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检测岗位培训讲义_第1页
钢筋检测岗位培训讲义_第2页
钢筋检测岗位培训讲义_第3页
钢筋检测岗位培训讲义_第4页
钢筋检测岗位培训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钢筋检测岗位培训钢筋检测岗位培训主讲人: 高 峰二一三年十月主要内容第一篇 原材料1-1.GB1499.2-2007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1-2.GB1499.1-2008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1-3.GB13014-1991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1-4.GB/T701-2008低碳钢热轧圆盘条1-5.GB/T700-2006碳素结构钢1-6.GB13788-2008冷轧带肋钢筋1-7.GB/T5223.3-2005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1-8.GB/T228.1-2010金属材料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1-9.GB/T232-2010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

2、1-10.GB/T238-2002金属材料 线材 反复弯曲试验方法1-11.JG/T540-2006混凝土制品用冷拔低碳钢丝主要内容第二篇 焊接件2-1.JGJ18-201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2-2.JGJ/T27-2001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第三篇 机械连接件3-1.JGJ107-2010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3-2.JG163-2004滚轧直螺纹钢筋连接接头3-3.JG171-2005镦粗直螺纹钢筋接头第四篇 附录4-1.GB/T2101-2008型钢验收、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4-2.GB/T17505-1998钢及钢产品交货一般技术要求4-3.GB/T8170-2008数值

3、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4-4.原始数据的读取、记录程序4-5.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局部修订1-1.GB1499.2-2007钢筋混凝土用钢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第2 2部分:部分:热轧带肋钢筋热轧带肋钢筋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钢筋混凝土用普通热轧带肋钢筋和细晶粒热轧带肋钢筋(参见3.1、3.2的定义),不适用于由成品钢材再次轧制成的再生钢筋及余热处理钢筋。1-1.GB1499.2-20072.规范性引用文件 YB/T081冶金技术标准的数值修约与检测数值的判定原则1-1.GB1499.2-20074.分类、牌号 钢筋按屈服强度特征值分为335、400、

4、500级,其力学性能特征值见7.3.1表6。1-1.GB1499.2-2007 钢筋牌号:HRB335、HRB400、HRB500、HRBF335、HRBF400、HRBF500、HRB335E、HRB400E、HRB500E、 HRBF335E、HRBF400E、HRBF500E。6.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钢筋的公称直径范围为650mm。公称直径参见3.7。注:公称尺寸指图纸或文件中标称的尺寸,不是实际测量的尺寸。1-1.GB1499.2-2007 钢筋的公称横截面积可根据公称直径计算而得(保留4位有效数字),参见6.2表2。强度按荷载除以公称横截面积进行计算。 钢筋公称直径的确认:方

5、法1:钢筋表面轧制的标志或吊挂的标牌上有表示。方法2:用游标卡尺卡在横肋根部及横肋顶部,测得的尺寸(精确到0.1mm)圆整为偶数,即为公称直径,参见6.3.4表3。 钢筋的重量偏差符合要求时,钢筋内径偏差不做交货条件。6.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钢筋通常按直条交货,直径不大于12mm的钢筋也可按盘卷交货(参见7.2)。1-1.GB1499.2-2007 钢筋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允许偏差应符合6.6.2表4的要求。 盘卷钢筋每盘应是一条钢筋,允许每批有5%的盘数由两条钢筋组成(参见6.4.1.2)。直条钢筋盘条钢筋7.技术要求 钢筋的力学性能:屈服强度ReL、抗拉强度Rm、断后伸长率A、最大

6、力总伸长率Agt,其特征值可作为交货检验的最小保证值。1-1.GB1499.2-2007注1:直径2840mm各牌号钢筋的断后伸长率A可降低1%;直径大于40mm各牌号钢筋的断后伸长率A可降低2% 。注2:对于没有明显屈服强度的钢,屈服强度ReL应采用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Rp0.2 。注3:伸长率类型可从A或Agt中选定,如未经协议确定,则伸长率采用A,仲裁检验时采用Agt 。7.技术要求 用于抗震结构的钢筋,牌号中带E,除满足一般的力学性能要求外,还应满足以下三点要求:(1)钢筋实测抗拉强度与实测屈服强度之比应不小于1.25;(2)钢筋实测屈服强度与屈服强度特征值之比应不大于1.30;(3)钢

7、筋的最大力总伸长率应不小于9% 。1-1.GB1499.2-20077.技术要求 弯曲性能:按7.4.1表7规定的弯芯直径、弯曲180 后,钢筋的受弯部位表面不得出现肉眼可见缺陷。1-1.GB1499.2-2007 其他技术要求:反向弯曲性能;疲劳性能;焊接性能;晶粒度;表面质量。8.试验方法 交货检验应按批进行,检验项目为:重量偏差、拉伸、弯曲。 1-1.GB1499.2-2007 重量偏差: 试样应从不同根钢筋上截取,数量不少于5支,每支试样长度不小于500mm。钢筋端部500mm不能取样,应选取轧有标志的部分。 试样长度应逐支测量,精确到1mm;试样重量可合并测量,精确到1g。 重量偏差

8、按下式计算,精确到1%:计算结果若符合6.6.2表4的规定,则判定重量偏差合格,否则为不合格。按照GB/T17505,初验不合格应双倍复验。复验仍不合格,则判定该批钢筋为不合格,应退货处理。?100% -理论重量试样总长度理论重量试样总长度试样实际总重量重量偏差8.试验方法1-1.GB1499.2-2007 拉伸试验: 试样应从不同根钢筋上截取,数量为2支,每支试样长度应满足试验机要求,一般为400500mm。钢筋端部500mm不能取样,应选取轧有标志的部分。可采用重量偏差的试样。 试验方法应按照GB/T228.1-2010。测定指标: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可能还要测最大力总伸长率,

9、参见附录A)。结果修约按照YB/T081的规定,强度修约至5MPa、断后伸长率修约至1% 。 试验结果若符合7.3.1表6的规定,则判定拉伸性能合格,否则为不合格。按照GB/T17505,初验不合格应双倍复验。复验仍不合格,则判定该批钢筋为不合格,应退货处理。?8.试验方法1-1.GB1499.2-2007 弯曲试验: 试样应从不同根钢筋上截取,数量为2支,每支试样长度应满足试验机要求,一般为300350mm。钢筋端部500mm不能取样,应选取轧有标志的部分。可采用重量偏差的试样。 试验方法应按照GB/T232-2010。设定参数:弯芯直径、弯曲角度、位移速率。测定指标:肉眼观察试样外表。 试

10、验结果若符合7.4.1的规定,则判定弯曲性能合格,否则为不合格。按照GB/T17505,初验不合格应双倍复验。复验仍不合格,则判定该批钢筋为不合格,应退货处理。?9.检验规则1-1.GB1499.2-2007 钢筋的检验分为:特征值检验、交货检验。? 钢筋的特征值检验适用于:(1)生产方(第一方)对产品质量控制。(2)使用方(第二方)提出要求,经供需双方协议一致。(3)第三方产品认证及仲裁检验。 钢筋的交货检验适用于:钢筋验收批的检验。9.检验规则1-1.GB1499.2-2007 钢筋交货检验的组批规则: 每批由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的钢筋组成。每批重量通常不大于60吨;超过60吨的

11、部分,每增加40吨(或不足40吨的余数),增加一个拉伸试验试样和一个弯曲试验试样。 注:钢筋的规格指公称直径等。? 交货检验项目:重量偏差、拉伸、弯曲。如果以上要求都满足,则判定:依据GB 1499.2-2007,来样重量偏差、拉伸、弯曲性能合格。 如果上述检验项目中有任何指标未满足要求,按照GB/T17505,应对不合格项目做相同类型的双倍试验。双倍试验应全部合格,否则,产品应拒收。10.标志1-1.GB1499.2-2007 带肋钢筋应在其表面轧上标志,公称直径不大于10mm的钢筋可不轧制标志、采用挂标牌的方式。? 钢筋的标志由三部分组成:牌号代号+厂名或商标代号+公称直径毫米数。如:3S

12、G16,表示HRB335、公称直径16mm。 钢筋标志中的牌号代号见下表:钢筋牌号钢筋牌号HRB335HRB335HRB400HRB400HRB500HRB500HRBF335HRBF335HRBF400HRBF400HRBF500HRBF500代号345C3C4C5 需要明确:我们所做的钢筋抽样检验是验证该批钢筋是不是符合质量证明书所提供的级别,而不是确定该批钢筋的级别。要确定钢筋级别,仅仅依据几根钢筋试样抽样检验数据是远远不够的,应采用检验特征值的方法。1-1.GB1499.2-2007例题: 来样一组HRB335直径22mm钢筋,用于二级抗震结构,测得其下屈服荷载分别为135.0kN和1

13、40.0kN,测得其抗拉荷载分别为205.0kN和207.5kN,断后标距分别为135.00mm和131.24mm,弯曲试件一根180完好,一根弯至60时断裂。五根长度超过500mm的钢筋总长度检测结果为2.68米,其总重量为7.880kg。请依据有关标准要求,对来样质量进行验证性评定。已知:理论重量为2.98kg/m。假设钢筋的最大力总伸长率不小于9%。1-1.GB1499.2-2007解:公称横截面积 S0=3.14162222/4=380.1336 mm2 =380.1mm2钢筋1的实测屈服强度 R0eL1=FeL1/S0=135.01000/380.1=355.2=355MPa 335

14、MPa钢筋1的实测抗拉强度 R0m1=Fm1/S0=205.01000/380.1=539.3=540MPa 455MPa钢筋1的断后伸长率 A1=(lu1-l0)/l0= (135.00-110)/110100%=22.727%=23% 17%钢筋1的抗震性能 R0m1/R0eL1=539.3/355.2=1.518=1.521.25 R0eL1/ReL=355.2/335=1.060=1.061.30钢筋2的实测屈服强度 R0eL2=FeL2/S0=140.01000/380.1=368.3=370MPa 335MPa钢筋2的实测抗拉强度 R0m2=Fm2/S0=207.51000/380

15、.1=545.9=545MPa 455MPa钢筋2的断后伸长率 A2=(lu2-l0)/l0= (131.24-110)/110100%=19.309%=19%17%钢筋2的抗震性能 R0m2/R0eL2=545.9/368.3=1.482=1.481.25 R0eL1/ReL=368.3/335=1.100=1.101.30实际重量偏差 =(7.880-2.682.98)/(2.682.98)100% = -1.38% = -1%, 在4%的范围之内。评定:经试验验证,对照GB1499.2-2007,该组HRB33522mm钢筋的拉伸、抗震性能和重量偏差合格,弯曲性能不合格,建议弯曲性能加倍

16、复试。1-1.GB1499.2-2007试题分析:(1)钢筋的拉伸、弯曲试验,应将每支钢筋单独评定,不可将两支钢筋的数据做平均。(2)公称横截面积可以从公称直径计算而得,有效数字取4位, = 3.1416。(3)强度值修约:修约间隔为5MPa。(4)伸长率修约:修约间隔为1% 。(5)抗震性能应满足: R0m1/R0eL1 1.25, R0eL1/ReL 1.30,Agt 9% 。(6)重量偏差修约:修约间隔为1% 。 (7)根据钢筋牌号HRB335,应知钢筋品种为热轧带肋钢筋、屈服强度特征值335MPa、抗拉强度特征值455MPa、断后伸长率限值17%,适用标准编号GB1499.2-2007

17、 。22的重量偏差指标为4% 。(8)最后评定中,应说明标准编号、合格的项目、不合格的项目、对不合格项目的建议。1-1.GB1499.2-2007是非题:1-1.GB1499.2-2007对于公称直径大于40mm的各牌号热轧带肋钢筋,断后伸长率A可降低2%。(A)伸长率Agt表示最大力非比例伸长率。(B)有抗震要求的钢筋,钢筋实测屈服强度与规范规定的屈服强度特征值之比不小于1.30 。(B)热轧带肋钢筋内径测量应精确到0.1mm。 (A)钢筋表面标志为C4,表示钢筋牌号为HRB400。(B)单选题:1-1.GB1499.2-2007若热轧带肋钢筋屈服强度特征值为400MPa,则其钢筋牌号为 B

18、 。A CRB400B HRB400C RRB400D HPB400断后伸长率反映钢材的 B 。A 弹性 B 塑性 C 强度D 刚度单选题:1-1.GB1499.2-2007对于没有明显屈服现象的钢筋,以Rp0.2作为屈服强度。 Rp0.2的定义为 C 。A规定残余延伸强度B规定总延伸强度C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D名义屈服强度Rm表示 D 。A 弯芯直径 B 重量偏差C 屈服强度D 抗拉强度多选题:1-1.GB1499.2-2007HRB400的具体要求是: A、D 。A 公称直径范围650mm; B 牌号标志C4;C 拉伸试验原始标距为5.65*S0; D 弯曲试验为180单向弯曲;E 重量允许

19、偏差为5% 。1-2.GB1499.1-2008钢筋混凝土用钢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第1 1部分:部分:热轧光圆钢筋热轧光圆钢筋4. 分级、牌号 钢筋按屈服强度特征值分为300级。 钢筋牌号:HPB300。1-2.GB1499.1-20086. 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钢筋的公称直径范围622mm。 钢筋可按直条或盘卷交货。直条钢筋重量偏差不应超出规定范围(参见6.6.2表4),盘卷每盘重量应不小于1000kg,每根盘条重量应不小于500kg。7. 技术要求 钢筋的力学性能特征值应符合7.3.1表6的要求。 弯曲试验采用弯芯直径d=a,弯曲角度为180。8. 试验方法 2拉2弯5重量偏差。 具

20、体参照GB/T1499.2-2007。9. 检验规则 交货检验的组批规则参照GB/T1499.2-2007。 钢筋的复验与判定应符合GB/T2101的规定。1-2.GB1499.1-20081-3.GB13014-1991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3. 术语、级别、代号 余热处理钢筋的定义见3.1.1。 余热处理钢筋的公称直径范围840mm。 按直条交货时,长度3.512m(其中3.56m长度的钢筋不应超过每批重量的3%);按盘卷交货时,每盘应是一整条钢筋。 公称重量见4.2表1。重量允许偏差见4.6.2表3。钢筋表面应轧制标志,其中钢筋牌号代号为K3. 余热处理钢筋的级

21、别为级(俗称新级钢)。强度等级代号为KL400。钢筋牌号为RRB400。4. 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1-3.GB13014-19915. 技术要求 力学性能和弯曲性能应符合5.5表5的要求。注1:RRB400的强度比HRB400的高,但伸长率小。注2:弯曲角度为90。 2拉2弯5重量偏差。注:6.4.1可不执行。 具体参照GB/T1499.2-2007。6. 试验方法7. 检验规则 交货检验的组批规则:每批由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同一交货状态的钢筋组成。每批重量不大于60吨。 钢筋的复验与判定应符合GB/T2101的规定。1-3.GB13014-19918. 标志 钢筋表面应轧上

22、标志。钢筋的标志由三部分组成:级别标志+厂名或商标代号+公称直径毫米数。如:K3SG16,表示RRB400、公称直径16mm。 钢筋的级别标志为K3。1-3.GB13014-19911-4.GB/T701-2008低碳钢热轧圆盘条低碳钢热轧圆盘条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供拉丝等深加工及其他一般用途的低碳钢热轧圆盘条,不适用于:标准件用热轧碳素圆钢、焊接用钢盘条、冷镦钢、易切削结构钢、锚链用圆钢。1-4.GB/T701-2008 每卷盘条的重量不应小于1000kg,每批允许有5%的盘数由2根组成,但每根盘条的重量不应小于300kg 。4. 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5. 技术要求 力学性能和弯

23、曲性能应符合5.4表2的要求。注1:钢筋牌号以屈服强度特征值划分。注2:抗拉强度应不大于规定值。注3:L0=10*d0 。注4:强度值较低,伸长率较大。弯芯直径较小。注5:冷弯可不做。直径大于12mm的盘条,冷弯性能指标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1-4.GB/T701-2008 1拉2弯。注:冷弯可不做;没有重量偏差要求。 具体参照GB/T1499.2-2007。6. 试验方法7. 检验规则 交货检验的组批规则:每批由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尺寸的盘条组成。注:每批没有重量要求。 钢筋的复验与判定应符合GB/T2101的规定。1-4.GB/T701-2008是非题:低碳钢热轧圆盘条的验收批,每批重

24、量不大于60吨。 (B)低碳钢热轧圆盘条的标准要求每卷盘条的重量不应小于1000kg。(A)1-4.GB/T701-2008单选题:低碳钢热轧圆盘条的检验结果,数值修约按 A 的规定执行。A YB/T 081B GB/T 2101C GB/T 228.1D GB/T 7001-5.GB/T700-2006碳素结构钢碳素结构钢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一般以交货状态使用,通常用于焊接、铆接、栓接工程结构用热轧钢板、钢带、型钢和钢棒。1-5.GB/T 700-20063.牌号表示方法和符号 钢的牌号=Q+屈服强度特征值+质量等级+脱氧方法。如:Q235AF,表示屈服强度特征值为235MPa,质量等

25、级为A,脱氧方法为沸腾钢。参见5.1.1表1。5.技术要求 钢材的拉伸和冲击性能应符合5.4.1表2的规定。 钢材的弯曲性能应符合5.4.1表3的规定。如供方能保证,可不做冷弯试验,参见5.4.4。1-5.GB/T 700-2006 厚度612mm或直径1216mm的钢材,经供需双方协议,可做冲击试验;厚度不小于12mm或直径不小于16mm的钢材应做冲击试验 。冲击试验要求见P47第5.4.6项、第7.3项。6.试验方法 1拉1弯3冲击。7.检验规则 钢材应成批验收。每批由同一牌号、同一炉号、同一质量等级、同一品种、同一尺寸、同一交货状态的钢材组成,每批重量应不大于60吨。1-5.GB/T 7

26、00-2006 碳素结构钢除冲击试验外的复验与判定应符合GB/T 247、GB/T 2101的规定。冲击试验的复验与判定见7.3。1-6.GB13788-2008冷轧带肋钢筋冷轧带肋钢筋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预应力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用冷轧带肋钢筋,也适用于制造焊接网用冷轧带肋钢筋。 冷轧带肋钢筋的定义见3.1,母材盘条见附录B表B.1。1-6.GB13788-20084.分类、牌号 冷轧带肋钢筋的牌号:CRB550,CRB650,CRB800,CRB950。钢筋上应轧制牌号标志,参见9.2。 CRB550为普通钢筋混凝土用钢筋,其他牌号为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筋。5.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27、CRB550钢筋的公称直径范围为412mm。以直条或盘卷交货。 CRB650、CRB800、CRB970钢筋的公称直径为4、5、6mm,以盘卷交货,不得有焊接接头。 盘卷钢筋的重量不得小于100kg,每盘应由一根钢筋组成。1-6.GB13788-20086.技术要求 冷轧带肋钢筋的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要求见6.3.1表2。重量允许偏差要求见5.3表1。注1:钢筋牌号以抗拉强度特征值划分。注2:伸长率分两种,CRB550的L0=10*d0,其他的L0=100mm。注3:冷弯分两种,CRB550的为180单向弯曲、弯芯直径D=3*d,其他的为3次反复弯曲、弯曲半径参见6.3.1表3。注4:钢筋的强屈

28、比应不小于1.03。注5:经供需双方协议,可用Agt 2.0%代替A。7.试验方法 1拉2弯1重量偏差。 检验结果的数值修约与判定应符合YB/T 081的规定。1-6.GB13788-20088.检验规则 钢筋应按批验收。每批由同一牌号、同一外形、同一规格、同一生产工艺、同一交货状态的钢筋组成,每批重量应不大于60吨。 冷轧带肋钢筋的复验与判定应符合GB/T 17505的规定。牌号为CRB550的钢筋其抗拉强度特征值不小于550MPa。 (A)CRB550是由热轧圆盘条Q235经冷轧而得。 (B)冷轧带肋钢筋没有屈服现象。 (A)CRB的常规性能试验,首次检验样品数量为1根拉伸、2根弯曲、5根

29、重量偏差。 (B)1-6.GB13788-2008是非题:CRB650的弯曲试验方法是 C 。A 90单向弯曲B 180单向弯曲C 3次反复弯曲D 4次反复弯曲1-6.GB13788-2008单选题:冷轧带肋钢筋的重量偏差取样数量为 A 。A 1个/盘B 1个/批C 5个/盘D 5个/批CRB550的具体要求是: A、D、E 。A 公称直径范围412mm; B 用于预应力混凝土;C 拉伸试验原始标距为100mm; D 弯曲试验为180单向弯曲;E 重量允许偏差为4% 。1-6.GB13788-2008CRB650钢筋要求(B、D)。(A)可以按直条交货 (B)弯曲试验按GB/T238进行(C)

30、抗拉强度结果按1MPa修约 (D)伸长率为A100(E)检验批量不大于30t多选题:1-7.GB/T5223.3-2005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4.分类、代号和标记 钢棒由热轧盘条经过冷加工后(或不经过冷加工)淬火和回火所得。参见6.2.1。1-7.GB/T5223.3-2005 代号: 钢棒按表面形状分为:光圆钢棒、螺旋槽钢棒、螺旋肋钢棒、带肋钢棒。类型类型预应力混凝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土用钢棒光圆钢棒光圆钢棒螺旋槽钢棒螺旋槽钢棒螺旋肋钢棒螺旋肋钢棒带肋钢棒带肋钢棒代号PCBPHGHRR 钢棒标记内容:PCB+公称直径+公称抗拉强度+延性级别+松弛级别+表面代号+标准号。例:PC

31、B9-1420-35-L-HG-GB/T5223.3。6.技术要求 钢棒的公称直径、横截面积、重量应符合6.3.1表2的要求。注:公称直径范围在616mm。1-7.GB/T5223.3-2005 钢棒应进行拉伸试验,其抗拉强度、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应符合6.3.1表2的要求;伸长率应符合6.3.2表3的要求。注1:硬钢,没有屈服点。注2:非比例试样,L0=8dn。注3:延性级别按Agt划分。 钢棒应进行弯曲试验(螺旋槽钢棒、带肋钢棒除外),其性能应符合6.3.3表2的要求。注:公称直径不大于10mm的光圆或螺旋肋钢棒,应进行反复(不少于4次)弯曲试验;公称直径大于10mm的光圆或螺旋肋钢棒,应进

32、行单向(160180)弯曲试验,弯芯直径D=10a。6.技术要求1-7.GB/T5223.3-2005 钢棒应进行1000h的松弛试验,结果应符合6.3.4表4的要求。 经供需双方协商,可对钢棒进行疲劳试验,参见附录A。 产品可以盘卷或直条交货。每盘钢棒由一根组成,盘重一般应不小于500kg,每批允许有10%的盘数小于500kg,但不得小于200kg。参见6.5.3。7.试验方法1-7.GB/T5223.3-2005 横截面积:取一根长度不小于300mm的钢棒,测量其长度L、精确到1mm,称其重量m、精确到0.1g,按下式计算钢棒横截面积S(mm): S=m*1000/(L*7.85) ,保留

33、3位有效数字,参见6.3.1表2。 拉伸试验按GB/T228.1的规定进行。 反复弯曲试验按GB/T238的规定进行;单向弯曲试验按GB/T232的规定进行。 应力松弛试验按GB/T10120的规定进行。 疲劳试验可按附录A的规定进行。8.检验规则1-7.GB/T5223.3-2005 钢棒应按批验收。每批钢棒由同一牌号、同一加工状态的钢棒组成,每批重量不大于60t。 检验项目及取样数量按8.3表5的规定。注:横截面积每5盘测1根,抗拉强度每盘测1根,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每批测3根,断后伸长率每盘测1根,弯曲性能每批测3根。1-7.GB/T5223.3-2005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是由低合金钢热轧

34、圆盘条加工而成。 (A)PCB的弯曲试验采用4次反复弯曲。 (B)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的拉伸试验中,断后伸长率原始标距为公称直径的8倍。 (A)是非题:1-7.GB/T5223.3-2005标记为PCB9-1420-35-L-HG-GB/T5223.3表示(B)。(A) 表面形状为光圆 (B)表面形状为螺旋槽(C) 表面形状为螺旋肋 (D)表面形状为带肋单选题: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的横截面积测量,要求 C 。A 试件长度不小于500mmB 通过测量钢筋直径计算出横截面积C 试件长度不小于300mmD 通过测量钢筋直径、重量计算出横截面积1-7.GB/T5223.3-2005PCB带肋钢筋检验项目包

35、括(C、D、E)。(A)重量偏差 (B)屈服强度(C)抗拉强度 (D)断后伸长率(E)横截面积多选题:要求进行反复弯曲试验的PCB为(C)。(A)光圆,公称直径小于12mm (B)螺旋槽,公称直径大于12mm(C)螺旋肋,公称直径小于12mm (D)带肋,公称直径大于12mm1-8.GB/T228.1-2010金属材料拉伸试验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第1 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部分:室温试验方法3.术语和定义1-8.GB/T228.1-2010 3.2平行长度;3.4伸长率;3.4.2断后伸长率A,比例试样、非比例试样;3.5引伸计标距;3.6.1延伸率;3.6.4最大力总延伸率Agt;3.7.1应变

36、速率,3.7.2平行长度应变速率的估计值,3.7.3横梁位移速率;3.7.4应力速率;3.10.2.1上屈服强度ReH ,3.10.2.2下屈服强度ReL ,屈服强度位置判定的基本原则,参见12;3.10.3规定塑性延伸强度Rp0.2 ;3.10.5规定残余延伸强度Rr0.2。5.原理 试验一般在室温1035范围内进行,对温度要求严格的试验,试验温度应为235 。试验一般拉至断裂。AgAgtAAt6.试样1-8.GB/T228.1-2010 试样的形状与尺寸取决于被试金属产品的形状与尺寸。钢筋试样均不经机加工。 原始标距与横截面积有L0=k* S0关系的试样称为比例试样,k一般为5.65,原始

37、标距应不小于15mm。当试样横截面积太小,使k取5.65不满足最小标距要求时,可取k为11.3,或采用非比例试样。注:k为5.65时,相当于L0=5*d0,k为11.3时,相当于L0=10*d0 。 对于比例试样,如果原始标距的计算值与其标记值之差小于10%L0,可将原始标距的计算值按5mm修约,参见8。如:公称直径6.5mm的HPB,5*6.5=32.5,修约至30。公称直径25mm的HRB,5*25=125,修约至120。 试样长度的要求参见P111附录C、P112附录D。10.试验要求1-8.GB/T228.1-2010 试验机的测力系统准确度应为1级或优于1级。注:准确度级别按示值相对

38、误差的百分数划分。 引伸计的准确度:测定屈服强度、屈服点延伸率、规定塑性延伸强度、规定总延伸强度、规定残余延伸强度,应使用不劣于1级准确度的引伸计;测定其他具有较大延伸率的性能,如抗拉强度、最大力总延伸率、最大力塑性延伸率、断裂总延伸率、断后伸长率,应使用不劣于2级准确度的引伸计。 试验机调零:应在试验加载链装配完成后、试样两端被夹持前,设定力测量系统的零点。参见10.1。 GB/T16825.1-2008静力单轴试验机的检验 第1部分 拉力和(或)压力试验机测力系统的检验与校准对试验机测力范围的分级: 根据JJG762-2007引伸计,引伸计是试验机对试样施加轴向力时、测量试样线变形的装置,

39、包括测量、指示或记录系统。 引伸计不同于应变片:可以长期重复使用;可以根据使用条件和使用要求,选择不同种类和量程;性能稳定、准确度高、可实现计量溯源。引伸计的标定周期一般为12个月。 按工作原理,引伸计分为:电子式(电阻应变式、电感式、电容式)、机械式(百分表式、杠杆式、光学式);按装夹方式,引伸计分为:自动引伸计、人工装卡引伸计;按测量方式,引伸计分为:接触式、非接触式(光学视频引伸计、激光引伸计)。常用的是电阻应变式引伸计,采用手工装卡。引伸计引伸计 引伸计用于下述试验中的应变测量:(1)弹性模量(2)非比例延伸强度(3)规定总延伸强度(4)金属薄板塑性应变比、硬化指数(5)应变疲劳(6)

40、金属材料扭转性能(切变模量、规定非比例扭转强度)(7)断裂韧度 引伸计 GBT 12160-2002 单轴试验用引伸计的标定规定,根据标距相对误差、分辨力、系统误差,引伸计的准确度分为4个等级:0.2级、0.5级、1级、2级。引伸计的分辨力定义为:从仪器上能读取的最小量值。 引伸计 引伸计的一般技术参数包括:标距两刀口初始间距;量程最大伸长量。 引伸计的选择:要从检测项目和被检材料形变范围这两方面综合考虑。例如,用于测试钢材的Rp0.2,可以选用标距50mm、量程5mm的1级引伸计,其Rp0.2对应的标距内总延伸量 =弹性变形+塑性变形 =(Rp0.2/E+0.2%)*50 =(500/200

41、000+0.002)*50 =0.225mm,宽余量取0.3mm,则预计变形量为0.525mm,引伸计检定范围1mm即可,1级可精读至1.0m。 引伸计10.试验要求1-8.GB/T228.1-2010方法A(拟推荐):应变速率控制 P90试验速率 应变速率eLe是基于引伸计的反馈而得到。 如果试验机不能直接进行应变速率控制,可以采用平行长度应变速率的估计值eLc ,这是根据横梁位移速率和试样平行长度计算出的应变速率。参见P80、82。低碳钢中、高碳钢钢材拉伸应力-应变曲线10.试验要求1-8.GB/T228.1-2010方法A(拟推荐):应变速率控制 P90试验速率 在拉伸试验过程中,在直至

42、测定上屈服强度ReH的范围(即弹性阶段),应变速率eLe应选用0.00007/s(范围1)或0.00025/s(范围2,推荐);在测定下屈服强度ReL时(直至屈服结束),平行长度应变速率的估计值eLc应选用0.00025/s(范围2,推荐)或0.002/s(范围3);在屈服结束后(直至试样拉断),平行长度应变速率的估计值eLc应选用0.00025/s(范围2)或0.002/s(范围3)或0.0067/s(范围4,推荐) 。在测试过程中,应变速率应尽可能保持恒定;在进行应变速率转换时,宜柔和以减轻不连续效应。 如果仅测定抗拉强度,可以在整个试验过程中采用范围3或范围4的平行长度应变速率的估计值e

43、Lc 。弹性屈服屈服后0.00007/s0.00025/s0.002/s0.0067/s弹性屈服屈服后弹性6MPa/s60MPa/s0.00003/s0.0003/s0.00025/s0.0025/s0.008/s10.试验要求1-8.GB/T228.1-2010试验速率方法B:应力速率控制 P92 、P99 在拉伸试验过程中,在直至测定上屈服强度ReH的范围(即弹性阶段),应力速率R应在660 MPa/s范围内(参见10.4.2.1表3),试验机夹头的分离速率应尽可能保持恒定;在测定下屈服强度ReL时(直至屈服结束),应变速率eLc应在0.00025/s0.0025/s范围内,并尽可能保持恒

44、定(如果不能直接调节应变速率,应通过调节屈服即将开始前的应力速率来调整,在屈服完成之前不再调节试验机的控制);在屈服结束后(直至试样拉断),试验速率可增加到应变速率不大于0.008/s。 如果仅测定抗拉强度,可以在整个试验过程中采用不超过0.008/s的单一试验速率。 在应力达到规定屈服强度的一半之前,可以采用任意的试验速率。参见10.4.1。此后应满足下述规定。10.试验要求1-8.GB/T228.1-2010试验速率 实验室可自行选择方法A或方法B和试验速率。 可以用缩略的形式表示试验控制模式和试验速率:参见10.6 GB/T 228Annn 或 GB/T 228Bn例:GB/T 228A

45、224表示试验为应变速率控制,不同阶段的试验速率范围分别为2、2、4。 GB/T 228B30表示试验为应力速率控制,试验的名义应力速率为30MPa/s。13.规定塑性延伸强度的测定1-8.GB/T228.1-2010(1)平行线法 在力-延伸曲线图上,在水平轴上确定相应于规定塑性延伸率0.2%的点C(如引伸计标距为50mm,则C点的横座标值为50*0.2%=0.1mm),过点C作平行线CA与曲线的弹性直线段部分平行、与曲线交于点A,则A点的纵座标值为所求强度的力;以该力除以试样原始横截面积,得到所求强度。参见P85图3。CA13.规定塑性延伸强度的测定1-8.GB/T228.1-2010(2

46、)滞后环法 试验时,从零加载到超过预期的规定塑性延伸强度Rp、达到强度B时,卸载至B的10%,然后再加载超过B。在力-延伸曲线图上,在水平轴上确定相应于规定塑性延伸率0.2%的点C(如引伸计标距为50mm,则C点的横座标值为50*0.2%=0.1mm),过点C作平行线CA,与滞后环两端点的连线相平行、与曲线交于点A,则A点的纵座标值为所求强度的力;以该力除以试样原始横截面积,得到所求强度。参见P94图6。BCA13.规定塑性延伸强度的测定1-8.GB/T228.1-2010(3)逐步逼近法 在力-延伸曲线图上,在水平轴上确定相应于规定塑性延伸率0.2%的点C(如引伸计标距为50mm,则C点的横

47、座标值为50*0.2%=0.1mm)。在曲线上暂估取点A0,拟为相应于规定塑性延伸率0.2%的点,其纵座标值为F0。在曲线上取点B1、D1,使其纵座标值分别为0.1* F0、0.5* F0。过点C作平行线CA1,与直线B1D1相平行、与曲线交于点A1。如果点A1与点A0重合,则点A0即为相应于规定塑性延伸率0.2%的点;如果点A1未与点A0重合,则以点A1为估取点,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最后一次得到的点An与前一次的点An-1重合,则An点的纵座标值为所求强度的力;以该力除以试样原始横截面积,得到所求强度。参见P124图J.1。20.断后伸长率的测定1-8.GB/T228.1-2010 将断裂的试

48、样仔细地配接在一起,使其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并确保试样断裂部分适当接触,选取平行长度中包含断裂处的一个L0,测量试样断后标距Lu,准确到0.25mm。 按下式计算断后伸长率A(精确至1%或0.5):%10000LLLAu 若试样断裂处与试验机夹头的距离小于原始标距的三分之一,且断后伸长率小于规定值,可采用P120移位法测定断后伸长率。 若试验机装有引伸计测定断裂延伸,引伸计标距应等于试样原始标距,计算断后伸长率时,应从总延伸中扣除弹性延伸部分。原则上,断裂应发生在引伸计标距以内方为有效,但若断后伸长率不小于规定值,不管断裂位置处于何处,测量均为有效。22.试验结果数值的修约1-8.GB/T22

49、8.1-2010 强度值修约至1MPa; 断后伸长率修约至0.5%。 按相关产品标准的要求进行修约。若未规定,按如下要求修约:注:对于热轧带肋钢筋,强度值修约至5MPa、断后伸长率修约至1%。GB1499.2-2007第8.5项规定:检验结果的数值修约与判定应符合YB/T081的规定。根据YB/T081,强度值在2001000MPa范围,按5MPa修约。1-8.GB/T228.1-2010钢筋拉伸试验结果数值的修约,应按照相关产品标准的要求进行。(A)GB/T 228.1-2010标准适用于金属材料拉伸性能的测定。 (B)根据GB/T228.1-2010,在应力达到规定屈服强度的一半之前,可以

50、采用任意的试验速率。 (A)是非题:1-8.GB/T228.1-2010钢筋拉伸试验时,比例试样常用的比例系数k=5.65,表示试样原始标距等于公称直径的 B 倍。A 5.65B 5C 8D 10单选题:钢筋屈服强度的测定方法中,仲裁试验采用 A 。A 图解方法B 指针方法C 自动测试系统D 滞后环法1-8.GB/T228.1-2010试验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其试验结果无效,应重做同样数量试样的试验。 B、E 。A发生脆性断裂。B试验期间设备发生故障,影响了试验结果。C试样断裂处距夹具边小于标距的1/3。 D试样断裂处在夹具上,而且断后伸长率不小于规定最小值。E 试样断在标距外或断在机械刻划的标距

51、标记上,而且断后伸长率小于规定最小值。多选题:1-9.GB/T232-2010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1.范围1-9.GB/T232-2010 本标准适用于金属材料相关产品标准规定试样的弯曲试验,但不适用于金属管材和金属焊接接头的弯曲试验。5.试验设备 支辊式弯曲装置,弯曲压头的直径由产品标准规定,支辊间距l按下式确定:l =(D+3*a) a/2。1-9.GB/T232-20107.试验程序 试验一般在1035的室温范围内进行。弯曲试验时,应缓慢地施加弯曲力,使试样弯曲至规定的角度,当出现争议时,试验速率应为(1 0.2)mm/s。8.试验结果评定 按相关产品标准的要求评定弯

52、曲试验结果。如未规定具体要求,弯曲试验后不使用放大仪器观察,试样弯曲外表面无可见裂纹应评定为合格。1-10.GB/T238-2002金属材料金属材料 线材线材反复弯曲试验方法反复弯曲试验方法1-10.GB/T238-2002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直径或厚度为0.310mm的金属线材,在反复弯曲中承受塑性变形能力的测定方法。6.试验程序 试验一般应在室温1035内进行。根据4.1表2所列线材直径,选择圆柱支座半径r、圆柱支座顶部至拨杆底部距离h、拨杆孔直径dg。 弯曲试验是将试样一端固定、自由端弯曲90、再返回至起始位置作为第一次,然后依次向相反方向进行连续而不间断地反弯曲。弯曲操作应以每秒不超

53、过一次的均匀速率平稳无冲击地进行,连续试验至相关产品标准中规定的弯曲次数或肉眼可见裂纹为止。试样断裂的最后一次弯曲不计入弯曲次数。1-11.JC/T540-2006混凝土制品用冷拔低碳钢丝混凝土制品用冷拔低碳钢丝1-11.JC/T540-2006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混凝土制品用的、以低碳钢热轧圆盘条为母材、经一次或多次冷拔制成的、以盘卷供货的光面钢丝。4.分类、代号与标记 冷拔低碳钢丝分为甲级、乙级。甲级冷拔低碳钢丝适用于作预应力筋;乙级冷拔低碳钢丝适用于作一般焊接网、焊接骨架、箍筋和构造钢筋。冷拔低碳钢丝的代号为CDW。注:乙级只有一个强度等级,且低于甲级。 标记:冷拔低碳钢丝名称+公称直

54、径+抗拉强度+代号+标准号。例:甲级冷拔低碳钢丝5.0-650-CDW JC/T540-2006;乙级冷拔低碳钢丝4.0-550-CDW JC/T540-2006。1-11.JC/T540-20065.直径及横截面积 参见表1。注:公称直径范围3.06.0mm。6.要求 允许热轧圆盘条对焊后进行冷拔,但必须是同一钢号的圆盘条。甲级冷拔低碳钢丝成品中不允许有焊接接头。冷拔低碳钢丝成品不允许对焊。 冷拔低碳钢丝的力学性能应符合表2的规定。注:非比例试样,L0=100mm。比较P161表2中Rm、A100与P41表2中Rm、 A11.3的数值大小,反映出冷加工对钢材强度、塑性的影响。1-11.JC/

55、T540-20067.试验方法 拉伸试验按GB/T228.1的规定进行。断后伸长率修约至0.5%。试样断在钳口而性能未达标时,试验无效。 弯曲试验按GB/T238的规定进行。8.检验规则 冷拔低碳钢丝应按批验收。每批应由同一钢厂、同一钢号、同一总压缩率、同一直径组成,甲级每批不大于30t,乙级每批不大于50t。1-11.JC/T540-20068.检验规则 检验项目:(1)表面质量:逐盘进行检查。(2)直径:每批抽查不少于5盘。(3)拉伸及弯曲试验:甲级应逐盘进行检验,乙级每批抽查不少于3盘。(每盘1拉1弯) 判定规则:(1)表面质量不合格者应予剔除。(2)甲级冷拔低碳钢丝的直径、抗拉强度、断

56、后伸长率、反复弯曲性能,如有某项不合格,不得进行复检,该批冷拔低碳钢丝判定为不合格。乙级冷拔低碳钢丝的直径、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反复弯曲性能,如有某项不合格,应双倍复检,若复检仍有某项不合格,则该批冷拔低碳钢丝判定为不合格。2-1.JGJ 18-201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2-1.JGJ 18-20122.术语和符号 2.1.7钢筋电阻点焊;2.1.8钢筋闪光对焊,2.1.9箍筋闪光对焊;2.1.10钢筋焊条电弧焊;2.1.12钢筋电渣压力焊;2.1.13钢筋气压焊;2.1.14预埋件钢筋埋弧压力焊;2.1.20熔合区;2.1.21热影响区;2.1.22延性断裂;2.1.23

57、脆性断裂。钢筋电阻点焊钢筋闪光对焊钢筋电弧焊(单面焊缝或双面焊缝)钢筋电渣压力焊钢筋气压焊2-1.JGJ 18-20124.钢筋焊接 各种焊接方法的适用范围应符合表4.1.1的规定。注:电阻点焊适用于HPB、HRB、CRB、乙级CDW,电阻点焊适用于焊接钢筋骨架和网片(参见4.2.1);闪光对焊、电弧焊适用于HPB、HRB、RRB;电渣压力焊、气压焊适用于HPB、HRB。焊接钢板和型钢,一般采用低碳钢、低合金钢。 钢筋焊接的基本规定:开工前应通过焊接工艺试验;焊接前应清除钢筋表面杂物、矫直端部;两根同牌号、不同直径的钢筋可进行闪光对焊(径差不得超过4mm)、电渣压力焊或气压焊(径差不得超过7m

58、m);两根同直径、不同牌号的钢筋可进行闪光对焊、电弧焊、电渣压力焊或气压焊;环境温度低于-20 时,不应进行各种焊接。P16172-1.JGJ 18-20124.钢筋焊接 钢筋电弧焊采用帮条焊时,宜采用双面焊,也可采用单面焊,帮条长度应符合表4.5.4的规定;采用搭接焊时,宜采用双面焊,也可采用单面焊,搭接长度应符合表4.5.4的规定。焊缝有效厚度不应小于主筋直径的30%,焊缝宽度不应小于主筋直径的80%,参见4.5.6 。帮条焊时,两主筋端面的间隙应为25mm,参见4.5.7 。 钢筋电渣压力焊应用于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竖向或斜向(倾斜度不大于10)钢筋的连接。2-1.JGJ 18-2012

59、5.钢筋焊接质量检验 钢筋焊接接头或焊接制品应按检验批进行质量检验与验收。 钢筋焊接骨架和焊接网片(点焊)的组批条件:同一牌号、同一直径、尺寸相同的焊接骨架和焊接网片,每300件为一批,每周至少检查一次。参见5.2.1。 钢筋闪光对焊的组批条件:同一台班、同一焊工、同一牌号、同一直径的焊接接头,每300件为一批,同一台班内数量较少时可在一周内累计。参见5.3.1。 箍筋闪光对焊的组批条件:同一台班、同一焊工、同一牌号、同一直径的焊接接头,每600件为一批,同一台班内数量较多时可与下一台班累计。参见5.4.1。2-1.JGJ 18-20125.钢筋焊接质量检验 钢筋电渣压力焊的组批条件:在现浇混

60、凝土结构中,同一牌号,每300件为一批;在房屋结构中,不超过连续二楼层、同一牌号,每300件为一批。参见5.6.1。 钢筋电弧焊的组批条件:在现浇混凝土结构中,同一牌号、同形式,每300件为一批;在房屋结构中,不超过连续二楼层、同一牌号、同形式,每300件为一批。参见5.5.1。 钢筋气压焊的组批条件:在现浇混凝土结构中,同一牌号,每300件为一批;在房屋结构中,不超过连续二楼层、同一牌号,每300件为一批。参见5.7.1。 预埋件钢筋T形接头的组批条件:同一台班、同一类型,每300件为一批,一周内可累计。参见5.8.1、5.8.4。2-1.JGJ 18-20125.钢筋焊接质量检验 质量检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