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政策解读PPT课件_第1页
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政策解读PPT课件_第2页
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政策解读PPT课件_第3页
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政策解读PPT课件_第4页
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政策解读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政策解读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政策解读 城阳区民政局城阳区民政局一、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出台的背景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的主要内容三、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的保障措施和贯彻落实T a b l e o f C o n t e n t s内容大纲一、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出台的背景一、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出台的背景 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加强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工作的需要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健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的意见(国发201614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发201614号文件进一步健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的实施意见(鲁政发201626号)制度定义:针对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

2、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法定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16周岁未成年人建立的一项基本生活救助制度。其前身是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城市“三无”人员救济和福利院供养制度。发展沿革上世纪50年代19941997200620162014建立农村五保供养、城建立农村五保供养、城市市“三无三无”人员救济和人员救济和福利院供养制度福利院供养制度将城市将城市“三无三无”人人员纳入城市低保员纳入城市低保国务院颁布农村五保供国务院颁布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养工作条例 城乡统筹的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健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健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国发度(国发201614号)号)国务院修订农村国务院修

3、订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将城乡将城乡“三无三无”人员保人员保障制度统一为特困人员障制度统一为特困人员供养制度供养制度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的主要内容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的主要内容20号文件从5个方面对制度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明确,概括起来,主要是“一规范、两完善、两改革”。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的主要内容(一)规范对象范围老年人残疾人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三类人趋势:入口收紧三个特征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 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的主要内容 无劳动能力:年满60周岁的老年人,残疾等级为二级及以

4、上的重度残疾人,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视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除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中的基础养老金、基本医疗保险和高龄津贴等社会福利补贴外,其他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家庭财产符合当地特困人员财产状况规定的,视为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 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具备特困人员条件, 年满60周岁或者重度残疾的最低生活保障对象, 无民事行为能力、被宣告失踪或者在监狱服刑的人员、且财产符合当地特困人员财产状况规定的, 视为无履行法定义务能力。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的主要内容(二)完善办理程序:两道程序完成认定两道程序入门程序

5、:参照低保程序入门后程序:生活自理能力评估1 1、申请(1 1)依申请受理)依申请受理由本人向户籍所在地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书面申请。由本人向户籍所在地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书面申请。本人申请有困难的,可以委托村(居)民委员会或者他人代为提出申请。本人申请有困难的,可以委托村(居)民委员会或者他人代为提出申请。提交相关材料,书面说明劳动能力、生活来源、财产状况以及赡养、抚养、扶养情况,提交相关材料,书面说明劳动能力、生活来源、财产状况以及赡养、抚养、扶养情况,签订签订申请社会救助家庭诚信承诺和授权委托书申请社会救助家庭诚信承诺和授权委托书。(2 2)主动发现受理)主动发现受理及时告知政策

6、: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民委员会应当及时了解掌握辖区内居及时告知政策: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民委员会应当及时了解掌握辖区内居民的生活情况,发现符合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条件的,应当告知其救助供养政策民的生活情况,发现符合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条件的,应当告知其救助供养政策. .主动帮助申请:对无民事行为能力等无法自主申请的,应当主动帮助其申请。主动帮助申请:对无民事行为能力等无法自主申请的,应当主动帮助其申请。申请受理环节重点把握:(申请受理环节重点把握:(1 1)申请主体是个人。()申请主体是个人。(2 2)要建立主动发现机制。)要建立主动发现机制。2 2、审核(1 1)受理)受理 镇政

7、府(街道办事处)收到申请人救助供养申请后,对申请材料齐全、符合规定的,应当及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收到申请人救助供养申请后,对申请材料齐全、符合规定的,应当及时受理;申请材料不齐全的,应当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充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视时受理;申请材料不齐全的,应当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充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视为受理;对明显不符合条件或不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的,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为受理;对明显不符合条件或不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的,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2 2)调查核实)调查核实 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20个工作日内,通过入

8、户调查、邻里访问、信个工作日内,通过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信函索证、民主评议、信息核对等方式,对申请人的收入状况、财产状况以及其他证明材料等函索证、民主评议、信息核对等方式,对申请人的收入状况、财产状况以及其他证明材料等进行调查核实,并提出审核意见。进行调查核实,并提出审核意见。对初审不符合条件的,书面告知理由。对初审不符合条件的,书面告知理由。(3 3)审核公示)审核公示 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将审核意见及时在申请人所在村(社区)公示。公示期为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将审核意见及时在申请人所在村(社区)公示。公示期为7 7天。公天。公示期满无异议的,报区(市)民政部门审批。对公示有异议的,镇

9、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示期满无异议的,报区(市)民政部门审批。对公示有异议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重新组织调查核实,在重新组织调查核实,在2020个工作日内提出审核意见,并重新公示。个工作日内提出审核意见,并重新公示。重点把握:(重点把握:(1 1)调查核实方式及顺序可根据实际灵活安排。()调查核实方式及顺序可根据实际灵活安排。(2 2)规定审核时)规定审核时限限2020个工作日。(个工作日。(3 3)不符合条件的,书面告知理由。()不符合条件的,书面告知理由。(4 4)明确审核公示要求。)明确审核公示要求。3 3、审批(1 1)审批程序)审批程序 区(市)民政部门应当全面审查镇政府(街道

10、办事处)上报的调查材料和审核意见,按照不低于区(市)民政部门应当全面审查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上报的调查材料和审核意见,按照不低于30%30%的的比例随机抽查核实,于比例随机抽查核实,于2020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批决定并明确照料护理标准等级。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批决定并明确照料护理标准等级。(2 2)批准公布)批准公布 对符合救助供养条件的申请,区(市)民政部门应当及时予以批准,发给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证,建对符合救助供养条件的申请,区(市)民政部门应当及时予以批准,发给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证,建立救助供养档案,从批准之日下月起给予救助供养待遇,通过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在申请人所在村立救助供养档案,从批准之日

11、下月起给予救助供养待遇,通过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在申请人所在村(社区)公布。(社区)公布。对不符合条件的申请不予批准,通过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书面向申请人说明理由。对不符合条件的申请不予批准,通过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书面向申请人说明理由。重点把握:(重点把握:(1 1)随机抽查核实比例和重点抽查对象。)随机抽查核实比例和重点抽查对象。 (2 2)规定审批时限)规定审批时限2020个工作日。个工作日。 (3 3)发放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证。)发放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证。 (4 4)实施动态管理,每年复核一次。)实施动态管理,每年复核一次。 评估主体评估主体 区(市)民政部门应当在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村

12、(居)民委员会协助下,对特困人区(市)民政部门应当在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民委员会协助下,对特困人员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确定特困人员应当享受的照料护理标准档员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确定特困人员应当享受的照料护理标准档次。次。要积极探索委托医疗卫生机构、第三方专业机构等开展特困人员生活自理能力评估。要积极探索委托医疗卫生机构、第三方专业机构等开展特困人员生活自理能力评估。关于生活自理能力评估关于生活自理能力评估重点把握:重点把握:1 1. .生活自理能力评估,是特困人员认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特困人员生活自理能力评估,是特困人员认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13、,是对特困人员实施分档定标、分类供养的重要前提。民政部实施分档定标、分类供养的重要前提。民政部特困人员认定办法特困人员认定办法(民发(民发【20162016】 178178号)号)2.2.根据审批主体和生活自理能力评估主体一致原则,明确区(市)民政部门为生活自理根据审批主体和生活自理能力评估主体一致原则,明确区(市)民政部门为生活自理能力评估主体。能力评估主体。3.3.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民委员会协助开展评估工作。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民委员会协助开展评估工作。4.4.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开展第三方评估。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开展第三方评估。关于生活自理能力评估关于生活自理能力评估 评

14、估指标和标准评估指标和标准 特困人员生活自理能力,一般依据以下特困人员生活自理能力,一般依据以下6 6项指标综合评估:项指标综合评估:自主吃饭、自主穿衣、自主自主吃饭、自主穿衣、自主上下床、自主如厕、自主室内行走、自主洗澡上下床、自主如厕、自主室内行走、自主洗澡。6 6项指标全部达到的,可以视为具备生项指标全部达到的,可以视为具备生活自理能力;有活自理能力;有3 3项以下(含项以下(含3 3项)指标不能达到的,可以视为部分丧失生活自理能力;项)指标不能达到的,可以视为部分丧失生活自理能力;有有4 4项以上(含项以上(含4 4项)指标不能达到的,可以视为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项)指标不能达到的,

15、可以视为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重点把握:重点把握:1 1. .坚持直观、简便、易操作的原则坚持直观、简便、易操作的原则。 2 2. .参考国际通行标准和其他相关标准。参考国际通行标准和其他相关标准。 3 3. .评估程序要规范,材料要齐全。评估程序要规范,材料要齐全。4 4、终止(1 1)终止情形)终止情形 不再符合本意见规定的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条件的;不再符合本意见规定的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条件的; 死亡、被宣告失踪或者死亡的;死亡、被宣告失踪或者死亡的; 依法被判处刑罚,且在监狱服刑的;依法被判处刑罚,且在监狱服刑的; 本人自愿申请停止特困救助供养待遇的;本人自愿申请停止特困救助供养待遇的; 区

16、(市)政府规定的其他情形。区(市)政府规定的其他情形。(2 2)终止程序)终止程序 本人、村(居)民委员会或者供养服务机构应当于本人、村(居)民委员会或者供养服务机构应当于1515个工作日内告知镇政府(街道办事个工作日内告知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由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审核并在处),由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审核并在1515个工作日内报区(市)民政部门核准,终止个工作日内报区(市)民政部门核准,终止救助供养并予以公示。公示期为救助供养并予以公示。公示期为7 7天。天。 终止救助供养后,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或其他社会救助条件的,要及时纳入相应救助范终止救助供养后,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或其他社会救助条件的,要及

17、时纳入相应救助范围,保障其基本生活。围,保障其基本生活。重点把握:对拟终止救助供养的特困人员,区(市)民政部门应当通过重点把握:对拟终止救助供养的特困人员,区(市)民政部门应当通过镇政府(街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在其所在村(社区)或者供养服务机构公示。道办事处),在其所在村(社区)或者供养服务机构公示。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的主要内容(三)完善救助供养内容:体现制度衔接。对传统“五保”的“吃、穿、住、医、葬(教)”进行丰富和完善。发钱+发服务提供基本生活条件吃、穿包括供给粮油、副食品、生活用燃料、服装、被褥等日常生活用品和零用钱。可以通过实物或者现金的方式予以保障。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的

18、主要内容(三)完善救助供养内容:体现制度衔接与住房救助制度相衔接住集中供养:入住农村敬老院等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分散供养:配租公共租赁住房、发放住房租赁补贴、农村危房改造。医全额资助参加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与医疗救助制度相衔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的主要内容(三)完善救助供养内容:体现制度衔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供养经费支持重点把握: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供养经费支持。规定医疗救助等支付后的不足部分,“由供养经费相应解决”:加强制度衔接、提高救助效益、维护制度公平性,有效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支出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的主要内容(三)完善救助供养内容:体现制度衔接葬享

19、受政府基本殡葬减免政策待遇 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委托供养服务机构、村(居)民委员会或者其亲属办理明确办理丧葬事宜的责任主体按照青岛市基本殡葬服务免费项目及免除标准再给予丧葬补助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的主要内容(三)完善救助供养内容:体现制度衔接与教育救助制度衔接教对在义务教育阶段就学的特困人员,给予教育救助;对在高中教育(含中等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阶段就学的特困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教育救助。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的主要内容(三)完善救助供养内容:体现制度衔接照料对救助供养内容的重大完善第一次将“服务”写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内容。明确“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给予照料”,包括日常生活、住院期间的

20、必要照料等基本服务。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的主要内容(四)改革供养标准:体现精准救助、差异化服务。以供养形式定标准:机构供养:集中供养标准在家供养:分散供养标准改革标准制定导向以特困人员需求定标准:供养标准基本生活标准+照料护理标准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的主要内容(四)改革供养标准:体现精准救助、差异化服务。基本生活标准:满足满足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所需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所需费用,按照不低于当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费用,按照不低于当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51.5倍给予保障。倍给予保障。照料护理标准:根据根据特困人员生活自理能力和特困人员生活自理能力和服务需求服务需求分类制定,体现差异性分

21、类制定,体现差异性。部分丧失、完。部分丧失、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特困人员护理标准按照当地政府为城乡困难的半失能、失能老年人购买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特困人员护理标准按照当地政府为城乡困难的半失能、失能老年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补助标准给予保障,集中供养的自理人员的护理标准按照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居家养老服务的补助标准给予保障,集中供养的自理人员的护理标准按照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特困人员护理标准的三分之一给予保障,分散供养的自理人员的护理标准按照部分丧失生力的特困人员护理标准的三分之一给予保障,分散供养的自理人员的护理标准按照部分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特困人员护理标准的三分之一给予保障。活自理能力的特

22、困人员护理标准的三分之一给予保障。明确标准制定内容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的主要内容(四)改革供养标准:体现精准救助、差异化服务。 供养金发放方式集中供养:供养金按照救助供养标准按月拨付到集中供养服务机构;委托机构供养的,由供养金按照救助供养标准按月拨付到集中供养服务机构;委托机构供养的,由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与受委托机构签订服务协议,报区(市)民政部门批准,将供养金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与受委托机构签订服务协议,报区(市)民政部门批准,将供养金拨付给购买服务机构。由供养服务机构为特困人员发放零用钱拨付给购买服务机构。由供养服务机构为特困人员发放零用钱。分散供养:基本生活费用由各区(市)按月通过

23、社会化方式发放给特困人员个人,有部分基本生活费用由各区(市)按月通过社会化方式发放给特困人员个人,有部分收入的,差额享受基本生活保障补助;照料护理费用,由区(市)民政部门或镇政府(街收入的,差额享受基本生活保障补助;照料护理费用,由区(市)民政部门或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统筹使用,按照委托照料服务协议,发放给受委托的单位、个人或购买服务,道办事处)统筹使用,按照委托照料服务协议,发放给受委托的单位、个人或购买服务,用于向供养人员提供日常照料或生病护理服务。用于向供养人员提供日常照料或生病护理服务。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的主要内容(四)改革供养标准:体现精准救助、差异化服务。强调照料护理责任各区

24、(市)民政部门要制定政府购买照料护理服务的实施细各区(市)民政部门要制定政府购买照料护理服务的实施细则,规范委托服务行为,委托协议须明确服务项目、费用标则,规范委托服务行为,委托协议须明确服务项目、费用标准、责任履行、责任追究等内容。要指导镇政府(街道办事准、责任履行、责任追究等内容。要指导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与受托方签订照料服务协议,加强对协议履行情况的监处)与受托方签订照料服务协议,加强对协议履行情况的监督,确保协议服务事项落实到位。督,确保协议服务事项落实到位。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的主要内容(五)改革优化供养服务p 供养服务理念:体现改革创新,尊重意愿、满足需求。体现改革创新,尊重意

25、愿、满足需求。p 救助供养形式:在家分散供养和在当地的供养服务机构集中供养。在家分散供养和在当地的供养服务机构集中供养。p 具备具备生活自理能力的,鼓励其在家分散供养;完全或者部分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生活自理能力的,鼓励其在家分散供养;完全或者部分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优先为其提供集中供养服务。优先为其提供集中供养服务。如何推动政策落地:由对“集中供养率”的考核转变为对“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的考核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的主要内容(五)改革优化供养服务分散供养p政府提供供养费用或实物,以及必要的照料服务,供养对象在家生活。要求“谁来管”“怎么管”“管什么”鼓励具备生活自理能力的特困人

26、员在家分散供养。落实责任主体:“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可委托其亲友或村(居)民委员会、供养服务机构、社会组织、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明确服务内容:提供日常看护、生活照料、住院陪护等服务家庭托养、寄养;社会助养;农村幸福院、社区日间照料服务效果平时有人平时有人照照 应应生病有人生病有人看看 护护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的主要内容(五)改革优化供养服务集中供养p通过供养服务机构对特困供养人员实行集体供养要求原则服务主体管理主体对完全或部分丧失自理能力的特困人员,优先提供集中供养服务。按照便于管理的原则,就近安排。区(市)民政部门、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供养服务机构、其他养老服务机构特殊情形对未满16周岁的

27、特困人员,一般应安置到专门的儿童(社会)福利机构重点把握:重点把握:“便于管理、就近安排便于管理、就近安排”对特困人员自行选择集中供养地或供养服务机构作出了限制。对特困人员自行选择集中供养地或供养服务机构作出了限制。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的主要内容供养服务机构管理功能定位强化其托底保障功能,强化其托底保障功能,为特困人员服务、满足特困人员集中供养需求的职责和义务,符合部分丧失、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特困人员照料护理要求;满足特困人员集中供养需求的前提下,为农村其他低收入、高龄、独居和失能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打造区域性养老中心。规范管理依法办理法人登记,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安全管理和服务管理等制

28、度;进行社会化改革,公建民营、民办公助、购买服务、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方式,;加快推进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建设改造和设施达标。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的主要内容供养服务机构管理能力建设加强护理型服务人员配备,合理配备使用专业社会工作者。照料护理服务人员与自理、半自理和不能自理人员分别按照不低于1:10、1:6、1:3的比例配备。 有条件的经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批准设立医务室或者护理站。为特困人员提供日常生活照料、送医治疗等基本救助供养服务服务提供三、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的保障措施和贯彻落实三、保障措施和贯彻落实(一)保障措施 关于制度衔接可以符合相关条件的特困人员可同时享受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和高龄津贴等社会福利待遇不可以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的,不再适用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纳入孤儿基本生活保障范围的,不再适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政策。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的残疾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