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1_第1页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1_第2页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1_第3页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1_第4页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走进化学世界1.2 1.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 为基础的科学为基础的科学2课时流程课时流程课后课后作业作业逐点导讲练课堂课堂小结小结1课堂讲解课堂讲解 科学探究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从前有一位使者出使到另一国,面见国王,国从前有一位使者出使到另一国,面见国王,国王有意刁难使者,于是出了这样一题:王有意刁难使者,于是出了这样一题:“给你一块给你一块硬币,去给我买东西,并使买回的东西必须能充满硬币,去给我买东西,并使买回的东西必须能充满整个皇宫。整个皇宫。”这位聪

2、明的使者想了一下,马上到集市买回了这位聪明的使者想了一下,马上到集市买回了一根蜡烛和一盒火柴,并在皇宫点燃了蜡烛。小小一根蜡烛和一盒火柴,并在皇宫点燃了蜡烛。小小的烛光充满了整个皇宫,解决了皇帝的刁钻难题。的烛光充满了整个皇宫,解决了皇帝的刁钻难题。同学们,烛光给皇宫带来了光明也给使者带来了生同学们,烛光给皇宫带来了光明也给使者带来了生的希望,对于蜡烛及其燃烧你还有哪些认识?的希望,对于蜡烛及其燃烧你还有哪些认识?1知识点知识点科学探究科学探究知知1 1导导【例1】壹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 可能是由铁制成的。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 磁铁来吸一下”。就“拿磁铁来

3、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 于科学探究中的() A假设B实验C观察D结论 知知1 1讲讲B解析:本题考查了科学探究的步骤,即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拿磁铁来吸一下”属于动手操作,是“实验”环节。知知1 1练练1郝颖同学在上化学课时提出,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气体中是否含二氧化碳,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探究环节中的() A.建立假设 B反思评价 C设计实验 D得出结论2知识点知识点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知知2 2导导【思考思考】蜡烛燃烧是我们最熟悉的一种蜡烛燃烧是我们最熟悉的一种化学现象,对于该现象你有没有更多的化学现象,对

4、于该现象你有没有更多的思考过呢?比如说蜡烛是由什么做成的?思考过呢?比如说蜡烛是由什么做成的?它燃烧后生成什么?除了燃烧,它还具它燃烧后生成什么?除了燃烧,它还具有哪些性质?有哪些性质?知知2 2导导【讲解讲解】观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要了解物质发生的变化,必须观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要了解物质发生的变化,必须 从观察入手,并在观察中思考,然后对观察到的变化条件、现象和结从观察入手,并在观察中思考,然后对观察到的变化条件、现象和结 果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归纳。果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归纳。知知2 2导导(1)点燃蜡烛)点燃蜡烛“前前”。观察蜡烛的结构、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等,并嗅其气味,用小观察蜡

5、烛的结构、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等,并嗅其气味,用小刀切一块石蜡放入水里看是否沉入水底。刀切一块石蜡放入水里看是否沉入水底。各小组交流观察到的现象及得出的结论:各小组交流观察到的现象及得出的结论:【现象现象】点燃前:白色圆柱状固体、略有气味、可用小刀切割、浮点燃前:白色圆柱状固体、略有气味、可用小刀切割、浮 在水面上。在水面上。【分析分析】可用小刀切割说明蜡烛的硬度较小,浮在水面上说明不溶可用小刀切割说明蜡烛的硬度较小,浮在水面上说明不溶 于水、密度比水小。于水、密度比水小。【结论结论】硬度较小,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硬度较小,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知知2 2导导(2)点燃蜡烛:)点燃蜡烛:

6、A、观察火焰分几层,哪层最亮,哪层最暗?、观察火焰分几层,哪层最亮,哪层最暗? B、将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一秒钟,取出观察,能说明什么问题?、将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一秒钟,取出观察,能说明什么问题? C、用干烧杯罩住火焰有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问题?、用干烧杯罩住火焰有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D、注入澄清石灰水有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问题?、注入澄清石灰水有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问题?【现象现象】燃着时:石蜡融化并发光放热,火焰分为三层,外层最明燃着时:石蜡融化并发光放热,火焰分为三层,外层最明 亮,里层最暗,火柴梗两端逐渐变黑。烧杯壁上出现水珠,石灰亮,里层最暗,火柴梗两端逐渐变黑。烧杯壁上出现水珠,石灰 水

7、变浑浊。水变浑浊。【分析分析】石蜡融化说明熔点较低。发出明亮火焰有浊泪,火柴两端石蜡融化说明熔点较低。发出明亮火焰有浊泪,火柴两端 变黑最先碳化,说明外焰温度最高,火柴中间未变黑,说明内焰变黑最先碳化,说明外焰温度最高,火柴中间未变黑,说明内焰 温度较低,焰心温度最低。烧杯壁上出现水珠,说明燃烧生成了温度较低,焰心温度最低。烧杯壁上出现水珠,说明燃烧生成了 水;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说明还生成了二氧化水;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说明还生成了二氧化 碳。碳。知知2 2导导(3)熄灭蜡烛:能否点燃白烟?)熄灭蜡烛:能否点燃白烟?【现象现象】熄灭后冒白烟,用火柴点白烟,蜡烛重新

8、被点燃。熄灭后冒白烟,用火柴点白烟,蜡烛重新被点燃。【分析分析】烟是固体小颗粒,并且可以燃烧,说明白烟是石蜡的固体烟是固体小颗粒,并且可以燃烧,说明白烟是石蜡的固体 小颗粒。小颗粒。问问 题题通过探究活动,你认为化学实验中应注意哪几点?通过探究活动,你认为化学实验中应注意哪几点?【例2】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硬度_。(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所示),约1 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_处最先炭化。结

9、论:蜡烛火焰的_温度最高。知知2 2讲讲小小小小a外焰外焰【例2】(3)点燃蜡烛后,把一只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现象是_,说明_;再把一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现象是_,说明_;吹灭蜡烛后,立即用火柴去点燃从烛芯飘出的白烟,现象是_,说明_ (写一条)。(4)蜡烛燃烧是_变化,理由是_,同时还伴随有物理变化,对应物理变化观察到的现象是_。知知2 2讲讲烧杯内壁有水雾产生烧杯内壁有水雾产生蜡烛燃烧有水生成蜡烛燃烧有水生成石灰水变浑浊石灰水变浑浊澄清澄清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蜡烛蜡烛重新被点燃重新被点燃白烟具有可燃性白烟具有可燃性化学化学生成了新的物质水和生

10、成了新的物质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石蜡熔化石蜡熔化导引:用小刀能切下一小块蜡烛,说明石蜡硬度较小;石导引:用小刀能切下一小块蜡烛,说明石蜡硬度较小;石蜡浮在水面上,说明它的密度比水小;蜡烛燃烧时产生的蜡浮在水面上,说明它的密度比水小;蜡烛燃烧时产生的火焰分为三层,其中外焰与空气充分接触,燃烧更旺,温火焰分为三层,其中外焰与空气充分接触,燃烧更旺,温度最高,焰心的温度最低,在火焰上平放一根火柴梗,与度最高,焰心的温度最低,在火焰上平放一根火柴梗,与外焰接触的部分最先出现烧焦的现象;蜡烛燃烧时生成水外焰接触的部分最先出现烧焦的现象;蜡烛燃烧时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变化,同时可观察到石蜡熔化,这和

11、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变化,同时可观察到石蜡熔化,这一变化为物理变化。一变化为物理变化。知知2 2讲讲导引:导引:白烟能点燃,说明它具有可燃性,氧气、二氧化碳白烟能点燃,说明它具有可燃性,氧气、二氧化碳都不能燃烧,而且这两种物质在空气中不能形成白烟都不能燃烧,而且这两种物质在空气中不能形成白烟(烟是烟是固体小颗粒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的固体小颗粒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的);棉线尽管具有可燃性,;棉线尽管具有可燃性,但它不易挥发到空气中,因此这种白烟是石蜡蒸气在空气但它不易挥发到空气中,因此这种白烟是石蜡蒸气在空气中冷凝形成的。中冷凝形成的。【例3】李明同学在做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时,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

12、白烟(如图所示),他惊奇地发现蜡烛又能重新燃烧起来。由此,他大胆地做了一个推测,此白烟是() A氧气B二氧化碳 C棉线 D石蜡的固体小颗粒 知知2 2讲讲D知知2 2讲讲拓展:拓展:烟是大量固体小颗粒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的,雾是大烟是大量固体小颗粒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的,雾是大量小液滴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的。蜡烛燃烧产生的量小液滴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的。蜡烛燃烧产生的“黑烟黑烟”是是不充分燃烧产生的碳单质不充分燃烧产生的碳单质炭黑,而熄灭后产生的炭黑,而熄灭后产生的“白烟白烟”是石蜡蒸气冷凝后形成的固体小颗粒。是石蜡蒸气冷凝后形成的固体小颗粒。知知2 2练练2下列有关石蜡性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石蜡是

13、无色、无味的固体,硬度大 B.石蜡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C.石蜡熔点低,受热易熔化 D.石蜡可燃,燃烧时发光、放热3某同学将蜡烛置于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发现瓶壁有水雾产生,接触瓶壁的手感到发烫。由此,他得出了以下结论,你认为不符合此实验的是() A.蜡烛燃烧放出热量 B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 C.蜡烛燃烧有水生成 D蜡烛在氧气中能燃烧知知2 2练练4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回答有关问题:(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放入水中,可观察到蜡烛浮于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2)点燃蜡烛,发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用一根木条迅速放入火焰中12

14、s后取出,发现木条与外焰接触处炭化变黑。结论:蜡烛火焰的_层温度最高。(3)将一只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上方,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石蜡燃烧生成了_、_。(4)熄灭蜡烛,发现烛芯有一缕白烟飘出,立即用火柴点燃白烟,发现白烟能燃烧,并将蜡烛重新点燃。结论:白烟的成分是_。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3知识点知识点知知3 3导导“呼吸呼吸”是生命现象的特征之一,在这司空见惯的现象是生命现象的特征之一,在这司空见惯的现象中有什么科学的奥秘呢?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中有什么科学的奥秘

15、呢?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下面我们进行第二个探究活动。不同?下面我们进行第二个探究活动。知知3 3导导(1)收集两瓶)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呼出的气体”;取;取出两个空集气瓶,其中为空气,出两个空集气瓶,其中为空气,用玻璃片盖好。用玻璃片盖好。(2)分别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分别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体中滴入澄清的石灰水,振的气体中滴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并记录。荡,观察现象并记录。 知知3 3导导(3)将燃烧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人呼出气体的)将燃烧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人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并记录。集气瓶中,观察现象并记录。(4)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

16、中的一个玻璃片呼)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的一个玻璃片呼气,观察玻璃片上水蒸气的情况,并与另一块放在气,观察玻璃片上水蒸气的情况,并与另一块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作对比。空气中的玻璃片作对比。知识点知识点知知3 3导导知知3 3导导现象结论1.利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另取两个空集气瓶,其中为空气。向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分别滴入数滴澄清的石灰水振荡1.空气瓶几乎没有变化2.呼出的气体瓶变浑浊说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二氧化碳比空气中的多2.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空气与呼出的气体的集气瓶中1.空气瓶中无变化2.呼出的气体火焰变小甚至熄灭说明空气中的氧气比呼出的气体中的氧气多3.取两块干燥的玻璃

17、片,对着其中一块呼气,观察水蒸气的情况并与另一块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作对比1.空气中玻璃片无明显现象2.呼出的玻璃片有水珠说明空气中的水蒸气比呼出的气体中的水蒸气少【例4】关于空气与人体呼出气体的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人的呼吸消耗氧气,因此呼出的气体中不含有氧气,空气中 含有一定量的氧气 B往装有空气的集气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无明显现象,则空 气中不含有二氧化碳 C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高于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含量 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含量均低于呼出气体中 知知3 3讲讲D知知3 3讲讲导引:空气中含有氧气(供给人和动植物的呼吸)、二氧化碳(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水蒸气(雨、雪、霜等自然

18、现象),呼出气体中也含有这三种气体,不过,空气中的氧气含量高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含量低于呼出气体中。总总 结结1.空气不能使澄清石灰水立即变浑浊,只能说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少,而不是不含二氧化碳;2.将燃着的木条伸入呼出的气体中,木条没有立即熄灭,火焰只是变暗,证明呼出气体中含有少量的氧气。可见得出实验结论时必须比较前后的变化,还应联系生活实际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知知3 3讲讲知知3 3练练5在擦玻璃时,人们时常向玻璃“哈气”,再擦会使玻璃擦得更干净。这说明与空气相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 A.二氧化碳B氮气C水蒸气D氧气知知3 3练练6在“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

19、什么不同”的探究实验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证明呼出气体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的石 灰水变浑浊 B.证明呼出气体含氧气少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木条燃烧更旺C.证明呼出气体含水蒸气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片上结 下水珠 D.判断呼出气体含有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 为人体吸收知知3 3练练7.为了比较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高低,某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1)首先,由导管口_吸气约15 s,观察到澄清石灰水_,说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_。(2)然后由导管口_吹气约15 s,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_,说明呼出的气体中

20、二氧化碳的含量_。(3)综合上述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中的_。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能说一说吗?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能说一说吗?科科学学探探究究实实验验探探究究步步骤骤提出问题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实验验证收集、整理实验数据收集、整理实验数据解释与结论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反思与评价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请完成剩余习题请完成剩余习题知知2 2导导(1)点燃蜡烛)点燃蜡烛“前前”。观察蜡烛的结构、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等,并嗅其气味,

21、用小观察蜡烛的结构、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等,并嗅其气味,用小刀切一块石蜡放入水里看是否沉入水底。刀切一块石蜡放入水里看是否沉入水底。各小组交流观察到的现象及得出的结论:各小组交流观察到的现象及得出的结论:【现象现象】点燃前:白色圆柱状固体、略有气味、可用小刀切割、浮点燃前:白色圆柱状固体、略有气味、可用小刀切割、浮 在水面上。在水面上。【分析分析】可用小刀切割说明蜡烛的硬度较小,浮在水面上说明不溶可用小刀切割说明蜡烛的硬度较小,浮在水面上说明不溶 于水、密度比水小。于水、密度比水小。【结论结论】硬度较小,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硬度较小,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知知2 2导导(1)点燃蜡烛)点燃

22、蜡烛“前前”。观察蜡烛的结构、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等,并嗅其气味,用小观察蜡烛的结构、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等,并嗅其气味,用小刀切一块石蜡放入水里看是否沉入水底。刀切一块石蜡放入水里看是否沉入水底。各小组交流观察到的现象及得出的结论:各小组交流观察到的现象及得出的结论:【现象现象】点燃前:白色圆柱状固体、略有气味、可用小刀切割、浮点燃前:白色圆柱状固体、略有气味、可用小刀切割、浮 在水面上。在水面上。【分析分析】可用小刀切割说明蜡烛的硬度较小,浮在水面上说明不溶可用小刀切割说明蜡烛的硬度较小,浮在水面上说明不溶 于水、密度比水小。于水、密度比水小。【结论结论】硬度较小,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硬度较小,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例2】(3)点燃蜡烛后,把一只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现象是_,说明_;再把一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现象是_,说明_;吹灭蜡烛后,立即用火柴去点燃从烛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