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事前质量保证与事后追溯功能的可追溯信息属性的消费偏好研究_第1页
具有事前质量保证与事后追溯功能的可追溯信息属性的消费偏好研究_第2页
具有事前质量保证与事后追溯功能的可追溯信息属性的消费偏好研究_第3页
具有事前质量保证与事后追溯功能的可追溯信息属性的消费偏好研究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具有事前质量保证与事后追溯功能的可追溯信息属性的消费偏好研究吴林海龚晓茹陈秀娟朱淀摘要本文从中国猪肉供应链体系存在的主要风险出发,构建由可追溯信息、可追溯信息真实性认证、原产地、价格等四个属性构成的相对完整的可追溯猪肉属性体系,将原产地属性与可追溯信息属性、可追溯信息真实性认证属性分别作为可追溯猪肉的事前质量保证、事后可追溯的功能信息属性,并以江苏省无锡市332个消费者为案例,基于选择实验方法,借助Nlogit5.0分析工具,采用随机参数和潜在类别模型研究消费者对可追溯食品的偏好。研究说明,消费者对完整的可追溯信息属性具有最高的支付意愿,同时偏好于本地产属性、可追溯信息真实性认证属性,因此设置

2、事前质量保证与事后追溯信息属性相结合的完整的猪肉可追溯体系具有重要价值,对促进可追溯猪肉的市场普及意义重大。具有养殖、屠宰加工的可追溯信息属性与本地产属性、可追溯信息真实性的国内第三方认证属性具有互补关系,并且消费者对产地属性具有较高的支付意愿,因此在目前猪肉可追溯体系中事后可追溯信息属性设置不完备的情形下,完善具有事前保证功能的原产地标签制度是符合市场需求的。消费者偏好于可追溯信息真实性认证,偏好程度依次为可追溯信息真实性的政府认证、国际第三方机构认证、国内第三方机构认证。研究还进一步证实,价格敏感型、无差异型与可追溯偏好型三种类别的消费者对不同层次的可追溯猪肉的信息属性的偏好具有异质性,而

3、且不同类别的消费者均偏好于完整可追溯猪肉的信息属性。关键词可追溯猪肉;信息属性;原产地;消费偏好;选择实验中图分类号F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2108-0148-13DOI:10.12062/cpre.202104221973年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oodandDrugAdministration,FDA首次将危害分析与关键点控制HazardAnalysisCriticalControlPoint,HACCP应用于罐头食品加工中,旨在确保从农产品生产至最后消费整个食物链过程的平安卫生。农产品生产的来源地也就是原产地逐步进入人们的视线,并逐步成为诸多国家农业政策、国际贸易

4、规那么的重要组成局部,也成为保障食品平安,保护消费者利益与开展可追溯食品的重要工具【1】。比方,2021年美国启动了国家动物标识系统NationalAnimalIdentificationSystem,NAIS,对动物个体或群体的原产地和移动信息进行标识,确保在发现疫病时能够实施可追溯。2021年日本公布的?大米可追溯法?要求对进口农产品实施可追溯法规,对大米要追溯至原产地【2】。在中国,随着全社会食品平安消费意识的普遍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食品的原产地、生产加工过程平安信息的需求也在逐步提升【3】。到目前为止,将农产品与食品原产地作为可追溯属性,由此构建完整的食品可追溯体系,已经成为兴旺国家

5、防范食品平安风险的主要工具【4】。进入新世纪以来,因原产地环境污染而发生的一系列食品平安事件,如湖南省“镉大米、山东省“重金属蔬菜等,引发了国内消费者对农产品与食品产地信息的日益关注。特别引人关注的是病死猪流入市场的问题。2021年1月,发生江西南昌2万t病死猪肉流入市场的事件;2021年12月,发生江西省高安市病死猪肉销往广东、湖南、重庆、河南、安徽、江苏、山东七省市的事件;2021年6月,发生日均7t病死猪肉在广州、佛山、肇庆一带销售的事件【5】。事实上,为防范食用农产品与食品的平安风险,我国农业部已在十年前已公布实施了?农产品产地平安管理方法?农产品产地证明管理规定试行?,且从2000年

6、开始在全国试点建设食品可追溯体系。2021年,在影响极其恶劣的“三鹿奶粉事件爆发后至2021年,商务部、财政部在全国范围内分五批选择58个城市作为肉类制品可追溯体系建设的试点城市。但是,10多年来中国的食品可追溯体系建设并未取得实质性的进展【6】。因此,基于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理论研究包括原产地信息属性在内的可追溯食品的消费偏好与市场需求,对政府完善促进可追溯食品市场体系建设的支持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吴林海等:具有事前质量保证与事后追溯功能的可追溯信息属性的消费偏好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年第8期1文献综述食品具有信任属性【7】。食用具有风险的食品对消费者健康伤害而言,在大多

7、数情况下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很难找到确切病因8,且由于消费者无法直接观测到食品生产加工的全过程,并且生产经营厂商往往信息不公开,食品平安存在信息不对称。食品可追溯体系是在供应链上形成可靠且连续的平安信息流,它对于监控食品生产过程与食品流向有很大意义,而且能够通过追溯来识别问题源头和实施召回9,有助于消除信息不对称并从根本上预防食品平安风险10-11。Hobbs8把建立食品可追溯体系的意义归纳为事前质量保证preincidentqualityassurance,也称事前预警与事后追溯PostincidentTraceability的根本功能。事后追溯功能是食品可追溯体系的根本功能,可以沿着可

8、追溯体系对问题食品实施有效地召回。事前质量保证功能是食品可追溯体系的第二个功能,主要以标签形式展现了食品的质量平安、原产地、动物福利、环境友好型生产等信任属性,相当于把食品平安的信任属性转变为搜寻属性,减少了消费者的搜寻本钱且鎖定了更可靠的供应商,这被称为事前质量保证功能12,在消除信息不对称方面能够发挥远大于事后追溯召回功能的作用8,13-14。大量的研究说明,作为一个防范食品平安风险的信息工具,食品可追溯体系在消除信息不对称,保障食品质量平安,提升消费者信心、降低健康风险的价值能否有效实现,取决于事前质量保证与事后追溯召回功能是否能够较为完整地表达11,15。现有研究说明,影响消费者对可追

9、溯食品偏好的影响因素是不同的。吴林海等16的研究发现,消费者对可追溯食品的支付意愿偏好主要受其个体与社会特征、认知等因素的影响,如果消费者充分了解食品可追溯体系那么显著提升经过认证的可追溯食品的接受度17-20。Angulo&Gil21的研究发现,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是影响西班牙消费者对经过认证的可追溯牛肉的支付意愿的主要因素,收入越高的消费者对可追溯牛肉的支付意愿越高。Liuetal22在研究中国的茶叶中发现,虽然消费者偏好有质量认证的可追溯茶叶,但是收入因素影响其支付意愿。尹世久等23的研究发现,收入水平高的消费者对同时加贴具有欧盟与中国有机标识的可追溯番茄具有更高的支付意愿。Baie

10、tal24研究了中国消费者可追溯牛奶属性的偏好,发现高收入与高学历的消费者群体更偏好来自独立第三方机构的认证。吴林海等【6】研究中国可追溯猪肉属性时发现,男性、受教育程度高和家庭月收入水平高的消费者更偏好于经过国际第三方机构认证的可追溯猪肉。Limetal20对美国消费者原产地属性偏好的研究说明,年龄、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显著影响其支付意愿,年龄与支付意愿显著负相关,教育程度那么显著正相关,而且女性更偏好于具有原产地属性。一般来说,有更高学历的消费者更偏好完整的可追溯信息24-25。Buetal26的研究发现,2640岁之间的消费者更偏好含有养殖和屠宰加工信息的可追溯猪肉,而4145岁之间的消费

11、者更偏好含有养殖、屠宰加工、冷藏运输信息的可追溯猪肉,并且收入与教育程度越高的消费者越偏好信息属性更完整的可追溯猪肉。可追溯食品可被视为可追溯信息、质量认证、原产地、动物福利、食品外观等多个属性的组合体,多种信息属性的组合将给消费者传递更多的价值。但学者们的研究发现,消费者对可追溯食品不同信息属性的偏好具有异质性。比方,Ortegaetal12的研究发现,中国消费者对政府机构提供的食品质量平安认证具有较高的信任度。Zhangetal27对南京市的调查说明,消费者对具有食品质量平安认证的可追溯食品愿意支付较高的溢价。张彩萍等29的研究认为,经过认证的可追溯牛奶可以显著提高消费者的平安预期。陈秀娟

12、等29的研究发现,在构成可追溯猪肉的不同类别的信息属性及其层次中,消费者对可追溯信息真实性政府认证属性的支付意愿最高。Lamaetal30对墨西哥的研究显示,消费者对经过动物福利认证的动物性食品具有更高的支付意愿。戴晓武等31的研究认为,更多的消费者对获得HACCP认证的乳制品具有额外的支付意愿。与此同时,Baietal24的研究还发现,中国的消费者对可追溯信息属性的偏好受认证机构的影响,与第三方认证以及其他机构的认证相比,消费者最偏好于具有政府机构认证的可追溯食品,但随着消费者收入和知识的增长,消费者对第三方认证机构的信任也逐渐增强。原产地Countryoforigin一般指物品或产品加工、

13、制造、生长、种植的国家或地区。一般认为,原产地是农产品质量与特色的天然标签32。Alfnes33的研究显示,消费者对进口和国产牛排的偏好和支付意愿具有显著的差异,更偏好国产牛肉。Menneckeetal34的研究发现,原产地信息是影响消费者肉制品选择的重要属性。Sitzetal35年在对美国丹佛和芝加哥的消费者调查中发现,相比于没有原产地标签的牛肉,69.2%的消费者更偏好有原产地标签的牛肉。Volinskiyetal36研究了消费者对芥花籽油的原产地标签属性的引致价值,结果显示,总体上消费者愿意为原产地标签属性支付一定溢价。Poutaetal37对芬兰消费者烤肉消费的研究中证实,产地属性对消

14、费者的影响超过价格等属性,且尤其偏好本国产的烤肉。Wuetal38的研究发现,消费者偏好于具有原产地属性的可追溯猪肉且偏好程度受不同认证机构的影响。国内外学者就消费者对可追溯信息、食品质量平安认证、原产地等属性的偏好展开了大量的研究。虽然由于消费文化、饮食结构、开展水平的差异性,不同国家的消费者对可追溯食品不同属性的偏好并不尽相同39,但消费者普遍偏好可追溯食品属性体系中的原产地、质量平安认证等属性。然而,与国外的研究相比较,不难发现中国国内的研究存在明显的缺失,主要集中于消费者对可追溯食品支付意愿与影响因素的较为空泛的研究,以具体的食品为案例,细化融合原产地、可追溯信息、信息真实性认证、价格

15、等在内的相对完整的可追溯食品属性与层次设置的消费偏好的研究文献较为少见,更鲜见融合事前质量保证和事后追溯功能的可追溯食品信息属性体系的研究文献。本文的奉献在于,以猪肉为案例,从中国猪肉供应链体系存在的主要风险出发,构建由可追溯信息、可追溯信息真实性认证、原产地、价格等属性构成的相对完整的可追溯猪肉属性体系,并根据Hobbs8对事前与事后可追溯信息属性的分类标准,将原产地属性作为可追溯猪肉事前质量保证的功能属性,可追溯信息属性、可追溯信息真实性认证属性那么作为事后可追溯功能属性,基于选择实验ChoiceExperiment,CE研究消费者对可追溯食品的偏好,以此来探析更符合中国市场需求的可追溯猪

16、肉体系,为在中国开展与普及可追溯食品提供决策参考。2实验设计应用选择实验研究消费者对可追溯食品的偏好,首要问题是选择适宜的食品种类。猪肉制品是世界各国重要的肉类消费品之一。美国农业部UnitedStatesDepartmentofAgriculture,USDA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猪肉产量到达10820万t,其中中国的猪肉产量约占全球产量的47.92%,而中国猪肉人均消费量约为38.44kg,是世界其他国家平均水平的4.6倍。同时,可追溯猪肉是中国国内市场出现最早的可追溯食品之一。因此,本文的研究选择以可追溯猪肉为案例。考虑到消费者偏好的差异性,为了有效排除猪肉其他品质特征对消费者选择的影

17、响,且由于猪后腿肉为消费者接受度高且价格在超市、农贸市场与猪肉专卖店等不同的市场中比较稳定40,本文选取可追溯猪后腿肉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并设置了可追溯信息、可追溯信息真实性认证、原产地与价格四种属性,并对其每一个属性设置了如表1所示的不同层次。2.1可追溯信息属性与层次设定Golanetal41的研究认为,可追溯食品的信息表现在信息记录的总量宽度,Breadth、前向或后向追溯所覆盖的环节深度,Depth、食品产品识别的準确性精确度,Precision三个维度上。由于在一次实验中难以同时表达宽度、深度与精确度三个维度,应选择以深度作为可追溯信息属性层次划分的切入点。由于猪肉是中国消费者最普遍

18、食用的肉类制品,但恰恰也是最具风险的食品之一。20212021年间中国大陆共发生了14583起猪肉质量平安事件,且这些事件在生猪养殖、屠宰加工、流通销售等各个不同环节均不同程度地发生。当前中国猪肉及猪肉制品在生猪养殖环节的平安风险突出地表现为养殖户违规滥用抗生素、非法使用违禁药物、超标准限量地使用饲料添加剂、出售假冒伪劣的饲料、病死猪流入市场等问题;在屠宰加工环节存在着私屠乱宰、制售病死猪肉与注水肉,以及猪病原菌交叉感染问题等风险;在流通销售环节中那么存在着温度控制不当、环境不卫生、包装材料使用不当可能导致的微生物滋生并引起猪肉腐败,以及病原微生物的交叉污染等风险。假设可追溯猪肉的一个或多个环节存在风险并引发平安事件,此时可真实性认证政府认证GOVCERT国内第三方机构认证THICERT国际第三方机构认证INTCERT无机构认证NOCERT原产地本地产LOCORIGIN外地产OTH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