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Mbits电路对接故障处理_第1页
2Mbits电路对接故障处理_第2页
2Mbits电路对接故障处理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Mbit/s电路对接的故障分 析作者姓名: 作者单位: 作者职务 : 联系方式 : 邮 编:2Mbit/s 电路的对接,顾名思义就是指将相同或不同设备间的 2Mbit/s 电路 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连接起来,这是通信网络中最平常不过的一种电路调度形 式,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总会有些奇怪的故障出现,令不少维护人员大伤脑筋, 以 下试举数例进行分析。1、内部地线问题南方某通信站,三楼的交换机有 10 条 2Mbit/s 电路通过 DDF 转接至一台 SDH155M 传输设备中。此传输和 DDF 设备均为 2000 年安装投入使用,以前使 用正常,但近年来只要一到雷雨季节, 2Mbit/s 配线的外导体

2、就经常有数条被烧 坏,护套被溶化。刚开始局方以为是室外地线不合格造成的,于是新设了一组 1 欧姆的地线投入使用,但情况依旧,为了保障通信安全,只好将此传输和 DDF 停用。后来我们对此通信站进行扩容改造,必需要启用此传输和DDF 。我们分析,由于 2Mbit/s 配线的外导体在两端均已接地,如果它们被烧毁,肯定是因为 接地不好以至在雷雨天出现电位差而产生大电流, 外导体发热而被烧坏。 经我们 检查,此传输机柜和 DDF 机柜通过 25mm2 地线接至地线排,连接良好,仪表测 试为正常的 0欧姆。 DDF 模块与 DDF 机柜之间的阻值为 0 欧姆,正常。传输子 框和传输机柜之间的阻值在 01欧

3、姆之间来回摆动,不正常,看来问题可能就 在这里。于是将整个传输子框拆下,发现子框背板通过一根6mm2的黄绿地线连接至机柜的地线端子。拆下此端子,发现在 6mm2黄绿地线的铜鼻子和机柜地线 端子之间竟然夹着一个已经生锈的钢质弹力垫片, 而正常情况下此弹力垫片应该 夹在铜鼻子和紧固螺丝帽之间, 可见这是当时施工安装的错误。 前几年由于此弹 力垫片尚未生锈,接触还算良好,随着时间的推移,弹片生锈,接触电阻增大, 如果流过大电流阻值会更大。 当遇到雷雨天气时设备的地电位不能随着外地线的 地电位同步变化,造成电位差而将 2Mbit/s 线的外导体烧坏。由于此弹力垫片比 铜鼻子要小, 夹在铜鼻子下面平常根

4、本无法发现, 只有将设备拆开卸下铜鼻子才 能发现,隐蔽性非常强,故此前局方人员一直没有发现。把此弹力垫片取下,仔 细清除掉机柜地线端子及铜鼻子上的残余锈迹, 重新连接好, 加电对设备进行测 试正常,投入使用后再没出现这种故障。2、外部地线问题某通信站二楼传输室新开通华为 SDH2.5G 传输及 DDF 一套,单机、系统均 已通过验收测试。在与三楼的既有交换机进行了5个2Mbit/s电路的对接后,问题出现。在两端设备网管中经常发现有 2Mbit/s 误码告警,致使对接失败。自环 测试传输和交换机都正常。检查时无意发现这几根 2Mbit/s 线有点发热,立即取 下该线,测试它们的外导体与 DDF

5、的地线之间的电压,竟然有 1V 之多,正常 应该为0V。此新开通的2.5G传输及DDF为局方新建骨干传输网,它们的地线 是按设计要求单独接在一组新设地线上的, 而三楼的既有交换机是接在通信站老 地线排上的,这两组地线之间未做连接处理。这两组地线相距甚远, 由于土质及 地理环境的不同,造成地电位不相等。此地电位差在 2Mbit/s 线的外导体间产生 电流,对设备的 2Mbit/s 接口电路造成干扰,而使设备产生误码。征得局方及设 计同意后,用两根 250mm2 的铜线将这两组地线在室外相连,此故障消失。3、2Mbit/s 配线长度超标某通信站在将三楼交换机的 2Mbit/s 电路倒接进二楼传输室

6、的中兴 SDH2.5G 传输后,经常出现LOSS告警,致使对接失败。由于两端设备均为既有设备,而 且其他业务正常,故可排除设备本身及地线的问题,原因可能出在这些 2Mbit/s 配线上。检查发现,虽然交换机和传输设备的直线距离不超过80 米,但施工时为了将 2Mbit/s 电缆布放在既有槽道内以显得整齐美观,这些 2Mbit/s 电缆足足 在房间内绕了一个大圈,长度接近 150米,而且采用的是 8 芯细缆。根据这种 8 芯细缆的技术要求, 传输长度不能超过 150米。可见长度已接近极限, 使 2Mbit/s 信号的衰减及延时过大而造成信号丢失。将 2Mbit/s 电缆更换为允许传输距离更 长的

7、 752 的单根同轴线,在不影响美观的前提下尽量缩短布线距离, 之后 LOSS 告警消失,对接成功。4、电源问题某通信站内新装一小型塑料外壳盒式路由器,通过 2 条 2Mbit/s 电路与华为 SDH2.5G传输相连,网管显示正常,而路由业务不正常,用“ ping”命令发现丢 包严重。 检查发现路由器物理端口正常启动,但协议却经常中断。该路由器设备 通过外接简易 12V 电源供电,根本就没有接地,加之外壳也是塑料的无地可接, 怀疑可能存在接地问题, 导致对接失败。 用万用表测量路由器的 2Mbit/s 电缆和 传输设备 2Mbit/s 电缆屏蔽层的电压,发现最高时有 1V 左右。问题就在这里,

8、 同轴电缆的外导体一般两端均接地, 如果由于接地不好或者没接地, 就会使两端 设备的 2Mbit/s 同轴电缆的屏蔽层之间存在电压差, 连通后将在屏蔽层上产生电 流,从而对信号产生影响,并最终影响业务。打开路由器塑料外壳,在电路板的 公共参考点上焊接一根地线, 和传输设备的地线相连后, 发现协议端口可以正常启动,问题解决5、时钟问题某通信站有一套 D/I 设备 ,主要给沿线各中间站提供专用电话,通过自己内置的PDH 34M传输进行组网,由于34M传输设备经常损坏维护成本太高,局 方决定停用全部 34M 传输设备,利用新开通的中兴 SDH622Mbit/s 传输对 D/I 进行组网。 但是在将

9、D/I 设备接进中兴传输后,传输网管出现误码告警,而 D/I 网管却正常。检查地线、电源及 2Mbit/s 配线均正常, 而且各自自环测试也正常。 用示波器观察 2Mbit/s 波形,中兴 2Mbit/s 的正常, D/I 的波形明显有点超出了 眼图的范围。看来问题就在这,传输发出的信号可以被 D/I 接收,而 D/I 发出 的信号由于超出了眼图的范围而不能被传输设备良好地接收。 更换 D/I 的相关单 板也无济于事。考虑到 D/I 与自己内置的 PDH 传输可以良好对接,而用外置的 SDH 传输却不成功,会不会是时钟的问题?在 D/I 设备的背板上发现有 1 路时 钟输入和 1 路时钟输出接口。试着用一根同轴线将中兴传输的时钟输出接口与 D/I 的时钟输入接口连起来, 2 分钟后传输网管误码告警消失。用用示波器观察 D/I 的 2Mbit/s 波形,已在眼图范围内。可见此故障就是由于 D/I 设备得不到传 输的时钟而处于自由振荡状态, 致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