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塌泥石流规模级别划分标准_第1页
崩塌泥石流规模级别划分标准_第2页
崩塌泥石流规模级别划分标准_第3页
崩塌泥石流规模级别划分标准_第4页
崩塌泥石流规模级别划分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表6滑坡、崩塌(危岩体)、泥石流规模级别划分标准级别滑坡(104n3)崩塌(104南)泥石流(104吊)巨型> 1000>100>50大型1001000101002050中型10100110220小型<10< 1< 2表13地质灾害灾情和险情分级标准死亡人数 (人)受威胁人数 (人)直接经济损失 (万元)潜在经济损失 (万元)小型<3< 10< 100< 500中型310101001005005005000大型103010010005001000500010000特大型>30>1000> 1000>10000表

2、14地质灾害易发区主要特征简表灾种易发区划分非易发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G= 4G= 3G=2G= 1滑坡、 崩塌构造抬升剧烈,岩体破碎或 软硬相间;黄土垄岗细梁地 貌、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影 响强烈。暴雨型滑坡。规模 大,高速远程。红层丘陵区、坡积层、构 造抬升区,暴雨久雨。中 小型滑坡,中速,滑程远。丘陵残积缓坡地带,冻 融滑坡。规模小。低速 蠕滑。植被好,顺层滑 动。缺少滑坡形成的 地貌临空条件, 基本上无自然滑 坡,局部溜滑。泥石流地形陡峭,水土流失严重, 形成坡面泥石流;数量多, 10条沟/ 20km以上,活动 强,超高频,每年暴发可达 10次以上。沟口堆积扇发育 明显完整、规模大

3、。排泄区 建筑物密集。坡面和沟谷泥石流,6 10 条沟/ 20km;强烈活动: 分布广,活动强,掩没农 田,堵塞河流等。沟口堆 积扇发育且具一定规模。排泄区建筑物多。坡面和沟谷泥石流均有 分布,3 5条沟/ 20km; 中等活动。沟口有堆积 扇,但规模小,排泄区 基本通畅。以沟谷泥石流为 主,物源少,排 导区通畅:12 条沟/ 20km.多年 活动一次。沟口堆 积扇不明显,排泄 区通畅。续表14灾种易发区划分非易发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G= 4G= 3G=2G= 1岩溶塌 陷和米 空区塌 陷碳酸盐岩岩性纯,连续厚度 大,出露面积较广。地表洼 地、漏斗、落水洞、地下岩 溶发育。多岩溶大泉和地

4、下 河,岩溶发育深度大。灾害点密度)1个/km2,地 面塌陷或地裂缝破坏面积 _ .2> 1000m2/km以次纯碳酸盐岩为主, 多间夹型。地表洼地、漏 斗、落水洞、地下岩溶发 育。岩溶大泉和地下河不 多,岩溶发育深度不大。 灾害点密度为个/km2,地 面塌陷或地裂缝破坏面积 为 500-1000 m 2/km2以不纯碳酸盐岩为主, 多间夹型或互夹型。地 表洼地、漏斗、落水洞、 地下岩溶发育稀疏。灾害点密度为个/km2,地 面塌陷或地裂缝破坏面 积为 100-500 m2/km2以不纯碳酸盐岩 为主,多间夹型或 互夹型。地表洼 地、漏斗、落水洞、 地下岩溶不发育。 灾害点密度为个 /km

5、2,地面塌陷或 地裂缝破坏面积 为 < 100ni/km2地裂缝构造与地震活动非常强烈, 第四系厚度大。构造与地震活动强烈,第 四系厚度大,形成断陷盆构造与地震活动较为强 烈,形成拉裂构造。第四系覆盖薄,差 异沉降小。地,超采地下水。泥石流调查表样例、调查表表1泥石流(潜在泥石流)调查表沟 名?野外编号?室内编号?地 理 位 置E:行政 区位省? 地 区(州)?? 县 (市)高程最大标高?N:?乡(镇)? 村最小标高?水 系 名 称?坐标X:Y:泥石流沟与主河关系主河名称泥石流沟位于主河的沟口至主河道距离(m)流动方向?左岸?右岸?泥石流沟主要参数、现状及灾害史调查水动力类型暴雨口冰川

6、口溃决口地下 水沟口巨石大小(m)abc?泥砂补给途 径面蚀口沟岸崩滑 口沟底再搬运补给区位置上游 中游 下游降雨特征值H 年 maxH年cpH 日 maxH日cpH 时 maxH时cpH10分钟maxH10分钟cp?沟口扇形地 特征扇形地完整性(%)?扇面冲淤变幅+发展趋势下切口淤高扇长(m)?扇宽(m)?扩散角(° )?挤压大河匚河形弯曲主流偏移? 口主流偏移?主流只在高水位偏移? 口主流不徜? ?地质构造口顶沟断层口过沟断层 抬升区沉降区褶皱口单斜地震烈度(度)?不良地质体 情况¥#?坡活动程 度严重 口中等 口轻微 口一 般规模大中小人工弃 体活动程 度严重 口中等

7、 口轻微 口一 般规模大中小自然堆 积活动程 度严重 口中等 口轻微 口一 般规模大中小土地利用()森林灌丛草地缓坡耕地荒地陡坡耕地建筑用地其它?防治措施现状有口无类型口稳拦? 排导? 口避绕? 口生物工程监测措施有口无类型口雨情? 泥位? 口专人值守威胁危害对 象口城镇 口村寨 口铁路 口公路 口航运 口饮灌渠道 口水库 口电站 口工厂 矿山 口农田口森林 口输电线路口通讯设施 国防设施威胁人口(人)?威胁财产(万元)?险情等?级灾 害 史发生 时间 (年/ 月/ 日)死亡 人口 (人)牲畜损失(头)房屋(间)农田(亩)公共设施直接损 失(万 元)灾情 等级全毁半毁全毁半毁道路(kmj)桥梁

8、(座)?泥石流特征冲出方量(104南)?规模等级?泥位(m)?表2泥石流(潜在泥石流)调查表泥石流综合评判1.不良地质现象口严重口中等口轻微口一般2.补给段长度比(%)?3.沟口扇形地大中小口无4.主沟纵坡(0)?5.新构造影响口强烈上升区? 口上升区口相对稳定区? 口沉降区6.植被覆盖率(%)?7.冲淤变幅(m)土8.岩性因素土及软岩 软硬相间 风化和节理发育的硬岩口硬岩9.松散物储量(104m/km2)?10.坡(0山坡 度?11.沟槽横断 面 V型谷(谷中谷、U型谷)?口拓宽U型谷? 口复式断面? 口平坦型12.松散物平均厚(m)?13.流域面积(km2)?14.相对高差(m)?15.堵

9、塞程度口严重口中等口轻微口无评???分12345678910 1112131415总分?易发程度易发? 口中等? 口不易发泥石流类型口泥流? 口泥石流? 口水石流发展阶段口形成期?发展期?口衰退期?口停歇或终止期监测建议雨情? 泥位? 口专人值守防治建议群测群防理专业监测搬迁避让1工程治隐患点是? 否群测人员?村长?电?话?防灾预案有? 口无示意图调查负责人:???填表人:???审核人:?填表日期:???年??月???日调查单位:表3泥石流沟严重程度(易发程度)数量化表序号影响因素权重量?级??划???分严重(A得 分中等(B)得 分轻微(Q得 分一般(D)得 分1崩塌滑坡及 水土流失 (自然

10、和人 为的)的严 重程度崩塌滑坡等重 力侵蚀严重,多 深层滑坡和大 型崩塌,表土疏 松,冲沟十分发 育21崩塌滑坡发 育,多浅层 滑坡和中小 型崩塌,有 零星植被覆 盖,冲沟发 育16有零星崩 塌、滑坡和 冲沟存在12无崩塌、滑 坡、冲沟或 发育轻微12泥沙沿程补 给长度比(%)>601660-301230- 108<1013沟口泥石流 堆积活动河形弯曲或堵 塞,大河主流受 挤压偏移14河形无较大 变化,仅大 河主流受迫 偏移11河形无变 化,大河主 流在高水 偏,低水不 偏7无河形变 化,主流 不偏14河沟纵坡(度,%0)>12°(213)1212° -

11、6°(213 105)96° -3°(105 52)6<3°(52)15区域构造影响程度强抬升区,六级 以上地震区9抬升区,4-6级地震 区,有中小 支断层或无 断层7相对稳定 区,4级以 下地震区, 有小断层5沉降区,构 造影响小 或无影响16流域植被覆盖率(%)<10910-30730-605>6017河沟近期一次变幅(m)>282- 161-4<18岩性影响软岩、黄土6软硬相间5风化和节 理发育的 硬岩4硬岩19沿沟松散物贮量(10 4m/km2)>10610-555-14<1110沟岸山坡坡度?度(0)&

12、gt;32°(625)632° 25°(625 525°15°4<15°(268)1466)(466 286)11产沙区沟槽横断面V型谷、谷中谷、U型谷5拓宽U型谷4复式断面3平坦型112产沙区松散 物平均厚度(m)>10510-545-13<1113流域面积(km2)<555- 10410- 1003>100114流域相对高差(m)>5004500-30033001003<100115河沟堵塞程度严4中3轻2无1、填表说明泥石流调查要点泥石流沟谷在地形地貌和流域形态上往往有其特殊反映,典型的

13、泥石流沟谷,形成区多为高山环抱的山间盆地。流通区多为峡谷,沟谷两侧山坡陡峻,沟床顺直,纵坡梯度大。堆积区则多呈扇形或锥形分布,沟道摆动频繁,大小石块混杂堆积,垄岗起伏不平。对于典型的泥石流沟谷,这些区段均能明显划分,但对不典型的泥石流沟谷,则无明显的形成区、流通区与堆积区。研究泥石流沟谷的地形地貌特征,可从宏观上判定沟口是否属泥石流沟谷,并进一步划分其区段。调查范围应包括沟谷至分水岭的全部地段和可能受泥石流影响的地段,主要包括泥石流的形成区、流通区、堆积区。应调查下列内容:(1)冰雪融化和暴雨强度、前期降雨量、一次最大降雨量,一般及最大流量,地下水活动情况;(2)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不良地质现

14、象、松散堆积物的物质组成、分布和储量;(3)沟谷的地形地貌特征,包括沟谷的发育程度、切割情况、坡度、弯曲、粗糙程度。划分泥石流的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圈绘整个沟谷的汇水面积;(4)形成区的水源类型、水量、汇水条件、山坡坡度、岩层性质及风化程度,断裂、滑坡、崩塌、岩堆等不良地质现象的发育情况及可能形成泥石流固体物质的分布范围、储量;(5)流通区的沟床纵横坡度、跌水、急湾等特征,沟床两侧山坡坡度、稳定程度,沟床的冲淤变化和泥石流的痕迹;(6)堆积区的堆积扇分布范围、表面形态、纵坡,植被,沟道变迁和冲淤情况;堆积物的性质、层次、厚度、一般和最大粒径及分布规律。判定堆积区的形成历史、划分古泥石流扇和

15、新泥石流扇,新泥石流扇的堆积速度,估算一次最大堆积量;(7)泥石流沟谷的历史。历次泥石流的发生时间、频数、规模、形成过程、爆发前的降水情况和爆发后产生的灾害情况。区分正常沟谷还是低频率泥石流沟谷。(8)开矿弃渣、修路切坡、砍伐森林、陡坡开荒及过度放牧等人类活动情况;(9)当地防治泥石流的措施和建筑经验。(10)调查泥石流已经造成的损失,泥石流进一步发展的影响范围及潜在损失。泥石流沟堵塞程度分级如表 4:表4?泥石流沟堵塞程度分级堵塞程度特??征严重沟槽弯曲,河段宽窄不均,卡口、陡坎多。大部分支沟交汇角度大。形成区集中, 沟槽堵塞严重,阵流间隔时间长。中等沟槽较顺直,河段宽窄较均匀,陡坎、卡口不

16、多。主支沟交角多数小于60度。形成区不太集中,河床堵塞情况一般。轻微沟槽顺直均匀,主支沟交汇角小,基本无卡口,陡坎。形成区分散,阵流间隔时间 短而少。泥石流综合评判部分各因素评分按泥石流沟严重程度(易发程度)数量化评分表(表6)泥石流(潜在泥石流)调查表(表1、表2)中有关栏目填写要求如表5:表5?泥石流(潜在泥石流)调查表填写说明条目填写内容水系名称指黄河、长江、珠江等入海河流或下游消失的内陆河流。泥石流沟泄入主 河道名指按所用地形图上的名称填写,地形图上无河名者按地方习惯名称填入。泥石流沟至主河 道距离现场直接量测或在地形图上量测,要注明河道水位标高。流域面积在1/5万地形图上量测。相对高

17、差在地形图上量测。山坡坡度可在地形图上量测,但以现场实测为主。植被覆盖率指林、灌木植被的覆盖率。现场调查或收集资料。主沟纵坡一般采用山口以上河段平均坡降,以现场实测为主,也可用近期航片或地形图上的 量测资料。分段统计时按加权平均值计算。冲淤变幅应在流通区或形成区实际量测。冲淤变幅按附表4中第7项因素综合判定。沟口扇形地状况应现场实地调查判别,按山口扇形地特征规定调查的内容量测填表。补给段长度比*同一河段两岸同时存在几个不同补给源,只取其中最长的一段长度计入累计长度。 泥沙沿程补给长度比主要按现场调查结果计算确定,也可根据航片资料确定。堵塞程度现场调查确定,判定标准见下表。松散物贮量通过现场调查

18、测算或用航片资料的计算成果。不良地质现象发 育程度一般按总贮量划级。产沙区松散物平 均厚度现场调查量测。*泥沙沿程补给长度比是指泥沙沿程补给长度与主沟长度之比。泥沙沿程补给长度是沿主沟长度范围内两岸及沟槽底部泥沙补给段 (如崩坍、滑坡、沟蚀等)的累计长度。三、地质灾害的规模划分标准易发程度(严重程度),综合评判总分确定见表 6,泥石流规模级别标准如表7。表6?泥石流易发程度分级易发程度总分高易发(严重)> 114中易发(中等)84114低易发40 84不易发<40表7?滑坡、崩塌(危岩体)、泥石流规模级别划分标准级?别乎骨?坡(104m)崩?塌(104m)泥石流(104m)巨型>1000>100>50大型1001000101002050中型10100110220小型< 10< 1< 2崩塌调查表样例滑坡调查表样例泥石流调查表样例斜坡调查表样例表3?滑坡、崩塌(危岩体)、泥石流规模级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