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一次串联通风安全技术措施_第1页
煤矿一次串联通风安全技术措施_第2页
煤矿一次串联通风安全技术措施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XXXXXXXXXXXXXXXXX 煤矿+1054m 水五下山绞车硐室及回风巷掘进工作面与仓一次串联通风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审核矿长O 一九年十月矿会审意见:矿长审批意见:技术负责人审批意见:安全副矿长审批意见:生产副矿长审批意见:机电副矿长审批意见:措施贯彻记录表贯彻人:贯彻时间:年 月 日姓名工种姓名工种五下山绞车硐室及回风巷掘进工作面与 +1054m 水仓 一次串联通风安全技术措施一、概况根据本矿的规划 ,矿井东翼采区为开拓采区,结合矿井开拓布局, 需要利用五下山上部绞车提升运输煤矸、 材料等。因五下山原上部绞 车硐室及回风巷不满足安设 JTPB-1.0 X0.8型绞车。现需要重新掘进 绞车

2、硐室及回风巷, 绞车硐室及回风巷施工到位后, 需要施工绞车回 风巷,贯通东翼回风石门,形成上部绞车硐室及回风巷通风系统。由于施工受现场条件限制, 布置独立通风有困难, 五下山绞车硐 室及回风巷供风局扇安设在矿井 +1054m 水仓回风流中,形成串联 通风,串联次数为一次,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 150 条的规定。 为确保串联时的通风安全,特制定如下安全措施。二、成立安全工作小组组 长:副组长:组 员:职责:组长:负责串联通风安全技术措施的审批及修订; 对串联通风安 全技术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副组长: 负责串联通风安全技术措施的审批及修订; 对串联通风 安全技术措施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负责日常带

3、班指导工作;成员职责:通风科: 负责掘进工作面日常局部通风、 瓦斯检查和爆破作业的 管理,同时应根据工作面有足够、适宜的风量。安全科: 具体负责监督该技术措施的现场落实执行情况, 每班安 排安全员对该安全技术措施的执行情况行监督, 确保该技术措施落到 实处。生产技术科和调度室: 分别负责工作面各生产环节的调配工作和 瓦斯监控异常停工、断电、撤人等调度令下达工作。监控室:负责督促落实按照本措施的要求完成各类传感器及断电 控制系统的安装和调试, 确保各类传感监测数据准确, 断电控制系统 运行可靠。机电科:负责每班安排专职电工对被串区域机电设备和通讯设备 进行日常维护和检查,坚决杜绝各种电设备失爆。

4、施工队: 负责局部通风机的日常管理, 严格按照该技术管理措施 要求合理组织生产, 加强现场管理切实把该技术管理措施的每一项要 求落实到实处。三、相关规定及措施(一)依据煤矿安全规程第 150 条规定:“采用串联通风 时,被串掘进工作面的局部通风机前必须安设甲烷断电报警 器。”“采用串联通风时, 被串掘进工作面的回风流必须安设甲烷断 电报警器。 ”“采用串联通风时, 回风合并处必须安设甲烷断电报警 器”。因此,需要在以下以下地点安装甲烷传感器及其他传感器。1、绞车硐室及回风巷掘进工作面的 T1 安设在距工作面 5-10 米范围内,距顶不大于300mm的地方;回风流中的T2安设在距回风 口 10-

5、15米范围内,距顶不大于 300mm 的地方。Ti、T2的参数设 置如下表所示:报警浓度(%)断电浓度(%)复电浓度(%)断电范围Ti>0.8>1.2V 0.8绞车硐室及回风巷掘进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T2>0.8>0.8V 0.8绞车硐室及回风巷掘进巷巷内全部 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2、+1504m 水仓瓦斯传感器安设在距顶不大于 300mm,距帮不小于200mm的地方。瓦斯传感器的参数设置如下表所示:报警浓度(%)断电浓度(%)复电浓度(%)断电范围Ti».8>1.2V 0.812106正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3、掘进工作面采用串联通风时,

6、被串采煤工作面的进风巷(局扇安装处)内必须安设甲烷传感器 T3,距巷道顶板不大于300mm,距帮不小于200mm的地方,其参数设置如下表所示:报警浓度(%)断电浓度(%)复电浓度(%)断电范围T3».5».5V 0.5绞车硐室及回风巷掘进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4、甲烷传感器必须用标准气样和空气气样进行报警浓度、断电 浓度、复电浓度和零点的调校,保证传感器灵敏可靠。5、甲烷传感器应吊挂在巷道顶板上,甲烷传感器应垂直悬挂, 距顶板不大于 300mm ,距巷帮不小于 200mm ,悬挂处应顶板完好、 避开淋水、无其他机械碰撞地点。6、绞车硐室及回风巷掘进工作面必须实现风电闭

7、锁、瓦电闭锁 等功能。通风科、机电科必须定期对工作面的风瓦电功能进行调校, 保证闭锁功能灵敏有效。7、通风科要加强对该区域的通风、瓦斯管理。班前会上要对串 联工作面的瓦斯检查员进行重点安排, 绞车硐室及回风巷掘进工作面 的瓦斯检查员必须做到专人专面, 每天必须有一名带班矿长对该区域 进行通风、瓦检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组织处理。8、严格执行瓦斯检查次数,绞车硐室及回风巷掘进工作面除执 行“一炮三检”外,每班至少循环检查 2 次,并在循环图表中明确规 定,检查地点为:绞车硐室及回风巷掘进工作面供风风机处、绞车硐 室及回风巷掘进工作面回风流、 绞车硐室及回风巷掘进工作面。 瓦斯 检查员将每次检查结果填

8、写在循环图表和牌板上, 并通知现场作业人 员,经所在施工队组班组长签字认可。9、现场瓦斯检查员负责 T3 探头附近的瓦斯检查, 发现异常立即 汇报处理。10 、通风科必须安排测风人员加强绞车硐室及回风巷掘进工作 面风量检测,发现风量异常,立即汇报值班矿长, 组织人员进行处理, 保证绞车硐室及回风巷风量满足生产要求。11 、加强瓦检员岗位责任制。 瓦检员下井前, 要对所携带的瓦检 仪进行检查,确保仪器的完好。12 、绞车硐室及回风巷掘进工作面供风的局扇安装在五下山变 坡点以下 20 米位置,安装位置应顶板完好、避开淋水、无其他机械 碰撞。开关设备应上架挂牌管理。13 、绞车硐室及回风巷掘进工作面

9、要有专人负责风筒的延接和 维护工作, 保证风筒出风口离工作面距离符合规定。 风筒距工作面迎 头距离不大于 5 米。确保工作面有足够的风量, 杜绝工作面无风、 微 风、循环风作业,引发瓦斯事故。14 、加强工作面风筒的管理,风筒吊挂平、直、紧、稳,逢环必 挂。风筒之间接口要严密,插接时要顺接。15 、绞车硐室及回风巷掘进工作面必须是双风机双电源管理, 确 保自动切换功能灵敏可靠。16 、对局扇的管理: 机电科必须派专人负责对风机的管理, 保证 风机正常运转。当绞车硐室及回风巷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因故障停 转时,瓦检员必须立即将绞车硐室及回风巷掘进工作面的工作面人员 撤出至五下山的新鲜风流中, 并

10、将工作面设备断电, 且及时在停风区 设置栅栏揭示警标,禁止人员入内。恢复局部通风机运转时,瓦检员 必须加强检查瓦斯,只有停风区瓦斯浓度不超过 0.8% ,且二氧化碳 浓度不超过 1.2% ,局部通风机及开关附近 20 米范围内瓦斯浓度浓 度小于 0.5% ,方可人工开启局部通风机恢复通风。17 、绞车硐室机回风巷掘进工作面杜绝一切失控的火源, 严禁进 行火焊作业,杜绝摩擦起火、放炮起火、机电设备过载过流起火。18 、施工队组班组长以上干部、 流动电钳工必须随身携带便携式 甲烷报警仪, 随时检查各点的瓦斯浓度, 发现瓦斯超限必须立即停止 作业,汇报调度,组织处理。19、地面安全监控室必须 24小

11、时有人值班,+1054m 水平绞车 硐室及回风巷的监控数据出现异常及时的进行汇报, 值班矿长根据情 况查明原因,进行处理。20、掘进要有专人负责绞车硐室及回风巷掘进工作面电气设备 的完好,确保无电气失爆现象。21 、通风科必须在五下山局扇安设地点前 20 米范围内安设一道 风流净化水幕,保证常开,雾化效果好,能覆盖巷道全断面。22、绞车硐室及回风巷掘进工作面综合防尘措施(1 )防尘管路吊挂平直,每隔 50 米设一个三通阀门,管路及 时延接,距迎头不得超过 15 米,风流净化等防尘设施正常使用。(2)、岩巷掘进要坚持湿式风钻打眼,减少粉尘飞扬。( 3)、采掘工作面上下巷要认真执行洗尘制度, 至少每月洗尘一 次,防止粉尘堆积。( 4)、要坚持打眼前冲洗煤帮,放炮后和铲装煤时洒水。(5)、转载地点要设喷(洒)水装置,保持正常喷雾洒水。( 6)、作业人员要做好个体防尘。23 、井下采掘作业点严格执行紧急情况下立即撤人的通知, 按照 煤矿矿长签发的紧急情况撤人授权书执行, 出现紧急情况, 五类人员 人员无需请示,可以直接下达撤人命令。24 、在矿井东翼采区未形成独立的通风系统以前, 次安全技术措 施长期有效。25、在+1504m 水仓至五下山绞车硐室之间的通风线路上,禁 止有其他串联通风作业点, 若在次通风线路上有其他作业, 必须报矿 技术负责人审批后,停止五下山绞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