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2_第1页
2016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2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6 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 2 2016 高考历史必做同步训练及答案 2 一、选择题 1. 培根说:“ ( 中国 )有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 第一种是在文化方 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 ”培根说的第二种东西是指我国古代的 ( ) A. 印刷术 B. 造纸术 C.指南针 D.火药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材料信息、 准确再现基础知识的能力。 依据材料表述判断: 中国对世界影响巨大而深远的发明首推四大发明,一在文化方面应该是指印刷术 ; 二在战争 上,应是火药,极大增强了新兴资产阶级同冷兵器的骑士作战的实力 ; 三在航海上是指指南针。 答案 D 2. 据与公

2、肃甥书记载: “忆昔时邸报,至 (明)崇祯十一年方有活板 (版) ,自此以前, 并是写本。”对“活版”理解正确的是 ( ) A. 活版技术从明代开始使用 B. 活版之前信息传递均用手抄 C. 活版最早使用的是木活字 D .活版在四大发明中出现最晚 解析 活版技术从北宋开始使用,活版之前传递信息并不是都用手抄,活版最早使用的 是泥活字,A、B、C 三项错误;活字印刷在北宋时出现,是四大发明中出现最晚的, D 项正确。 答案 D 3. 我国古代数学体系的主要特点是 ( ) 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内容 以算筹为计算工具 以珠算为计算工具 以十进 制记数系统为计算方法 A. B. C.D. 解析 我国古

3、代数学体系形成于东汉时期,珠算在元代出现,不符合题意,符 合题意。 答案 B 4. 楚汉之争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韩信投靠刘邦后,被派去管理杂乱无章的粮仓。但很 快韩信就把新谷、陈粮分开,而且新谷、陈粮的数量统计得非常清楚。他的这些智慧最可能 记载于 ( ) A. 石氏星表 B. 九章算术 C . 齐民要术 D. 黄帝内经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石氏星表是天文学著作 ; 九章算术是数学 著作;齐民要术是农学著作;黄帝内经是医学著作。只有 B 项符合题意。 答案 B 5. 我国古代天文学成就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 我国最早的天文学专著出现 发明测量地震方向的地动仪 制造黄道游仪 发

4、 明新型浑仪简仪 A. B. C.D. 解析 我国最早的天文学专著出现在战国时期 ; 测量地震方向的地动仪出现于东汉 ; 黄道 游仪是在唐朝创造的 ; 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制成了简仪。 答案 A 6.1930 年在甘肃北部居延汉代烽燧遗址中出土了汉代木简 。它记录了这座烽燧所拥 有的兵器及其他驻屯军用品的数目,其中有东汉和帝“永元”的纪年。对上述信息的认识正 确的是 ( ) A. 活字印刷术起源于木简刻字 B. 为便于流传,弃纸而用木简 C. 木简上的文字应该是楷书 D. 木简仍是当时重要的书写载体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文字发展的认识。材料不能体现 A、B 两项;楷书是在魏 晋时期出现的,

5、C 项错误;材料信息反映了木简是当时主要的书写载体。 答案 D 7. 齐民要术中“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功力少而成功多。任情反道,劳而无获”反 映的农学思想是 ( ) A. 因地制宜 B. 多种经营 C.商品生产 D.重农抑商 解析 题目的意思是不违农时,掌握土壤条件,则可使农业生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否则劳而无获。 答案 A 8. 据中国救荒史统计,历灾害的发生连绵不断,仅明清两朝灾害记录就达 2 100 余 次,平均每一年就有 2 次以上。下列著作中体现“救荒”思想的是 ( ) A. 农政全书 B. 齐民要术 C. 农书 D. 千金方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从材料中的“明清两朝

6、” “救荒”等信息可知 A 项正确 ;B 项成书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C 项是元代的农学著作 ;D 项为唐代的医学著作。 答案 A 9. 在我国某一部医书中按无机界、 植物界、 动物界三个层面 16 部, “从微至巨”“从贱至 贵”排序分类,含有近代生物进化思想。这部医学业著作是 ( ) A. 黄帝内经 B. 本草纲目 C . 伤寒杂病论 D. 千金方 解析 本草纲目创立了当时最先进的分类法,体现了生物进化思想。 答案 B 10. 英国史学家韦尔斯说: “19 世纪以前的两千多年, 很少有中国人对于他们自己的文明 一般优越于世界其他各处的文明产生过认真的疑问。 ”对上述材料理解最为正确的是 (

7、) A. 中国古代文明一直于世界 B. 中国古代的封建政府禁绝任何外来文明 C中国古代文明并不是世界 D.古代中国人缺乏对本国文明的深刻反思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明清时期,中国科技已落后于西方, A 项错误;B 项说法不符合史实 ;C 项不准确 ; 材料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本国文明太过骄傲未能及时反思, D 项正确。 答案 D 11. 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过程看, 造纸术的改进是在宫廷官员领导下取得的, 经过皇帝下 令推广。火药虽然来自炼丹术,但如果没有统治者的支持,炼丹家不但无法生活,更没有炼 丹必需的设备和原料。各朝的天文机构司天监由高级官吏太史令直接领导。皇帝还经常 过问天文观

8、测的历法改革。由此可以看出 ( ) A古代科技发明是为统治者服务的 B. 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制度是古代科技发展的重要原因 C. 统治者的支持是古代科技发展的根本原因 D. 古代科技重视实验、推广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并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从材料信息可知, 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都没有离开统治者或政府的支持,这体现了中央集权制对古代科技发展 的重要作用, B 项正确。 答案 B 12. 有学者认为: 中国古代科技固然成绩突出, 但“这些成果在技术方面停滞于农业和手 工业的经验工艺的水平上,在理论上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变幻莫测的道、气等概 念来建构学术体系混有大量的荒诞不经的

9、反科学的成分” 。这表明中国古代科技( ) A. 求善而不在求真 B. 缺乏理性精神 C. 具有很强的封闭性 D.落后于西方国家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科技。 从材料信息 “在理论上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思想, 以变幻莫测的道、 气等概念来建构学术体系混有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分” 可知, 中国古代科技缺乏理性精神, B 项正确。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13.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英国学者威尔斯说: “(79 世纪)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 暗之中,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 ” 英国科学家李约瑟也说:“中国在 313 世纪之间保持了一个西

10、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 水平”“现代科技赖以存在的发明一半来自中国” 。但是他也指出 “欧洲在 16 世纪以 后,就诞生出现代科学而中国文明却没有能够在亚洲产生与其相应的现代科学” 。 材料二 以下是关于中国古代科技发明世界地位变化的统计表: (1) 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 16 世纪以前,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在世界上占绝对的地位,特 别是隋唐时期和宋元时期,出现了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科技成果。隋唐以来影响世界的三项 伟大科技成果的发明是怎样完成和发展的 ?隋唐和宋元时期, 科技发展的主要原因和条件各是 什么? (2) 16 世纪以后中西方科技发展发生了逆转。 据上述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16 世

11、纪以 后中国科技发展的状况。 解析 本题是对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相关历史问题的相对全面的考查。提供了相对广阔的 思考空间,题目综合性强,思考的问题也有相对的深度和现实意义。 答案(1)隋唐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北宋时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我国不晚于唐朝就 已发明了火药,唐末火药用于军事,宋代时发明了管形火器 ;早在战国时我国就发明了司南, 指南针在宋代已经广泛使用在航海交通上。隋唐时期国家统一强大,农业、手工业发展, 经济繁荣, 民族间的交流和对外交往频繁 ; 宋元时期由各民族政权的并立到大一统, 经济继续 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活跃、城市繁华,海外贸易频繁。 (2) 虽然传统科技仍占一定优势, 但整

12、体上科技发展日益缓慢, 甚至停滞, 没有形成近代 科技,落后于西欧国家。 14.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八纲辩证是书中贯彻辩证论治的具体原则。所谓八纲,即阴、阳、表、里、寒、 热、虚、实八种辩证纲领。八纲辩证,是根据四诊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归纳为表里、 寒热、虚实、阴阳八个纲领,用来说明疾病的部位、性质、邪正盛衰等情况的一种辩证方法, 为指导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材料二 它的成就,首先在药物分类上改变了原有上、中、下三品分类法,采取“析族 区类,振纲分目”的科学分类。他把药物分成矿物药、植树药、动物药。 材料三 2009 年 12 月 17 日,由北京多家中西医科研机构联合研

13、制出来的世界首个抗甲 流中药方金花清感方,现已进入新药研发阶段,有望为全球治疗甲流提供一种全新的途 径。 科研人员通过动物实验, 以及对 410 例甲流轻症患者的临床研究, 均证实 “金花清感方 是治疗甲流的一剂有效方药,与达菲效果相当。这也是世界上首次采用严格的医学方法来评 估中医药对甲流的治疗效果。 甲流疫情爆发后,中国的科研和医疗机构就开展了中医药防治甲流的探索,并取得了积 极成效。临床研究表明,中医药在减轻甲型 H1N1 流感患者头痛咳嗽症状、 缩短退烧时间等方 面效果明显。 (1) 材料一中的“书”是指什么 ?它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 ? (2) 材料二中的“它”是指什么 ?如何评价其价

14、值 ? (3) 根据材料三,谈谈今天应如何对待中医理论 ? 解析 第(1) 问可根据所学知识作答 ;第(2) 问结合所学知识,理解材料作出判断并评价 第(3) 问要注意对传统中医的辩证认识。 答案 (1) 伤寒杂病论 。创造性地提出了辩证施治的方法,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的 理论基础,被后世医家誉为“万世宝典” 。 (2) 本草纲目 。价值:记录各类药物 1 892 种,药方一万多个,还绘制了一千多幅药 物形态图,是对 16 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 (3) 中医学有很多的优点, 也不可避免的有自己的局限, 我们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 (或珍视传统,古

15、为今用,辩证取舍,发展创新等 ) 。备注说明,非正文,实际使用可删除如下部分。本内容仅给予阅读编辑指点: 1、 本文件由微软 OFFICE 办公软件编辑而成,同时支持 WPS。 2、 文件可重新编辑整理。 3、 建议结合本公司和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正编辑。 4、 因编辑原因,部分文件文字有些微错误的,请自行修正,并不影响本文阅读。 Note: it is not the text. The following parts can be deleted for actual use. This content only gives reading and editing in structi ons: 1. This docume nt is edited by Microsoft office office software and supports WPS. 2. The files can be edited and reorganized. 3. It is suggested to rev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