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水体监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20修订版),某河流断面溶解氧(DO)浓度为5.2mg/L,氨氮(NH₃-N)浓度为1.8mg/L,化学需氧量(COD)为18mg/L,该断面水质应判定为()。A.Ⅱ类B.Ⅲ类C.Ⅳ类D.Ⅴ类答案:B。解析:Ⅲ类水DO≥5mg/L,NH₃-N≤1.0mg/L(修订后放宽至1.5mg/L),COD≤20mg/L,该断面各指标均符合Ⅲ类标准。2.以下关于水体采样垂线布设的描述,错误的是()。A.河宽≤50m时,设1条中泓垂线B.河宽50-100m时,设左、右2条垂线(距岸1/3河宽处)C.河宽>100m时,设左、中、右3条垂线(距岸5-10m处)D.垂线布设需避开回流区和死水区答案:B。解析:河宽50-100m时,应设左、中、右3条垂线(中泓及距两岸各1/3河宽处),仅当河道均匀时可简化为2条。3.测定水中总磷(TP)时,常用的消解方法是()。A.硝酸-高氯酸消解B.碱性过硫酸钾消解C.硫酸-高锰酸钾消解D.盐酸-硝酸消解答案:B。解析:总磷测定采用碱性过硫酸钾消解,将各种形态磷转化为正磷酸盐,再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4.某湖泊富营养化监测中,若叶绿素a浓度为35μg/L,总氮(TN)为1.2mg/L,总磷(TP)为0.08mg/L,依据《湖泊(水库)富营养化评价方法及分级技术规定》,该湖泊营养状态为()。A.贫营养B.中营养C.轻度富营养D.中度富营养答案:C。解析:叶绿素a≥10μg/L、TN≥0.5mg/L、TP≥0.02mg/L为富营养起始值;叶绿素a20-50μg/L、TN1.0-2.0mg/L、TP0.05-0.10mg/L对应轻度富营养。5.以下不属于生物监测指标的是()。A.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B.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B-IBI)C.发光细菌急性毒性(EC50)D.高锰酸盐指数(CODMn)答案:D。解析:CODMn是化学指标,反映水中还原性物质的总量;生物监测通过生物群落结构或生理反应评估水质。6.水样保存时,用于测定重金属(如Pb、Cd)的水样需加入()。A.硫酸(H₂SO₄)至pH<2B.硝酸(HNO₃)至pH<2C.盐酸(HCl)至pH<2D.氢氧化钠(NaOH)至pH>12答案:B。解析:重金属易吸附于容器壁或水解沉淀,加硝酸酸化(pH<2)可抑制水解并防止吸附,同时硝酸氧化性可保持金属离子价态稳定。7.自动监测站中,用于消除水样中悬浮物干扰的单元是()。A.采样单元B.预处理单元C.分析单元D.数据传输单元答案:B。解析:预处理单元包括过滤、除沙、均质等步骤,确保进入分析仪器的水样澄清,避免堵塞管路或污染传感器。8.以下关于BOD₅(五日生化需氧量)测定的描述,正确的是()。A.水样需在25℃±1℃下培养5天B.稀释水的溶解氧应接近饱和(8-9mg/L)C.测定前需接种驯化的微生物菌种D.适用于含高浓度有毒物质的工业废水答案:B。解析:BOD₅培养条件为20℃±1℃;清洁水样无需接种,污染水样需接种;高浓度有毒废水会抑制微生物活性,需稀释至无毒范围。9.某入海河流监测断面需同时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和《海水水质标准》,其监测因子应优先依据()。A.河流功能区类别B.入海河口混合区范围C.生态保护目标D.地方环境管理要求答案:C。解析:当标准交叉时,以保护敏感生态目标(如红树林、产卵场)为优先,综合两类标准的严格值确定限值。10.以下新兴监测技术中,用于大范围水体污染识别的是()。A.浮标式多参数传感器B.卫星遥感反演C.生物毒性在线监测仪D.手持便携式气相色谱仪答案:B。解析:卫星遥感通过光谱分析可覆盖数百至数千平方公里,识别叶绿素、悬浮物、油膜等污染特征,适用于大范围监测。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河流断面布设中,对照断面应设在污染源上游()米处,控制断面设在排污口下游()米处(或污染影响显著的位置)。答案:500-1000;500-1000(或根据河流流速调整,一般为污染物充分混合距离)2.《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将地下水分为()类,其中()类水以人体健康基准为依据,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答案:五;Ⅲ3.测定水中氨氮时,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的显色pH应控制在(),显色时间为()分钟,最大吸收波长为()nm。答案:11.8-12.4;10-15;4204.水样采集后,测定挥发酚的保存方法是(),测定氰化物的保存方法是()。答案:加磷酸(H₃PO₄)调pH至2,加硫酸铜(CuSO₄)抑制微生物;加氢氧化钠(NaOH)调pH≥12,4℃冷藏5.质量控制中,平行样测定的相对偏差应≤()(一般项目),加标回收率应控制在()范围内(痕量项目可放宽至70-130%)。答案:10%;80-120%6.湖泊垂向采样时,水深≤5m时,在()采样;水深5-10m时,在()和()采样;水深>10m时,增加()层采样。答案:水面下0.5m;水面下0.5m;水底上0.5m;15m(或温跃层)7.在线监测仪器的校准分为()校准和()校准,其中()校准需使用标准物质,()校准用于消除仪器漂移。答案:零点;量程;量程;零点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简述COD(化学需氧量)与BOD₅(五日生化需氧量)的区别与联系。答案:区别:①测定原理:COD是强氧化剂(重铬酸钾)在酸性条件下氧化有机物的耗氧量,反映总还原性物质(包括难降解有机物);BOD₅是微生物在20℃下5天内分解可生化有机物的耗氧量,反映可生物降解有机物的量。②测定时间:COD约2小时(消解+滴定),BOD₅需5天培养。③适用范围:COD适用于工业废水、复杂水体;BOD₅适用于生活污水、可生化废水(有毒废水需稀释)。联系:两者均反映水体有机污染程度,BOD₅/COD比值可判断废水可生化性(>0.3为可生化);COD通常大于BOD₅(难降解有机物不被微生物分解)。2.说明河流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及各类断面的作用。答案:布设原则:根据河流功能、污染源分布、水文特征,结合生态保护目标确定断面位置。断面类型及作用:①对照断面:位于污染源上游未受污染区域,反映河流背景水质,用于与其他断面比较。②控制断面:位于污染源下游污染物充分混合处(一般距排污口500-1000m),监测污染影响程度,评估治污效果。③消减断面:位于控制断面下游,河流自净后水质恢复区域,反映污染扩散与自净能力。④背景断面:远离人类活动的清洁区域(如源头),反映流域自然本底值。3.现场监测与实验室监测的差异及互补性体现在哪些方面?答案:差异:①时效性:现场监测(如DO、pH、电导率)可实时获取数据,实验室监测需采样、运输、分析(滞后数小时至数天)。②参数范围:现场监测多为易变参数(溶解氧、温度)或简单指标;实验室监测可测复杂参数(重金属、有机物、营养盐)。③精度:实验室监测通过严格前处理和仪器分析(如ICP-MS、HPLC)精度更高,现场仪器(如便携式分光光度计)受环境干扰可能误差较大。互补性:现场监测为应急预警(如突发污染)提供即时数据,指导采样布点;实验室监测对现场快速检测结果进行验证,提供高精度数据用于长期评价。两者结合可实现“快速筛查+精准定量”的全流程监测。4.生物监测相比理化监测的优势是什么?常用的生物监测指标有哪些?答案:优势:①综合性:生物对污染的响应是长期、累积的,反映水质的综合生态效应(理化指标仅反映瞬时浓度)。②预警性: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如敏感物种消失)早于理化指标超标,可提前预警生态风险。③经济性:部分生物指标(如浮游植物密度)无需复杂仪器,监测成本较低。常用指标:①生物群落结构: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B-IBI)。②生物生理指标:鱼类血清酶活性(如乙酰胆碱酯酶抑制率反映有机磷污染)、藻类叶绿素a浓度(反映富营养化)。③毒性测试:发光细菌急性毒性(EC50)、斑马鱼胚胎致畸率(反映致毒物质)。5.简述水质自动监测站的组成及运维关键要点。答案:组成:①采样单元:包括水泵、管路、流量计,用于连续采集代表性水样。②预处理单元:过滤、除沙、恒温(25℃±1℃),确保水样符合仪器分析要求。③分析单元:多参数分析仪(如CODcr、NH₃-N、TP、TN、DO)、传感器(pH、电导率)。④控制单元:PLC控制器,协调各单元运行,设置校准频率(通常每日零点校准,每周量程校准)。⑤数据传输单元:通过GPRS/5G将数据上传至监控平台,支持远程反控。运维要点:①定期校准:使用标准溶液(如100mg/LCOD标准液)验证仪器准确性,误差>5%时需调试。②管路维护:每月清洗采样头(防堵塞)、更换过滤膜(0.45μm),避免生物附着(投加少量次氯酸钠)。③试剂管理:检查试剂有效期(如纳氏试剂保质期3个月),避免过期导致显色异常。④数据审核:人工比对实验室同步监测数据(偏差>10%时标记为可疑),分析仪器漂移原因(如温度波动、光源老化)。四、案例分析题(20分)某南方城市河流(平均河宽60m,流速0.3m/s)近期出现黑臭现象(群众反映有异味、水面漂浮泡沫),环保部门需开展应急监测。假设你是监测项目负责人,请设计详细的监测方案(包括监测因子、采样布点、时间频率、分析方法、数据评价及污染原因推断)。答案:一、监测因子确定根据黑臭水体特征(厌氧环境、有机物腐败),必测因子:①理化指标:DO(溶解氧)、CODcr(化学需氧量)、NH₃-N(氨氮)、硫化物(S²⁻)、透明度、氧化还原电位(ORP)。②特征污染物:结合周边污染源(假设存在居民区和小型印染厂),增加挥发酚(印染废水特征)、石油类(可能的交通源)、色度。二、采样布点河流属中河(50-100m宽),设左、中、右3条垂线(距左岸15m、中泓30m、右岸15m),每条垂线在水面下0.5m处采样(水深约2m,无需分层)。具体断面:①对照断面:上游500m(未受污染段),1个断面。②控制断面:印染厂排污口下游500m(污染物混合区)、居民区排水口下游300m,各设1个断面。③黑臭核心区:群众反映最强烈的河段(长约200m),设3个加密断面(间隔50m)。④消减断面:下游2000m(自净后区域),1个断面。三、时间频率应急监测需连续3天采样(覆盖昼夜变化),每天08:00(早晨,DO最低)和16:00(下午,微生物活动旺盛)各采样1次,避开强降雨(避免地表径流干扰)。四、分析方法①DO:便携式溶解氧仪(哈希HQ40d,膜电极法,精度±0.1mg/L),现场测定。②CODcr:重铬酸钾法(HJ828-2017),实验室消解(165℃,15min)后分光光度法测定。③NH₃-N: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HJ535-2009),显色后420nm比色。④硫化物: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HJ1226-2021),现场加乙酸锌固定,24小时内测定。⑤透明度:塞氏盘法(直径20cm,刻度精度1cm),现场观测。⑥ORP:便携式氧化还原电位仪(雷磁pHS-3E),校准后现场测定(参比电极:Ag/AgCl)。五、数据评价依据《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判定标准:①DO<2.0mg/L(厌氧),NH₃-N>8.0mg/L(有机物分解产物),透明度<25cm(悬浮物多)。②结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20)Ⅴ类标准(COD≤40mg/L,NH₃-N≤2.0mg/L),评估超标倍数。六、污染原因推断假设监测数据:对照断面:DO=7.2mg/L,COD=15mg/L,NH₃-N=0.8mg/L(达标)。控制断面(印染厂下游):DO=1.1mg/L,COD=280mg/L(超标6倍),NH₃-N=12mg/L(超标5倍),挥发酚=0.15mg/L(远超Ⅴ类标准0.01mg/L)。黑臭核心区:透明度=12cm,硫化物=0.3mg/L(臭鸡蛋味来源),ORP=-150mV(强还原环境)。推断原因:①直接污染源:印染厂未达标排放(挥发酚、高浓度COD),居民区生活污水直排(高NH₃-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佳木斯市人民医院劳动法律法规专项考试
- 2025年医院投诉管理制度
- 2025年信号扩展检测设备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下半年广东佛山市规划城建档案馆佛山市城市规划展览馆招考1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爆破作业人员培训考核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下半年广东中山市南头镇人民政府所属事业单位第二期招聘工作人员10人重点基础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2.《我是什么》同步练习(含答案)
- 2025年下半年广东东莞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下属事业单位招聘博士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医疗三基三严考试题库带答案
- 2025年新药品管理法培训试题含答案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越野车散热风扇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2025黑龙江绥化市公安局招聘辅警104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全市网格员业务知识培训课件
- 第六课週末は何をしますか语法课件-高中日语华东理工版新编日语教程1
- 棕熊奇遇自然启示
- 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数学试题(无答案)
- 课堂评课标准及方法指导手册
- DB44-T+2720-2025高速公路养护作业交通组织管理技术规范
- 幼儿园小班语言儿歌《秋妈妈与果娃娃》课件
- 2025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
- 2.3二次根式(第2课时)(教学课件)数学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