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肥原料配合比设计_第1页
堆肥原料配合比设计_第2页
堆肥原料配合比设计_第3页
堆肥原料配合比设计_第4页
堆肥原料配合比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堆肥生产中,如果仅仅通过感官或经验来判断原料搭配是否合理、水分调节是否适宜, 往往偏差较大,特别是当原料或工艺发生变化时,差异会更大,这也是造成产品质量不稳定的重要原因。要优化堆肥条件和配方,必须按照原料理化参数,通过科学的计算来确定。堆肥配 方的形成就是对C/N和水分的平衡过程,目的是使它们均处于合理的范围内。 通常一个指标先调整适宜后, 堆肥的配方就可根本确定下来,假设需要进一步调整比例,那么一般要在不明显影响第一个指标的情形下对第二个指标进行优化。一、C/N堆肥化过程中,碳素是堆肥微生物的根本能量来源,也是微生物细胞构成的根本材料。 堆肥微生物在分解含碳有机物的同时,利用局部氮素来构建自

2、身细胞体,氮还是构成细胞中蛋白质、核酸、氨基酸、酶、辅酶的重要成分。据研究,一般情况下,微生物每消耗25g有机碳,需要吸收1g氮素,微生物分解有机物较适宜的C/N为25左右。C/N过高,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氮素来源受到限制,微生物繁殖 速度低,有机物分解速度慢,发酵时间长;有机原料损失大,腐殖质化系数低;并且还会导 致堆肥产品C/N高,施入土壤后易造成土壤缺氮,从而影响作物生长发育。C/N过低,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能量来源受到限制,发酵温度上升缓慢, 氮过量并以氨气的形式释放,有机氮损失大,还会散发难闻的气味。合理调节堆肥原料中的碳氮比,是加速堆肥腐熟,提高腐殖化系数的有效途径。常见的有机固体

3、废物含碳量一般为40-55%,但氮的含量变化却很大,因此C/N的变幅也较大。一般禾本科植物的C/N较高,大约在4060之间,畜禽粪便、城市污泥C/N较低,大 约为1030。为到达理想的堆肥有机物分解速度,通常用C/N较高的秸杆粉、草炭、蘑菇渣等与C/N较低的畜禽粪便、城市污泥等进行混合调整。 在堆肥化过程中,由于微生物的作用, 有近2/3的碳素会以CG的形式释放出来,剩余局部与氮素一起合成细胞生物体,所以堆肥化过程是一个C/N逐渐下降并趋于稳定的过程,腐熟堆肥的C/N一般为15: 1左右。 此外,不同的堆肥原料其适宜的C/N也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有两方面构成,一方面为取决于堆肥原料中有机物的

4、生物有效性或可降解性,表3-3,另一方面取决于堆肥原料粒度。虽然从理论上讲堆肥物质中的大多数碳是可以利用的,但也存在一些很难生物降解的有机化合物, 如木材中的木质纤维素,因此,当这类物质含量较高时, 应设置一个较高的C/N值;相同原料由于粒度不同,比外表积存在差异,可被微生物利用的碳或者说其被微生物分解的速度也 存在差异,这些都是进行堆肥C/N设计时应考虑的。表3-3某些有机基质的可降解性基基质口质口降解降解姓卜姓卜占挥窟性固占挥窟性固体比体比例,例,X X垃圾总有机蛆份,垃圾总有机蛆份,5 543-5仙仙庭园修剪废弃物庭园修剪废弃物 4 46鸿粪鸿粪6M牛粪。牛粪。2部部66二、水分堆制过程

5、中保持适宜的水分含量,是堆肥制作成功的首要条件。由于微生物大都缺乏保水机制,所以对水分极为敏感。当含水量在35%40咆间时,堆肥微生物的降解速率会显著下降,但水分下降到30%H下时,降解过程会完全停止。通常有机物吸水后会膨胀软化,有利于微生物分解;水分在堆肥中移动时, 所带菌体也会向四周移动和扩散,并使堆肥分解腐熟均匀;水中溶解的各种物质还会为微生物营养,并为微生物的繁殖创造条件。 水分太少,微生物活动受限制,影响堆肥速度;水分太多,会堵塞堆肥物料间空隙,影响其通透性,易 形成厌氧状况,并产生臭气,养分损失大,堆肥也同样缓慢。堆制过程中不同的原料具有不同的最适水分上限,并由这些原料物质的粒径和

6、结构特性所决定。对于绝大多数堆肥混合物,推荐的含水量上限为50%60%一般情况下,可以用不太精确的挤压测试来测量混合物料的湿度,如使用挤压测试时,堆肥混合物应该感觉起来比拟潮湿,并有渗水的情形,但还不至于呈现大量水滴。要计算出堆肥物料的最正确混合比例, 首先必须了解不同物料的最大持水能力,然后根据设定的混合物最适水分含量,以调节C/N为前提,确定不同物料的比例。表3-4列出了局部原料的最大水分含量范围,水分含量值与堆肥基质的结构有关,含纤 维或不易处理的基质如稻秸、木屑,在保持结构完整的条件下持水量均较高。表3-4不同堆肥基质的最大水分含量基质基质类型口类型口水始水始含量占总重含量占总重 x

7、x 口口1理理论上事论上事100说湿说湿任任9027皿皿5丁丁I城市城市垃坡口垃坡口35-65唾唾a55? ?5消化的或生污泥神消化的或生污泥神多当创多当创小小湿基质国蠢等湿基质国蠢等5X557许多堆肥基质如城市垃圾、农业废弃物和庭院废物都是以相对枯燥的状态进行堆肥的,甚至动物粪便在堆肥前都需进行风干。污泥和其它湿有机物却不然,城市污泥含水率一般大于70%,况且污泥不含亲水性的纤维,如果单独以污泥饼进行堆肥,那么会因其缺乏储存氧气的自由通气孔隙而需要不断的机械搅拌输入空气。时时|BC d)图3-1初始基质水分含量对堆肥过程温度的影响,引自Senn1971图3-1说明牛粪堆肥中水分控制的重要性。

8、该实验在2.4米深的堆肥仓中进行,仓底装有强制通风系统。当水分含量为66%时起始点,系统最高温度上升到55C就停止了;清仓后向 其中参加、参加干基质并调节水分合星到、参加干基质并调节水分合星到S干基质并调节水分含量到61%,温度会迅速升到75C以上;如果继续提高水分含量那么会阻碍堆肥进程,因为过量的水分会因基质挤压而减少自由通气孔隙,以致减少空气在基质中的分布。保持适当的水分和孔隙率是平衡堆肥过程的重要手段。要保证足够的生物稳定性,必须有足够的水分含量,但不能高到由于自由通气孔隙量减少而导致氧气传输量下降的状态,进而降低生物活性。另外,适当的水分和自由通气孔隙量有利于生产枯燥的堆肥产品,易于储

9、存和运输。当然在实际操作中是不可能使所有的控制因素同时到达最正确的,所以有时需要相互协调。三、粒径堆肥物料的分解主要发生在颗粒的外表或接近颗粒外表的地方,由于氧气可以扩散进入包裹颗粒的水膜,所以这些地方有足够的氧气保证有氧代谢的需求。在相同体积或质量的情况下,小颗粒要比大颗粒有更大的外表积。所以如果供氧充足, 小颗粒物料一般降解的要快一些。实验证明将堆肥物料加以粉碎后,可以使将降解速率提高2倍以上。一般推荐的颗粒粒径为1.3-7.6mm ,这个区间的下限适用于通风或连续翻堆的堆肥 系统,上限适用于静态堆垛或其他静态通风堆肥系统。对湿基质进行结构调整时,调理剂的粒径大小也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如

10、果调理剂粒径过小,会导致难以到达预期的自由通气孔隙,并可能使混合基质固相体积不易达标。例如,有些堆肥系统由于使用粒径很小的称为“木粉的木屑,导致混合基质呈饱和泥状,由于缺少空隙而易发生厌氧反响。为标准调理剂的使用,美国一些地方规定木屑应不少于总固相的65%, 95%可以通过12mm#,而通过2.23mm的应小于50%;有的规定粗木屑占总固相 的5070%,95%可通过12.5mm筛,通过4.75mm的应小于20%。同时,对粒径大的颗粒进 行限制是为了防止最后的产品颗粒过大而需过筛。如果堆肥产品应用于园艺或在草坪、花园上施用时,粒径一般不要大于10mm总之,小颗粒调理剂如木屑等易于生物降解,但从

11、结构角度来看,应防止使用过多的小颗粒。四、pH值pH是影响微生物生长繁殖的重要因素之一。虽然不同研究得出的堆肥微生物适宜的pH范围存在些许差异,但共同的研究结果说明,多数堆肥微生物适合在中性或偏碱性环境 中繁殖与活动。细菌和放线菌最适合的生长条件为中性和微碱性, 消化有机物时会释放有机酸,有机酸通常在堆肥初期被累积而导致 菌的生长以及木质素和纤维素的降解,随着有机酸进一步被降解, 线菌的繁殖会逐渐加快。然而,但堆肥体系变成厌氧状态时,有机酸的累积可以使严重影响微生物的活动,通常可以通过通风增氧使堆肥pH调节到正常范围;同样,当堆肥pH10.5时,大多数细菌活性减弱, 高于11.5时开始死亡。总

12、之过高和过低的pH都会引起蛋白质变性,如胺基、短基基团变异,改变其物理结构,并使酶蛋白失活。常见的堆肥原料如畜禽粪便、市政污泥、作物秸杆、草炭、蘑菇渣等一般不需要进行pH调节,但当原料pH偏离正常堆肥pH 59较大时,就必须进行pH调节。当pH偏酸性 时低于4,通常用石灰调节,有时为减少氮素损失,也用碱性磷肥调节酸碱度;当pH偏碱性时大于9,可以通过添加氯化铁或明矶来调节,有时也用强酸或堆肥返料进行调节。在pH调节时要注意的是, 石灰的用量不宜过大, 一般控制在5如内,否那么会延长堆肥 过程的缓冲期,不利于堆肥化进程。五、堆肥配方确定及计算表3-5列出了影响堆肥的一些初始因素并推荐了一些根本参

13、数,供参考。真菌嗜酸性。细菌和真菌pH下降,从而有利于真pH逐渐升高,细菌和放pH降低到4.5以下,这时会表3-5快速堆肥的推荐条件条件合理范围a最正确范围碳氮比(C/N)20:140:125:130:1水分含量4065%5060%颗粒直径(直径以cm计)0.321.27可变bpH值5.59.06.58.0a这些推荐是对快速堆肥而言的,在这些范围以外的条件同样可以产生成功的结果。b依特定的物料、堆体大小和天气条件而变。在处理湿物料时,水分就成为最重要的指标,因为高水分会引发厌氧条件、臭气和低分解率。不适宜的C/N比影响并不严重,通常最好先根据水分来设计一个初始配方,然后再逐步调整,获得一个可接

14、受的C/N比。干物料与C/N比是成比例的,因为比拟容易通过加水来调节。(为 什么不先调整C/N比,然后增减水分来调整原料的水分)表3-6给出了堆肥配方的计算公式,它是以干重为根底计算的。表3-6堆肥配方计算公式单个原料计算公式水重量=总重量x水分含量干重=总重量-水重量=总重量x ( 1-水分含量)氮含量=干重x(含氮灯100)碳含量=干重x(含碳眼100)=氮含量X C/N比 混合物料一般计算公式原料a水分含量+原料b水分含量+原料c水分含量+ 水分含量=所有原料的总重量(ax Ma +(b x Mb)+(cx Mc)+ a+b+c+ 原料a碳重量+原料b碳重量+原料c碳重量+C/N比=原料

15、a氮重量+原料b氮重量+原料c氮重量+%C冰ax (1 -Ma)+%Cbx bx (1 - Mb)+ %Ccx cx (1 - Mc)+ -%N冰ax (1 -Ma)+%Nbx bx (1 -Mb)+ %Nc x cx (1 - Mc)+ a、b|、c、=原料a、b、c、的总重量Ma,、Mh Mc、=原料a、b、c、 的水分含量%Na Nbs Nc、=原料a、b、c、的氮含量(干重。%Ca Ch Cc、=原料a、b、c、 的碳含量(干重 )对单个组分来讲,必须知道其水分含量、氮含量(干重)和碳含量(干重)以及C/N比。假设要把重量转变为体积或相反,那么还要知道每一成分的比重。下页给出了计算堆肥

16、配方比例、水分和C/N比的案例和步骤。对两种原料的配方来说,如粪便和调理剂,调理剂的比例可以直接从预期C/N比或水分含量求得(表3-7)。但对三种或三种以上原料来说,其配方应根据表3-3中的公式反复计算求得。在这种情形下,各原料的配比可先确定下来,然后计算相应的C/N比和水分,假设无论是C/N比还是水分均不适宜,就要调整配方继续计算,直至取得适宜的C/N比和水分为止。这种计算很烦琐,假设依赖计算机程序那么要简单许多。案例3.1一堆肥厂以鸡粪为原料,鸡粪水分为70%为获得良好堆肥效果,需要用35咻分含量的表3-7两种原料配方时调理剂的计算 针对两种物料时的计算步骤:1.在预期水分含量下,单位重量

17、原料b所需原料a的重量为a= (mb-M)/( M-ma)2.在预期C/N比下,单位重量原料b所需原料a的重量为a= (%Nb/ %Na)x (R-Rb)/(Ra-R) x (1 -mb)/(1-ma)然后,再检查混合物水分是否适宜。这里:a =单位重量原料b所需原料a的重量M=预期混合物料水分含量ma=原料a水分含量mb=原料b水分含量R=预期混合物料C/N, Ra=原料a的C/N比锯末进行调节。假定鸡粪的C/N比为10: 1,氮含量为6%锯末的C/N比为500: 1,氮含量为0.11%,试确定适宜的堆肥配方。第一步:根据确定的混合物料水分含量,求物料的搭配比例如设定混合物料的水分不超过60

18、% 1kg鸡粪需要S kg锯末那么混合物料水分=(鸡粪中水分含量+锯末中水分含量)/总重量= 0.7+(0.35 X S) /1+S= 60%S = 0.4即每公斤鸡粪至少需要用0.4公斤水分含量为35%勺锯末进行搭配,才能保证混合物料 的水分含量不超过60%第二步:根据上述搭配比例,检验混合物料的C/N是否适宜首先依据以下公式计算两种物料的C量和N量水重量=总重量x水分含量 干重=总重量-水分重量 氮量=干重X N%碳重=C/N比X氮重 每1公斤鸡粪含: 水=1公斤X 0.7=0.7公斤 干物质=1公斤-0.7公斤=0.3公斤 氮=0.3 X 0.06=0.018公斤 碳=0.018公斤X 10=0.18公斤 每1公斤锯末含:水=1公斤X 0.35=0.35公斤干物质=1公斤-0.35公斤=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