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右岸滨水景观案例分析_第1页
牡丹江右岸滨水景观案例分析_第2页
牡丹江右岸滨水景观案例分析_第3页
牡丹江右岸滨水景观案例分析_第4页
牡丹江右岸滨水景观案例分析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牡丹江右岸滨水景观案例分析1 .滨水景观简介滨水一般指同海、湖、江、河等水域濒临的陆地边缘地带。水域孕育了城市 和城市文化,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世界上知名城市大多伴随着一条名河而 兴衰变化。城市滨水区是构成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部分,并且是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中兼具自然地景和人工景观的区域,其对于城市的意义尤为独特和重要。 营造滨水城市景观,即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把人工建造的环境和当地的自然环境 融为一体,增强人与自然的可达性和亲密性,使自然开放空间对于城市、环境的 调节作用越来越重要,形成一个科学、合理、健康而完美的城市格局。2 .案例分析一一以牡丹江滨水景观为例牡丹江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与吉

2、林省交界地区,与俄罗斯接壤,是黑龙江 省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和中国大陆最大的边贸城市之一,享有“中国雪城” “鱼 米之乡” “塞北江南”等美誉,因松花江上最大支流之一一牡丹江横跨市区而得 名。牡丹江右岸滨江地区位于牡丹江南岸,西起西十一条路、东至东小河,总长度为4 950 m,包括北起沿江护岸线向南5 00 m1 000 m的 范围,总用地面积为238 hm2。其中,右岸亲水休闲绿带宽 70 m280 m, 用地面积为80 hm2,右岸滨水地段建设带的面积为 158 hm2(图1)。牡丹江右岸滨水区规划理念: 为了更好地促进牡丹江右岸滨水地区的发展,在规划中还应坚持以下几点: 功能定位应与原有城

3、市功能形成互补。根据“高起点、高标准”的建设指导 思想,滨江地段的功能定位一定要补老城之不足,以提升城市整体品质为己任, 实现新老城区功能上的互补,而不是重复建设,造成本城内部的恶性消耗。创造连续的近水空间,以保证滨江岸线的共享性。将滨江岸线开辟为公共步行道几乎是所有成功滨水开发项目所采取的做法。 让滨江的其他建设项目后退岸 线,不但不影响建筑使用者登高远眺水景,反而可利用退让出来的亲水岸线吸引 更多的人流。(3)实现滨江地段高度的可达性。与城市中心及城市其他地区便捷的交通联系是滨江地段开发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 这不仅可以提高滨水景观资源的共享度, 还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流,集聚人气,促进滨水新区

4、的发展。不仅仅重视静态的物质空间环境设计,而且注重将人的活动有机地引入城市设计中,结合人们的各种活动组织空间,使物质空间环境更富有活力与魅力。(5)寻找一种合理的土地混合使用模式,推动滨江地段城市生活的多元化(6)对两岸岸线景观进行整体考虑。城市景观具有共时性的特征,规划应促进牡文化休闲区行政办公区功能分区:“一带五区”滨江亲水休闲带金融商贸会展区低密度高级居住社区滨江生态园林区图3功能封区出景观结构规划遵循以人为本及自然、生态、文化的原则,创造优美、宜人的绿化休闲空间, 使之成为牡丹江市滨水景观的一个亮点,并成为江南新区开发的起点和拉动点。牡丹江右岸是牡丹江沿江风景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以植

5、物造景为主,结合自然环境创造自然生态的景观,为游人提供清新、优美的休闲空间。“一轴、一带、三区、城市轴线为轴一条景观带“丹江画卷”历史文化“锦秀园”怡人景观“城市绿舟”生态主题三个广场节点三个桥头广场图4景项设计图图5案现结构分析图规划将环堤路(镜泊湖北路)确定为景观游览路,在满足交通功能需求的前提 下,充分体现游览性道路的园林艺术风格, 使之成为牡丹江市的标志性道路。 规 划道路线型总体上与沿江自然岸线相结合,蜿蜒优美,“临江见江”。结合景观节点、道路进行绿化设计,塑造具有层次变化、色彩变化和季节变化的绿化景观。右岸景观带的绿化设计充分利用长4 950 m、宽70 m280 m的绿化带进行绿

6、化和美化,最大程度地发挥绿地的生态效益,根据 不同地段的地质地貌、环境和功能,进行不同的平面及立面组合,植物配植采用 乔、灌、地被植物结合的手法,在堤边种植攀爬植物,缓和岸壁突兀而生硬的外 观,使整个绿化带具有统一性、连续性和艺术性,体现自然与艺术的结合,展现 具有层次、色彩、季节变化的绿化景观,达到既有整体的大气又有步移景易的景 观效果。以人为本,巧妙结合人们的各种活动组织休闲空间, 塑造具有鲜明北国特色 的滨水景观。牡丹江河道冬季冰封大地、银装素裹,一派北国风光,这里也是牡 丹江市民冬季活动的主要场所,规划安排参与性、观赏性较强的冰雪活动,构筑 牡丹江市冬季旅游活动、文化活动的亮点,包括冰

7、雕、雪雕、雪堡等观赏项目, 以及雪地摩托、狗拉爬犁、滑道等参与性较强的冰雪活动。图IQ冬手冰雪景现结构分析图雪景规划:开敞空间开敞空间是城市空间形态的主要因素,应强调其开敞性和连续性。通过一 条贯穿整个沿江地区的绿化漫步道,将沿江的重要视觉景观点联系为有机的开敞 空间体系,为人们提供丰富的体验;滨江开敞空间节点应向纵深方向渗透,以与 城市开敞空间更好地融合,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开敞空间体系。31H空间爆透分析图场所的公共性:各种活动组织休闲空间,塑造具有鲜明北国特色的滨水景观。通过一些公共 供给的组织,不仅使周围地区更具有人气,也增加空间的使用价值,如游船码头, 儿童活动场,休闲广场,生态广场的

8、设计使得景观视野更开阔。周围建筑风格:从景观的整体性出发,协调建筑群体风貌,形成高低错落、层次分明的滨江 天际线规划对沿江建筑的高度、形态、体量、色彩、位置和风格等进行控制和引 导,以协调滨水地区的整体建筑风貌。(1)良好的街道空间界面,建筑群体的高度和与之相邻的街区相协调。镜泊湖北 路沿线第一排建筑尺度宜适中,同一街区内的建筑高度、层高一致,建筑立面的 风格、色彩、招牌和标识等亦统一,以形成亲切、连续的城市景观界面。(2)强化重点景观建筑,在重要景观点设置景观建筑,使之成为地标性建筑。所 有建筑的视野都设计得开阔,在建筑平面布局上使更多的界面能够欣赏到水景。(3)对沿江的天际轮廓线进行严格控制,没有建筑过密或空间上杂乱无序现象的 出现。沿江第一层次天际线基本控制在 18 m24 m,形成水平线;第二层次 天际线由错落有致的点式建筑形成,多数建筑控制在40 m以下。镜泊湖路和兴隆街交叉口处是城市主要的景观点,规划在此处布置三幢高低略有不同的高层 建筑,其中,建筑高度最高为100 m,成为整个滨江天际线的制高点;在该建 筑东面1 200 m、西面700 m处各布置一幢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