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囱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终版_第1页
烟囱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终版_第2页
烟囱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终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贵州电力建设第二工程公司施工方案FA( B) AW 2014-04工程名称:重庆安稳电厂扩建项目烟囱基础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发布时间: 2014 年 07 月 05 日实施时间: 2014 年 07 月 05 日作业指导书 / 方案审批页编制:专业审核:部门修改意见 同意此方案。 重新编制后再报。 更改此施工方案,按如下意见修改后执行:工程审核人:日期: 同意此方案。 重新编制后再报。 更改此施工方案,按如下意见修改后执行:质量审核人:日期: 同意此方案。 重新编制后再报。 更改此施工方案,按如下意见修改后执行:安全/ 消防审核人:日期: 同意此方案。 重新编制后再报。 更改此施工方案,按如下意见

2、修改后执行:总 / 副总工程师审核人:日期:目录1 编制依据1 1.1 设计文件11.2 技术标准及规范、规程 12 施工内容2 2.1 工程概况22.2 施工内容23 施工条件24 施工工序和方法2 4.1 施工工序24.2 施工方法35 工程资源配置186 进度控制计划197 质量管理要求及保证措施 20 7.1 质量目标207.2 质量保证措施227.3 质量管理措施227.4 质量检查内容238 安全和环境控制措施 23 8.1 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目标 238.2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238.3 安全管理措施248.4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258.5 QEOMS 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环

3、境因素识别评价 26附表 1: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测量记录表 26附表 2:混凝土浇筑排班表 26烟囱基础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1 编制依据1.1设计文件1.1.1安稳电厂扩建项目总平图、总交图、地勘图;1.1.2安稳电厂扩建项目烟囱基坑开挖图;1.1.3安稳电厂扩建项目烟囱基础施工图;1.1.4安稳电厂扩建项目烟囱筒身施工图;1.1.6相关图纸会审记录及设计变更通知单。1.2技术标准及规范、规程1.2.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 (GB50496-2009);1.2.2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2006);1.2.3混凝土外加剂 GB8076-2008;1.2.4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5

4、0119-2013;1.2.5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 50107-2010);1.2.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1.2.7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 JGJ55-2011);1.2.8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2-2012 ;1.2.9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9);1.2.10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 1596-2005;1.2.11烟囱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078-2008);1.2.12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1.2.1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GB50202-20

5、02);1.2.14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 ( JGJ33-2001);1.2.1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2005);1.2.16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建筑工程篇 SDJ69-87 );1.2.17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 (土建工程, DL/T5210.1-2012 );1.2.18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范 (火力发电厂部分,2002 12 01);1.2.19电力建设安全健康环境管理工作规定 (国家电网公司20081);1.2.20本标施工组织设计及由工程相关方发布实施的关联性文件。2 施工内容2.1工程概况安稳电厂位于重庆市綦江区安稳镇大堰村境内,北离安

6、稳镇约1.5km;本期扩建规模为2660MW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设有1 座 270m高双筒烟囱。该烟囱位于厂区东南面,中心建筑坐标A=898.500m、B=902.250m,0.00m 相当于绝对高程 510.00m;其基础由筒座和环基上、下两部分组成,环基断面呈矩形,底标高-6.0m 、顶标高 -2.5m ,外半径 20.0m,内半径 10.5m,断面宽 9.5m、高 3.5m,混凝土方量约33186m,属典型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筒座断面呈梯形,底标高-2.5m 、顶标高 0.0m,下底外半径16.6m、内半径 14.6m,上底外半径 15.6m、内半径 14.6m,高 2.5m,混凝土方量

7、约3362m。基础持力层为中风化灰岩层,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1000kPa;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35;钢筋为 HPB300和 HRB400E,基础钢筋量约328t 。(有关工程量以竣工资料为准)2.2施工内容2.2.1施工准备;2.2.2混凝土浇筑;2.2.3混凝土的养护。3 施工条件本工程施工应具备下述条件:3.1现场生产用水电、通信线路及施工道路已接通,基础钢筋、模板、避雷接地、预埋件(各部位插筋)等全部验收合格,已具备下一道工序的施工。3.2与本工程相关的设计文件已到位,并进行了会审。3.3己按经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图纸及资料、作业方案以及相关现行国家标准、规程、规范等组织了工程相关

8、管理人员、作业人员进行施工技术及安全交底,明确了工程范围、进度要求及操作方法、质量安全措施、技术检查与验收要求。3.4施工用主材辅材、机械、机具、人员已按计划和工程需求组织到位;施工用水、用电已接到现场需用点位,并确保其可靠稳定供给。3.5用于开展本工程的其它施工资源已准备就绪。4 施工工序和方法4.1施工程序根据施工内容和现场情况,本工程施工程序如下:施工准备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4.2施工方法烟囱基础混凝土考虑分两次施工:第一次施工-6.0m -2.5m(即环基部分),第二次施工-2.5m0.0m(即筒座部分),水平施工缝留设在环基和筒座的交界面上。下面着重描述环基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法。4.2

9、.1施工准备(1)原材料准备根据设计要求,拌制混凝土宜选用低水化热的矿渣硅酸盐水泥,砂含泥量不超过3%,石子含泥量不超过1%,水灰比不大于 0.5 ,必要时可采用适当的减水剂降低水化热。结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 GB50496-2009)对原材料的相关规定和市场供应情况,以及前期混凝土试配结果,本工程原材料的品种选择和要求如下:1)水泥采用中铁二十三局集团川东水泥有限公司的P.S.A 散装水泥,强度等级42.5R,所用水泥在搅拌站的入机温度不应大于60。水泥进场时对水泥品种、强度等级、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对其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水化热等性能指标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检。2

10、)骨料按因地制宜的原则,采用安稳禾鑫建材公司生产的骨料。细骨料为机制中砂,其细度模数在 2.3 以上,含泥量不大于3%;粗骨料为粒径5 31.5mm的连续级配碎石,含泥量不大于 1%。3)粉煤灰采用重庆海宏公司经销(重庆旗能电铝生产)的三级灰。4)外加剂采用成都亚庆公司的亚庆牌聚羧酸系泵送缓凝减水剂,其掺量根据工程所所需缓凝时间经试验确定。5) 拌合用水采用现场施工供水系统自来水。(2)混凝土配合比准备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55-2011)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的规定,其要求如下:1)所配制的混凝土拌合物,到浇筑工作面的坍落度不低于160mm,当环境

11、气温较高时,可适当调高;2)拌和水用量不宜大于175kg/m3 ;3)粉煤灰掺量不宜超过胶凝材料用量的40% ;4)水胶比不宜大于0.55 ;砂率宜为 3842% 。通过前期试配,本工程暂定采用的理论配合比如下表:表 4-1混凝土理论配合比表材料名称水泥细骨料粗骨料水外加剂粉煤灰单方用量( kg)33774711221626.7470质量比1.0002.2173.3290.4810.0200.208(3)其它资源准备见本方案第 5 章节。(4)浇筑准备浇筑前,应仔细检查模板的加固方式及其支撑刚度是否符合要求,模板内部是否清洁;各类预埋件、预插筋的数量、位置是否正确;各类机具、设备、材料、工器具

12、、照明设施、施工人员等是否满足施工需求。只有这些准备全部就绪后,方可开盘浇筑。4.2.2混凝土的生产与布料混凝土由现场HZS-60 型全自动搅拌站集中拌制,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送到施工现场,经混凝土输送泵车泵送入料。4.2.3混凝土浇筑(1)混凝土的浇筑环基采用分层循环浇筑,即以任一相对下料点为起点,向两边推进,合拢后返起点进行第二循环的浇筑。 此法的重点是要根据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现场气温等因素确切把握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以便控制单层下料厚度及浇筑进度。现以现场气温条件下混凝土的初凝时间t 0=8h、60 型混凝土搅拌站混凝土的供应速率3,计算单层下料厚度、浇筑推进角速P=40m/h度及浇筑总耗

13、时等参数如下表:表 4-2混凝土浇筑参数计算表混凝土初凝60 型搅拌站初凝时间内砼环基面积浇筑层浇筑推进角浇筑总方量浇筑总耗时时间( h)332厚( m)速度( /h )3( h)出力( m/h )供应量( m)( m)( m)8.0040.00320.00909.820.3522.503186.0079.65本方案采用两台汽车泵入料, 将汽车泵布置在烟囱南、 北两侧,以烟囱东侧为下料起点,向东南、西南两边连续推进、分层循环浇筑,如图4-1 所示。浇筑全过程设专人监视混凝土的初凝情况,随时调度混凝土对出现假凝的位置进行覆盖,避免出现冷缝,一次性连续完成环基的浇筑施工。(2)混凝土的振捣混凝土振

14、捣采用插入式振动棒作行列式插入振捣,其插点布置见图4-2 。振捣时应快插慢拨,振捣持续时间约 30s,插点均匀,间距35 至 45cm,且应插入到先浇层尚未初凝的砼中510cm,同时不得随意碰撞模板和钢筋;振捣质量应视砼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沉落、不再冒出气泡并泛出灰浆为准。首次振捣完毕、待混凝土沉淀半小时左右时进行第二次复振。当砼浇筑至标高、经二次振捣密实后,用铝合金刮尺刮平,待砼收水沉实后,用木抹子抹平、压实砼表面,封闭其收水裂纹;最后用铁抹子将不需再次浇筑的砼表面压实、清光。(3)试件留置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GB50204-2002)第 7.4.1条的要求,由专人3在混凝

15、土的浇筑地点按200m/ 组随机抽取,同时随机抽取3 组同条件养护试件用于检验3d、7d、 14d 强度。4.2.4混凝土的养护(1)养护措施当砼浇筑至要求标高、经压实抹光后,即砼处于硬化阶段时,应及时覆盖一层塑料薄膜作为密闭层,防止砼表层热量及水分流失,使之表面处于湿润状态,然后铺上2 层 15mm厚的中密海绵,浇水时从塑料薄膜下浇入,侧模采用包挂海绵的方式,厚度2 层,使之保持湿润。在混凝土降温中期, 为加快降温速度, 采用白天抛开部分保温层, 晚间重新覆盖的做法,在降温后期,采取逐日抛开保温层的做法,直至养护期结束。(2)温度裂纹和收缩裂纹控制措施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特点3根据大体积混

16、凝土的定义,本工程一次浇筑体积达3186m,属于大体积混凝土工程。 除了必须满足普通混凝土的强度、刚度、整体性等要求外,主要就是如何控制温度变形裂纹的发生和发展。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由于结构面大,水泥水化时所释放的水化热产生较大的温度变化和收缩作用,形成温度收缩应力,导致钢筋混凝土产生裂纹。表面温度裂纹走向无一定规律,大面积结构裂纹通常纵横交错,多发生在施工期间,缝宽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因此控制温度变形裂纹除结构计算、构造设计需考虑外, 混凝土的材料组成、 施工操作工艺、控制施工温度和改善混凝土性能等对其影响也非常重要。2)温度裂纹和收缩裂纹控制措施为了有效的控制有害裂纹的产生和发展, 本工程

17、从控制混凝土的水化热升温、 延长散热时间、减少混凝土收缩、 掺入缓凝减水剂、 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强度, 改进施工操作工艺、改善约束条件(如砼达到一定强度后松开模板等)入手。A1在拌合混凝土时掺入粉煤灰,以降低水泥用量,降低水泥水化热,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A2 在规范允许使用范围内,尽量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粗骨料(本工程选用 531.5 mm连续级配粗骨料),严格控制砂、石含泥量,降低水灰比,加强振捣。A3在混凝土中掺加缓凝减水剂,延长混凝土初凝时间,以利散热。A4在混凝土内布置环形冷却管,如图4-3 ,通过连续不断地通入冷却水将混凝土内部的热量带走,以达到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防止温度裂

18、纹产生的目的。(冷却管为 DN32的金属管,采用管子接头连接,安装固定在钢筋支撑架上,安装完毕后进行通水检漏试验。)A5选择良好级配的粗骨料,严格控制含泥量3%,加强混凝土的振捣。A6采取二次振捣法,浇筑后及时排除表面积水,加强养护,提高混凝土早期或相应龄期的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A7拆模后及早回填,尽量减少基础混凝土暴露时间。3)混凝土浇筑前的裂纹控制计算在混凝土浇筑之前, 根据施工拟采的防裂措施和现有施工条件,先计算混凝土的水泥水化热的绝热最高温升值、各龄期收缩变形值、收缩当量温差和弹性模量,根据计算估量可能产生的最大温度收缩应力,如不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则表示所采取的措施有效。若超过混凝

19、土的抗拉强度,则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如调整混凝土入模温度、降低水化热温升值、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 改善施工工艺和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等重新进行计算,直到应力在允许的范围。A 混凝土入模温度假定浇筑时平均气温36、搅拌棚内气温34; C35 泵送混凝土配合比(本方案采用的数据可能与实际施工配合比有一定差异,施工控制时以后者为准)及材料温度如表4-3 。水泥品种采用 P.S.A 水泥,标号 42.5R;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60 20mm之间。表 4-3C35 泵送混凝土配合比及材料温度表材料名称配比( kg)温度()含水率代号数值代号数值代号数值水mw162Tw26 w100%水泥mce337Tce34

20、 ce0%中砂m747Tsa35sa3%sa碎石m1122T35g2%gg粉煤灰mmh70Tmh34 mh0%缓凝减水剂mb6.74Tb26 b0%A1混凝土拌合物的理论温度T0T0=(0.9 ( mce Tce+msaTsa+mg Tg+mmhTmh+ mb Tb )+4.2 Tw( mw samsa gmg) +c1( sa msa Tsa + g mg Tg) c2 ( sa msa+ g mg )( 4.2 mw+0.9 (mce+msa+mg+mmh + m b)=33.23 ();上式中:mce、 msa、mg、mmh、mb、mw见表 4-2 ;Tce、 Tsa、Tg、Tmh、Tb

21、、Tw见表 4-2 ;sa、 g见表4-2 ;c1水的比热容,骨料温度0时, c1 =4.2kJ/kg K;c2水的溶解热,骨料温度0时, c2 =0 kJ/kg ;0.9 0.9为水泥、砂、石子、粉煤灰、缓凝减水剂的比热约值(kJ/kg K);4.2 4.2为水的比热约值( kJ/kg K)。A2混凝土拌合物出机温度T1T1=T00.16 ( T0Ti )=33.35 ();上式中:Ti 搅拌棚内气温() 。A3混凝土经运输至成型后的温度T2T2=T1( t 1+0.032 n)( T1 Ta) =33.71 ();上式中:t 1混凝土自运输至浇筑成型完成时的时间(h),按 25min 计算

22、;n混凝土转运次数,本处n=1 次;Ta运输时的环境温度() ;温度损失系数( h1),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时=0.25 。A4混凝土经钢筋及模板吸热后的温度T3T3=(ccmcT2+cf mfTf+csmsTs)( ccmc+cf mf+cs ms)=33.75 ()。上式中:cc 混凝土的比热,查表知cc =1.0kJ/kg K;3cf 、cs 钢材(钢模、钢筋)的比热,cf = c s =0.48kJ/kgK;mf、ms 与每立方米混凝土接触的模板、钢筋的质量,经估算,Tf 、Ts模板、钢筋的温度,因未预热,取当时环境气温。根据以上计算可知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为33.75 。mf+ms=90

23、kg;B 混凝土的水化热绝热温升值 T( t )T( t ) =CQ( 1e m t )/ (c)上式中:T(t )混凝土浇筑完 t 段时间的绝热温升值() ;C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 kg);Q每千克水泥水化热量( kJ/kg ),根据厂家提供的数据, P.S.A 42.5R 水泥 3 天的水化热量为 250 kJ/kg , 7 天的水化热量为 271 kJ/kg ,28 天的水化热量为 334 kJ/kg ;e常数, e=2.718 ;m与水泥品种、浇捣时温度有关的经验系数,取m=0.3;t 混凝土浇筑后至计算时的天数(d);c混凝土的比热,取c=1.0 ( kJ/kg K);混凝土的质

24、量密度,取=2400 kg/ m 3。据此公式求得混凝土在不同龄期时的水化热绝热温升值如表4-4 。表 4-4混凝土在不同龄期时的水化热绝热温升值计算表龄期水泥用量 C水泥水化热 砼比热 c砼密度绝热温升 T温差 T( d)( kg)Q( kJ/kg )1 e mt( kJ/kg K)( kg/ m3)( t) ()()33372500.59341.0240020.8320.8373372710.87751.0240033.3912.56283373340.99981.0240046.8913.503373341.00001.0240046.90由上表可知其最高温升值为46.90 。C 各龄期

25、混凝土收缩变形值 y(t )及各龄期混凝土收缩当量温差Ty (t )00.1tn( 1-e)(M)y( t )= yii1= 0y ( 1-e 0.1t )( M1 M2 M9M10)上式中: y(t ) 各龄期( d)混凝土的收缩相对变形值; 0y 标准状态下最终收缩值(即极限收缩值) ,取 3.24 104 ;Mi考虑各种非标准条件的修正系数(查表求取) ,修正系数 Mi的取值如下表:表 4-5修正系数 Mi 取值表项目修正系数水泥品种矿渣水泥M11.00水泥细度矿渣水泥M11.25骨料2000M20.93水灰比石灰岩M31.00水泥浆量( %)0.48M41.21初期养护时间 t ( d

26、)16.65M50.90环境湿度( %)7M61.00水力半径的倒数25M71.25操作方法0.7M81.43配筋率( %)机械振捣M91.00M1 M2 M9 M101.946Ty( t ) =- y( t ) / 上式中:T y(t )各龄期( d)混凝土收缩当量温差(0C);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取 1.0 10 5(1/ )。表 4-6各龄期混凝土收缩变形值及收缩当量温差计算表龄期 t 0y收缩相对变形值砼的线性膨胀系数收缩当量温差 Ty( t )(d) y( t )()33.24E-041.634E-041.00E-05-16.3473.24E-043.174E-041.00E-05-

27、31.74283.24E-045.922E-041.00E-05-59.22+3.24E-046.305E-041.00E-05-63.05D 各龄期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E( t )E( t ) =E0( 1 e 0.09t )上式中:2E(t )混凝土从浇筑至计算时的弹性模量(N/mm);E(0)混凝土的最终弹性模量,查表求得42C35砼的 E(0)=3.15 10 N/mm。则各龄期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如表4-7 。表 4-7各龄期混凝土的弹性模量计算表龄期 t砼的最终弹性模量1-e-0.09t砼从浇筑至计算时的弹性模量(2(d)2N/mm)( N/mm)33.15E+040.2366217.4

28、5E+0373.15E+040.4674081.47E+04283.15E+040.9195402.90E+043.15E+041.0000003.15E+04E 混凝土的温度收缩应力 =E( t ) TS( t ) R/ (1)上式中:2混凝土的温度收缩应力(N/mm);2(t )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N/mm);E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取 1.0 10 5(1/ );T混凝土的最大综合温差() ,T=T0+ 2 T ( t ) + T y( t ) Th;3T0混凝土的入模温度() ;(t )混凝土水化热绝热温升值() ;TTy( t ) 混凝土收缩当量温差() ;Th混凝土浇筑后达到稳定时的

29、温度(),一般取年平均气温(本工程取18.7 );S(t )考虑徐变影响的松弛系数,取0.4 ;R混凝土的外约束系数,取0.5 ;混凝土的泊松比,取0.15 。取 Th =18.7 , T=T0+ 2 T(t )+ T y(t ) Th 计算结果如下表:3龄期入模温度( d)T0()333.75733.7528 33.75+33.75表 4-8综合温差T 计算表绝热温升值2T( t )/3收缩当量温差年平均气温综合温差T( t ) ()()Ty(t ) ()Th()T()20.8313.89-16.3418.7012.6033.3922.26-31.7418.705.5746.8931.26-

30、59.2218.70-12.9146.9031.27-63.0518.70-16.74根据公式 =E( t ) TS( t ) R/(1)计算混凝土各龄期的温度收缩应力如下表:表 4-9混凝土各龄期的温度收缩应力计算表龄期弹性模量线胀系数综合温差松弛系数约束系数泊松比温度收缩应力( d)2( 1/ )T()S(t )R2E( t ) ( N/mm) (t) ( N/mm)37.45E+031.00E-0512.600.400.500.150.22171.47E+041.00E-055.570.400.500.150.193282.90E+041.00E-05-12.910.400.500.15

31、-0.880+3.15E+041.00E-05-16.740.400.500.15-1.240F 抗裂安全度计算由抗裂安全度条件公式K=( t ) /f ct 1.15 (式中f ct 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设计值,C352砼为 2.20N/mm)可知,只有当温度应力( t ) 1.15f ct 时才会出现裂纹,评估情况见下表:表 4-10混凝土抗裂安全度计算表龄期温度收缩应力砼的抗拉强度设计值1.15f ct( t ) -1.15fct( d)2222抗裂安全度评估 ( t ) ( N/mm)f ct ( N/mm)( N/mm)( N/mm)30.2212.202.530-2.309安全70.

32、1932.202.530-2.337安全28-0.8802.202.530-1.650安全+-1.2402.202.530-1.290安全由此可知采用以上措施混凝土不会产生温度裂纹。4)加强施工中的温度控制和养护A 准备好足够的彩条布,浇筑时若遇大热天,则采取洒水降温、搭设遮阳棚等措施。B 浇筑时,控制混凝土入仓速度,使混凝土均匀上升,避免混凝土拌合物堆积过高,不利散热,导致内部有害裂纹产生。C 混凝土振捣密实,在终凝前、初凝后,进行二次抹压,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减少收缩量,避免出现表面干缩裂纹。D加强混凝土的养护,养护期应不少于14 天,先用塑料薄膜覆盖、再加盖两层海绵或麻袋保湿、保温养护

33、,尽量减少内外温差,降低温度应力;选择合理的拆模时间,拆模时,块体中部和表面温差不宜大于25。E 加强测温和监控管理,做好温度记录,观察内部温度变化,确保混凝土的中心与表面温度差值小于 25 C,混凝土表面与环境气温的差值小于 20 C,当温差超标时,及时调整保温和养护措施,使混凝土温度梯度和温度不至过大而产生有害裂纹。5)基础混凝土温度的监测混凝土浇筑前,按图4-3 的要求在基础内布设16 组测温导线,每组测温导线分下、中、上三层,采用电子测温表对混凝土内部温度进行测量。温度监测应在入仓砼凝结时开始,混凝土浇筑完成后 3 天以内应 2 小时测温一次, 3 天以后 4 小时一次,重点监测每天凌

34、晨 2:00 和下午 14:00 点的温度,此时的数据最具有代表性。将结果记入温度测量记录中,并及时对温度数据进行分析,与理论计算数据进行比较,当内外温差超过允许范围时必须及时向工程技术负责人报告, 采取加大冷却水流速、 增加覆盖物等对应处理措施,将温度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内,防止温度裂纹的产生。测温工作应在内外温差小于 25时结束。6)混凝土浇筑后温度控制根据实测温度控制混凝土的中心与表面温度差值小于25C,混凝土表面与最低气温的差值小于20 C,及时调整保温和养护措施,使混凝土温度梯度和温度不至过大而产生有害裂纹。A混凝土的水化热绝热温升值T( t )(同第 9 页 B)T( t ) =CQ

35、( 1 e m t ) / ( c);Tmax= CQ/(c)。B混凝土实际最高温升值TdTd=Th T 0上式中:Td各龄期混凝土实际水化热最高温升值();Th各龄期实测温度值() ;T0混凝土入模温度() 。C 混凝土水化热平均温度 Tt ( t )Tt ( t )= T 1+ 2 ( T2 T1)3上式中:T t (t )各龄期混凝土实际水化热最高温升值() ;T1保温养护状态的混凝土表面温度() ;T2实测混凝土结构中心的最高温度() 。D混凝土结构截面上任意深度处的温度TyTy= T 1 +( 1 4y2/d 2)( T2T1)上式中:Ty混凝土结构截面上任意深度处的温度();d混凝

36、土结构的厚度;y混凝土结构截面上任意点离中心轴的距离。E各龄期混凝土收缩变形值y(t )、收缩当量温差T y( t ) 及弹性模量 E( t ),计算方法同前。F 各龄期综合温差 T(t )及总温差 TT( t ) = T x( t ) +Ty( t )各龄期混凝土的总温差为各龄期综合温差之和,即:T=T(t )上式中:Tx( t ) 各龄期水化热平均温差();Ty( t ) 各龄期混凝土收缩当量温差() 。G 各龄期混凝土松弛系数 S(t ),见下表:表 4-11 各龄期混凝土松弛系数表时间( d)36912151821242730S(t )0.1860.2080.2120.2150.230

37、.2520.3010.3670.4731.0H最大温度应力值 ( t )( t ) =( 1) 1 ( 1( cosh L ) 1)nEi ( t ) Ti (t ) Si (t )2i 1上式中:( t ) 各龄期混凝土结构所承受的温度应力;混凝土的膨胀系数,取1.0 10 5;泊松比,取0.15 ;Ei (t )各龄期混凝土的弹性模量;Ti (t )各龄期综合温差;Si (t )各龄期混凝土的松弛系数;cosh L 双曲余弦函数,(可由表查得)其中L 为基础的长度( mm);为约束2状态影响系数, =(Cx/dE ( t )0.53,Cx 为地基水平阻力系数( N/mm),砼垫层一般为 1

38、.00 1.50 N/mm3; d 为基础厚度( mm)。I 降温时混凝土的抗裂安全度降温时混凝土的最大拉应力应小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即满足抗拉强度条件(t )21.15 f ct (式中 f ct 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设计值,C35砼为 2.20N/mm),砼才不会出现裂纹。7)环基冷却期间的平均温度计算预计养护期间现场 平均气温 Tma=26,采用蓄热法养护,计算如下:A 环基表面系数 M1M=( 9.5+3.5 ) *2/ ( 9.5*3.5 ) =0.782 (m )。B 围护层传热系数 K砼表面由内而外采用二层塑料薄膜(厚 2mm)、二层海绵(厚 3cm)覆盖,未脱模处在钢模外表

39、包二层海绵(厚 3cm):nK1=3.6 ( 0.04+di i 1) 1i 1=3.6 ( 0.04+0.03 0.06 1+0.002 0.025 1) 1=5.81 (kJ/m2 h k);K2=3.6 ( 0.04+0.003 58 1+0.03 0.06 1) 1=6.67 (kJ/m2 h k);取其较大值,即2 hk ,查表得透风系数 =1.25,水泥最终发热量K=K=6.67kJ/ m2Qce=334kJ/kg ,水泥水化速度系数 ce=0.013h 1 。则综合参数 、 分别为:=( KM)/ ( ce cc c )=(1.25 6.67 0.782 )/ (0.013 1.

40、0 2400)=0.209 ;= ce Qcemce/ ( cecc c K M)=0.013 334337/ (0.013 1.0 24001.25 6.67 0.782 ) =59.279;=T3 Tma+=72.03 。C 混凝土蓄热养护开始至任一时刻 t (h)的温度 T VcetVcetT=ee+Tma,计算结果如表 4-12 。表 4-12混凝土蓄热养护开始至任一时刻的温度计算表时间 t ( h) e Vce t e Vce tTma()T()2467.4943.392650.104863.2331.762657.477259.2423.252661.999655.5017.022

41、664.4912052.0012.462665.5514448.729.122665.6016845.656.672664.9819242.774.892663.8821640.073.582662.5024037.542.622660.9326435.181.922659.2628832.961.402657.5531230.881.032655.8533628.930.752654.1836027.110.552652.56(4)72,120, 168,240,336, 360 小时时环基的平均温度 TmTm=( ce t )1Vcet1 Vcet1) +Tma,计算结果如下表:(e e+表 4-13混凝土蓄热养护开始至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