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R3基础及设计中的SI和时序问题_第1页
DDR3基础及设计中的SI和时序问题_第2页
DDR3基础及设计中的SI和时序问题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先看 DDR2和DDR3的不同点数据率DDR2 400Mb/s -800+Mb/sDDR3 800Mb/s -1600+Mb/s电平DDR2 1.8V (对低功耗有 1.5V)DDR3 1.5V (对低功耗有 1.35V)驱动阻抗DDR2 18 Q & 34 QDDR3 34 Q & 40 G可能会有 48 Q)Strobe类型DDR3 DQS (DQ Strobe) 只有差分DDR1 strobes为单端信号DDR2 strobes有单端,也有差分单端信号会增加额外的 Derat ing差分strobe的好处抑制共模信号,抗干扰更高的电压裕量减小了因上升下降沿不对称引起的占空

2、比抖动,改善时序DDR3的驱动能力DDR3驱动有34欧姆和40欧姆DDR3使用ZQ进行驱动校验,使公差更小34欧姆驱动一般用于 2根插槽的系统对点到点的拓扑,40欧姆比较合适DDR3 的 ODT有 20, 30, 40, 60, & 120 欧姆使得对于不同的拓扑有更灵活的配置(如2个插槽的系统)动态的ODT对2个插槽的系统也很有用120欧姆的。对于点对点的拓扑,60欧姆是比较合适的选择,有时候也使用 新增TVAC的要求:信号必须在 VIH(ac)以上,VIL(ac)以下保持一定的时间 这段时间叫做TVAC,它是跟信号转化速率相关的 即使时序裕量是不满足, TVAC的要求也必须满足Wr

3、ite IoController ODTSIM 1Sloe 2Slot 1Slot 2Rik 1Rank 2Rank 1Rank. 2URDRSlot 1offI7gODT offODT offMot 2offODT ofrJOQ120cODT offDIKSRSlot 1offI20QODT off20n1naSlot 2orrodt orr120n1I2QCJlidDRSlot 1Offi?oninaOCT offSlot 2iioffI2«q111rnaI2UIQudi ort130aSRSRSlot 1i-1naSlot 2111off1KJnlna1l?UfiIII厂11F

4、ly-by的时钟拓扑结构这种菊花链式的结构,能够获得更好的performa nee,能支持更快的速度Write Leveli ng站在做系统设计的角度,DDR3在布线过程中也要求 等长'如果就此认为它跟 DDR2 样的话,就错了。前面已经介绍过,对于 UDIMM,时钟拓扑为fly-by,也就是时钟到每个 SDRAM的长度都 不一样,延时自然也不一样,而数据和选通信号STROBE在拓扑上看跟 DDR2没啥区别,选通信号到每个 SDRAM的长度是差不多的,延时自然也差不多。这样一来,时钟跟 strobe 之间的时序,如果真的跟 DDR2 样的话,就肯定满足不了。一般DDR3内存控制器设计了

5、一种叫做 Write Leveling的机制,其作用就是在芯片内部进行 时钟和数据/Strobe间的延时。在系统初始化的过程中,控制芯片与SDRAM通过数据信号进行通信(training),控制芯片根据收到的反馈信号进行内部延时调节,很显然,控制芯片 到每一个 SDRAM的延时都会不一样。通过这种机制,使得每个 SDRAM看到的时钟,数据和 STROBE信号,就跟在 DDR2看到 的一样。Read Leveli ng这个跟 Write leveling相似DDR2时序分析。ddr2时序分析要包括几种信号间的关系,时钟和地址控制信号,数据和STROBE信号(写和读),时钟和STROBE。前仿真:

6、在前仿真分析过程中,基本上的做法是每种关系,选定一组信号(如一个SDRAM上的一个时钟和一个地址信号),进行分析,然后将得到的时序约束关系应用到所有的相同信号(即分析一对数据和选通信号,然后得到的约束关系应用到所有64位数据信号)。之所以能这么做,是利用了DDR2的对称拓扑结构。后仿真:后仿真基本上也可以如前仿真那么做,每类信号选择一个典型的就可以。不过前提是PCBlayout要做的好,也即对称要做的比较好。DDR3时序分析回顾了 DDR2时序分析后,来看看 DDR3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时钟和地址控制信号,由于采用了Fly-by的拓扑,信号到达每个 SDRAM的延时都不一样,所以就不可能像 DD

7、R2那样只选定一个 SDRAM进行分析,而是要分析每个SDRAM上时钟与地址信号,从量上来讲,如果DDR2只计算一次,则DDR3要计算N次(N为SDRAM 个数)。数据和选通STROBE信号,由于拓扑没有变化,基本上分析方法跟DDR2差不多。时钟与STROBE信号,这个因为上面讲过的Write Leveling,相对来讲就不是那么容易。首先得知道控制芯片采用什么机制。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寄存器设置预先配置好每个 Byte对应的数据延时,另一种是控制芯片在初始化时动态调节。对于第一种情况,相对又 比较容易,把每个延时加到对应的DQS上,然后时序计算,同样的,如果 DDR2只计算一次,这里就要计算 N次。对于第二种情况,就复杂一点。你得知道控制芯片动态调节的范围(所以并不是这种情况下可以随意布线了),超过了这个范围,神仙也救不了了。还要知道动态调节的精度(想象一 下模数转换),知道了这些,就可以根据每个SDRAM时钟和STROBE之间的延时差,得到一个调节量,相应的也就可以得到经过Training后的时序裕量了。时序这块讲的比较粗,慢慢体会吧。这里没有讲到的是Slew Rate Derating。DDR2和DDR3都有这个功能,注意一点的是,Derating 般只规定了 SDRAM,控制芯片有没有,要针对具体的芯片来看。在时序计算中,这个如果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