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责任法相关案例分析_第1页
侵权责任法相关案例分析_第2页
侵权责任法相关案例分析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侵权责任法相关案例分析【例 1】甲、乙夫妇因 8 岁的儿子严重残疾,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而非常痛苦。 一天,甲往儿子要喝的牛奶里放入 “毒鼠强” 时被乙看到,乙说:“这是毒药吧, 你给他喝呀?”见甲不说话,乙叹了一口气后就走开了。毒死儿子后,甲、乙二 人一起掩埋尸体并对外人说儿子因病而死(2008年司法考试试卷二第7题)。 甲、乙以默示的方式达成杀人的共同故意。 甲以作为方式, 乙以不作为方式(母 亲对儿子具有救助的义务) ,基于共同故意实施了杀人,在刑法上构成共同杀人 罪,在民法上构成共同故意侵权。【例 2】甲、乙共谋伤害丙, 丙中一刀,不知甲或乙所为。 丙只须证明甲、 乙共谋伤害自己, 自己挨

2、的那一刀究竟是甲还是乙造成的, 则无举证责任。 不 仅如此,甲即便证明此刀伤是乙造成的, 也不能免除自己的连带责任。 共同故 意使加害人的行为结合为一个整体, 各加害人均应就 “可能的因果关系 ”承担责 任,受害人免予承担证明每个加害人的行为与损害均具有因果关系, 某一加害人 不得通过证明自己的行为与损害无事实上的因果关系而免责。【例 3】甲、乙、丙共谋报复丁,甲将丁打伤,乙放火将丁的房屋烧毁,丙 到学校将丁的儿子打成重伤。甲、乙、丙须对丁的人身伤害、丁的房屋损害、 丁之子的人身伤害承担连带责任。 共同故意侵权不要求数人造成 “同一损害”, 只要求损害具有“统一性” ,统一于共同故意既可。【例

3、 4】甲、乙、丙共谋抢劫丁银楼,甲虽未到现场,或者甲对乙、丙表示 退出,若其先前的共谋对乙、丙的抢劫行为仍具作用,则甲的作用与教唆、帮助 具有同等价值,仍应对乙、丙的抢劫行为负连带责任。共谋后,仅仅未实施分 配给自己的任务, 仍为共同侵权人。 甲事前的共谋对丁的损害仍具 “心理上的 因果关系”(近期刑法学上的概念) 。【例 5】(共抬重物登高案) 个体户甲、乙共抬重物登高,预见重物有坠落 伤人之虞,但彼此询明,均有不至坠落之自信。结果继续抬行不久,重物坠落伤 及随后的游人丙。甲、乙对丙的伤害具有共同过失,构成共同侵权。须注意: 若甲、乙是同一公司的员工,则加害人就只有一个人(公司) ,就不是共

4、同侵权 了。【例 6】(相约飚车案) 甲、乙相约于某日凌晨二时在北京二环路进行飚车 比赛,试看谁能打破“二环十三郎”的纪录。甲、乙在比赛时你追我赶,争先恐 后,汽车风驰电掣,时速高达每小时 300公里。前方出现一出租车时,甲驾车成 功闪避,乙因措施不力驾车撞上出租车,导致出租车车毁人伤。甲、乙对损害 有共同过失, 构成共同侵权。 甲的行为与损害间虽无物理上的因果关系, 但有 法律上的因果关系。【例 7】(会诊案) 患者甲在乙医院住院治疗,乙医院邀请丙医院的专家丁 与本院的专家戊一同对甲会诊。 专家丁因疏忽大意, 误诊为甲的右肾坏死, 专家 戊也因疏忽大意没有发现诊断错误, 二人决定对甲实施手术

5、, 切除甲的右肾。 手 术后发现甲的右肾没有病变。 “甲医院”和“乙医院”有共同过失,构成共同侵 权。【例 8】甲(20 岁)对乙( 12 岁)说:“你用石头砸丙养的狗,看它有何反 应!”乙见自己的父亲闻言未置可否,就捡起石头砸狗,狗挣脱铁链将丁咬伤, 花去医药费 3 万元。对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有哪些?A. 丁有权请求甲赔偿 3 万元B. 丁有权请求乙的监护人赔偿 3 万元C. 丁有权请求丙赔偿 3 万元D. 丁有权请求乙的监护人赔偿与其过错相应的数额【答案】 ACD【例 9】甲、乙、丙持相同的枪和子弹进山打猎, 以为灌木丛中有野兽出现, 三人同时各自开了一枪, 一颗子弹击中在灌木丛中采蘑菇的

6、丁, 致丁死亡。 难以 确定这颗子弹是谁射出的。甲、乙、丙的射击行为构成共同危险行为。共同 危险行为的主要特征在于 加害人不明 ,受害人 难以证明因果关系 ,故在责任成立 上采用因果关系推定,推定甲、乙、丙的行为与损害间均有因果关系。【例 10】甲、乙、丙持相同的枪和子弹进山打猎,以为灌木丛中有野兽出 现,三人同时各自开了一枪, 三颗子弹均击中在灌木丛中采蘑菇的丁头部, 致丁 死亡。甲、乙、丙主观上为共同过失。甲、乙、丙每一个的射击行为与损害 均有因果关系。应适用侵权责任法第 8条,甲、乙、丙承担连带责任。 即使甲证明丙的射击行为足以致丁死亡,也不能免除甲、乙的责任。【例 11】甲请好友乙、丙

7、帮忙教训丁,乙、丙欣然应允。甲、乙、丙来到 丁家,见丁在自家中院内玩耍, 各向丁投掷石头数块, 其中一块石头击中丁的头 部,致丁重伤。由于甲、乙、丙具有共同故意,尽管只有一人为实际加害人, 但甲、乙、丙构成共同故意侵权,而不是共同危险行为,应对丁的损害承担连带责任。即使甲、乙证明击中丁的石头系丙所扔,仍然不能免除自己的责任。这 就是共同故意的威力。共同故意的侵权人应就可能的因果关系承担连带责任 (前面已经强调过)。【例 12】甲、乙、丙三人在河边用石子玩打水漂游戏,比谁打得更远。正好有一个小孩丁在河对岸玩耍,被打过来的一块石子击伤眼睛。甲、乙、丙构 成共同危险行为,应承担连带责任。若甲举证证明

8、,打伤丁的石头是丙扔的, 则由丁单独承担责任,甲、乙免责。但是,若不能确立实际加害人,甲举证证 明自己的行为与损害没有因果关系 (比如砸中丁的石头为花岗岩, 甲证明自己扔 的是大理石),则甲不能免除连带责任。法理在于:民事证明标准不高;保障受 害人的救济。【例 13】甲、乙互不认识 ,但都对丙有仇。某晚,甲、乙在互不知情的情 况下,潜入丙家,分别举枪对丙射击,甲、乙的子弹 同时击中丙的心脏,致丙死 亡。甲、乙无共同故意或共同过失,分别实施侵权行为,同时造成同一损害, 且各人的行为均足以造成损害后果,甲、乙应根据侵权责任法第 11 条承担 连带责任。甲、乙承担连带责任的原因在于因果关系的特殊性,

9、 而不是因为构 成共同侵权。恰恰相反,甲、乙属于分别侵权,不构成共同侵权。例 14】甲驾车闯红灯,与此同时,对面的乙也驾车闯红灯,结果甲、乙致丙重伤。 对丙的损害应如何救济, 下B. 由甲、乙承担按份责任二车同时撞上正在通过人行道的行人丙,列表述中正确的是哪一个?A. 由甲、乙承担连带责任C. 由甲、乙对丙的损害适当补偿D. 如果甲无力赔偿,由乙承担补充赔偿责任【答案】A【例 15】甲在丙的饮料中投毒 20 毫克,足以致丙死亡。乙在不知情的情况 下,也在丙的同一饮料中投入相同的毒物 20毫克。丙饮用后中毒死亡。 此时, 若采用相当关系理论,甲、乙均可主张,没有自己的投毒行为,丙也会应为另一 人

10、的投毒行为死亡, 故自己的投毒行为不是丙死亡的必要条件, 自己的投毒行为 与丙死亡间无因果关系。 为了应对这一窘境。 在此中场合, 不采用相当因果关 系理论,改采累积因果关系说,因甲、乙的行为单独均足以造成损害,故甲、乙 承担连带责任。这就是侵权责任法第 11 条制定的学理基础。【例 16】甲在丙的饮料中投毒 5 毫克,单独不足以致丙死亡。乙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也在丙的同一饮料中投入相同毒物 5毫克。丙饮用后中毒死亡。甲、 乙无共同过错,不构成共同侵权。甲、乙分别实施的行为导致 同一损害,应作 为一个案件处理。甲、乙的行为都不足以导致损害,结合在一起共同导致损害 的发生,应当承担按份责任。侵权责

11、任法第 12条的学理基础:此时,若 采用相当因果关系理论, 甲、乙均可主张自己的投毒行为虽是丙死亡的必要条件, 但均无相当性, 故自己投毒行为与丙死亡无因果关系。 为了结果的妥当, 在此种 场合不采用相当因果关系理论,改采“ 共同因果关系理论 ”,认定甲、乙的行为 与丙的死亡均有因果关系,甲、乙、承担按份责任。【例17】甲是乙运输公司的雇员, 乙派甲承担一批货物的长途运输任务。 由 于途经甲的老家, 甲便想顺路回家看看。 在回家途中, 因车速过快与丙驾驶的轿 车相撞,造成丙车毁人伤。丙的损失应由谁承担? ( 08年四川卷三 17题)A 甲B 乙C 甲、乙承担连带责任,乙赔偿后向甲追偿D 乙承担

12、主要责任,甲承担补充责任【答案】B (以前的答案是C)【例 18】甲公司与数百名保姆签订劳动合同,对保姆予以培训,并由公司 按月向保姆支付工资。 北大教授乙与甲公司签订合同, 约定, 乙每月向甲公司支 付报酬 3800 元,甲公司指派保姆丙为乙的家庭提供家政服务。一日,丙为教授 乙买菜途中, 因骑车不慎撞上清华教授丁。 这个劳务关系成立于 “甲公司与乙 之间”,不属于个人之间的劳务关系。丙因提供劳务给丁造成损害,属于“用 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致人损害” ,应适用侵权责任法 第34条第 一款,由用人单位甲公司承担无过错替代责任。【例 19】甲、乙两家各有小院,隔墙而居,院墙高约两米。一天,甲家夫妇 下田务农, 将两周岁的儿子丙锁在自家的院子里玩。 不巧, 乙家的一只公鸡飞过 院墙,将丙的左眼啄伤。 甲家为此支付医疗费近万元。 对甲家所受的损失应如何 承担? ( 99年卷三 3题)A 应完全由乙家承担B. 应主要由乙家承担,甲家也应自担部分C. 应由甲、乙两家平均分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