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化学艺体生百日突围系列专题3.7离子反应方面试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_第1页
2019年高考化学艺体生百日突围系列专题3.7离子反应方面试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_第2页
2019年高考化学艺体生百日突围系列专题3.7离子反应方面试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_第3页
2019年高考化学艺体生百日突围系列专题3.7离子反应方面试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_第4页
2019年高考化学艺体生百日突围系列专题3.7离子反应方面试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3.7离子反应方面试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ExAwiMA.TidN biftECTidN考试方BJ离子反应是每年高考的稳定考点,将定量因素引入到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中将是今后高考命题的趋势,常见考点有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等概念的辨析,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及有限定条件的离子共存。展望2019年高考命题,对本部分仍会保持很好的连续性,另外随着环境污染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污水中的离子反应及治理污水的方法等可能成为今后高考命题的热点。2019年预计在判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的题目中,可能由单一限制向多项限制发展,在选项中添加限制条件是高考试题的新变化;将定量因素引人离子共存的判断、

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中,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与电化学、工艺流 程、化学实验相结合将是今后高考命题的趋势。尸1一、电解质等相关概念的辨析1、电解质的电离条件(1)离子化合物(如大多数盐、强碱等)既能在水溶液中发生电离、导电,又能在熔融状态下发生电离、导电。(2)共价化合物(如:?态HCl、纯硫酸、纯硝酸等)只能在水溶液中发生电离、导电,在熔融状态下不能发生电离、导电。因此可以通过熔融时是否导电,来证明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2、强电解质、弱电解质:(1)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叫强电解质,包括强酸、强碱、大部分盐类等。(2)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的电

3、解质,叫弱电解质,包括弱酸、弱碱水及少数盐类物质等。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是对化合物的分类,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电解质应是化合物(属于纯K2SO与NaCl溶液都是混合净物)。而Cu则是单质(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石墨或金属)物。2、电解质应是一定条件下本身电离而导电的化合物。有些化合物的水溶液能导电,但溶液中离子不是它本身电离出来的,而是与水反应后生成的,因此也不是电解质。例如CO能导电是因CO与KO反应生成了 HbCQ, H2CO能够电离而非 CO本身电离。所以CO不是电解质,是非电解质(如氨气、二氧化硫、 三氧化硫),HkCO H2SO、NH HO是电解质。(4)看是否漏

4、掉离子反应。如Ba(OH)2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既要写Ba"与SQ2一的离子反应,又要写ClT与OH的离子反应。(5)看电荷及质量是否守恒。如FeCl2溶液与Cl2反应,不能写成 Fe2 +Cl2 = Fe3 +2Cl ,而应写成2Fe2 +Cl2=2Fe3 + 2Cl 。(6)看反应物或产物的配比是否正确。如稀HbSO与Ba(OH)2溶液反应不能写成 H+ + OH + SO2 + Ba2+=BaSOj + H2O,应写成 2H+ + 2OH + SO2 +Bs2+=BaSOj + 2HO。(7)看是否符合题设条件及要求。如“过量”、“少量”、”等物质的量”、“适量”、“任意量”

5、以及滴加顺序等对反应离子方程式的影响。如往FeBr2溶液中通入少量 Cl2的离子方程式为:2Fe?+ + Cl2=2Fe3+ + 2Cl ;往Fel2溶液中通入少量 Cl2的离子方程式为:2I 一+ Cl 2=12 + 2CI,2、多重并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气体与沉淀并行。如向 Ba(OH)2溶液中滴加(NH4”SO溶液并加热,应写为 Ba2 +2OH +2NH4 +SO2=BaSOj + 2NH T + 2H2O。弱电解质与中和并行。如向NHHCO液中力口入过量 NaOH,应写成 Nh4 +HC(3) +2OH =NH - H 2O+ CO2 +H2O。沉淀与中和并行。如向 Ba(OH)2

6、溶液中滴加H2SQ,应写成Ba2 +2OH+2H+ +SQ2 =BaS( + 2H2Q沉淀、气体与中和并行。如向Ba(OH)2溶液中滴加NHHSO浓溶液并加热,应写成 Ba2 +2OFH + NH4+ h+ + so2 =BaSO J + NHT + 2H2O。多重沉淀并行。如向 CuSO溶液中滴加 Ba(OH)2溶液,应写成 Cu2+ + SO2 + Ba2+ + 2OFH =Cu(OH)2+BaSOJ。多重氧化还原反应并行。如向FeBr2溶液中通入足量 Cl2,应写成2Fe2+ 4B + 3Cl2=2Fe+2B2+ 6CI0三、离子共存: 凡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之间不能大量共存(注意不是完全

7、不能共存,而是不能大量共存)。方法技巧:多种离子能否共存于同一溶液中,关键就是记住一句话:一色、二性、三特殊、四反应。(1) 一色:即溶液颜色。若限定为无色溶液,则Cu"(蓝色)、Fe3+(棕黄色)、Fe"(浅绿色)、MnO(紫红色)等有色离子不能存在。(2)二性:即溶液的酸性和碱性。(3)三特殊:指三种特殊情况: A1O2与HC(O不能大量共存: A1O2 + HCOT + H2O=Al(OH)3 J + CO2 ;“NO一和4”组合具有强氧化性,能与rS2一、Fe"、等发生反应;NH+与CHCOO、CQ2,Mgj+与HCOT等组合中,虽然两组离子都能水解且水解

8、相互促进,但总的水解程度仍很小,它们在溶液中 能大量共存(但在加热条件下就不同了 )。(4)四反应:指离子间通常能发生的四种类型的反应,能相互反应的离子显然不能大量共存。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水解相互促进的反应,如 Al"与HCO AI3+与AIO2一等;络合反应,如 Fe3+与 SCN 等。另外有关离子共存问题,要特别注意题干的限制条件,否则一不小心就错了。如“一定能”、“可能”、“一定不能”、“无色”、“碱性”、“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加入铝粉放出氢气的溶液”、“使试纸显色 的溶液”、“在含Fe2+和4的溶液中”,因此在读题时要将关键词圈出,减少失误。【例1】能正确表不下列

9、反应离子方程式的是A.向 NaCO溶液中滴入 AgNO溶液:2Ag+CO2-=Ag2CO JB.碳酸氢钱溶液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钢溶液:NH+HCO+2OH=CO2-+NH?H2O+HOC. Fe(NQ)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 HI溶液:2Fe3+2I =2Fe2+12D.用惰性电极电解熔融氯化钠:2CI-+2H2O=Cl2+H2+20H【答案】A【解析】【详解】A. NaiCOx与在溶凝中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沉,症和NaNO>,离子方程式为 2AgX?O:5 =Ag2COs ; , A 正确 5B.碳酸氢镇灌液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颖澹港,反应产生加匚0工沉正、丫及任0、H。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为 酒丑

10、8丁包*420任=由。5 4 +NH3吐CRH二6 B错误;C,氧化性HNOPF,所以是X5旗得电子变为N气体,C错误gD,用惰性电极电解熔融氯化钠,CL-失去电子变为C3 :获得电子变为金属Ns熔融状态中无水,D 错误5故合理选项是%【例2】室温时,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pH=1 的溶液中:K> Fe2+、Cl-、NO-B.含大量 Fe3+溶液中:NH+、Na+、HCO、Cl-C.在 c(H+)=1 x10-13mo1/L 溶液中:NH+、A13+、SO2-、NOD.在强碱溶液中: Na+、K+、A1(OH)4-、CO2-【答案】D【解析】【详解】A. pH=1的溶液显酸

11、性,含有大量的 H+, H+、Fe2+、NO-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3.在无色透明的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 .Na*、AIO2、Al) Cl B . Na+、SO2、/、NOC. CT、K > SO2、Cl D , Ba2+、K > Cl、CO2【答案】B【解析】【分析】溶液无色,有颜色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溶液呈酸性,则与氢离子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离子之间不发生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或互促水解反应,则可大量共存,以此解答该题。【详解】A.在酸性条件下,与AlO2、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故 A错误;B.溶液无色,在酸性溶液中不发生任何反

12、应,可大量共存,故 B正确;C.Cu2+有颜色,与无色溶液不符,故 C错误;D.CO2-与Ba2+反应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故选B。【点睛】解决离子共存问题时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题目所隐含的条件一般有溶液的酸碱性,据此 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H(或OH;溶液的颜色,如无色时可排除Cu2+、Fe2+、Fe3+、Mn。等有色离子的存在;溶液的具体反应条件,如“氧化还原反应”、“加入铝粉产生氢气”。4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少量 Cl 2 通入 KI 溶液中:Cl 2+ 2I - =2C1- + I 2B.金属铝溶于稀硫酸中:Al + 2H + = A1 3+

13、+ H 2 TC.碳酸钙溶于稀硝酸中:CO2-+ 2H+ =H2O + CO2TD.醋酸钠水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 2CHCOO+ CO2 + H 2O = 2CH3COOH + CO2-【答案】A【解析】【详解】以少量C1:通入KI澹诫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二42KF2Koi+以改写成离子方程财Ch+2F % A项正确iB.金属铝溶于稀硫酸甲叁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3H2SO4=A12 (SO+);+3H2 3其离子方程式为2A1+ 6JT =2*丁43H2 t ,选项中的离干方程式电荷不守恒口 3顼错误,C.碳酸钙溶于稀硝酸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HXO2=CiWO

14、3)2;O21其离子方程式为CaCOi+ZW =CaM虫CO.t+H:O, CaC6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成离子形式,C项错误, D,碳酸的酸性比酸弱,所以碳酸(C0iH:0=H:C03 )是不能制取酣酸的,D项错误e答案选自。 【点睛】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题中常见错误有:(1)不能正确使用分子式与离子符号;(2)反应前后电荷不守恒;(3)得失电子不守恒;(4)反应原理不正确;(5)缺少必要的反应条件;(6)不能正确使用可逆符号; (7)忽略反应物用量的影响等。5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无色透明的溶液中:Cu2+、Mg2+、SQ2-、Cl-8. c(ClO-)=1m

15、ol - L-1 的溶液中:K+、Al3+、I-、SO2-C.能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Na+、NH+、Cl-、NO-D. c(H+)/c(OH -)=1 X1012 的溶液中:K+、NH+、HCO、NO-【答案】C【解析】A.无色透明的溶液中不存在Cu2+ 离子,故 A错;B. c(ClO -)=1mol - L -1的溶液具有强氧化性,I -具有还原性,所以c(ClO-)=1mol L的溶液中I -离子不能共存,故 B错;C.能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呈酸 性,在酸性条件下 Na+、NH+、Cl-、NO-离子能共存。故 C正确;D. c(H+)/c(OH-)=1 X 1012的溶液为酸性, 在酸性

16、溶液中HCO-不能存在,故 D错。本题正确答案: C10.下列是某无色水样成分的检验,已知该水样中只可能含K+、Mgj+>Fe3+、Cu2+、Ag+、Ca2+、CO、SO、C中的若干种离子。该小组同学取100 mL水样进行实验:向样品中先滴加硝酸钢溶液,再滴加1 mol”HNO,实验过程中沉淀质量的变化如下图所示:方注明:(帅用表示加入由酸押溶液 印段表示清加稀硝醮C D(1)水样中一定含有的阴离子是 ,其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2)写出BC段曲线所表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由B点到C点变化过程中消耗硝酸的体积为 。(4)试根据实验结果推测K+是否存在?(填“是”或“否”);若存在,

17、r的物质的量浓度 c(K+)的范围是 (若K+不存在,则不必回答)。【答案】SO2、CO2 1 : 2BaCO+2H=B22+COT +H2O40 mL是 c(K+) >0, 6 mol - L -1【解析】分析:该水样为无邑溶液,水样中丁不存在,根据图象分析加入硝酸锹溶滞生成沉注加入稀硝 酸,沉淀部分溶解证明水样中一定含有$5。又因为Ah与8$发生双水解,CQF与Ag,NF费生反应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存在,所以 区逑、C6、WF不存在;n=2.33/233,仇m山,口 (Cft2*)=n(BaCO)= (5, 72-2.33)/197=0.02uiq1 ,所以;c (COr )=1:2,原

18、溶洒中可能含有T,根据电解质溶海中电荷守恒,阳寓子二一定存在片睡电荷守恒得 到近01乂2刊.02乂2+ Il (Q')= n m 推知n (K一手。,处mA,则步。WmWb 据此分析解 答此题。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水样中一定含有的阴离子是SO2,CO2; n (SO42 )=2.33/233=0.01mol ,n (CO32 )=n(BaCO3)=(6.72-2.33)/197=0.02mol,所以:c(SO 42 ): c (CQ2 )=1:2 ;正确答案:SO2、CO2;1:2。(2)BC段所表示反应是碳酸钢溶于稀硝酸的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BaCO+2H+Ba2+COT +H2O ;正确答案:BaCO3+2H+Ba2+COT +HbO。由B到C点娈化过程中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