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本质分类_第1页
定义本质分类_第2页
定义本质分类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翻译的定义、性质、任务、种类和流派1. 翻译的定义: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 活动。(教材绪论部分第一段)(现代汉语词典)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翻译是指用一种语言中的语言符号解释另一种语言中的语言符号,是指从语义和文体风格上,在译文语言中采用最接近而又自然的同义语再现原文信息。Translation:essentially,is the faithfulrepresentative,in one Ianguage, of whatis written or said in another Ianguage.

2、唐朝(618-907)贾公彦在义疏中对翻译作了明确的界定:“译即易,谓换易言语使相解也。”宋代(960-1279)法云(1088-1158)在其所编翻译名义集自序中进一步指出:“夫翻译者,谓翻梵天之语转成汉地之言,音虽相似,义则不同。”这就是说,凡以此将一种语言源出语(the source Ianguage) 转换成另一种语言( the target Ianguage )或曰接受语(the receptor Ianguage),而意义保持或大抵保持不变。80 年代,我国首部翻译学专著的作者、翻译家、翻译理论家黄龙教授用英语写道:Translationmay be defi ned as fol

3、lows:The replaceme nt of textual material in one Ian guage by equivale nt textual material in another Ianguage.黄龙也有几点说明:(1)文本材料(textual material )用以强调,在通常情况下,替代的不是原语文本的全部成分,如句法和词法的改变;(2)翻译实践的中心问题是在目的语中找出源语的对等物(equivalents )。翻译理论研究的中心任务是确定对等的性质和条件。我国著名革命家兼文学家瞿秋白先生说:“翻译应当把原文的本意,完全正确地介绍结中国读者,使中国读者所得到的概

4、念等于英俄日德法读者从原文得来的概念”等等。著名英国学者约翰逊博士对翻译也做过类似的界说:To translateis “ to change intoano ther Ian guage, retaining the sense ”。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在 20世纪60年代末给翻译所下的定义就是其中之一。Tran slatio n con sists in reproduci ng in the receptor Ian guage the closest n aturalequivale nt of the source Ian guage, firstin terms of me

5、aning and sec on dly in termsof style.(From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1969)奈达还对此作了说明:(1)再现原文的信息(message)而不是保留原文的结构形式(formal structure ); ( 2)对等(equivale nee )不是同一(ide ntity ); ( 3)对等是最贴近、自然的对等;(4)意义是优先考虑的因素;(5)文体成分虽居其次,但也是十分重要。美国的韦氏新大学辞典给翻译的定义是:翻成本族语言或另一种语言(to turn into one 'own Ia

6、n guage or ano ther Ian guage)。苏联语言学家巴尔胡达罗夫在语言与翻译中说,翻译是“把一种语言的连贯性话语在保持其内容即意义的情况下改变为另一种语言的连贯性话语的过程”。英国著名翻译家纽马克(Peter Newmark)则认为,翻译是按作者的创作意图把一篇文章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描述出来的过程(It is ren deri ng the meaning of a text into ano ther Ian guagein the way that the author inten ded in the text.) (A Textbook of Tran slati

7、 on) 。从古代中外翻译家给翻译所下的定义中不难看出,翻译是一种语言活动过程,又是该活动的结果。翻译过程不仅涉及两种语言,而且还涉及两种社会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翻译是通过语言机制的转换连接或沟通自身文化和异国文化的桥梁;翻译是具有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 人互相交际、交流思想、达到互相了解的媒介。翻译是一项艰苦的创造性实践活动。它形成于社会、文化和语言现实之中,同时又为 促进社会、文化和语言发展服务。“翻译并不比随便的创作容易,然而于新文学的发展却更有功,于大家更有益。”(鲁迅语)“真正精妙的翻译,其可宝贵,实不再创作之下;而真正 精妙的翻译,其艰难实倍于创作。”2. 翻译的性质:翻译属于交叉

8、学科,它与语言学、符号学、修辞学、心理学、人类学等有 着密切关系。它正在发展成为一个自成体系的独立学科一一翻译学。翻译又是一门艺术。翻译美学是翻译学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翻译是一种艺术,而非科学。艺术是表现个性,因人而异;科学表现共性,不容变动。艺术创作,千差万别,各具特色。即使同一题材,同一内容,每个人的表现方法也各不相同。科学研究,按照一定的 规律,遵循一定的方法,不论任何人,得出的结论完全相同。总之,翻译是一种融理论、技能、艺术于一体的语言实践活动。3. 翻译的任务:翻译是一种语言活动。它涉及两种语言与各种知识,它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感情、风格等忠实地重新表现出来。翻

9、译是使用不同语言的民族之间交流思想,进行交往的一种手段。4. 翻译的种类:(Classification of Translation)(参阅教材绪论部分第一段)翻译活动所涉及的范围很广,从不同的视角,可对翻译活动作以下的划分:首先,从翻译的方向看,就我国的翻译实践而言,可分为外译汉和汉译外两大类丄(Direction of translation: SL-TL.)其次,从翻译的手段看 ,可分为口译、笔译和机器翻译。(Means of translation: oral interpretation, written translation and computer-aided transla

10、tion.)再次,从翻译的题材看一可分为文学性翻译(小说、诗歌、戏剧等的翻译)和非文学性翻译(法律、科技、新闻、政论等的翻译)。(Materials of translation: literary novels, poetry and drama, etc. and non-literary translation (legal translation, sci-tech translation, journalistic translation, translation of exposition, pragmatic translation, business translation(商

11、务 翻译),trademarktranslation (商标翻译) ,advertising translation (广告翻译) ,translation of titles (标题翻 译)J最后,从翻译的模式看,可分为全译、摘译、编译、缩译、改译、阐译等。(Mode of translation: complete translation, abstract translation, adapted translation, condensed translation, modification plus translation, translation plus review, sele

12、ctive translation (诜译) ,indirect translation (转译) ,retranslation (重译) ,diagrammatictranslation (图译).)5.翻译的流派: 1).语言学派(Linguistic School)语言学派认为翻译是两种语言的话语转换活动。(a transformational activity of SL toTL)该学派以 结 构主义 语言学 ( Structural Linguistics) 和 转换生 成语法 (Transformational-Generative Grammar)为理论基础,从形式结构原理出发

13、,注重语言结构的 功能和切分。但是,对于意义、文化、交际功能以及文学风格等问题则关注不够。2).交际学派(Communication School)交际学派认为翻译是一种信息转换活动。(a communication transformational activity.)该学派以信息论(Information Theory)和社会语言学(Socio-linguistics)为理论渊源,强调信息的转换,强调译文的相应功能和接受者的重要性,扩展了翻译理论研究的视野;它的缺陷在于没有研究不同话语层面上语言符号的特点,也没有很好地分析语言和文化间的深层关 系,因此不能构成翻译理论的完整体系。3) .社

14、会符号学派(Socio-Semiotic School)社会符号学派认为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a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activity.)以美国哲学家和逻辑学家莫里斯提出的符号学(Semiology)三大分野,即语义学、(Linguistic Semantics)符号关系学(Syntactic)和语用学(Pragmatics)为理论基础。认为翻译是 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翻译活动的操作对象是社会文化信息,而社会文化信息是由各种各样的符号体系所承裁的。语言文字是承载社会文化信息的载体.同时又是社会文化熔铸的产物。翻译是一种解码和编码过程。社会符号学派的翻译理论拓宽了翻译理论的研究领域,赋予翻译理论某种描写力,对翻译理论和实践中某些悬而未决的争论提供新的观察角度,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是一个进步。但是,社会符号学理论关于翻译是一种解码、编码过程的论断,仅仅是翻译的行为方式的变化。4) .文艺学派(Liberal School)文艺学派认为翻译是一种再创造活动。(a recreational activity.)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