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化实习报告_第1页
川化实习报告_第2页
川化实习报告_第3页
川化实习报告_第4页
川化实习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录1 前言 11.1 生产实习目的与要求 11.1.1 实习目的 11.1.2 实习要求 11.2 生产实习的日程安排 21.3 川化集团介绍 21.4 生产实习平安教育 32 生产实习内容 32.1 氨的合成 32.1.1 氨产品介绍 32.1.2 氨合成工艺 42.2 尿素生产 52.2.1 尿素产品介绍 52.2.2 尿素合成工艺 62.3 硝酸的生产 82.3.1硝酸HN0 3产品介绍 82.3.2硝酸生产工艺 82.4硫酸的生产 102.4.1 硫酸产品介绍 102.4.2硫酸生产工艺 112 .5三聚氰胺的生产 122.5.1 产品介绍 122.5.2三胺生产工艺 132 .6水

2、处理工段介绍 143 技术改革建议 153.1 对氨合成的技术改革建议 153.2对尿素生产工艺的技术改革建议 153.3对硝酸生产工艺的技术改革建议 153.4对硫酸生产工艺的技术改革建议 163.5对三胺生产工艺的技术改革建议 164 川化集团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164.1 一合液氨泄露事故 164.1.1 事件经过 164. 1 .2事件原因 164.1.3相应举措 164.2沱江特大污染事故 174.2.1 事件经过 174.2 .2事件原因 174.2 .3相应举措 174.3技改失误,造成爆炸 174.3.1 事件经过 174.3.2 事件原因 184.3.3 相应举措 185 实习

3、体会 18/、八1 前言1.1 生产实习目的与要求1.1.1 实习目的1通过理论学习、现场观摩、总结讨论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锻炼实践 水平,培养团队协作精神;2学习合成氨生产工艺、尿素生产工艺、三聚氰胺生产工艺、三胺生产 装置的生产根本概况、生产工艺流程、设备种类和结构、车间布置,了解生产过 程中一般所需限制的参数及实施限制的手段, 环境监测及分析方法、 熟悉生产环 节.3通过到企业中实习,深刻体会专业知识的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了解 现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熟悉到自己应从哪些方面提升自己的素质和才能, 以适应社会的需要,以剧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1.1.2 实习要求1根据实习大纲和实施方案

4、完成规定的学习内容和任务,积极主动地学 习技术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每天记实习日志,认真填写,填写实习主要内容.2实习进工厂期间,严格实习纪律,遵守实习单位规定,不叫动的绝对 不能动,必须穿长衣长裤进工厂,必须戴平安帽.按时出勤,不准溜岗,有病有 事要请假.3尊重实习实训单位的技术人员和工人,听从他们的安排和指导,用心 实习,虚心求教,认真记录.4要保护、正确使用实习单位和住宿场所公用设备、设施.实习学生要 自觉遵守设备、设施平安操作规程;使用未操作过的设备、设施前,应读懂其使 用说明书.节约水电,注意卫生,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5要高度重视实习期间的人身平安和资料财产平安,做好防火、防盗、

5、防病等工作.严禁寻衅滋事、 打架斗殴;严禁吸烟、不标准用电;严禁到江、河、 湖、海、水库、水塘等处游泳.讲究卫生,防范感染疾病、食物中毒等.1.2生产实习的日程安排表1.2时间地点内容二组6.25川化828住宿安排6.27上午9: 00技校阶梯教室入厂平安教育、平安测试下午3: 00技校阶梯教室合成氨工艺6.28上午9: 00技校阶梯教室尿素生产工艺下午3: 00化肥厂一化尿素装置现场学习6.29上午900下午300二化合成氨装置现场学习6.30上午900下午300二化尿素装置现场学习7.1上午900下午300一化合成氨装置现场学习7.4上午900化肥厂下午300技校阶梯教室制酸工艺7.5上午

6、900技校阶梯教室三聚氰胺生产工艺下午300装置现场硫酸生产装置现场学习7.6上午900下午300三胺装置现场学习7.7上午900水处理装置现场学习下午3: 00硝酸生产装置现场学习7.8上午9: 00下午3: 00技校阶梯教室实习测评、总结、交流1.3川化集团介绍川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四川化工厂始建于 1956年,经过四十多年的 开展,已成为一个以生产化肥和化工原料为主的综合性特大型化工企业,是全国18个大型化工基地之一.公司地处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距成都市区约30公里,距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约 60公里,均高速公路直达.厂区专用铁道与宝成铁 路青白江站接轨,厂区公路与成绵高速公路、川陕公路接

7、道.公司拥有川化股份、川化永达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川化润嘉置 业有限责任公司、成都望江化工厂、深圳荣生化工等5家全资、控股子 公司和中外合资企业川化味之素、 川化青上.公司现有在册职 工1300人,资产总额25亿元,占地220公顷,生产57种100多个型号的产品, 主导产品合成氨、氮肥、三聚氰胺、硝酸、硫酸等,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合成氨、 氮肥生产企业之一及最大的三聚氰胺和赖氨酸生产企业. 公司以其规模优势、 技 术优势、治理优势、人才优势和地域优势,在全国化工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1.4 生产实习平安教育1实习人员进入工厂前需穿好平安服,戴好平安帽,不能穿凉鞋、拖鞋 等进入工厂.2要注意防火,在

8、单位或居住地方不得私自使用电热棒、电热毯等电器 设备,不准吸烟,熄灯后严禁使用蜡烛. 在发现火情时, 首先要逃生, 打“119 报警或联系厂内消防人员,在保证自身平安的前提下,用消防器材,进行灭火.3平安标记:红色 禁止,蓝色 提示,绿色 平安,黄色 警告.4“三不伤害原那么: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5总控室,车间内的各种按钮、仪表、阀门等不能随意乱碰乱按.6在现场参观时, 不能随意走动, 尽量走人行道, 注意过往的机动车辆.7“三违: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2 生产实习内容2.1 氨的合成2.1.1 氨产品介绍氨NH3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气体,具有强烈的刺鼻气味.氨对人

9、体的眼、 鼻、喉等有刺激作用,吸入大量氨气能造成短时间鼻塞,并造成窒息感,眼部接 触以造成流泪,接触时应小心.由于氨有毒且易爆, 所以这种刺鼻特性很有用处, 只要空气中含有 50ppm 氨,就很容易被发觉.氨极易溶于水,在0C时每升可溶解1300L氨,可制成商品氨水,其含氨量 在1530%.氨水NH3 H2O可腐蚀许多金属,尤其铜,氨区内一般要求不 准用铜材质设备, 一般假设用铁桶装氨水, 铁桶应内涂沥青. 氨的催化氧化是放热 反响,产物是NO,是工业制硝酸的重要反响,NH3也可以被氧化成N2.NH3用于制氨水、液氨、氮肥尿素、碳铵等、HNO3、铵盐、纯碱,广泛 应用于化工、轻工、化肥、制药、

10、合成纤维、塑料、染料、制冷剂等.2.1.2氨合成工艺(1) 川化合成氨装置概况川化集团拥有两套合成氨工艺装置.第一化肥厂合成氨装置是1990年建成投产的国内第一套日产600吨合成氨国产化样板装置,采用的是美国凯洛格节能 工艺.第二化肥厂合成氨工艺装置是 1974年经周恩来总理批准,从日本东洋公 司成套引进的,年产30万吨合成氨,1976年建成投产,2000年该装置再次经过 技术改造,氨产量提升到了日产1200吨,并副产CO2输往尿素工艺装置.两套 工艺的合成氨原理相同,现以二化合成氨装置为例说明合成氨的原理和工艺流程.(2) 氨合成的根本原理反响:3H2 + N2 2NH3氮气的来源是空气,而

11、氢的来源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是有能产生热能的燃料, 如天然气、液态烃和煤与水反响制得的,川化采用的是天然气.图2.1(4) 四道主要工序 原料天然气的压缩和脱硫硫是天然气带来的主要危害,合成氨过程所使用的催化剂对硫极其敏感, 在 转化工序中,硫的中毒是硫和催化剂中的镍直接反响的结果, 虽然催化剂的硫中 毒可以提升温度将硫驱除,但是温度要提升 38 C才能抵消其影响,这样就要求 炉管在较高温度下操作,不仅使炉管的寿命缩短,而且使得燃料消耗大大增加.在变换工序中,低温变换催化剂中的硫中毒是不可逆的, 故必须先除去原料气中 的硫化物.本装置使用的天然气,含硫值设计不大于35ppm,其中主要是硫化氢和硫

12、醇 (占有机硫的90%).这套装置选用钻钼加氢转化串联氧化锌脱硫,反响如下:H2+有机硫钻钼催化H2SZnOZnS+ H2O原料天然气经别离罐别离凝析油和水分后, 进入由中压蒸汽透平带动的三缸 三段天然气压缩机,出口气体与来自合成器压缩机一段出口抽出的约4000Nm3/H的合成气混合,使混合气中含氢气量 5.0% (CO-MO )加氢器中有机硫转化成无机硫所需氢.混合气送至原料加热器经二段予热再进入加氢器,将硫转化为H2S,然后通过各装有29.1m3氧化锌脱硫剂的脱硫槽,使原料中的总硫量降到 0.5ppm 以下,送往一段转化炉. 粗合成气的制备转化和变换本装置采用甲烷蒸汽二段转化法. 脱硫后的

13、天然气进入一段转化炉进行甲烷转化反响,使甲烷量由93.01%降到 11.97%,进入二段转化炉.高变炉内装有氧化锌触媒, 工艺气中 CO 和蒸汽发生变换反响, 出口气体先 经过高变废热锅炉回收热量, 然后经过甲烷化预热器, 加热去甲烷化的工艺气进 入低变炉. 低变炉出口气先进入低变废热锅炉, 再经过两个并联的再沸器, 再进 一步冷却后进入粗气别离器,别离掉冷凝液后到脱碳系统. 粗合成气的净化脱碳和甲烷化 本装置脱除C02采用苯菲尔法.低变后的粗合成气进入C02吸收塔底部,苯菲尔半贫液进行逆流吸收,C02 含量由 0.9%降至 0.1%以下出吸收塔,经别离罐后去甲烷化系统.从吸收塔来的工艺气经别

14、离罐后进入合成气压缩机一段出口的甲烷化预热 器,预热后进入高变炉的甲烷化预热器进一步预热, 进入甲烷化器, 工艺气中的 C02、CO与H2反响生产CH4,H20,气体经经降温后进入净化别离器,工艺气 C0、C02含量小于10ppm去合成压缩系统. 合成气的压缩和氨的合成 新鲜合成气的压缩是用一台抽气冷凝式的高压蒸汽透平带动的三缸四段离心压缩机进行的.合成塔的设计是塔外预热, 塔内有多层冷激式的缩口塔, 塔内装有三层铁触 媒.5两厂合成工艺装置的比拟 两套合成氨工艺的合成步骤根本相似, 只是设备有所不同. 国产装置采用卧 式合成塔,占地面积较大,只有一组 C02吸收和再生装置,选用圆柱状氨储存

15、器.而引进装置采用立式合成塔,有两组 C02吸收和再生装置,选用的是球状氨 储存器,直径 21.5米,最大容量达 2800吨.2.2 尿素生产2.2.1尿素产品介绍尿素,又叫碳酰二胺,C0NH22.纯尿素为白色、无味、无臭的针状或棱 柱状晶体,常压下熔点为132.7C,具有吸湿性,易潮解.尿素呈弱碱性,与酸 性肥料制成复合肥料,易水解,加热异构化,高温缩合,用在有机合成工业中. 尿素还可作为牛、羊等反刍动物的饲料.2.2.2尿素合成工艺1川化尿素生产工艺装置概况川化集团拥有两套尿素生产工艺装置.第一化肥厂尿素合成装置国产是 1978年3月建成投产的,采用的是传统水溶液全循环法工艺.2000年进

16、行了技术改造,年产量由11万吨到达了 16万吨.该工艺主要包括:原材料的净化和输 送;尿素的合成;未合成的原料的分解回收;蒸发造粒.其工艺流程框图如下:第二化肥厂尿素合成工艺装置是1973年从日本东洋公司成套引进的,于 1976年建成投产,采用的是水溶液全循环改进C法.2003年进行了技术改造,产量由48万吨/年提升到了 72万吨/年.由于水溶液全循环法存在一次通过的尿素合成率低,反响不彻底,回收不完全等诸多缺点,如今厂家都采用气体法生产尿素.现以二化尿素合成为例说明尿 素生产的原理及工艺流程.2尿素合成的原理甲铵生成反响:2NH3I + C02g? NH4COONH2Q甲铵脱水反响:NH4C

17、OONH2I?CONH2I + H20I(3)工艺流程框图图 2.2-2(4)尿素合成的四道主要工序 原料氨和二氧化碳的压缩原料液氨由合成氨车间供给,进入尿素车间后,经过氨预热器后进入高压氨 泵,为了预防液氨气化需限制液氨温度比经过氨泵提压后的沸点低 10C.原料 CO2经过二氧化碳压缩机压缩后送入合成塔和汽提塔底部. 合成与汽提合成氨装置来的原料液氨经过升压和预热后进尿素合成塔,原料CO2经脱氢反响器脱除H2后,再经过压缩,大局部的C02送汽提塔作汽提介质,其余部 分那么送尿素塔合成尿素.在到达高的转化率后,尿素进入汽提塔,通过C02汽提,将尿素溶液中的未反响的甲铵分解以及过量的氨汽提出来之

18、后进入甲铵冷凝 器,经过汽提后的尿素溶液送至提纯工序. 甲铵冷凝器出来的气体那么进一步进入 高压吸收塔冷却器进一步回收 NH3和C02,甲铵冷凝器底部出来的甲铵溶液通 过高压甲铵喷射器进入尿素合成塔. 中低压分解和回收工序从合成工序来的尿素溶液进入一段分解塔, 通过尿素自身热量使液相中的一 局部NH3和C02被解吸出来,进而通过中压蒸汽的热量使甲铵分解成气相的 NH3 和C02,再进入一段吸收塔冷却器.从一段分解塔出来的尿素溶液经二段溶液分 解塔进一步使尿素溶液中的 NH3降至0.7%, C02降至0.5%.从二段分解塔出来 的尿素溶液经冷凝、闪蒸后送至蒸缩工序. 尿液的蒸发和造粒从提纯工序来

19、的尿素溶液经预压缩至 70%wt 左右,再进入蒸发工序,经二 段工序蒸发后, 送造粒塔生产颗粒尿素产品. 蒸发出来的水蒸汽, 进入最终浓缩 器表冷器, 冷凝后送至工艺冷凝液处理工序. 从蒸发器出来的汽液混合物在别离 器中别离, 气相经一表冷冷凝, 冷凝后送至工艺冷凝液处理工序. 经二段工序蒸 发后,送造粒塔造粒.2.3 硝酸的生产231硝酸HN03产品介绍纯硝酸是无色液体.20C时比重为1.5129,有刺鼻的窒息气味.硝酸的沸点 为86C,汽化潜热为30.334kJ/mol,溶解热2.5104kJ/mol,冰点-41C.只有在-41C 时才成白雪状晶体而存在. 硝酸可按任何比例溶解于水, 成为

20、硝酸水溶液. 浓硝 酸容易溶解二氧化氮, 此时硝酸比重显著增加, 当浓硝酸中溶解了过多的二氧化 氮那么呈棕黄色,称为发烟硝酸.纯硝酸静置时,在光的作用下,会分解成为二氧化氮和氧气,用水稀释后, 分解作用大为降低,稀硝酸在蒸馏时不会发生分解现象.硝酸是根本化学工业的重要产品, 也是工业三大强酸之一. 稀硝酸是制造硝 酸铵、硝酸钙等各种氮肥及硝酸钡、硝酸银等各种硝酸盐类的原料.2.3.2硝酸生产工艺1川化硝酸生产工艺装置概况 川化硝酸厂第一硝铵车间的稀硝酸生产装置采用综合法工艺, 该套装置是从苏联引进的,主要工序有氧化、压缩和吸收三个阶段.综合法是采用氧化炉与废热锅炉联合装置, 因而设备紧凑, 节

21、省管道, 可减 少热损失,使热量得到充分利用,与常压吸收相比拟,吸收容积大为减小,并省 去了酸泵,因而设备费用降低,但纸板过滤器易烧坏.综合法氧化压力低,氨氧 化率高,铂损耗率较低,但是吸收压力低,排出尾气 NOx 含量较高,需要用氨 复原来处理.川化制酸厂二硝车间采用的是全加压法稀硝酸工艺,该套装置是 1978年从 德国进口的.与综合法相比,其具有产能更大、总氨耗低、铂耗低、节电、产品 酸含量更高、尾气排放浓度可到达 200ppm 以下,更加清洁等优点.是目前国内 外生产本钱最低的方法.故现以二硝生产工艺为例说明硝酸生产的原理及流程.2氨催化氧化反响根本原理Pt4NH+ 5Q4NOH 6H2

22、CQ1NC+ - C2NQ+Q 干法23NQ +H 2O2HNQ+ N3Q 湿法尾气处理:NO NO + NH3N2+H 2C+Q3全加压法稀硝酸工艺流程简图排气筒 NOx < 500ppm泡沫 过滤器呢袋空气空气->过滤器>压缩机&氨蒸发别离器锅炉水 预热器尾气 反响器尾气 膨胀机液氨液液气气氨素氨氨氨氨-瓷过>蒸八、过预空过滤发滤热八、气滤器器器器混器合器氧化炉-废热八、锅炉氨-尾 气混 合器NO别离器快速 冷却器4第一 吸收塔尾气预热八、 器2号塔加水7二次空气漂白塔图2.3成品酸去二铵浓度 50%第二 吸收塔4主要工艺流程由大气吸入的空气经泡沫过滤器、

23、呢袋过滤器,然后进入空气压缩机.压缩 机二段出口空气压力为0.35MPa,温度151C,经氨空气混合器与氨气混合.氨 与空气在氨空气混合器中混合成含氨 10.5%体积的氨空气混器经混合气过滤器最后净化后,送至氧化炉一废热锅炉的铂网上,在800C 900C的温度下,氨被氧化成一氧化氮气体,然后在废热锅炉内回收热量付产蒸汽供汽轮机使用.出废热锅炉的氧化氮气体温度为260C入第一尾气预热器管内,温度降至 224 E后 进入第二尾气预热器管内,温度降至120C入快速冷却器,出快速冷却器的氧化 氮气体温度为50C入别离器除去气体夹带的酸雾后, 进入第一吸收塔的氧化段, 由于氧化氮气体的塔内停留时间较长,

24、 且在比拟低的温度下进行液相氧化, 因此 入氧化段的氧化氮气体氧化度约 46左右,出氧化段时氧化氮气体氧化度增加 至98%左右,温度为40C.此时氧化氮气体相对应的硝酸浓度在 53%以上.由 氧化段来的氧化氮气体进入第一塔吸收吸收段, 然后再进入第二吸收塔. 出第二 吸收塔的尾气进入第二尾气预热器管间,温度升至165C后入第一尾气预热器管间,温度升至250 C入尾气混合器.由合成氨车间送来压力为1.22.5MPa的液氨,经液氨过滤器入液氨蒸发 器,液氨在蒸发器管间蒸发成0.549MPa的气氨,经氨蒸发别离器别离出夹带的 雾沫后,一局部气氨进入气氨总管,一局部气氨入气氨过滤器过滤,用 0.2MP

25、a 的低压蒸汽将气氨加热至 60 T,然后去氨空气混合器.另一局部进入尾气反响 器,氨与尾气在混合器中进行混合.温度限制在 250-350E,在CuCr触媒作 用下,尾气中氮氧化物 90%复原为氮气与水蒸汽,出尾气反响器的氮氧化物一 般不超过 500ppm.出尾气反响器的尾气入锅炉给水预热器与除氧器水箱来的脱氧水换热后, 去 透平膨胀机回收能量后经排气筒放空.废热锅炉付产蒸汽压为2.7MPa,经汽水别离器引出,进入氧化炉过热段过热成 2.7MPa,温度为390E的过热蒸汽进入 分汽缸供汽轮机使用.汽轮机来的冷凝液温度为45C,在二次空气换热器内温度升至66C入除氧器,由除氧器来的脱氧水经锅炉给

26、水泵送入锅炉给水预热器 与管间的尾气换热后温度升至170 C入汽水别离器.2.4 硫酸的生产2.4.1 硫酸产品介绍纯硫酸一般为无色透明、油状的液体,纯硫酸的化学式为 H2SO4.SO3与 H2O的分子比1时,称硫酸水溶液.SO3与H2O的分子比1时,就是SO3在100% 硫酸中的溶液,称发烟硫酸.在农业方面, 磷肥的制造需要大量硫酸, 氮肥的制造也需要一定硫酸, 杀虫 剂、除草剂等的制造也需要硫酸.在工业方面,炼焦需要硫酸回收焦炉气中氮, 钢材加工及其制品的酸洗需要硫酸. 在化学方面,硫酸是制造各种酸和盐的原料, 也是有机合成、 化学纤维、 染料工业的原料. 我国硫酸产量 50%左右用于磷肥

27、制造,化工行业25%,冶金、轻工、军工行业等占 10%.2.4.2硫酸生产工艺(1) 川化硫酸生产工艺概况川化制酸厂硫磺制酸装置是2006年川化为了有效利用资源,降低硫酸本钱, 节省能源和改善环境,在原硫酸厂10万吨/年硫铁矿制酸装置技改扩能建设而来. 该装置工艺技术方案,是在考察国内外多套硫磺制酸装置, 并结合川化的实际情 况,吸纳美国孟山都硫磺制酸装置的先进性, 和原硫酸厂氨法尾气回收的成熟技 术相结合.采用“3+1 流程模式,两转两吸工艺,以固体硫磺为原料,五氧化 二钒为主体催化剂,接触法生产 98%硫酸及副产品.年生产水平30万吨成品硫 酸,副产4.2MPa, 380C蒸汽42.6万吨

28、.图2.4(3) 主要生产工序 硫磺熔融及过滤固体硫磺经5#皮带输送机投入熔硫槽内,通过使用0.8MPa蒸汽盘管加热至 130140C熔化成液态,同时参加氢氧化钠限制液硫 pH.再经溢流口滤网过滤 悬浮物后进入粗硫槽.粗硫槽内液硫经粗硫泵打至液硫过滤器过滤杂质,过滤后的精硫(灰分w 15ppm)进入液硫贮罐储存.精硫从液硫大罐出口管进入中间槽, 再经中间槽泵打入主装置的精硫槽. 熔硫槽设置有搅拌器,通过搅拌促进热量传 递,加速熔化.粗硫槽内也设有搅拌器,预防细粒沉降. 焚硫转化精硫自精硫泵连续送往焚硫炉前端磺枪,经磺枪机械雾化后喷入焚硫炉,与风机送来空气在焚硫炉内充分接触燃烧产生 SO2工艺气

29、,温度限制在w 1130C, 产生的SO2工艺气经锅炉换热进入转化器一段420C.SO2工艺气进入转化器 一段触媒层反响,温度升高到600620C,转化生成SO3和SO2的混合工艺气, 与过热器通过蒸汽换热降温至 435440T进入二段媒层反响,温度升到 517 535C去热热换热器与进四段的SO2工艺气换热降至430440C,进入三段触媒 层反响,温度升到455470C,进入冷热交换器与经一吸塔吸收回来的SO2工艺气降温至335350E,进入省煤器3A与锅炉炉水换热降温至165180C, 然后进入一吸塔,吸收后的SO2工艺气回到转化系统冷热换热器与三段出来的混 合工艺气换热,温度上升到310

30、C,再入热热换热器与二段出来混合工艺气换热, 温度上升到415430E,进入四段触媒层反响,温度上升到 435455E,进入 过热器4A与饱和蒸汽换热,然后进入省煤器4A与锅炉炉水降温至155168C, 最后进入二吸塔. 三氧化硫吸收SO3的吸收98.3%的浓硫酸在经过吸收塔吸收之后,浓度更高,假设浓度高于 99.3%,会破坏铁等金属外表的钝化膜, 所以必须限制硫酸的浓度在 99.3%以下. 经过吸收塔的浓硫酸首先通过枯燥塔, 利用浓硫酸吸水的特性除去空气中的水分, 这些经过枯燥的空气再通过压缩风机进入焚硫炉. 通过枯燥塔的硫酸进入混酸器, 参加脱盐水使硫酸浓度维持在 98.3%,多余的酸作为

31、产品输出,其余的酸那么进入 酸循环槽,经由泵以及冷却装置,再次进入吸收塔吸收SO3. 尾气处理二吸收塔塔顶出来的含SO2和SO3的尾气首先进入本岗位的一级复喷吸收 器,在器内与呈雾状喷射的H4SO32SO3/NH4HSO3循环吸收液充分接触,大局部 SO2和SO3被吸收.然后经一级复挡除沫器除沫,气液别离后的气体进入二级复 喷吸收器进一步吸收,由二级复挡除沫器除沫,此时尾气中SO2和SO3的含量已 经很低,再经三级复喷复挡吸收除沫,气液别离后的气体经平行烟道从 80米高 的烟囱排入大气.2.5 三聚氰胺的生产2.5.1 产品介绍三聚氰胺,C3N3NH2,俗称密胺、蛋白精.三聚氰胺能溶于甘油、吡

32、啶、热乙二醇、乙醇胺、乙酸、甲醛等,但不溶于乙醚及四氯化碳.不可燃,在常温 下性质稳定.水溶液呈弱碱性,与盐酸、硫酸、硝酸、乙酸、草酸等都能形成三聚氰胺盐三聚氰胺是一种有机化学中间品,主要用于与甲醛缩合,制成三聚氰胺一甲 醛树脂氨基树脂的一种.该树脂具有耐热、耐水、耐老化、耐化学溶剂、耐 电弧、高光泽、高硬度等优良特性.广泛用于木材加工、涂料、纺织、造纸、电 器制造、塑料制品等工业领域,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2.5.2三胺生产工艺1川化三胺生产装置概况川化三胺生产装置共有5套.第一套建于1981年,于1984年投产,采用斯 坦米卡邦低压法技术,由于设备老化故障、环保压力等问题现已停止运行.

33、第二套建于1999年,2000年投产,采用欧技高压法,年产1.38万吨.第三套建于 2002年,2003年生产出合格三胺,经技改现运行周期到达 100天以上,能日产 48吨.第四套和第五套采用清大华业年产 2.6万吨三胺生产工艺技术.2工艺原理反响:6CONH22 C3N6H6+ 6NH3+ 3CO2-Q该生产工艺有三种,即高、中、低压法.现介绍气相萃冷法低压法和液 相循环生产工艺高压法.这两种方法反响原理是一样的,反响器中出来的物 质的比例也是一样的,不同点在于前一种方法用了催化剂,后一种由于是高压反 应而不需要催化剂,还有就是两种方法在后面的产物提取过程上不同,具体的不同将在后面的流程图中

34、展示.3工艺流程框图 气相萃冷法低压法三胺结晶图 2.5-1 液相循环生产工艺高压法图 2.5-2(4) 三胺工艺流程 反响:以尿素为原料,以尿素为原料,硅胶为催化剂,已脱除二氧化碳的 枯燥氨气,经氨预热器加热送入流化床底部,通过弯形管预分布,再经分布板上 稚形泡罩的缝隙均匀吹入床内,使床内催化剂呈流化态,尿素过筛后以压缩空气 送至尿素罐,通过加料管用稍高于床内压力的冷氨气, 吹入流化床反响生成的三 聚氰胺和副产物由进床氨气携带,经旋风别离器回收夹带的局部硅胶催化剂后进 入热气过滤器,滤除硅胶和副产物,再经干捕器降温,得粗品. 精制:将粗品三聚氰胺投入加好母液的溶解槽中,加热溶解,调节好溶液温

35、度和pH值,趁热压滤,滤液导入结晶槽冷却结晶,经离心机脱水后,枯燥粉碎即得精制三聚氰胺. 回收:已别离出三聚氰胺的循环气体经洗塔除二氧化碳并降温除湿、枯燥,在经氨压缩机升压后导至氨气柜回收.2.6水处理工段介绍川化水厂涉及的三种利水工艺流程如下:平流沉淀利水工艺流程PAC原水 &>反响池平流池 > 851大泵老系统图 2.6-1 斜管池利水工艺流程PAC原水二一级泵二反响池一一却斜管池一?清水池,二级泵-二二化PAC原水Xf、低压泵加速池加速池利水工艺流程图 2.6-2图 2.6-3851小泵 一化第一种方式占地面积大,投资小,供水水量大,供水质量稍差;第二种方式 占地面积

36、小,供水量大,供水水质较高;第三种方式占地面积小,初期投资大, 供水速度快,供水水质好.三者的共同之处是在开始阶段参加了絮凝剂 PAC,用 于去除原水中的悬浮物.3技术改革建议由于每个工艺涉及内容太广,需要改进的地方太多,所以以下建议仅针对每 个工艺的某个工艺段或某个设备或设备的某个部件.提议仅为个人意见,有不当 之处,望指正批评.3.1对氨合成的技术改革建议净化车间内,当液氨供给不是很紧的情况下,可采用降低负荷延长循环时间, 减少放空次数降低气体损失,适当降低逆放压力使有效气体回收量增加.3.2对尿素生产工艺的技术改革建议川化曾经对尿素颗粒进行改造,有过失误,且生产出来的大颗粒尿素销量不 好

37、,由于大颗粒尿素的溶解速度比普通尿素慢. 而正由于其速度慢,所以可以在 大颗尿素中添加缓释剂,这样,其氨化时间比普通的长,肥效也比普通的好.但 是由于农民对其的熟悉不深,所以出厂包装上可仔细说明其使用方式.3.3对硝酸生产工艺的技术改革建议一硝氧化炉的点火口,其开口盖还是几十年前苏联的设计,其开启不方便, 尤其是对女员工.可将盖的开启方式改为翻盖式,这样开启比拟简单.另外,新 增加的国产氧化炉炉顶可设压力-温度检测仪表,并有相应的调控装置,来预防 爆炸.3.4 对硫酸生产工艺的技术改革建议由于硫磺自身的杂质和运输过程中带入的杂质会产生较多废渣, 而且硫磺制 酸装置的连续运行周期较长, 期间不允

38、许停车清渣, 废渣的存在就会影响后续工 段,故可以在熔硫工段设置沉降槽及受渣池,来保证清渣方便、平安,主装置稳 定运行.3.5 对三胺生产工艺的技术改革建议由于急冷塔与汽提塔之间压力下降过快, 导致结晶析出, 使得运行过程中塔 盘容易出现堵塞问题,故可以在汽提塔前装闪蒸槽,来保证汽提塔的稳定运行.4 川化集团典型事故案例分析4.1 一合液氨泄露事故4.1.1 事件经过某日,一化厂氨储槽液氨泄露, 造成方圆几米被白色烟雾笼罩, 周围充满着 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临近工作人员除一位女员工暂时失踪, 其他皆到达平安范围 该名女工后无恙回到岗位 .4.1.2 事件原因液氨储罐由于年代久远出现裂缝而未能及

39、时发觉, 出现少量液氨泄漏, 在工 作人员操作和环境因素苛刻时,裂缝增加,液氨泄漏加重.4.1.3 相应举措1由于装置已历经多年,存在腐蚀老化现象,企业应倍加重视各装备的 阶段检修,且应适时更换新装置,以保证厂内员工、设备和周边群众的平安.2应发动全厂职工提合理化建议,查找身边事故隐患苗头,争取从源头 上堵塞住事故隐患漏洞,为生产创造一个平安稳定的环境.3处于危险工作岗位的员工应增强锻炼,增强体质和魄力,在面对困境 时能够沉着冷静,寻找生存道路,逃生时机加大.4企业应具备相应的应急方案,且不时进行逃生演练,增强人们的忧患 意识和逃生技能.4.2 沱江特大污染事故4.2.1 事件经过2004年

40、2月 28日开始,四川沱江简阳段出现水污染,导致零星死鱼现象, 从 2004 年 3 月 2 日早晨开始,内江市区及资中县城区和资阳市的简阳三地出现 了大面积停水,三城近 100 万居民用水告急, 50万公斤鱼类被毒死,百万人断 水 26 天,上千家宾馆、饭店、茶楼等营业场所被迫关闭,经济损失 2 亿多元.4.2.2 事件原因位于长江上游一级支流沱江附近的川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川 化股份所属第二化肥厂, 因违规技改并试生产, 设备出现故障, 在未经 上报环保部门的情况下,在 2004年2月11日至3月2日的近20天里,将 2000 吨氨氮含量超标数十倍的废水直接外排,导致沱江流域严重污染.4.2.3 相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