到家里屋子里堆放的玉米,就想要不就画玉米吧,它属于花鸟类,而又不是很明显的描绘花,第二天就给老师看稿,终于被通过了,当时很高兴,开始了我生平的第一

8、张作品丰收大吉,曾经这张作品还在参加校庆书画展活动中很荣幸获得了二等奖。所以在这次毕业创作中我还是选择了玉米这个题材来进行创作,这次创作选择了不同的技法和大胆的运用色彩来表现,使画面更加鲜亮,给人们一种丰收喜悦之感。在创作意识中我要传达出一种中国劳动之美,运用这种题材是我们更能理解到中国农民的伟大和劳作之后获得成果的欢喜之情,也是让我们珍惜粮食,今年我国大力提倡节约珍惜粮食的行动,知道粒粒皆辛苦,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更深刻的领悟到“皇天不负苦心人”,只要努力奋斗了就有意想不到的成果。人生就是要奋斗,奋斗过就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2 探索他人作品技法与自我研习1.1探索他人作品技法中国画的学习,历

9、来都是从传统出发,从传统中汲取养料。临摹一些前辈大师的经典作品,学习他们的笔墨运用技巧。只有积累了经验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和有了一定功底,才能够说有所创新,不然即使有创新也只是无根之源。如李可染所说,“以最大的功力打进去,再以最大的功力打出来”,只有这样才可能在绘画的路上走得更远,也才能才能有所突破和创新。1.2自我研习写生是学习中国画的另一重要手段,古人云“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也就是说在自然之中去实践体验和感悟,探索出自己的表现技法,抒发自己对大自然的情感。找到具有自己特色。学古而不拘泥于古,看着生活中的事物而拿到自己作品中来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想法,写生也并不是对自然中客观事物的再现,中国

10、画对禽鸟写生逼真的是五代黄筌最为代表,他主要是多写宫苑中的珍禽瑞鸟奇花怪石,他用笔非常的工整,但也加入了自己的思想和个人的作画风格。中国花鸟画在中国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如果只临摹别人的作品和只对自然中的事物真实写照都不能传达出艺术气息,要适应中国人的社会审美需要和审美观,形成以写生为基础,在写生的基础上要表达自己一些情感和自己的审美观,融入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在个人的绘画路上走得更远。在选材以后,就对着丰收的玉米进行写生,用速写的形式来把玉米的形态和本身的一种特征画下来,再运用自己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观来进行组合和构图使这张作品在构图上比较和谐。3谷香探索在创作中主要是要选择适合自己作

11、品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技法,我开始准备用工笔表现,在探索当中觉得不但很难画的那么精美细腻,而且也很难达到视觉冲击力的效果,在中国花鸟画中工兼写再加之有一些肌理效果这样画面会有意想不到效果。中国工笔画中写意性越强的话,表现出其生命力就会却强,反之,就会日渐没落。但也不是说就要放弃工笔画中的工整之美,而是让画面中公正的地方更加工整,写意意趣的地方更加意趣。这个就像物极必反的规律,当工笔画中表现的过分工整的时候,就要加一些与之相反的东西,让画面柔和一些,具有灵性。当写意画太写意行的时候,也需要有那么一点点工整的地方,如齐白石老先生的大写意画中缴入了极工整的草虫。在水墨写意画中最怕画面空洞,空了就显得笔无

12、着落。在工笔画中也最忌讳的是太实在,实在了就会腻、僵、呆、板。所以我觉的画面中就是工兼写在加之肌理会使画面比较灵动,这样的作品更有一些意趣。4过程4.1立意与题材的选取意在笔先,在我们的花鸟画创作中,构思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这关系到作品中作者所要表达怎样的情感以及在作品中最后要呈现出什么样的意境。我们可以 先在大自然中找好自己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所要抒发的情怀,结合自己的经历和自己的作画能力来选择题材。中国有句古话“民以食为天”,我选取玉米为题材,也是我所生活在农村,我对农民种庄稼和收获自己所辛苦劳作之后所得到收获的喜悦之情的所见所闻所感。现今我国玉米产量位居首位,麻雀为大自然中一种接近生活的鸟,山

13、麻雀和玉米都是传递农村那种浓浓的乡土气息,这也是意味着鸟语花香,我国蒸蒸日上的寓意。4.2作品画面构式中国画的构图与西方画的构图有所不同,中国画是采用散点透视。对自然进行更多的主观观照,在构图中要注意主与宾,虚与实,疏密和聚散,穿插、交错和重叠,留白和呼应等关系。在我的作品中我才用了两三角形构图,上下刚好相反方向的三角形,再之用木棒穿插使画面和谐,在一些画面中用几只麻雀吃玉米的动态来作为画眼,使画面构图完整。4.3笔墨色彩的运用 在写生与创作中以简要的说明了,在创作中对笔墨的探索,而这里又回到了笔墨,可见笔墨的重要性。在木棒上用墨皴擦,使木棒有那种粗糙的质感,玉米用没骨的方式来表现,大胆使用藤

14、黄,表现出金灿灿的一幅画面,再用工笔的形式表现山麻雀,山麻雀用赭石和墨这种色彩来表现,达到到画面色彩融合,使画面既有随性的地方又有工整的地方,这样使画面有灵动之处。在我的创作里,主要采用撞色装粉法,以铅笔在熟宣纸纸上勾勒出物象,趁湿用饱含水分的色点到线内。这种主要是注意颜色和水分的把握。我在创作的过程中我也学会慢慢的探索自己的表现语言。4.4物象的塑造线是中国绘画造型的最基本语言同时也是最重要的表现语言,是中国绘画的语言精神。在我的作品中,显示非常重要的表现形式,木棒是用墨来画他的形态,玉米的叶子也是采用小写意的形式使用来线条表现,不是采用工挣得线条来表现,玉米则使用铅笔来勾画出它的形状,再用

15、没骨的方式来表现塑造他的形态。山麻雀是采用工笔的形式来表现,是他更为逼真,使画面物象有所对比,既矛盾有统一的和谐画面。5结论花鸟画作为中国画的独立画科,自始至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道家哲学思想,金秋时节成熟的玉米更显得光显照人。处理绘画外部的形式节奏,充分显示气势的运动轨迹,形成各个实体和大块面的起伏延续。恰当的处理前后虚实和遮挡关系,使画面产生节奏美,此时经过艺术表现的自然现象,就充分表达了我的精神内涵。 通过本次创作我领悟到花鸟画也是可以运用多种技法,并不是之前想的那么单纯,只有工笔,写意,工兼写表现形式,也并只是一张简简单单的画作,花鸟画也是可以向山水画那样营造一种意境,并且选用没骨的技

16、法来变现玉米这样使画面会更加生动灵活,又有偶然的肌理效果,使画面更加有谷香谷色之美,让欣赏者能融入其画面并且能感悟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谷浓香语这张作品也暗含我国农民的辛勤劳作成果,让大家一同与我感受这浓浓的香气,在香气中不忘农民的辛苦,发扬我国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并且感受丰收的喜悦之感。参考文献 1 黄宗贤编著.中国美术史纲要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3月第1版2 陈永锵.中国当代名画家集M.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1993年3 姚顺熙.中国花鸟画学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4月4 韩璐.从写生走到创作花鸟画M.2001年7月第一版5 宗白华著.美学散步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6月第1版6 黄宾虹艺术集.花鸟编M.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7 中国画研究院.水墨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8 朱红.原创理念在中国绘画形态发展中的价值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1年5月第一版致 谢经过半学期的毕业论文写作后,我不仅巩固了四年中所学的知识,更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本论文的顺利完成,得益于传授给我知识和教诲的美术学院的各位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