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第1 1讲中国黄土高原水土讲中国黄土高原水土 流失的治理流失的治理-3-考点一考点二自主梳理核心突破考点一水土流失的成因与危害一、区域可持续发展1.内容: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中的可持续发展是基础。2.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生态破坏。生态破坏主要包括、荒漠化、森林破坏、湿地减少等。3.水土流失:指在、重力、风力等外营力和人为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遭受的破坏及损失。我国水土流失地区多分布在山地、丘陵和高原地带,其中以地区最为严重。经济环境环境污染水土流失水力黄土高原-4-考点一考点二自主梳理核心突破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不稳定侵蚀
2、暴雨侵蚀性过度开垦-5-考点一考点二自主梳理核心突破三、水土流失的危害1.破坏土壤肥力,造成。2.加剧沟壑发展,威胁工矿交通设施安全。3.造成恶化。4.淤积江河湖库,加剧灾情。5.影响的合理和有效利用。特别提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对其下游地区的主要危害是淤积江河湖库,形成地上河,加剧洪涝灾害。但也有一定的有利之处,主要表现在黄河下游形成了地形平坦、土层深厚的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农业减产生态环境洪涝水资源-6-考点一考点二自主梳理核心突破一、黄土高原的范围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 -7-考点一考点二自主梳理核心突破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其中人为原因是现代水土
3、流失的主要原因。1.自然原因黄土高原特殊地理位置所具有的“过渡性”特征及其特殊的土壤组成,是水土流失问题发生、发展的重要基础。具体分析如下图所示。-8-考点一考点二自主梳理核心突破-9-考点一考点二自主梳理核心突破2.人为原因在黄土高原地区易引发水土流失的自然前提下,长期的人类活动,尤其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剧了水土流失的快速发展,具体表现如下表所示。-10-考点一考点二自主梳理核心突破三、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从表面上看,水土流失表现为土壤侵蚀,但水土流失过程是地貌、土壤、生物、水文统一变化的过程。如下图所示。-11-考点一考点二自主梳理核心突破方法技巧确定区域性生态环境问题的方法1.熟记主要
4、生态环境问题常见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有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地盐渍化、森林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等,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森林破坏等考查的频次较高。-12-考点一考点二自主梳理核心突破2.准确判断生态环境问题第一,要强化典型区域的环境问题或是典型生态环境问题地区分布的记忆。如水土流失要联想到我国的黄土高原与东南丘陵地区,森林破坏要联想到亚马孙热带雨林。第二,要明确典型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条件。全球气候变暖和臭氧层破坏是发生在大气层中的大气环境问题。荒漠化的形成必然与气候干旱相联系,只有在降水稀少的区域才有可能出现该问题。水土流失主要分布在降水较多的湿润、半湿润的山区。生物
5、多样性锐减分布较为普遍,凡是存在生态破坏的地区都可能存在该问题。-13-考点一考点二自主梳理核心突破典例典例1地理兴趣小组对某小流域进行水土流失的调查。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在调查之前,该组同学需要优先收集调查区的地形图和()A.气温分布图B.降水量分布图C.工业分布图D.旅游景点分布图(2)流域产沙量(一定时间内流域内产出的泥沙总量)是水土流失调查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同学们提出了四种获得流域年产沙量的方法,可行的是()A.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累加B.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平均C.在流域源头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D.在流域出口处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14-考
6、点一考点二自主梳理核心突破(3)下图是几位同学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坡度与单位面积产沙量关系曲线,其中符合水土流失一般规律的是()A. B. C. D.推理分析推理分析1.信息提取(1)题干信息:“水土流失的调查”说明了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围绕水土流失展开。-15-考点一考点二自主梳理核心突破(2)图表信息:-16-考点一考点二自主梳理核心突破2.规律应用第(1)题,考查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水土流失主要受地形、降水、土质、植被等因素的影响,四个选项中只有降水量和水土流失关系最密切。第(2)题,考查水土流失的过程。流域产沙量是一定时间内流域内产出的泥沙总量,这句话分别从时间、空间两个角度提出了测量流
7、域产沙量的两个限定因素:一是时间规定“一定时间内”,二是空间规定“流域内”。本题中涉及的是年产沙量,因此时间限定是“一年”。“一年”为期限的水土流失状况绝不是“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所能反映的,而应是全年降水的土壤流失量状况。最能反映“流域内”水土流失状况的是流域出口而不是流域源头,因为河流往往在流域出口处汇集最终流出该流域。-17-考点一考点二自主梳理核心突破第(3)题,考查地形坡度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坡度小的地方,受雨面积大,下渗量大,流速小,侵蚀程度较小;随坡度增大,侵蚀强烈,水土流失严重;当坡度继续增大时,虽然流速很大,但受雨面积很小,径流量小,侵蚀程度较小。所以图中坡度小于20时,水土
8、流失较轻,单位面积产沙量应该较小,当坡度大于20时,水土流失加重,单位面积产沙量增加迅速,当坡度未达到40之前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图中符合这一变化规律的是曲线。【答案】 (1)B(2)D(3)A-18-考点一考点二自主梳理核心突破对应训练下表是贵州省某山区县1961年和2008年有关情况的统计资料。据此完成第12题。-19-考点一考点二自主梳理核心突破1.从上表数据分析,呈上升趋势的是()A.人均耕地面积B.人均森林面积C.人均水土流失面积D.人均粮食产量2.与1961年相比,该县2008年雨季地表径流量偏大的原因最可能是()A.降水量大B.植被破坏严重C.农业用水量减少 D.蒸发量增大 答
9、案解析解析关闭第1题,对比表中数据,分析即可得出答案。第2题,各要素中降水量和植被覆盖率与地表径流关系密切,2008年年降水量小于1961年,植被覆盖率减小,因此选B项。 答案解析关闭1.C2.B-20-考点一考点二自主梳理核心突破考点二水土流失的治理治理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植树种草打坝淤地工程措施-21-考点一考点二自主梳理核心突破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22-考点一考点二自主梳理核心突破2.黄土高原和南方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比较黄土高原和南方低山丘陵区是我国水土流失发生的典型区域,但两者在成因、危害及治理措施方面又不尽相同,具体分析如下。(1)原因对比。共同点:地形崎岖、人为乱砍滥伐
10、;不同点: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南方低山丘陵区降水丰富、雨季长。(2)危害程度相比:从经济角度看,两地水土流失造成的损失不同,南方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造成的损失更大。主要原因:南方低山丘陵区单位土地的生物生长量和产值较高;多为有较薄的地表疏松层覆盖的石质山地,一旦表土被蚀去,恢复更加困难;地处江河下游地区,多为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和经济中心,水土流失会造成更大损失。(3)治理措施相比:黄土高原侧重退耕还林还草;南方低山丘陵区侧重发展多种经营。-23-考点一考点二自主梳理核心突破3.我国部分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24-考点一考点二自主梳理核心突破-25-考点一考点二自主梳理核心突破典例典例2(20
11、13江苏高考)梯田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典范。图1是四种不同类型梯田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图1图2-26-考点一考点二自主梳理核心突破(1)图2中甲区地形适合修筑的梯田类型是()A.水平梯田 B.坡式梯田C.隔坡梯田 D.反坡梯田(2)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反坡梯田的优点是()A.保水保土效果更好B.修筑难度小C.利于机械化耕作D.便于灌溉施肥推理分析推理分析1.信息提取(1)题干信息:“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疏密、海拔反映地形特征。-27-考点一考点二自主梳理核心突破(2)图表信息:图1图2-28-考点一考点二自主梳理核心突破2.规律应用第(1)题,考查等
12、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根据图2结合比例尺可知,等高线表现的坡度变化为平地与缓坡相间分布,适合隔坡梯田的特征。第(2)题,考查水土流失治理的工程措施。修建梯田是黄土高原地区在缓坡上治理水土流失的工程措施,有利于减少坡面径流,减轻水土流失。图1中反坡梯田的水会反向流动,能够有效地保水保土;梯田坡向与山坡坡向相反,修筑难度较大;梯田整体不利于机械化耕作,反坡梯田有一定坡度,更不适于机械化和灌溉施肥。【答案】 (1)C(2)A-29-考点一考点二自主梳理核心突破对应训练3.长江上游地区地形复杂,自然资源较丰富,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8001600mm之间。根据所学知识和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图1。
13、图1长江上游流域概况示意图-30-考点一考点二自主梳理核心突破材料二:图2。图2重庆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面积构成-31-考点一考点二自主梳理核心突破材料三:图3。图3重庆三峡库区水土流失与地形坡度的关系-32-考点一考点二自主梳理核心突破(1)长江上游流域的优势自然资源有、等。(2)重庆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面积比重最大的土地类型是;在地形坡度525范围内,随着坡度的增大,水土流失面积比例。(3)(多选)长江上游流域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 ()A.植物种类增加B.土壤肥力降低C.涵养水源能力下降D.泥沙淤积河道和湖泊E.增加降水量,引发滑坡、泥石流(4)分析影响该区域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5)提出该
14、区域水土流失的治理对策。 答案 答案关闭(1)水资源水力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森林资源)(任答三点即可)(2)旱地增大(3)BCD(4)自然因素:降水强度大;地形坡度较陡;土质疏松;植被覆盖率低。(5)治理对策:(封山育林)保护植被;退耕还林还草(增加地表植被覆盖);建设水土保持工程;实施生态移民;调整产业结构。-33-分析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分析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思路与方法一个区域的环境与发展,常与该区域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密切相关,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的形成和发展就与不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草地等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只有通过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以及资源利用中的不合理问
15、题,把造成环境问题的各方面因素联系起来,才能发现其症结所在,从而找到环境综合整治的有效对策。1.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一般思路与方法-34-2.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分析模型(1)成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自然原因多从气候、地形、水文、土壤、植被等因素入手分析,人为原因一般是指不合理的人类活动。-35-(2)危害:对当地、周边地区的危害从自然生态、社会经济两方面分析。(3)治理措施:针对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对症下药找出应对措施。从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出发因地制宜地分析。治理措施一般包括组织管理、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业技术措施等。-36-对应训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红壤是重要的土壤资源。我国红壤地区跨越热带、亚热带,北起长江沿岸,南到海南,东到台湾,西到云贵高原与横断山脉,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2.7%。红壤区以山地和丘陵为主,现有耕地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23.33%,是我国重要的粮、油、果、林、茶及水产生产基地。材料二:有人在裸露的红黏土上进行人工降雨试验,不同坡度与土壤冲刷量关系结果如下图所示。-37-(1)说出我国红壤分布区夏季最易发生的生态问题,并分析其产生的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学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
- 孕婴师中级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纺织工程师考试学习交流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广告设计师职业规划 试题及答案
- 医院设备科笔试题及答案
- 云南专升本测试题及答案
- 商业美术设计师2024年考试解析资料及答案
- 云南德宏单招试题及答案
- 研究广告设计的综合市场策略 试题及答案
- 建筑专业面试题及答案
- 海洋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上海市境内旅游合同 示范文本(2013版)
- 钢构制品加工协议
- “煎炒烹炸”与中药疗效(安徽中医药大学)知道智慧树章节答案
- 病毒蛋白相互作用
- 一年级数学下册100以内加减法口算题一
- 2024年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6单元第2课时 小数加减法》教学课件
- 2024年动物疫病防治员(高级)技能鉴定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四川省2024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预赛)试题(解析版)
-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2023-2024六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及答案
- 2024年新课标高考历史试卷(适用云南、河南、新疆、山西地区 真题+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