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质岩标本鉴定报告(20101010)_第1页
变质岩标本鉴定报告(20101010)_第2页
变质岩标本鉴定报告(20101010)_第3页
变质岩标本鉴定报告(20101010)_第4页
变质岩标本鉴定报告(2010101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变质岩手标本及薄片鉴定评分细则 作 者:邓江红 王国芝 茅燕石 单 位:地球科学学院 日 期:2010年10月10日1编号:C2-14 (新购31#) 产地:? 手标本描述:(共50分) 灰色-灰白色(2分),鳞片粒状变晶结构(8分),片麻状构造(8分)。岩石主要由斜长石、石英、黑云母和少量角闪石构成。斜长石+石英含量70%,长石(50%-55%)(2分),呈灰白色,部分颗粒呈现黄灰色,粒状,玻璃光泽,硬度大于小刀(5分)。石英(15%-20%)(2分),灰白色,细小粒状,分布于浅色矿物间,油脂光泽,无解理(5分)。黑云母(20%-25%)(2分),深灰色,鳞片状,一组极完全解理(5分)。角闪

2、石(5%)(2分),深灰色,柱状或粒状,柱面上一组完全解理,玻璃光泽。暗色矿物黑云母、角闪石在岩石中断续定向排列,形成片麻理(3分)。初步定名:黑云斜长片麻岩(6分)显微镜下薄片鉴定:(共50分) 岩石具有不等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6分),暗色矿物黑云母、角闪石总体定向排列形成片麻状构造(6分)。岩石主要由斜长石、石英、黑云母、角闪石和少量绢云母、绿帘石及斜黝帘石组成。 斜长石(45%-50%)(1分),无色、粒状或板状晶形,正低突起,干涉色一级灰,具有典型的聚片双晶(3分)。斜长石明显地可以分为两个粒级,以粒度较粗的颗粒为主,偶见少量细小的斜长石颗粒,后者新鲜、无蚀变、总体含量1%-2%(1分

3、)。前者常具有不同程度的粘士化或绢云母化(1分),受蚀变部分表面较脏。较粗的斜长石常具有明显的被交代现象,围绕斜长石颗粒形成净边结构、交代蠕虫结构或港湾状结构(1分),由交代作用所形成的细小石英、斜长石或钾长石构成集合体分布于粗大的斜长石的周围。部分斜长石发生粘土化,形成绢云母、绿帘石和斜黝帘石集合体(1分)。 碱性长石主要由微斜长石和条纹长石构成(5%)(1分),以微斜长石为主。微斜长石,无色,粒状,明显地可以分为两个粒级,负低突起,干涉色一级灰、具有格子状双晶(2分)。条纹长石,无色,粒状,负低突起,具有不规则条纹结构,较粗大的微斜长石和条纹长石常具有交代蠕虫结构或港湾状结构,交代作用主要

4、从颗粒边缘开始。少量的微斜长石表面较干净,粒度较细,与石英共生于一起或分布于粗大的斜长石颗粒间(1分)。黑云母(15%-20%)(1分),黄绿色-黄色,片状,中等突起,具有一组极完全解理,明显的多色性,Ng=Nm-黄绿色,Np=黄色,平行消光。黑云母与角闪石常交生于一起,有的地方有指状交叉的现象,部分地方隐约见黑云母交代角闪石的特征,黑云母与角闪石一起断续定向形成片麻理(3分)。角闪石(5%)(1分),绿色,长柱状,中等突起,具有明显的多色性,Ng=绿色,Nm=黄色。纵切面具有一组完全解理,横切面具有两组解理,解理夹角58 。纵切面斜消光,消光角NgC=20;横切面对称消光。角闪石与黑云母交生

5、或独立产出(3分)。 石英(17%)(1分),无色,粒状,正低突起,干涉色一级灰,一轴晶。常呈多个颗粒的集合体分布于长石之间或以极细小的新生颗粒围绕斜长石分布。部分石英可见波状消光或带状消光(3分)。 绢云母(1%),无色,细小板条状,分布于斜长石颗粒中,为斜长石蚀变的产物,与绿帘石和斜黝帘石密切共生。(附加1分) 绿帘石(1%),无色或略带浅黄色,粒状,正高突起,干涉色最高可达二级绿,同一颗粒中干涉色不均匀。常分布于蚀变的斜长石中,与绢云母、斜黝帘石共生,或分布于角闪石和黑云母附近。(附加2分)斜黝帘石(1%),无色,针柱状,平行消光,干涉色一级灰。主要分布于蚀变的斜长石中,与绢云母密切共生

6、。(附加2分)简要分析:(共5分)变质相:角闪岩相,早期为区域变质作用,后期热液变质作用的改造和叠加(3分)。可能的原岩:中酸性岩浆岩/长石砂岩(2分)镜下特征素描图:(5分)详细命名: 黑云斜长片麻岩(4分)2编号:C1-40 (新采样品) 产地:四川攀枝花手标本描述:(共50分)岩石呈黄灰色(2分),糜棱结构或鳞片粒状变晶结构(8分),片状构造或似片麻状构造(8分)。岩石主要由斜长石、石英、白云母构成。斜长石+石英含量约占70%(3分),以斜长石为主,斜长石呈黄灰色,总体显示透镜状或不规则椭球状,椭球的长轴隐约定向(5分);石英(2分),灰白色,油脂光泽(4分);白云母约占30%(3分),

7、灰白色,鳞片状,一组极完全解理(3分);片状矿物定向形成糜棱叶理,有包绕椭球状长石碎斑的特征,显示出一定的塑性流变特征(5分)。初步定名:长英质糜棱岩/糜棱岩/细粒白云母片麻岩/石英云母片岩(7分)显微镜下薄片鉴定:(共50分) 岩石具有糜棱结构或碎裂结构(6分),该岩石主要由碎斑和碎基两部分组成,碎斑含量为25%-50%不等。由拉长呈不规则矩形状的石英和绢云母定向排列形成糜棱叶理。岩石具有定向构造(2分)。后期叠加不规则条带状细粒绿帘石白云母化(附加1分)。 碎斑(25%-50%): 碎斑主要由斜长石、白云母构成,有时偶见石英。 斜长石(重点体现塑性变形)(35%-40%)(2分):斜长石常

8、呈透镜状或椭球状,具有聚片双晶。常见有波状消光、双晶弯曲、粒内显微破裂。有的颗粒可见齿形边和核幔结构。有的斜长石颗粒变成了几个颗粒的集合体,但保持同时消光,颗粒粒度减小特征明显。斜长石多蚀变成绢云母、石英和绿帘石,绢云母的定向与矩形状石英相一致。有的地方可见,矩形状石英包饶斜长石,呈现明显的塑性流变特征(4分)。二轴正晶,主要由偏酸性斜长石组成(附加1分)。 白云母(重点体现塑性变形)(15%-19%)(2分):无色,片状,相对集中分布,一组极完全解理,平行消光,干涉色鲜艳。白云母总体定向,保持未变形前的片理方向。白云母具有波状消光、解理弯曲、粒内显微破裂、膝折和褶皱变形现象。有的地方可以见白

9、云母呈鱼状分布于矩形状石英中(4分)。在白云母的边缘或变形强的部位常见有白云母的黑云母化(附加1分)。 石英(1%):无色,粒状,一级灰干涉色。常见波状消光,带状消光,齿形边缘结构;局部具较发育的变形纹,个别薄片中可见亚颗粒(2分)。 碎基(75%-50%):(2分)碎基主要由绢云母、石英、斜长石和少量绿帘石、黑云母等构成。石英(重点体现塑性变形)(25%-30%)(2分):无色,拉长呈条带状、矩形状或拔丝状为主,其长:宽=4:1-15:1等。常见波状消光、带状消光。石英强烈拉长定向形成糜棱叶理,糜棱叶理的方向与由碎斑白云母残留的未变形前的片理方向以较大的角度斜交(4分)。细粒白云母(绢云母)

10、含绿帘石:总量15%(1分),两者含量大体相等,白云母稍多。两者常紧密共生,呈不完全条带状。主要沿高角度斜交岩石定向分布的“” 型裂隙分布,主要穿插交代斜长石,与不规则矩形状石英共生或与粒化后的斜长石共生或分布于斜长石碎斑中沿裂隙局部含少许细粒铁质共生,形成宏观不太明显的灰色条纹,镜下白云母切片无色、解理发育、干涉色较鲜明、平行消光(3分)。绿帘石(3%-5%),无色,细粒不等粒不规则粒状,也常组成不规则粒状集合体,无序散布交代长石,且常与白云母穿插共生,局部也呈无序散布。切片无色,正极高突起,无解理、不规则裂隙发育,干涉色二级,也较鲜明,二轴负晶。大部分绿帘石可能为变形过程中由长石蚀变形成的

11、新生颗粒。(附加1分)黑云母(1%-2%):褐色,片状,有多色性,分布于碎斑白云母变形强烈的膝折部位或边缘,为白云母的黑云母化。(附加1分)简要分析:(共5分)变质变形史(2分):两期变质,早期为区域变质,形成区域性片理,片理主要由白云母定向表现出来;晚期受到强烈的塑性变形形成糜棱叶理,为动力变质作用的产物,糜棱叶理与片理斜交。晚期的动力变质强度为绿片岩相。 可能的原岩(2分): 动力变质作用前:白云母石英片岩/白云母片岩/白云母斜长片麻岩/中粒花岗岩;区域变质前:泥质砂岩、粉砂岩或酸性火山岩、火山凝灰岩综上所述,据岩石主要组分和结构、构造特征推断,该岩石原岩由中粒花岗岩或区域变质岩经动力变质

12、和糜棱岩化形成,沿剪切裂隙进一步被热液型绿帘石白云母化(1分)。镜下特征素描图:(5分) 详细命名:长英质糜棱岩/糜棱岩/绿帘石白云母化花岗糜棱岩(6分),若定成片岩(可给4分)(刘显凡据王国芝和茅燕石两人鉴定综合)3编号:C3-1 (M206.1) 产地:南京蒋庙手标本描述:(共50分)黄绿与玫瑰红的杂色(2分),中粗粒粒状变晶结构(8分),块状斑杂状构造(8分),后者为矿物集合体不均匀集中分布造成。(附加1分)主要矿物有:绿帘石(1550%)(3分):黄绿色(3分),柱状,粒径可达5mm,常集合分布,有时为放射状集合体,晶面色暗,断面玻璃光泽(6分)。石榴石(5080%)(3分):玫瑰红褐

13、红色(3分),粒状集合体分布,粒径15mm多见,个别可达1cm,局部可见菱形十二面体晶面,断口玻璃光泽,分布不均(6分)。方解石(05%):灰白色、粗粒状,菱形解理完全,玻璃光泽,硬度较小(附加1分);石英(03%):无色、粒状集合体或细脉状,油脂光泽(附加1分);黄铁矿(12%):铜黄色,四方粒状或细粒状集合状分布,金属光泽(附加2分)。岩石比重大,坚硬。(1分) 初步定名:杂色绿帘石榴矽卡岩(7分)显微镜下薄片鉴定:(共50分)细粗粒不等粒粒状变晶结构(8分),矿物粒度分布不均匀,交代结构发育(1分),可见有交代环边结构(1分)、交代蚕食结构(1分)、交代残留结构(1分)。石榴子石(钙铝榴

14、石)(5575%)(3分):无色浅褐色,近等径粒状,正高突起,发育不规则裂纹,粒径变化大,大者可达1cm,光性异常,具一级灰白干涉色,显环带,边缘为富钙铁分子,中心富钙铝;常为绿帘石交代构成各种交代结构。(5分)绿帘石(1025%)(3分):带绿黄色,不规则粒状柱状,有时为集合粒状,有时为细脉状分布,分布不均;正高突起,多色性明显,绿黄色淡黄色,柱状者,可见100解理,正高突起,干涉色鲜艳,斜消光。(5分)方解石(105%)(2分):无色,基底式充填粒状,闪突起明显,可见菱形解理完全,有时见聚片双晶,高级白;常为充填于石榴石、绿帘石粒间空隙中。(5分)绿泥石(35%):浅绿色,细片状,低突起,

15、多色性较明显,浅绿淡黄色,锈褐的级灰异常干涉色,有纤维化,并析铁,充填状分布,多与方解石、石英一起。(附加2分)石英(1%):无色,细小粒状集合体呈填间状分布。(附加1分)磁铁矿、黄铁矿(2%):不规则粒状为主,后者反射光铜黄色,不均匀分布。(附加2分) 简要分析:(共5分)矿物生成顺序:(2分)(钙铝榴石钙铁榴石)水化(水合) 石榴石 绿帘石;伴生充填:方解石石英绿泥石 中心Ca-Al分子先结晶,平衡;边缘Ca-Fe分子快速动荡结晶 变质变形:中酸性岩与灰岩接触带(内带,高温型)形成,应力作用不明显,结晶及交代顺序清楚,晚期水化明显,伴有热液矿物充填。(3分)镜下特征素描图:(5分)详细命名

16、:杂色绿帘石榴矽卡岩(5分)4编号:C4-1 (M309.1) 产地:河北建平手标本描述:(共50分)带肉红的灰色(2分),斑状变晶结构(4分),变基质粗细粒不等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3分),局部包含变晶结构(1分)(粗粒钾长石包含刚玉)(附加1分),片麻状构造(5分),由云母及矽线石定向构成,斑杂状构造(3分),由长石、刚玉不均匀分布造成(附加1分)。变斑晶:由刚玉和矽线石组成。刚玉(57%)(2分):黄灰深灰色,不规则粗细粒状,部分颗粒断面呈假六方状,无解理,硬度极大,横裂纹发育,断面具金刚半金属光泽,分布不均,多有集合状分布趋势(4分)。矽线石(5%)(1分):无色灰白色,极细的纤状,集合

17、体束状,半定向,横裂纹发育而纤状断裂,玻璃光泽;表面受风化有粘土化(2分)。变基质:由钾长石、云母及石英组成。(钾)长石(70%+)(2分):肉红色为主,部分灰白色,粗细粒的厚板状不规则粒状,部分晶体粗大,粒径可达1cm以上,一般在15mm,粗粒者自形,见两组光亮解理面完全,玻璃光泽,未见双晶,可包含刚玉;风化面光泽暗淡(5分)。云母(10%)(2分):以黑云母为主,少数为白云母,细小片状,片径一般小于1mm,集合状分布,定向较明显,一组极完全解理发育,解理面珍珠光泽(4分)。石英(35%)(1分):无色的细小粒状,常间杂于长石、刚玉之间或晶内,无解理,油脂光泽(2分)。岩石中矿物分布极不均匀

18、,比重较大。(1分)初步定名:肉红灰色(含)矽线石刚玉钾长片麻岩(6分)显微镜下薄片鉴定:(共50分)斑状变晶结构(4分),变基质粗细粒不等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2分),局部包含变晶结构(2分)(粗粒钾长石包含刚玉、矽线石,刚玉包含磷灰石、碎屑锆石)(附加1分),局部有交代假象结构(绿泥石交代黑云母、磁铁矿的云母假象)(附加1分)、交代蚕食结构(白云母交代矽线石)及交代环边结构(白云母交代刚玉);由刚玉、矽线石及云母定向构成(附加1分)。变斑晶:由刚玉、矽线石组成。刚玉(1020%)(3分):无色,个别带极淡的蓝色或微红色,柱状多见,部分为不规则粒状,粒径一般在1mm以下,有长径者定向,正极高突

19、起,边缘粗,部分糙面不明显;无解理,但裂纹发育,干涉色可达二级中,平行消光;与矽线石共生,退变为白云母,构成交代环边结构(5分)。矽线石(25%)(2分):无色,纤状,常呈集合体分布,定向,正中偏高突起,横裂纹发育,常断开,二级中干涉色,平行消光;可为白云母交代,构成交代蚕食结构(4分)。变基质:由微斜长石、云母及少量石英等组成。微斜长石(10%)(3分):无色,部分受风化粘土化影响而表面较浑浊,粗粒厚板状细粒不规则粒状,粗粒可达5mm以上,细粒一般小于1mm,负低突起,解理不清楚,一级灰淡黄干涉色,格子双晶发育;粗粒者闭合刚玉、矽线石等,与石英、斜长石等共生,局部白云母化,不规则裂隙中有钠化

20、细脉充填(4分)。白云母(5%)(2分):无色,较细小的片状,定向明显,部分环边状,闪突起明显,一组极完全解理发育,二级干涉色,平行消光;其分布和形态分属不同成因:片状较好者为晚期重结晶,在微斜长石、矽线石边部或内部的为交代形成,解理不太清楚,环边的为交代刚玉形成。黑云母(5%):暗褐绿色,细片状,片径小于1mm,定向明显,暗褐色者多色性明显,绿色者具多色性,正中突起,干涉色常为颜色掩盖,平行消光;多为绿泥石交代,部分为铁质取代而呈其假象(4分)。石英(3%):无色,细粒不规则粒状,分布于微斜长石、黑云母间,分布不均,正低突起,表面干净,波状消光(附加1分)。斜长石(2%):无色,表面略浑浊,

21、细粒厚板状,版轴较长,粒径小于1mm,负低突起,可见两组不完全解理,发育聚片双晶,但不清晰,聚片双晶法测得Np(010)0,An=20,属更长石;双晶有弯曲;多包裹于粗大的微斜长石中(附加1分)。变晶副矿物:磁铁矿(3%):不透明的不规则细粒状为主、部分片状假象,主要为黑云母析铁形成,也见于刚玉等矿物裂隙中。(附加1分)此外,见少量变余碎屑锆石、变晶粒状磷灰石和粒、柱状绿帘石。简要分析:(共5分)原岩:含砂质泥质岩或泥质长英质砂岩(1分)共生组合:刚玉矽线石微斜长石黑云母石英;退变质:黑云母绿泥石绿帘石、铁质,刚玉、矽线石白云母(2分)变质条件:早期麻粒岩相(中压型),退变质期低绿片岩相(1分

22、)变质变形:变形较弱,同变质期定向;退变质期应力方向无大的改变。(1分)镜下特征素描图:(5分)详细命名: 肉红灰色含矽线石刚玉钾长片麻岩(5分)5编号:C5-1 (M312.5) 产地:四川丹巴手标本描述:(共50分)灰深灰色(2分),斑状变晶结构(4分),变基质(中)细粒(柱)粒状变晶结构(4分),条痕、条纹条带状构造或微片状构造(7分),由角闪石、石英定向构成(1分)。变斑晶:石榴石(510%)(2分),浅玫瑰(红)色,等轴粒状为主,粒径27mm,以5mm为主,分布不均,断面玻璃光泽,无解理;粒内可见暗色矿物包裹体;风化面色变暗(3分)。变基质:角闪石(4050%)(2分):暗绿色,半自

23、形柱状不规则粒状,粒径多小于2mm,可见光亮解理面,玻璃光泽,柱状者显定向并可见闪石式解理完全;与浅色矿物相间分布,也见于石榴石中(5分)。石英(2025%)(2分):无色,细粒状,常聚合分布,有时为条痕、条带状,无解理,油脂光泽,常与长石、角闪石相间,集合体可显定向(5分)。长石(1520%)(2分):灰白色,不规则粒状半自形板柱状,偶见光亮解理面,玻璃光泽,板柱状者定向不明显;受风化影响,表面略显暗淡(5分)。局部见细脉状石英;风化面有泥化趋势、铁质浸染。(附加2分)初步定名:(深)灰色石榴石斜长角闪岩(6分)显微镜下薄片鉴定:(共50分)岩石具斑状变晶结构(4分),变基质具(中)细粒等粒

24、镶嵌粒状变晶结构(3分),局部有包含变晶结构(1分)(石榴石包裹角闪石,角闪石、石榴石包裹变余细粒砂屑石英)、交代穿孔结构(石英交代角闪石)和交代净边结构(钠化);石英、斜长石呈条痕等与角闪石相间,柱状角闪石定向排列趋势较明显(附加2分)。变斑晶:石榴石(520%)(2分):无色淡褐色,常呈聚合的不规则粒状,正极高突起,糙面明显,无解理,裂纹发育,一组似为剪裂隙,平直较长,与条带平行,其它方向短小;全消光。常包裹角闪石、斜长石及细小石英颗粒,被包矿物定向不明显(5分)。变基质:主要由普通角闪石、斜长石、石英组成。普通角闪石(4050%)(2分):绿色,多色性明显,Ng浅绿黄绿色、Nm=浅黄绿色

25、,Np=淡黄色,NmNgNp;镶嵌粒状为主,部分半自形柱状,正中突起,闪石式解理完全,干涉色二级中,NgNp=0.170.025,柱面斜消光,NgC=2631;bNm,()2V85。常包有石英、榍石、磷灰石及黄铁矿、磁铁矿颗粒构成包含变晶结构,有时为圆粒状石英交代,构成交代穿孔结构。部分颗粒边缘有弱水蚀,呈棕褐色浸染(5分)。石英(2025)(2分):无色,正低突起,无解理,表面洁净,一级淡黄,多为一级白,波状、带状消光。主要颗粒形态及大小分为三类:细小变余砂屑状,多包于石榴石、角闪石中;细粒不规则粒状,与斜长石、角闪石镶嵌或填间;条痕状或条带状,粒内发育张扭性裂纹,且与条痕等长径方向垂直斜列

26、,具应变结晶特征。此外,少量圆粒状石英明显为交代成因(4分)。中长石(1520)(2分):无色,镶嵌粒状、半自形板状,正低突起,具钠长石双晶及肖钠长石双晶,局部见双晶弯曲、尖灭;聚片双晶法测得Np(010)1526。主要为20以上,所以An3142,以An36为主。与角闪石呈镶嵌状,可包裹石英;部分颗粒见钠化净边,少数颗粒表面有弱绢云母粘土化(4分)。绿帘石(1):它形细小粒状,常与斜长石、磁铁矿及榍石伴生。变晶副矿物:(附加1分)榍石(3):浅褐色,自形菱形半自形粒状,正高突起,常呈聚集状散布,可见(110)解理,高级白干涉色,多与磁铁矿等杂乱分布。(附加1分)磁铁矿(1):不透明自形它形粒

27、状,有的包裹有榍石和绿帘石。(附加1分)黄铁矿(1):不透明自形它形粒状,零星散布。(附加1分)磷灰石(1):无色,半自形柱粒状或圆粒状,包于角闪石中者可呈长柱状,正中突起,一级灰干涉色,平行消光。(附加1分)此外,可见少量极细碎屑锆石。简要分析:(共5分)原岩:据野外产状及岩石化学资料,可能为含砂质的泥云岩(1分)共生组合:普通角闪石中长石石英;退变质:绿帘石钠长石(1分)变质条件:早期角闪岩相(偏低),退变质期低绿片岩相(1分)变质变形:变余砂屑定向不明显,角闪石斜长石石英早期结晶,温度偏低,应力作用下开始定向;稍后石榴石结晶,被包裹角闪石可能具S1片理,其它角闪石与应力石英条痕等定向,构

28、成S2;晚期发育扭性变形带、裂纹等,属脆韧性变形。(2分)镜下特征素描图:(5分)详细命名:(深)灰色石榴石斜长角闪岩(6分)6编号:C6-1 (M804.4) 产地:河北建平手标本描述:(共50分)浅黄灰黄灰色(2分),中细粒粒状变晶结构(8分),阴影状构造(8分)。成分极不均匀,暗色矿物为角闪石,含量小于10%(3分),墨绿色,细粒柱粒状,呈断续定向(阴影状),可见解理面,玻璃光泽(6分)。长石,含量60%(3分),微黄灰色,粒状,可见光亮解理面,少数板状(5分)。石英,含量30%(3分),无色粒状,分布不均,油脂光泽(5分)。岩石有弱风化。 初步定名:黄灰色阴影状混合花岗岩(7分)显微镜

29、下薄片鉴定:(共50分)中细粒粒状变晶结构(6分);主要表现为交代结构(2分),可见有交代蚕蚀、交代假象、交代条纹、交代净边结构,交代双晶等(附加2分)。普通角闪石(8%)(2分):半自形柱状,大都因交代而残缺,深绿色,多色性明显,闪石式解理可见,正中突起,NgC18,常有相对聚集,并为长英质蚕蚀,也见棕褐色黑云母交代而呈假象,有时亦为绿帘石交代,有的析铁,可见交代穿孔,常为细小长石充填,分布不均,但长径有半定向(5分)。条纹长石(25%)(2分):无色、粒状,少数为厚板状低突起,正反都有,主晶为更长石或斜微长石,条纹为微斜长石或钠长石双晶发育,条纹为不规则尖枝状,有的在晶内尖灭,可贯通,方向

30、不一定,主晶其中较大颗粒斜云石主晶为基质成分,含量约1015%。大多有明显的绢云粘土化,表面较脏,分布不均匀(4分)。斜长石(1520%)(2分):较自形的板状,部分粒状,表面干净,发育有钠双晶,可交代钾长石、角闪石、成构成净边。An=58,分布不均。微斜长石(10%):不规则粒状,一般粒偏粗,格子双晶发育。可交代除石英外的主要矿物,表面有粘土化,边缘可见有石英细小颗粒(4分)。石英(3035%)(2分):无色、不规则中细粒状,常集合状分布,可交代长石,角闪石构成交代蚕蚀,穿孔结构,波状消光不明显(5分)。磷钇矿(2%-):浅褐色、个别铁染锈红色,不规则粒状柱状,四方断面(四方晶系、YPO4)

31、,110解理完全,正高突起,干涉色鲜艳,级,主要交代角闪石,分布不均。(附加1分)萤石(2%):略带紫色,不规则粒状或细脉状,负中突起,均质体,分布不均。(附加1分)磷灰石(1%):无色、粒状柱状,正中突起,级灰。(附加1分)磁铁矿少量。简要分析:(共5分)原岩:斜长角闪岩或角闪斜长片麻岩(1分)。共生组合:混合岩化前:角闪石斜长石(较大且不太新鲜者),混合岩化后:条纹长石微斜长石石英(少量、细小)斜长石(2分)变质变形:岩石交代普遍,角闪石为残余且不均匀分布,长石类型多,粒度变化大,有相互交代;含萤石、磷灰石等富挥发份矿物(2分)。镜下特征素描图:(5分)详细命名:黄灰色阴影状混合片麻岩(6分)7编号:C7-1 (M405.2) 产地:四川丹巴手标本描述:(共50分)带褐的灰色(2分),斑状变晶结构(4分),变基质中细粒粒状鳞片变晶结构(4分),片状构造(8分),由黑云母、蓝晶石半定向构成(附加1分)。变斑晶:蓝晶石(310%)(2分):灰白淡蓝色,半自形板状,板面定向明显,粒径12mm,粒大板厚者色偏深,横裂纹发育,沿板面见一组不完全解理,玻璃光泽,硬度有异向性(5分)。石榴石(2%)(1分):浅黄褐色、淡玫瑰色,细粒等径粒状,粒径多小于1mm,个别颗粒可见不完整晶面及生长纹,断口玻璃光泽,晶面油脂光泽,常聚集分布(3分)。变基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