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八年级(下)月考物理试卷题号一一三四五总分得分、单选题(本大题共 12小题,共24.0分)9.在下列轻质的简单机械中,用i0N的拉力能将重i5N的物体竖直提起的可能是()一个定滑轮一个动滑轮杠杆1 .手托一个鸡蛋并匀速举高1米,手对鸡蛋做的功约是()A. 0.5 焦B. 5 焦C.50 焦2 .能分辨出琴声和笛声,主要是依据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3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是45。,则折射角可能是()A. 0B. 30C.454 .在图所示的各杠杆实例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和B.和C.D.和D. 500焦D.频率D. 55i0.小王同学用一个距离手 3m高的定滑轮拉住重
2、i00N的物体,从滑轮正下方沿水平方向移动4m,如图所示,若不计绳重和摩擦,他至少作了多少功(A. 200 JB. 300JC. 400JA.若不考虑滑轮重和D. 500J。11.在处于平衡状态的杠杆上再加上一个力,杠杆仍处平衡状态,则()A.这个力在动力的一边B.这个力在阻力的一边C.这个力通过支点D.题设条件不可能存在5. 在图中,分别用力 Fi、F2、F3匀速提起物体摩擦,则三个力的大小关系是()A. Fi = F2=F3B. Fi = F2>F3C. Fi=F2V F312.如图所示,重为 G的均匀木棒0A能以。为转轴自由转动,现用力 F作用于 木棒A端,使木棒O在水平平衡,当力
3、F由图示方向逐渐转到竖直向上方向 时力F的大小()A.保持不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B. 一直增大7小题,共24.0分)C. 一直减小D.先增大,后减小第2页,共8页D. Fi< F2VF3的性质,物理学中把这种性质叫做13. 一切物体不论它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都具有一种 它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 ,它只和 有关。D. F2<Fi<F3D.6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铅球运动员将铅球推出去,运动员对铅球没有做功B.人提重物,使重物沿水平方向移动一段距离,提力对重物做了功C.重物竖直下落,重力做了功D.小球在光滑桌面上移动一段距离,桌面对小球的支持力做了功7 .如图所示,用三个
4、滑轮分别拉同一个物体,沿同一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所用的拉力分别是 Fi、F2、F3,比较它们的大小应是,不计滑轮重和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tai'A. Fi>F2>F3B. Fi<F2<F3C.F2>Fi>F38 .甲、乙两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假如把他们的运动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处理,他们同时从起跑线起跑,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在下图中分别 作出的在这段时间内两人运动路程 S、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14 .杠杆的平衡是指杠杆处于静止或 状态。力臂 在杠杆上,力的作用点 在杠杆上(后15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 和。小李扛
5、100牛的一箱苹果在水平地面行走,20秒内走了 10米,小李对苹果做的功为 焦。然后他又沿着楼梯走到 10米高的四楼,则登楼过程中小李对苹果 的功为 焦。16 .如图所示,OA是轻质杠杆,已知 OB=2AB, B点所挂重物的重力为 6牛,;卜;A端竖直向上拉着,杠杆处于水平静止状态,则力 F的大小为牛。 8"此时杠杆为 杠杆(选填“省力”或“费力”)。保持作用点不变,力当力F向左倾斜时,为使杠杆仍然保持水平静止, 则力F的大小将 11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17 .如图所示,质量不计的杠杆 AOCB,支点为。点,OA=CB=40厘米,OC=30 、一。 厘米,如在A
6、端挂50牛的重物,在b点最少施加 牛的力才能使 AO保持水平,该力方向为。r I18 .水平地面上的甲、乙、丙三小车同时同地在同一.( -直线做匀速运动,甲、乙的 s-t图象,如图所示,可 ;乙的速度为 米/秒:运动6秒时,甲、乙的J .二1二距离为0.9米,甲、乙的运动方向 (选填“相 4同”或“相反”):若运动12秒时,丙、乙两车_相距0.4米,则丙的速度一定 甲的速度(选 J ?止£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甲丙两车相距为 米。12.0 分)23.20.24苹果在空中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空气阻力的大小恒21.F的用A在水平面上匀22.25.26.28作图题在图中F3
7、.5N物体重NoA的重力为50牛当杠杆平衡时,作用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的像。重为5牛的物体静止在斜面上。用力的图示法画出物体受到的如图乙所示,滑轮重0.5N0.2米,杠杆所受阻力 F2为60牛把一个质量为0.3kg的苹果竖直向上抛出 为0.5牛,方向始终与运动方向相反。求: 苹果受到的重力;苹果在下降过程中所受合力大小和方向。滑轮重量忽略不计),所用的拉力在图中标出该Vt轮的支点O和动力臂19.如图甲所示,工人师傅用 滑轮提起100牛重物时为牛,如果物体上升距离为 3米,则拉力做功OA=2OB时,为使轻质杠杆保持水平平衡物体A受到的擦力f。绳子自由端的移动速度 v拉力F做了多少焦的
8、功?如图所示杠杆在力 Fi、F2即 力Fi的力臂Li以及阻力F2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10牛 速移动了 4米,所用的时间是10秒,:计算题(本大题共 3小题,共16.0分) 某轻质杠杆的动力臂为 0.6米,阻力臂为 在杠杆上的动力 F。30.若小组同学研究“使用动滑轮匀速提起物体时,所用竖直向上拉力F的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他按图所示方式用两个重力不同的滑轮行实验,并将相应的滑轮重G滑,切体G物和拉力F的大小记录在表一、表二中,为了进一步研究,他们计算了每次实验中物体所受重力的变化 量4G物与所用拉力的变化量 AF,并将结果记录在表一、二的后两列中。表一:G滑=2牛第9页,共8页五、实验
9、探究题(本大题共 4小题,共24.0分)27 .某同学研究杠杆的使用特点,他先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提三个钩码。然后在杠杆上挂三个相同的钩码, 且保持位置不变,他三次用弹簧测力计提着杠杆使杠杆水平静止,研究过程如图所示,请仔细观察图 中的操作和测量结果,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1)比较图(a)、( b)或(a)、( c)或(a)、( d),可知:使用 可以省力。(2)比较图中(b)、 (c)、(d)可知:杠杆平衡时, 。28 .在做“探究杠轩平衡条件”的实验时,用的器材有: 的杠杆、铁架台,细线、弹簧测力计及 等,实验前,首先把杠杆的 支在铁 架台上,如图甲所示且保持静止不动, 此时杠杆处于 状态(
10、选填“平 衡”或“不平衡”)。接着应该向 (选填“左”成“右”)调节,使杠杆在 位置平衡,其目的主要是 。挂上钩码后, 发现杠杆不平衡,则应改变。本实验的结论是:杠杆平衡时,动力实验序号G物(牛)F (牛)G物(牛)F (牛)111.500222.010.5343.031.5464.052.5585.073.5表二:G滑=4牛实验序号G物(牛)F (牛)G物(牛)F (牛)623.000744.021.0865.042.0986.063.010107.084.0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 F与G物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用动滑轮匀速提起物体,O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
11、的初步结论是:使用动滑轮匀速提起物体,当 G物相等时,G滑越大,F越大。根据表一、二中前三列的数据及条件,请判断:按图所示方式使用动滑轮匀速提起物体,若要省力, 需满足的条件是。定量分析比较表一、二中 AF与云物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发现其满足的数学关系式为 x动力=阻力科力臂。该同学在学习了机械功后,认为力x力臂的单位恰好是“牛 x米”,那么就可以将“力x力臂的单位合写成“焦”。认为该同学的认识是 的(选填“正确”或“错误”)。29 .在焦距为15厘米、25厘米或35厘米的凸透镜中选择一个放置于光具座的50厘米刻度处,如图所示,实验时调整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与烛焰的中心在 ;为了方便探究凸透镜
12、成像的各种可能,根 据题中条件,应选用焦距为 米的凸透镜,保持蜡烛与凸透镜在图中位置不变,为了找到烛焰清 晰的像,光屏应在光具座的 厘米刻度范围内移动。找到清晰的像后,继续保持蜡烛与凸透镜在 图中位置不变,用焦距为10厘米的透镜替换原凸透镜后,应将光屏所向 移动(选填“左”或“右”),才能在屏上得到 的像(选填“缩小” “等大”或“放大”)。答案和解析1 .【答案】A【解析】解:根据物理常识可知,1个鸡蛋的重力约为 0.5N,手托一个鸡蛋并匀速举高 1米,则手对鸡蛋做的功约为:W=Gh=0.5NX1m=0.5J。故选:Ao1个鸡蛋的重力约为 0.5N,举高1m,根据公式 W=Gh可求做的功。本
13、题考查做功的计算,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难点是对鸡蛋重力的估测。2 .【答案】C【解析】 解:不同乐器的材料和结构不同,能分辨出琴声和笛声,主要是依据声音的音色不同,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o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与发声物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一般不同物体发声的音色是不同的。本题考查学生对音色定义的理解情况。学习声音部分的知识学生应该从基础知识入手。3 .【答案】B【解析】解:由光的折射定律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由于入射角等于45。,所以折射角小于45°,故CD选项错误;又因为当光线垂直射入时,入射角等于折射角,都为0°,故A选项错
14、误,B选项正确。 故选:B。根据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一种透明介质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不 变。本题主要考查了光的折射规律的内容,同时还要熟练掌握入射角的概念。解题时应分清入射角和折射角的 关系。4 .【答案】C【解析】解:A、独轮车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B、羊角锤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C、镣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D、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选:Co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先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 的杠杆。此题考查的是杠杆的分类
15、和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但费距离;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费力但省距离;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既不省距离也不省力。5 .【答案】B【解析】 解:由图可知,F尸G, b图中的滑轮是定滑轮,故 F2=G, c图中的滑轮是动滑轮,故 F3=0.5G, 故选:B定滑轮的轮轴是固定的,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的轮轴与物体一起运动,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本题通过比较作用力的大小考查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属于基础题目。6 .【答案】C【解析】解:A、运动员用力将铅球推出且铅球还未离开手的过程中,铅球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运动员对铅球做功,故
16、A错误。B、人提着重物是力是向上的,水平通过一段距离,虽然有力也有距离,但是距离不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 所以提力对重物没有做功,故 B错误。C、重物竖直下落,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小球在重力方向上移动了距离,所以重力做了功,故C正确。D、桌面对小球的支持力是向上的,但小球没有在支持力方向上移动距离,所以桌面对小球的支持力不做功,故D错误。故选:Co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在该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本题考查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力是否做功的判断,该注意三种不做功的情况:一是有力没距离;二是有距离没力;三是有力有距离,但力的方向与通过距离相互垂直。7 .【答案】D【解析】解:不计滑轮重
17、和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用三个滑轮分别拉同一个物体,沿同一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设物体与地面的摩擦力为f,左滑轮为定滑轮,由定滑轮的特点可知,拉力F尸f;中滑轮为动滑轮,F2作用在绳端,由动滑轮的特点可知,拉力F2=f;右滑轮为动滑轮,F3作用在动滑轮的轴上,滑轮受到向左的拉力F3等于向右的力2f,即F3=2f;所以可得:F2VF1VF3;故选:Do定滑轮的特点: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的特点: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但费距离。本题考查了动滑轮和定滑轮的特点,要利用好条件“不计滑轮重和绳
18、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属于基础题 目。8 .【答案】B【解析】解:由题意知甲乙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与乙的速度保持不变,在相等时间t内S甲vS乙,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符合条件的图象是B。故选:B。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他们的路程随时间均匀增加, S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他们的速度v保持不变, v-t图象时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由图知在相等时间t内,甲的路程S甲小于乙的路程S乙,即S甲VS乙,由v=知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本题考查了匀速直线运动是路程时间图象与速度时间图象,物理学上经常用图象反应物理规律,我们要学 会读图、识图。9 .【答案】D【解析】解:因为10N的拉力要提起重15
19、N的物体,使用的机械一定是能省力的机械,而在动滑轮、定滑轮、杠杆中,只有定滑轮不能达到省力的目的,所以用10N的拉力不能提起重15N的物体。故一个动滑轮、杠杆都可以达到目的。故选:D。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的情况下;定滑轮不省力,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使用杠杆可以省力,也可以费力。此题主要考查了动滑轮、杠杆的省力特点,注意使用定滑轮一定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动力方向。10 .【答案】A本题考查了杠杆的定义和杠杆平衡的判断,是一道基础题目。15.【答案】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0 1000【解析】 解:滑轮为定滑轮,不省力,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则拉力F=G=100N;利用勾股定理计算绳
20、子现在的长度L=j£+Tm=5m,则绳子被拉力拉长了 2m,W=FS=100NX2 m=200J故选:Ao首先确定滑轮为定滑轮,不省力,拉力等于重力,然后通过勾股定理算出拉力移动的距离,利用功的公式计算就可。通过这道题,我们要注意学科之间的联系,特别是数理化之间的知识联系。11 .【答案】C【解析】解: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有:F左XL左=5右1右;在杠杆的一边添加一个力 F后,若杠杆仍然平衡,则必须满足F左XL左=F右凡右的条件;所以所加力F的力臂必为0,根据力臂的定义,这个力一定通过支点,故选Co故选:Co杠杆平衡时满足:动力 3力臂=阻力科力臂,若在杠杆的任何一边添加一个力,杠杆仍
21、处平衡状态,则这个力的力臂一定为 0,否则杠杆不再平衡(力可以作用在左边也可以作用在右边,但关键是力臂为0)。本题考查杠杆平衡条件的运用及对力臂的理解,关键是弄清所加的力对杠杆的转动没有效果,其力臂必为 零。12 .【答案】C【解析】解:由题意可知,木棒始终在水平位置平衡,木棒的重力是阻力,则阻力G与阻力臂Lg不变,由图示可知,动力由图示方向逐渐转到竖直向上方向时,动力臂 L变大,由杠杆平衡条件得: GXLg=F XL,所 以动力会变小。故选:Co木棒始终在水平位置平衡,木棒的重力是阻力,阻力与阻力臂不变,分析力的方向改变时动力臂如何变化,然后由杠杆平衡条件判断力如何变化。本题考查了杠杆平衡条
22、件的应用,分析出动力臂如何变化是正确解题的关键,应用杠杆平衡条件即可正确 解题。13 .【答案】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惯性属性质量【解析】 解:由惯性的定义可知,一切物体不论它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都具有一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 变的性质,叫做惯性,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只和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故答案为: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惯性;属性;质量。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惯性大小只跟物 体的质量大小有关,跟物体是否受力、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都没有关系,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惯性现象的理解,惯性现象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
23、,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学习中要注意联系实际,用所学惯性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14 .【答案】匀速转动不一定一定【解析】 解:杠杆的平衡是指杠杆处于静止或匀速转动状态;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简单地说,就是“点到线”的距离,而不是“点”到“点”的距离, 所以力臂不一定是杠杆的长度,也不一定在杠杆上,而力的作用点一定在杠杆上。故答案为:匀速转动;不一定;一定。能够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杠杆静止或做匀速转动时处于平衡状态;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有的力臂在杠杆上,有的不在杠杆上,要根据不同杠杆,具体分析。【解析】 解:(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
24、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2)小李扛100牛的一箱苹果在水平地面行走时,小李对苹果的作用力是竖直方向上,而运动的距离是水平方向上,所以小李对苹果做的功为0J;沿着楼才I1走到10米高的四楼时,登楼过程中小李对苹果的功W=Gh=100NX10m=1000Jo故答案为: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0; 1000。(1)根据对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的了解可直接作答;(2)利用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判断小李是否对苹果做功,根据 W=Gh求出克服苹果重力做的功。本题考查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和功的计算,知道做功的必要条件是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力的方向上 移动距离,有力但和物体移动的距离垂直时
25、力不做功。16 .【答案】2省力增大【解析】 解:由图可知,当杠杆处于水平位置静止时,OA=AB+OB=3OB,FXOA=GXOB,二2N;由图可知,动力臂 OA阻力臂OB,可知FvG,即为省力杠杆;当力F向左倾斜时,如图所示,力 F的力臂会变短,即 F会增大。故答案为:2;省力;增大。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求出杠杆处于水平位置静止时拉力F的大小。根据动力臂与阻力臂之间的关系判定杠杆的类型;根据力臂的变化,由杠杆原理判定。本题考查杠杆原理的应用,基础性强,难度不大。17 .【答案】40过点B垂直于OB向下【解析】解:(1)连接OB就是最长的动力臂,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要使杠杆平衡动力方向过点B垂直于
26、OB向下,据此可画出最小的动力,如图所示:贝U: OB=bc+ (:铲而+ (40cm)2 =50cm,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拉力:G x 0A 5 ON x 40onF =ob = - =40 N。故答案为:40;过点B垂直于OB向下。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F1XL1 = F2XL2,在杠杆中的阻力、阻力臂一定的情况下,要使所用的动力最小,必须 使动力臂最长。而在通常情况下,连接杠杆的支点和动力作用点这两点所得到的线段最长,利用题目中所知数据可计算出力的大小。本题考查了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明确杠杆在平衡时,各个力臂的长度是解题的关键,找出最小力是解题 的关键,属于比较典型的题目。18 .【答
27、案】0.05 相反 小于 1.4或0.2【解析】 解:(1)乙在t=12s内运动的路程s乙=0.6m,乙的速度:v= =0.05m/s; t 12 s(2)由图象读出经过 6s时甲和乙通过的路程,s甲=0.6m, s乙=0.3m,且甲、乙的距离为 s=0.9m,所以判断 出甲、乙两车的运动方向是相反的;(3)由图象读出经过 12s时乙通过的路程,s乙=0.6m,且乙、丙的距离为 s' =0.4m,则丙通过的距离可能为s丙=0.2m,或s丙'=1 m,I丙的速度 V 丙=鲁=0.01m/s;或 v丙'=X=7770.083n/s,甲的速度:v甲=彳=0.1 m/s,所以丙
28、的速度小于甲的速度。(4) 12s 甲通过的路程 $甲=v 甲 t=0.1m/sX12s=1.2m,甲、乙两车的运动方向相反,乙在12s内运动的路程s乙=0.6m,故甲乙相距 1.2m+0.6m=1.8m,又知12s时,丙、乙两车相距 0.4m,所以,若乙丙同向,则甲丙相距 1.2m+0.2m=1.4m;若乙丙反向,则甲丙相距 1.2m-1m=0.2m。故答案为:0.05;相反;小于;1.4或0.2。(1)由图象读出乙运动的路程和时间,根据v=求出速度;(2)由图象读出经过 6s时甲和乙通过的路程,根据甲、乙的距离为0.9米,判断出运动方向;(3)由图象读出经过12s时乙通过的路程,根据丙、乙
29、两车相距0.5米,判断出丙的路程,求出丙的速度,再求出甲的速度,两者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答案;(4)利用速度公式求出 12s甲通过的距离,然后可得12s甲乙之间的距离,又知丙、乙两车相距,分乙丙同向和反向两种情况进行讨论求出甲丙之间的距离。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速度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读懂图象是解决此题的关键,根据题意对乙和丙的运动方向进行分类讨论是此题难点。19 .【答案】动 50 300 1【解析】解:(1)由图甲可知,滑轮随物体一起运动,所以该滑轮是动滑轮;摩擦、滑轮重量忽略不计,则拉力:F=1g=x100N=50N,拉力端移动距离:s=2h=2X3m=6m,拉力F做功:W=Fs=50N
30、4m=300J;(2)如图乙,不计摩擦,杠杆 B端受到的力:IIFb=2 (G 物 +G 动)=2 (3.5N+0.5N) =2N;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Fb>OB=Fa>OA,mtr Ffi X Off 2/V X 1",贝“ Fa=1NoOA 2故答案为:动;50; 300; 1。(1)定滑轮是指固定不动的滑轮,动滑轮是指和物体一块移动的滑轮;不计摩擦和滑轮自身重力,使用动滑轮省一半力;利用 s=2h求拉力端移动的距离;再利用W=Fs求拉力做功大小。(2)知道动滑轮重和物体重,因为不计摩擦,可以利用F= (G物+G动)求杠杆B端受到的力;又知道杠杆两边力臂关系,利用杠杆
31、平衡条件求在A端所加的力。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杠杆平衡条件和动滑轮特点的掌握和运用,利用好“使用动滑轮不计摩擦时拉力F= (G物+G动)”是本题的关键。20 .【答案】 解:由杠杆平衡条件得:F1Xh=F2>l2,即:F1X0.6m=60NX0.2m,则动力F1=20N。答:杠杆平衡时,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为20No【解析】已知动力臂、阻力臂与阻力大小,由杠杆平衡条件可以求出动力大小。本题考查了求动力大小,应用杠杆平衡条件即可正确解题。21 .【答案】解:(1)苹果受到的重力:G=mg=0.3kgM0N/kg=3N;(2)苹果在下降过程中,受到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受到的阻力f=0.5N,方向竖
32、直向上,则苹果受到的合力:F=G-f=3N-0.5N=2.5N,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同、即竖直向下。答:苹果受到的重力为 3N;苹果在下降过程中所受合力大小为2.5N,方向为竖直向下。【解析】(1)利用G=mg求苹果受到的重力;(2)同一直线上反方向二力的合成,大小等于二力之差,方向与较大的力的方向相同。本题考查了重力的计算、同一直线上反方向二力的合成,属于基础题目。22 .【答案】解:(1)由题知,物体做匀速运动,则拉力 F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 F=10N,如图所示,使用的是动滑轮,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f=2F=2X10N=20N;(2)拉力移动的距离:s=2 >4m=8m,s 8rn贝
33、u v= = =0.8m/s;(3)拉力做功:W=Fs=10NX8m=80Jo答:(1)物体A受到的擦力f=20N。(2)绳子自由端的移动速度 v=0.8m/s。(3)拉力F做了 80J的功。【解析】(1)由于物体匀速运动,拉力 F的大小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同;该滑轮为动滑轮,利用动滑轮 省力特点求摩擦力的大小;(2)知道物体移动的路程和时间,利用 v4即可求出速度;(3)知道物体移动的路程,计算拉力移动的距离,然后利用W=Fs公式计算拉力做的功。本题所用动滑轮是水平的,计算过程要注意,拉力的大小是摩擦力的一半,拉力移动的路程是物体移动的 路程的2倍(动滑轮由两股绳子拉着)。23 .【答案】
34、解:物体受到的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G=5N,选标度为2.5N,如图所示。G=5N【解析】画重力的图示首先要明确重力的三要素,再确立一定的标度,然后从物体的重心开始,沿竖直向 下的方向,画出力的大小画力的图示时要明确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然后确立标度,再按画图要求画出这个力。24 .【答案】解:由平面镜成像,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分别作出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 A'、B',连接A' B'即为物体 AB在平面镜 MN中的像。如图:【解析】(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大小相等、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左右互换,即像、物关于平面镜对
35、称;(2)分别作出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 A'、B',连接A' B'即可。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根据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只要作出像点对应的端点,连接即为物体。要严格 按要求做。25 .【答案】解:O为支点,过支点 。作Fi作用线的垂线段Li,即为动力臂;过力臂 L2的下端作它的垂线, 与杠杆OA的交点为力F2的作用点,方向斜向左下方,如下图所示:*1【解析】力臂是由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而画力时也可根据其作用线与力臂垂直这一特点,在已知力 臂的情况下,画出对应的力。画力臂与画力所依据的都是力的作用线与力臂垂直,这一点我们必须明确。26 .【答案】解:动滑轮
36、的支点 O在绳与轮最左边的接触点;Fi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为动力臂Li;物体对滑轮的拉力为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为阻力臂L2.如图所示:【解析】动滑轮实质是一个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动力臂为滑轮的直径,阻力臂为滑轮的半径。本题考查了力臂的画法,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是一条垂线段。27 .【答案】动力臂比阻力臂大的杠杆杠杆平衡时,在杠杆的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时,动力臂越大,动力越小【解析】解:(1)由图a、b或a、c或a、d,在阻力阻力臂不变时,用杠杆提起重物时,动力臂比阻力臂 大的杠杆,可以省力;(2)图中b、c、d,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时,动力臂越大,弹簧测力计示数越小,
37、所以在杠杆的阻力和阻力 臂不变时,动力臂越大,动力越小。故答案为:(1)动力臂比阻力臂大的杠杆;(2)杠杆平衡时,在杠杆的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时,动力臂越大,动力越小。(1)直接把三个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上,把三个钩码挂在杠杆上,根据动力臂和阻力臂关系,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判断省力情况。(2)杠杆平衡时,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动力臂越大,动力越小。比较两个图总结实验结论时,一定要比较两个图中不变量,不同量,分析不同量之间的联系。这是实验处理的能力,这种能力,学生都比较薄弱,一定要加强练习。28 .【答案】带有刻度 钩码中心平衡左平衡螺母水平便于测量力臂 移动钩码在杠杆上位 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错误
38、【解析】解:(1)在做“探究杠轩平衡条件”的时,要用带有刻度的杠杆,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实验时还要使用钩码;(2)实验前,首先把杠杆的中心支在支架上,杠杆静止在如图所示位置,因为此时杠杆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杠杆处于平衡状态;由图可知,杠杆左端偏高,可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主要目的是便于测量力臂;(3)进行探究时,不能调节平衡螺母,只能通过增减钩码个数改变拉力大小,或者通过调节钩码在杠杆上 的位置调节力臂大小,使杠杆重新平衡。(4) “焦”是功的单位,是力与力的方向通过的距离乘积;由于力与力臂垂直,所以力与力臂的乘积不是功,“力X力臂”的单位不能合写成“焦”,故
39、该同学的认识是错误的;故答案为:带有刻度;钩码;中心;平衡;左;平衡螺母;水平;便于测量力臂;移动钩码在杠杆上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错误。(1)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时,要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2)若杠杆处于静止状态,则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杠杆右端偏高,说明杠杆的重心在支点左侧,调节平衡螺母应使杠杆重心右移,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臂在杠杆上便于测量力臂大小;(3)实验过程中,不再使用平衡螺母调节杠杆平衡,而是通过改变力的大小和力臂的大小实现的;小臂”的单位物理量的变化。(4) “焦”是功的单位,是力与力的方向通过的距离乘积;由于力与力臂垂直,所以“力 不能合写成“焦”。此题是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在此实验中要知道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为了便于测量力臂。29.【答案】同一高度 0.15 6580左缩小【解析】 解:(1)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处,可以使像成在光屏中央;(2)如图所示,光具座的长度约为1m,凸透镜固定在 50cm刻度处,选择15cm的凸透镜进行实验才能方便观察物距大于 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急救知识与应急技能培训能力测评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建经济史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学术诚信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科研伦理与管理考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机械伤害防护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水体监测试题及答案
- 口语自我介绍 教学课件
- 特色酿酒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 医疗器械消毒效果评估优化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芯片抛光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昆山校医考试题库
- 8-教育系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工作方案及台账模板(2024-2026年)
- 2025年云南高考历史试卷解读及备考策略指导课件
- 2025至2030中国纤维素纳米纤维(CNF)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高清版)T∕CES 243-2023 《构网型储能系统并网技术规范》
- 山东淄博小升初数学真题试卷
- 网约车公司风险管理制度
- 企业丧事慰问管理办法
- 医院智慧管理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全文及附表
- 中国画基础知识课件
- 厨房燃气安全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