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希望你喜爱物理(一)三维教学目的1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2知道物理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物理的广泛应用。3知道观察和实验是研究物理的基本方法。(二)教学仪器 玻璃杯、鸡蛋、硬纸片、圆底烧瓶、铁架台、旋转七色板、放大镜、散开的塑料捆扎绳。(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难点: 让学习学会观察各种实验现象的解释。(四)教学方法 :观察法,先试后导,实验法(五)教学时数 :2课时(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言 : 从现在起,我们将要学习一门新的课程物理学。物理是一门非常有趣、非常有用的自然科学。物 理研究的内容十分广泛,有些内容在小学自然课
2、上我们已经有所了解,如摩擦起电、热胀冷缩等。有一些 我们还不了解,尽管它们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身边。新课讲授:1物理研究什么 (1)让学生观察和讨论:课本图1一1到课本图1一6中所列举的现象,都是我们所熟悉的,也都是物理 学研究的内容,它们分别属于力的、热的、光的、电的现象。(2)在生活中,我们身边的物理现象。例如:飞机为什么能在空中飞行?保温瓶为什么能保温?电动机为什么能转动?用望远镜为 什么能看得远些?(此处举例应包括力、热、电、光的现象。)大家想一想,还有哪些曾经使你感到新奇的现象?(引导学生发言,并指出学生所提出的各 种问题,哪一些是属于力的、热的、光的、电的现象,指出这都是物理研究的内容
3、。若学生 发言涉及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内容,也给归类,说明不是物理研究的内容。)2物理是有趣的 物理课上研究的一些现象,许多是我们没有见过,也没有想过。下面我们将要做的几个实验,虽然我们今 天还不能揭开它们的谜底,但可以告诉我们,物理学研究的现象是十分有趣的。(展示一些简单而又效果明显 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实验一 :学生实验 请同学们将一长纸条平放在桌面上,然后把钢笔帽立在纸条的一端。你能不能把纸条从笔帽底下抽出来, 但要保证笔帽立在原地不动。(有的同学慢慢地拉动纸条,笔帽倒了或是笔帽跟着纸条走。)教师演示:快速 抽动纸条笔帽立在原地。为什么要快速抽纸条。 才能休证笔帽不动。 而慢
4、慢地拉动纸条不会成功?这就是物理研究的 内容,今天我们暂不研究,但我们毕竟知道了怎样做才能成功。实验二 :课本实验:原封不动 有了前一个实验的基础,可以让学生猜一猜,应怎样弹出硬纸片,才能使鸡蛋落入杯中,而不会随纸片飞实验三 :旋转七色板实验先介绍实验装置的构造,将可以旋转的圆盘分成若干个扇形,分别涂上红、橙、黄、绿、蓝、靛、紫各种 颜色。要强调其中没有白色。提出问题:当圆盘飞快旋转的时候,圆盘该多好看? 演示:当圆盘旋转时将出现白色。本来圆盘上涂有各种颜色,当它旋转的时候,却偏偏呈现它所没有的颜色白色。这是为什么呢?当我 们学过光学之后,这个谜底就不难揭开。实验四 :放大镜观察实验 我们常用
5、放大镜观察细小的物体,放大镜中间厚、边缘薄,也称为凸透镜。大家可以隔着放大镜看看自己 的手纹,看看书上的字,是不是放大了。问题:隔着放大镜看物体是不是总是放大的? 让学生手拿放大镜,伸直手臂通过放大镜看黑板上的字或墙上的标语。(要让学生观察远处较大的,且容 易分辨倒立、正立的物体。)学生观察后,回答观察到的现象。(看到的是缩小的,而且是倒立的)用放大镜看物体不总是放大的。在什么情况下是放大的,什么情况下是缩小的?这正是光学要研究的内容 之一。实验五 : 首先解释沸腾:日常生活中常说把冷水烧“开”了,水“开”了在物理学中则叫沸腾。通常为使水沸腾, 需要加热,今天我们要做一个用冷水使热水再次沸腾的
6、实验。演示实验:将保温瓶中的热水倒入烧瓶,使水占烧瓶容积的三分之一左右。将烧瓶置于预热的电炉上加热, 让学生看到水在沸腾时有大量汽泡产生。迅速将烧瓶加塞后倒置于铁架台上。在用冷水浇烧瓶前要让学生观察 瓶中的水是平静的。浇冷水时,烧瓶中的水会再次“沸腾”起来。实验六 : 散开的塑料捆扎绳(应将扎绳尽量“破”细些)用干燥的手捋几次,扎绳不仅不能合拢,反而会膨散开, 甚至会被手“粘”开。3作业:预习新课板书设计: 希望你喜爱物理1、物理是研究什么的2、物理是有用又有趣的第二课时引言 : 上节课的实验包含着重要的物理知识,学了物理就会知道它们为什么发生,我们还要应用这些知识为人类 服务、造福。其实在日
7、常生活中,我们就曾运用过许多物理知识,只不过有的我们知道为什么,有的我们还不 知道。例如:乒乓球瘪了,用热水烫一下能使乒乓球复圆。再如我们常用棍子来撬动一些笨重的物体。由于在 小学里学过热胀冷缩、杠杆等知识,就懂得为什么这样做。新课讲授:1物理是有用的1列举日常生活中物理知识的应用。 如照相机、高压锅、电热杯、收音机等等。这些事例学生还不懂为什么,说明需要学习物理知识。2列举事例说明在工农业生产、邮电通信、广播电视、医疗卫生等方面,都有物理知识的广泛应用,有的 就是在物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要懂得它们,就需要学习物理知识。3举例说明物理研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岀的重要贡献,它使我
8、国某些尖端技术进入了世界先进 行列。如:同步通信卫星发射、原子弹、氢弹、低温超导技术、十亿次银河巨型计算机等。4举例说明物理也是学好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不可缺少的基础。5简要介绍课本 “科学家的设想”,说明在未来的科学中,物理应用将更为广泛,未来物理将更有用。2怎样学好物理 要学好物理,就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物理知识是从观察和实验得来的,观察和实验也是学习物理的重要方法。观察决不是简单的看看,重要的在于思考,要注意观 察的现象有什么特点,要明确观察目的,并注意引起变化的原因和条件。这样才能有所发现。下面我们一起来 观察一些现象,是否也能有所发现。实验
9、七:物体下落实验(此实验目的在于让学生体验如何观察) 取一张纸和一支粉笔头,让它们从同一高度同时下落(演示)。演示后让学生回答看到了什么现象?(粉 笔头落得快,纸片落得慢)从现象来看,粉笔头落得快。类似的现象同学们见过很多:树枝和树叶落地快慢不 一样,石子和羽毛落地快慢不一样。通过这些观察会想到“是不是重的物体落地快,轻的物体落地慢?”带着 这个问题再进一步的观察,这就是明确观察目的。教师:现在我们把原来的纸片,团成纸球。 问:纸球是否比原来的纸片变重了?(没有)演示:再使纸球和粉笔头同时下落。请同学们看看会岀现什么情况(少停一会,学生有所思考后再演示, 结果将是两者同时落地)。分析实验现象,
10、引导学生思考。同一张纸,展开的纸片飘飘悠悠的慢慢落下来,团成纸球就很快地落下来, 两者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在观察中,就是要注意这种变化,并考虑引起这种变化的原因,引导学生分 析纸片落地慢的原因(纸片面积大,受的空气阻力大)。总结学生的发言,指岀:物体落地快慢不同,是由于受到的空气阻力不同,而不是物体的轻重。要学好物 理,就要重视观察和实验;要勤于思考、着重理解,同时要重视应用知识,使之在应用中加深理解。3作业:用手帕、细绳、螺帽自制一个降落伞,观察它下落的情况。(四) 板书设计希望你喜爱物理1物理是研究什么的3、怎样学好物理2、物理是有用又有趣的(1)重视实验和观察(2)勤于思考、着重理
11、解 (3)重视知识的应用(五)教学后记引入各种有趣的实验,再加以图片展示,有趣的视频实验现象,大大引起了学生对物理这门新学科的兴趣。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 动手做实验(一) 三维教学目的1. 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能正确地记录测量结果。2. 知道读数时要估读分度值的下一位。3. 知道测量有误差,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知道误差和错误有区别。(二) 教学仪器示教刻度尺、长方体木块、学生自备透明三角尺。(三)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长度单位、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难点: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四)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先试后导,先练后讲等(五)教学时数:3 课时(三)教学过程第一
12、课时1. 测量(着重讲测量的意义)让学生观察两图(见课件),比较两条线段和两个圆面积的大小,再让学生用尺子 量量,回答视觉总是可靠吗?继而举例说明,对于时间长短、温度高低等,靠我们的感 觉直接判断,并不总是可靠。不仅很难精确,有时甚至会出现错误。在观察和实验中,经常需要对各种物理量做出准确的判断,得到精确的数据,就必 须用测量仪器来测量。例如: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用秤来测物体的质量,用钟表 来测时间的长短,用温度计来测量温度的高低。长度是最基本的物理量,在生产、生活中,在物理实验中经常要测量长度。(举例) 测量长度的方法和仪器有许多种,其中刻度尺是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同时学会使用 刻度尺
13、,有助于我们学会其他测量仪器和了解测量的初步知识。2. 长度的单位测量任何物理量都必须规定它的单位。(1) 国际统一的长度基本单位是米,。米的代表符号是m(2) 其他的长度单位是由米派生的其他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 微米。它们的代表符号分别是 km, dm, cm, mm,卩 m nm(3) 通过列举事例使学生对米、分米、厘米、毫米等单位长度能心中有数,有个粗略 的概念。例如:常用铅笔笔心直径大约 1 毫米,小姆指宽约有 1 厘米,手掌的宽 大约有 1 分米,成年人的腿长大约 1 米左右。(4)练习单位换算1、1dm= m 1cm = m _2、1m =_卩 m 1m = n
14、m3、 64dm=cm = m = km34、x10 km= m = mm_5、 253.7cm= _ m = mm_6、x1010nm =m = mm_3、长度测量的的工具:刻度 板书设计:动手做实验(长度测量)一、 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来源:观察、实验二、 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米(m1km=1000m=fm1dm=O.1m=l0m1cm=O.O1m=l0m1mm=O.OO1m=10n1um=O.OOOOO1m=l0m1nm=O.OOOOOOOO1m=1-0m2、长度测量的工具:刻度尺作业:见练习卷第二课时3. 正确使用刻度尺1刻度尺的刻度:让学生观察刻度尺, 并依次回答课本上的问题。 关
15、于量程和分度值, 应给学生以简单的 解释。零刻度有磨损的刻度尺,可用没磨损的其他刻度做为测量的起点,这时末端读数与起 点刻度数之差,才是被测物体的长度。2刻度尺的使用:学生对刻度尺比较熟悉,自认为都会使用,实际上在使用中经常出错。因此要引导学生 发现自己使用刻度尺出现的错误,自觉地纠正,养成按规则要求操作的习惯。让学生用透明三角板测量一纸条的宽度。首先分清三角板的正、反面,然后要求学生把 三角板反着用(即有刻度的一面向上)。学生在测量时,故意让学生将身体向左偏、向右偏, 让学生回答两次读数是否一样?(不一样,且尺子越厚,两次读数差别越大)这两个读数哪 一个对?(都不对)怎样读才能得到正确的数值
16、?引导学生总结出读数的视线规则:读数时, 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可参照课本图 1-18)在将零刻度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时,也要按这一 规则去做。让学生把三角尺翻过来,重复上面的测量,这时身体偏左、偏右的两次读数基本一致。 由此得到,测量时刻度尺的正确放置方法是:让刻度尺刻度紧贴被测物体的始、末两端。女口 果刻度尺不透明(如钢尺、木尺)应怎样放置?并总结出刻度尺使用中的放置规则:刻度尺 应“立”着放正, 不能歪斜。 (应使刻度尺面垂直被测物体表面, 学生还不理解这些立体几 何术语, 改用“立”着的说法。可通过示范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要求学生按上述放置和视线规则,正确放置刻度尺,并将零刻度对准纸条的
17、一个边,看 纸条的另一条边靠边那一条刻度线,读取这一刻度的数值,就是纸条的宽。如果要求测量更 精确些,则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这就是刻度尺使用时的估读规则。4. 正确记录测量结果列举几个无单位数字,说用这组数是无用的。测量结果的记录应由数字和单位组成。对 于任何物理量的测量结果,只有标明单位数据才有意义。5. 总结:正确使用刻度尺的规则。1测量前先观察刻度尺,看零刻度是否磨损,确定以哪条刻度线做测量的起点;明确最 小刻度值,了解应估读到哪一位数字。刻度尺放置应立在被测物体的面上,不能歪斜。 读数时视线要垂直尺面,并对正观测点。读取数值时要估读出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数。记 录测量结果时,要标注单位
18、。练习 1、下图中各物体的长度分别为多少?所用尺的分度值是多少。练习 2: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宽、高练习 3:估测生活中常见的长度:a. 成年人走路时的步长:b. 课桌高度;c. 一支新铅笔的长度:5. 误差 测量时,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必然存在着差异,这个差异就叫误差。 任何测量都存在着误差。或许有的同学会认为物体的末端恰好对着刻度线,测量的结果 应是准确的。其实,任何刻度线都有一定的宽度,“恰好对着刻度线”也是估计的,这时最 小刻度值的下一位估读数字是零。(估读数字为“零”,容易被忽视,要提醒学生注意)由 此可见,测量中存在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误差跟错误不同。像测量中,由于视线的偏斜而导
19、致测量的错误,这是由于没有按规则 去做造成的。错误是应该而且可能避免的。测量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除了估读的误差外,还有其他原因造成的误差。如仪器本身 不准确,环境温度、湿度变化的影响等,这都是造成误差的原因。误差不可能消除,只能尽 量的减小。减小误差的措施比较多,其中求平均值的方法,简单而有效。测量中有时估计偏 大,有时会偏小,这样多次测量值的平均值更接近于真实值。板书设计:动手做实验(长度测量)二、长度的测量:刻度尺1、长度的单位 米( m)2、正确使用刻度尺(1)刻度尺的刻度: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2)刻度尺的使用使用前: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分度值 使用时:尺要放正,读数时视线与尺面垂
20、直,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3)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3、误差 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必然存在着差异,这个差异就叫误差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尽量的减小。减小误差的措施比较多,求平均值的方法,是简单而有效的。第三课时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13 尝试科学探究(一)三维教学目的1. 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一般步骤2. 经历科学探究,获得对科学探究过程的一般认识,领悟科学探究的几个重要环节,在 科学探究中挖掘学生的探究能力了解控制变量法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认真操作、细心观察、积极思考、实事求是的良好习惯。(二)教学仪器 : 铁架台、停表、刻度尺、带摆线的小球(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科学探究的几个重要环
21、节难点: 设计探究步骤(四)教学方法:学生实验探究法(五)教学时数: 2 课时(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提出问题1这个摆来来回回摆动的时间由什么决定? 2师傅拧摆锤下面的螺母对摆动的快慢会产生什么影响?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猜想与假设1、摆动的快慢可能跟摆锤的轻重有关。经验依据:日常生活中各种摆钟的摆锤不一样。2摆动的快慢可能跟偏角的角度大小有关。 经验依据:摆钟不摆时,师傅让它偏离一定的角度就摆动起来。3、摆锤下面的螺母位置估计会影响摆的长度,看来,摆动的快慢跟摆的长短有关。 经验依据:刚才情景中,师傅拧摆锤下面的螺母几下,摆钟走时就准了。 (螺母可拧上, 也可拧下)发现问题和找到症
22、结所在是探究赖以进行的前提,提出假设则是核心 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 实验目的 : 探究摆的摆动快慢(摆动一次的时间)与什么有关? 实验器材 : 铁架台,停表,刻度尺,摆线,两小球(体积相同,轻重不同) 实验步骤 :1、 用细线挂上小球 1,组成摆球。2把摆球摆线的一端悬挂在铁架台上。3用刻度尺测量摆线的长度(悬点到摆球中心的长度)4把摆球拉起,然后放开,在小球某次通过最低点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同时将此次通过 最低点作为第一次。(摆来回一次算一次)5依据测小球摆动 10 次和 20 次的时间。摆线长不变,摆角不变,换成小球 2,重做- 。2、 用细线挂上小球 1,组成摆球。2把摆球摆线的一端悬挂在铁架台上。3用刻度尺测量摆线的长度(悬点到摆球中心的长度)4把摆球拉起,然后放开,在小球某次通过最低点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同时将此次通过 最低点作为第一次。(摆来回一次算一次)5依据测小球摆动 10 次和 20 次的时间。6摆线长不变,小球不变,改变摆角,重做-。3、 用细线挂上小球 1,组成摆球。2把摆球摆线的一端悬挂在铁架台上。3用刻度尺测量摆线的长度(悬点到摆球中心的长度)4把摆球拉起,然后放开,在小球某次通过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卓越在中层》课件
- 【中职思想政治】《哲学与人生》期末必刷题(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第8课 在实践出提高认识能力答案
- 幼儿营养与膳食管理教学课件
- 高效团队建设与管理培训
- 《万科企业内部管理》课件
- 《三维模型解析》课件
- 外贸单证实务第五版课件
- 2025婚礼策划服务合同
- 2025综合型生产设备租赁合同
- 2025标准劳动合同范本模板
- 高层建筑基坑开挖围护施工方案
- JGJ-T221-2010纤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 2024届上海奉贤区高三一模英语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农业经理人(中级)技能认证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用地设计标准(征求意见稿)
- JJG 621-2012 液压千斤顶行业标准
- 从院感控制看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 深圳科技馆(新馆)展教工程常设展区整体展教方案
- 研发成果商业化转化模板
- 《幼儿舞蹈创编与教学I-IV》课程标准
- 施工图设计组织实施方案样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