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庇护连带下的高职大学生就业逆向选择行为影响因素研究_第1页
家庭庇护连带下的高职大学生就业逆向选择行为影响因素研究_第2页
家庭庇护连带下的高职大学生就业逆向选择行为影响因素研究_第3页
家庭庇护连带下的高职大学生就业逆向选择行为影响因素研究_第4页
家庭庇护连带下的高职大学生就业逆向选择行为影响因素研究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家庭庇护连带下的高职大学生就业逆向选择行为影响因素研究刘莹摘要基于大学生就业逆向选择行为影响理论文献,致力于调查分析家庭庇护连带下高职大学生就业逆向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采用实证方式检验影响作用机制理论假说。研究发现: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因素对高职学生就业逆向意愿产生显著影响作用;而人力资本作为生产能力和配置能力的资源,起到关键中介调节作用,且人力资本在家庭资本如何影响就业逆向意向形成的关系网络中起到缓解作用,因此,要降低就业逆向意愿形成,促进正向就业意向。关键词家庭庇护;社会资本;文化资本;人力资本;就业逆向选择行为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219202123-006

2、4-05当前,处于产业转型、社会转轨、改革深化的特殊时期,就业结构调整和人力资源配置格局不断被打破已成为高职大学生就业的新常态。在政府、学校、企业、社会、家庭和学生构成的就业治理生态圈中,与工作求职苛刻环境相比,家庭环境往往成为高职大学生就业的避风港,家庭关系网络、经济因素、家庭价值取向等家庭环境要素已经潜移默化地融入到高职大学生就业行为系统中,尤其是家庭庇护连带对高职大学生就业正产生深远的影响。高职大学生原本可能有就业适应性和自信性等正向就业行为,但由于家庭庇护连带形成的家庭依赖会导致其产生就业恐惧回避、内心焦虑、自负自大、盲目急躁等就业不适应性问题,且面对求职中种种条件限制,因而萎靡不前,

3、心生恐惧,视工作为雷池,不敢踏进半步,形成“就業逆向选择问题。另外,高职大学生就业群体规模持续增加投射到刚性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体系上造成的冲突力,持续诱发高职大学生就业意愿萎靡低落和就业拒绝,使得高职大学生群体易受到家庭庇护而造成一系列人才浪费、就业低效和就业治理危机。为此,本研究试图通过对高职大学生就业逆向意愿的分析,探寻影响高职大学生就业逆向意向形成的因素机理,以期为解决家庭庇护连带背景下就业逆向困局提供研判举措。一、研究假设已有研究基于家庭环境多维视角对大学生就业影响问题展开研究【1】【2】【3】【4】【5】【6】【7】,理论研究体系和实证验证过程比较成型,但研究多注重于家庭环境单一主体

4、变量,而无视了更多参与主体变量的复合协同治理,多关注家庭环境多个因素对高职大学生就业效果影响,而对家庭庇护这一新环境变量因素引致的大学生就业逆向表现及其内在生成机理缺乏研究,尤其是从家庭庇护视角研究大学生就业逆向行为及其调适治理问题更为匮乏。所以,高职大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的一种就业群体类型,更强调职业技术和生产实践的融合,更好更快融入到生产实践中,而家庭元素的庇护参与及科学合理引导行动直接关系到高职大学生的就业导向、就业方式、就业效能等关键问题。据此,本研究联结家庭庇护这一行动与就业逆向行为两个对象,探求和破解高职大学生就业选择和家庭庇护的内在关系机理。在不同的家庭资本类型下,高职大学生就业的

5、逆向选择有较大差异,高职大学生的人力资本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而人力资本反映了重要的技能和知识指标,其人力资本缺乏,造成对就业自卑、逃避的心理,引发就业自信的缺乏,拉低了就业的积极性,造成消极就业的心理和行为。基于上述分析和论断,本研究提出相关的理论假说如下:假设1a:基于家庭社会关系在就业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家庭社会资本与就业逆向意愿呈负相关。假设1b:为了有效缓解就业压力,高职大学生的人力资本与家庭社会资本庇护下的就业逆向意向呈负相关。假设2a:基于家庭文化资本对就业具有引导作用,家庭文化资本与就业逆向意向呈负相关。假设2b:由于对自我与外围环境认知不准确,其人力资本与文化资本下的就业逆向

6、意向呈负相关。归纳总结以上假说,实际上不同层面的家庭资本导致了自负、自卑等不同的就业逆向心理,且这些家庭资本如何影响到高职大学生就业逆向意向,存在着关键的中介调节因素人力资本。高职大学生人力资本的替代效应,成为家庭资本最终如何影响就业逆向选择的关键因素。二、问卷设计和调查实施一问卷设计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核心概念“家庭资本进行测量。家庭社会资本主要包括父母的职业类型和家庭收入。父母的职业类型划分为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国有集体企业以及私营/民营/个体企业、外资/合资机构等类型。而家庭收入那么将家庭最近一年的总收入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划分为高收入阶层3万元以上、中上收入阶层23万元、中等收入阶层

7、12万元、中下收入阶层0.51万元和低收入阶层0.5万元以下5个阶层。文化资本那么以父母文化水平和工作期望值度量,父母文化水平那么以受教育程度来度量,而工作期望的刻度范围从“非常高“比较高“有点高“一般以及“不高5个刻度划分。人力资本那么主要从就读学校的类型、专业、学历层次以及所获得实践技能等多个指标来进行测量,且以逆向求职意向作为核心考察变量。为了获得良好的外表效度和内容效度,对设计的问卷进行了预测试和问项检测调整,最终确定问卷内容。二调查实施和样本特征调研采用实地和网络问卷调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地问卷调研主要以天津市内局部高职大学生为主要调研对象,网络调研主要针对吉林省、山东省、四川省、

8、浙江省等地的6所高职院校进行调研。样本选取依照分层随机抽样法,抽样比例按照调查学生人数的5%抽取,抽取样本380个,实际回收362个,调查对象主要是调研学校二年级及即将毕业的高职大学生。在此根底上,剔除了答题不完整等无效问卷,最终取得有效问卷341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7.5%,见表1。三、数据分析和讨论一因子命名与因子结构为了测量潜在的因子结构,本研究基于理论假说,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方法CFA对本研究中包括家庭资本、人力资本、就业逆向选择等主要理论构念所含题项予以拟合和检验。此外,还通过巴特利球和KMO检验了因子模型,对“所获证书的工程予以删除。其中家庭资本这一构念,主要包括2个因子,分别是

9、家庭社会资本和家庭文化资本,它们经过因子分析的聚敛,均包含了相关性较大的题项。各个构念有关的因子命名与因子结构的信息列示见表2。二评估模型的整体拟合度借助于验证性因子分析CFA测量因子模型的整体有效性,按照社会资本因子、文化资本因子、人力资本因子、就业逆向意向因子等不同的测量模型,逐一实施因子分析,具体使用评价模型拟合优度的常用指数进行了测量,并根据绝对拟合指数与相对拟合指数,进行相关统计,见表3、表4。结果显示,各个测量模型整体拟合程度良好,未出现相关指数超出可接受的参数取值范围内。三信度和效度检验如表5所示,在信度和效度检验中,各因子的Cronbach'sAlpha系数均超过了0.

10、7临界值,说明各分量表所刻画的构念具有较高的信度。在效度上,通过对问卷的预调研改进了内容效度和外表效度。在问项聚敛效度上,主要考察的是因子所含工程对构念的测量特征,对4个主要变量与所含题项创立了线性方程,并对回归系数的t检验值加以考察,结果显示回归系数t值均大于2,意味着较好的聚敛效度。另之,效度的检验仍需要进一步考察区别效度,假设因子的相关系数低于对应的Cronbach'sAlpha值,那么意味着有较好的区别效度。本研究基于因子得分的Pearson相关系数均都低于对应的Cronbach'sAlpha值,说明分量表具有相对合理的区别效度。四基于因子分析的后续回归分析根据上述理论

11、假设与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进一步对理论局部提出的主要假说进行检验。首先,考虑到家庭资本与就业逆向意向存在相互影响的可能,为此将采用联立方程模型克服内生性。根据上述所提出的假说1a和假设1b,建立了联立方程1、方程2和联立方程3、方程4,其中方程1和方程3采用工具变量控制住影响家庭社会资本的因素,X5、X6、X7和Y那么是主要的解释变量。并且结合问卷调查内容,参加3个控制变量,即K1、K2、K3。在此根底上,方程2和方程4进一步检验影响就业逆向意向的因素,包括人力资本的中介效应。联立方程的检验采用二阶段最小二乘法,有关变量说明详见表6所示。基于二阶段最小二乘法的估计,方程组1、2和方程组3、4的

12、回归结果如表7和表8所示。方程1的检验说明,家庭社会资本中的父母职业与就业逆向意向显著负相关。另外,高职大学生的生源地K3,同高职大学生父母职业类型显著正相关,即城市地区与非城市地区的父母职业类别显著不同。而方程2的结果显示,父母职业类型与高职大学生人力资本因子的交乘项X1X5,X1X6同就业逆向选择显著负相关。同时,方程3的结果也说明,家庭的经济收入与就业逆向意向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方程4那么表现出家庭经济收入与高职大学生人力资本因子的交乘项X2X6同就业逆向选择显著负相关。综合上述两组方程的检验结果,我们可知在给定高职大学生性别、年龄与生源地等影响因素下,家庭社会资本与就业逆向意向显著负相

13、关,然而,人力资本那么在这一关系中产生了缓解作用,降低了高職大学生就业逆向选择意向的形成,即假说1a和假说1b得到支持。此外,对于上述研究所提出的假说2a和2b,建构了联立方程组5、6和7、8,用以检验家庭文化资本与就业逆向意向、人力资本的关系。其中,方程5、方程7也采用工具变量控制住家庭文化资本的影响因素。在方程5、方程7中,X5、X6、X7和Y是主要的解释变量。此外,为了防止其他因素的干扰,本研究参加了三个控制变量,即K1、K2、K3。在此根底上,方程6和方程8进一步检验影响就业逆向意向的因素,包括人力资本的中介调节效应。联立方程的检验采用二阶段最小二乘法,详细分析如下所示:方程5:X3=

14、0+1X5+2X6+3X7+4Y+5K1+6K2+7K3+5方程6:Y=0+1X3X5+2X3X6+3X3X7+4K1+5K2+6K3+6方程7:X4=0+1X5+2X6+3X7+4Y+5K1+6K2+7K3+7方程8:Y=0+1X4X5+2X4X6+3X4X7+4K1+5K2+6K3+8此外,方程组5、6和方程组7、8的回归结果如表9和表10所示。方程5的检验说明,家庭社会资本中的父母职业与就业逆向选择显著负相关。另外,人力资本之一因子X5同高职大学生父母文化水平显著正相关,即高职大学生所读大学的类型与父母的文化水平密切相关。而方程6的结果显示,父母文化水平与高职大学生人力资本因子的交乘项X

15、3X7同就业逆向选择显著负相关。同时,方程7的结果也说明,家庭的工作期望与就业逆向选择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方程8那么表现出家庭工作期望与高职大学生人力资本因子的交乘项X4X5,X4X7同就业逆向选择显著负相关。综合上述两组方程的检验结果,可知在给定高职大学生性别、年龄与生源地等影响因素下,家庭社会资本与就业逆向选择显著负相关,然而,人力资本那么在这一关系中降低了高职大学生就业逆向选择意向,即假说2a和假说2b得到支持。四、研究结论与讨论一是从家庭庇护视角下分析了家庭资本如何影响了就业逆向意向,以及高职大学生人力资本在这一关系中发挥了怎样的中介调节作用。并通过回忆高职大学生逆向就业心理与行为等相

16、关范畴的文献,归纳了家庭资本的内涵、逆向就业心理与行为的特征,以及家庭资本与就业逆向意向的关系。基于理论文献的启发,本研究还进一步引入人力资本的相关研究,评述不同类型的家庭资本影响就业逆向意向形成时,引入人力资本可能存在的潜在影响,并以此为本研究展开线索,进而提出了2组理论假说,即家庭社会资本对就业逆向意向影响和家庭文化资本对就业逆向意向的影响等2组假说。在以上分析根底上,预期了人力资本在其间可能产生的中介调节效应。二是建构了高职大学生就业逆向选择意向的所涉及的家庭资本、人力资本、就业逆向选择意向等三个理论构念,并立足于有效问卷,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方法检验了因子模型的整体有效性,问卷的信度和效

17、度,构建了4个联立方程模型。联立方程的检验结果说明,给定性别、年龄、生源地等因素的前提下,家庭社会资本对就业逆向意向显著负相关,而且人力资本那么在这一关系中起到了有效缓解作用,降低了逆向就业的意向,即上文的假说1a和假说1b得到支持。另处,在给定性别、年龄、生源地等因素的前提下,家庭文化资本对就业逆向意向显著负相关,而人力资本那么在这一关系中起到中间调节作用,降低了高职大学生就业逆向意向,即假说2a和假说2b得到支持。从整体上来说,不同类型的家庭资本,对就业逆向选择意向的影响程度会有所不同,而且会通过人力资本这一中间调节变量来到达减弱就业逆向选择意向,最终就业逆向选择意向的形成是多个因素之间的

18、叠加效应。三是研究說明了家庭庇护视角下家庭资本和人力资本因素对高职大学生就业逆向意向产生显著的影响作用,虽然家庭资本父母的职业地位、学历、家庭经济收入、父母期望仍然对高职大学生就业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但是高职大学生自身人力资本的重要性却在增强,可以有效降低家庭资本匮乏所引起的就业逆向心理形成,促进高职大学生建立正向就业的积极性。同时,要通过心理解困、职业规划和就业效劳等战略针对存在的就业能力相对薄弱、就业取向存在偏差、就业时机不公平等学生群体,帮助其从心理上“脱困,提高就业能力,实现积极正向就业。参考文献【1】乔心阳,武灵芝.心理学视角下高校贫困生就业心理素质的有效提升J.教育与职业,2021

19、11:73-75.【2】吴新中.群众化视域下的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18:75-77.【3】章颖.家庭因素对高职生职业成熟度的影响探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212:90-93.【4】赵红霞,樊俊霞.家庭文化资本在教育公平中的作用分析基于实证研究的讨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112:10-13.【5】高蓉,董银花,李静.家庭因素对大学生择业的影响J.中国高职大学生就业,202122:24-27.【6】BowlesandWalkerLtd.Theanalysisofself-employmentLeveloverthelife-eyeletJ.TheQuarter

20、lyReviewofeconomiesandFinance,20216:113-117.【7】张小梅,梁骏,陈晓.论家庭因素对大学生择业观念的影响J.企业导报,202115:214-215.Abstractbasedonthetheoryofliteraturethatthecollegestudents'behavioreffectontheadverseselectionofemployment,thispaperworksoninvestigatingandanalyzingthefactorsinfluencingtheadverseselectionofvocationalcollegestudents'employmentunderthejointaegisfamily,andteststhehypothesisoftheinfluencemechanismtheorybyusingtheempiricalmethod.Rese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