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试验报告带传动_第1页
机械设计试验报告带传动_第2页
机械设计试验报告带传动_第3页
机械设计试验报告带传动_第4页
机械设计试验报告带传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验一带传动性能分析实验、实验目的1、了解带传动试验台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掌握转矩、转速、转速差的测量方法,熟悉其操作步骤3、观察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及打滑现象。4、了解改变预紧力对带传动能力的影响。.、实验内容与要求1、测试带传动转速ni、n2和扭矩Ti、丁2。2、计算输入功率Pi、输出功率P2、滑动率谷效率听3、绘制滑动率曲线& P2和效率曲线n-P20三、带传动实验台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传动实验台是由机械部分、负载和测量系统三部分组成。如图1-1所示1直流电机2主动带轮8从动轮图1-13、7力传感器4轨道5石去码6灯泡9直流发电机10皮带带传动实验台结构图1、机械部分带传动实验台是一个

2、装有平带的传动装置。 主电机1是直流电动机,装在滑座上,可沿滑座滑 动,电机轴上装有主动轮2,通过平带10带动从动轮8,从动轮装在直流发电机9的轴上,在直流 发电机的输出电路上,并接了八个灯泡,每个40瓦,作为发电机的负载。石去码通过尼龙绳、定滑 轮拉紧滑座,从而使带张紧,并保证一定的预拉力。随着负载增大,带的受力增大,两边拉力差也 增大,带的弹性滑动逐步增加。当带的有效拉力达到最大有效圆周力时,带开始打滑,当负载继续 增加时则完全打滑2、测量系统测量系统由转速测定装置和扭矩测量装置两部分组成。(1)转速测定装置用硅整流装置供给电动机电枢以不同的端电压实现无级调速,转动操纵面板上“调速”旋钮,

3、 即可实现无级调速,电动机无级调速范围为01500r/min ;两电机转速由光电测速装置测出, 将转 速传感器(红外光电传感器)分别安装在带轮背后的“U形糟中,由此可获得转速信号,经电路处理即可得到主、从动轮上的转速n1、n2。(2)扭矩测量装置电动机输出转矩T1(主动轮转矩)、和发电机输入转矩T2(从动轮转矩)采用平衡电机外壳(定子)的方法来测定。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外壳支承在支座的滚动轴承中,并可绕转子的轴线摆动。当 电动机通过带传动带动发电机转动后,由丁受转子转矩的反作用,电动机定子将向转子旋转的相反 方向倾倒,发电机的定子将向转子旋转的相同方向倾倒, 翻转力的大小可通过力传感器测得, 经过

4、 计算电路计算可得到作用丁电机和发电机定子的转矩,其大小与主、从动轮上的转矩T;、T2相等。只要测得不同负载下主动轮的转速叫和从动轮的转速 F 以及主动轮的扭矩T,和从动轮的扭矩T2,就可计算出不同的负载下的弹性滑动系数6以及效率*1。以P2为横坐标,分别以不同负载下的8和n为纵坐标,就可以画出带传动的弹性滑动曲线和效率曲线。3、加载装置在发电机激磁线圈上并联电阻,每按一下“加载”键,即并联上一个电阻,使发电机负载逐步增加,电枢电流增大,随之电磁转矩也增大。由丁发电机与电动机产生相反的电磁转矩, 故此发电 机的电磁力矩对电动机而言即为负载转矩。 因此每并联一个电阻,发电机的负载转矩就增大,从而

5、 实现了负载的改变。4、电器箱:实验台所有的控制、测试均由电器控制箱(其原理参见图1-2),旋转面板上的调 速旋纽,可改变主动轮的转速,并由面板上的显示装置上直接显示。 直流电动机和直流发电机的转 矩也分别由设在面板上的显示装置显示。计靓电路四、实验原理传动带装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上,直流电动机和发电机均由一对滚动轴承支撑,其定子(外壳)可以绕转子轴线摆动。通过转速测定装置和专据测定装置,可以得到主动轮和从动轮的转速ni、n2及主动轮和从动轮的转矩T1和T2。由丁实验台的带轮直径D=D2= 120mm i=1,所以带传动的传动效率:。T1n1(P1、P,分别为主动轮的输入功率和从动轮的输出功率)随

6、着负载的改变,n1、rt和T1、E值也将随之改变。这样,可以获得不同负载下的 &和值, 由此可以得出带传动的滑动率曲线和效率曲线。改变带的预紧力F0, 乂可以得到在不同预紧拉力 下的一组测试数据。显然,实验条件相同且预紧力F0一定时,滑动率的大小取决丁负载的大小,F1与F2之间的差值越大,则产生弹性滑动的范围也随之增大。 当带在整个接触弧上都产生滑动时, 就会沿带轮表面 出现打滑现象,这时,带传动已不能正常工作。所以打滑现象是应该避免的。滑动曲线上临界点(A和B)所对应的有效拉力即不产生打滑现象时带所能传递的最大有效拉力。通常,我们以临界点为 界,将降曲线分为两个区,即弹性滑动区和打滑

7、区(见图1-3所示)带传动的滑动系数:n1-in2-2100%(i为传动比)电动机转传感器1发电机转速 令传感器电动机力传感器发电机力传 球器 DDDDDDDDDCD DDT2n210000电动机转速发电机转逮电动机力矩发电机力矩掐电却机电枢接电动机发电机励磴掐电却机电枢接电动机发电机励磴图1-2电器箱电路原理图图1-3带传动滑动曲线图1-4带传动效率曲线实验证明,不同的预紧力具有不同的滑动曲线。其临界点对应的有效拉力也有所不同。从图1-3和图1-4可以看出,预紧力增大,其滑动曲线上的临界点所对应的功率P2也随之增加,因此带 传递负载的能力有所提高,但预紧力过大势必对带的疲劳寿命产生不利的影响

8、。五、 带传动实验台主要技术参数直流电机功率为初拉力最大值为六、 实验步骤1、接通电源前,将其逆时针旋转到底,即置丁电动机转速为零的位置。2、将传动带套到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上,并在预紧装置的石去码盘上加2Kg重量的石去码。3、打开电源开关, 顺时针方向缓慢旋转调速旋钮, 使电动机转速由低到高直到电动机的转速 显示为n900转/分为止(同时显示出n2),此时,转矩显示器也同时显示出电机的转矩T1和发电 机的转矩T2。4、待稳定后,记录皮带传动的实测结果,同时将这一结果记录到实验指导书的数据记录表中。5、点击“加载”按钮,使发电机增加一定的负载,待稳定后,记录测试结果n1、n2和、T2到 数据记录

9、表中。重复本步骤,直到&16 - 20%为止,结束本实验。6、增加皮带预紧力到3Kg(增加石去码重量),再重复以上实验。经比较实验结果,可发现带传 动功率提高,滑动率系数降低。7、实验结束后,首先将负载卸去,然后将调速旋钮逆时针方向旋转到底,关掉电源开关,然 后切断电源,取下带的预紧石去码。8、整理实验数据,写出实验报止七、 实验数据记录及计算结果F。=2 kg序号n(rpm)n2(rpm)z(%)T1(N - m)T2(N -m)R (W)(W)”)P负(W)17017000.00141.170.05820.17350.04027006990.00141.40.52980363.48

10、0.371037006630.052920.991400656.370.472047005720.18292.41.281680732.160.443057005230.25292.481.641736857.720.4940355W3Kg501500rpmD1=D2=120mm调速范围皮带轮直径先将实验台的电源开关置丁 “关”的位置,检查控制面板上的调速旋钮,应67004740.32292.61.871820886.380.495077004250.39292.872.012009854.250.436087004140.40862.92.222030919.080.4570Fo=3 kg序

11、号n(rpm)n2(rpm)z(%)T1(N - m)T2(N -m)P(W)(W)H%)P负(W)170170101.340.035939.3424.5350.03027017000.001431.750.71226.84900.41037006990.001432.181.21526838.80.552047016970.005712.751.641927.81143.10.593057016950.008563.041.9921311383.10.654067006930.013.452.3424151621.60.675076996900.012883.512.622453.51807

12、.80.746087016700.044224.332.923035.31956.40.647097006150.121434.453.2831152017.20.6590107005700.185714.983.6934862103.30.6110八、用坐标纸绘制滑动率曲线&- P2和效率曲线n -朽。用获得的一系列n1、n2、T1、T2值,通过计算可获得一系列、和p,( P2= nj2)的值然后可 在坐标纸上绘制P2和nP2关系曲线,如图1-5所示。:-h*r2171it1Jr_一A0PmaxP21滑动系数曲线2效率曲线图1-5滑动曲线和效率曲线从图1-5上可以看出,&曲线

13、上的Ao点是临界点,其左侧为弹性滑动区,是带传动的正常工作 区。随着负载的增加,传动效率增大,滑动系数逐渐增加,。当载荷增加到超过临界点A后,带传 动进入打滑区,传动效率降低,滑动系数突然增加很快,带传动不能正常工作,所以应当避免。九、思考题1、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和打滑现象有何区别?它们各自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答:现象区别:(1)弹性滑动是带传动的固有特性,是不可避免的。打滑是一种失效形式,是可以避免的,而且我们必须避免;(2)打滑发生在小带轮的全部包角内, 而弹性滑动只发生在离开主、 从动轮前的一段弧(即 滑动弧)上;(3)打滑有过载保护的作用,但会加剧带的磨损,而弹性滑动会影响传动精度。产生的

14、原因:弹性滑动是由带的拉力差引起的,带的拉力差就越大,就导致弹性滑动区增大, 滑动现象越明显;打滑时过载引起的,当载荷过大,带和轮之间的摩擦力小丁带拉力时就会出现打 滑。2、带传动的预紧力对带的传动能力有何影响?答:预紧力越大,带与带轮之间的的正压力就越大,最大有效拉力Fmax越大,带传动的最大拉力会增加。但当预紧力过大,将导致带的磨损加剧,带寿命缩短;当预紧力过小,带的工作能力将不足,工作时会打滑。3、带传动的滑动率如何测定?带传动的效率如何测定?答:(1)滑动率的测量:通过转速测量装置和转矩测量装置,可以得到主动轮和从动轮的转速m和n2、转矩T1和T2O. ,一,几-in2而传动的滑动系数为:& =FOO%(i为传动比)ni由丁实验台的带轮直径D=Q= 120mm i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