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迢牵牛星》教学案例及评析_第1页
《迢迢牵牛星》教学案例及评析_第2页
《迢迢牵牛星》教学案例及评析_第3页
《迢迢牵牛星》教学案例及评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迢迢牵牛星教学案例及评析 师:刚才,我们初步感受了这首诗。古人对此诗评价甚高,刘勰称之为“五言之冠冕”,你觉得如何?(学生多摇头) 生:这诗写得太平常了,我看不出它好在哪儿。 师:这位同学的看法代表了大部分同学的意见,可我还是认为这是写得很不错。我特别欣赏的是诗的头两句:“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写得多好呀。(众生皆笑,很不以为然) 师:我以为书里的注解不够准确。什么“远远的牵牛星,灿烂的织女星”,牵牛、织女隔河相望,同样里我们十分遥远,同样星光灿烂。其实这里用了一种修辞手法 生:互文! 师:对,这两句诗可以译为“远远的牵牛星是多么的灿烂;灿烂的织女星是多么的遥远”。(互文不是新知识,学生反

2、映一般)但既是互文,为何不说“皎皎牵牛星,迢迢河汉女”?(刚才那些面无表情的学生似乎也陷入了沉思) 生:迢迢是距离远的的意思,用“迢迢”写牵牛星,让人联想到他是一个远在他乡的游子;皎皎写星光之亮,用“皎皎”写织女星,让人想到女性美。(众生若有所悟) 师:河汉女即织女星,那为何不说“迢迢牵牛星,皎皎织女星”?(众生笑,很不以为然) 生:都以“星”结尾,重复了,显得呆板。 师:重复一定不好吗?李商隐那首著名的夜雨寄北不也有重复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生:本诗句句押韵,韵脚分别是“女”“杼”“雨”“许”“语”,如果换成“织女星”就不押韵了。 师:这是

3、个不错的解释,这位同学很善于思考。 生:“织女星”让人想到的是星,“河汉女”让人想到的是人,一个活生生的女子。 师:诗中用“河汉女”而非“织女星”,既压了韵,又避免了单调,又自然地与下文“素手织布”“涕零如雨”“隔河相望”等诸多人的情态动作联系起来。“迢迢牵牛星,皎皎织女星”,写得多好呀,真正如钟嵘所说:天衣无缝,一字千金。(学生恍然大悟) 师:下面就请大家品读余下的诗句,大家可以任选感受最深的一句来点评。(不久,有人举手) 生:我喜欢“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只隔了一条又清又浅的河,却只能含情脉脉,不能相互说话,真够悲的。 生:我也喜欢这句,只是书里说“盈盈”是“清澈的样子”,但我读的时候

4、第一感觉是织女的眼睛,仿佛泪光盈盈,与下文的含情脉脉相照应。这样,一个饱含离愁、楚楚动人的女子形象便跃然纸上了。 生:不好意思,我要点评的还是这句。它让我想起了诗经"蒹葭:“蒹葭苍苍,白鹭微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常。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可望而不可及,哀怨动人。 师:其余几句也不错呀。 生:“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这么柔美雪白的手却在织布,惨。(众生笑) 生:我不同意。听说天上的云霞是织女织出来的,而能织出这么美的云霞的织女当然得有一双纤纤素手。 生:我觉得这句中的“弄”字用得好,仿佛是随意地抚弄着机杼,可见心思不在织机上,想牛郎呢。(众生笑) 生:“终日不成

5、章”,这么能织的人整天还织不成布来,也可见心思并不在织布上。 师:清人沈德潜说:“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这平中的奇,常中的险,陈中的新,朴中的色,必得细细品味,慢慢地咀嚼方能获得。让人高兴的是大家在品诗过程中不囿于课本,能讲出自己的独特感受来,而且能旁征博引,自圆其说。让我们再次齐读此诗。(读得比上次有感情多了) 师:中国人有一种大团圆的心理,所谓“有情人终成眷属”。而这首诗写的却是有情人难成眷属,读来哀婉动人,也许是悲剧的美更能打动人吧。其实有情人难成眷属的例子古今中外都有,你能举几个吗? 生:孔雀东南飞里的刘兰芝和焦仲卿。 生:红楼梦里的贾宝玉和林黛玉。 生:舒婷笔下兀

6、立千年的神女峰:“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苦一晚。” 生:还有魂断蓝桥里的罗伊和玛拉。 师:对,还有卡萨布兰卡里的里克和伊尔莎。 生:我还想起了陆游和唐琬,想起了沈园,想起了钗头凤。 师:这位同学知识面很广,能背一下陆游和唐琬的词吗? 生:(背诵“红酥手莫!莫!莫!”) 师:(背诵“世情薄瞒!瞒!瞒!”) 师:说什么天长地久,说什么咫尺天涯,说什么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只不过是世俗之人的苦中作乐,强颜欢笑罢了。我只相信一句话(师停顿,众生仰头企盼)你是我心中永远的痛! 最后再齐背迢迢牵牛星。(感情自不可同日而语) 案例评析 读了这篇案例,总的来说,比较成功地落实了阅读

7、教学要达到的目的。实现了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交流、碰撞和沟通。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学生亲身参与阅读实践,获得真切体验,自主性、能动性得到真正发挥。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不是对象性的主客体关系,不是“你教我学”的知识授受关系,而是一种互为主体的意义关系,是一种交往互动的交往关系。教师,作为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激活、指引、协调,保证了阅读活动和教学活动的进行,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 应该说这堂课的学习气氛是活跃而民主的,有启发而有序的。师生之间的互动和探究也是有的。教师在发挥学生主体性和学生发表个性化解读意见时,没有让学生乱发议论,而是引导学生设身处地

8、去感受体验,重视作品中的形象和情感的感知和把握,做到知人论世,让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作品内容和思想倾向。这堂课中,教师还激发了学生诵读的兴趣。 我认为这堂课还存在以下不足: 1、课时的安排。 寥寥五十字,又无难解之词,可以直接进入解析与鉴赏阶段,安排一个课时足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借助工具书,自行解决阅读中的障碍。对于一个高中生而言,背下这首诗应该也不是问题。因而我认为仅仅让学生“读通”是不应有的环节。可以直接叫学生背诵,背熟了才能有效地进行教学。 2、对学生想象力及联想力的培养不够。 老师讲首句“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学生已经讲出了“女性之美”以及押韵。问题业已解决,那么

9、老师就没有必要在“皎皎织女星”上做文章。我个人认为,这句应讲到它的环境描写。在这样一个寥阔明净的秋夜,最容易触动幽闺思妇的离愁别绪,望着天空的双星,想到关于他们的神话传说,要使眼前之景与离人的现实之情很自然地结合起来,丰富了梦幻世界的内容。他的手法是浪漫主义的,对开拓学生的思维和想象无疑是有利的。 3、对诗主旨的把握有偏离。 这是一首思妇诗。固然是“有情人难成眷属”,那么再进一步说,是谁使然呢?为什么她总是脉脉含情地凝视着银河而无可申诉呢?这就牵涉到历史背景的问题。在这里,可以让学生对东汉末年的历史背景有整体的把握,有助于加深对诗的理解。“河汉清浅”是思妇视野中星空的景象,“涕零如雨”是思妇想

10、象中织女的悲哀,天上人间同样上演着悲剧,揭示出故事的悲剧意义。这其中蕴含了强烈的反抗意识,闪耀着灿烂的理想光芒,它是富有积极浪漫主义的。 诗中的织女是诗人按照理想塑造出来的艺术性形象。崇高的品质、贞静的仪容、勤劳的动作、坚定的情操,不但具有悲剧美,而且具有生活意义的美感。 4、对学习写作技巧的提升也不足。 张庚在评价这首诗时曰:“青青章,双叠字六句,连用在前;此章双叠字亦六句,却有二句在结处,遂彼此各成一奇局。” 在这里不妨把青青河畔草也辑录出来,一块地对照来学。古人说是奇局,它到底怎么个奇法,应该讲明白,这就是写作技巧的问题了。十句之中,有六句是用叠字组成的形容词开头。 “迢迢”是星空的距离,“皎皎”是星空的光线; “纤纤”是手的形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