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江西省兴赣高速公路北延 A7合同段(K36+800K40+685)高填方路基强夯试验段K37+590 K37+700K37+740 K38+100总结报告中国铁建编制:复核:审批:中铁十五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兴赣高速北延A7合同段项目经理部二O八年十月兴国至赣县高速公路北延新建工程 A7 段路基强夯技术总结根据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JTG F102006 要求,结合路基填筑强夯 试验段施工工艺及现场实际情况,现就该强夯试验段总结如下:一、工程概况1、本项目路线总体地处赣南山岭重丘山区。线路大致沿南北向展布,以低 山及丘陵地貌为主, 局部夹河流冲积形成的丘间沟谷小盆地。 为提高路基压实度 及增
2、强路基整体强度、 均匀性, 加速路基土体固结, 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后的自 然沉降,最终控制路基总沉降量,本项目对(K37+59L K37+7O0 K37+74LK38+1O0 K39+450 K39+600 K340+16(P K340+400) 4 段高填路基采用落锤式 强夯进行补强。处理长度总计 860m增压补强面积合计289949n2o2、通过对全线现场勘测选定K37+590 K37+700段为本合同填土路基强夯施 工试验地段。3、K37+590 K37+700试验段路基长110m属于半填半挖段,位于江西省赣 州市兴国县南坑乡境内。路线通过切丘陵夹峡谷地貌,地势起伏大,局部村落发 育,地
3、表植被发育,丘陵主要为松木、杂草及灌木,丘间谷地以水稻等农作物为主。试验段内无涵洞等结构物。路基顶面宽度26m路线中心最大填方高度约15.6m,边坡最大高度为28.2mo4、试验段的施工时间为:从 2018年10月02日开始到 2018年10月14日 结束,共13天时间。二、试验目的及指导思想通过路基强夯试验段施工,摸索并总结出一套合理的强夯施工组织方案。指 导路基强夯施工达到技术质量标准, 并将结果提交给监理工程师批准后, 作为今 后控制施工的依据,以适应今后的大范围施工。三、试验段施工方案及段落布置1 、施工方案强夯处理K37+590 K37+700段路基强夯试验段在路基填筑1.5米后,每
4、4 米及路床顶面进行一次强夯施工。2、段落布置K37+59旷K37+70O在路基填筑1.5m控制。四、通过试验段施工拟确定的技术参数1 、确定合适的夯实设备参数;2、确定合适的夯点布置形式;3、确定合适的夯击遍数;4、确定合适的质量控制检测方法及标准;5、正常施工时技术人员、施工人员的配置及施工组织管理。五、施工进度安排开工日期: 2011 年 5 月18日完工日期: 2011 年 5 月22 日六、数据采集和人员及设备配置 数据采集记录表格采用大石一级公路的表格和部分自制表格。强夯试验段 施工过程中,设专人进行技术数据、资料的收集及整理。需收集及整理的资料: 天然密度、击实最大干密度、最佳含
5、水量、夯击参数、夯击遍数、夯沉量、标高 及沉降观测值、压实度、动力触探、天气情况等。七、施工处理范围及施工技术参数1 、湿陷性黄土地段强夯处理范围:强夯处理地段范围:K22+913-K23+000段原地表2、施工技术参数 我部根据本标段的自身情况和大石公路管处和有关设计文件的有关规定, 对K22+913K23+00进行了强夯前强夯后对比试验,提供强夯试验参数;提供控制参数和检测依据, 确定正式施工时采用的技术参数, 再根据强夯技术参数指导其它路段的强夯施工。技术参数:强夯夯击能1200KN.m 锤重:11.5t ;落距:11.5m通过夯前试验确定 : 夯点净距 4m夯击遍数以满足连续夯击两次的
6、沉降量不超过5cm的要求控制。八、施工工艺1 、施工流程详见施工流程图:土工试验测量放样地面处理继续强夯V2、施工方法检测(1)强夯施工,必须按设计和管理处下发的有关文件确定的技术参数为依据,确定强夯的施工工艺参数a锤重和落距:我部根据本标段的自身情况和大石公路管处下发的有关文件和有关设计文件的有关规定及要求,该路段强夯确定为120OKNMb根据土质情况符合管理处下发文件的要求。夯击遍数初定为三遍,单点夯击次数为六次;第一遍:平面布置按照正三角(梅花桩形)布置,间距为4m,单点夯击次数为6次,单点夯击能=M× H,M-锤重H-落距。夯沉量曲线图OOOOOOOOO天然原地表强夯平面布置
7、图第二遍:平面布置为中间补插夯点(或正方形)布置,间距 4米,单点夯击次数为6次,分别记录每次的夯击夯沉量并绘制曲线图,单点夯击能 =M× H,M-锤重H-落距。夯沉量曲线图进行下一遍夯击c、各点夯击数:以最后两击夯沉量之和不大于15Cm只差不大于8cm为依据根据实地情况对重锤进行测量,选择夯击数做试夯数据,并且对此处压实度取样。(2)正式施工:a、平整场地通过强夯试验施工,确定了夯击锤数和夯击方案,要以此展开大面积施工, 把所要强夯的整个路段都进行清表、整平、碾压、以利于吊机运行。强夯中心内取具有代表性的强夯落锤点, 通过对上述数据分析, 得到的结果 是:最后两锤沉降量不大于5 c
8、m,若压实度达不到填前碾压的要求。 根据目前的 具体情况,作出补夯的决定。详见试验报告。根据试验报告的结果, 我部决定对此段进行补夯处理。 根据土质情况符合管理 处下发文件的要求。夯击遍数初定为三遍,单点夯击次数为六次;第一遍:平面 布置按照正三角(梅花桩形)布置,间距为 4m,单点夯击次数为6次,分别记录 每次的夯沉量并绘制曲线图,单点夯击能 =M× H,M-锤重H-落距。第二遍:平面 布置为中间补插夯点(或正方形)布置,间距 4 米,单点夯击次数为 6 次,分 别记录每次的夯击夯沉量并绘制曲线图,单点夯击能 =MiX H,M-锤重H-落距。第 三遍以一锤压 1/2 锤进行满拍。每
9、遍夯后进行场地平整后间歇 72 小时后在进行 下一遍夯击。首先在补夯满拍之前用平地机平整平场地后洒水达到最佳含水量, 然后选好 方向,进行满拍处理。满拍为两下并一锤压 1/2 锤向前推进,满拍完一部分后, 就洒水使路基含水量达到最佳时, 用平地机找平, 然后用振碾碾压两遍, 再用光 轮压路机碾压两遍,报监理进行检测工作。按照夯机运行路线, 根据夯点设计图进行测量放线, 吊机正常就位后, 试验 脱钩器开启情况,测定完善后,进行正常强夯。b、以各个夯击点的夯击数为施工控制数值,也可采用试夯后确定的沉降量 控制。其中:夯击数一般为 6 击/ 夯击点,沉降量小于 5cm。c、夯击时,落锤应保持平稳,夯
10、位准确,如错位或坑底倾斜过大,宜用砂 砾土将坑底整平,才能进行下一次夯。d夯击遍数一般为三遍,前两遍具体采用四个主夯点夹一副夯点的方格形布 点方案, 按试验确定的夯击能量及夯击次数施工。 第三遍为满夯, 满夯系一夯挨 一夯地顺序进行,下一夯击的夯位与前一夯击错开 1/2 锤底直径,依次连续进行, 使地面均匀平整,标高一致。d雨天施工,要及时排除夯击或夯击过的场地的积水;冬季施工时,首先 应将冻土击碎,然后再按各点规定的夯击数施工。(3)效果检验强夯的最后的一道工序是对效果进行评价,我部实验室和监理共同对施工段夯击数、iT沉降量1234567891019.1911.110.29.710.811.
11、21111.211.129.56.98.77.97.28.28.99.18.67.835.896.48.88.17.93.56.17.35.743.22.93.84.74.64.63.53.43.6553.13.53.22.73.12.62.72.42.62.761.10.91.21.51.71.611.41.21.5进行取样测试,是在强夯完成后,用环刀法取样试验。并且在环刀孔四周用夯锤 作沉降量观测,每点强夯六锤,记录下最后两锤之间的沉降量。原地表天然含水量强夯沉降量原地表补水后达到最佳含水量后强夯沉降量夯击数沉降量123456789110.810.611.610.710.98.910.91
12、0.310.428.38.58.79.28.79.38.58.59.334.16.65.34.86.47.15.35.18.144.64.23.74.12.93.13.94.43.953.32.92.73.62.82.22.83.42.761.31.31.11.21.221.21.31.2(4)施工结论与建议:根据试验段的结果并结合设计文件和管理处、 总监办、监理相关要求,得出最佳夯击能与夯击遍数;在强夯中,使地基中的空隙水压达到土的自重应力的总夯击能称为最佳夯击能。如路基强夯处理段的填土,单点夯击能120KN夯击6次,总能量为720KN.m寸为最佳夯击能。黏性土在夯击过程中空隙水压力消散慢,
13、 最佳夯击能根据空隙水压力的叠加值来确定。而砂土在夯击次数增加时,空隙水压力变化不大。在单击能量大时,则夯击次数少,既夯击遍数少,技术经济效果也很好,最低能搭夯。经过夯沉量观测记录数据处理夯击次数定为 6次,在最佳 含水量的± 2沖内进行强夯,可提高路基压实度,增加路基强度。数据对比如下强夯前、强夯后承载力提高值序号夯前承载力夯后承载力承载力提高点1339.7440.5100.82364.9415.350.43373.3406.933.64348.1457.3109.2强夯前、强夯后压实度提高值强夯夯击能1200KN.m 锤重:11.5t ;落距:11.5m通过夯前试验确定:夯点净距
14、4m序号夯前压实度夯后压实度压实度提高点193.398.35294.497.22.8夯击遍数以满足连续夯击两次的沉降量不超过 5cm的要求控制。对夯击点依次夯击完成为第一遍强夯施工。在第一遍强夯完成后,用平地机将场 地刮平,压路机碾压两遍后进行测量布置夯击点位置及水准测量。第二次选用已夯点间隙中间,依次补点夯击为第二遍,以下各遍均在中间补点,最后一遍锤印 彼此搭接,表面平整。强夯施工按试验确定的技术参数进行,以夯击能、夯击遍 数和各个夯点的夯击次数为施工控制数值, 也可采用试夯确定的沉降量控制。每 遍夯后进行场地平整后间歇72小时后在进行下一遍夯击,对渗透性较差的细粒 土,必要时应增加夯击遍数
15、、并延长间歇时间;最后再以低能量满夯。满夯可采 用轻锤或低落锤多次夯击,锤印搭接不小于1/4D。经理部计划在全线范围内的强夯路段展开大面积施工。以试验路段参数来控制工程质量为依据。九、施工质量保证措施:以每个夯击点的夯击次数作为强夯施工的控制指标, 而每点的夯击次数以最后两击下沉量之差不大于5cm为准十、安全措施:a、吊机要按性能说明书使用,不得超负荷,并注意维修和保养。b、经常检查夯锤、脱钩装置等设备,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c、施工现场必须统一指挥,安全第一。d施工中吊机下严禁站人。e、施工时离建筑物的最小安全距离为30m距输油管道、供水管道距离不小于20m距输气管道距离不小于70m>
16、十一、质量要求1、现场强夯,利用水准仪测量控制沉降量,最后两遍沉降量不大于5cm。2、土层湿陷系数:am< 0.015。3、干容重 rd 18KNm。附件:1、强夯试验段施工记录2、地基承载力试验报告(强夯前、强夯后)3、现场压实度试验报告(强夯前、强夯后)十二、施工机械及人员配置1、机械配置:序号机械名称型号数量用途备注1强夯机1路堤强夯2推土机1平整场地3压路机1平整场地4水准仪1沉降观测5GPS1测量放样2、人员配置:序号姓名职务职责备注1工区长施工生产总负责2技术负责技术总负责3工程师现场技术负责人4技术员现场测量,施工记录5试验员现场试验6安全员现场安全7领工员现场领工、组织生
17、产8强夯机手强夯作业9杂工辅助强夯机作业十三、设计标准强夯质量检验标准如下表:项目序号检杳项目允许偏差或允许值检测方法及频率主控 项 目1夯点布置满足设计要求观察、尺量,全部检验2低能量满夯满足设计要求观察、尺量,全部检验3强夯加固地基 的承载力和有 效加固深度满足设计要求每3000m2抽样检验12点,其中:动力触控试验6点,静力触探试验 3点,何载试验3点。般项目4强夯夯坑中心偏移不大于0.1D且小于150mm测量检查总夯击点的10%5强夯地基处理范围不小于设计值尺量,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处6强夯地基处理横坡± 0.5%坡度尺量,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个断面十四、
18、施工方法1 、设计强夯施工工艺:对于填高大于 15 米的填土路基及填挖交界路段,路基填筑 1.5 米后,每 4 米及路床顶面进行强夯一次,每次强夯应与路肩外缘保持Im的距离。强夯施工顺序必须按照路基中线向两侧逐次推进的方向进行控制, 绝不可自 周边向中心渐次推进。强夯工艺采用先点夯后满夯的模式,点夯采用夯击能1500KN m梅花形布点,间距 3.5 米,单点夯击数在 5 击以上,具体以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应不大 于5cm,否则应增加夯击遍数。点夯结束后, 由路基施工单位采用推土机推平后, 满夯两遍, 每遍间隔时间 不少于 4 天,当覆盖层含水量较高时应适当延长间隔时间。满夯采用夯击能 800
19、KN m夯击数宜1-2击,夯印搭接面积不小于锤底面积的 1/3连续夯击。满夯结束后,路基施工单位碾压整平后及时填筑下一层土。 强夯高程见典型横断面图:2、施工准备: 、查明强夯范围内所有管线,调查场地上空、地下构造物、管线的位置及 标高、采取改迁或防护措施,防止强夯施工造成损坏。经查本段落有 220V民用 电线2根,已米取改迁措施。 、清表压实地基后直接填筑路基,填筑之前在清理表层土后的坡面上开挖 不小于2m的台阶,台阶向内倾斜4%填土按照正常填筑要求填筑至设计强夯层。 、试夯,观测夯锤落距于下沉量的对应关系,验证最后夯击总下沉量。3、强夯施工:(1) 施工前,首先要对业主提供的坐标点进行复测
20、,同时平整场地并测量 地面标高,然后定位放线、布置夯点。用白灰网格交叉点标注夯点用红色塑料袋(2) 强夯主机和夯锤就位后,要对夯锤的落距进行测量,并采取措施,使其在夯击过程中不被改变,保证每击均达到设计单击夯击能,同时测量锤顶面咼 程。(3) 点夯施工,按下列步骤进行: 清理并平整场地。 标出点夯夯点位置,测量夯点地面高程,点夯采用1500KNm夯击能施工C 夯机就位,起吊吊钩至设计落距高度,将吊钩牵引钢丝绳固定,锁定落距' 将夯锤平稳提起置于夯点位置,测量夯前锤定高程。 起吊夯锤至预定高度,夯锤自动脱钩下落夯击夯点。 测量锤顶高程,记录夯坑下沉量。 重复步骤56,按设计的夯击数和控制
21、标准,完成第 2个夯点的夯击。 夯锤移位到下一个夯点,重复步骤 2-5 ,完成全部夯点的夯击。 用推土机将夯坑填平或推平,用方格网测量场地高程,计算本遍场地夯沉 量; 在规定的间歇时间后,按以上步骤完成全部夯击遍数。满足间歇时间后, 进行满夯施工。?强夯施工顺序必须按照路基中线向两侧逐次推进的方向进行控制,绝不可自周边向中心渐次推进。(4) 满夯施工:满夯采用800KN m夯击能施工,满夯施工时,按下列步骤 进行: 平整场地。 测量场地高程,放出一遍满夯基准线。 起重机就位,将夯锤置于基准线端。 按照夯印搭接1/3锤径的原则逐点夯击,完成规定的夯击数。 逐排夯击,完成一遍满夯,用方格网测量场地
22、高程。 场地整平。 测量场地高程,放出二遍满夯基准线。 按以上步骤完成第二遍满夯。 平整场地。 强夯施工顺序必须按照路基中线向两侧逐次推进的方向进行控制,绝不可自周边向中心渐次推进。十五、施工检测:强夯施工除了严格按照施工步骤进行外,有专人负责施工过程中的检测工 作。 、开夯前应检查夯锤重和落距,以确保单击夯击能量符合要求。 、在每遍夯击前,对夯点放线进行复核,夯锤对准夯点夯击误差不得大于 15Cm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发现偏差和漏夯及时进行纠正。 、测量人员每一夯点进行水准仪观测详细记录, 记录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夯锤自由落体的高度、点夯夯击能量,点夯的次数,点夯夯坑深度,点夯夯点的 数量,同
23、一夯点中心夯击误差,相邻夯点间距,夯击偏差,同点最后两击平均沉 降量,即高程差变化值。见下表:I贵公路建至环目青阳至黔西高速必跻 路基徑夯现场原始込录(点夯)号,我H圻盍匸号鲨理羊叵:施工£据:工理皂种匕第旦誌至m歹R至皋后再于i- T 壬j < 二;(Ci:1:234§10ri Jl六、结论仑路基!夯击共分3 遍员,第1遍为.点夯第2遍为丁普夯;,通I过前后试验数据对:比竽过程中量的J夯沉量据进S行分卡析:1 、夯沉量ER眾违皆-:乐公;,<-1汙;根据每点夯击遍数下沉量观测数据进行分析,按照设计要求,最后两击下沉 量的夯沉量不大于5cm夯锤在夯击第四与第五击
24、已经满足设计要求的夯沉量 值。2 、高程下沉量强夯完成地表整平压实后,地表平均下沉量为0.325m ,高程变化见下表路基下沉量分析表序号里程粧号¼w夯刖路基 高程6)夯后路基高程5)累计下沉号 1 IUl)平均下沉 ClD)LK43÷690左1268,2481267, 9210. 32?031中1265. 327126S. 0120. 315右1268. 2391267. 9560. 2832K43÷T刃左126S. 2631267. 9430. 32CL 32中1268. 2361267. 9&2OI却右1268. 2751267.916OI 3593、
25、动力触探强夯前后选择对应里程位置进行动力触探试验, 承载力均满足设计要求,试验结果对比分析见下表动力触探试验分析表序号里程桩号位置贯入度 (Cm强夯前强夯后承载力(KPa)平均承 载力(KPa)承载力(KPa)平均承载力(KPa)1DK498+090左10 180170220 :2332018026030 150220 12DK498+090中1015015022023320 150220301502603DK498+090右10 1801602602602015026030 150260 14DK498+140左101801802602332018022030 1802205DK498+140中1015017026024720180220301802606DK498+140右1018016022022020150220301502204、静力触探通过强夯前后对地表进行静力触探试验,此种地层不适宜采用静力触探仪进行对 比试验及检测,因地表土层强夯前厚度在 0.5-1.2m之间,强夯完成后土层厚度 为0.3-0.8m ,土层内夹有砂砾石等杂质,导致在进行静力触探试验时出现固定 锚杆上移、不能固定静力触探仪、仪器探头不能正常贯入现象,得到的试验数据 不完整,不能真实反映地基承载力情况。5、载荷试验经第三方检测,分别在K43+69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诚聘英才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新)
- 2025广西钦州市灵山县宏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8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安徽白帝集团有限公司及所属子公司春季招聘8人模拟试卷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湖南雪峰山高铁索道有限责任公司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必刷)
- 2025湖南省儿童医院高层次人才公开招聘16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全优)
- 2025湖南怀化市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政务服务中心见习人员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
- 2025黑龙江双鸭山饶河县竞聘农场社区工作者笔试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新)
- 2025湖南湘潭市韶山学校公开招聘教师1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5福建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市政工程中心第二季度招聘编外人员2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2025年湖南益阳市交通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第一批)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危重新生儿救治应急预案
- AI 智能体运行安全测试标准(英文)
- 小区里人车分流管理办法
- 韩国历史文化课件
- 船舶管路修理技术要求
- 中建土木-基础设施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化图册(试行)
- 生育支持政策效果评估-洞察及研究
- 医学检验科PDCA质量改进案例解析
- 《汽修维修业务接待实务》课件项目1-任务3-积累保养知识(保养+养护用品)
- 中国银行笔试英语真题
- 2025年宪法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500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