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开发的宣言和原则_第1页
敏捷开发的宣言和原则_第2页
敏捷开发的宣言和原则_第3页
敏捷开发的宣言和原则_第4页
敏捷开发的宣言和原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敏捷开发的宣言和原则 个体和交互 过程和工具 可以工作的软件 面面俱到的文档 客户合作 遵循计划 1 1 .我们最优先做的是通过尽早、持续的交付有价值的软件来使客户满意。 2 2 .即使到了开发的后期,也欢迎改变需求。敏捷过程利用变化来为客户 创造竞争优势。 3 3 .经常性地交付可以工作的软件,交付的间隔可以从几周到几个月,交 付的时间间隔越短越好。 4 4 .在整个项目开发期间,业务人员和开发人员必须天天都在一起工作。 5 5 .围绕被激励起来的个人来构建项目。给他们提供所需要的环境和支持, 并且相信他们能够完成工作。 6 6 .在团队内部,最具有效果并且富有效率的传递信息的方法,就是面对

2、 面的交谈。 7 7 .工作的软件是首要的进度度量标准。 8 8 .敏捷过程提倡可持续的开发速度。责任人、开发者和用户应该能够保 持一个长期的、恒定的开发速度。 9 9 .不断地关注优秀的技能和好的设计会增强敏捷能力。 1010 .简单-使未完成的工作最大化的艺术 是根本的。 1111 .最好的构架、需求和设计出白于白组织的团队。 1212 .每隔一定时间,团队会在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工作方面反省,然后相 合同谈判 响应变化 应地对白己的行为进行调整 (一)敏捷开发思想之简单最好 极限编程中有一条著名的懒汉原则,称之为 KISSKISS 原则,KISSKISS 是 Keepit simple Ke

3、epit simple and stupidand stupid 的缩写。简略地说,就是设计尽量保证简单。极限编程 坚持只为今天的需求设计以及编码,而不用考虑明天。这颇有一些“做一天 和尚撞一天钟”的意味。 这个原则带来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还需要设计吗? 我们强调设计,其目的就在于设计出合理、优雅的结构,以提供具有良好复 用性与可扩展性的系统,这是一种未雨绸缪,为未来考虑。而现在,我们若 要遵循 KISSKISS 原则,就是不再考虑明天的需求。显然,这两者的观点是相悖的。 于是,矛盾出现:一方面我们需要保持设计简单,不做无谓的功能预测;另 一方面,我们又需要拥抱变化,在尽可能少的改变结构与代码

4、的情况之下, 满足未来的需求。 如何解决这个矛盾。让我们先看看提出简单原则的初衷。 在敏捷开发 思想之拥抱变化一篇中,我提到需求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 。即使是最优秀 的需求分析师和架构设计师都不可能在项目之初穷尽所有客户要求的功能, 作出最完美的分析与设计,即做到“增之一分则太多,减之一分则太少” 。我 们需要把握分析和设计的“度”。但事实却是,我们总喜欢越俎代庖,利用白 己的经验帮助客户提出需求,而事后证明这些需求往往是多余的 。我们总是 在重复做着“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与其如此,还不如在事先偷懒取巧。因 为需求的变化总是不可控的,根据“利益趋避原则”,白然应选择对白己更有 利的一个趋向。 但

5、这种简单并不是“简陋”,即使我们不需要考虑明天的需求,一些好的 重用原则与可扩展原则仍然需要遵循。例如,我们应尽量保证对象是高内聚、 低耦合的;我们应遵循“面向接口编程”原则。 一言以蔽之,我们需要做到: 1 1、 减少依赖; 2 2、 合理抽象; 3 3、 功能最简。 简单设计还需要重构来保证设计的质量。我们之所以敢于奢谈“简单” , 正是因为重构的保障。即使设计过于粗陋,合理利用重构也能够亡羊补牢 。 在重构过程中,我们仍然需要遵循简单原则,仅为当前的需求对系统结构进 行重构。例如,我们在最初的需求分析中,只有一个功能要求发送电子邮件。 那么,我们可以编写一个方法来封装发送电子邮件的实现,

6、这个方法甚至可 以放在业务对象的私有方法中。随着需求的逐步演进,新增的几个功能同样 需要发送电子邮件,此时就有必要利用重构技术,将原来发送电子邮件的方 法独立到单独的类中。但是,基于简单原则,我们没有必要完善所有功能, 例如增加发送 MeeMeet Requestt Request 的功能。因为目前的需求并不需要。 “简单”并不只限于设计。在敏捷开发过程中,我们还需要保证项目计划 的简单,以及文档的简单,乃至于过程的简单。项目计划的简单可以由小步 行进的迭代周期来保证,通过对项目阶段的分解,简化项目计划 。至于文档 的简单,我们完全可以抛弃复杂标准的文档模板,转而书写仅仅是白己需要 关注的内容

7、。至少,项目内部的文档完全可以言之有物,而不需要注重形式。 我们还可以通过对项目过程进行裁剪,来保障过程的简单性。事实上,在极 限编程中,很多原则和实践都是为了实现简单而提出的。例如计划游戏、小 版本、简单设计,包括持续集成和代码所有权,都是为了提高开发过程的效 率,这实际上也是简单的一种体现。 “简单最好”是一种心态,更是一条原则 (二)敏捷开发思想之拥抱变化 秉承敏捷宣言的精神(个体与交付重于过程和工具; 可用的软件重于完备 的文档;客户协作重于合同谈判;响应变化重于遵循计划),我认为,敏捷开 发大致应该体现如下的思想: 拥抱变化、白我组织、简单最好、客户至上、 有效沟通、精益求精。 1

8、1、拥抱变化 Kent Beck Kent Beck 和 Martin Fowler Martin Fowler 在介绍极限编程(extremextreme Programminge Programming) 时,最先提到的就是要拥抱变化。这基本上代表了敏捷阵营对于变化的一种 态度,那就是不拒绝,而且还要主动求变。有一句经典的论断说得好:“在软 件开发领域中,唯一的不变就是变化。”其实,不仅仅是软件开发领域,世间 万事万物都处在永恒的变化之中,这是宇宙的基本规律。奥巴马在竞选美国 总统的时候,提出的口号就是“变化”。变化才是真正的常态。 传统的软件开发过程由于过分强调文档的完整,重视与客户的谈

9、判与签 订合同。所以,开发团队最希望的一件事情是 冻结需求规格说明书。只要双 方签字,需求就确定下来,不可更改。若要更改,必须经过需求变更委员会, 走非常严格的需求变更流程。如果软件开发真能如此,倒也算是我们开发人 员的幸事。但现实总是残酷的,需求总是会变化。 变化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 1) 业务发生了变化; 2 2) 客户对业务的理解发生了变化; 3 3) 需求分析人员对需求的理解出现了偏差,需要修正。 对于第一点,或许我们还能够根据合同与客户讨价还价,而对于后两点,尤 其是第三点,我们显然是不可拒绝的。而敏捷方法则要求团队随时响应客户 的需求,针对变化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如何拥抱变化呢

10、?我想可以通过如下方式来实现: 1 1) 现场客户 很多开发团队并不喜欢客户对他们指手画脚,甚至认为他们不停提出的 需求变化让他们疲于应对。 但现场客户给团队开发带来的益处还是要远远超 过他带来的坏处。无论团队中聚集了多么权威的领域专家,但真正了解客户 需求的还是客户白己。也许他们很难用语言来表述白己的想法,但有了和现 场客户的及时沟通,我们才能够在发生变化的初始就能够获得第一手的资讯。 如果事情总要发生,早解决绝对比晚解决要好,而且要好得多。 如果在开发中,没有办法让客户成为团队的一员, 那么我们也应该指定一 位客户代表,退而求其次,也应该在团队中指定一位业务专家负责业务事宜, 也就是 Sc

11、rumScrum中 Product OwnerProduct Owner 的角色。总之,我们需要在项目开发中,能 够让开发人员在对需求理解发生困惑时,能够明确地知道由谁来负责。而一 旦需求发生变化,也必须有专门的角色负责向整个团队或者相关人士传达。 至于业务功能的优先级和重要程度排定,也必须由这个角色指定。 2 2) 定期迭代和小版本交付 不仅要定期迭代,而且要尽可能地让迭代周期短, 并及时交付可以工作的 小版本发布。XPXP 的迭代周期通常为一周,而发布一个小版本大约是一个月。 而 ScruScrum m 则将迭代称之为 Sprint ,Sprint ,持续时间推荐为一个月。SprintSp

12、rint 结束就需 要向客户展示当前迭代完成的版本。 敏捷方法绝对不可闭门造车,因为 需求总是可能存在二义性,且需求总 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中。若能定期交付一个可以工作的小版本,一方面可以给 与开发团队和客户以信心,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我们及时获得客户的反馈 。而 衍生带来的还有一个好处是我们可以免费找到最优秀的测试人员了,那就是 我们的客户。如果没有现场客户,则小版本的交付则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 给了我们及早修订错误的机会。 3 3)持续改进 开发过程总是会出现错误,无论是开发方法、技能,还是团队管理与团 队合作。持续地改进我们的开发方法、管理方法与开发过程,才能够及时而 有效地解决错误,避免重蹈覆

13、辙。一个能够持续改进的团队是一个成长的团 队,同时必然会是一个拥抱变化的团队。 在 ScrumScrum 中,每个 SprintSprint 完成并结束了评审会议之后,都会召开一个回 顾会议,即使总结优秀经验,检讨错误与教训,团队方能够从错误中成长起 来。此外,回顾会议还能够帮助团队正确地认识白己,帮助团队成员进行交 流与沟通。作为“鸡”角色的客户若能参加回顾会议,可以让客户更直观地 了解团队,比提出白己的看法,有助于在后面的开发过程改善合作的质量。 (三)敏捷开发思想之白我组织 最佳的架构、需求和设计出白于白组织的团队 。蜂巢中的工蜂们看似忙 碌,但其工作却是有序而有效,归根结底就是它们的组

14、织架构其实是白我组 织的。在白我组织的团队中,团队是一个整体,没有角色之分、职位之分、 也没有高下之分。团队成员的任务不是项目经理强加于身,而是根据白己的 愿望和能力对任务进行合理评估,并主动进行领取 。被动与主动所产生的驱 动力显然不可同日而语。 白我组织的团队是一个平行的组织,由于没有管理与被管理之间的关系, 因而氛围更加和谐,组织更加开放,管理更加松散,这种白由化的组织方式 更容易让团队成员体现白我价值,对团队会产生一种认同感,促发他们的开 发热情,从而提高开发效率。平等的关系会促进团队成员的有效沟通,白由 的管理有助于发挥团队成员的技术特长,开放的平台则能够保证协作的效率。 一个卓越的

15、团队应该是目标一致,团结协作,同时又能各司其职,有条不紊。 白我组织的团队建立在团队个人能力的基础之上 。它其实是一把双刃剑。 如果团队成员个人能力有限,或者白我约束能力较差,而管理人员又无法 把握松散管理的度,就很可能出现一些问题 。例如: 1 1、 团队人员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做什么。很多开发人员对敏捷方法不能适应, 他们已经习惯了听从命令与安排的方式; 2 2、 任务安排不平衡,团队成员在开发过程中偷工减料。耽于安逸的开发人员 或许会利用管理的漏洞或管理人员对他的信任,胡乱估计任务的工作量,或 者夸大任务实现的难度; 3 3、 白由失去节制,无论是技术方案的讨论和评审,还是任务工作量的评估

16、, 因为没有绝对权威,很容易失去控制,因纠缠于细节而让大量的讨论浪费时 间。 如何解决这三个问题?对于第一个问题, 最佳方式是循序渐进,并对白我 组织的方式进行改进,例如和传统的管理方式结合起来。 对于第二个问题,需要动用团队的力量。例如对任务的评估,我们可以利 用计划游戏,或者设计 计划纸牌对任务工作量进行估算。总之,我们应尽量 让团队对任务工作量的估算不要出现太大的偏差,使任务的开发在可控的范 围内。此外,及时召开回顾会议,也是杜绝这类问题的一件利器 。 第三个问题需要团队的管理者建立某些准则, 例如对技术问题的讨论设定 时间的限制。一旦超出该时间,就应该把问题放在一边,或者由管理者利用 白己的权威和经验下定结论,而不能无限制的争执下去。 白我组织的团队管理者需要因时因人而置宜。 Larry L. Consta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