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与电子技术_第1章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_第1页
电工与电子技术_第1章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_第2页
电工与电子技术_第1章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_第3页
电工与电子技术_第1章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_第4页
电工与电子技术_第1章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电工与电子技术上册电工技术部分共8章第1章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第2章电路的分析方法第3章电路的暂态分析第4章正弦交流电路第5章三相电路第6章磁路与铁心线圈电路第7章交流电动机第10章 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下册 电子技术部分共 6章第14章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第15章基本放大电路第16章集成运算放大器第18章直流稳压电源第20章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第21章 触发器和时序逻辑电路各章节基本要求和重点容:第1章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基本要求:1 . 了解电路模型及理想电路元件的意义;2 .理解电路变量(电压、电流及电动势)参考方向(及参考极性)的意义3 .理解电路的基本定律 (“QT KCL及K

2、VL)弁能正确地应用;4 . 了解电源的不同工作状态(有载、开路 及短路)及其特征;5 .理解电气设备(或元件)额定值的意义;6 .能分析计算简单的直流电路及电路中各点的电位。重点容:电路变量参考方向(及参考极性)基本定律(“Q: KCL及KVL)的正确应用。Q U RI:KCL :I0,或1 入 11出KVL : U 0或 U升 U降例1.1】在图示电路中,US , I S均为正值,其工作状态是(a)电压源发出功率(b)电流源发出功率电压源和电流源都不发出功率“+”端流出,为电源发出功 率;用电流、电压的实际方向判别。如果二者方向相反,电流从是负载吸收功率。 所以答案为(a)电压源发出功反之

3、则第2章电路的分析方法基本要求1、 掌握用支路电流法、叠加原理和戴维南定理分析电路的方法2、 理解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重点容:2?电阻中的电流I叠加原理和戴维南定理【例2.1】应用戴维宁定理计算图中【解】(1)将2?电阻断开。求开路电压Ub2AU ab0 Uac U cd Udb 2(2)将二端网络ab除源,得无源二端网络,如图所示。求等效电阻10126VR)1A和0.4 Q分别为两个电压源"军 用基耳霍夫电流定律列独立结点电流方程,取a点为Ro(3 )画出戴维宁等效电路。U aboRo2【注意】戴维宁定理的解题步骤。【例2.2】试用支路电流法求所示电路中的各支路电流。0

4、.8 Q 的阻。10I I,I2用基耳霍夫电压定律列独立回路电压方程120 0.8Ii 0.4I116 0.41 2 4IIi 9.38A, I 28.75A,I28.1A第三章电路的暂态分析基本要求1 .理解电路的暂态与稳态,以及电路时间常数的物理意义;2 .掌握一阶线性电路的零输入响应及在阶跃激励下的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的分析方法。 重点容:RC电路的响应要点:换路定则与电路电压、电流初始值的确定( 1 ) 换路定则uC (0 ) uC (0 )ii(0 ) iL(0 )(2) 应用换路定则确定电流、电压初始值的方法首先求出换路前稳态电路中储存元件电感中的电流iL( ° )和电容两

5、端的电压uc(0 );对换路后的电路,应用换路定律,将电感元件用理想电流源iL(0 )代替,将电容元件用理想电压源Uc(° )代替,然后计算各支路的电流和元件端的电压,即为所求初始值。 t(3) “三要素法”f (t) f( ) f (0 ) f( )e _【例3.1】电路如下图所示,开关 S长期合在a上,如在t 0时把它合到位置b后,试求Uc。S(t 0)IUr 3 1k + b()5V2k n 3I Uc03V【解】Uc(0)产2 5即Uc(0 )Uc (0 )10V '3Uc()2 3 2V1 2RC (1/2)k 3 2msUc Uc ( ) Uc (0 ) Uc()

6、 tt/10、一一 4 一_2 (-2)e 2 e V3 3第4章正弦交流电路基本要求:1 .理解正弦量的三要素,特别是有效值和相位差;2 .熟悉正弦量的各种表示方法以及相互间的关系;3 .掌握单一参数的电压、电流之间的关系,弁掌握用相量法计算简单的交流电路的方法;4 .掌握有功功率和功率因数的计算,了解瞬时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的概念和提高功率因数的经济意义。本章重点:单一参数的电压、电流之间关系的相量表示;交流电路的分析计算方法:相量图和相量式。要点:单一元件交流电路特性基本关系列表如下:设i .21s in t l msi nt电路参数RLC电压 电流 关系瞬时值UR Ri R I m

7、 sin t.di ul L dt XLlmSin( t 90 )1 uc idt CXc I m sin( t 90 )有效值Ur IRU l I L IX l1 Uc IIX c相里式Ur IRU LjlXLUcjlXc相量图相位差Ur和i同相u L超前i 90角Uc滞后i 90角启功功率2U 2Pr ui I 2rR00无功功率0Ql Uli2u L21XL XlQcUcI2UC2I X C Xc【例4.1】RLC串联电路如下图所示,已知: u 220: 2s in 314tV , R 30 , L 127mH ,电流i的瞬时值表达式;(2)电压Ulr的有效值Ulr.C:R2(XlXc)

8、2.30(40 80) 2 5053.1(53.1 )53.1【解】XlL 314 127m40Xc80314 4030i .21 sin(314tJ 4.4,2sin(314t 53.1 )A(2) ZlrX£302-402 50【解】设 u AB为参考相量,即:Uab 100 0 VIi 10A I i 超前 Uab90画相量图如下:由相量图可求得:100:52 5210、. 2 代 12 滞后 Uab45I =10 AUl I Xl 100VU l超前190由相量图得V 141VAB第五章三相电路基本要求:掌握三相电路中相电压(相电流)与线电压(线电流)在对称三相电路中的相互关

9、 系。理解三相四线制电路中单相及三相负载的正确联接,了解中性线的作用。【例5.1在线电压为380V的三相电源上,接两组电阻性负载,如图示,求线路电流。U lr Zlr I 50 4.4220V【例4.2】如图电路中已知:Ii-10A、LAB_100V,求:总电压表和总电流表的读10其电阻RL = 8得最大功率时的变压器变比和最大功率值;【解】获得最大功率时:求:(1)扬声器获(2)扬声器直接接入 信号源获得的功率。与相电压同相位。形负载线电流,相位上滞后相电流3038h ,3Ip 10 3A根据相电压与线电压的相位差,相电压滞后于线电压30°,可见Iy与Il同相位,于是有I Iy I

10、l 22 10 3 =39.3A第六章磁路与铁心线圈电路学习要求:(1) 了解磁性材料的磁性能以及磁路中几个基本物理量的意义和单位(2) 了解分析磁路的基本定律(3)理解铁心线圈电路中的电磁关系、电压电流关系以及功率与能量问题,特别要掌握U 4.44 fN m这一关系式(4) 了解变压器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名牌数据、外特性和绕组的同极性端,掌握其电压、电流、阻抗变换功能本章重点:变压器及交流铁心线圈电路【例6.1】有一音频变压器,原边连接一个信号源,其 E=120 V,阻R0 =800 ,变压器副边接扬声器,Rl R。800Rl,RlPmax(R E Rl )2Rl4.5WE 2 P (-)

11、2Rl 0.176 WRo Rl第8章交流电动机基本要求1 . 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构造、转动原理;2 .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和起动、反转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3 . 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调速及制动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4 .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铭牌数据及工作特性。本章重点: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和起动、反转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例8.1】某四极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额定功率为 30kW额定电压为380 V,八形接法,频率 为50 Hz。在额定负载下运行时,其转差率为 0.02,效率为90%线电流为57.5 A,试求:(1)转子旋转磁 场对转子的转速;(2)额定转矩;(3)电动机的功率

12、因数【解】根据p = 2得n=1500 r /min,当额定运行时,转速为刖刃*1 n) = 1500(1 0.02) = 1470 r / min(1) 转子旋转磁场对转子的转速即为转差n2=An= 1500-1470 =30 r /min(2) 额定转矩Tn9550 也nN9550301470195N m cos n3Un|nPN3U N 1 N N30 103 0.88 3 380 57.5 0.9第10章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基本要求1. 了解常用控制电器的基本结构、动作原理及控制作用,弁具有初步选用的能力2. 掌握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的直接起动和正反转的控制线路。3. 了解行程控制和时间

13、控制的控制线路。本章重点: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的直接起动和正反转的控制线路。教材P276和P277学习要求第 14 章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101 .理解PN结的单向导电性;2 . 了解二极管、稳压管和晶体管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和主要特性曲线,理解主要参数的意义;3 .理解晶体管的电流分配和放大作用;4 .会分析含有二极管的电路。本章重点:晶体管的电流分配和放大作用;会分析含有二极管的电路。P12 例 14.3.2第15章基本放大电路学习要求1 ?理解共发射极单管放大电路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静态工作点的估算,掌握微变等效电路的分析方法,理解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概念;2 ?理解射极输出器的基

14、本特点和用途;3? 了解多级放大的概念。本章重点:微变等效电路法,会画微变等效电路图。教材P60-P61四中常见的交流放大电路例题:P36 例 15.2.1P42 例 15.3.1P50 例 15.4.1 例 15.4.2第16章集成运算放大器学习要求1. 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组成及其主要参数的意义;2. 理解运算放大器的电压传输特性,理解理想运算放大器弁掌握其基本分析方法3. 理解用运算放大器组成的比例、加减运算电路的工作原理;4. 理解电压比较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本章重点:比例、加减运算电路;电压比较器【例】电路如图所示,(1)写出【解】:(1)A1 : Uo16030 Ui12ui1

15、Uo与Ui1和Ui2的关系式。(2)计算平衡电阻R'oA2 : Uo2604030)40 40 Ui2601.5Ui2 2Uoi 1? 5Ui2uo1302( 2)U ii 1.5Ui2 4uii2负载电阻Rl 400,负载两(2)R,30/6020K第18章直流稳压电源 学习要求1. 理解单相整流电路和滤波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参数的计算2. 了解稳压管稳压电路和串联型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3. 了解集成稳压电源的应用。本章重点:单相整流电路和滤波电路参数的计算【例】整流滤波电路如图所示,二极管为理想元件,已知,端直流电压Uo 60V,交流电源频率f 50Hz。要求:(1 )计算整流二极管的电

16、流及其承受的最高反相压降;(2)计算出滤波电容器的电容。$【解】1.选择整流二极管d 1I。1Uo 1600.075 ARl 240060 50V1.2.2U、2 5070.7 V变压器副边电压的有效值u UO1.2二极管承受的最高反向电压 u DRM2.选择滤波电容器取RC = (3 5 )T/21 50RlC (35)(0.03 0.05) S2第20章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学习要求1 .掌握门电路的逻辑功能,真值表和逻辑符号;2 .掌握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弁能应用逻辑代数运算法则化简逻辑函数、对组合逻辑电路进行分析和综合。本章重点:逻辑代数运算法,组合逻辑电路进行分析和综合【例】电路如图所示,试分析电路的逻辑功能。要求:写出逻辑表达式弁化简;列出状态表;指出逻辑功能。A1 n IhiABF001010100111【解】(1)表达式,化简F A A B B A B (A A B)(B A B) (A AB)(B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