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差小区优化整治策略_第1页
质差小区优化整治策略_第2页
质差小区优化整治策略_第3页
质差小区优化整治策略_第4页
质差小区优化整治策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移动通信CHINA MOBILE质差小区优化整治策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2010年12月i中国移动通信名,CHINA MOBILE目 录1 质差小区分析概述12 分析策略12.1 分析对象12分析思路及方法12.1.1 邻区数目优化思路及方法 12.1.2 频繁切换小区优化思路及方法 22.1.3 无线接入性差小区优化思路及方法 22.1.4 网络质差小区优化思路及方法 43 质差小区指标定义54 质差小区分析54.1 质差小区原因分析 54.1.1 上行质差小区原因分析情况 54.1.2 下行质差小区原因分析情况 64.2 质差小区覆盖场景分析 74.2.1 上行质差小区覆盖场景分析 7

2、4.2.2 下行质差小区覆盖场景分析 74.3 质差小区载频配置分析 75 质差小区处理思路及优化建议 75.1 网元故障75.2 频点载频配置85.3 高干扰85.4 上下行链路不平衡 45.5 覆盖引起质差66 质差小区优化总结与建议 10#中国移动通信CHINA MOBILE1 质差小区分析概述根据语音质差及干扰分析,并从网管数据、频率规划、干扰源分析等方面对产生区域性 高干扰、高质差、高掉话原因进行详细分类分析,总结各类网络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分布规律, 给出相应的优化建议。2分析策略本次分析依据载频/小区级性能统计数据、干扰带数据、小区参数,硬件告警信息,对小 区的质差原因进行分析。以网

3、管的 GSM®音质量评估数据为依据,结合覆盖类分析,对质差 小区从地域、覆盖类型、基站告警,参数设置等多维度进行分析,以场景、小区为单位对各 个维度进行关联性分析,找出影响语音质量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优化建议。1.1 分析对象邻区数目优化分析频繁切换小区无线接入性差小区网管质差小区2分析思路及方法2.2.1 邻区数目优化思路及方法思路: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需要适时进行邻区调整,否则新站入网时,将面临邻区资 源紧张,缺乏入邻区,导致单向邻区增多,影响网络质量。方法:通过对网管数据邻区关系的统计分析, 分别筛选出邻区数目大于25和小于5的小 区;并根据切换数据分析,筛选出需要添加和删除的邻

4、区。邻区优化必要性:由于无线环境的变化,必然导致邻区关系的变化,但频繁的邻区变化, 容易导致某些邻区的不合理性,邻区数目越多,小区重选时间越长,同时测量的精度也越低,为保证良好的网络运行质量,定期的进行邻区优化,显得尤为重要。2.2.2 频繁切换小区优化思路及方法为了从网管数据统计上评估小区的切换频繁程度,我们引入小区每 100s切出/切入次数 的概念:通过话务量、邻区切换统计,得到 1Erl的小区切出、切入次数,进一步得到 100s 内小区的切出、切入统计,用以判断小区的切换频繁程度。 HO_OUT_100S=区切出次数/(小 区话务量*36)小区切换频繁的原因主要在三个方面:参数问题、覆盖

5、问题、质量问题,其中语音质量 导致的切换频繁比例较高。参数问题:参数问题导致的频繁切换还可以分为几类。a)伞状切换参数设置异常(1800小区对900小区也开启了 UMBRU换,EUMfe Y, AUCL 设置在-70左右),导致同站双频小区之间循环切换;b)上下行电平、质量等强制性切换的切换触发门限设置不合理或者小区上下行覆盖、 质 量异常,导致上下行电平、质量等原因的切换比例偏高,从而出现多个小区之间由于PBGT上下行电平、上下行质量等原因频繁切换;1.1.1 1800小区对900小区邻区参数设置不合理,非同站双频小区分层不明显,导致多个 小区之间(常见为处在不同频段的多个小区)频繁的切换。

6、覆盖问题:覆盖问题大致分为两类,一是过覆盖引起区域主控不明显,从而导致小 区之间频繁切换;另一类为覆盖高铁小区,这类小区上下行电平原因的切换比例偏高,是 用户行为的特殊性所致。质量问题:上下行质量问题导致质量原因的切换比例偏高。这类问题中,部分小区 可以确认为硬件问题,大部分小区需要先对频率干扰原因进行排查。2.2.3 无线接入性差小区优化思路及方法话音无线接入性反应的是移动台的接入能力,主要由SDCCH配成功率、TCH分配成功率两个指标组成。话音无线接入性=SDCCH配成功率* TCH分配成功率SDCC冷酉已成功率=SDCCH用次数/SDCCHC呼次数*100%对低分配成功率小区和 TCH旨

7、配失败次数高小区进行详细分析,从数据统计的角度挖掘 问题小区的特征,归纳并分类出影响语音无线接入性能的主要原因。a)高干扰强上行干扰会引起上行链路失败,信令丢失,最终导致 SD TCH旨配失败。一般外部干 扰主要集中在34级,因此可以通过统计3、4级上行干扰采样点的比例(超过 10%,基本 确定外部干扰的分布情况。外部干扰一般只能通过排查干扰源来解决,影响比较严重时可以降小区功率缓解。b)拥塞没有可用的SR TCHB道资源直接导致SD TCH旨配失败。在对问题小区的分析过程中 发现,拥塞与信道指配失败有着很强的相关性,因此,我们可以直接通过统计SD拥塞、TCH拥塞的手段来定位这一类问题。对于拥

8、塞,有以下常规处理思路。SD拥塞:1、调整资源配置,增加SDCCHJ道数;2、减少位置更新次数,优化 HY喀数(适用于LAC边界小区);3、优化RET SLO#数,减少SDCC的集中占用;4、调整覆盖或重选参数,减少接入请求次数;TCH拥塞:1、调整资源配置(包括扩容、开半速率、酌情减少数据信道资源等);2、调整邻区参数进行话务均衡;3、邻区优化;4、调整接入、重选类参数,减少用户接入;5、调整覆盖,减少用户接入。c)硬件故障硬件原因导致小区无线接入性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硬件故障导致载频不可用,从而造成 SD或TCHW塞。针对这类问题,我们要关注异 常状态的载频(如BL-TRX BL-RSL

9、等),并及时处理。有明显的硬件告警,如存在传输误码、载频大量7745 (TCH告警等。这些依赖于对传输告警和7745告警的及时处理。载频隐性故障导致TCH旨配失败集中在部分载频上。通过对载频级计数器 TCH_FAIL_CALL_HO统计,我们发现一些TCH旨配失败异常高的载频。定期的筛选出这 些载频并进行重启,可以预防一部分载频持续的分配TCH失败;对重启无效果且质量差的载频进行倒换观察,根据倒换后的结果判定为频率问题还是硬件问题,并给出相应的 处理措施;对于质量良好,无硬件告警但指配失败高的载频,建议对载频及其连接情况 进行检查。d)质量原因除了干扰、硬件、拥塞等原因,小区上下行质量差也可能

10、造成无线接入性差。对于个别载频质量差的小区,倒换频点观察是否为频率问题;对于大部分载频均存在质 量差的小区(开启跳频的BTS先关跳频),分析是否有过覆盖或者硬件问题。在我们处理的问 题小区中,一个通过倒换确定为频率的干扰,一个确认为过覆盖导致的弱覆盖和质量差。2.2.4 网络质差小区优化思路及方法按照小区主要覆盖区域对小区属性进行分类;根据小区宏蜂窝、微蜂窝属性,分析影响室外宏站、室分系统网络质量的共性原因, 结合现场勘察测试,提出优化解决建议;统计小区BAND旨标信息,关联分析质差小区的上行干扰等级,分析判断质差小区内 部干扰和外部干扰状况,分析干扰导致的上行质差;分析质差小区频率配置情况,

11、分析定位频率规划对下行质差的影响,重点分析同频、邻频配置对话音质量产生的影响;结合小区的电平质量分布情况,分析弱覆盖对网络质量的影响;对交通干线质差小区专项分析,挖掘道路覆盖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结合质差小区的参数设置和所处的无线场景,分析参数设置对话音质量的影响;结合各小区TA情况和质量情况,分析越区覆盖对网络质量的影响;分场景对质量情况(除交通干线外,还有大型居民区,密集城区等)进行分析; 关联网元告警信息等数据,排除网元故障所导致的质差现象。5中国移动通信CHINA MOBILE3质差小区指标定义质差小区定义:6-7级话音质量超过5%且平均每小时话务量大于1erl4质差小区分析4.1 质差

12、小区原因分析根据对质差小区性能数据的分析,可按照质差小区原因分为以下几类:内部干扰、外部 干扰、硬件故障、弱覆盖、参数设置、频率配置、越区覆盖、其他。质差小区分类标准如下:质差小区分 类分类定义内部干扰IOI跟话务相关性大于等于0.7外部干扰IOI跟话务相关性小于0.7故障小区质量统计期间存在载频质量告警或基站告警弱覆盖小区上行电平-95dBm以下/下行电平-90dBm以下测量才艮告占比大于 10%其他不存在干扰、故障和弱覆盖情况卜面以某市的为例,某市区(三环内等区域)小区总数为 8077个,上行质差小区85个,上行质差小区占比为1.05%:下行质差小区108个,下行质差小区占比为1.34%,

13、4.1.1 上行质差小区原因分析情况#中国移动通信CHINA MOBILE图(一)从上图表可见,TA值异常是质差小区的主要原因,其次是干扰,两者占比达到了 62.35%, 需排查这些小区的站高、天线方向以及直放站参数设置,同时加强网络监测,排查干扰源。4.1.2 下行质差小区原因分析情况下行质差原因分析18.00%16.00%14.00%12.00%10.00%8.00%6.00%4.00%2.00%0.00%图(二)从上图表,网优设备故障、频率配置和主设备故障是引起下行质差小区的主要原因,建议及时处理各种告警,加强网优设备的维护和优化力度,优化频率配置,可考虑进行全网 或局部的频率割接,降低

14、网内干扰,改善质量。4.2 质差小区覆盖场景分析4.2.1 上行质差小区覆盖场景分析通过对上行覆盖场景分析,统计出上行覆盖较差的小区场景,并给出相应的建议。目前 室内覆盖小区占比最高,其次是重要铁路沿线和大学及重要中学校园,提高室内分布小区质 量是当务之急,建议排查室内覆盖小区主设备,及分布系统,排查隐患,提高质量。4.2.2 下行质差小区覆盖场景分析目前下行质差覆盖场景多集中在室内覆盖和大学及重要中学校园场景,针对室内覆盖场 景,需要优化室分信号,通过参数调整等多种手段,控制室分信号合理覆盖:针对大学及重 要中学校园场景,则需根据小区业务情况,合理配置频点、载频等资源,通过加大1800M基站

15、建设力度,分担900M话务负荷,降低900M频率复用度,减轻网内干扰,改善质量。4.3 质差小区载频配置分析目前大配置小区是影响质差小区很重要的原因,建议进行小区分裂或增加1800M基站,分担大配置小区话务,减少网内干扰,降低质差小区数量,提升客户感知。5 质差小区处理思路及优化建议通过对质差小区的进一步分析,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质差产生的原因及优化思路:5.1 网元故障硬件是网络安全、高质量运行的前提和基础,在现网中,载频和基站数量是最多的,因 此它们运行正常是是质量提升的基础,及时有效地处理各种硬件告警,对改善小区质量至关 重要。经以分析,直放站等网优附属设备是质差小区的主要特征,因此针对网

16、优附属设备引 起的质差小区,我们有以下处理建议:1、GSM移动通信直放站是解决基站覆盖而存在的信号盲区的一种方式,通过架设直放 站不但能改善覆盖效果,同时能大大减少投资基站之成本。直放站在解决网络覆盖问题的同 时给网络带来了不可控的干扰。目前直放站均工作在 900M频段,主要干扰900M网络,因此 现阶段可以通过将话务疏导至1800M网络来降低干扰的影响。而要从根本上解决直放站干扰 问题,就需要加大网络建设和优化,提高覆盖深度,尽量减少弱覆盖区域。同时有条件的话, 尽量更换无线宽带直放站,避免直放站对宏蜂窝的影响。2、由于直放站或室分系统工作稳定性和性能相对较差,建议加强对直放站设备和室内分

17、布系统的优化和管理,以减少对通话质量的影响。5.2 频点载频配置这类原因通常出现在高话务区域,因为高话务区域载频配置大,载频配置为7块以上,频率复用度高,频点受干扰的几率增大,这样网络干扰增加,造成小区质量差。1、结合无线利用率情况,可以对无线利用率低的小区,进行减容,降低频率复用度,降 低网内干扰;2、充分利用1800M资源,做好双频网切换,加大话务向1800M网络迁移力度,提高1800M 资源利用率;3、建议加大1800M基站建设力度,提升1800M话务吸收能力,以减轻900M网络压力。5.3 高干扰GSM®率分配GSM®率包括EGSM/PGSM/DCS180此频率分配

18、如表1所示。EGSM+GSM900880MHz 915MHz上行所925MHz 960MHz下行频率双工乖为 45MHz工#35MHz省200kHz戈频1日隔DCS18001710MHz1785MHz上行频率1805MHz1880MHz下行频率双工乖为 95MHz工#W* 75MHz省 200kHz戈频1日隔2、 干扰的判定在GSMK统中存在的干扰分为系统内的干扰和系统外的干扰,这两部份又可以细分为上 行干扰和下行干扰。系统内部的干扰是指不合理的频率规划和系统设备硬件故障导致网络的服务质量下降;系统外部的干扰是指不明的信号源存在严重干扰网络本身信号导致服务质 量下降。下面主要从网络性能来判定并

19、解决干扰。网络干扰主要表象为通话质量差,话音断续, 有金属声,严重的会导致无法接通或者掉话,这些都是可以从用户投诉和网络性能指标中直 接或间接的反映。我们可以从网络性能指标统计分析和利用测试设备现场测试进行干扰定位。3、 网络性能指标分析干扰带统计:当业务信道处于空闲状态时,将不断监测上行噪声,并对测量的结果进行分 析,将干扰电平分成5个等级发送给BSC对于5个等级的划分我们可以在后台进行操作, 默认设置是 10、15、20、25、63 (即:-lOOdBmi -95dBm1 -90dBmi -85dBm和-47dBmj)。通 过对干扰带边界的调整我们可以确切的了解干扰的大小。上下行干扰引起的

20、切换统计:通过基本测量中干扰引起的切换数统计可以判断是否存在 干扰。通话状态上下行RQ羊本数采集:RxQual是反映通话质量的一个指标,分 07个等级, 它是基于误码率的一个指标。基本测量中上下行 RQ样本数的统计又t通话质量在 07级下的 样本都进行了统计,可以清晰的反映用户在通话状态下受到干扰的情况。 RXQUALOBER<02% RXQUALJ0.2%<BER<0.4% RXQUALJ04%<BER<0.8% RXQUALJ0.8%<BER<1.6% RXQUALJL6%<BER<3.2% RXQUAL53.2% <BER<

21、;6.4% RXQUAL.66.4% <BER<1218% RXQUAL_712.8%<BER图5.3-1 RxQual与Ber间的对应关系4、 路测和CQT拨打测试和路测,通过实地测量的方法真实的反映干扰情况。通过拨打测试我们可以亲 身感受干扰地点的话音质量,并从测试手机上看到通话质量等级,如果覆盖电平良好,但是通话过程中仍有话音断续、金属声等或者测试手机上反映的通话质量等级持续都很高说明干 扰存在的。路测有效地反映了干扰发生的位置,受干扰的程度,便于分析干扰的原因。不同的路测软件描述干扰的参数也不具相同,譬如TEMS!过BER&C/ASQI、C/I表示的,万禾贝U

22、通过RXQUAL&FERvoC/I :同频载干比,与通话质量的对应关系表2 C/I与通话质量的对应关系RxQual01234567C/IdB231917 1151 1311841SQI: SPEECH QUALITY IND EX TEM驮件中对 BER FER HANDOVER EVENT 个综合 描述,与通话质量的对应关系如图 3所示。图3 SQI与通话质量的对应关系9中国移动通信CHINA MOBILE5、 系统内部干扰1)不合理的频率规划在网络规划的过程中,由于规划工具和人的因素配置了不合理的频点和错误 的邻区关系,主要表现在下行路测的过程中存在DL_RxQuality过大,手

23、机不能接入网络,通话过程话音质量差、掉话。对于同频所造成的干扰,在性能统计和路测中都会有明显的表现,性能统计表现各项统计指标低,路测则可以发现存在明显的DL_RxQuality过大。从PM规划工具上对频率进行同频连线检查,如果存在同频一般都可以发现;但是对边 界地区,由于外部区域的频率无法得到,为了能准确定位边际网中存在的干扰, 可以对边际网存在同频的小区进行闭塞,同时将路测仪在出现DL_RxQuality大的地点进行跟踪测试,如果存在同频干扰问题闭塞后DL_RxQuality会变小,因此可通过修改本小区的频点,消除网络干扰。2)越区覆盖引起的干扰网络规划的过程中,如果工程参数和网络参数设置的

24、不正确, 将会导致小区 实际的覆盖大大超过规划需要的覆盖, 覆盖范围大了,随之而来受干扰的程度也 会大大增加。工程参数的设置工程参数主要是天线的参数,不同天线的信号有不同的增益、水平波半角、垂直波半角、前后比等,不同的天线适应不同的地域以及网络覆盖。因此在规划中根据不同的覆盖要求选择合适的天线是非常重要的。另外规划的时候,对于大线的下倾角的规划有偏差,或者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规划数据进行设 备的安装,将会导致小区的覆盖范围大于实际需要的覆盖范围,会对其它小区产生干扰影响网络的服务质量,因此我们在干扰产生的时候,天线的参数是必检之网络参数的设置所谓网络参数设置是指最小接入电平、基站的发射

25、功率、 MS的最大发 射功率、切换门限等,这些参数如果设置不正确会导致小区越区覆盖, 带来不应 该有的干扰。3)设备故障引起的干扰基站的无线故障主要是由于上行链路单元器件失效所导致,判断由于上行链路器失效一般采取以下步骤:把一个TRX的两路输入闭塞,观察上行干扰带,如 果为0证明TRM*身没有带来上行干扰,将TRX的两路激励不连功放输入,观察 上行干扰带,如果为0证明不存在外部干扰;如果在不对功放施激励状况下仍存 在较大的上行干扰,则可以断开机顶馈缆,再观察上行干扰带,如果仍然较大, 则问题基本可以定位在分路器单元。如果在上一步中断开机顶馈缆的前题下上行 干扰消失,则上行干扰问题在设备外部。6

26、、 系统外干扰 外部干扰就是不是由设备自身故障和频率规划不合理等原因引起的其它干扰,如宽频直放站干扰,CDMA(统(托尾信号)造成的干扰,信号干扰机造成 的干扰等。这种干扰在不通过仪器是很难发现的,在下边我们将介绍 NetTek Analyzer来分析和发现干扰的方法。NetTek Analyzer确定外部干扰的方法借助TE公司的频谱仪NetTek Analyzer对GSM900Ml上行频段进行上行干 扰分析,TEK频谱分析仪,有多种连接方式进行测试分析,一是利用其自带的测 试天线,二是利用前述的接入分路器输出口来获得干扰信息。下图就是一次干扰分析所测试的输出图,下图可以看到存在强电平干扰,但

27、问题是不是持继的需要对此信号不间断的观察。|(3SM 900二 II Channel: -55l-r栏q 口v| I” 呼田口00口Sjpectruni j Sjiectrcuam |Tr3ce 1: |Mor rrial IRuteLev 闻 |-7 |*Span: 2O.OOO n-tz .普|-日QT4-99i 二ID-1-109口1目.0匚10IOS*JQOO MM#| Trace 1 - IC 3. i dBruO 9口SL 780 Mh-t?Ml-73.B dBrn口 SC9.5OQ Mh-tZIM2 -1CM.9- <JBm3 V - -i T Q - T&口g 口

28、s.0口ogg 1O/1*3/OZ 4:QZ;3B PMTtairiH_idri:NIOtH;频谱仪没有能持继时间记录的能力,但 TEK的这类仪表提供了一个输出功能,见下图:|GSM 900= 一 |Channel;归F巳q (MH-);(090口00| Spectrum Spectrogram |Trace 1: (Normal|span! zo.ooo MHzAutoLevel| Updmbe.77Dita R.胃口rd: |H 10/19/02 4:05:21 PMDate: 10/19'/n2 4:05:44 IPM TecimlclanNote;SHJ9.OOO319.000

29、 IJ IM-LZ从这幅图中可以清楚的看出在频率 909.780处存在持续的上行强度为 -73dBm左右的上行信号,由于这类TEK仪表具有时间频率信号强度三维记录功 能,所以对于确定问题带来了便利,图中上下长长的红色粗线条正是代表着时间 持续时长、信号电平强度、所在频点。7、 干扰问题处理流程建议以频率规划数据检查及硬件排查的方法定位。干扰问题的处理步骤如下:1、统计检查BER空闲干扰带等级等指标,确定被干扰的频点;2、如果同一小区的所有载频都存在干扰,建议检查大馈驻波比,天线, 分路器、双工器等硬件。在排查后还是存在干扰,则利用频谱仪来进 一步定位干扰源,从而消除干扰;3、如果是个别载频问题

30、,建议检查频率规划数据,调整更换。如干扰还 是存在,建议检查载频,调整更换。如干扰还是存在,则利用频谱仪 来进一步定位干扰源,从而消除干扰;处理大致流程图如下:小区某载频存在干扰 (BER值大,通话效果差)存在利用频谱仪排查系 统外干扰5.4上下行链路不平衡链路平衡分析涉及到上下行链路预算,主要包括:BTS接收机灵敏度、BTS发射功率、合路器损耗、下行无线路径损耗、MSS收机灵敏度、MS发射功率、上行无线路径损耗。对于无线路径损耗,根据互易原理,即对于任一移动台位置,上行路损应等 于下行路损。但是由于动态功控的原因,对于 900M小区的上行信号接收强度较 实际值略大,因此统计900M小区时应相

31、应的减小10dB左右。即在工程上认为上 下行链路计算时产生± 10dB的偏差是允许的正常波动范围, 如果超过这个范围, 从性能分析中,可能会伴随各小区质差、掉话率高、切换成功率低和呼叫占用异 常。上下行链路不平衡基站处理操作步骤:检查扇区大馈是否接反,可用测试手机在本站各小区做拨打测试;如发现问题和RNP!认后,更正!天线前方可否有阻挡,造成发射信号减弱;如发现问题报给RNPB调做调整检查机顶及各射频连线是否连接正确和紧固;如发现问题更正紧固测试大馈系统驻波比;如发现驻波比较高,用DISTANCE?确认故障点,排除复位测试TRXB波机顶功率;如发现测试功率过低,更换硬件如测试功率正常

32、,调换位置跟踪通话质量如调换后,故障还是原位置,那么就要考虑合路器与载波连线接口(包括M6XX ,M2XX)如是单个载波上下行链路不平衡告警,TRX硬件可能有问题,如果是整个扇区 有告警,大馈及合路器故障可能较大。各单体测试可参考以下标定值:天线驻波比:定向双极化:VSWR1.5RETURN-LOSS-13.98定向单极化:VSWR1.32RETURN-LOSS -17.21全向天线:VSWR1.5 RETURN-LOSS-13.98基站大馈:每个接头衰减约0.2DBTRX机顶功率:TALK-FAMILY: TRX最大发射功率:30W 经合路器损耗 机顶功率:TRX发射功率13WULTRASI

33、TE: TRX最大发射功率:50WULTRASITE -DVGAWCGA: TRX:19-20W (WCGXR减 3DB)ULTRASITE -DVGA 连:TRX:39-41WULTRASITE -RTGx:TRX:24-25W (RTCXX 衰减:2.7DB)做 TRX-LOOP-TES测试:TRX PWR: 046-48DBTRX PWR: 536-38DBTRX PWR: 1026-27DB优化流程及建议:如果下行差,说明下行链路损耗太大或者下行发射功率太小,具体解决思路:1)确认基站设备类型,检查小区功率设置,检查小区大馈配置设置;2)提取小区载频级话统,确认载频是否存在隐性故障;3

34、)上站检查,检查小区连接线,测量载频口功率发射,测量大馈驻波比,测试3个小区方位信号,看是否有鸳鸯情况发生;4)检查小区是否下挂直放站,直放站远端测试确认下行信号;如果上行差,说明上行链路损耗太大或者上行发射功率太小,具体解决思路:1)确认基站设备类型,检查数据配置,尤其是3012设备,其接收方式较多;2)检查小区功率设置,是否设置过大,造成上行覆盖受限,上下行电平相差较大;3)提取小区载频级话统,确认载频是否存在隐性故障;监控小区告警,是 否存在驻波告警,合路器告警,双工器告警;如无则需要上站检查,检查接收连 线,检查载频,检查合路器,测量驻波,测量功率;4 )根据TA统计或根据路测数据来分

35、析是否过覆盖, 造成上行受限,通过大 馈调整来控制覆盖;5)查询小区是否下挂直放站,检查直放站是否正常,调节直放站上下行衰 耗;6 )对于乡镇情况,由于基站的稀疏,可能会造成上行的受限,需要结合 TA的统计,结合地理环境,通过对于边缘参数的设置,使手机尽量选择较好小 区;如不行,可能需要通过新规划站来予以解决5.5覆盖引起质差天线的覆盖情况,几乎影响到所有系统参数是否合理,影响到所有的统计数据。天线覆盖的优化是一种基本的优化手段。天线的常用指标有:极化方式:公用移动通信系统采用的频段,决定了天线都采用垂直极化方式(双7中国移动通信CHINA MOBILE极化天线处于极化分集的考虑,除外。)水平

36、平面的半功率角(H Plane Half Power beamwidth) : (45 ° ,60 ° ,90 ° 等) 定义了天线水平平面的波束宽度。角度越大,在扇区交界处的覆盖越好,但当提 高天线倾角时,也越容易发生波束畸变,形成越区覆盖。角度越小,在扇区交界 处覆盖越差。提高天线倾角可以在移动程度上改善扇区交界处的覆盖,而且相对而言,不容易产生对其他小区的越区覆盖。在市中心基站由于站距小,天线倾角大,应当采用水平平面的半功率角小的天线, 郊区选用水平平面的半功率角大的天线。垂直平面的半功率角(V Plane Half Power beamwidth ) :

37、( 48 ° , 33° ,15° ,8 ° )定义了天线垂直平面的波束宽度。垂直平面的半功率角越小, 偏离主波束方向时信号衰减越快,在越容易通过调整天线倾角准确控制覆盖范 围。天线倾角(downtilt ):定义了天线倾角的范围,在此范围内,天线波束发生的畸变较小。前后比(Front-Back Ratio):(2530dB)表明了天线对后瓣抑制的好坏。选用前后比低的天线,天线的后瓣有可能产生越区覆盖,导致切换关系混乱,产生掉 话。应优先选用前后比为30的天线。天线增益(gain):排除天线制造工艺的差别,天线波束越小,增益越大。天线倾角的确定:图8.1

38、-1天线下倾角中国移动通信 名,CHINA MOBILE已知条件一一天线高度 H,所希望得到的覆盖半径 R,天线垂直平面的半功率角A需确定天线倾角B。tg(B-A/2)=H/RB=arctg(H/R)+A/2说明:不考虑路径损耗,D点功率电平是C点的一半,即小3dB。由此计算覆盖 半径不完全合理。但是厂家只提供半功率角指标。实际作天线倾角时,比B值大 1 -2度更合理些。上式同样表明天线高度与小区覆盖半径的关系。天线倾角和方位角的调整必须根据路测数据进行,调整的结果也通过路测数据进 行评估。1、TA值过大如果小区的TA值过大造成覆盖距离过远,网络质量肯定会受到影响,越区覆盖由电平值和频率等因素都会影响小区质量。造成小区覆盖距离过远会有很多原因,例如基站天线过高、天线下倾角过小、邻 区拥塞,各种参数设置不合理等等,但小区覆盖距离过远会造成网络内部干扰提 升,同频干扰加大等问题,是需要及时发现及时解决的问题。2、弱覆盖弱覆盖也是导致质差小区的一个因素,当现网覆盖电平低于-95dBm时,网络质量肯定会受到影响。影响基站覆盖差的原因主要有:1、无线参数设置不合理: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