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侧支撑模板_第1页
单侧支撑模板_第2页
单侧支撑模板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录第一节、编制依据1第二节、工程概况1一、总体概况 1二、地下室外墙设计概况 1三、施工难点分析1第三节、支模体系方案2一、支模体系方案选择 2二、单侧支模体系2三、施工流程及要点 6四、模板拆除施工方法 6第四节、质量保证措施6第五节、安全注意事项 7第六节、单侧支模体系受力计算书 7一、计算依据:7二、工程属性7三、500mm厚墙模板(单面支撑)计算 8第一节、编制依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12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1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统一标准(GB50300-200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国家及上海市的有关规范、规程和标准本工程基坑围护设计图纸本工程地下室设计图纸第二节、工程概况、总体概况工程名称嘉定工业区胜辛北路以西、汇源路以北地块普通商品房项目(二期)工程地址上海市嘉定区胜辛北路与汇源路交叉口建设单位上海首嘉置业工程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上海中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监理单位上海显达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责任有限公司地下室建筑面积28000 m2、地下室外墙设计概况本工程地下一层,层高主

3、要为4.6m,地下室外墙厚度300mm (计算时取500m墙厚)外 墙配筋详见结构图各外墙剖面。地下室外墙边线距离围护桩边距离较小,局部外墙外边至围护桩内侧的净尺寸无法按 照常规方法对外墙进行双面支模并加固施工,所以只能采用室内单侧支模方案。三、施工难点分析(1)地下室外墙厚度厚,层高较高,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产生的侧压力较大,因此模板支撑体系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2) 局部外墙距围护距离太小无法满足双面支模空间要求,采用单面支模体系,加固 体系完全依赖于单面斜撑或对撑,不确定因素较多;(3) 地下室施工工期紧张,单侧支模会加大工程量,其施工方案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 到施工进度。第三节

4、、支模体系方案一、支模体系方案选择1方案选择原则(1) 遵循经济、便于就地取材的原则;(2) 遵循结构体系与临时围护体系分离的原则;(3) 遵循形成独立受力体系与支撑体系的原则;(4) 遵循便于施工与质量控制的原则;2、方案选择结构竖向构件的模板体系加固一般依赖于穿透构件的螺杆和围合于构件外围的抱箍来实现。由于本段地下室外墙外侧距离很小, 无法进行双面支模,只能单侧支模。按照常规, 单面模板加固可采用对拉螺杆与围护桩竖向型钢焊接的方法,其效果与普通双面支模体系 中的对拉螺杆效果一致。但本工程围护桩是搅拌桩无法形成对拉螺栓的条件。因此,总结以往施工经验并结合本工程实际,拟采取单面支模结合地锚及扣

5、件式钢管 支撑体系的施工方案,即外墙内侧支设单面木模,设置背楞、次背楞,侧向压力通过斜撑 及经地锚螺栓紧固的钢板传递至底板。此方案的主要优点在于:(1) 外墙结构与围护结构完全脱离,可避免由于相对变形造成结构破坏;(2) 就地取材,所采用的材料均为当前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 其材料性能、使用效果 均有实践证明;(3) 施工工艺简单,对施工人员的技术要求一般,施工过程便于检查与验收。二、单侧支模体系1、系统组成与材料选择本工程单侧支模体系由紧固部分、支撑部分与锚固部分组成。紧固部分包括次楞、主楞,支撑部分包括斜撑,锚固部分包括地锚螺栓及螺帽。紧固部分:面板采用15mm厚木胶合板,次楞选用40X

6、90mm木枋,横向设置,间距500mm 主楞为双钢管,间距500mm竖向设置。支撑部分:斜撑钢 48 x 3.0mm管锚固部分:底板预埋 48钢管,钢管与斜撑以扣件连接。2、单侧支模工艺地下室外墙个别部位施工空间较小(净距w 600mm),需要采用单边支模方式进行施 工,具体部位16#楼与17#楼中间的生活水泵房部位。本工程单侧支模外墙墙厚详见墙柱图纸,墙高 4.6m。各段支撑应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剪力墙外边与支护桩内边间距不足600时,应填充挤塑 板或混凝土。支撑体系如下图所示:剪力墙砼抗渗等级P641000100010001000200003 nunsOHS钢管出地面500mm支护桩单侧支模

7、剖面图铺贴聚苯板15mi厚胶合板003钢管斜1000mm水平横杆用防水锚栓水平杆200防 水 层1000100010001000次楞 90X 40mr木 方 500mm主楞单钢管500mm钢管出地面500mmQH-QH-QH-QH-QH钢筋混凝土剪力墙4+3厚SB致性沥青防 水卷材,水泥基渗透 结晶型防水涂料50厚挤塑板支护桩单侧支模剖面图小:护蛀杓附卅诚二ttCUkV -轉*练時1工: 曽伽口0乩 # -.k J twE; I UI -I I l4+I I I .:.三、施工流程及要点1施工流程施工准备一预留预埋T面板拼装一安装次楞、主楞一调整至设计尺寸一安装斜撑一安 模架搭设一平板铺设一梁

8、板钢筋绑扎一砼浇捣2、施工控制要点(1) 、预埋预留:地下室底板浇筑前,分别在距外墙 1.2m、2.6m处预埋长度0.3m (锚固长度不小于200mr)的螺杆作为地锚支撑点。地锚纵向间距为 1000mm(2) 、模板拼装与紧固:模板采用15mm厚木胶合板,逐块拼装成整体后,放置主次背 楞,次背楞间距500mm主背楞间距500mm(3) 、支撑系统设置:在墙板模板整体拼装完毕并调校到位后立即进行斜撑安装,固 定整个支撑系统。四、模板拆除施工方法(1) 当墙体混凝土达到规定拆模强度后, 并保证新浇筑墙体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引 起损伤时,方可进行拆模。(2) 模板拆除应分段,分块进行,先拆除斜撑,再

9、拆除竖撑及顶撑体系,最后拆除背 楞及模板。如果模板与混凝土粘结较紧,可用木锥敲击模板使之松动,然后拉下,不得乱 砸。(3) 拆下的模板及配件应有专人接应传递, 按指定地点堆放,并做到及时清理、维修 及涂刷好隔离剂,以备再用。(4) 混凝土拆除后应加强养护。第四节、质量保证措施(1) 、钢管、扣件均采用符合国家相应规范要求的材料,并经抽样检验合格后方可使 用;(2) 、所有扣件拧紧后应抽样采用专用扭矩扳手检验拧紧力矩不小于65N?m(3) 、外墙混凝土浇筑总体分层浇筑振捣,每层高度不超过2m,并沿外墙均匀浇筑,每 小时浇灌高度控制在0.5m左右,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开始上层混凝土的浇筑, 但振动棒

10、宜 插入交界面50mm即可。同时利用泵送软管降低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以控制混凝土浇筑对 模板的侧压力。(4)、混凝土浇筑对施工操作人员先进行预先交底,先对外墙进行混凝土的浇筑,等 外墙浇筑完之后再进行平板的浇筑,外墙浇筑过程中有施工管理人员控制砼的浇筑高度, 使整个过程有组织、有分工,连续有序的进行,现场浇筑实行责任分区负责。(5) 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施工人员应经常用吊锤检查模板的垂直度,以随时纠正模 板偏差。(6)、施工顺序安排上,先浇筑内墙与独立柱,为外墙模板体系提供支撑点,增强整 体稳定性。第五节、安全注意事项(1)现场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下颌带;酒后严禁作业,操作现场严禁吸烟。(

11、2)人员应由基坑梯子处上下基坑,不得随意跳下和往下扔东西。(3)电动工具必须做到一机一闸一保险,作业前检查其工作性能。(4)振捣棒必须配备两人,一人引线,一人振捣,作业人员应穿好绝缘鞋,戴好 绝缘手套。(5)加强观测,作业时应注意模板情况,如有异常应迅速通知相关负责人。(6)夜间施工或在光线不足的地方施工时,应满足施工用电安全要求。(7)模板施工时防止工人疲劳作业。(8)混凝土浇筑时,派专人进行看模,浇筑过程中观察模板变化,如有不良情况或征 兆,立即停止浇筑,采取加固措施,确认无安全隐患后继续浇筑。第六节、单侧支模体系受力计算书一、计算依据: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JGJ162-2008

12、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4、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工程属性砼墙特性A楼地下室Q1 |砼墙厚度(mm)500砼墙咼度(mm)4600砼墙长度(mm)支撑构造小梁布置方式竖直小梁间距l(mm)500主梁最大悬挑长150斜撑水平间距750度 D(mm)S(mm)主梁和斜撑构造|支撑序号预埋点距主梁水平距离li(mm)主梁距墙底距离hi(mm)第1道1200100第2道1200600第3道22001100第4道22001600第5道32002100第6道32002600第7道42003100第8道42003600第

13、9道42004100三、300m厚墙模板(单面支撑)计算1、工程简图简图如下:|帥叫也aftas墙模板单面支撑剖面图2、荷载组合侧压力计算依据规范建筑施混凝土重力密度24工模板安 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Y(kN/m3)新浇混凝土初凝时间t0(h)4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目1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 系数仪1.15混凝土浇筑速度V(m/h)2.5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 土顶面总高度H(m)4.6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G4k(kN/m2)min0.22 袒0 目仪v1/2 , yH= min0.22 24x1X1X1.15 251/2 , 24x4.6 = min38.403

14、, 98.4=238.403kN/m倾倒混凝土时对垂直面模板何载标准值 Q3k(kN/m2)2有效压头高度 h = G4k/ 丫 c = 38.4/24 = 1.6m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值S max= 0.9max1.2G4k+1.4Q3k , 1.35 G4k+1.4 x 0.7Q3k=0.9max1.2 x 38.400+1.4 x 2.000 , 1.35 x 38.400+1.4 x 0.7 x 2.000 = 48.42kN/m34W = bh/6 = 1000x 152/6 = 37500mm I = bh3/12 = 1000x 153/12=281250mm 考虑到工程实际和验

15、算简便,不考虑有效压头高度对面板的影响。3.1、强度验算q = bSnax= 1.0 x 48.42 = 48.42kN/mS min= 0.9 x 1.4 Q3k = 0.9 x 1.4 x 2.000 = 2.52kN/m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值S max= G4k= 38.400kN/m22S min= 0kN/m3、面板验算面板类型覆面竹胶 合板面板厚度(mr)15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37面板弹性模量E (N/mm)10584根据规范JGJ162,面板验算按简支梁。梁截面宽度取单位宽度即 b= 1000mm4342kN/m250验算简图M ma尸 ql2/8=48.42 X

16、 0.2502/8=0.38kN m(T = ML/W= 0.38 X 106/37500=10.09N/mm步f=37 N/mm2满足要求!3.2、挠度验算q /= bS max= 1.0 X 38.40 = 38.40kN/m38.4kN/m(1)250验算简图挠度验算,v ma5q l 4/(384EI)=5 X 38.40 X 2504/(384 X 10584X 281250)=0.66mmC v =l/250=250/250=1.00mm满足要求!4、小梁验算小梁类型矩形木楞小梁材料规格50X100小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14.85小梁弹性模量E (N/mrf)9350小梁

17、截面抵抗矩W( cm)83.333小梁截面惯性矩I (cm4)|416.667小梁合并根数n1小梁受力不均匀系数n14.1、强度验算q = n ISmax= 1.000 x 0.250 x 48.420 = 12.10kN/mqmin = n ISmin = 1.000 x 0.250 x 2.520 = 0.63kN/m12.10E12.105kN .12.105kN /rl 2.109kN Zm 12.105kN/m 1211 JBBkN Anl 1 7.08SkN/m7aIB5kNf1 t3aE3kN/rr47kN/md m I勺I*i u u n卄和m耐1灯和1卄和翦辺据A (4)券理

18、境黑画10100卄100 400-4006006006009000.309扎Jois/vJbu / 111100019010验算简图0.3870.0油翦辺据A (4)滎竦据撰101004001. 1- 1” eooL L 600 Lr*11X十4800m.193验算简图变形图v maQ 0.31mmC v =l/250=800/250=3.2mm满足要求!4.3、支座反力计算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剪力图R1=3.33/n=3.33/1.000=3.33kNR2=5.12/n=5.12/1.000=5.12kNR3=5.21/n=5.21/1.000=5.21kNR4=6.81/n=6.81/1.00

19、0=6.81kNR5=7.50/n=7.50/1.000=7.50kNR6=6.50/n=6.50/1.000=6.50kNR7=5.02/n=5.02/1.000=5.02kNR8=1.00/n=1.00/1.000=1.00kN正常使用极限状态R/ 3=4.13 /n :=4.13/1.000 =:4.13 kNR/ 4=5.40 /n=5.40/1.000 :=5.40 kNR/ 5=5.95 /n=5.95/1.000 :=5.95 kNR/ 6=5.16 /n=5.16/1.000 :=5.16 kNR/ 7=3.76 /n=3.76/1.000 :=3.76 kNR/ 8=0.61

20、 /n=0.61/1.000 :=0.61 kNn = 4.06/1.000 = 4.06 kNR/ 2 = 4.06 /4.4、抗剪验算Vmax = 3.76kN3 2 2t = Vmax/(2bh)=3.76*10 /(2*50*100)=0.38N/mm t =1.3 N/mm5、主梁验算主梁类型钢管主梁材料规格48X3主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05主梁弹性模量E (N/m206000主梁截面抵抗矩W( cm)4.49主梁截面惯性矩1 (cm)10.78主梁合并根数n2主梁受力不均匀系数Z0.5主梁计算方式三等跨梁由上节小梁验算的支座反力计算知,主梁取小梁对其反力最大的那道验算承

21、载能力极限状态:Rmax =Z Max3.333 , 5.118 , 5.206 , 6.81 , 7.504 , 6.498 , 5.015 , 1.002=0.5 X 7.504=3. 752kN。正常使用极限状态:R/ max= Z Max2.644 , 4.059 , 4.128 , 5.402 , 5.946 , 5.162 , 3.759 , 0.61= 0.5 X 5.946=2.973kN。5.1、强度验算3.752kN 3.752kN 3.752kN 3 752kN 3.752kN 3.752kN 3.752kN 3.752kN 3.752kN 3.752kN 3 752kN

22、(4)750验算简图(T = Mmax/W 0.80 X 106/4490=177.75N/mm2f 205 N/mmf满足要求!5.2、支座反力计算4.61 4.61i鸥S-3 33-3 3331.2771GE7-2.0575.39-5.395.39 5.391.6672.0572 0673.33S3331.6&7-4E1 461剪力图第1道斜撑所受主梁最大反力 Rmax(1)= 10.39/ Z =10.39/0.5=20.78kN计算方法同上,可依次知:5.3、第2道斜撑所受主梁最大反力第3道斜撑所受主梁最大反力第4道斜撑所受主梁最大反力第5道斜撑所受主梁最大反力第6道斜撑所受主梁最大反力第7道斜撑所受主梁最大反力第8道斜撑所受主梁最大反力挠度验算Rmax(2)= 15.95/Rmax(3)= 16.23/Rmax(4)= 21.23/Rmax(5)= 23.39/Rmax(6)= 20.25/Rmax(7)= 15.63/=15.95/0.5=31.90kN=16.23/0.5=32.46kN=21.23/0.5=42.45kN=23.39/0.5=46.78kN=20.25/0.5=40.51kN=15.63/0.5=31.26kNRmax(8)= 3.12/ Z =3.12/0.5=6.25kN2.973kN 2.97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