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管控及分析_第1页
三线管控及分析_第2页
三线管控及分析_第3页
三线管控及分析_第4页
三线管控及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偃师市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报告书“三线”管控及分析第六章“三线”管控及分析6.1现状资源环境承载力变化分析6.1.1现状水资源承载力分析6.1.1.1现有供水设施支撑性分析集聚区所在区域内现有供水设施支撑性分析西区污水处理厂见下表6-1供水设施支撑性分析供水量需水量项目水量(万m3/d)项目3水量(万m /d)南园区域内现有水厂供水能力1.3岳滩镇居民生活用水 (除集聚区外)2.5北园区域内现有水厂供水能力3城关镇居民生活用水 (除集聚区外)3.5集聚区北园现状用水1.2集聚区南园现状用水0.67区域内总供水能力4.3区域内总需水量7.87集聚区南园规划建设的偃师市第三供水厂还在

2、设计阶段,未开工建设,集聚区北园依托的偃师市第二水厂未达到设计取水量5万m3/d,区域部分用水还依托自备水井和岳滩镇现有 3个集中供水井。现有的集中 供水设施不能支撑区域用水。本次跟踪评级要求尽快完善供水设施建设, 制止随意取水用水行为,实行科学用水、依法管水、计划供水、节约用 水,实现水资源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6.1.1.2所在区域河流水环境容量根据区域生态环境演变趋势,伊河、洛河、伊洛河常规监测断面和 本次跟踪评价补充的现状监测结果,伊河、洛河、伊洛河水质分别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皿类和W类标准要求,因此伊 河、洛河、伊洛河现状尚有环境容量

3、,能承载集聚区规划已实施现状的 发展。6.1.2现状土地资源承载力分析现状土地资源承载力指标值按照现状的实际情况确定表6-2现状土地资源承载力指标值具体指标单位阈值(Xio)指标值(Xi)权重值(Wi)人均公共绿地面积m2/人1610.750.12人均道路用地面积m2/人1570.650.06人均公共设施用地面积m2/人63.410.08单位工业用地产值力兀/hm2280020940.15单位土地污染 物排放负荷SO219.5910.478.410.10NOx27.8216.6718.710.10COD31.975.4115.070.10氨氮9.870.721.90.10污水集中处理率%853

4、00.1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950.14根据集聚区实际情况计算,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剩余率P=0.1,集聚区土地资源承载力尚有少量剩余,剩余率为10%,集聚区目前开发强度在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可承受范围内。6.1.3现状能源承载力6.131集聚区现状供热表6-3产业集聚区现状热负荷统计表民用热负荷工业企业热负荷项目热负荷(MW )项目热负荷(MW )住宅0.86多晶硅35.3教育科研3.4薄膜太阳能电池1.9行政管理0.39分子筛及原粉0.2商业金融9.78三轮摩托车3.3公共设施0.44汽车配件3发动机零部件7.5合计14.87合计58.2总计:73.07 MW/h,折蒸汽量:104.

5、39t/h根据现状调查,集聚区热源由河南华润电力首阳山公司已改造的1台额定供热量275t/h机组供给,供热量大于集聚区现状104.39t/h用热需 求。6.132集聚区现状电力承载力表6-4各类用地用现状电负荷统计表北园南园用地类别负荷量(KW )用地类别负荷量(KW )居住用地(职工宿舍)471.6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 施用地349.5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274.5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4869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6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526.6工业用地39709.8工业用地25624.8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335.3物流仓储用地0公共绿地与防护绿地 :27.6特殊用地1915.2公共绿地与防护

6、绿地103.6合计33860.3合计40353.2总计用电量:74.2MW偃师市电力资源丰富,南园主变压器 1X63MVA , 110/35/10KV出线 供给;北园供电建设规模主变压器 2X240MVA, 220/110/10KV出线供给, 可以满足产业集聚区现状用电需求。6.1.4.3集聚区现状供气承载力表6-5产业集聚区现状燃气用气量用户类别现状年用气量(万 m3/a)比例(% )1居民生活14.991.102商业服务55.124.033工业1297.394.874合计1367.41100偃师市产业集聚区分为北园和南园,使用气源为西二线天然气、山 西煤层气,上游管线设计压力6.3Mpa,

7、管道来气进入后纸庄门站、邙岭门站、顾县门站和缑氏门站进行工艺处理,在站内经过过滤、调压、 计量、加臭处理后,通过管道输送至用户端,门站后燃气管道设计压力 0.4Mpa。目前,燃气管道在产业集聚区规划及用户分布情况,沿主要道路采 取地埋方式进行敷设,敷设的主要道路包括:杜甫大道、古城快速通6- 5偃师市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报告书“三线”管控及分析道、工业大道、岳安路、西黄路、魏尚路、五羊路、北环路、安商纬二 路、经一路、经二路等,管径为 DE250、DE200、DE160、DE110、 DE90、DE63,日供气能力约为160万m3,能够满足园区内各类用户的 用气需求。6.1.4现

8、状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目前处于集聚区南园工业企业主要以三轮摩托车产业为主,北园目 前已初步形成了以东方日升、河南恒星新材料为支撑的太阳能光伏产业 集群,以建龙公司高富氧分子筛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本次现状清洁生 产与循环经济重点回顾产业聚集区项目(有代表性的大志三轮摩托车有 限公司、河南恒星新材料有限公司)资源能源利用指标是否符合建设项 目清洁生产要求。(1)摩托车企业目前摩托车行业没有清洁生产标准,鉴于摩托车生产与汽车生产存 在较大程度的相似型,主要污染产排工序为涂装生产线,因此本次跟踪 评价参照HJ/T293-2006清洁生产标准汽车制造业(涂装)通过对比 说明集聚区内现有三轮摩托车生产企业资

9、源能源利用指标的清洁生产水 平。表6-6集聚区大志公司资源能源利用指标清洁生产水平指标一级二级三级大志公司耗新鲜水量(m3/m2) 0.1 0.2 85 70 6075耗电量(kWh/m 2) 15 18 9598.76蒸汽kg/kg (产品)91.6441.8(含氯化钙制备)从河南恒星新材料有限公司建成后运行的实际情况看出河南恒星新材料的资源能源利用指标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还原电耗、综合电 耗及水循环利用率均能满足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18年本)中资源综合利用及能耗的指标要求。综上分析,目前集聚区内的三轮摩托车重点企业资源能源利用指标 水平较高,基本达到清洁生产水平指标二级以上;多晶

10、硅重点企业资源 能源利用指标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根据调查,园区内部分企业的 资源能源利用水平还较低,根据国家及河南省环境保护厅的有关规定, 偃师市产业集聚区现有企业及今后引进的企业应遵循:采用各种节约 用水工艺,减少新鲜水消耗、减少污水排放量,提供工业用水重复利用 率,采用回收、回用工艺,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使得产业集聚区内 的企业资源能源利用指标均满足国内先进水平要求。6.2生态保护红线控制与空间约束分析 6.2.1主体功能区划偃师市产业集聚区为省级产业集聚区,位于偃师市区,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豫政201412号)规定,偃师市产业集聚区属国家级重点开发区

11、域。重点开发区域的功能定位是:支撑全省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 长极,提升综合实力和产业竞争力的核心区,引领科技创新和推动经济 发展方式转变的示范区,全省人口和经济密集区。622生态功能区划根据河南省生态功能区划,偃师市产业集聚区所在区域属于伊河、 洛河农业生态水土保持功能区(H 3-1),生态系统主要服务功能是农产 品提供,生态保护措施及目标:增加地表植被,加强沟壑治理,防止水 土流失;调整产业结构,适度发展农业及相关产业。6.2.3区域生态功能区划根据偃师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偃师生态体系空间布局 为“三区、三网”,三区指偃师市域北部的北邙生态屏障区(与洛阳段北 邙山生态衔

12、接,同步实施全山系生态修复)、偃师市域中部的都市生态核 心区(与洛阳段伊洛河生态衔接,实施全流域治理。并对汉魏故城、二 里头遗址、商城遗址、东汉帝陵南兆域等遗址区进行生态化保护,共同 构建洛阳中心城生态内核和组团隔离带)、偃师市域南部的嵩山生态涵养 区(与洛阳段万安山生态衔接,进行一体化生态防护)。三网指沿河湖渠 系形成的水网、沿各类市域交通大通道形成的生态防护绿网、城镇内部 的绿地系统网络。偃师大型城市生态公园共有三处,分别为二里头遗址 公园、伊洛河湿地公园、首阳山森林公园,对公园内现有的山林地、湿 地和水源进行严格控制和保护,未经审批不得转化为其他非绿地用途的 用地。集聚区北园陇海铁路以北

13、区域位于北邙生态屏障区,集聚区南园 位于偃师市域中部的都市生态核心区,集聚区所在区域均不涉及大型城 市生态公园。河南偃师伊洛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偃师市产业集聚区东南侧约 3km,且部分位于集聚区排水的下游。根据国家林业局关于2016年试 点国家湿地公园验收结果的通知,河南偃师伊洛河国家湿地公园未通过 国家湿地公园试点验收,该国家湿地公园试点资格已取消。624生态保护红线6.241生态保护红线划分根据洛阳市“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洛政办201797号):“根据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类型及其空间分布特征,我市划分为水源涵养 生态保护红线类型区和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保护红线类型区,其中,水 源涵养生态保护

14、红线类型区14个,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保护红线类型区5 个。”详见表6-8。表6-8洛阳市生态保护红线分区统计表红线类型红线分区水源涵养生态保护红线类型区宏农涧河水源涵养生态保护红线区苍龙涧河和青龙涧河水源涵养生态保护红线区黄河支流韶山水源涵养生态保护红线区黄河支流黛眉山水源涵养生态保护红线区黄河小浪底水库南岸水源涵养生态保护红线区涧河水源涵养生态保护红线区洛河水源涵养生态保护红线区伊河水源涵养生态保护红线区颍河水源涵养生态保护红线区北汝河水源涵养生态保护红线区昭平台水库水源涵养生态保护红线区鸭河口水库水源涵养生态保护红线区丹江口水库水源涵养生态保护红线区黄河干流水源保护生态保护红线区生物多样性

15、维护生态保护红线类型区青要山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保护红线区洛河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保护红线区熊耳山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保护红线区伏牛山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保护红线区黄河湿地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保护红线区根据河南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征求意见稿),偃师市境内伊河及其主要支流的汇水区属于伊河水源涵养生态保护红线区。结合洛 阳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分结果图,偃师市产业集聚区规划范围不在伊河水 源涵养生态保护红线区范围内。因此,偃师市产业集聚区规划范围不涉 及依法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6.242生态保护红线分级管控管理要求按照分级管控的管理要求将我市生态保护红线区划分为一级管控区 和二级管控区。一级管控区是生态保护的

16、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管控措施,除必要的 科学实验、教学研究以及供水、防洪等民生工程需要外,禁止任何形式 与生态保护无关的开发建设活动。一级管控区内应逐步清退与生态保护 无关的项目,并恢复生态功能,其中对生态保护存在不利影响、具有潜 在威胁的项目,应立即清退。二级管控区是生态保护重要区域,应以生态维护为重点,作为限建 区,禁止对主导生态功能产生影响的开发建设活动。二级管控区内实行 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根据红线区主导生态功能维护需求,制定禁止性和 限制性开发建设活动清单,确保二级管控区用地性质不转换、生态功能 不降低、空间范围不减少。6.2.5生态空间管制清单偃师市产业集聚区规划范围不涉及依法划定的生

17、态保护红线。为维 护区域环境质量,本次跟踪评价制定生态空间管制清单见下表。表6-9偃师市产业集聚区生态空间管制清单类别序号所含空间单元面积(hm2)现状用地类型管控要求生 态 空 间禁止建设区无限制建设区1绿地88.53绿地、农林用地限制占用2水域13.65r水域、农林用地限制占用面积小计102.18/生态空间面积合计102.18/6.2.6生态分析结论偃师市产业集聚区属国家级重点开发区域和伊河、洛河农业生态水土保持功能区;结合偃师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集聚区北园 陇海铁路以北区域位于北邙生态屏障区,集聚区南园位于偃师市域中部 的都市生态核心区,集聚区所在区域均不涉及大型城市生

18、态公园;结合 伊洛国家湿地公园保护区划分范围,产业集聚区的规划范围不在其生态 保护区范围内;结合洛阳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分结果图,偃师市产业集聚 区规划范围不涉及依法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结合洛阳市生态保护红线 分类管控图,偃师市产业集聚区不在一级管控区和二级管控区范围内; 产业集聚区的规划范围内生态空间面积102.18hm?,为限制建设区。6.3环境质量底线631环境质量底线的确定根据洛阳市人民政府印发的洛阳市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洛发201823号),“2020年度目标,全市 PM2.5 (细 颗粒物)年均浓度达到54微克/立方米以下,PMio (可吸入颗粒物)年均

19、 浓度达到95微克/立方米以下,城市区优良天数达到260天以上。偃师 市、孟津县、新安县、伊川县、宜阳县、吉利区 PM2.5年均浓度达到45 微克/立方米以下,汝阳县、洛宁县、 栾川县、嵩县PM2.5年均浓度达到 35微克/立方米以下。全市地表水国、省重点监控的7个断面达到或优于皿类水质断面比例保持100%,其中伊河潭头、洛河长水、汝河紫罗山 断面水质保持或优于H类;市重点监控断面达到或优于皿类水质断面比 例达到100%,其中伊河鸣皋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H类。”结合三年行动 计划,提出偃师市产业集聚区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质量目标。表6-10产业集聚区环境质量底线水环境质量序 号所在流域水体

20、断面名称水质现状规划期(2020年)水质目标1伊河P西石坝断面稳定达标川类2洛河白马寺断面稳定达标川类3伊洛河伊洛河汇合口稳定达标川类备注:水质达标情况结合2013年至2018年的常规监测数据,洛河、伊洛河现状执行类大气环境质量项目监测点PM io(卩 g/m3)PM 2.5(卩 g/m3)SO2(卩 g/m3)NO 2(卩 g/m3)CO(mg/m3)03(卩 g/m3)现状:偃师市975318221.5106标准703560404160达标 情况超标超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规划(2020 年)目标PM2.5年均浓度达到45微克/立方米以下,其余因子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21、)二级标准备注:PM10、PM2.5、SO2、NO?均为年平均质量浓度,CO为第95百分位24小时平均,O3为第90百分位日最大8小时土壤环境质量单位:mg/kg项目CdCuAsPbHgc 6+ CrNi甲苯间/对-二甲苯邻-二甲苯标准筛选值651800060800385.79001200570640管制值172360001402500827820001200570640现状达标规划(2020年)目标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 )第二类用地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 14848-2017 )川类单位:mg/L(pH无量纲)项目PH总硬 度耗氧 量

22、氨氮氯化物氟化物六价 铬镍镉铜锌标准6.58.54503.00.502501.00.050.020.0051.001.00现状达标规划(2020 年)目标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 14848-2017 )川类6.4水资源利用上限及承载力分析641水资源承载力分析641.1区域水资源及开发状况(1)地表水资源偃师市北临黄河,洛河、伊河从偃师市区横穿而过。据统计,偃师 市水资源总量为4.71亿m3,其中地表水1.37亿m3,地下水3.75乙m3,重复 计算量0.41亿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884m3/人,水资源较丰富。(2)地下水资源集聚区南园位于偃师市岳滩镇,北园位于偃师市城关镇,南园和北

23、园均临近洛河大堤,距离伊河最近仅2km,集聚区处于伊洛河河谷地带, 地表水和地下水均很丰富。地下水含水层厚度40至56m,最厚可达70m,渗透系数100至120m/d,水位埋藏浅,小于5m,单井出水量 10005000m?/d。集聚区地下水主要接受伊、洛河水侧渗和大气降水入渗补给,补给 条件好。根据河南省矿产储量委员会1998年勘测资料,集聚区北园所在 城关镇区域地下水总量约为0.94亿m3/a,可利用量0.79亿m3/a;集聚区南 园所在岳滩镇区域地下水总量约为1.48亿m3/a,可利用量1.24亿m3/a。(3)区域供水开发利用状况及供需平衡分析集聚区北园依托偃师市第二水厂,第二水厂位于集

24、聚区北园南侧后 纸庄,井深300m,水位60m,设计取水量为5万m3/d,实际取水量为3万 m3/d,主要供给城关镇用水。集聚区南园所在的岳滩镇现有3个集中供水井,均位于集聚区外,设 计取水量0.5万m3/d,实际取水量为0.28万m3/d,主要供给岳滩镇村民用 水;岳滩镇还有二十多家单位使用20多眼自备井,开采量约0.8万m3/d。综上所述,集聚区北园所在区域现有水井设计供水能力总计为5万m3/d,实际供水规模为3万m3/d,剩余供水能力2万m3/d;集聚区南园所在 区域现有水井设计供水能力为总计为1.3万m3/d,实际供水规模为1.08万 m3/d,剩余供水能力0.22万m3/d。6.4.

25、1.2进一步发展的用水量预测南园集聚区南园规划的主导产业为三轮摩托车及电动交通工具制造、摩 托车零部件生产,依据三轮摩托车及零部件生产耗水系数,预计集聚区 南园后续实施新增工业用水量为0.47万m3/d。集聚区南园远期规划新增就业人口 3.24万人,依据河南省地方标准-工业与城镇生活用水定额(DB41T385-2014),预计生活用水量为0.13万m3/d。其他用水依据城 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规定的不同用地性质用水量指标进行估算,并考 虑一定的未预见水量,经过预测,2020年集聚区南园后续实施新增用水 量为0.93万m3/d。集聚区后续实施用水量预测见下表。表6-11集聚区南园后续实施用水量预测

26、序号项目预测参数后续实施新增量用水量(万m3/d)1就业人口(不生活需水量含住宿)40L/ 人 d3.24万人0.132工业需水量0.23m3/辆三轮摩托车222万辆0.150.06m3/套摩托车配件97万套0.0230.57m /辆特种车1万辆0.00230.03m /台50万台农机0.0050.46m /套230万套汽车配件0.323浇洒道路用水量22L/m d254.34hm0.114绿化用水量2L/m 2 d20.62 hm20.045公共服务设施用地8L/m 2 d1.09hm20.016商业服务设施用地26L/m d215.31 hm0.097未预见水量10%0.08合计0.93北

27、园集聚区北园规划的主导产业为新能源和新材料产业,依据多晶硅、 太阳能电池、分子筛等行业生产耗水系数,预计集聚区北园后续实施新 增工业用水量为1.7万m3/d。集聚区北园远期规划新增就业人口 3.15万人, 新增安置人口 1.89万人,依据城市人口用水定额,预计生活用水量为0.33 万m3/d。其他用水依据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规定的不同用地性质 用水量指标进行估算,并考虑一定的未预见水量,经过预测,集聚区北 园远期用水量为3.12万m3/d。集聚区北园远期用水量预测见下表。表6-12集聚区北园后续实施新增用水量预测序号项目预测参数后续实施新增量用水量(万m3/d)1生活需水量就业人口(不 含住宿

28、)40L/ 人 d3.15万人0.13住宿人口105L/人 d1.89万人0.22工业需水量104.33m3 /t多晶硅7000t0.223983.33m /MW太阳能电池1020MW0.3331.47m /t分子筛9.6万t0.920.47m3 /t铝加工60万t0.094.7 m3 /t铝合金材料12万t0.173公共服务设施用地6L/m 2 d59.07hm20.354浇洒道路用水量2L/m 2 d47.66 hm20.15绿化用水量21.5L/m d254.79hm0.086物流仓储用地2.5L/m2 d8.94hm20.027公用设施6L/m 2 d1.61hm20.018特殊用地2

29、8L/m d20 hm09商业服务设施用地6L/m 2 d40.97 hm20.2510未预见水量10%0.28合计3.126.4.1.3供水设施支撑性分析根据区域供水现状分析可知,集聚区南园和北园所在区域现有水厂 设计供水能力总计为6.3万m3/d,实际供水量为4.1万m3/d,剩余供水能力 2.2万 m3/d。依据偃师市产业集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13-2020),集聚区南 园西部洛河南岸规划建设偃师市第三供水厂,供水规模20万m3/d,供应岳滩镇及集聚区用水,水源为河滩地下水。岳滩镇现有3个小水厂和企业 自备井(合计1.3万 m3/d )及北园第二供水厂将逐步关停。届时集聚区南 园和北

30、园所在区域水厂设计供水能力总计为20万m3/d。规划到2020年,集聚区南园所在岳滩镇(除集聚区外)居民生活用 水量为2.5万m3/d,北园所在城关镇(除集聚区外)居民生活用水量为 3.5 万m3/d,总计用水量为6万m3/d,剩余供水能力19万m3/d。由此可见,规划远期区域内可为集聚区供水的规模为19万m3/d,可以满足集聚区5.82万m3/d需求水量。集聚区所在区域内供水设施支撑性分析见下表。表6-13供水设施支撑性分析供水需水项目水量(万m3/d)项目水量(万m3/d)南园区域内现有水厂1.3岳滩镇居民生活用水 (除集聚区外)2.5北园区域内现有水厂5城关镇居民生活用水 (除集聚区外)

31、3.5规划建设偃师市第三供水厂20规划年集聚区北园用水4.2规划逐步关停水厂6.3规划年集聚区南园用水1.62区域内总供水能力20区域内总需水量11.82规划实施后,集聚区用水为城市集中供水,水源为地下水6.4.1.4地下水水环境承载力分析根据河南省矿产储量委员会1998年勘测资料,集聚区北园所在城关 镇区域地下水总量约为0.94亿m3/a,可利用量0.79亿m3/a,规划到2020年, 利用量将增为0.64亿m3/a,尚富余0.15亿m3/a。集聚区南园所在岳滩镇区 域地下水总量约为1.48亿m3/a,可利用量1.24亿m3/a,规划到2020年,水 厂建成后,利用量将增为0.27亿m3/a

32、,尚富余0.86亿m3/a。根据实际企业 的用水情况调查,预计2020年集聚区北园用水量为4.2万m3/d,相比于原 环评(8.17万m3/d)水量减少3.97万m3/d;南园用水量为1.62万 m3/d,相 比于原环评(3.69万m3/d)水量减少2.07万m3/d,综上,南园、北园用水 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因此区域水资源可以承载集聚区建设。6.4.1.5地表水环境承载力分析(1)控制断面水质控制目标根据规划,集聚区北园排水进入北园污水处理厂,最终排入洛河; 南园排水进入集聚区南园污水处理厂,最终排入伊河;并向下游经过最 近1.8km与洛河汇合成伊洛河。依据洛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洛阳市污染

33、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 划(2018-2020年)的通知,2020年偃师市出境地表水断面(伊洛河汇 合处)水质目标见下表。表6-14集聚区纳污水体功能区划及远期目标纳污河段时段指标执行标准COD (mg/L)氨氮(mg/L)伊洛河 (伊洛汇合处)现状水体功能区划类30 152020年环境目标川类w 20 1.0本次跟踪评价以现状水体功能区划为现状水环境容量评价值,2020年规划水体环境目标作为水环境容量计算的控制目标。(2)水环境容量控制指标因子根据集聚区的性质和主导产业废水排放情况,本次评价的水环境容 量评价因子为COD和氨氮,与规划调整方案环评的评价因子相同。(3)伊河、洛河、伊洛河质伊洛河

34、以2017年常规监测断面平均水质作为基础水质进行计算。伊 洛河基础水质及水量详见下表。表6-15伊河、洛河及伊洛河基础水量及水质纳污水体名称流量(m /s)水质COD ( mg/L)氨氮(mg/L)伊洛河15.822.10.363(4)水环境容量计算本评价水环境容量指能满足区域水环境功能,即伊洛河评价河段水 质达到GB3838 2002皿类水质标准时水域中可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水环境容量计算采用完全混合模式计算公式:nW0 - C0(Qw 亠-qwi ) - QwCi =1式中:W。一一某一种污染物的环境容量,10-6t/h;Co控制断面的水质标准,mg/ L;Qw河流上游来水量,m3/h

35、;qwi河流上游第i个排污口的废水排放量,m3/h;C河流上游来水的污染物浓度,mg/L水环境容量计算结果见下表。表6-16水环境容量计算结果河流项目污染物允许排放量COD (t/a)氨氮(t/a)伊洛河基于当前水环境功能区划3936.32556.53基于2020年目标值-1046.36317.4备注:伊洛河汇合口断面现状功能区划为类由上表可知,按照现状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计算,伊洛河有环境容 量;按照远期规划目标计算,伊洛河 COD无剩余环境容量,成为规划后 续实施的环境制约因素之一。(2)污水处理能力分析南园2020年污水处理能力分析集聚区偃师市第三污水处理厂(岳滩污水处理厂)位于岳滩镇东南

36、部(涝洼渠与伊河交汇处),污水处理工艺采用卡鲁塞尔氧化沟工艺,排 水按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级A标控制。目前处理能力1万m3/d, 2020年污水处理规模达到6万m3/d,接纳城市规 划区中岳滩组团和顾县组团的排水。预计2020年涝洼渠排水中来自佃庄和翟镇部分水量增加到1.5万m3/d。集聚区南园2020年预测需水量为1.62万m3/d ,按照城市排水工程规 划规范的规定,污水量按供水量预测值的平均日数值乘以城市分类污 水排放系数确定,集聚区南园工业污水排放系数取0.7,其它综合污水(不 含道路和绿化)排放系数取0.8,预测2020年排水量为1.02万 m3/d。

37、依据偃师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到2020年岳滩组团人口 将达到17万人,顾县组团将达到5.5万人。由于产业集聚区南园已入驻企 业用工基本为附近村民,按岳滩组团约2万人进入集聚区就业考虑,岳滩 组团(除集聚区外)生活污水排放量为1.26万 m3/d。通过以上分析可知,预计到2020年偃师市第三污水处理厂至少接纳 的污水量为4.24万m3/d。因此,规划的6万m3/d污水处理厂可以接纳集聚 区排水。规划至2020年南园污水处理能力分析见下表。表6-172020年南园污水处理能力分析项目污水量(万m3/d)涝洼渠集聚区以上段污水量1.50集聚区污水量1.02岳滩组团(除集聚区外)污水

38、量1.26污水处理厂需接纳污水量3.78规划污水处理厂规模6能否接纳可以接纳北园2020年污水处理能力分析产业集聚区北园废水排入西区污水处理厂,目前处理能力为2万m3/d,2020年污水处理能力达到5.5万m3/d,主要接纳偃师市老城区、城关镇区域的排水,污水处理系统采用改良型卡鲁塞尔奥贝尔氧化沟+深度处理工艺,出厂水执行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级 A 标准。依据偃师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到2020年老城区、城关 镇组团人口将达到22.5万人。由于目前产业集聚区北园用工基本为附近 村民,按城关组团约3万人进入集聚区考虑,该组团(除集聚区外)

39、生活 污水排放量为1.64万 m3/d。集聚区北园预测需水量4.2万m3/d,按照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 的规定,污水量按供水量预测值的平均日数值乘以城市分类污水排放系 数确定,集聚区北园工业污水排放系数取 0.6,其它综合污水排放系数取0.8,预测远期排水量为2.67万m3/d。通过以上分析可知,西区污水处理厂规划远期5万m3/d污水处理规模 可以满足接纳集聚区北园及老城区、城关镇组团排水需求。规划2020年北园污水处理能力分析见下表。表6-18规划2020年北园污水处理能力分析项目污水量(万m3/d)老城区、城关镇远期污水量(除集聚区外)1.64集聚区远期污水量(包括杜甫大道东部片区和西部片

40、区)2.67污水处理厂需接纳污水量4.3西区污水处理厂2020年处理规模5能否接纳可以接纳(3)水环境承载力分析目前,中州渠偃师境内沿途接纳老城区、城关镇的生活污水和工业 废水。依据偃师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由于人工湿地处理系 统负荷已满,因此偃师市总规规划对西区污水处理厂进行扩建,使其处 理能力从2.0万m3/d扩建到5万m3/d,接纳偃师市组团及城关镇组团排水, 同时集聚区北园排水经二级生化处理后部分回用,剩余部分排入洛河。经调查,现集聚区南园废水可全部进入偃师市第三污水处理厂处理。 涝洼渠始于佃庄镇,目前沿途接纳佃庄、翟镇的生活污水,在310国道伊河桥下游流入伊河。依据规

41、划,偃师市将佃庄、翟镇的生活污水接入偃 师市第三污水处理厂处理,采用二级生化处理后排入伊河。根据偃师市产业集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13-2020),集聚区的 排水的45%回用,其余部分排放。规划实施后主要水污染物变化情况见下表。表6-19规划至2020年区域水污染物变化情况一览表项目排水量(万m3/d)COD排放量(t/a)氨氮排放量(t/a)老城区、城关镇现状排水1.31423.5142.35涝洼渠现状排水1.11204.5120.45规划实施后污西区污水处理厂1.93352.2356.36水处理厂新增水处(理丿新日偃师市第三污水处理厂 排水2.37432.5369.202020年伊洛河环

42、境容量/-1046.36317.4规划实施后伊洛河环境容量(6):/796.89454.64老城区、城关镇现状排水情况依据现状人口生活污水量及生产废水量调查确定; 涝洼渠现状排水情况依据佃庄、翟镇现状人口生活及工业污水量估算确定;规划实施后新增排水量按照集聚区北园和南园规划后续发展处理排水量的(即扣除现有处理水量)45%回用后计算;规划实施后伊洛河环境容量 =2020年伊洛河环境容量-规划实施后西区和偃师市第三污水处理 厂新增排放量+涝洼渠现状排水+城关镇组团现状排水(现状排水如污水处理厂)。由以上分析可知,规划实施后伊洛河 COD、氨氮均有环境容量,可 以承载集聚区建设。641.6集聚区削减

43、措施(1)进一步收集未进入园区污水处理厂的生产、生活废水集聚区现有未进入园区污水处理厂的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将全部收 集到污水处理厂,全面加强配套管网建设。(2)全面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充分发挥企业清洁生产技术应用的主体作用,积极采用先进适用技 术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提升企业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降低工业 新增水用量,提高水重复利用率,从源头预防和减少污染物产生,严格 控制并削减行业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推动全面达标排放,促进水环境质 量持续改善。建议限制摩托车扩产,发展高端装备新型产业。(3)进一步加强伊洛河流域环境整治根据洛阳市人民政府印发的洛阳市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 (2018-2020年

44、)(洛发201823号):“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坚持污染减排和生态扩容两手发力,以“四河同治、三渠联动”为抓手, 扎实推进河长制,加强组织领导,严格督促执法,建立长效机制,统筹 推进各项水污染物防治工作,确保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源水质稳定 达标。”6- 23偃师市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报告书“三线”管控及分析综合以上分析,环评认为:规划实施后将使区域污染物排放量大幅 度削减,有效改善伊河、洛河和伊洛河水质。6.5大气环境容量及承载力分析6.5.1大气环境容量分析(1)SQ、NOx环境容量分析本次环评引用洛阳市环保局洛阳市大气环境容量核定技术报告 的大气环境容量的计算结果

45、。该报告采用A值法预测不同情境下洛阳市市域范围内各行政区主要污染物的大气环境容量。根据城市区域大气环境容量总量控制技术指南推荐 A值的确定 方法,取A值下限4.2的基础上增加10%,即A值为4.62进行容量预算, 同时计算A值为4.2和5.6时的环境容量,作为参考依据。根据河南省环境容量研究技术指南取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级标准的一半计算背景容量,从总容量中扣除。划分山区、丘陵、平原三类地貌,修正系数设定为山区0.6、丘陵0.7、 平原为1。计算结果见下表。表6-20洛阳市域大气环境容计算结果情景功能分区A值一类功能 区面积2(km )二类功能 区面积2(km )环境容量

46、计算结果(万年)SO2NOx修正系数修正系数0.60.710.60.7114.25.075.928.468.189.5413.642城市规划区按一类 区,其余按一类区5.612803.624056.767.8911.2710.9112.7318.1834.625.586.519.309.0010.5015.004基本农田、自然保4.211.9713.9719.9615.0817.6025.145护区、风景名胜区5.64360.65910847.9415.9718.6326.6120.1123.4633.526按一类区,其余按 二类区4.6230713.1715.3721.9516.5919.3

47、627.657基本农田、林地按4.29726.10995482.49017.598.8512.6510.7012.4817.838一类区,其余按二5.610.1211.8116.8614.2616.6423.779类区4.628.359.7413.9111.7713.7319.6110自然保护区、风景4.2615.32614593.2715.0417.5425.0618.1421.1730.2411名胜区按一-类区,5.6420.0523.3933.4124.1928.2240.3212其余按一二类区4.6216.5419.3027.5719.9623.2833.26由上表可知,按照预测情景

48、8即基本农田、林地为一类功能区,其 余为二类功能区,A值选大值即5.6,修正系数选0.7,洛阳市域大气SO2、NOx环境容量分别为11.81万t、16.64万t。采用同样的方法计算洛阳市各县市 SO2、NOx大气环境容量,并根据 上述计算出的洛阳市域总量按比例分配,洛阳市各行政区大气环境容量 估算结果见下表。表6-21洛阳市大气环境容量估算结果单位万t/a区域SO2NOx大气环境容量大气环境容量中心城区1.591.99吉利区0.540.69偃师1.311.86新女0.991.29伊川0.951.35孟津1.251.73宜阳1.221.72洛宁1.141.65汝阳0.791.19嵩县1.171.

49、76栾川0.851.41洛阳市域11.8116.64由上表可知偃师市理论环境容量 SO2为13100t/a, NOx为18600t/a。折算到产业聚集区 SO2为233.17t/a, NOx为331.06t/a。(2)TVOC环境容量分析结合该集聚区大气污染物排放特点,本次跟踪评价将TVOC纳入环境容量指标。采用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131-2003) 推荐的方法A-P值法计算TVOC大气环境容量。A-P值法属于地区系数法, 根据给出大气总量控制区的面积,结合总量控制系数A值即可得出该面积上的总允许排放量。具体计算公式如下:Qaki二 A(Cki- Cpi )Si7snQak

50、 Qakii A其中:Qaki :为第i个功能区内某种污染物年允许排放总量限值,(104t/a);Qak :总量控制区某种污染物允许排放总量限值,(104t/a);Cki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所规定的与第i功能区类别相应的年均浓度限 值,(单位mg/m3);Cpi :第i个功能区污染物年平均浓度现状值;Si :第i个功能区面积,(km2);S:控制区总面积,(km2);A :区域总量控制系数,单位1O4.km2a-1。按照产业集聚区环境空气质量远期满足二级标准要求。TVOC背景值根据产业集聚区现状监测数据的日均浓度平均值进行折算,即环境背 景值为0.012mg/m3,TVOC年均值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中TVOC的8小时标准限值等于年均值的3倍,参照附录 D其他污染物空气质量浓度参考限值中 TVOC8h平均600卩g/帚,则TVOC 的年均值为200卩g/m。同时,根据划分山区、丘陵、平原三类地貌,修正 系数设定为山区0.6、丘陵0.7、平原为1,本集聚区位于平原,修正系数 设定为1。根据计算,TVOC大气环境容量为2.996万t/a。6.5.2大气环境承载力及总量控制根据集聚区规划方案及拟建项目污染源强统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